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上《学与问》教材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教版六上《学与问》教材解读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解读的是苏教版六上教材第23课《学与问》。

一、朗读教材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解读

(一)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 1.采用主题单元组合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 和“练习”组成。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全册共7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2.放大空间语文学习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的精神,本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材结构形式上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这样就减缓了坡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

(二)本篇教材简析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阐述。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他小时候提出的各种问题开始的。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本文作为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既承五下《谈礼貌》一文,又为初中学习议论文作过渡。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3.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人物的“勤学好问”。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方法: 读悟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哥白尼、沈括的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自学课文;搜集哥白尼、沈括的资料;搜集有关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

1.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3. 学与问有什么关系?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三)检查自主学习情况,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收获。 (什么是学问?知识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四)学习课文

A、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及哥白尼的生平简介)请同学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 (好问。)

2.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2 3.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4.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B、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过渡: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出示第1自然段,齐读)

2.师: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C、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沈括的简介)师读简介后说: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下列题目。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了疑问?

(2)沈括对妈妈的回答满意吗?他是怎么做的?

(3)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3.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再次齐读第1自然段)

D、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3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五)总结拓展:

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

齐读第5自然段

3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六)作业:

过渡: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请你写一段话来说服他。

(友情提醒: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说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来说服“老二”。)

附:教学板书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小草与大树教材解读

六问自己

通过学习六问

销售六问

扪心六问

六问、六带头

六问海尔

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材解读

六上《学与问》教材解读
《六上《学与问》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