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化学教学论教学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探中学化学教学模式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对培养未来的化学教师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模块教学原理、建构主义教学原理、教学论的学科特性设计的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中学化学教学论模块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克服传统教学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技能,缩短从教过渡期和适应期,为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输送新型师资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化学教师是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者,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只有通过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才能加以体现和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化学教师是影响化学新课程能否得以顺利而有效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提高广大化学教师理解新课程的能力、驾御新课程的能力,是当前化学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尚未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来说,改革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目的

中学化学教学论作为化学教师教育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重要教学理论课程,是高师化学系本、专科生专业必修课,对培养未来的化学教师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同基础教育新课程相比,这门课程无论是从内容体系、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已经与化学新课程严重不适应,不匹配。如果仍沿用以前的化学教学论的课程内容,所培养的教师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是落伍的了。因此,更新化学教学论的教学内容,建立新的内容体系,使师范生尽快熟悉新课程,理解新课程,驾驭新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进行化学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在教育理论和观念上“入门”,在教学技能上“上路”,在教学研究思路上“开阔眼界”,刻不容缓。

二、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思路

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主要是从课程的设计着手的。课程设计的原则是课程模块化。在模块教学中,“模块”指的是组成知识的各个不同的“功能部件”(组件) ,它反映了学习内容不同但又相联的知识内涵。[1]。“模块教学”的基本精神是突出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原则是围绕培养学生应职能力这个大目标,确定全教程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构比例。理论教学以保持连贯性为原则,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注重其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教学联系实际,根据将来应职岗位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比重,并尽可能将实践教学带到实际中去,进行“模拟实习”,使学生不仅具有应职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缩短进入实际工作的适应期。

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教学的课程结构由化学教育理论、化学教育技术、化学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均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每一模块形成若干个小模块(专题):化学教育理论模块是由“新课程通识教育”、“现代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新课程的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中学化学教育研究”、“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专题所构成;化学教育技术模块是由“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解读”、“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分析与试讲”、“中学化学教学与实验教学设计”、“中学化学教学艺术与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与设计”、“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等专题所构成;实践课程由教育实习、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案例观摩与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试讲、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与实验设计、教具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构成。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需要三个学期进行,约190学时。

为了解决教材的问题,我们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于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开发出化学教学论的校本课程。理论部分具体分为十五个单元:即 1.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基本理念 2.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为全体学生的化学教育 3.化学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内容分析——化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5.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学会如何学化学 6.化学教学原理与方法——学会如何教化学

7.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尝试是最好的老师

8.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营造一个愉快、和谐、自主的课堂环境 9.中学化学教学艺术与技能——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10.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1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12.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3.化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改革——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14.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怎样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15.中学化学教育研究——新的挑战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分为若干个专题备课,完成教学。

化学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则采用分层次专题训练的方法,由低到高共分为10 个专题进行训练。即:

1.钢笔字、粉笔字练习 2.普通话练习

3.自制教具、绘制实验装置图、多媒体课件制作 4.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5.多媒体微格教学技能练习 6.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7.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及改进 8.综合实践活动

9.新课程评价改革与中考题研究 10.实践学习和教育实习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即将走上试教岗位的师范生,他们的特点是缺少教学体验、缺乏教学观念。教学中以模块为主线,根据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化学教育理论、化学教育技术、化学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紧密配合,前后呼应。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2]。在教学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师范生在本门课程中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含从教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仅仅靠理论(原理、原则、要领和规则等)的传输和认同是不可靠的,必须靠师范生自身在典型环境中去实践、去体验,也就是说,让他们进行反省认知,在“做”中学,在“悟”中学,并在与学友相互探究、诘难问疑中去学,以达到从自己的体验中(或内化中)使理性认识与实践体验融合统一。本课程实施的核心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或情境),利用情境教学、问题教学与榜样教育等形象化途径。结合当前国内外鲜活的化学(或科学)课程改革或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趋向,用典型教例或案例教学引路,让师范生经受体验、领悟、内化等反省认知的锻炼,引领师范生切实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的从教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学生实践把各模块知识综合起来尤为重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增加学生“说课与微型课教学”实践环节,加大教学技能练习。在教学要求方面要求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材,包括内容标准的学习、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材前后的联系等;说教法,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具使用;说学法,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说教学过程,包括导语设计、启发引入、内容讲析、课后小结、作业布置;说板书设计等等。每项内容都要从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说起,达到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通过说课这种教学研究形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可提高学生施教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模块评价改革

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出勤占总成绩的10%;作业、教案、试讲和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实 践部分)占总成绩的50%。

平时作业、作品上墙、建立学习档案袋,实行档案袋评价、表现活动评价、个性特长评价(大赛成绩和获奖)等综合素质评价。

2.期末考试成绩(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40%总成绩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卷面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定。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中学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教学试验,从2008年至今已送出六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改革是成功的,培养模式独特,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师范生的从教技能,缩短了从教过渡期和适应期,为中学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输送了新型师资。

【参考文献】:

[1] 高丹.模块教学—— 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11-115.[2] 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4]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论中学化学学案教学的成果

贫困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信息化模式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评价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中学化学教学的课件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

《中学化学教学艺术》作业

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中学化学教学总结(推荐)

中学化学教学论教学模式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论教学模式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