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

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迅速上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追求“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也像“小升初”一般出现了择校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出现了入托难的现象。社会对“入托难”反映强烈。说到底,入园难,反映的就是供需关系。公立幼儿园质量高,在百姓中的需求量大,但数量相对少,民办幼儿园按市场运作,可是又太贵,在普通百姓中需求少。上海市教委一位负责人认为,上海幼儿园资源最稀缺的是两类:一类是以公办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和民办高端幼儿园为代表的优质幼儿园,另一类是由于外来人口和新建小区急速增加,在浦东新区、闵行区、松江区等人口导入区域出现的配套幼儿园。2007年,上海市教委宣布,上海正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在园人数比2001年多出8万多名。高峰年份,上海大约有50万名适龄幼儿需要入园。而由于不少招生不足、办得较差的幼儿园都在生育低谷期被淘汰关闭,上海当时有幼儿园约1000所左右,缺口达500所。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幼儿教育的托儿、教育和升学渠道的三重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首先是当今核心家庭和双职家庭的家庭结构,使得年轻一代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其次是承受激烈竞争压力的父母实现压力代际转移,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觉得要更好地培养孩子;再次是一些地区存在“没入幼儿园难入小学” 的潜规则,幼儿教育成为升小学的入场券。幼儿教育间接承载了家庭、教育等各种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家长们不得不接受的选择。 社会职能和政府责任定位不清,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制度基础;幼儿教育经费匮乏,投入体制不顺,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举步维艰;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缺乏有效管理;办园体制、教育体制的调整带来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

深层次问题主要根源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一部分困难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很难得到保障。其实,在城市也是这样,随着失业、待业人群的扩大,身处社会底层的市民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亦难得到切实保障。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日渐拉大。近据有关国际机构评估,衡量贫富悬殊的基尼系数,中国已是0.47,居亚洲的第二位(首位为尼泊尔),也大大超过了美国以及印度的系数。

城乡差距更是如此。2004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1,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因素考虑在内,实际收入差距已达5~6倍。有学者估计,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约为20%。因此,未来几年要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为重点解决再分配问题,以进一步缓解贫富、城乡和区域间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重视学前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重要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及的教育新命题。

保障幼儿公平的受教育权。为达成这一目标和保证公平的导向,我国也出台了系列措施。如加强幼儿教育的宏观领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将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定期检查督导;深化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城市幼儿园逐步走向社会,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幼儿教育,增强办园活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幼儿教育队伍的建设,建立职前职后幼儿教师教育体系;拓宽幼儿教育经费渠道,鼓励民间投资幼教,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等。这是个顺应时势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国策,是一种美好的构想。然而,不少人以为,幼儿教育社会化就是将幼儿教育市场化。把幼儿园办成企业,让幼儿园像企业一样运作,以办园者经济上的收益说明幼儿园的成功,而不管幼儿教育的社会效益和对幼儿个人发展的意义。认为幼儿园以社会为依托,就再也不要政府的投资和扶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就再也不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了。有的地方政府正是以此为理由,推脱和转嫁自身应负的责任。自1997年提出“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口号之后,我国各级政府竟都有撤资和减少投资的现象,许多地方变卖政府办的幼儿园生财减负成风。有的地方甚至卖得一所都不剩。因此,目前有必要澄清“幼儿教育社会化”这一概念,充实和完善这一概念的内涵;指明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正确道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政策。

政府在理念认识上要升华提高,行动政策上必须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安排。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和根本就在于突破两大“瓶颈”:一是经费、二是师资,而师资的问题本质上也是经费的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就在于“以均等化为导向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失灵,调节由于市场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平分配”。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等基本特征。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人人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为此,在我国现阶段按照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这一目标要求,必须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基本公共服务是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对公共资源最低需求的公共服务,其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工作是:理顺幼教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统筹力度;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全力支持幼教事业发展;明确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办园准入门槛;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在岗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上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正随着新一轮的人口出生高峰到来趋于紧张,大量非沪籍人口涌入更增加了幼儿进入优质幼儿园的难度和压力。2009年,上海有35万名在园幼儿,其中非户籍幼儿已占28%,约为9万余人。未来几年,入园幼儿人数还将持续增加。高峰年份,上海将有50万名适龄幼儿需要接受学前教育。按照规划,上海的公办、民办幼儿园届时可望吸收45万人入园。为缓解幼儿持续增加的压力,上海已决定在郊区、大型居住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新建400所幼儿园。除了提供更多一级、二级幼儿园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考虑通过在郊区兴办三级幼儿园和幼儿看护点等方式解决。 上海市政府对幼儿教育出台的一些列举措,正是一种积极务实的公共政策,是在社会新形势下,针对实际问题做出的切实服务老百姓的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公共政策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

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幼儿教育与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协会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
《幼儿教育与公共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