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试卷

《教学论》试卷(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8 08:34:41 来源:教学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理教学论》试卷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地理教学论期末测试复习试卷

姓名▁▁▁ 班级 09级地理班 出题者:倪群 得分▁▁▁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15×2=30分)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地理教学活动 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P3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着重研究 地理教学过程 ,揭示地理教学基本规律及其实践

应用,重视发展 地理教学理论 ,并对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给予理论和原则 上的指导。P6

3、教学媒体 就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P166

4、板画分为:形态画、过程画、动态画 。板图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曲线略 图 。p149

5、一般来说,地理综合课的步骤分作五步进行: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学习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等。P195

6、教学技能可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口语运用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

束新课技能、组织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P12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2=20分)

1、地理教师资格认证包括:教师职称认证和教师履历认证。P60 ( 还有教师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资格认证) (× )

2、地理教育技能认证包括:教学语言能力认证、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认证、相关专业能力认证。P61 (√ )

3、地理教学语言技能的特点:教学语言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和教学语言的简明性和启发性。p135 (√ )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知识技能。P153 (把知识改为组织)

(× )

5、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安排教【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学过程和选择教法教具等。P189 (√ )

6、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构成要素:提出要求、安排程序、指导和引导、鼓励和纠正。(还有总结)p161 (× )

7、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又叫电子技术媒体,通常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形态。硬件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激光播放机、语言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计算机磁盘、视盘、录像带等。P168 (√ )

8、多媒体组合教学又称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适当地引进现代教学媒体,并是二者有机结合、各取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P178 (√ )

9、板书的功能:

1、揭示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系统性、突出重点

2、加强直观性、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4、布局有序、可为教学增色 p144 (√ )

10、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功能有: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和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p153

三、列举题(每题至少列举4个)。(共4×4=16分)

1、列举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P189):

依据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2、列举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有:P70 学历提高教育、长期培训、短期培训、课题研究、教学建设、学术活动。

3、在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中,比较法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P111 类比法、借比法、纵比法、横比法、联系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4、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和地理教学挂图有:P172 地理教学媒体有: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图片;地理教学挂图有:投影、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

四、名词解释。(共3×4=12分)

1、地理板书技能的含义:P143 是指地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经过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然后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教学要点和讲授提纲。

2、教学技能的含义:P128 教学技能是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具备的能力行为。

3、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P97 地理教学方法就是地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办法。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五、简答题。(3×4=12分)

1、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目标实什么?P119 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表现,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本质: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获得提升,学生主体创造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2、简述地理教学实践的意义:p200 ①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认识体验领域 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③可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④可以培养学生认识、改造地理环境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

2、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应用要求:p162 ① 注意方式,把握时机 ② 明确目的,教书育人 ③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④ 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⑤ 不骄不躁,沉着冷静

五、论述题。(共10分)

1、常见的地理教案格式有哪两种?简述其包含的内容。P193 答:常见的地理教案格式有:文字式和表格式。

文字式教案分笔记式或纲要式两种:①笔记式教案即用详细的语言,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教学过程表述出来,很接近于讲稿,类似于上台讲演的“剧本”;②纲要式教案即用简明的语言,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用具以及过程作简要说明。前者称之为详案,后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者为简案(或略案)。

表格式教案具体形式很多。其中表格的栏目设置、位置安排等可视具体情况而调整。无论哪种格式,一般都包括以下项目:①授课日期、班级;②课题名称(书名、章节、课时内容标题);③课型;④教学目的;⑤教学重点难点;⑥教学方法;⑦教学用具;⑧板书提纲;⑨教学过程;⑩课后分析。 (请胡老师多多指教!)

推荐第2篇:物理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 电气学科教学过程 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 教材 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 的能力。P2

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 传播者 ,又是知识信息的 接收者 。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 思考活动 。 P5

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 全体 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 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P6

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 科学观察 。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 科学调查 。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

实施、整理、总结 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科学实验 。

12、在运用 科学思维 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P9

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

与 创新 能力。P16

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 纯化 研究对象,还可以 强化 研究对象。 15.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异法 。P23

16、在不同场合下考察相同的物理现象,若这些场合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条件,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法 。

17、若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都存在一个共同条件,而所研究的现象不出现在另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条件,这条件就是所研究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求异法 。

18、为了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包含客观真理,科学家们总体现出一种高尚的 情感、对科学执着的 态度 ,创造出的学科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很高的 价值 。

19、电气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要求参与者具备的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P28 2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P56

2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

22、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脱离教师独立思考,能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这种学习称为

自主 学习。P59

23、学者王坦认为 合作 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的教学策略体系”。

24、学生在接受新的电气学科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电气物理现象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 前概念 。

25、学生在学习电气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在情境、思维习惯、处理方法等方面产生影响,称之为 迁移 。

26、人们推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某种倾向性和专注性称之为 思维定势 。

27、人们把从事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归结为认识与该项活动有关的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72

28、人的智力因素可以归结为观察、记忆、想像、思维和 注意 。

29、人的非智力可以归结为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和性格。

30、电气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个体在与 电气物理环境 相互作用中认识电气物理世界的过程。P77

3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指: 教学过程 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正确、准确与先进。

32、教学原则中的实践性指:由 物理学科 特点和学生决定的教学实践;由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所决定的教学实践。

33、教学原则中的趣味性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共同创设愉快的 学习情境 。

34、教学原则中的全面性指:电气学科教学中.师生在认识和 做法 上要考虑周全。

35、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和实现条件。P87

36、认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操作或阅读 ---诱导---再操作与练习操作或阅读

---发现---理解。

37、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

的倾向;且新学习的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的 知识 结构 联系起来,称之为意义学习。P91

38、根据学生学习形式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一个阶段,即发现活动。

39、根据知识学习的性质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意义学习和 机械学习。 40、评价对某项活动的成效进行 (价值判断)。

41、教学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是开放性、(优先性)、适应性、(经济性)、科学性。

二、判断题

1、学习者已有的各式图式不适应新的外部刺激,他能动地"调节"、"改变"旧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称同化。

2、外部刺激被学习者纳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过程称顺应。

3、所谓的“自主”,就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自我调节,就是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保持认知灵活性。

4、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

5、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正迁移才能转化为能力。

6、经验概括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负迁移。

7、“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8、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

9、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计划或

类型。

10、科学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1、提问为一种惩罚,或让学生尴尬的一种教学手段。

12、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最佳效果是教学的有序和发挥整体功能。错

13、导入、讲解、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三环节。

14、可使客观题题目覆盖面广、取样大,能全面地考察所学习的内容。

15、客观题能有效地测量到学生选择、组织观点的技能和某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明显正确的答案作为选择题的干扰项。

17、主观题给学生提供了下一个充分发挥自己阐明问题及选择解法的能力的空间,使其创造力得以表现。

18、主观题在评分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信度通常较高。

19、当学习者对外部刺激不能纳入原有图式时产生不平衡惑,并经历自己的思考去完成对原有图式的改变、调整甚至排除,这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

20、以自身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称为元认知。

21、通过分析、对比,分清一类电气物理现象和过程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的东西,为定义(描述)概念打下基础,这是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22、在形成概念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弄清概念的内涵(实质)和外延(适用范围)。

23、电气学科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24、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能引起学生回应或回答就是有效问题。

25、无固定答案、存在结构缺陷,无明确解题途径的问题称为封闭性问题。

26、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重新说明或组织的问题是复杂性问题。

27、在提问中更多地注意抽象概念的使用,以检查学生的答案能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问题是简单问题。

28、由于人和工具以及环境或理论所引起实验测量的误差称绝对误差。

29、相对误差常将小数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称精密度等级。

30.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则.其精确度高,且二者的算术和反映测量的可信度或精确度

31、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2、学生不是课程资源,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34、评价应注重综合应用定量与定性评价,尤其重视质性评价这一理念。

35、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以强化促进学生发展。

36、提倡标准差异性,重视个性化评价理念。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其行为表现为 ABD A : 注重引导学生 B : 尊重学生

C : 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D : 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E : 重视与同行的合作

2、电气学科教学论与以下哪些学科有直接的关系 ABE A : 教育学 B : 心理学 C : 逻辑学 D : 哲学 E : 物理学

3、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BCE A : 课堂气氛 B : 教师 C : 学生 D : 教学媒体 E : 电气物理世界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C A :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 B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C : 面向全体和重视个体差异 D : 学生智力水平与知识难易 E : 学生实践经验与理解知识

5、电气学科教学中要体现的基本理念是 ABCD A 面向全体学生 B 面向生活 C 联系实际 D 突出探究 E 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

6、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ABCDE A : 科学性 B : 多样性 C : 综合性 D : 发展性 E : 实践性

7、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有 ABC A : 成功教育教学模式 B : 创新教学模式 C : 合作教学模式 D : 反思性教学模式 E : 丰富教学模式

8、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中心是 CDE

A : 观察 B : 实验 C : 形成概念 D : 掌握规律 E : 建立电气物理知识结构

9、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 BCD A : 学生中心 B : 教师中心 C : 课本中心 D : 课堂中心 E : 知识中心

10、实验课教学目的在于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ABE

A : 实验知识 B : 实验操作 C : 电气物理观念 D : 电气物理思维 E : 实验能力

11、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有 ABCDE A : 好奇心 B : 质疑的习惯 C : 探索的习惯 D : 求异的习惯 E : 有恒心

12、评价的意义 ABCD

A:导向性:B反馈性 C:鉴别性 D: 激励性 E: 交互性

四、单项选择题

1、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A : 交往过程 B : 操作过程 C : 活动过程 D : 认识过程

2、属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B A : 演示法 B : 讨论法 C : 实验法 D : 发现法

3、在加工信息时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C

A : 内向 B : 外向 C : 场独立 D : 场依存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D A :明确物理现象 B :形成物理概念 C :掌握物理规律 D : 解决物理问题

5、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C A : 赫尔巴特 B : 布鲁纳 C : 杜威 D : 施瓦布

6、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 C A : 研究性学习B : 探究性学习C : 有意义学习D : 合作学习

9、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是 A A : 皮亚杰 B : 苛勒 C : 罗杰斯 D : 杰根

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 : 皮亚杰 B : 杜威 C : 罗杰斯 D : 杰根

五、简答题

1、简述STS思想的内涵。

答: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科学提供知识、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何谓难度?通常用哪种两种来计算试题难度?

答:难度即难易程度,它主要反映试题是否符合受测者的实际水平。表示题目难度的指标称难度指数P,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试题难度。 (1).用试题的答对率(通过率)计算难度。

(2).用某题测试的平均分x与该题的满分W之比计算难度。

3、何谓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一般在什么范围为宜?

答: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很好地将受测者的水平区分开来的重要指标,亦称鉴别指数D。一般认为0.4以上的区分度就已经很好了,而0.2一下的区分度的试题就必须改进或淘汰。

4、何谓假说?假说在建立学科理论之前起到什么作用?

答: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简称假说。 作用:(1)使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

(2)可以把科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5、何谓“心理换位”? 过“换位”,谈谈你对“构成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活跃成分是学习兴趣”的理解,即从学生角度谈谈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答: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换位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6、为什么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答: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通过过程,获取经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其次,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最后,做事情必然有过程,但未必都有结果。过程的不可替代性和结果对其的依赖性可以证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为什么说“比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答:学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会学,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就比如老师教导学生,他不会每道题都教你,但是他会教你解题的方法,掌握了某种规律,学会了方法,那碰到同类型的题目也会举一反三,也就说只有你会学了,那你也就学会了!

8、为什么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会了捕鱼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鱼。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 。

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要素?

答: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可视为学习的媒体;作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获得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反馈,依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教中有学、教学相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又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10、什么叫标准化测验?编制标准化测验电气学科试卷有哪些步骤?

答:标准化测验是按系统的科学程序、具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即命题、施测、评分、分数的解释等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从而能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考试。 一般由七个步骤:(1)明确测验的目的和目标

(2)明确试题的形式

(3)制定命题计划

(4)编选题目

(5)组合试卷

(6)编制标准答案,确定评分标准

(7)规定施测指导语

11、简述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P261 课程资源的载体主要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分生命载体、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生命载体主要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育研究人员。能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生命载体。非生命载体主要表现为各种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如教学用书、参考资料等。

12、何谓课程评价?简述课程评价的理解。P272 在系统调查与描述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所达到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的课程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教什么)

六、论述题

1、试就电气学科所强调的能力,谈谈你对电气技术教育能力的思考。P16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所具备的的个性心理特征。电气学科强调的能力有:观察实验、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自学与创新能力。电气技术教育能力还应有作为教师该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2、为什么说“电气学科教学方法的讨论既涉及到教师的教法,又涉及到学生的学法”?P128

3、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P61 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更好地协调起来 了解学习者特定的优缺点,并相应地改变教学目标和方法 改善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成就

对于缺乏自信等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自信,加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

4、试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P220 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与修改。

例: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新授、小结)

推荐第3篇:化学教学论试卷

化学教学论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绿色化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2.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的四种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正确的是(C) A.直感设计---经验设计---系统设计---辅助设计 B经验设计---辅助设计---系统设计---.直感设计 C.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D系统设计---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辅助设计

3、以下哪项不属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B) A、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B、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C、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

D、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C)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联系—预测策略 C、理论联系实际策略 D、知识结构化策略

5、科学探究的步骤正确顺序为(C)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做出假设 d搜集证据 e进行实验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h表达与交流 A、abcdefgg B、cabdefgh C、acbedfgh D、cabedfgh

6、教学目标是指( A )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景物指的是( C ) A 教学情境 B 情境 C 教学情景 D 情景

8、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D )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 C 第三层级 D 新的综合的方法

9、化学基本技能指的是( D )

A 化学实验技能 B 化学用于技能 C 化学计算技能 D 前三项都包括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12、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教学策略分别是( B ) A、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B、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 C、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D、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1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的五个基本要素之一(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形成解释 D交流发表

14、下列哪一个是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D )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联系预测策略 C、知识结构化策略 D、概念同化策略

15、化学的绿色化是指( D )

A、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B、微型化学实验 C、化学实验的清洁化 D、以上都有

二、简答题(25分)

1、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0分) 答: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 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与可操作性、可行性统一的原则 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的原则

2.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分) 答:启发学生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3、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6分)

答:(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并引导到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

(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15分) 教师甲:

【教师讲授】已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讲授】请大家写出乙醇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教师板书】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式。 教师乙:

【教师讲授】已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个O原子。【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提问】请大家设想在乙烷分子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会是什么情况?有几种可能?【学生活动】学生分别在纸上画出可能的结构。【学生回答】将氧原子插入乙烷分子,有两种可能的情况。教师展示模型分析,并画出可能的结构。【教师提问】怎样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式(1)式还是(2)式?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演示】金属与钠与乙醇的反应。【教师讲授】实验证明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些问题:分析(1)(2)式中的氢原子的位置,有几种可能?已知1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需0.5mol氢气,则乙醇的结构式(1)(2)式?请指出反应中共价键的断裂位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反应中1mol乙醇只有1mol氢原子被取代,说明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不同,这说明乙醇结构只能是(2)式。【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板书】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式。 对于案例中的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你有何评价?从中能否反映出甲乙两位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答:教师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结构模型展示。只是告诉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而后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学生写,老师板书。教师甲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新课标提倡的科学探究相背离。

教师乙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结构模型展示,探究式教学(提出猜想,学生活动与回答,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教师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素,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四、教学设计(30分)

阅读教材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10分); (2) 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5分); (3)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5分); (4) 设计教学过程(10分)(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中氯气与水的反应,要求设计为探究式教学模式)

答:

一、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究的优良品质,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

(一)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语言,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主动探究学习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展和发生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进一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过程:

【展示】一瓶氯水溶液。

【学生活动】闻氯水味道后回答:有时打开水龙头也会闻到这种气味,难道我们喝的自来水就是氯水?

【讲解】因为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所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提出问题】氯水呈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微粒?

【学生回答】淡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分子的存在。

【学生讨论】(1)假设氯气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氯气分子和水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2)假设氯气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氯气子,水分子外,还可能存在氯离子,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实验验证】

(1)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 (3)加锌粒或碳酸钠粉末检验氢离子。 【实验现象】

实验1: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 实验3:有气体生成 ,说明了生成酸性较强的含氯物质。 【结论】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水,氢离子,氯离子。 【板书】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 【小结】氯水的成分:

【讲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动画演示】氯水见光分解。

【引申】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推荐第4篇:化学教学论试卷

化学教学论试题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讲到的四种“知识支柱”是指( C

) A 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B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C 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D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2.中学化学教材是以( D )为主线编排的。

A 基本概念

B 元素化合物知识

C 原子序数

D 物质结构理论 3.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包括( C )

A 观察能力

B 思维能力

C 创新能力

D 自学能力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5 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 B ) A 学生的全面发展

B 以学生发展为本

C 研究性学习

D 素质教育

6、高中化学新课本特点正确的是(B) A 立足基础要求

B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C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考查

D 在实验考查中注意引入科学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7、以下哪个主题属于化学课程内容的二级主题(D) A 物质构成的奥秘 B 身边的化学物质 C 化学与社会发展 D 质量守恒定律

8、美国学者布鲁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应从哪些领域进行分类(A) A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B 认知、过程、动作技能 C 行为、情感、动作技能 D 行为、过程、动作技能

9、以下不属于化学课程目标确立依据的是(D) A 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B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 C 化学学科的特征 D 地域发展的特点

10、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能弥补传统学科课程的缺点,以下哪个不属于活动课程范畴(C) A 社会调查 B 家庭实验 C 角色扮演 D 化学小制作

11.化学教学中的“双基”指的是( A )

A 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B 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C 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D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2.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C)。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

B.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 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D.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 13.下列哪个不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C) A前言 B内容标准

C教学大纲

D课程目标 14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A )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1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C)。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重复性

二、简答题(25分) 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a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b确定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c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d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e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f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g采取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2.初中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有哪些?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3.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

答: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案例分析(15分)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 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 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液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 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 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 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 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 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震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1)分析该教学片断,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异同。

答:同样是完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学习任务,四位老师所设计的化学教学活动和所采用的化学教学行为却不同;

【化学教学活动1】是通过讲授实验的方式,【化学教学活动2.3.4】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

从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感知,对化学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1和活动2.3.4相比,教学效果可定大不一样。

活动2与活动3.4不同,前者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后者是通过学生亲自做实验的形式

从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3.4比活动2好。

活动3与活动4又不同,前者是照方抓药式地做,后者是探究式地做,因此后者对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更大的作用。

(3)结合案例,谈谈为什么说“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它学的优势是一个整体的优势”

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完成统一化学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教学活动来实施。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着一化学教学目标出发,科学素养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有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5大要素组成。现代教育认为化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概念、定律、定理的内容及应用。还要掌握其建立过程及研究方法做到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过程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达到化学教学各项目标的前提。化学的现象级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要求创设由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一引起他们反省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视自主协助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的重要远远超过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影视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 3.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4.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灵魂,他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鼓舞人们不断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前进,而且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陪样“怀疑 求实 进取 创新 严谨 合作 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30分)

阅读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并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0分); (2)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5分);

(3)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5分);

(4)简述教学设计思路(10分)

推荐第5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试卷

(A)生物学教学论试题

王乐 吴莹 喻昕 黄红丽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和 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和提高科学素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 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 的过程。

5、三维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目标和 目标三部分。

6、教师备课是一项长期和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工作。备课中,教师需要做到了解学生、、。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讲解、变化、强化、课堂组织、演示、板书、结束这十个方面的技能。

8、耶格等人提出STS课程包括五个学习领域,即概念、、、、应用与连结。

9、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四大类。

10、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设计和制作实验。

1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生物科学素养

2、课堂导入技能

3、直观教学

4、合作学习

5、实作评价

6、生物学教育研究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简述探究教学的特征及含义。

3、建构主义对生物学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4、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技能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或改为)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教材?

5、联系实际,简述你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的理解。

四、应用题(10分)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某一节生物课为例,写出该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五、论述(12分)

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或你的感受,谈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B)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心理学、教育技术

2、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3、教材编写、教学、评价

4、事实、探究

5、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研读课程文本和教科书、选择教学资源

7、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

8、过程技能、态度、创造力

9、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实验

11、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学实验法

二、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课堂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它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3、直观教学:直观即感性认知,是具体、直接和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想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4)学生不仅要自己会学,还有责任帮组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5、实作评价:是一种强调实际表现行为的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运在实际情境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过程的有效性或最后最后完成作品的成就高低,分别或合并的对学生的表达交流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判断(或评分)。

6、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简答:

1、(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2)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通过生物课的学习,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扩大,将更多的中学毕业生经过不同水平的培训后加入到生物技术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劳动大军之中。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应适当的介绍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和工作,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同时也要介绍生物科学专业的进展和不同的学术方向,为打算进入高校的学生理智地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2、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特征归纳为:(1)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探究,经过探究自然过程获取科学上的知识。(2)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3)有效的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5)通过科学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较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它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有: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把科学技能与科学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应从历史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整个形成的过程;以及科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4)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现代生物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科学素养,而且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5)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4、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概念,描述事实,组织练习以及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些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教师除了明确教学语言的结构,熟练掌握教学语言技能之外,从教师的职责和特点出发,在运用教学语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和科学性原则,因为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他们来揭示客观规律。

(2)教育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始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意教学教育性。口语的针对性应从内容和表达方面来看,教师必须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知识,不能故弄玄虚,重复啰嗦。 (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教师必须使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知识,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的有启发作用。

(或改为)

4、备课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详尽和充分的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备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把握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1)从内容和逻辑上分析并建立反映单元重点之间结构关系的总概念图;(2)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3)梳理局部内容的知识结构并建立子概念图;(4)根据概念图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5)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目标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6)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资源,等。

5、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各种方法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多项原则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因素,教育者自身素质及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因此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四、应用题

例:“物质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并区别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记忆代表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尝试根据动画展示的现象或图表信息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主动与运输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概念、特点、实例点;

难点: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五、论述

提示:可以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生观和学习观、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师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转变展开论述,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1)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2)师生关系由单纯的授受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对话者、学习的合作者;(3)学生观和学习观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在经验活动中主动探究、构建的过程;(4)教学评价方式要求多元,包括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多元,要求质性的过程性评价与量化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对于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5)教师还要面对时代发展和新课改带来的新的教学内容、新的科学实验技术及新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科学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的内容,因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学习方式,乃至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教师都将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生物常态课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学等。

推荐第6篇:《地理教学论》试卷 B

2006年《地理教学论》试卷 B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各题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发现法是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

A 布鲁纳B 沙塔洛夫C 斯金纳D 普莱西

2、目前阶段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B 地理教学过程C 地理教育系统D 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3、狭义的地理教材指的是(

A地理学习材料B 中学地理课本C 地图D 地理课件

4、洋流——鸟粪是对秘鲁沿海岛屿上鸟粪层的形成原因时采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中的(

A启发法B 综合程序法C 图象信号法D 纲要信号法

5、下列不属于隐性地理课程的是:(

A地理活动课B 地理选修课C 地理课堂教学D 校园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不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所有答案的编号填入各题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地理知识中属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有:(

A 地理分布B 地理特征C 地理规律D 地名

2、地理示意图包括:(

A地理图画B 地理略图C 地理关系图D 统计图

3、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中“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指的是(

A面向社会B 面向现代化C面向未来D 面向世界

4、地理教学中个性思想品德包括(

A心理素质B 思想素质C 可持续发展素质D 审美素质

5、地理教材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有(

A区域地理B 自然地理C 人文地理D 地图知识和技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智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五种。

2、初中地理课程基本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3、地理教材编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地理思想教育作用常见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5、地图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地理课程标准

2、教

3、地理教学模式

4、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隐性地理课程有何特点?(5分)

2、请写出咨询 -研究地理教学模式程序。(5分)

3、记忆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

4、地理课堂教学的课时设计程序是怎样进行的?(5分)

5、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5分)

6、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特点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5分)

六、论述题(共10分)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应如何进行?(10分)

答案:

一、1A、2C、3B、4D、5C

二、

1、BC

2、AC

3、BCD

4、ABD

5、ABCD

1、观察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2、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3、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

4、显露式、隐蔽式、互补式。

5、地图册、教科书中的地图、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略图

1、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和颁发的,是教学领域里的法规,体现国家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统一要求。

2、教案即教学方案,地理教案又称地理课时教学计划,是地理教师上课的具体计划,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的根本保证。

3、地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

4、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即指,地理教师在执教生涯中,不断发生及有效保持的一系列能适应并促进社会与教育不断发展所需要的身心变化。这种变化必须

与外部变化保持同步甚至超前。

1、隐性地理课程的特点(每个要点1分,答对其中5个即可得5分)

(1)非强制性(2)差异性(3)愉悦性(4)开发性(5)易接受性(6)持久性

2、咨询 -研究地理教学模式程序(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 提出课题。(2) 设计活动。(3) 收集资料。(4) 研究课题。(5) 总结评议。

3、记忆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1分,共5分)

1 积极开展回忆活动

2 以意义记忆为主

3 压缩记忆信息单位数目

4 广泛开展联想

4、地理课堂教学的课时设计程序为:(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 研究教学大纲与设计教学目标

(2) 认真钻研教材与把握教学内容

(3) 深入了解学生与确定教学起点

(4) 设计教学方法与选择教学媒体

(5) 设计教学过程与编写地理教案

5、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的区别:(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2分,共5分)

①地理教学模式是地理教学方法论中的理论性部分,常被人称为“小型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方法则是地理教学方法论中的实际操作

部分,主要用于操作与实施过程。

②地理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策略体系,通常由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

序以及师生互动等要素组成。地理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

用的活动 , 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由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教学方式组成的有序的活动方式。

③教学模式是一个广义化了的教学过程,它往往可以用于各种学科的许多不同课题的教学,一种教学方法则用于一个具体地理课题或者一堂具体地理课的

一个特定地理教学过程。

6、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特点主要体现以下方面:(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构建了新课程体系。

(2)更新了课程内容。

(3)注意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落实。

(4)采用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

(5)注意可操作性。

六:

1、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1分,共10分)

(1)了解教材的时代背景

(2)分析教材的内部结构

(3)资料储备分析

2、微观分析的基本内容

(1)划分教学因子

(2)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

(3)分析教材的外部联系

(4)分析知识教育功能

(5)分析培养能力的功能

(6)分析思想教育功能

推荐第7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总结先秦的教育经验。3.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语文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它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6.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语文课程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

8.1963年张志公发表__________一文,发展了“工具说”理论,更深刻的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

9.__________以“六步”教学法著名。

10.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1.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倡导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12.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认识_____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以_____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2.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_____。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环境性

3.《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的____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养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质 D.语文知识和能力 4._____是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

A.于漪 B.钱梦龙 C.洪镇涛 D.魏书生 5.夸美纽斯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 A.《教学论》 B.《大教学论》 C.《中学教学论》 D.《教学论稿》

6.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和在一起,改称为_____。 A.口头语言 B.口语表达 C.口语训练 D.口语交际 7.语文新课程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叫做____。

A.习作 B.写话 C.写作 D.创作 8.美国教育学家提出____的教学法。

A.自学法 B.教授法 C.做中学 D.讨论法 9.精读和略读是____提出来的。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沈仲九

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于____维度。 A.过程与方法 B.知识与能力 C.情感与态度 D.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合称“三百千”。 ( ) 2.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 )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在汉代以后以“五经”为主要课程。( ) 4.“五四”时期,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中学开设“国文”,主要教白话文。 ( ) 5.语文学科定名为“语文”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 6.语文教师的工作特性是科学性和常规性。 ( ) 7.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 8.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 ) 9.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整体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 ) 10.语文教学的主题是教师和学生。 ( )

四、名词解释(2个) 1.四段教学法 2.阅读教学

五、简答题

1.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 3.语文教育的特点

4.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六、应用

针对“梦想”这个话题写一个作文指导方案。

七、论述 15分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知识、能力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论性 实践性 综合性 2.《礼记·学记》 3.《钦定学堂章程》 4.国文 5.杜威 6.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7.工具性 人文性 8.《说工具》 9.魏书生

10.知识水平教学水平11.自主 合作 探究 12.3500 二.选择题

1-5 CDAAB 6-10 DBCAB 三.判断题

1-5 ×√√×× 6-10√×√√× 四.名词解释 1.四段教学法

四段教学法是捷克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四个教学阶段,即清楚、联系、系统和方法。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五.简答题

1.人格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2.a.脱离语言实际,不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b.脱离应用实际,读写大都与实际生活无关。 c.忽视文学教育。 d.忽视知识教育。

3.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b.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c.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d.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4.a.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b.实践方面: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环境来展开口语交际 c.技能要求上,每个学段的要求不同。 六.应用题(略) 七.论述题

1.语文知识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

2.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3.智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认知能力,一般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因素所组成,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

4.智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智力的表现。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和深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将知识、能力、智力三者统一起来,不能有任何的轻重之分。

推荐第8篇: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小学英语教学法

A卷

I. R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true or false.(

)1.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to learn language, namely vocabulary, grammar, etc.(

)2.Claroom management is the way teachers organize what goes on in the claroom.(

)3.If students get enough chance to practis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y do not need to learn grammar.(

)4.It is neceary to establish a claroom routin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5.A good primar school English teacher need to develop competence in at least three areas: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and the good teaching material for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y do teachers ask questions in cla?

2.What basic components should a leon plan have?

3.What are the overall objectives for Level 2?

4.What makes a good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II.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and the teacher’s behaviour.Are the teachers motivating learners or demotivating them? What are the reasons hehind these behaviours? If you do not like any of these, can can you improve them? Situation 1: The teacher is showing a very exciting cartoon and the purpose is to ask children to pick up what is being said in the cartoon.The children get so excited that they stand up and move with the music.The teacher gets very angry and she says: ------再有一个人起来我就关掉了, 不看了。

Situation 2: The teacher is going to start a game.Pupils get very excited and they put up their hands high and start shouting “me, me”.The teacher stops this by saying: ------- 谁叫呢?再叫,5轮不叫你。 OK,开始,大家不许说话,只许做动作。

Situation 3: Some pupils are making a lot of noise and some are playing with each other.The teacher suddenly stops talking and the games she is organizing.She waits silently and says: III. ------我还在等一个人。

Case analysis.A teacher plans to teach the name of six animals today.When she walked into her claroom, she put six animal cards upside down on the board.She told the children that there was one animal on each card and she asked the children to gue what they are.Why does the teacher use teh cards to start her cla and is there a better way to do so?

小学英语教学法

B卷

I.Multiple choices.(

)1.What type of learners can benefit most from listening and drawing activies? A.Kinesthetic learners B.Spatial learners C.Individual learners D.Visual learners (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t belong to affect objective? A.Confidence B.Motivation C.Patriotism D.Communicative (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grammar items do the overall objectives for Levels 1 and 2 involve? A.the present participle,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past perfect B.the imperative mood, the simple present,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C.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simple future, the paive voice D.the simple present,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simple future (

)4.What’s the requirement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at the primary level? A.600-700

B.400-500

C.1000-1100

D.700-800 (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hildren are not good at analyzing language rules.B.The sooner the children begin to learn English, the better they will learn it.C.Children know what they want.D.Children shouldn’t be given too many restrictions.

III.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at are the principles for good leon planning?

2.Explain Howard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3.What should be the overall aim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II.Below are some ways of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Which is the way you favor ? And which is the way you dislike most? And why? A: I ask my child to translate 5 sentences every day.B: I often point to something and tell my child what it is in English and ask him to name it whenever he sees it.C: I play English songs every day at home and let my child watch English cartoons and listen to English stories.I never force her to speak.D: I hope my child can learn English as early as poible so I teach him one hour every day.Usually I ask him to read after me again and again until he can say it correctly.E: I often organise games for my students to do role play in the cla.They learn to use the language to do shopping, order food, ask for direction, etc.

III.Case analysis.Read the following claroom instructions from a novice English teacher to Grade I pupils .What problems are there and what suggestions can you give? T:同学们,我们刚刚讲完句型,现在我们来做一项课堂活动,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到我这里来,我告诉你们一句话,然后你们回去传给下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再往下传,咱们看看哪个组传的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

推荐第9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B )

A、《雄辩术原理》

B、《礼记 ,学论》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2、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C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美国学者( C )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14、( A )年学制标志着现代课程的开始

A 1912 B 1896 C 1914 D1922

4、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 音乐、天文和( D )

A 代数 B 比喻 C 会意 D 几何

5、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分前言、(B

)、实施建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教学功能

D、教学模式

6、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 D )

A、技术的发展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7、各科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这一原则体现了选择小学课程内容应具有的(B )原则。

A、基础性

B、实用性

C、时代性

D、综合性

8、( A)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9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B )

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自评价与他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A)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11、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D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1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3、程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B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沙塔洛夫

D仲衡

14、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5、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哪些(B

A、定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C、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D、导向规范功能、诊断筛选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16、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是(A

A、指导作用和灵活性不同

B、指导作用和性质不同 C、方向和性质不同

D、方向和灵活性不同

17、下面哪一项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D ) A、备课

B、课外辅导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上课

18、下列哪些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D)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9、以“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A杜威 B 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20、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B)

A由单一的多样 B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C由刻板到灵活 D有被动性到主动性

21、教学方法的分类不包括(C)

A直观性教学方法 B实践性教学方法 C引导性教学方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

22、运用研究法的关键是教师要( D )

A善于提问 B做好谈话后总结工作C运用启发性谈话 D 设计好问题

23、(A)原则是选择教学手段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A 教学最优原则B健康和安全原则 C经济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24、当前渗透到教学领域并影响到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技术主要有(C) A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B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D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25、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研究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D)课程论专家的观点 A菲吕马克B麦克米伦

C夸美纽斯D富兰

26、美国课程专家(A)总结了三种课程实施策略,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

A麦克尼尔

B泰勒C 杜威 D博比特

27、下面那个教育家认为迅速愉快和彻底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和基本要求。(A) A夸美纽斯B泰勒C杜威D斯宾塞

28、优化教育的一般标准不包括(D)

A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B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优化 D教学模式的优化

29、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A)

A、现象、问题、规律

B、过程、方法、手段

C、现象、方法、手段

D、过程、规律、问题 30、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

A、知识、学生、社会

B、学科、内容、科目

C、教师、学生、内容

D、方法、目的、内容

3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A)

A、忠实、适应、得过且过、创生

B、混合、创生、灵活

C、适应、混合、得过且过

D、忠实、灵活、创生

32、被认为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是(C)

A、杜威 泰勒

B、斯宾塞 舒伯特

C、菲吕马克 麦克米伦

D、菲吕马克 泰勒

33、教学目标的功能不包括(D)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标准功能

D、认知功能

34、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B)

A、决策

B、审议

C、理解

D、建构

35、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D)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36、“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37、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中(C)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38、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C)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生的知识经验

D、学科的发展

3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因素的是(B)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学习者因素

15、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中(A)以有效发挥教学手段为目的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学习者因素

C、教师因素

D、其他因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判断说明题

1、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

答:错,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导作用不同,灵活性不同。

2、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答:错。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也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一样的 答:错。

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动作。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上位概念,任何一种方法都可分解为各种教学方式。

4、课堂教学是各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正确)

5、课程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错误,把课程改为课程内容)

三、简答题

1、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否定规律。

2、优化教学大纲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3、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教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实习法 实验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研究法

5、什么是课程目标?有何价值取向及形式取向?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类型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四、论述题。

1、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不足?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改进?

答:不足: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如何改进:(略)

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来源一: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不要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不能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来源二:当代社会生活用品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三条原则:(1)民主性;(2)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3)教育先行。

来源三: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理清以下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谁也没有想到知识最有价值? 五.材料分析题。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地于强调学科本、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门类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要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答:为什么倡导综合课程: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具有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情况;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为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而我国的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的能力不够强。

怎样落实综合课程: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开发综合课程评估形式;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一节语文课要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要从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2.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听说训练的方式包括重述训练、听辨训练、评价训练和结合课文训练。

3.古代识字教材的“

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4.(听课和评课)是教学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的重要手段。

5.阅读和作文可以互相促进。(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经验。

6.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忽视训练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比较普遍,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率。

7.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而(提问)是使启发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8.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的。

9.小学语文是能(表情达意和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10.迄今为止叙述最为详尽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56年颁布的,而1992年颁布的大纲则对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以下属于说话能力要素的是(组织语言能力,表情达意,理解语言能力

A.组织语言能力 B.表情达意的能力

C.理解语言能力 D.应变能力

2.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A.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B.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C.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D.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3.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A.语为语言,文为文学 B.语为国语,文为国文

C.语为语言,文为“文言” D.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4.现行教学大纲对

一、

二、三年级安排的识字量为分别为(400.750,550

A.400、700、600 B.400、750、550

C.400、600、300 D.300、400、500

5.评估要做到(科学全面

A.科学、全面 B.客观、详尽

C.全面、细致 D.科学、客观

6.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义务教育大纲》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义务教育大纲》

7.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使学生独立阅读)

A.理解课文 B.读懂文章

C.使学生独立阅读 D.从读学写

8.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口头作文

A.看图说话 B.听辨训练

C.口头作文 D.答问训练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1.A C 2.A B D E 3.A C D 4.B C D

1.以下关于阅读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B.阅读教学的思想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C.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基础

D.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作文教学之间难以实现融合

E.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作文能力包括(

A.观察、思维能力 B.命题立意能力

C.模仿、借鉴能力 D.选材、组织能力

E.遣词造句能力

3.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特点是(

A.综合性 B.多元性

C.阶段性 D.实践性

E.开放性

4.语文学习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包括(

A.描述 B.记分

C.等级 D.评语

E.记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作文教学

2.创设情境说话

3.继续教育

4.语文基本功训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听课的要求是什么?

2.优化阅读教学结构要注意的问题。

3.小学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

六、材料分析题(共8分)

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有的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闰土给“我”讲的几件事情上,而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讲的这几件事,其中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却很少下功夫指导。

请对上述阅读教学状况加以分析,并说说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目标定位恰当。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结合实际谈一谈,在识字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选用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什么?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亦可)

2.听辨训练、结合课文进行训练

3.《三字经》、《千字文》

4.听课、评课

5.读写结合、从读学写

6.忽视训练、积极性(或“主动性”)

7.积极性、提问

8.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9.表情达意、具有很强思想性

10.19

56、1992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D 2.A 3.D 4.B

5.A 6.D 7.C 8.C

三、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多选、错选、漏选不给分)

1.A C 2.A B D E 3.A C D 4.B C D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旨在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是指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以引起说话的动机的说话训练方法。

3.是指对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的提高教育。

4.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获得听、说、读、写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2)做好记录

(3)听课后做好评析

2.(1)教学结构要反映阅读教学的特点

(2)好的教学结构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目标明确

②思路清晰

③环节简单、适用

④学生自主学习

⑤有特点

3.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4.(1)作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与忽视“改”的工作相关。

(2)作文教学存在“写—交—批—退—扔”的过程,这样“作”得再多,也难长进。

(3)学生既会写又会改,作文的本领才全面。

六、材料分析题(共8分)

1.(1)针对材料的分析—《少年闰土》这一课重点应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材料中的教学,训练重点没有适时地向高年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把握住阅读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教学目标定位不恰当所致。

(2)进一步分析-阅读教学要做到恰当定位,要做到

①把握好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②明确一册教材在训练中的位置

③发挥训练组(单元)的作用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历史经验教训-自清末设小学语文方面课程至今近一个世纪,对语文课程性质经历了不重视到重视,不认识到有所认识的过程

(2)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基础工具、能表情达意和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2.(1)确定教学重点-①从学生实际出发 ②就每一个具体的字进行把握

(2)选用教学方法-①灵活运用几种识字方式 ②运用多媒体

第11篇:《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共10个,共20分)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进行某一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指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如模型、图片、图表、图画以及幻灯、电视、电影等。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STS教育思想: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科教学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态记分法:或称正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等第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50个空,共25分)

1、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学素养和_倡导探究性学习_。

2、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

3、从教学目的要求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师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4、教学方法就是师生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的总称,即包括教师 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5、生物学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 几种教学方法 结合应用。初中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复习教学。

6、生物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直观手段,掌握运用直观手段的方法 。因此,就需要搞清楚各种直观手段的特点 和作用 ,教学内容 ,怎样和其它 教学手段相配合等问题。

7、学生实验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即 实验和 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学生独立_实验的方式。

8、教材分析的顺序是,首先应参照对一门进行分析,并把教材按 教学内容 分成几个大的部分,然后对这几个大的部分进行分析,明确它们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9、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新学期开始之前由教师根据和学校划的要求制订的,通常是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并交学校领导审查后执行的,它是保证整个学期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10、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常用的方法有 __ 法、_法和 _问卷__ 法等。

11、生物教育科研的步骤有

、、

对研究材料的整理加工、分析。

三、选择填空题:(共10个,10分)

1、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 D )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D、以上三点都是

2、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生物学内容是( A )

A、偏重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B、偏重感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C、讲述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D、讲述生物共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3、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 B )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考试分数高与否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4、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 C )

A、教师B、教师和学生C、学生D、以上三点都不是

5、有教师在讲静脉的结构和功能时说:“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想出个办法,长出了瓣膜”,这位教师这样讲,违背了讲授的( A )。

A、科学性和思想性B、思考性

C、系统性和逻辑性D、兴趣性

6、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C)

A、活的生物B、标本C、模型D、离体器官

7、培养中学生记忆力常用的方法有(D)

A、加强大脑营养B、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C、加强理解使知识系统化D、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

8、教材分析的顺序是( C)

A、钻研大纲→分析教材体系→明确目的→确定方法

B、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方法

C、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体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方法

D、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教材体系→确定方法

9、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实验材料,往往具有( C)

A、随机性B、永久性C、季节性D、灵活性

10、生物学考查不常用的方法有( D)

A、课堂提问B、作业C、书面测验D、观察法

四、判断题:(共10个,每个1分)

1、( ⅹ )一名合格的生物学教师所具备的实验能力指的是具体操作实验的能力。

2、( √ )注入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3、( √ )模型的优点,一时不受时空限制,二是不受原物体大小的限制。

4、( √ )教师在演示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幻灯时应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看清楚。

5、( ⅹ )复习的目的和要求是着重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内容在记一遍。

6、( ⅹ )考察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考察它掌握知识的数量。

7、( ⅹ )生物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8、( √ )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完成。

9、( √ )测量就是对于测定对象给出数值,即测值,以资比较。

10、( √ )生物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有意义,要有理论依据。又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课题不宜太大,要具体明确。

五、简答题:(25分)

1、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效果?

答:①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

制,

② 学习态度与其它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情绪、兴趣、意志、行为等,在学生身上具体的、集中的表现即为学习态度,它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有一个重要因素

④ 兴趣与爱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2、为什么在谈话中提出的问题既要简单、明了,富有趣味性,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答:因为教师在编制谈话问题时,一是要考虑到教材的深度,要面对全班学生提问;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年龄特点、表达能力等,要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三是要使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推理性,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启发同学们积极思维,通过观察、思索才能得出答案。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白、富有趣味,问题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3、黑版画常用的方式有哪两种?其特点是什么?

答:黑板画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直观手段。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边讲边画,这种黑板画是画构图比较简单,寥寥几笔就可以画完,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另一种是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画好图,这种黑板画是画构图比较复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画成。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需在课前画好后带到教室使用。

4、教室布置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作业时,应注意什么?

答: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外实验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安排要适当学生课外实验作业,一般应在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后进行。

② 要求要严格 学生课外实验作业必须要求做好记录、测量、绘图、制表和小结等。 ③ 知道要具体 刚开始组织课外实验作业时,由于学生从未做过,教师对实验的目的和方法都要做详细地说明。

5、教师常用的讲课后的演示实验方式有哪三种?举例说明

答:从实验的目的看,演示实验的方式有三种:

① 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获得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

实验。如,植物学中“种子的成分”一节。

② 验证巩固知识的实验:这是以验证和巩固已学过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知识后实验。如,“输血和血型”内容的教学。

③ 指导性的演示实验: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的演示实验。如,“蝗虫的解剖”

六、实践活动:(10分)

你能谈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各自的内容与特点吗?

答: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育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1、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自主学习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可以被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①参与的全过程性: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

②参与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

③参与的情感性: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

④参与的有效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到“会学”。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的总体要求,也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技术。他代表着进步的教学理念,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情意、个性同步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12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化学教学活动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目的和环境。

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

1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六大块组成。

15、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

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12、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指导、限制、评价教学的作用。

13、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

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

15、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12、教学方法的十六字方针是_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亦多法 贵在得法。

13、2003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 _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14、化学教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 _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个“转化”是指知识转化为真知 真知转化为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主导性与主体性; (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8、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加强STSE课程教学。(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Na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Na与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1分

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2分

[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Na与CuSO4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2分

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与CuSO4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2Na + 2H2O+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论述题。(12分)

22、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a.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辅导。 b.之所以要“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2)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多渠道传递与接收教学信息” a.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多,内容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化学教学过程是具有多维性,是多向互动过程。c.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原则。 ――4分

a.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b.创设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c.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多元沟通

第13篇:历史课程教学论模拟考试试卷

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与类型?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就历史课程这一专门的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历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历史教师。

2.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

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 。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简述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

(1)适应新历史课程的需要。 (2)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3)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4)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文化史内容构建特点?

(1)提高文化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在高中新课标所设9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3.8个模块,经济史只占1.2个模块,就数量而言,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2)内容择取了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世界古代文明与世界文化遗产部分选取内容为例:亚洲是以夏文明和古蜀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欧洲为克里特文明;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非洲古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等。

(3)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4)将文化史领域作为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园地。如模块列出了数量可观的“历史之谜”,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科学家为揭开这些历史之谜所做的“大量的艰辛的工作”及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希望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研究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以及“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等,可以看出,“标准”是将文化史模块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

2.选择设计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教学的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授课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为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采用适宜的方法,比如: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可以应用情境创意法或情感教育法,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以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探讨发现法、引导谈话法或范例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

(2)依据教学的内容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典章制度等,也可以分为历史表象、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适宜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历史事件等史实、现象、过程性的知识一般适用于讲述法;对典型的历史场景、人

- 1史的方法及指导学生掌握使用查阅历史工具书与查找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等。

(5)教学过程。主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层次脉络的清晰性,教学氛围的浓厚性及教学要素的契合性等。

(6)师生互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评价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性等。

(7)教姿教态。教师态势语言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及教学态度的端正性等。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经济史内容构建特点?

(1)创造性地设置经济史必修模块,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2)提出经济史教学的新理念。 (3)合理地吸收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 (4)贴近现实的经济及其发展趋势,充满时代气息。 “课标”中列出的诸如“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要点,均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气息。 (5)提出丰富多样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史教学活动建议。“课标”列举了收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编辑墙报、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影视作品、调查、考察、讲演、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同时,建议要重视实践性综合性活动;倡导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注意活动的可选择性等。

2.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基本训练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基本训练的作用,使之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基本训练时,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训练前应明确提出训练的目的与要求。训练的形式不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也各异。例如每种练习都有它特定的目的与要求,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前,必须首先把该项练习的目的与要求向学生讲清。这样做可以避免练习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少做错题,少走弯路。

第二,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坚持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进行具体指导,尤其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但同一形式的基本方法、步骤是相同的。教师要把各种练习形式的基本方法向学生讲清,必要时可做示范。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还要坚持多样化原则。因为多种形式练习的交替进行,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减少疲劳,使注意力持久。

第三,基本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的基本技能不可能一下子形成,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例如填空练习,可先进行单项填空,再进行多项填空,识图填图练习,可先识图后填图,再指导学生进行绘图训练。在训练速度的掌握上,应先慢后快。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刚开始接触某种训练方式时,应放慢速度要求,而当某种训练方式熟悉之后,可要求提高速度。

第四,练习次数与时间要适当分配。俗话说:“功到自然成”,“熟能生巧”。这说明,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快慢在某种意义上与练习次数的多少和练习时间的长短有关。因此,适当增加统习的次数和延长每次练习的时间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这一点绝对化,无限制地增加,认为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越好,那就会走向反面。因为无限制地增多次数、延长时间,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把练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兴趣就会降低,效果肯定不会好。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恰当地控制次数与时间,多进行分散练习,少进行集中练习,形式相同或相似的练习不要连续进行,最好是把形式不同的练习交叉进行。

第14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教学目标是指(A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用语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

A.标准差 B.标准分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6、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

7、-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碳原子(2000年全国高考题)( D)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8、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B)(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3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10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D )

A.TNT B.KMO4 和 H2SO4 C.黑火药和炸药 D.白磷的CS2溶液

10、24g硫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C ) A.16.8L B.33.6L C.22.4L D.5.6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化学教学活动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目的和环境。

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

1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六大块组成。

15、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主导性与主体性; (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8、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加强STSE课程教学。(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Na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Na与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1分

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2分 [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Na与CuSO4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2分

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与CuSO4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2Na + 2H2O+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论述题。(12分)

22、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a.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辅导。 b.之所以要“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2)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多渠道传递与接收教学信息” a.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多,内容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化学教学过程是具有多维性,是多向互动过程。c.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原则。 ――4分

a.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b.创设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c.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多元沟通

第15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F)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F)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CD)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综合的方法

3、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

A.标准差 B.标准分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5年全国高考题)( A)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7、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C )(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

A.2w1=w2 B.2w2=w1 C.w2>2w1 D.w1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加反应的Y和生产物Q的质量之比为(2005年全国高考题)(D ) A.46:9 B.32:9 C.23:9 D.16:9

9、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2000年全国高考题)(C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1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C )(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 的一门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学科。

12、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指导、限制、评价教学的作用

13、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

15、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18、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与客体(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者的外周活动与中枢活动这两种活动形式而展开的,没有活动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又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学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19、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 基础型课程 学科课程 必修课 1.{ 2.{ 拓展型课程 3.{ 4.{

综合课程 研究型课程 活动课程 选修课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 ――3分 (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 (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

(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

(3分)(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3)加强STSE课程教学。

(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考案例:

提出问题: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S和Cl2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他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 ――1分

猜想与假设:从他们的原子结构看,他们都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他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Cl2>S。 ――2分

实验验证:(3分)(1)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 ① Fe+S ② Fe+ Cl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 (2)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①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S把铁氧化为+2价。 ②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Cl2把铁氧化为+3价。 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他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S。――1分 整合应用: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 ) (1分) A、FeS B、Fe3O4 C、FeCl3 D、FeCl2

五、论述题。(12分)

22、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必要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有彼此协同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或情意因素)。――2分 A、智力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的各种能力,它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因而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基础条件

知识,技能 能力 促进

技能可以简化智力活动的内容,技能通过实践训练形成。 ――3分

B、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使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学习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学习成绩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物,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因素缺乏。 ――3分

(1)忽视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常以考分高低奖罚学生。 (2)忽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偏爱优生。

2.实施方略:

(1)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加强STSE教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绿色化学; (2)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情操。 (3)改进教学方法。 ――4分

第16篇:《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G )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G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 、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D)

A.特殊的认识过程 B.实践过程 C.科学认识过程 D.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3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新的综合的方法

6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D)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C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8 、10gMg 、Zn 、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 4.48L (标况),则 Mg 、Zn 、Fe 总的物质的量是( 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 3 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 10 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D ) A.TNT B.KMO 4 和 H 2 SO 4 C .黑火药和炸药 D.白磷的 CS 2 溶液

10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 3 He 存在。以下关于 3 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2004 年高考题 * 上海卷) A.是 4 He 的同分异构体 B.比 4 He 多一个中子 C.是 4 He 的同位素 D.比 4 He 少一个质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 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 、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和 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3 、2003 颁布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明确指出 , 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 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 1 和化学 2 ,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分别是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15说课五大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 2 )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 )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6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 、你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简要展开,每一点 1.5 分。 ( 1 )有领导 ( 2 )间接性 ( 3 )明显受控性 ( 4 )化学学科特征

18 、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 )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 2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 )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 4 )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 、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1.) 分科课程 , 综合课程 ;(2.)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3.)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4.)必修课 ,活动课程;

20 、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节好课的标准:( 1 )目标明确,切合实际 ( 2 )内容正确,难易适中 ( 3 )方法得当,运用灵活 ( 4 )语言生动,言简意赅 ( 5 )结构紧凑,组织有序 ( 6 )以情感人,积极性高

四、设计题。( 8 分)

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5 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 Na 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 Na 与 CuSO 4 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 1 分 提出假设 :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 2 分

[ 师 ] 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 Na 与 CuSO 4 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 :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 Na 投入 CuSO 4 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 2 分

验证假设 :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 ―― 1 分 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 Na 与 CuSO 4 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 ―― 1 分 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2Na + 2H 2 O+ CuSO 4 = Cu(OH) 2 ↓ + Na 2 SO 4 + H 2 ↑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1 )该教学原则的涵义:应尽量以化学实验、实物等开路、引导,并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观察――思维统一,通过实验启迪思维。 ―― 2 分

( 2 )提出该条教学原则的必要性:从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及化学实验的作用进行分析。―― 4 分 ( 3 )实施这一化学教学原则的途经:

a.多做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b.教学中实施“看――做――想”相统一; c.学生能做的实验由学生自己完成,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脑; d.加强教学反馈。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H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新的综合的方法 3 、教学目标是指( A)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4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习题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 、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C ) A.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6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C ) A.BF 3 B.H 2 O C.SiCl 4 D.PCl 5 7 、24g 硫和 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 C) A.16.8L B.33.6L C.22.4L D.5.6L 8 、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B)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9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B)( 2004 年高考题 * 上海卷)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10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C)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格,知识和能力

12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

13 、2003 颁布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明确指出 , 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 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化学教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个“转化”是指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

15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 1 )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 2 分 ( 2 )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 ―― 2 分 ( 3 )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17 、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 1 )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 2 分 ( 2 )主导性与主体性; ―― 2 分 ( 3 )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 1 分 ( 4 )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 1 分

18 、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与客体(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者的外周活动与中枢活动这两种活动形式而展开的,没有活动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又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学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6 分 19 、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 1 )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 3 分 ( 2 )基本要求: 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 3 分

20 、你认为 21 世纪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亲和力。 ―― 6 分

四、设计题。( 8 分)

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设 得出结论

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5 分钟之内) 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考案例:

提出问题: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S 和 Cl 2 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他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 ―― 1 分

猜想与假设: 从他们的原子结构看,他们都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他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 Cl 2 >S 。 ―― 2 分 实验验证: ( 3 分)( 1 )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 ① Fe+S----

② Fe+ Cl 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 ( 2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①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 S 把铁氧化为 +2 价。 ②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 Cl 2 把铁氧化为 +3 价。 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他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 2 >S 。―― 1 分 整合应用: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 ) ( 1 分) A 、FeS

B 、Fe 3 O 4

C 、FeCl 3

D 、FeCl 2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 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1.必要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教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有彼此协同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或情意因素)。―― 2 分 A 、智力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的各种能力,它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因而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基础条件

知识,技能

能力

促进

技能可以简化智力活动的内容,技能通过实践训练形成。 ―― 3 分

B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使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学习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学习成绩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物,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因素缺乏。 ―― 3 分

( 1 )忽视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常以考分高低奖罚学生。 ( 2 )忽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3 )教师偏爱优生。 2.实施方略:

( 1 )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加强 STSE 教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绿色化学; ( 2 )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情操。 ( 3 )改进教学方法。 ―― 4 分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I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 、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标准分 B.标准差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3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4 、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综合的方法 5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复习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6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9 、若以 w 1 和 w 2 分别表示浓度为 a mol·L -1 和 b mol·L -1 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 2a =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2003 年高考题 * 江苏卷) A.2w 1 = w 2 B.2w 2 = w 1 C .w 2 >2w 1 D.w 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

。 12 、中学化学的“四基”是指

13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

三个部分。 14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15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 1 和化学 2 ,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分别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7 、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18 、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

19 、简要介绍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0 、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四、设计题。( 8 分)

21 、请对以下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所必须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 1 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 教学对象分析 3 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分析 4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 卤族元素 第一节 “氯气”(第一课时)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第17篇:语文教学论试卷8[材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8(科)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语文教学论属于( )范畴

A、文艺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2、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 ) A、蔡元培 B、胡适 C、叶圣陶 D、陶行知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了7—9年级的学生识字数目为( )个。

A、1600—1800 B、2500 C、3000 D、3500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 )维度。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 D、价值观

5、《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A教学做合一 B 寓教于乐 C 理论与实际结合 D 技能与应用结合

7、标志着语文单独设科的是 ( ) A、《奏定学堂章程B、《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C、《国文教科书》的编写 D、《中国文学教科书》的编写

8、语文教学的理论之源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赫尔巴特 D、佩斯〃泰洛奇

9、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 )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10.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反教案教学 2.语文教材

五。简单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2.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3.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4.语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六.实际操作(15分)

认真阅读《致橡树》然后写一份教案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臵,足下的土地。

七.论述题(15分)

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一题、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必修课 2.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3.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作业系统 4.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鉴赏能力

评价能力 5.交际工具

人类文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 6.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7.认识

表达

二题、1-5 D、D、D、A、A、6-10 A、A、A、D、A 三题、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四题、1反教案教学:是相对于教案教学提出的,反教案不等于不写教案。反教案教学意味着: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不是教学的必要条件,教案是客详可略、可有可无的。教学是否有教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教学情境及学生需求的能力。

2、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负载着语文教育内容并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一切材料。

五题、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如何实际语文教教学目标?

答: (1)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2)明确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3)确定语文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容量。(4)确定目标描述的方式

3、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总结情况,检查预习;承上启下,建立联系;激疑设问,启发思考;渲染气氛,调动情感;变换刺激,引起兴趣、

4、(1)语文教学的共性原则:

a.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b.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c.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d.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2)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

a.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b.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的原则 c.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d.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六题、实际操作答案:要点按照教案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给分、(重点:学生要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给分 教学目的: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教学重点:1.理解诗的主题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

七题、论述题答案:要点:

语文教师教学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使学生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结合具体的课文举例说明。

第18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 电气学科教学课程 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 教材 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 的能力。

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 传播者 ,又是知识信息的 接收者 。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 思考活动 。

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 全体 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 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

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 科学观察 。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 科学调查 。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

实施、整理、总结 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科学实验 。

12、在运用 科学思维 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

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

与 创新 能力。

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 纯化 研究对象,还可以 强化 研究对象。 15.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异法 。

16、在不同场合下考察相同的物理现象,若这些场合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条件,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法 。

17、若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都存在一个共同条件,而所研究的现象不出现在另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条件,这条件就是所研究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求异法 。

18、为了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包含客观真理,科学家们总体现出一种高尚的 情感、对科学执着的 态度 ,创造出的学科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很高的 价值 。

19、电气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要求参与者具备的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

2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

2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

22、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脱离教师独立思考,能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这种学习称为

自主 学习。

23、学者王坦认为 合作 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的教学策略体系”。

24、学生在接受新的电气学科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电气物理现象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 前概念 。

25、学生在学习电气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在情境、思维习惯、处理方法等方面产生影响,称之为 迁移 。

26、人们推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某种倾向性和专注性称之为 思维定势 。

27、人们把从事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归结为认识与该项活动有关的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人的智力因素可以归结为观察、记忆、想像、思维和 注意 。

29、人的非智力可以归结为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和性格。

30、电气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个体在与 电气物理环境 相互作用中认识电气物理世界的过程。

3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指: 教学过程 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正确、准确与先进。

32、教学原则中的实践性指:由 物理学科 特点和学生决定的教学实践;由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所决定的教学实践。

33、教学原则中的趣味性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共同创设愉快的 学习情境 。

34、教学原则中的全面性指:电气学科教学中.师生在认识和 做法 上要考虑周全。

35、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和实现条件。

36、认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操作或阅读 ---诱导---再操作与练习操作或阅读

---发现---理解。

37、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

的倾向;且新学习的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的 知识 结构 联系起来,称之为意义学习。

38、根据学生学习形式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一个阶段,即发现活动。

39、根据知识学习的性质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意义学习和 机械学习。

4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

4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

二、判断题

1、学习者已有的各式图式不适应新的外部刺激,他能动地"调节"、"改变"旧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称同化。

2、外部刺激被学习者纳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过程称顺应。

3、所谓的“自主”,就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自我调节,就是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保持认知灵活性。

4、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

5、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正迁移才能转化为能力。

6、经验概括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负迁移。

7、“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8、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

9、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计划或类型。

10、科学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1、提问为一种惩罚,或让学生尴尬的一种教学手段。

12、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最佳效果是教学的有序和发挥整体功能。错

13、导入、讲解、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三环节。

14、可使客观题题目覆盖面广、取样大,能全面地考察所学习的内容。

15、客观题能有效地测量到学生选择、组织观点的技能和某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明显正确的答案作为选择题的干扰项。

17、主观题给学生提供了下一个充分发挥自己阐明问题及选择解法的能力的空间,使其创造力得以表现。

18、主观题在评分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信度通常较高。

19、当学习者对外部刺激不能纳入原有图式时产生不平衡惑,并经历自己的思考去完成对原有图式的改变、调整甚至排除,这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

20、以自身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称为元认知。

21、通过分析、对比,分清一类电气物理现象和过程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的东西,为定义(描述)概念打下基础,这是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22、在形成概念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弄清概念的内涵(实质)和外延(适用范围)。

23、电气学科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24、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能引起学生回应或回答就是有效问题。

25、无固定答案、存在结构缺陷,无明确解题途径的问题称为封闭性问题。

26、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重新说明或组织的问题是复杂性问题。

27、在提问中更多地注意抽象概念的使用,以检查学生的答案能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问题是简单问题。

28、由于人和工具以及环境或理论所引起实验测量的误差称绝对误差。

29、相对误差常将小数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称精密度等级。

30.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则.其精确度高,且二者的算术和反映测量的可信度或精确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其行为表现为 ABD A : 注重引导学生 B : 尊重学生

C : 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D : 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E : 重视与同行的合作

2、电气学科教学论与以下哪些学科有直接的关系 ABE A : 教育学 B : 心理学 C : 逻辑学 D : 哲学 E : 物理学

3、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BCE A : 课堂气氛 B : 教师 C : 学生 D : 教学媒体 E : 电气物理世界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C A :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 B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C : 面向全体和重视个体差异 D : 学生智力水平与知识难易 E : 学生实践经验与理解知识

5、电气学科教学中要体现的基本理念是 ABCD A : 面向全体学生 B : 面向生活 C : 联系实际 D : 突出探究 E : 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

6、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ABCDE A : 科学性 B : 多样性 C : 综合性 D : 发展性 E : 实践性

7、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有 ABC A : 成功教育教学模式 B : 创新教学模式 C : 合作教学模式 D : 反思性教学模式 E : 丰富教学模式

8、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中心是 CDE

A : 观察 B : 实验 C : 形成概念 D : 掌握规律 E : 建立电气物理知识结构

9、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 BCD A : 学生中心 B : 教师中心 C : 课本中心 D : 课堂中心 E : 知识中心

10、实验课教学目的在于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ABE

A : 实验知识 B : 实验操作

C : 电气物理观念 D : 电气物理思维 E : 实验能力

11、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有 ABCDE A : 好奇心 B : 质疑的习惯 C : 探索的习惯 D : 求异的习惯 E : 有恒心

四、单项选择题

1、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A : 交往过程 B : 操作过程 C : 活动过程 D : 认识过程

2、属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B A : 演示法 B : 讨论法 C : 实验法 D : 发现法

3、在加工信息时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C

A : 内向 B : 外向 C : 场独立 D : 场依存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D

A : 明确物理现象 B : 形成物理概念 C : 掌握物理规律 D : 解决物理问题

5、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C A : 赫尔巴特 B : 布鲁纳 C : 杜威 D : 施瓦布

6、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 C A : 研究性学习B : 探究性学习C : 有意义学习D : 合作学习

9、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是 A A : 皮亚杰 B : 苛勒 C : 罗杰斯 D : 杰根

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 : 皮亚杰 B : 杜威 C : 罗杰斯 D : 杰根

五、简答题

1、简述STS思想的内涵。答: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科学提供知识、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何谓难度?通常用哪种两种来计算试题难度?

答:难度即难易程度,它主要反映试题是否符合受测者的实际水平。表示题目难度的指标称难度指数P,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试题难度。 (1).用试题的答对率(通过率)计算难度。

(2).用某题测试的平均分x与该题的满分W之比计算难度。

3、何谓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一般在什么范围为宜?

答: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很好地将受测者的水平区分开来的重要指标,亦称鉴别指数D。一般认为0.4以上的区分度就已经很好了,而0.2一下的区分度的试题就必须改进或淘汰。

4、何谓假说?假说在建立学科理论之前起到什么作用?

答: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简称假说。 作用:(1)使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

(2)可以把科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5、何谓“心理换位”? 过“换位”,谈谈你对“构成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活跃成分是学习兴趣”的理解,即从学生角度谈谈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答: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换位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6、为什么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答: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通过过程,获取经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其次,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最后,做事情必然有过程,但未必都有结果。过程的不可替代性和结果对其的依赖性可以证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为什么说“比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答:学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会学,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就比如老师教导学生,他不会每道题都教你,但是他会教你解题的方法,掌握了某种规律,学会了方法,那碰到同类型的题目也会举一反三,也就说只有你会学了,那你也就学会了!

8、为什么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会了捕鱼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鱼。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 。

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要素?

答: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可视为学习的媒体;作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获得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反馈,依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教中有学、教学相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又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10、什么叫标准化测验?编制标准化测验电气学科试卷有哪些步骤?

答:标准化测验是按系统的科学程序、具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即命题、施测、评分、分数的解释等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从而能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考试。 一般由七个步骤:(1)明确测验的目的和目标

(2)明确试题的形式

(3)制定命题计划

(4)编选题目

(5)组合试卷

(6)编制标准答案,确定评分标准

(7)规定施测指导语

六、论述题

1、试就电气学科所强调的能力,谈谈你对电气技术教育能力的思考。

2、为什么说“电气学科教学方法的讨论既涉及到教师的教法,又涉及到学生的学法”?

3、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4、试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这个论述题就靠大家自己发挥了!!!!)

第19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

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和( )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 ( ) 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 )“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 )

5.我国于(

)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 )和( )

7.( )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8. 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 )、(

)、(

)、《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语文单独设科是在( )年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自主、独立、探究 C.自立、提问、研究 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

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 )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杜威 D.布卢姆

10( )是情感派教学法的代表。

A .于漪 B.魏书生 C.宁鸿彬 D.钱梦龙

三、判断题 (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名词解释(2小题, 每题5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现象

五、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选修课程目标有哪些?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

六、应用题 (1小题,15分 )

请为《 背影》设计一个新课导入方法。

七、简论 (1小题, 15分 )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1.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必修课

2.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作业系统 3.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4.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张志公 5.1986 6.语文基本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 7.1949 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9.工具性 人文性 10.1904

二、单项选择题: BADDC BBADA

三、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5( √6( × ) 7( × ) 8( × )9 ( √ )10 ( × )

四、名词解释:

1、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五、简答题:

1.导向作用 推进作用 控制作用 评价作用 管理作用

2.(1)诗歌与散文 (2)小说与戏剧 (3)新闻与传记 (4)语言文字运用 3.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测定学习成绩 鉴定教学效果 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 预测发展方向

六、应用题:

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一个导入即可。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

七、简论

第一,人格素质。教师的人格具体包括情操、品行、道德、气度、胸 怀等。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制约着教学的 格调、质量和品位。

第二,职业素质。包括爱国、爱岗、爱生和律己。

第三,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室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第四,专业技能素质。

(1)学业知识 a、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具有语文学者的功底

b、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能力素质 a、语文教学能力 b、施教能力

(3)考核能力 知道复习能力 组织考察能力 评价成绩的能力

(4)教育能力 全面理解学生的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5)班级管理的能力 创设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等

(6)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学习能力 教研活动能力

第20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二[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一,选择题

1,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C )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生要标志。

A.《教学论》 B.《大教论》 C.《大教学论》 D.《大教育论》

2.(C )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A.课程 B.教学 C.课程与教学 D.教育与课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维活动的作用,多方面展开( D )等思维活动,从而在有效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下接受知识。

①分析 ②对比 ③归纳 ④概括 ⑤抽象 ⑥质疑 ⑦猜想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4.“现代教学论”是以(D )谁的教学论为代表的。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杜威

5.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体系完整,有鲜明的学科建设意图,影响巨大,学术界常把( D )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6.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B )的安排。 A.学科 B.进程 C.科目 D.知识 7.教学内容是课程的( C )组成部分。 A.基本 B.主要 C.重要 D次要

8.制定课程计划时,哪个不属于它一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C ) A.整体性 B.基础性C.自主性 D.开放性 9.课程标准就是指(A )课程标准。 A.学科 B.科目 C.教学 D.知识 10.学科强调的是( B )。

A.分科的形式 B.知识的内容 C.知识的分类 D.分科的内容 11.世界上最早的课程(D)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和能力课程 D.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12我国古代学校课程(C)

A七艺 B.四经五书 C.三百千千 D.三千千千

13.我国现代课程开始的标志(A) A.1912年的课程计划 B.废除科举 C.创办新式学校 D.举办教会学校 14.按课程组织形式分类的课程类型(C)

A.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B.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15.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B) A.知识 B.学制 C.儿童 D.社会

16、课程目标是根据------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B ) A教育前景 B教育宗旨 C教学目标 D教育价值

17、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A )

A普遍性目标 B意义性目标 C本质性目标 D工具性目标

18、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C )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家长

19、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和-----是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B ) A人的发展 B学科的发展 C教材的编制 D课程标准的要求

20、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目标的-----、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和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A ) A基本来源 B基本因素 C基本目的 D基本思路

21、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A) A、1)教学内容 2)学生 3)教师 B、1)教学内容 2)媒体 3)方法 C、1)教学内容 2)课程 3)环境 D、1)教学内容 2)目的 3)反馈

22、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以及什么? (C) A、现代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形态 B、现代教学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教学体系 C、现代教学是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D、现代教学是追求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23、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包括什么? (B)

A、1)社会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B、1)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1)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质量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D、1)社会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质量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24、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是?(A) A、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B、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C、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D、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25、优化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 B ),从实际出发,综合治理。 A、从理论出发 B、从整体出发 C、从人文为主出发 D、从教学目标出发 26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功能:( D ) A 导向功能 B 激励功能 C 标准功能 D 综合功能 27教学目标的设计, 应遵循基本原则除了以下( D)外 A 整体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 基础性原则

28布卢姆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以下哪一个不包括在内:(D )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知识领域 29以下哪个不是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D )

A 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B 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C 学科教学目标 D 行为性目标 30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 知识和理解 B 运用和分析 C综合和评价 D收集和整理

31.在教学方法的分类中,以语言传递为 主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以下(D )不属于该类。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练习法

32.在运用谈话法时,教师应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换言之,教师应(B) A设计好问题 B善于提问 C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D注意讲授时的时间

33.发现学习法是(C)在其结构课程论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A夸美纽斯 B沙塔洛夫 C布鲁纳 D斯金纳

34.自学辅导教学方法的操作有五步,它是(B) A讲,读,练,知,结 B启,读,练,知,结 C 启,读,练,演,结 D讲,读,练,演,结

35.以下不属于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的是教学方法的(D) A 启发性 B现代化 C 函变化 D传统性

36、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 A)、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A.程序 B 思维 C 目标 D 动作

37、纵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A)

A.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兴趣与普及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B.个别教学 集体教学

C.班级授课制的兴趣与普及 综合教学 D.个别教学 教学组织多样化 综合教学

38、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

①班级授课制 ②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③复式教学 ④综合教学 ⑤多媒体教学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39、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C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C复式教学 D综合教学 40、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C )

①目的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 ④组织得好 ⑤教学效果好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二,判断说明题

1.以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前各种教学方法改革得基本趋势和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答:正确。启发式教学特别强调: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第二,确立学生为主体得教学观;第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等;第四,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得信息交流和反馈;第五,强调实行教学民主。 2.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育得基本形式。

答:正确。班级授课制适应了现代社会大规模培养人才得需要,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得经济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一样的概念。

答:错误。教学目标是教学母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的的方向,性质是一致的,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其主要区别是:第一,指导作用不同;第二,灵活性不同。

4.学科等于科目。

答:错误。学科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类;科目是指教学科目。科目强调的是分科的形式,而学科则更强调只是得内容。 5 课程实施就是教学。

答:错误。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改革得一个关键环节,是把新得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操作,执行和开发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得主要途径和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这忠实取向,适应去想和创生取向,得过且过取向等不同方式。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2.什么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3.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1)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2)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和“研究化” (3)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4)教学方法的主题化和个体化 (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6)教学方法的函变性 4,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教学最优化原则 5健康与安全原则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自主性教学,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性教学方法?运用它有什么积极的作

答:定义:自主性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如何运用:

(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积极作用:

(1)可以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2)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3)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有

2、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

三种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分);(2)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2分);(3)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2分)。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满分为6分。

五,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 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

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牛、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枚的课程。

答:正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 1.综合性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

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完善课程体系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 ,重新构建了学 校课程体系,把学科 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 校自身的课程资料,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教学论》试卷
《《教学论》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