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项羽之死》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4: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说课题目:《项羽之死》教学设计及分析

吉化一中高一语文组 庞博

一 分析本课教材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科书中第四单元自主赏析中的一篇古文。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鸿门宴》以及翻译过这篇文章,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探讨项羽性格特征及乌江自刎的原因。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生读课文、合作探讨等过程,结合教师的引导,把握项羽格特征及乌江自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项羽褒贬之情,培养不人云亦云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唯物观和历史唯物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项羽的人物形象 (2)探讨项羽乌江自刎的原因。 四.教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

五.教具准备:课件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霸王别姬》 刚才一曲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仿佛让我们又再次回到了那么金戈铁马的年代,也似乎让我们看到一幕生死离别的悲剧。歌中所唱的项羽似乎与我们在《鸿门宴》中所看到的项羽不太一样。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司马迁的《项羽之死》。

二.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 过程

全文共叙述了哪几个情节?

明确: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1)垓下之围

比较项羽的《垓下歌》与刘邦的《大风歌》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 项羽的《垓下歌》是英雄在穷途末路下的一种悲叹。刘邦的《大风歌》体现的是他在统一天下平定叛乱后的张狂。两者比较不难发现,曾经的西楚霸王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但此时通过他的歌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身高八尺的英雄好汉心中的悲凉。

比较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与项羽和虞姬之间的爱情有何不同?她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长恨歌》不难看出唐玄宗因为美色误国,虽然不至于把全部的过错归咎到杨贵妃一个人身上,但是她也确实有一点责任的。但是虞姬在项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能牺牲小我让项羽了无牵挂,从这点上看,一个弱女子面对自己的爱情是何等的崇高和伟大啊!

歌罢刎颈以别,为的是让项羽颓然的心再次振奋,断了牵挂,激起雄心壮志。舞已尽,人去矣,殒落在英雄的怀抱。这样壮阔惨烈的历史背景下,兵戈铁马,风云叱咤;却上演了这样极尽缠绵的爱情悲剧。“悲剧美”是美学的一大分类,因为它美得持久、美得动人心魄、美又得让人感悟更多生活的美。

衬托作用,为写出项羽的铁骨柔情。在垓下之围的文段里刻画出这样的一个女子形象,更见项羽的多愁善感。 《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本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情境?

明确:

“莫敢”表现了众诸侯对项羽的畏惧,也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莫能”表现了左右的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项羽哭泣。

(2)东城快战:

第二段中,“愿为诸军快战”。联系当时的军事形势和项羽心里,此处用“快战”比用“决战”好在哪里? 明确:

项羽说快战,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像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结束,为了畅快尽情的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全住一世的英雄之名。而“决战”表达不了这样的意思。

项羽对自己的评价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刘邦对他的评价是: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明确:

刘邦这样评价对手,显然是说他不能知人善任,结合《鸿门宴》中的情节分析,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人。

司马迁对他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明确:

司马迁把项羽当作是悲剧英雄来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对其失败表示惋惜,怒其不争。

(3)乌江自刎: 明确: 拒渡:知耻重义 赠马:心地仁善 赐头:视死如归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她对项羽的态度是:赞扬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惋惜 乌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贬 讨论:如何看待项羽这个人物? 四 总结:

项羽在人性上的缺点决定了他注定要失败的,在《鸿门宴》中我们似乎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但是在项羽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激情澎湃,人性张扬中的那种痛快淋漓。也许这就是埋藏在人类心中最本质的冲动与渴望。 项羽在乌江边上这一刎,是他人生的精华,是人性的精华,是绝世壮丽的英雄主义的精华。项羽用自己的死让自己在一生中波澜壮阔的高潮中谢幕,完美的谢幕。

所以,项羽是一个真英雄。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说课稿
《《项羽之死》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