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丰收节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0 08:33:1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丰收的节日教案

7、丰收的节日

教学目标

1.演唱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第一声部歌词,并能正确运用2/4拍的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3.尝试在听听、读读、唱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会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2.教学难点: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信息介绍

1、请学生分别来介绍回去收集的新疆地区的相关资料

2、教师也介绍自己收集的新疆地区的人文与音乐资料

二、新歌学唱

(一)感受情绪,熟悉曲调

1、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1)教师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 (3)分组练习(4)集体展示

3、学2/4拍的指挥图示 (1)教师示范 (2)集体模仿

(3)跟音乐边唱边划拍

(二)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曲调

2、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

3、用较慢的速度演唱第一声部歌词 (1)集体演唱

(2)找个小伙伴分别唱给对方听

4、再次仔细听录音范唱,并跟随音乐默唱,注意音准

5、跟教师钢琴伴奏略加快速度演唱全曲

6、自由结组找找难唱的乐句相互教唱

7、再次齐唱全曲

三、新疆歌舞交流

1、教师展示新疆舞蹈

2、请学生也来回顾、表演以前学过的新疆歌曲或舞蹈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歌曲《丰收的节日》是一首改编的新疆民歌,歌曲的情绪轻快活泼主要以十六分音符为主。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设计中,没有对学生专门进行节奏、歌谱的教学,也没有让学生学唱两声部的旋律。学生通过反复聆听熟悉歌曲曲调,初步表现出歌曲的情绪,感觉还不错。

推荐第2篇:《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双阳区南岗小学

王腊梅

教材分析:

歌唱是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我们的唱歌教学不仅仅要学会歌曲,而是要把最终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歌唱,即学会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描述情景、与人交流。《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 4/4 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的劳动场面。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采用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方整,节奏型相同。旋律以模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在每一句的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第二乐段是歌曲的二声部乐段, 第

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 旋律以四度的模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的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整首歌曲节奏紧凑, 旋律具有跳跃性,很好的表现了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

教学目标:

1.用活泼热情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苹果丰收》中的一个声部,表现朝鲜人民喜获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2.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准确表现歌曲。3.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与体验农家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和丰收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用活泼热情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感知美 (3分)

1.导入:同学们,凉爽的秋天到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带农家、来到田野,看看丰收的景象。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看,这是哪个民族的人民,他们在做什么?(课件1)

2.小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盛产苹果、梨、桃等水果,高丽参驰名世界 。朝鲜人民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图中女孩跳的就是长鼓舞。

二、合作探究

发现美 (5分)

1.(课件2出示长鼓图片)这就是朝鲜族长鼓,请XX同学朗读这段文字,介绍长鼓。

2.欣赏长鼓表演。

请同学们轻轻地拍腿模仿长鼓的节奏。(课件3出示节奏)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刚刚拍击的节奏,它以附点节奏开始,富有舞蹈性和动感,特别美。我们再次用声势表现这条节奏,注意要表现出4/4拍的强弱规律。

三、实践创作

创造美(10分) 1.聆听歌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苹果丰收》,这首歌中就多次运用了这样的节奏。请同学们用心听、用心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课件4出示歌片)

2.介绍歌曲:《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插曲,表达了人们载歌载舞、欢喜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3.请同学朗读歌词,一起体验丰收的快乐。要求慢速、有感情的朗读,吐字要清晰。

4.请同学们听老师弹琴,轻声的用“lu”音模唱旋律。5.填词。纠错。

唱旋律:(课件5 旋律)

6.以多种形式练习演唱歌曲:分组唱、男女声唱、齐唱、清唱等。7.歌曲处理:这首歌分为几个乐段?(依据节奏、情感的变化来划分)第一乐段节奏紧密,旋律明快活泼热情奔放,具有舞蹈性。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而又热烈,把丰收的喜悦之情推向高潮。

8.完整演唱歌曲。

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入到歌曲中,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交流欣赏

展示美(2分)

1.朝鲜人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喜欢用歌舞来表达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课件6 舞蹈视频)

2.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一起欢庆丰收!(伴着歌舞走出教室)

推荐第3篇:《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京山县石龙镇中心小学 文婷

【设计理念】

歌唱是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我们的唱歌教学不能仅把学会歌曲当作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把最终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歌唱”,即学会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描述情景、与人交流。

《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的劳动场面。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采用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方整,节奏型相同。旋律以模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在每一句的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第二乐段是歌曲的二声部乐段,第

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旋律以四度的模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整首歌曲节奏紧凑,旋律具有跳跃性,很好的表现了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

2、通过学唱《苹果丰收》二声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并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轻巧活泼的声音表达歌曲中所描绘的丰收景象。 难点: 歌曲中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大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送走了夏天的炎热,迎来的是秋天的美丽。(课件)语文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秋天:鸭梨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羞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闪光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啊,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色。 大家快看,有一位姑娘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丰收了。你们能认出她是哪个民族的姑娘吗?她手里拿的乐器是什么?这件乐器的声音有怎样的特点?(课件) (朝鲜族姑娘 长鼓舞)

二、乐器简介,节奏训练

(简介)师:大家一定对音乐知识有着丰富的积累,老师很钦佩。刚才一段舞蹈是朝鲜族姑娘为我们带来的长鼓舞。她手中的乐器叫做长鼓。(课件)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姑娘们跳的长鼓舞风格优雅,小伙子们跳得长鼓舞活泼潇洒。 老师听到了他们庆祝丰收的鼓点声,你能读出这个节奏吗?

1、教师演奏: 学生读节奏。

2、丰收的场面只有鼓点还不够热闹,我们把这个鼓点加入到音乐中吧。(初听《苹果丰收》伴奏。)

三、二声部学习

1、师:大家这坚定有力的鼓声一下子就把老师带到了热闹的丰收场面中。老师要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听听看,老师的歌声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比比谁的记忆力好。带着我们的鼓点听。(第三句旋律唱曲谱。先唱低声部) 生唱:可以用钢琴做音高固定。

【培养学生记忆旋律的能力。能在钢琴的辅助下基本准确的模唱出旋律】

2、大家的歌声可真动听。老师这次要请大家连续唱两遍,在你们第二遍的歌声中老师会加入另外一种声音,仔细听我唱的旋律是高了还是低了? 师:高声部用LA来演唱。

【让孩子们知道倾听对方声部的重要性,并能准确的分辨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3、二声部旋律练习。

(在二声部开始前一定要声部分开练习)两个声部的节奏几乎完全相同,体会高声部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高声部:姑娘们的性格 甜美、细腻——声音明亮 低声部:小伙子们的性格 深沉、稳重——声音低沉

四、学唱歌曲

美妙的声音在于和谐,老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朝鲜的孩子们用和谐的歌声所表达的丰收吧。

1、(初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你在他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我们共同的丰收旋律吗?请举手示意老师。

我们唱唱看。二声部旋律填词演唱。注意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2、跟伴奏音乐,师生接唱。

一、

二、四句老师唱。第三句分声部学生唱。 纠正错误。(结束句旋律:第一遍教师唱高声部,第二遍教师唱低声部)

3、跟伴奏再唱。把我们那欢庆的鼓点声也加入到你们的歌声中。并请孩子们注意结束句,老师两遍唱得有什么不同。

4、结束句的演唱。分声部学生唱。

5、跟伴奏。教师演唱齐唱部分,学生演唱二声部部分。

6、学生整首歌曲演唱

五、结束语

同学们,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怎能让我们唱尽丰收的喜悦。老师把这首歌送给大家,仅仅是想在同学们的心中撒下一颗种子,愿大家以后的音乐之路能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推荐第4篇:《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苹果丰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苹果丰收》 课程类型:唱歌表演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 材:人音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设计理念: 本科教学我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教”的太多,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学。而在学习本课时,因为《苹果丰收》这首歌曲特别是前半部分比较简单,所以我要求同学们更多的是自学歌曲,教师在此基础上改正错误,加强辅导,给五年级的学生增强自学的能力。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我采取反复多听歌曲给学生加深印象,通过老师分析歌词来更快的让学生学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学习比较难,我采取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个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因为这首歌是朝鲜歌曲,所以也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朝鲜国家的内容,最后知识拓展部分,给学生展现舞蹈等内容。欣赏、聆听、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自学、小组合作、全体参与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 2 .通过学生自编《苹果丰收》,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训练学生肢体协调。

3.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自学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初步构建学生二声部的合唱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手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播放歌曲《校园多美好》学生伴着歌曲拍手走进音乐教室,师生一起做律动。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看图片:

1.(师)你们看到的是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苹果丰收了,人们正在摘苹果。

2.(师)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你们知道朝鲜族吗?(生)回答 (师)我们来听一首朝鲜族歌曲,来了解朝鲜族吧(播放视频) 3.(师)我们看朝鲜人民在庆祝哪一种水果丰收?(生)苹果 4.我们来共同学习朝鲜歌曲《苹果丰收》 (师)出示歌篇聆听范唱,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生)歌曲欢快活泼

(师)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三、学唱旋律

学唱歌曲旋律的第二部分,随琴分别视唱一声部和二声部旋律教师指导,要求进入二声部合唱时要音色统一,音量协调。

2.生随琴分乐句视唱歌曲的第一部分旋律

3.学生分两个声部,师生跟琴完成歌曲的视唱学生体验感受视唱效果,实时指导演唱。

四、学习歌词

1.各小组带领小组成员自主学习歌词(时间1分钟) 2.每组组长汇报学习方法 3.老师检验学习成果

五、学唱歌曲

1.教师弹琴,学生、试唱歌曲第一部分

2.教师指导,学生分成二个声部完成歌曲第二个部分的演唱 3.随琴加二声部完整地演唱歌曲

4.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说一说怎样唱才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生答) 5.随伴奏有表现力完整的演唱歌曲

六、表演歌曲

1.请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舞蹈、用打击乐、分角色演唱等) 2.小组汇报表演 3.小组合作表演

(师)学生用歌唱、舞蹈、打击乐来表演歌曲,学生们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七、教学拓展

1.播放风光片,了解朝鲜族的风俗民情,教师解说。

八、小结

同学们看完视频是否对朝鲜族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舞姿优美细腻,柔和轻盈犹如美丽的仙鹤。你们喜欢吗?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朝鲜族舞蹈,音乐课又要结束了让我们伴着欢快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一起感受《苹果丰收》。

推荐第5篇:《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辨别笛子、唢呐、二胡、堂鼓、云锣这几件乐器的音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如何表现人们的生活。

3.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

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 生:打击。

师:对,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 生:铜锣、木鱼、梆子、钹……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识音乐《丰收锣鼓》

(二)我们观看的微课程中介绍了中华民族乐器,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介绍:《丰收锣鼓》的作者。

(三)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

乐曲分四个部分:

(放第一部音乐)

师:这段音乐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收锣鼓》。

(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同学们说地真不错,这欢庆的锣鼓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欢庆现场,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吧。听,什么乐器吹起了嘹亮的号角。(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生:唢呐。

师: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这段优美、轻快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在劳动时的怎样心情? 生:高兴、喜悦。

②这一部分优美、抒情。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欣赏第三部分,重点感受笛子、云锣的音色以及他们所表达的散板旋律情绪。 师:

1、前半段的旋律有何

特点?

师:

2、后半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哪两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师: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是如何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的?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

(三)整体感知乐《丰收锣鼓》谈本节课收获。

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推荐第6篇:《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丰收之歌》,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能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道具和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合作法、创编法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欣赏一组图片,并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语: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汇报

师语:同学们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在丰收时节创作的歌曲。

2、学习新课

1)初听音乐,说感受。 A、听完这首音乐,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B、生汇报

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地。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描述的场景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作时的情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吗?

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细心聆听,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师范唱

3)按节奏领读歌词

4)跟琴唱简谱

5)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6)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7)检验学习成果,并解决难点句

8)跟录音完整唱

三、拓展创编

1、变换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请学生说说采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师小结

2、器乐伴奏

1)拿出铃鼓、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演示,生练习

3)师生合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来拍打节奏。)

3、丰收的季节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喜悦的心情(老师拿出道具边唱边演)

1)师表演

2)师生合作,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

四、小结和拓展

1、课堂小结——(师结语: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学会做一个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地方,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歌《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用愉悦的心情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吧。

推荐第7篇:《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聆听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聆听,知道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和音乐表现的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

2、情感目标:通过聆听,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和喜悦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听辨各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

全曲可分四个部分。乐曲开始,在由慢渐快的鼓声中,整个乐队奏出雄厚、响亮的散板旋律。这是乐曲的引子,高亢有力,气势宏大,把人们带入喜庆丰收的欢腾热烈的场面。

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热烈欢快,节奏紧促,旋律的重复和模进描写了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但旋律回旋起伏,显得流畅抒情。旋律先由笛子和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等)奏出,再用扬琴、琵琶、三弦及弦乐器重复,最后,前后两个乐句分别由笛子、唢呐和笛子、弦乐器重复,彼此呼应,表现了劳动中互相帮助、融洽无间的情景。在这之后,第一主题作了变化重复,并引出了锣鼓,以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第二部分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其它乐器奏衬托性短句,给人以一呼百应的印象。接着,乐曲转入D宫调,弦乐器和管乐器、弹拨乐器先后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接着,笛子与弹拨乐器交替演奏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表达了人们舒畅、欣喜的感情。随后通过再现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进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清澈明朗的竹笛声以散板的节奏描绘出明媚秀丽的田园景色,云锣则以柔美晶莹的景色使人联想起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变化再现后,打击乐又运用京剧锣鼓中擅长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中的“螺蛳结顶”的点子加以发展,同时,音乐的速度增快,力度加强,使情绪不断地激越高昂起来。

最后,第一部分中的第二主题变化再现。乐曲在热烈沸腾的高潮中结束。

教学重点

1、了解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

2、通过聆听,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和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民族打击乐器表现欢腾场面的功能。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相关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所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种方式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三、下课?

教后记: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所以在学习中,我着重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表现内容的关系,学生只有对乐器的音色和所表现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真正学会自己聆听。

推荐第8篇:丰收欢乐而归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第一单元—2 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教学重点: 分辨音乐的段落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情节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演唱《赶海的小姑娘》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一)在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大海,感受到了大海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很多同学在上节课都对大海流露出了依依不舍得感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到大海中去游玩吧。出示题目《丰收欢乐而归》

(二)欣赏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形象。

2、再听音乐,回答,音乐种有几种不同的情绪? 三种

3、教师讲解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欢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欢乐而归的情景。乐曲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接下来大家欣赏的时候注意听听每一乐段的情绪又什么变化?

4、分段复听: 欣赏第一乐段: (1) 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你想象到了什么? 笛子,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骇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2) 出示主题,再次欣赏 欣赏第二乐段:

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的) (2)出示主题

1 3| 2—| 2 1 2 1 | 1 6·5| (3)你想到了什么:

好似渔民战胜风浪之后,自豪地驾驶渔船,乘风破浪,满载丰收而归 欣赏第三乐段:

(1) 这一段的情绪怎样?速度有什么变化? 速度为快板,节奏紧凑情绪欢快

(2) 这一段是第几段的再现?(第二乐段) (3) 这段音乐给了什么感受?

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5、完整欣赏全曲

三、创编舞蹈动作

1、乐曲的情绪是欢乐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可以表达?

2、小组讨论创编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情绪

3、教师巡回指导

4、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表演。

5、小组互评,改进动作

6、完整展示音乐于舞蹈的结合。课后小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感受中来,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在表演方面一班比二班主动,在对音乐得理解上,二班又比一班好一些。以后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推荐第9篇: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2、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进行简单的创编实践活动。

3、在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懂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唱歌曲。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互动。

2、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难点:

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师:上课之前老师说出四种颜色请同学们判别初、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 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 师:同学们非常棒! 播放视频

1、视频播放结束了,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2、学生回答,教师综述:

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了很多水果,有香蕉、草莓、橙子,苹果、葡萄、桃子,几个小朋友还共同制作了一颗水果树,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在丰收的季节里除了会收获很多水果外还会收获一些什么东西呢?

接着老师在播放几张图片,我们看到了沉甸甸的谷穗、枝头累累的果实、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田野到村庄丰收的景象,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音乐。

2、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 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师:你觉得怎样唱才能表现人们喜获丰收的情绪?

2、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再次听赏歌曲《丰收之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思想升华:知道果实是农民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3、教师教唱,一句一句教授学生方法:多次演唱,拍打节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演唱。(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在实践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3、游戏:

1、画画

2、猜谜语

大家来猜猜吧。(出示谜语)一个老汉尺把长,胡子长在头顶上,身穿几层单衣裳,巧把珍珠衣内藏。(打一农作物) 生:是玉米。

4、法律知识点播

四、课堂小结。

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农民伯伯经过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获得了物质上的大丰收,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上的大丰收。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演唱着《丰收之歌》结束今天的课堂吧。

推荐第10篇: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以学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使学生乐意接触和了解中国民歌,能用和谐、轻松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美好情怀。

2、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并体验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握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形式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渲染学习气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竖笛、新疆的舞蹈服装、简单打击乐器

座位安排: (学生圆弧形坐,教师站中间)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媒体播放)。

师生问好!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进教室时听到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学生抢答:《在希望的田野上》。

2、教师:老师再把这首歌放一遍,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丰收的情景。

教师: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富民强国的现代梦想。

(点评:用音画共赏来营造本节音乐课甜美、亲切的欢乐气氛,顺势导入“丰收”这个话题。)

3、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多少描绘丰收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回答:小提琴独奏曲《庆丰收》、歌曲《好收成》等。

4、教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表现丰收题材的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教师播放舞蹈片段)。

(点评: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帮助学习,有利于调动兴趣。)

5、教师:视频画面通过舞蹈的动作、演员的服饰以及音乐旋律特色表现了哪个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

学生回答:新疆地区。

6、教师:下面老师放几首歌曲片段,同学们听后抢答歌名。(教师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

学生抢答。

7、教师:这些歌曲都是新疆地区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新疆民歌?你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乐器吗?

学生回答:《阿拉木汗》、《娃哈哈》等;冬不拉、手鼓、萨巴依等。 (点评: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意境中进入本课的歌曲教学。)

二、进入主题:丰收之歌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声齐唱歌曲《丰收之歌》,老师用手鼓为这首歌曲现场伴奏,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所用的节奏型。(教师播放歌曲并用手鼓伴奏)

(节奏型× × × │× ×)

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很多相同的节奏,你能来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上述节奏型(特别注意切分节奏的正确)。 教师:老师用钢琴来为大家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模仿老师的节奏为我伴奏,好吗?(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拍手伴奏)

2、教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首《丰收之歌》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填词并演唱,曾一度流行全国。下面老师再播放一遍由胡松华演唱的歌曲,请同学们听后填表。(教师播放歌曲,出示下表)

教师: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新疆民歌,歌曲表达了勤劳、智慧的新疆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心情。三段体A+B+A。A段旋律起伏、采用重复的手法,附点和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跳跃,显得俏皮生动。B段旋律平稳而抒情,与首尾两段形成相得益彰的对比,表达了取得丰收后的陶醉之情。

(点评:学生在连续听赏了三遍不同的范唱后,对这首民歌已经比较熟悉,加上切分节奏已掌握,学习就不太困难了。)

3、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学唱歌曲《丰收之歌》,好吗? 学生:好!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配唱歌词。注意开始教师应带唱,而且速度稍慢,遇到学生唱不正确的地方,可让学生自己说,并加以纠正。特别要注意上波音记号、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一音两字的正确。)

4、教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胡松华演唱的《丰收之歌》,仔细感受新疆民歌音乐的风格特色。(教师播放歌曲)

5、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这首歌曲是用怎样的表演形式充分表达丰富的情感。学生回答:歌曲热情奔放、豪爽开朗;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拍打节奏等等。

6、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当“导演”用多种表现形式合作表演歌曲《丰收之歌》。(点评: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设了和谐、愉快课堂氛围。

三、实践研究,乐海探航

1、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组长先组织组员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表现歌曲,然后告诉大家自己组的组名,再讨论如何表演。

⑴ 一组学生穿上新疆服装用肢体动作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⑵ 一组学生用老师提供的简单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小鼓 × × × × │× × × × │× × × × │× × × × │

小锣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铃鼓 × 摇 × 摇│× 摇 × 摇│× 摇 × 摇│× 摇 × 摇│

圆舞板 × × × × │× × × × │× × × × │× × × × │

三角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⑶ 一组学生用竖笛为歌曲伴奏(G调演奏,注意变音“ti”的指法)。

⑷ 一组学生拍手演唱

(节奏型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分别指导。 学生分别表演,评出最佳演出组,教师用钢琴为学生伴奏(师生互动)。

四、师生小结

教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农民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可喜的丰收。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丰收的喜悦、尊重农民的劳动,永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天山之春》)。

(多媒体播放乐曲

第11篇:音乐教学设计《苹果丰收》

音乐教学设计《苹果丰收》

三十五团中学 张天铖

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二课 课型:综合音乐课 年级: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苹果丰收带来的喜悦, 2,用饱满的情绪、流利的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二,教材分析:

歌曲《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歌曲的第一乐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完整,节奏型相同,只是在第四乐章中稍有变化,旋律以摸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每一句在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描绘了在风和日丽、彩虹满天的季节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箩筐、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生动情景。

第二乐段是歌曲合唱部分,第

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曲调舒展而又热烈,旋律以四度的摸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八度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

重 点: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流利演唱歌曲。

难 点:口琴吹奏 6 1 6 653 5 前十六分音符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白板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 导入歌曲: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唱一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接下一句:“五十六个民族”

学生:五十六枝花; 教师:“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学生:是一家;

教师:“五十六个语言汇成一句话”, 学生: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教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光少数民族就有五十五个。下面老师边唱边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所表现的是那一个民族。

1),蒙古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藏 族《北京的金山上》 3),傣 族《金孔雀轻轻跳》 4),朝鲜族《苹果丰收》 教师介绍朝鲜族歌舞:朝鲜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5)和同学们一起来跳朝鲜舞。

讲解几个基本动作:1)竖横手,2)胸前晃手3)随音乐节奏来舞蹈

我们感受了朝鲜舞蹈优美典雅,下面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朝鲜歌曲《苹果丰收》。

(三) 新歌教学:

1),范唱 2)分析歌曲

3)模唱 旋律

4)口琴吹奏讲解 前十六分音符的技巧

用口琴吹奏二声部

5)按节奏读词

6),全班齐唱, 指导不足之处 7)请几个学生伴舞 8)分组表演

9),完整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拓展延伸:朝鲜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

小结: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歌声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让我们了解到农业丰收带给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也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祖国民族音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欣赏好的民族音乐。最后让我们随音乐走出教室吧

设计意图: 音乐课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编排设计,在本课中要时刻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时创设情景。五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相对安静,在他们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举手回答问题,而需要他们随音乐动起来,就更有难度了。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首先自己要放开,在学生面前尽情的表现个民族的舞蹈、音乐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完全放开地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

当我第一次弹奏这首歌曲时,就被它欢快、活泼、起伏动感的音乐所吸引了,发挥我的特长,运用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导入歌曲。让朝鲜族舞蹈最基本的动作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在歌曲学习中,分析苹果丰收所包含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从而处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这首歌曲速度很快,能够清晰表现歌曲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还出现了二乐句二声部。本节课只是用口琴练习了几遍二声部旋律,强调了重点,由于时间关系,在课下要求学生多练习二声部。

最后进行了声乐和歌曲的处理,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朝鲜人民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本节教学设计还有不足之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第12篇:音乐教学设计《苹果丰收》

音乐教学设计《苹果丰收》

龙江县志刚小学 欧亚雪

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二课 课型:综合音乐课 年级: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苹果丰收带来的喜悦,用饱满的情绪、流利的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2,用口琴来完成歌曲二声部教学。 二,教材分析:

歌曲《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歌曲的第一乐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完整,节奏型相同,只是在第四乐章中稍有变化,旋律以摸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每一句在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描绘了在风和日丽、彩虹满天的季节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箩筐、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生动情景。

第二乐段是歌曲合唱部分,第

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曲调舒展而又热烈,旋律以四度的摸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八度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

重 点: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流利演唱歌曲。

难 点:口琴吹奏 6 1 6 653 5 前十六分音符 教学准备:电子琴、本课曲目光碟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 导入歌曲: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唱一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接下一句:“五十六个民族”

学生:五十六枝花;

教师:“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学生:是一家;

教师:“五十六个语言汇成一句话”, 学生: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教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光少数民族就有五十五个。下面老师边唱边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所表现的是那一个民族。

1),蒙古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藏 族《北京的金山上》 3),傣 族《金孔雀轻轻跳》 4),朝鲜族《苹果丰收》

教师介绍朝鲜族歌舞:朝鲜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5)和同学们一起来跳朝鲜舞。

讲解几个基本动作:1)竖横手,2)胸前晃手3)随音乐节奏来舞蹈

我们感受了朝鲜舞蹈优美典雅,下面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朝鲜歌曲《苹果丰收》。

(三) 新歌教学:

1),范唱 2)分析歌曲

3)模唱 旋律

4)口琴吹奏讲解 前十六分音符的技巧

用口琴吹奏二声部

5)按节奏读词

6),全班齐唱, 指导不足之处 7)请几个学生伴舞 8)分组表演

9),完整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拓展延伸:朝鲜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

小结: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歌声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让我们了解到农业丰收带给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也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祖国民族音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欣赏好的民族音乐。最后让我们随音乐走出教室吧 设计意图:

音乐课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编排设计,在本课中要时刻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时创设情景。五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相对安静,在他们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举手回答问题,而需要他们随音乐动起来,就更有难度了。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首先自己要放开,在学生面前尽情的表现个民族的舞蹈、音乐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完全放开地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

当我第一次弹奏这首歌曲时,就被它欢快、活泼、起伏动感的音乐所吸引了,发挥我的特长,运用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导入歌曲。让朝鲜族舞蹈最基本的动作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在歌曲学习中,分析苹果丰收所包含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从而处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这首歌曲速度很快,能够清晰表现歌曲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还出现了二乐句二声部。本节课只是用口琴练习了几遍二声部旋律,强调了重点,由于时间关系,在课下要求学生多练习二声部。

最后进行了声乐和歌曲的处理,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朝鲜人民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本节教学设计还有不足之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第13篇:观察丰收的节日200字日记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观察丰收的节日200字

日记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妈妈带我回了她那瓜果飘香的老家。一路上,许多农民伯伯开着拖拉机,拉着金黄的玉米,他们的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到了家里,满院堆的都是玉米,玉米那金黄的小颗粒像咧嘴大笑的牙齿,还有那火红的石榴也不示弱地张开了嘴巴。院子里的柿子树结满了柿子,压弯了枝头,像挂着许多小灯笼。院子里的墙上挂满了一串串红辣椒,还有地上摆满了花生,花生宝宝长的非常可爱,让人都不忍心吃掉它。

院子里堆满了五彩的果实,一片丰收的景象。

第14篇:歌曲《丰收的节日》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演唱x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能力目标:尝试在听听、读读、唱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会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第一声部歌词,并能正确运用2/4拍的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教学难点: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具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合唱时注意两个声部的均衡统一,不能以强压弱。 教学过程:

一、信息介绍

1.请学生分别来介绍回去收集的x疆地区的相关资料 2.教师也介绍自己收集的x疆地区的人文与音乐资料

二、新歌学唱

(一)感受情绪,熟悉曲调

1.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x疆舞动作

(1)教师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

(3)分组练习

(4)集体展示

3.学2/4拍的指挥图示

(1)教师示范

(2)集体模仿

(3)跟音乐边唱边划拍

(二)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曲调

2.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 3.用较慢的速度演唱第一声部歌词

(1)集体演唱

(2)找个小伙伴分别唱给对方听

4.再次仔细听录音范唱,并跟随音乐默唱,注意音准 5.跟教师钢琴伴奏略加快速度演唱全曲 6.自由结组找找难唱的乐句相互教唱 7.再次齐唱全曲

三、x疆歌舞交流

1.教师展示x疆舞蹈

2.请学生也来回顾、表演以前学过的x疆歌曲或舞蹈

《丰收的节日》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丰收的节日》 2.复习歌曲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综合创编表演,进一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体验x疆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

2.初步学会合唱歌曲,做到音准到位,声部间音量和谐,能用适合的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并能用2/

4、3/

4、4/4拍指挥图示合着音乐划拍。

3.在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段表演歌曲《丰收的节日》。

第15篇:节日大观教学设计

《节日大观》教学设计

昭通华宇特色学校

李关波

教材分析:

本课的切入点是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现代社会为了整个地球与人类而特意设置的现代节日。

本课分三部分。“地球村”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圣诞节、春节、狂欢节等节日的起源做了简单介绍。“节日风采”展示了澳大利亚帆船节、美国感恩节、非洲狂欢节等节日的活动。“知识窗”是以学生在对世界个民族传统节日了解、认识的基础上,渗透现代文明公民教育,列举了三个现代节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春节、圣诞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情感,珍视和热爱生活。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春节、圣诞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难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无

学生:了解年的故事、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收集节日资料、了解世界各国其他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先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好吗?知道在哪一天吗? 饺子,鞭炮,拜年(春节)正月初一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春节最开的心莫过于收到长辈的红包了。

粽子,龙舟,香包,(端午节)五月初五 月饼,赏月,团圆,(中秋节)八月十五

1 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这几个,还有吗?

2.我们来完成的节日调查表,比较上下两部分表格,从日期上看看,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教师小结:不说不知道,说了真奇妙!瞧,我们一下子罗列了那么多的节日。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你印象中过得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春节)

二、中国的传统节日——走近春节

1、说说来历——年的故事

春节俗称“过年”,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谁来说说?

春节是我们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

2、交流春节习俗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也过了十几个春节了,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 (1)张贴春联

张贴春联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它都是从右边到左边。 (2)张贴“福”字

贴“福”也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它是怎么贴的呀?谁来给咱们的教室也贴个“福”字吧。说说,为什么要倒着贴呀?

是呀,人们在贴“福”字时倒着贴,也是为了图一个“福到了”的吉祥。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福气满满。 (3)放鞭炮

过年时放鞭炮这风俗习惯也是有来历的,你知道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吗?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环保和安全,人们开始使用电子鞭炮,同样可以起到喜庆的作用。 (4)压岁钱

谁知道给小辈压岁钱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压岁钱的“岁”与“祟”谐音,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就是希望压住邪祟,使小孩平安健康。

(5)吃团圆饭

是啊,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国外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回

2 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即使是实在无法回家过年的,他们也会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之类的问候自己的亲人,道个平安。 (6)挂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的装饰品,它的年代久远。“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它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

它最大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制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许多来华的外国人,离开时总不忘买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7)拜年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友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 (8)看春节联欢晚会

总结: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也体现着中国的春节文化,传递着团圆、喜庆、祥和和希望。

三、走近我国其他传统节日

(一)除了春节,你还能说说有关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的习俗或故事吗?

1、元宵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舞龙灯吗?是呀,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古代,人们把龙当作一种吉祥物,人们用舞龙灯来祈祷龙的保佑,求得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舞龙灯,你知道还有哪些元宵节的习俗呢?(吃汤圆、猜灯谜、舞狮子等)

在这些习俗当中都透露着元宵文化,不同的节日,文化也不同。

2、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们以此来怀念我们的革命烈士和去世的亲人。

3、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流传最广的就是纪念屈原。

(2)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都是人们希望避邪,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

3 (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插艾草、菖蒲等)

虽然这位伟大的诗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却流传至今。

4、七夕节

知道我们这儿在七月七这天有什么习俗吗?

5、中秋节

6、重阳节(老人节)

(二)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好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特有节日呢,谁能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少数民族节日:

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 插花节 农历二月

八、

藏族:采花节 农历五月初

五、苗族: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

三、

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

三、傣族:泼水节 傣历新年(公历4月12日至14日)

四、走进世界节日

同学们,不仅我国的节日是丰富多彩的,外国也一样,也有许许多多节日。下面,让我们打开“世界之窗”,去感受缤纷的世界节日大观。

1、那么,你知道在西方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资料。)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圣诞节吗? (过圣诞节活动视频)

在西方国家,人们过圣诞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去砍一棵松、杉等常青树,把它打扮起来,上面挂着礼物,可以是长辈送给晚辈的,也可以是小孩子送给兄弟姐妹的,或长辈的。上面的礼物,你可以拿走你最心爱的,但西方国家的小朋友他们都很文明,如果自己选择的礼物也是他人所喜欢的,他们会把礼物送给对方。 老师这儿还收集了几张贺卡,请大家来比较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里也透露着西方文化。国家不同,节日不同,文化也不同。

2、你还知道什么别的国家的节日?

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了解的节日吧!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谁想把你最喜欢或最了解的节日介绍给大家听? (可以用一句话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

如:狂欢节 这是一个所有人的节日,在这天人们可以戴上可爱的面具,化上妆,在音乐声中尽情的欢乐。

4

五、闯关练习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研究交流,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除了我们交流的,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真是——节日大观。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收到红包的同学上台来拆开红包和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秘密。

节日知识擂台赛

1、必答题

(1) 元宵节 端午节 开斋节 狂欢节 (2) 汤圆 灯笼

2、抢答题

(1)我国的老人节也就是(

),老人在这一天或赏菊陶冶情操,或郊游以锻炼体魄。 (2)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传统节日是(

) (3)在以下内容中,哪几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同学们,红红的中国结是用一根红丝线缠绕而成的,喜气的中国结让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洋溢着喜庆,团结,象征着世界华人心连心。

六、总结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咱们中国人过起了洋节,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而很多外国人也都穿起了唐装,过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使传统节日也在互相影响。

5

第16篇: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养正学校郭晓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有所不同。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的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用IPAD拍摄一些图片,上课备用。 课前准备:

1.很高兴今天能和四一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眼睛,曾经有人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希望你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用你漂亮的敏锐的眼睛看看我这几张图片暗藏着什么玄机?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这节课我们就用眼睛细心去观察和发现,看谁发现得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奇奇过生日,桌子上放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很想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它先是站在地面看,然后抬起腿看,再站在凳子上看,最后竟然爬到桌子上看了。你们先猜猜这四张图片到底是小狗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在每一幅图下。 (用IPAD进行选择)(点一个同学的来投屏)(监控四个同学的,随机点一个,问问想法)

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拿出IPAD模仿贝贝,找到这几幅图的拍摄点。进行验证。(注意眼睛要平视,还有贝贝没有你高哟,) 3.请每个小组的选一个同学投屏,你们是模仿小狗趴在地下拍的,你们看到的景物有什么?(桌子的脚,和一个学字)第二组是模仿小狗抬起腿的,你们看到的景物和第一组的比有什么变化?第三组是站在凳子上看的,你们看到的景物又有哪些?最后一组是站在桌子上拍的,看到的景物有什么?

4.象贝贝这样从低到高进行观察(板书从低到高),所看到的事物就有所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有这样的经历吗?(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先准备:(1)坐电梯从一楼到十几楼。(2)超市的手扶电梯。

4.练习。看样子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们看奇奇带着朋友们坐上了热气球,准备去森林旅游呢!你们能帮他标出气球上升的图片的序号。 你是怎样判断的?

要求:在屏幕上能显示全班学生做对和做错的情况,并且能对学生做对的情况给予有声音的评价。

5.奇奇他们来到了森林老人的房屋门口。他们站在A点和B点所看到的景物是否一样?站在哪个点看到的树多,小组讨论一下,并说明理由。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6.老师这里有一个静字挂在黑板上,两边有些心形,每个小组一个人上来,从远到近去观察这个静字和周围的心形有什么变化,注意IPAD不能乱动,只能一个方向拍。拍三张照片,回来和你的小组的同学再交流看能否完成这道填空题吗?

小结: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小)(填大或小),但看得(清楚)(填清楚或模糊)。从远处看物体,看到的范围要( 大),但是看得比较(模糊)。(齐读这句话)

要求:拖动答案进行选择,并能统计全班的正确率。

6.刚才我们做的题目里面有个范围,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范围画出来,到底我们的眼睛能看到房子和树到底有多少呢?在画之前我们再做个试验。我们下面坐的老师我们把他们当成大树,这块白板当成房子,你们用IPAD从一个角度走过去,看看他的范围在怎样变化? 课件上要有一个学生自已能画的图,最后再显示老师的正确图。 作业部分:(能显示学生做对的情况)

7.现在我们来做个选择,你认为哪个选项对你就按哪个键。(1)离窗口越近,看到的窗外的景物会(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要求:能显示全班的选择,用条形柱来表示。

小结: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有很多地方都被房子挡住了。 (2)火箭上升,你所想到的图片顺序。进行序号选择。

(3)假期,小奇去瞻仰中山陵,下面四幅图是她从山下往上走时拍摄的,按拍摄的时间先后顺序是:(让学生拖动序号进行填空)

第17篇: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四年级数学

那珍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由低到高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在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难点:体会不同距离观察物体范围的变化。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西安最著名的景观是什么吗?(兵马俑)这张是兵马俑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第一张照片)大家再看这张,又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第二张照片)最后看这张照片,你又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第三张照片)

其实在拍照片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

二、设计导学,自主尝试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我们观察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桌子及桌面上的物体,请你只平放一个文具盒在桌面上,其余东西收进抽屉里。现在请你从低到高观察桌子及桌面上的文具盒。观察时,脚不能动,首先由最低点观察,再慢慢提高观察点。感受一下你看到的景象。 自学提示:⒈这个过程你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⒉说说你看到的现象。

⒊想一想,通过这个观察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由于从低到高,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不同,观察位置和看到的画面是相对应的。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⒈现在奇奇家的小狗也正在观察物体呢!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看礼物的顺序)

①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②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③“哎,还是站在凳子上看”;

④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 师:首先独立想象一下每次贝贝看到的画面,然后观察这四幅图,请你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四个方面下标出①②③④来,做完后,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以小组讨论完毕后,汇报交流每个组的做法,然后课件一一出示四个位置看到的不同画面进行讲解。

⒉师:刚才同学们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现在我们从远到近来观察物体、。课件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选择一个或一组你要观察的物体,最好离你远一些,请你们从远到近观察它,边走边感觉你看到的范围有什么变化?你观察的物体给你的感觉又有什么变化?动作小一点,开始吧!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小组的发现。

预设:组1:我觉得从教室后面看到的黑板小,在讲台上看到的黑板大。

组2:我觉得在教室的后面能看到黑板的全部,从教室中间能看到黑板和周围的墙,从讲台上只能看到黑板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远处看到的东西多,从近处看到的东西少。

教室总结:从远处观察,物体小,范围大;从近处观察,物体大,范围小。

四、巩固训练,效果检测

⒈课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的画面。结合刚才的感受,你能判断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大家独立完成。(课件出示两幅图让学生选择)

⒉师:小明在A、B两点究竟能看到哪些范围的树呢?翻开课本57页,动手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完以后,小组交流。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看到的树的范围。

五、小结提升、拓展延伸

⒈如果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愿意坐哪个位置?为什么? ⒉小结这节课基友什么收获? 板书: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从低到高

从远到近

2013.4

第18篇:节日习俗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本课教学设计是《品德与社会》学科,面向小学生。2.课时:1 3.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搜集有关外国节日习俗的资料。 【教学课题】

本课题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节日习俗》一课。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教材分析】

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意识。基于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去了解外国人在节日生活中有哪些风俗习惯。教材以范例的形式呈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用询问、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法去获得相关信息,在课堂上交流。活动中教师可针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母亲节等外国节日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已经能够接纳国外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节日文化。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搜集资料、交流的方式组织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了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节日。其中包括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包括“那达慕”大会、“开斋节”及“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另外,在我们现在庆祝的节日中还有一部分节日是从国外传来的,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节日吗?

(生答: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 师:你还能说出其它一些国外的节日名称吗? (生: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奔牛节、狂欢节等) 师:同学们对于节日知道的还真不少,但不知你对这些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异国节日习俗”,更多的来了解国外这些有意义的节日。(板书课题)

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课前咱们搜集了一些国外的节日习俗,现在按六个节日分组来进行小组交流,(出示课件)六个小组分别是:母亲节小组、父亲节小组、圣诞节小组、愚人节小组、感恩节小组、万圣节小组。

活动一: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要求:

1.先小组进行交流,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汇报。

2.汇报要求:我们组主要通过___________(询问、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到了 节日。随后是节日习俗介绍。 3.在汇报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听。 (生交流) 活动二:交流汇报

小组汇报展示时,师强调每个小组汇报时,没发言的同学要认真听,认真听别人发言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咱们每个小组都想成为优秀小组,别人在汇报完后,我要随时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圣诞节小组汇报,结合学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联系自己怎样过圣诞节,学习圣诞老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http://image.baidu.com/&W841&H595&T8178&S380&TPjpg 母亲节小组汇报,结合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你为妈妈做过哪些事情,今后打算怎么做。

http://image.baidu.com/&W500&H346&T8145&S32&TPjpg 愚人节小组,结合学习教育学生开玩笑要有个度。

http://image.baidu.com/&W1024&H1024&T8005&S388&TPjpg 狂欢节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103/638f344b-9fd6-4dbc-ae94-b94d301c8c89.shtml 送水节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2962509806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0%D9%B6%C8%CD%BC%C6%AC++%CB%CD%CB%AE%BD%DA&s=0 复活节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67.htm 诚实节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13.htm 活动三:我是一名交流生 师:刚才了解到这么多国外节日习俗,假如你幸运的被学校选中,将要到国外某小学进行半年的学习生活交流,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呢?(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密切,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和环境的不同,在民族风情、文化习俗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人们表达祝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是一样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让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全人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愿我们用快乐、感恩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四、课堂检测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下面我们来进行抢答练习,看谁学得好。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你们查阅了很多有关国外节日习俗的资料,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课后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做一份图文并茂的“异国节日习俗”手抄报吧。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力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优美的课件让学生折服于外国的节日习俗中,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为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埋下伏笔。 2.注重调查,拉近生活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努力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而课前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能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搜集有关外国节日及习俗的资料

3.注重活动体验,形成道德习惯

“活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尽量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节日的气氛。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第19篇:节日的教学设计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节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节日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 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节日的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传统的节日》。

二、设计思想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传统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让他们欣赏熟悉的音乐、图片,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认识,在神话传说、春联、古诗词等文化信息的补充和交流中,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知道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它们各有不同。

(2)知道我国的民间节日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的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

美好的愿望。

(3)懂得民间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2、情感目标:

为我国民间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感到自豪,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培

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四、教育重点

了解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难点

懂得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六、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神话传说。

2、搜集春联、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以及展示人们喜气洋洋地过春节的画面(或课件)。

3、音乐《恭贺新春》《拜年》《爱我中华》(或课件)。

4、我国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七、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还记得吗?我们一齐来背诵一下,好吗?

出示: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你们知道,这里的元日也就是什么节日?(春节)

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灿烂的民族文化。

(板书课题:传统的节日)

(二)走进春节文化,感受亲情友情。

1、先让我们看一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播放《恭贺新春》《拜年》等乐曲(或点击课件):

展现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的情景。

2、在春节里,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贴春联、放烟花、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3、出示“三问”,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⑴过年前你们会准备什么?

(贴春联、福字、挂中国结——吉祥平安,向往新年里的美好生活。)

……

⑵除夕夜你们家怎样辞旧迎新的?

(放烟花、鞭炮——为了图吉庆。)

(吃团圆饭——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凝聚着浓浓的亲情。)

(看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娱乐,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热闹开心。)

……

⑶大年初一你们是怎样给长辈拜年的?

(送年礼、拜年——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4、阅读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猜猜看,人们最希望的过处方式是什么?

20xx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头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获全票通过?为什么?

6、大家都喜欢过春节,你知道过年春节的来历吗?说说有关传统神话。

(1)春节的来历。

(2)“年”的传说。

(3)放鞭炮的由来。

(4)压岁钱的来历的来历。

(5)贴春联的由来。

……

7、欣赏春联,感受春联的文化魅力。

(1)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春联》这篇课文,还记得有哪些春联?

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灿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

(2)从这些春联中,你知道人们对新的一年有哪些美好的心愿?

(3)欣赏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各有贺岁对联,猜一猜是关于哪些省市的?

出示: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博靓申城。

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钦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

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

……

(三)走进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1、当提起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时,你会想起哪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

2、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1)讲故事《屈原沉江》。

(2)包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3、五月端午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对于爱国忧民、刚直不阿的优秀人物历来都怀有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来朗读诗歌《端午节祭屈原》吧!

4、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故事?

(四)了解其他传统节日,感悟民族大团结。

1、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组小小的看图竞猜。

出示图片(或点击课件):展示不同传统节日里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3、全班交流:

⑴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⑵在这些节日里,你和家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或者吃些什么食品?

(元宵节——吃元宵,张灯结彩,赏花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全家团圆……

重阳节——登高,赏菊花……)

4、你还知道有关传统节日的各种美丽传说、神秘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元宵节的故事,清明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重阳节的由来……)

5、欣赏古诗词,感受文化魅力。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许多诗人、词人留下了宝贵的诗词,请欣赏:

新雷(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20篇:《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通过小狗贝贝由低到高从不同的位置看桌面上的节日礼物,以及小明由远到近观察树林看守人小屋周围景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设计理念

1. 在观察、想像、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2. 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使学生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加深学生对空间观念的把握。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实物

彩笔 重点、难点

根据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变化,让学生想像、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师:儿童节的时候,你是怎样度过的呢?爸爸妈妈给你什么样的礼物呢?我们来看一看奇奇的节日礼物。(点明课题:节日礼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体会到由低到高,由远及近地观察时,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是不一样的。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获得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 1.自学指导

师:现在桌上放着一些奇奇收到的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他都收到了什么礼?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由于它的个子矮,它便想了各种办法。它从这四个位置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明确自学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56页的内容,完成填空。 (2)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每次所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3)限时5分钟。

2.学生自学。(师巡视,发现问题) 3.合作交流。

各小组发表意见,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也不一样.】 4.实际观察 观察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从以下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课桌以及桌子上的物品。

①蹲着观察

②眼睛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察 ③站着观察

(2)自己独立观察,然后小组交流你所看到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

(3)限时5分钟。

全班交流

(二)由远到近观察景物 1.自学指导及要求:(课件) 小明沿小路向森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从A点处看到的和在B点处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越接近物体,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3.学习检测: 课本57页中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做画,全班交流欣赏图画.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也不一样.由远及近看景物:越接近物体,看到的范围就越小.课后反思:

1.直接观察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学生利用实物进行观察和体验,能够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刺激他们的视觉感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2.学生“自主探究”贯穿全程

本课在自学、分组学、全班交流互学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亲身体验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观察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乐意去做。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 下册)

大庄小学

丰收节日教学设计
《丰收节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