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原答案PPT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8: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现象

(一)外生冲击过强:猛放与急收交替进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经济波动,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松紧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比较剧烈,是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过猛,所产生的外部冲击过强不无关系的。可以说,在投资政策与货币政策上的猛放与急收是导致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根源。这主要体现在:(1)投资率的剧烈波动促成了经济的飓热与骤冷,其结果是,经济周期表现为短促的扩张期与慢长的衰退期相搭配的不良组合。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的投资率不仅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印度等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见图二)。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大大高于美国的波动幅度,并明显高于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剧烈变动引发了通货膨胀率的剧烈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非常剧烈的(见图三),这种变动决定了这段时期我国的物价波动也是较为剧烈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增长率变动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一般而言,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或是一两年之后,通货膨胀率必然会上涨。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的异常变动是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8年与1994年出现的两次物价异常上涨是与1987~1988年以及1992~1993年货币的超量投放直接相关的。

(二)政策本身对经济的稳定效果较差:熨平及减振效果不佳。

首先,产业政策的偏差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不力,经济结构层次低,不合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根源在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和重置,因此,周期性波动一般以物质生产部门为主。第三产业由于本身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小,期投入产出中的物质因素比重小,受经济波动的冲击较小。而且,第三产业由于其容纳的劳动力数目较多,在经济衰退期可以吸纳物质生产部门失业的劳动力,从而成为稳定经济的一股内在力量。比如:美国在1948~1949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138亿美元(以1982年美元计),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120亿美元;在1973~1975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500亿美元,而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677亿美元;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在战后的所有危机期间平均增长了2.1%,这些都是与物质产品部门恰恰相反的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重物质而轻劳务的思想,使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低。到1997年,我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口的26.4%。相比之下,美国早在1984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70.5%;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较低,因此第三产业对经济衰退的缓冲效果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其次,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也使得我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效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出口的不断上涨,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上升。到199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40%,对外开放度已经达到25.3%,与同是人口资源大国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外向度都是最高的。由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外向度的不断高,我国对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从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传导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国内需求及外贸出口的深刻影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三)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差:缺乏预调节,不能有效缓冲周期的惯性。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一种经济变化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干预,这种惯性运动要到形成这种惯性运动的推力完全消失时,才能停止。因此,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必须注意经济运行的这种惯性特征,必须注意在这种惯性发展之前,通过外力使其消失。这就要求经济调控政策必须具有一种前瞻性、预见性,必须在惯性的消极作用产生之前对其予以控制,否则,可能因政策操作迟钝而导致不良后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非良性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功能差相关的。比如: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走出低谷后开始不断上升,1991年为2.9%,1992年为5.4%,1993年猛升为13%,此时政府应当意识到经济扩张及通货膨胀的惯性,不应继续执行“大起”的策略,而应当适当控制投资的增长率。但实际上,1993年投资的增长率却猛升至61.8%,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21.8%的通货膨胀率。再比如:从1996年年中开始,通货膨胀率已经被控制在经济增长率以下(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9.7%,而通货膨胀率为6%)。此时,高层决策者应该意识到物价变动的惯性力量,应当及时调整紧缩政策。然而,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进行猛烈的紧缩政策。1997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下降到8.8%的水平,比1993年的61.8%的增长率下降了53个百分点,同时货币供应量也继续下降。这些政策加剧了物价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1997年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分别继续走低,分别为8.8%和0.8%。此时,经济收缩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零售物价上涨率从1997年10月开始已经持续低于零值以下。而可惜的是,高层决策者仍然没有认识到这种惯性的存在,政策操作方向不是抑制这种惯性,而是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1998年上半年的货币供应量M1从绝对量上看,竟然比年初下降了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上所未曾出现过的;与1997年同期相比,M1也仅仅增长了8.7%,是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⑦。其结果,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到目前为止,物价已经连续下跌了20个月之久。

马克思资本积累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②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规模是由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决定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反之相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积累;商品价值的降低,还可以使同量的可变资本推动更多的劳动力,同量的不变资本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

③所使用的资本与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价值。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使用的年限和数量的多少。劳动资料质量越好,使用年限越长,数量越多,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的价值虽然是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但它的使用价值仍作为一个整体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因而它就像空气和自然力一样,为资本家提供无偿服务。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服务就越多,资本积累也就越多。

④预付资本的增加。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以及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预付的资本越多,剥削的工人越多,从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也会增加。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个别资本是通过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这些形式增大的,从而使社会财富有利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使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越来越小。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要求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从而更加剧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可见,资本积累过程从资产阶级方面来说,就是资本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集中的过程,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工人阶级方面来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他们沦为失业者和陷于贫困的过程。因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下降。而且,当有些部门或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迅速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绝对减少。同时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大批妇女儿童走进工厂,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及一部分中小资本家也加入了雇佣劳动者的行列,使得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增长。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必然出现相对过剩人口,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使无产阶级陷于贫困。可见,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条件。所以,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产业后备军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无产阶级的贫困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概括地说,第一,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第二,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第三,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把这三点合并成一句话就是: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发展。“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非被人们所歪曲的“所谓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即说,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这意味着它代表的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权力或者说社会关系,与具体财富(使用价值)无关。商品(货币)拜物教之谜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说成是物质的属性或者物质属性的转化率。并且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多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正如阳光、空气有用,但阳光、空气不包含任何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即不包括金钱关系,不包含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诚然,在这里价值的定义与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中,价值的俗约定义——“有用性”相冲突。但劳动价值论是冲着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去的,因为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就是金钱,劳动价值论正是揭示这种金钱游戏的。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自然就成为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无论生产力如何变化,同一劳动相同时间内所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自然推出,价值的增值,实际上代表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生产,即现在所谓的GDP增长。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生产只要不能继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得瘫痪。

剩余价值非具体的剩余财富,只不过是交换中,剩余劳动时间支配的权力,利润是它转化形式。如:如以前需要5年劳动时间交换的住房,现在需要10年或者20年,就是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工作时间)去交换,自然,价值量就得到增长,所谓的GDP增加,GDP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一个钱的数字。现代拜物教经济学确把它说成是总生产涵数,代表具体的财富,可异质属性的物加总在一起能表述什么?总生产涵数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它实际代表的是总劳动时间支配之和。(当然交换体系内,钱的数值越高,代表能以这种比例支配越多的劳动力,自然,力量就越强大,但交换体系以外,就是另外的一回事。)同样,教育、医疗市场化也是把公众的资源私有化,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工作时间去交换

在马克思看来,利润显然是一种社会关系,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问题,这一点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观点没有什么不同。即明析的私有产权会阻进更多的利润。

由于企业追求的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而是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因此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造就了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很显然价值(交换价值)就如同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一定距离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样,消耗越高罪过越大,资本因吞噬劳动,把其奴役成价值,因此资本有罪。

马克思认为终结这种人压榨人的方式,在于根除追求利润的极恶制度,让人们个人按需分配自身的劳动时间,个人按需分配劳动时间成为社会生产有计划有比例发展的依据,时间从而得到最大化的节约,从而使个人赢得自由。 自身劳动(行为)的个人所有权是悠关每个人的自由,没有自身劳动的个人所有权就没有个人自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对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权的第一个否定。

自然力作为转化物质的使用价值的要素,并不是因为拥有权,自然规律才改变,但无疑私有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会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去交换,根本不涉及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增加,只涉及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的增加,即金钱游戏的增值。因此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其实质就是按要素支配人的劳动力,正是资本主义所有权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暴力形式确定下来的社会关系。只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个人才能按需分配劳动时间,在社会交换的关系当中,反映为不再为利润而生产,时间的节约成为最高的规律。

另外,价值与价格是不同的,并不仅仅表现为价值是价格在统计上的平均。实际上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商品渡让的过程中只要不吞噬劳务(劳动与可变资本相交换),本身是不会增值的,如艺术品卖家把出土文物渡让给,艺术品买家,如没有出现资本吞噬劳动的新增过程,系统整体的价值量是不会增值的。出土文物本身不属有价值,只有可能有高价格,消耗在其中的劳动是历史上的死劳动,不是与现在的社会发生社会关系的劳动。当艺术品行业,利润率较高,就会在大量的资本拥入此行业,这样就会改变劳务与资本交换的比例,资本就会吞噬劳动使系统整体、社会整体的价值量增值,相反如何利润率下降,或者亏损的人较多,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此行业,同样劳务也会减少。因此价值应该看成某种量所计量的原子,这种原子即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

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 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白马非马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既有矛盾的特殊性也有马的共性(普遍性),这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非马论者割裂了两者的统一

马原ppt总结

马原论述题答案

马原答案总结

马原答案第一章

马原思考题答案—第六章

马原简答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答案总结

马原

马原

马原

马原答案PPT
《马原答案PPT.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免费马原 答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