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3: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什么?简述现代教育观的变革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技术现代化

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夲国学制的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于小雪教育相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说: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方面说: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简述课程实施的条件

1、课程计划要合理、和谐、明确、简约、可操作

2、教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接受、并形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3、学校有力组织、系统保障、形成相应的心理与物理环境

4、争取校外的一切力量的支持。 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教师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双变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思想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 简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规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防止遗忘的方法-(如何根据记忆的特点,简述复习的策略)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

方法的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快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发包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实践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言语表达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智力)

1、注重早期教育开发

2、转变教师的教学法法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个体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理的目标、掌控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利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指的是让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生化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体效能感原则

如何实现为迁移而教?(促进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学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长造型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地自我调控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知识网络。 新手性教师的成长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复教学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

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新课改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

简述: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合作。

新课改倡导的方式: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

3、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上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积极向上的动力简答:如何培养学生

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

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

不同的锻炼指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

接影响识记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感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整洁;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生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

行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玩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是良好的观察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

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生的个别

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

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活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

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

观的效果?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

各种直观的法师4

2、运用知识的组织原则,实出直观

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

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加直观过程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

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综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应用于实

践中

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地兴趣,因此,小学教学课堂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所以,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的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性趣,但他们往往骄傲,因此、教师要另外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与帮助和

指导。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

2、积极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论述: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如何激发学

生的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

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他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心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由个

体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人设定的,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教能感,在个体

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4、归因训练。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

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那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

奖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与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促进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也很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负面结果。 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运用表扬,运用反馈时,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

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论述题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正确处理此关系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4.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捉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

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Ps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概念不同,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2)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促进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3.贯彻此规律时,须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脱离知识进行思品教育,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或忽视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

学习策略训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育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物质基础,生理前提,可能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二:环境(制约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是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盒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在最适宜的时间进行最佳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于生理机能之间,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果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 1.“传播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文化的传递着);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者,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有哪些?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才;

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展;

造性思维策略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缺点:

维可以参考以下具体措施: 1.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上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思维相结合

1.教学目标明确;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2.教学内容准确;

4、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3.教学结构合理; 生的创造力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建设集体? 1.确定便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有哪些?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的。同事,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学生也做出相应的努力,学生应做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 最后,还应从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具体如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 教师专业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3.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表现在: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包括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包括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3、教师还要树产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我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简答论述

简答论述

简答论述

财务管理学考试重点(简答)必考的

简答论述篇

简答和论述

出版简答、论述

辨析题简答论述

简答 论述1030

政治简答论述

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
《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