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彩缤纷的节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彩缤纷的节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狂欢节、啤酒节、古尔邦节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引导他们关心世界,尊重和欣赏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实践、资料的收集、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文明的国家与世界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地的节日的资料、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走出国门,深深痴迷于大千世界的万种风情,黄色、黑色、白色、棕色不同的肤色,(不同肤色人种图片)却在蔚蓝的星球上,一起努力向前跨越,(不同肤色人种的贡献图片)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优势(不同国家地区的建筑图片)。让我们深深懂得:作为世界小公民,要学会相互尊重,取长补短要学会在世界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创造。(世界各个地区的习俗图片)今天让我们秉承了解和尊重的心,再次遨游在这蓝色的版图上,去领略一下世界各国精彩、独特五彩缤纷的节日文化。

二、走进节日

(一)、同学们,在课前你们已经将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装订成册,那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做了什么呀? 【3分钟】

首先分工布置任务,有的同学通过电脑查阅资料、有的通过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或报纸、电视等途径搜集,还有一部分人向各位家长和我们的科任老师老师了解资料,搜集节日的有关道具

(二)、同学们,你们通过一周的小组合作,将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资料搜集整理装订成册,真的很了不起,下面我们就向同学们逐一介绍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

1、认识狂欢节

主持人:我们组为大家介绍的是狂欢节, 同学a: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狂欢节的起源。狂欢节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各地狂欢节的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狂欢节最初是欧洲国家庆祝国王的生日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后来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同学b: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狂欢节的时间。狂欢节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而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这一因素,导致了每年狂欢节的日期不确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欢节的活动从狂欢节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开始了,每天晚上进行,接连举行三天。

同学c: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尽管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盛行狂欢节,但最富盛名的还是巴西的狂欢节。让我们一起走进2月的巴西去看看狂欢节的盛况吧。播放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巴西狂观节的盛况。

同学c:课件出示狂欢节最精彩的场面:巴西桑巴舞

主持人:这样的狂欢节,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狂欢节让我们感受到巴西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2、认识樱花节

主持人: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日本的樱花节 同学A:我为同学们介绍一下樱花节的时间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正是日本樱花最茂盛最美丽的时节,故被定为樱花节,也是日本吸收游客最多的一个月。樱花节期间,各大公园和景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游客们看樱花,赏樱花,与樱花合影,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同学B: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樱花节的由来, 是源自于1912年, 当时的东京市长赠送给首都华盛顿3千株樱花树作为 和平的象征,美国政府以花开满丛的山茱萸回赠日本。华盛顿一些民间团体发起举行第一届 ,樱花节活动,之后就延续下来, 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会,享誉全美及世界 。

3、认识古尔邦节

主持人: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伊斯兰民族的古尔邦节。 同学A:我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古尔邦节的时间: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民族共同的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

同学B:我为同学们介绍古尔邦节的起源:(学生表演)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关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作为敬拜安拉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而且当时易卜拉欣老来无子,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一子半女,即使以爱子做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的出生,给他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光阴荏苒,他把许愿的事情忘记了。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的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

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地逃走,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安拉并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

同学C:我为同学们介绍古尔邦节的主要习俗:(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同学D:认识开斋节

主持人: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和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有关。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也信仰伊斯兰教,(课件出示我国少数民族开斋节活动场景)他们也要过古尔邦节、开斋节,民族的节日可以跨越国界。面对这样的节日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他们民族的宗教信仰。

4、认识啤酒节

主持人: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啤酒节。 同学A: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啤酒节的由来:啤酒节源于德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举行赛马活动,赛马活动结束后,人们痛饮啤酒以示庆贺,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还有一说是当地农民为庆祝大麦和啤酒花的丰收而大喝啤酒而产生的。

同学B :我为大家介绍啤酒节的习俗:

世界最具盛名的三大啤酒节是英国伦敦啤酒节、美国丹佛啤酒节和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他们在国外家喻户晓,被欧美的啤酒专家们誉为是——每一个啤酒爱好者都该至少要去一次的狂欢。

慕尼黑啤酒节习俗: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闻名民间狂欢节,也是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生活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

同学C:观看慕尼黑啤酒节的视频

主持人:这样的啤酒节盛宴,给你到来了怎样的感受?人们喜庆欢乐的气氛,让我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

5、认识万圣节

主持人: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万圣节 同学A:我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万圣节的时间

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同学B:我为大家介绍万圣节的习俗: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1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同学C: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主持人: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6、认识圣诞节

主持人:提问:同学们看到这几样物品,请大家猜一猜我们组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什么节日呢?(出示事先准备的圣诞帽、小圣诞树和圣诞卡片)圣诞节

主持人: 出示画面:画面出现一位圣诞老人,背着一个装满礼物的大包袱。 圣诞老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他是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传说他会在平安夜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很多奖品。扮演圣诞老人送礼物就成为了圣诞节孩子最喜欢的习俗。你们收到过圣诞老人的礼物吗?关于圣诞节,你了解到了那些?

同学A:圣诞节的由来,观看视频 同学B:圣诞节的习俗 同学c:圣诞节的故事 同学d:然后让一学生戴上圣诞帽装扮成“圣诞老人”,给每个上台讲述故事的同学分发“圣诞礼物”(奖品)课件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

同学e:知识拓展:不一样的圣诞节,不一样的风情。(澳大利亚的盛夏圣诞节,如丹麦的等等;)

主持人:圣诞节是世界上庆祝人口最多的节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同一个节日,用不同的的方式分享着快乐。(课件播放各个国家人们欢度圣诞节的场面)

7、师:同学们,你今天都了解到哪些节日?(节日一览表)元旦(1月1日)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 情人节(2月14日)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 国际妇女节(3月8日)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 枫糖节(加拿大,3-4月) 愚人节(4月1日)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 樱花节(3月15日-4月15日)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男孩节(日本,5月5日)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把斋节

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 银行休假日(英国, 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仲夏节(北欧6月)

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 筷子节(日本,8月4日)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 万圣节(11月1日) 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 圣诞除夕(12月24日) 圣诞节(12月25日) 节礼日(12月26日) 新年除夕(12月31日)

三、小小研讨会

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发现国外的节日和我们传统节日,因为文化、历史、信仰、民族个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节日的习俗,还有共同的地方,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友谊,还带给人们对生活信仰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小结:节日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态度反映了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节日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欢乐、友谊,还带给人们对生活信仰、对生命的热爱。

(学生已从“圣诞节”、“开斋节”、“狂欢节”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节日中感受不同节日习俗,再次通过讨论更深的体会节日中蕴含的文化。)

四、节日畅想

如果你有机会参加国外的节日,你希望参加什么节日活动?你会怎样做?

教师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研究交流,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每一个节日都有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特色的烙印,节日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多彩的节日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要尊重、欣赏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六年级品德五彩缤纷的节日教案

五彩缤纷的烟花 教案 教学设计

节日大观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习俗教学设计

节日的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大观教学设计

写作教学设计节日

五彩缤纷的节日教学设计
《五彩缤纷的节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