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8: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

南方中学教科室 刘菊秋

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管”的解释为:管理并统辖;负责某项工作或事务;参与、过问;“理”的解释为:治理、管理;修整;事物的规律、道理。所以,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保管、整理、检查、考核。它是一种科学理念指导下的为达成一定目标而采取的由一系列制度、方案、行为策略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科学、有效地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科学的教学管理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学活动,只有有效的教学管理才可能有有效的教学行为。针对目前教学管理中较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我谈谈我对教学管理的三点思考。不当之处望各位指正。

一、管理理念上,重“管”而不重“理”。

几千年来,中国是一种人治型的管理,“管”在前,“理”在后,重“管”轻“理”,而现代管理的重心逐渐由“管”转移到“理”上来,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观念,在管理上其实就是:管理别人就像是没有管理一样,这就是管理最高境界——管理的精髓在于理。

规划胜于监管,可在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方面一味的强调“管”,从重从严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惩罚、考核制度并积极执行;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在制订时并无章法,没有规律可寻,没有持续改进的想法,对员工没有积极的培训和教育也没有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重“管”轻“理”。其结果是:从管理者来说,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管理成本加大。从被管理者来说,与管理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理解和信任,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的教学管理中这种顾此失彼的认识和做法,直接影响了管理者和教师潜力的正常发挥。当教师们只把它作为一种存在而不信服与依靠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号召力。当然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管理与教师的行为各行其是,貌合神离了。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而是理,即理顺规律、理顺层序、理顺制度、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以人性化的计划、战略、愿景,引导教育发展和学校提升。科学、成功的管理应该是:超越“纷繁复杂”,提纲挈领地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管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明确、正确地做事,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

与“管”比起来“理”更难,对工作一定要“理”在前,“管”在后,“管”中带“理”,没有一定的理”,你如何“管”?就像治水一样,水往低处流是理,是自然之律,所以治水作为一种“管”,最好的办法是遵循水流之理,应该“疏”,而不是“堵”。一旦“理”顺了,“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管理思路上,重创新“创新”轻“规范”。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教科研管理就是为学校为教师的教研服务,最终让教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改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名词粉墨登场,学校教学管理思路迅速转向,与新理念、新概念、新方法相关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甚至成为全部。凡属贴了“新”标签的一律倍受关注,与此相关的制度、方案陆续出来,自上而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革命)教师们也唯“新”是从,唯新课程是瞻,教学口号、教学行为上唯恐不“新”。与此同时,原来一贯坚持倍受关注的教学规范很少提及、被忽视,甚至被打入冷宫。

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在2009年12月的 “ 新课改进程中的校本教研与教科室建设”论坛中,谈到:八年课改,改变最大的是什么,是观念,改变最小的是什么,是课堂。新课改唤醒了教师对教育理想、教育本质的思考。但课改的重心必须下移,所有的改革必须在课堂上体现。

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来评价,今天课堂就三个字:不规范。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教学法规和程序。凯洛夫提出的:备、教、批、复、考。而今天的课堂缺乏的正是规范。备课—下载、直接借用,拿来主义,老师本身还没有消化就用在了课堂上。备学情就更谈不上了。课中—明显存在效益不高。有的教学内容容量、难度明显不足,有的课堂教学难度和容量又明显偏大。作业:只有布置,不设计、不挑选、不批改,造成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辅导: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典型的教学不作为和教学环节的缺失。

这些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还应该及时自我反思。教学管理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我们必须固守,教学的基本规范我们多重视都不为过。创新是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不是颠覆和全盘否定,创新是在规范的基础上的创新,我们要有科学发展、科学创新的观念。否则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三、管理对象上,重“教”轻“学”。

教学,为了教的学还是为了学的教,到今天应该是形成了普遍的共识---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学习能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和评价方向已经开始渐变,由过去的只关注老师的教转向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而且颇有更关注学生的学、教对学的指导和启发的趋势。这是可喜的,也是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重教轻学的一种拨乱反正。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普遍、还较严重。重“备、教”的管理、指导和评价,轻“批、辅”的管理、指导和评价。我们大都有教师教学行为规范、集体备课、教案检查、推门课等等制度和方案实施对教师备课、教学的管理,甚至也有对作业检查情况的登记和评比但很少去求证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很少展开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研讨、督导;很少对布置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的管理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检查、评比,而这种检查、评比又沦为了只看有没有、有多少,而不问有什么、怎么样的简单粗糙的操作流程。从而导致重教轻学的同时只能关注到形式无从把握教学实效。

教科室是学校的“一部”“两站”“三中心”。一部,学校发展的参谋部。两站,教师科研提升、教研骨干培训站。三中心,课题研究、管理、培训中心。它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教学管理要有质的转变,教科室必须发挥他的引领和桥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多一点主动的思考而不只是被动的应对,多一些理性的反思而不只是机械的执行,多一些专业的引领而不只是制度的要求。也希望我们的上级部门多提供一些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只有在不断学习碰撞中才能逐渐地接近真理,以有效地管理推动高效的教学、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

对教学管理的新认识

三思三讲

一日三思

三思体会

三思品

对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对实习生教学管理之建议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教学管理中问题的思考

我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想法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