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视识字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在低年级完成足够量的识字教学任务,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读书,大量地进行课内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界的共识。

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而现在的孩子年龄小,从小娇生惯养,一进入小学就要认记这么多生字,确实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上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该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就成了老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重视识字教学

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

一、二年级加大了识字量加快了识字步伐,这是为什么呢?为了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加强写字”的精神。为了使低年级儿童尽早、尽快阅读。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安排认识使用频率最高的400字,可覆盖50%以上。到二年级下册共认识1800个常用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二年级小学生基本上可以自己读书看报了。这无异于给儿童插上在广袤天空自由翱翔的翅膀。所以人们普遍认识到:儿童尽早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的培养,初步的阅读方法的掌握和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识字就是为提前阅读做好准备。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所以,有教育专家指出,小学识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这样有利于学生广泛的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而识字是阅读的前题。 《新课标》上要求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

1、2周岁,错过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困难了。如狼孩。儿童

7、8岁形成语感的最佳时期,叫“最近发展区”,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培养就困难了。所以老师要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读中去想,在读中去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

二、识字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当然,要让学生坚实地打好识字基础,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这些困难,并想尽办法去克服它。这些困难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影响识字教学的质量。我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一)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免就会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二)低年级段识字量较大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了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低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突出“兴趣”

要求的识字量大,而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这就是摆在我们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面前的一对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我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为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又为识字教学带来了契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好“兴趣”这一有力的武器,我们就一定会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对生动的、直观的、有趣的知识就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清楚字与字间的相互联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有趣味的教法,创造性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以”兴趣”为纽带有机地统一起来,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

如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了各种趣味性很强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教师就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生活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现在的世界,外面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只要孩子能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比如到超市里去买东西,货架上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啊,要孩子们一下子记住是不可能的,那就分类来记,前几次记薯片,过几次记糖果类……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我们可以大力宣扬,热情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识字的习惯。

(二)教会学生自主识字

1.学会拼读,促使学生自学识字

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教师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教材中”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52个汉字,所以在教学中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2.利用插图或者直观教具识字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象形字。如在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一文中通过借助插图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 3.联想识字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使它的字体形象多变。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开会”的“会”字,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它进行观察,发现它是由“人”和“云”组成,且“人”在“云”上,启发学生编成一句“人在云上卧”这样易懂易记的话来学习和掌握它;又例如学习“春天”的“春”字,使用同样的方法把它编成“三人观日”这样一句话,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它了。在教学中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使难记的字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 4.利用汉字规律,促进学生主动识字

汉字大多在音、形、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由于儿童认知不多,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教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进行自主识字。 5.让学生互学识字,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要有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作保障。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通过同桌互学,以及小组和大组共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抽取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认会并记住。在学习中让大家共同参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祖先造字是非常有智慧的,有些汉字神奇有趣,如:手放在眼睛上是“看”;人倚在树上是“休”;家里着火是“灾”;火上压物是“灭”;人关在笼子里是“囚”;木字下边加一横是“本”,指树根,上边加一横是“末”,当树梢讲。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些汉字造字的规律和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给学生以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记字以外,培养学生字理识字的能力,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水平就会大大地提高。

6.开展识字统计活动,评选“星级识字大王”

在班上先公布评选识字大王的条件和方法,,先由同学检测、家长检测、然后老师个别检测,并统计出每个孩子的识字数登记他自己的书上。第一学期时,每认100个字为“一星级识字大王”,认识300个就是“三星级识字大王”,认识1000个就是“十星级识字大王”。如果是490个也只算四星级。第二学期就是每认识200个字为一个星级,最多也只有十星级,这样便于操作。并且老师做一些塑封的“星级”牌子颁发个学生做奖赏和标志,同时给予适当作业本红花等物质性奖励。但是如果已经认识的字再检测时返生了,每5个字就要退掉一颗星级。这样也是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人人有牌子,并有竞争意识,激励孩子们自觉主动地用自己的识字方法反复复习巩固,既缩短纵向的差距,也缩短横向的差距,牢固地掌握汉字了,或许终身难忘。

重视识字写字

重视识字教学 落实课标要求

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做到“三重视”

重视音标教学

重视古诗词教学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

重视识字教学
《重视识字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与识字教学 重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