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够和各位老师进行经验交流。我作为一名教龄不到2年的新教师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我批评指正,这将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次收获。下面我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在教学中多进行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我教的是九年级的历史,在教这届学生的第一天,我就对他们说:“九年级历史是关于世界历史的学习是全新的内容,所以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我对大家将一视同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不放弃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都会给予鼓励,不因有些学生学习不好就放弃他,在教学时做到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减少坡度,这一点对后进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后进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样在不断鼓励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对于我们开卷考试的科目更是这样。在人们的印象里开卷考试,就是抄书,非常简单,有什么难的。所以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不够端正。表现如:上课说话、开小差、作业乱花等等。所以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我就会给学生进行分析中考情况。在中考中,每一门学科都很重要,所以要抓紧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不要偏科。去年的中考中政史得到10分的同学就两个,9分的也很少,8分的偏多。这说明政史想要拿高分不容易,因为你在中考中面对的对手来自全农四师。还有就是去年的一位同学政史考了4分这让他和师中失之交臂,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的去学习政史。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通过我的努力现在九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已经大幅改变。比如:九(1)班的覃天亮同学学习有些偏科,历史考试成绩不太理想,通过我的引导之后历史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从50到54再到这次期末考试的62分。我相信在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后,成绩还会有所提高。

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激发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首先是让学生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学期我进行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运用,而这一模式就很好的诠释是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句话。预习----展示-----反馈,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进行辅助教学。在预习环节,我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展示环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分小组进行主持课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内知识进行展示。在反馈环节,各个小组间进行比赛性质的知识问答,课堂气氛活跃,当大家做的好时老师就会给予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有问题难以解决是老师就是助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加强。

其次,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四、在教学中努力的夯实基础

通过去年对九年级的教学,我发现中考还是以考基础知识为主,还有就是现

在历史为开卷考试,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只等着考试时翻课本、资料以应对开卷考试。这实际是对开卷考试的一种误解。政史考试两门科目合在一起考只有120分钟的时间,光靠翻书显然是做不完试题的。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运用知识,快速答题。所以开卷考试必须夯实基础。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第一项为知识和能力。知识又是能力的基础,因此,每讲一课都要求学生把本课的重点笔记进行记录加深记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熟练程度。另外,我在历史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逐条落实。落实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讲完课在学生自学时,要对学生进行逐个提问。检查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人人过关。

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在的历史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历史教学为社会为时代服务的理念,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整合。学生如果只记知识点不能将知识相互联系、重新整合,就答不好这类题。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复习中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打破教材原来的知识体系,按照多种标准进行重新归类、整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成为纵横交错的网络状态。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有方法可寻,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板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兴趣。

以上就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历史经验交流论文

九年级历史经验交流

届新老九年级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历史复习效率经验交流

初三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

学习经验交流稿(历史)

历史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