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同课异构展风采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同课异构展风采 “秋”色满园关不住

--记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大赛 (历史教研组 :王宜林)

2011年10月26——29日,安徽省2011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在美丽的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竞赛的观摩学习活动,有机会认真聆听了诸多优秀同仁的课堂教学,也听取了一些专家评委的点评,共听了14节课(其中8节说课,6节现场上课),通过观摩学习,感觉亮点颇多,受益匪浅。

一、大赛亮点: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赛中,很多教师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教学兴趣的激发,突出学生活动,注重师生双边活动,课堂充满生成的乐趣,教师都能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例如芜湖市二中刘宏法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宋明理学的背景时,课件展示一幅漫画,漫画中的孔子(最近有点烦),佛教(我来也)和道教(我也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理学的含义奠定了基础,效果非常好。在教学开始前,刘老师拿了一幅扑克牌,给每位同学一人发了一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原先陌生的师生顿时变得和谐融洽,同时也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了准备。

(二)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参赛教师大都能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整合课程资源,选取更好的历史素材对课本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例如,芜湖二中的刘宏法老师《宋明理学》的教学从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宋明理学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不仅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学起来也很容易,整节课的教学也显得非常大气。来自郎溪中学的叶剑老师课题也是《宋明理学》,他设计了三个标题:挑战与机遇、传承与创新、糟粕与精华,设计很新颖。关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差别”教学时,设计了“当我们遇到了数学难题„„”的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轻松应对,使原本抽象的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三)原创性强

上课比赛时,来自于亳州一中的张英芝老师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中,课前欣赏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英雄交响曲》,由此引出同一时期的德国的政治制度,导入新课。接下来以一个成语来统领教学:殊途同归。一“殊途”——法德的政治民主化(

1、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比较二者异同)。二“同归” ——再看法德的政治民主化,两个内容推进新课。(

1、法德的同归。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是稳定政治秩序的需要。

2、英法美德的同归(代议制)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法国组和德国组,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得出法德不同的政治制度及其内在的相通性。这节课的设计使人耳目一新,步步为营,步步引导,学生完全被老师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精神的传承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这使得我对这一课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期待。在上《辛亥革命》一课时,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的汪国政老师引用描写辛亥革命的一首诗(山雨欲来风满楼,武昌起义谱春秋。立国行宪废帝制,有花无果恨悠悠。)创设历史情境,激情点燃课堂,引起学生反思,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背景篇、过程篇、成就篇、结局篇。明光二中的李勇老师的设计则采取寻根问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追溯革命之源——探寻革命之路——剖析革命之果——铭记辛亥之魂。这些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这些原创的设计不仅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非常高。

说课时,芜湖三中许建军老师老师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时,以辛普森的几个不同时期来说课。片段1:When I was young(黄金时期) ;片段2:回不到原来美好的日子(经济滞胀);片段3:After married(为何政府对他的生活负责,引出福利国家);片段4:My daughter(第三产业和新经济),以辛普森的经历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颖有特色。再如,池州市东至一中的凌剑老师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时,把教材有机整合为症状—药方—疗效,即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主动深入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趋势的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芜湖七中的王川芳老师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时,也进行了原创性的设计:深情回望,寻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表现;拨开迷雾,探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原因;理性认识,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实质;深度剖析,拓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认识;心灵共鸣,悟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启迪。

(四)教学基本功扎实

这些选手有一些共同特点:情绪饱满,充满激情;普通话好,声音响亮;活动多,走下讲台,师生互动,不受电脑的掣肘;探究问题多,重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比较、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大胆取舍,重新列出较为妥帖的易被学生理解的标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件恰当,画面优美,电脑操作技术较高,这些都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史学功底。

二、发现的一些问题:

此次赛课涉及安徽省十七个区、市,覆盖面广,参赛教师年轻化特征突出,让人感受到我们历史团队的活力所在。每个参赛团队在选手、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上都充分显示了各自的实力。但是,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在此提出,愿与大家探讨交流。

其一,经过了解,参赛选手的课件及教学设计多由所在团队共同打造。甚而,有的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均由他人一手包办。我们认为同行的交流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但是参赛期间,这种做法是否有助于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否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试想:一件美丽的外套能适合所有的人吗?所以,观摩期间我们常常发现,课件精美、设计创新、立意高深,参赛的选手却不能灵活驾驭,这有负于大赛的初衷。 其二,选手的课件和教学设计,都在求新意求深度。“新”应该怎么新?“深”应该怎么深?是不是既有新意又有深度就一定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一口就能吃成一个胖子?在赛课现场,孩子们的反应告诉了我们答案。

其三,在观摩期间,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是课件。每个选手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或图表。问题探究了一个又接着一个,这无疑是我们文科课件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常想:我听上一节这样的课就已经很累了,更何况学生呢?我们能不能也给我们的课件减减肥,给我们的课减减肥?

三、在交流中反思:

有人说历史学科的本质是求真和反思,历史教学更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反思什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主张:反思课程的意识形态化、科学系统化,要不断追求学科的价值追问、知识导向、内容整合、开放系统等等。前来观摩及赛课的老师、专家评委也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反思一:高考机制下的历史学习能否找到理想和现实的最佳的契合点;反思二: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做到“穿新鞋走新路”?反思三:历史学作为一门“人学”,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怎么做?相信这些问题还得让我们思虑良久,让我们用实践去慢慢完善解答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在路上”。在路上的人们,有的为了自尊,有的为了超越。因为有了太多的人上路,我们坚信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以上是我对本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的浅见,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安师大附外 王宜林

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陈洁平215600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徐卫东 215600 我有幸在11月25日参加了张家港市第13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外出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努力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在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从本学期以来,我校提出了要“打造高效课堂”,也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应该说,面对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招儿。下面,我结合到暨阳高中听取的一节新授课《辛亥革命》为例,以及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明确

目前暨阳高中提出了“目标”教学,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我们的课堂仅仅围绕着一个目标或者几个目标进行有序展开,那么我们的课堂才精彩。在新授课的导入部分,该老师选择了电影《武昌起义》的片段,通过对视频中事件的关注,提醒着学生即将开始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了。如果是我上这一课,我就会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都很关注,我就会这样设计导入:如果你是一位国家领导人,让你来选择一个地方建一个辛亥革命纪念馆,你会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对于前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武昌、南京、日本、美国„„特别是当学生说出日本、美国时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嘲笑,但是我却表扬这些学生,这样就可以解决了狭义和广义辛亥革命的理解了,为接下来学习授课做了必要的准备了。

当然,围绕不同的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切入点,即是围绕同一个目标,我们也可以有多种切入点,只要是我们的目标明确了,只要我们选择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可能高效。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里,我们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上黑板完成,再让其他学生进行修改、完善;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体验,从而深刻领会。

学生讨论: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的观点是?理由是?(见下列材料题)成败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当时我就在想,有关辛亥革命的史料比较多,如果说能够再精选,选全的话,再组织学生围绕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进行辩论,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兴趣就会更浓。与此同时,我想到了除了史料以外,运用图片让学生进行讨论也是一件很不错的方法。比如邢念宏老师讲授《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这个问题时选取了以下四张图片[2] 勃兰特“惊人一跪” 施罗德与希拉克拥抱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在看图的过程中,结合每张图片下面对图片的说明,引导学生从有限的图片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比如在阅读第一幅图“勃兰特‘惊人一跪’”时,可设问成:勃兰特的身份?对什么下跪呢?对什么而跪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激发自己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学生明白,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德国法西斯处理的彻底性,以及国际社会对日本法西斯处理不彻底性,分析国际社会对两国法西斯处理结果不同的原因,及导致这两个国家走上两种不同的外交道路,还有对当今世界的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能独立的来思考问题、判断、辨别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总之,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第三.教学的手段的多样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注意力的转移,也就是开小差。当然我们也不排除部分的高中生也同样如此,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对知识的选择性就会加大,感兴趣的就愿意听、想听、多听,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能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每一节课堂里,采用多用的教学方式,比如说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播放一段视频、一首歌,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体验等等,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来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来提高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听课积极性高了,自然而然,课堂效率也就高了。在听课中,看到了如下富有文学特色的板书设计:

背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过程:武昌起义谱春秋; 成就:立国行宪废帝制; 评价:有花无果恨悠悠;

我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听课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课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学生的达成率也一定很高,更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迎合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管如何,只要我们的课堂采用的教学目标定位正确,仅仅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只要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很精彩!

注: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2] 邢念宏:《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历史教学图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同课异构展风采 聚焦课堂研有效

“快乐教学展我风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展风采
《同课异构展风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