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国宝大熊猫演讲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6 09:01:02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像片断,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从标题入手,初步了解文章所写中心。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引发学生思考:本文用“国宝大熊猫”作为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含义?其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2.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2.比较探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明确: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最近,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新开辟了一条旅游路线,沿途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尚未拟写,请各方阵同学帮它拟写。

《口技》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更多初一语文教案,请关注

推荐第2篇:《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叫猫不是猫,像熊没熊高 ,爱吃嫩竹叶,是咱国中宝。 (打一动物)谜底:大熊猫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2、检查生字词: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 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 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

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四)二读课文,提炼总结

1、齐读课文1至7自然段,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

2、熊猫的野外生活(快速自由的朗读8—16小节,并说说这一部分让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3、读17自然段,,画出直接点题的句子。

(五)再读课文,感受语言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理由?(要求:从修辞及说明文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六)学以致用

给咱亲爱的熊猫朋友说一句话,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推荐第3篇:(师)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的导学稿

课题:国宝----大熊猫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时间;2009-04-01 执笔:李艳梅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增强关心、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学法引导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主要是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同时对说明语言和说明方法进行复习。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查资料,了解作者。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标段序号,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完成《名师导练》一1.2.3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自主学习

师: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明确:(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 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补充下列内容: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 (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 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

5.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明确:主要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展示点拨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师做点拨。

四、探究学习

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

②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③“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④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

②列数字。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④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意思对即可。)

五、达标测试

《名师导练》4至10题 教(学)反思:

推荐第4篇:《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文。

3.熟读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编写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文信息图

(2)文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二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布置作业: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附教学资料

关于大熊猫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美丽的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从1974—1989年,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得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

“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网上查找有关图片。

教案点评

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发现的乐趣,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可进行分小组的调查研究,挟持调查报告,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也可举行一次为话题的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重点理解本文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为了增强的形象性、生动性,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现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同时还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体态可爱”特征。此外,还结合有关内容穿插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故事,也丰富了的内容,增添了的情趣,使更具有可读性。都是教学中的重点。

推荐第5篇:国宝——大熊猫》学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表达上的特点。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像片断,

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食肉和尚”之称的动物是什么动物吗?师揭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

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与作品。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濒危( ) 璀璨 ( ) 繁衍( ) 分娩( ) 邛崃( )仔熊猫( ) 翌日( ) 孤僻( )

三、自学质疑

1.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学生互助解决,师作适当点拨。2.重点引导解决下面问题:

从标题入手,初步了解文章所写中心。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引发学生思考:本文用“国宝——大熊猫”作为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含义?其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呢?

点拨: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四、交流展示

(一)熟读课文之后,你能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介绍“我”吗?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名字由来

5.我的外貌

6.我的饮食习惯

(提示:尽量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句)

(二)引导学生把握说明的思路和顺序 点拨:(思路) 前三段概说珍贵原因 外形特点:可爱

7.我的生儿育女

8.我的价值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生活历史古老:活化石 (顺序):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重点指导朗读文中形象生动说明的语句)

2.比较探讨(结合第一题引出):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点拨: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与准确性。

六、迁移应用

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讨论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七、教后笔记

推荐第6篇: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课题

国宝大熊猫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根据资料和问题提示,能抓住特点,介绍大熊猫,并能有顺序地写下来。

2.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教学

重点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教学

难点

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 谜语激趣

1.

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这些生活中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写一种动物,先来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2)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设计意图:为了营造轻松愉快地氛围,用猜谜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说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说、乐说的愿望。】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利用资源 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3: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4)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

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课件出示5)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顺序地说,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说好的信心。]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我知道还有很多的小朋友想上台来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来说。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就是把自己

【设计意图:问题引领,资料展示,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作的思路。】

【设计意图: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从说到写,进行牵移,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尽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的快感。可以欣赏自己的,也可以欣赏别人的;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欣赏一个词语。。】

关于大熊猫的想法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就可以互相交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提示:写得时候每段前面要空两格。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师在这个环节仍要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别人给你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

7.请小朋友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设计意图:书写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那么,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关于小狗的信息,然后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板书

内容

习作:国宝大熊猫

外形(样子)

生活习性

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国宝大熊猫》,指导孩子们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课件出示的图片,先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孩子们学会结合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被视为国宝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

由于大家对大熊猫比较陌生,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写作前一定查找资料,了解透彻,才能把大熊猫介绍正确无误。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资料外,其余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推荐第7篇:国宝大熊猫教案1

洪泽实验城东校区七语(下)自学案 主备人;窦锦亚 审核人:王婷婷 总课时: 二次备课

国宝—大熊猫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课型: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文中说明顺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难点:学习文中说明次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大熊猫图片,指名描绘,说说感受,师由此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

2、词语积累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

)戏 憨(

)态可掬(

)濒(

)危 璀璨(

) 邛崃(

)

........浩瀚(

)

栖(

)息

孤僻(

) 分娩(

) 翌(

)日

.....繁衍(

) 上林苑(

)笨拙( ) ....理解词语:

憨态可掬:

璀璨: 漫不经心:

濒危: 屈指可数:

浩瀚: 乐不可支:

殊荣: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自学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介绍了珍稀动物( )的特点和习性。从全文来看,文章紧密围绕(

)这一中心主题来展开说明,突现它的可爱及珍贵。

三、合作探究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执教:

- 1

推荐第8篇:《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方城县小史店二中 李保瑞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学习本文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楚说明事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1.了解熊猫的特点和习性 2.体会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难点:

根据内容需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课文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大熊猫。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动物作为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那么你们知道在动物界中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提问: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回答) 师归纳: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两幅关于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教师展示关于大熊猫的图片)

师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二、根据课题,揭示学习目标

1、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揭示学习目标 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洁,形式自选。

2、小组讨论

要求:(1)小组共同讨论,形成比较完善的答案,并推荐出交流的一名代表交流。

(3)老师总结。播放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三、设疑自探

(一)老师出示自探指导要求,学生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1: 1.自读课文.2.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二)老师播放课件,检验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hān bīn mò 憨态可掬

濒危

獏 yuàn cuǐ càn qióng lái 上林苑

璀 璨

邛 崃 hàn pì miǎn 浩瀚

孤僻

分娩 zǎi yì yǎn 熊猫仔

翌日

繁衍

四、解疑合探

(一)教师出示自学指导2: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二)教师小结

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

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五.质疑再探 教师继续引导,出示自学指导3: 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2 .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六.运用拓展

(一)出示自学指导4:

你能联系课文,说说怎样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二)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课件展示: 保护大熊猫

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

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各大小栖息地,增加大熊猫的流动性。

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4、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七.布置作业

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向全社会呼吁:

关注保护野生动物问题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良好,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踊跃积极,很好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还存在学生讨论不大胆,表述不清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大力鼓励,积极引导培养。

推荐第9篇:保护国宝大熊猫(推荐)

保护国宝大熊猫

论题4 专业:金融 班级:0796 姓名:石晶 学号:2007946175 如果我没记错,熊猫是经过第四纪冰川得以幸存下来的物种,熊猫的饮食方式的变异也许正是它能经过那场灾难得以幸存的原因。研究它的生活习性和生命活动的形式也许能帮我们找到古老生命方式运行的影子。也学许多生物的研究也许目前看不到它的意义,但将来说不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有益的影响。另外,我们需要保护得并不仅仅是大熊猫,而是整个野生动物,整个自然环境的平衡,平衡的破环,生物变异速度的加快,足以让我们警示。这样例子非常多,有些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前些天看了一个节目,正好说的是1995年美国的马里兰州发生得一场灾难,成千上万的鱼漂浮在水面上,不少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染上了怪病,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身上出现溃烂,而造成这些的凶手就是河底的一种古老的单细胞藻类。它变异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毒性可怕,贪嗜鱼血和人血(这个是以前的研究中从来没发现过的),它对捕鱼人和河边生活的人带来的恐慌不亚于食人鲳的蔓延,最可怕的这种藻类的变异来源于食物饲料任意排放水中的结果。又比如说现在流行的一种营养品---螺旋藻,还有科学家从海绵的身上提出了一种重要的药剂(可惜时间太久,记不住了),这些有益的影响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过所有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怎么样?它们数量的变化、物种的更替以及生活习性对自然界(动物、微生物、植物等等)的循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这样的研究是很有意义!

为加强大熊猫保护,我认为人类应该采取以下六个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大熊猫。

一、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为掌握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状况,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74年至1977年,1985年至1988年,1999年至2003年底连续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资源调查。2004年6月结束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0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内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包括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

二、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中国政府一直把强化栖息地建设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关键,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要手段。1963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白河、王朗、喇叭河等地建立了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进一步加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限制大熊猫分布区森林采伐力度,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个,有效地保护了超过57%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71%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三、积极开展大熊猫抢救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等地的大熊猫主食竹发生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开花,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生存,很多大熊猫个体因饥饿、疾病而死亡。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务院全面部署,林业部采取非常措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以及大熊猫分布区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组织,建立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等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工作的人员达到千余人。同时,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兴起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2007年底,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287只,其中救活210多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的大熊猫123只。1990年以后,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开花的竹林逐渐恢复,抢救工作也逐步转入正常保护阶段。

四、实施重点工程,以保护大熊猫。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1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2002年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1998年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2001年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五、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我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自上而下五级管理机构形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熊猫分布省、市(州)、县(市)林业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兼)职保护机构,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能力建设、巡护、救护、监测、社区共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有利辅助,就是以野外大熊猫个体为建群者,在人工条件下发展圈养种群数量,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最小规模。在圈养种群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开展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准备工作,最终建立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发展体系。

人类如何能够和动物和谐相处并且协调人类利益与动物的利益是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和谐理念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表达,是思想观念的进步,也可以认为是理念的回归。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天人合一,很早就明白人类应该和自然和谐统一。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倒行逆施从未逃脱过大自然的惩罚。同样人类对动物的保护其实受益最多的还是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人的道德关切逐渐扩及到非人类的生命形式,首先是那些具有较强感知能力的动物,是我们文明程度提升的一个标记,和谐的本意,就是要消除残酷行为和暴戾之气。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充满残酷暴戾气息———即使是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社会吗?而用行政和法律的方式来确认和保障这一改变,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当然,和谐社会不可能只靠法律来实现。但是法律可以通过定义和惩戒违法行为,来限制和减少各种严重破坏和谐的因素。而且,这样的法律本身也是一个符号,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残酷行为的不姑息态度,对国民道德的提高具有莫大引导作用。因此,用法律来保障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推荐第10篇:我们班的国宝“大熊猫”

我们班的国宝“大熊猫”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一定很好奇吧,班里怎么会有大熊猫呢?别着急,让我说给你听。

我们班的国宝其实就是我们的班长刘耀文,因为他长着一对宝石般闪耀的黑眼睛,大鼻子,大嘴,肚子挺得像个弥勒佛,我们便送他几个雅号:刘panpan。panpan胖子最长叫的还是刘panpan。

熊猫学习很好,我们有不会的题便请教他。有一次,我被一道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决定问熊猫。我走到他跟前,他没有注意到,我拍了他一下问:刘我还没说完,他大叫一声:吓死我了是谁?等他看清我是谁,说:别老是悄悄走来,出点声嘛!你来干什么?我说:有不会的题。可他也想不起来了,唉,白害我千里迢迢的来一趟了。最后,班长想起来了,又跑过来告诉我,我对他感激不尽。

班长可爱多管闲事了,比如说他见到小弟弟小妹妹在楼梯上跳,便会冲上去阻止,有的不听,他便说一大堆话使人家信服,真服他。

这就是我们班的大熊猫刘耀文,你觉得怎样? 龙口市龙矿学校四年级一班 杨铭

第11篇: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转换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感悟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关于《国宝——大熊猫》一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教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采用“读—悟—说”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一篇说明文,《国宝——大熊猫》一课不象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可读性很强,它只是用说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动物。然而教师并没有忽略“读”这一阶段,运用自由朗读、快速浏览、整体阅读等多种读文方法使学生熟悉课文,既有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又有精彩语段的反复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更正读音,使学生能准确地读准字词。在“悟”的阶段,教师由课题入手,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教学设计>文章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国宝”二字,进行质疑、解疑。教师带领学生入门后,重在学生依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层次进行感悟。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地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重点。一下子找准课文17小节,并能准确地概括出体现“国宝”的三个方面: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在这一环节中,教者没有用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个体思维、有同桌研讨,有四人小组讨论等组织学生个个勤动手,并能积极参与,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三个阶段是“说”,“说”必须建立在“读”和“悟”的基础上。“读”和“悟”让学生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脉络,掌握教学设计>文章的要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说”是在这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再次提高。《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教学设计>设计的最后环节让学生介绍大熊猫,为保护大熊猫写标语,写倡议书,正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注重评价。课堂评价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参与教学中肯的分析,又能培养他们思考、质疑、大胆表意的能力。《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过程中评价方法也非一成不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体动员,全体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但又不是盲目地用“很好”“不错”“讲得很好”一些评价语,总能在学生答疑之后,作深入浅出的剖析,使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有更新更高的认识。生生之间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这一年龄层次学生的特点,毫无保留,大胆直言。他们大多畅所欲言,既能对学生发言正确的地方谦虚接受,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之处,或自由发表自己与之相左的看法。整堂课的教学评价使教学环节衔接得更顺当,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出现充满激情的场面。

第12篇:《国宝——大熊猫》法制教育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

滨海县滨淮农场学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保护大熊猫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采取的措施。

技能目标: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

1、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3、了解保护保护大熊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以及保护大熊猫的法律法规。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图片导入。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

笨拙.zhuō

濒.bīn危

温驯.xùn

璀.cuǐ璨.càn 繁殖.zhí

浩瀚.hàn

苔藓.xiǎn 缭.liáo绕.rào 栖.qī息 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 拯.zhěng救

三、释题

你认为题目叫“国宝——大熊猫”,有什么作用?

四、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1)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那么从课文标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划出相关语句。

(3)课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这三个特点?

(4)除了“珍贵”外,大家还从文中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5)每方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一遍。 (6)为什么说大熊猫是活化石?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五、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1)就自探和分组交流的内容,后进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秀生总结。 (2)教师随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 2.释疑巩固

(1)让学生提出合作、展示以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教师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六、感知语言特色

①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

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②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品析,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学生相互评价)

③归纳总结:如何增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七、课外拓展

1.请你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保护大熊猫的有关法律法规给大家介绍一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7年通过的刑法补充案进一步强调,对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请你说一说除了从法律上进行立法保护大熊猫,我们还可以怎样保护大熊猫?

例如:设立保护区,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科学技术增强大熊猫繁殖率和存活率等。

八、总结授课内容。

1.课文中有关熊猫的知识。2.课文的语言特点。

3.保护大熊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措施。

九、布置作业。

完成《国宝——大熊猫》练习

第13篇: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王君《国宝大熊猫》教学实录

2011-11-03 11:25:44| 分类: 七下教学实录|字号 订阅

第一部分 课前热身

师:昨天预习了课文,第一个热身运动,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你用心预习了吗?你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     大熊猫只吃竹子

大熊猫有冬眠的习惯

大熊猫体态肥大,不能爬树

大熊猫平时喜欢结伴而行

大熊猫体型巨大,生来下的幼仔也大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

(生抢答热烈。略) 师:下面是第二个热身运动。 【投影】

  大声朗读课下注释

在课堂随记本上抄写常用词语表中的词语,一词一遍。然后和“语文死党”交换检查。

大声朗读词语一遍。读给“语文死党”听。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笨拙 温驯 栖息 巢穴 翌日 哺乳 荤素  

(生活动。请两名同学上黑板写注音。教师纠正。) 师:咱们还有一个热身运动。 【投影】

 用诵读诗歌的语言诵读第四自然段,享受说明文语言的用词美,描写美,层次美,句式美,情感美……    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

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

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

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组织生诵读,男女生配合诵读。略)

第二部分 初级挑战 【投影】 课文减肥游戏

1、浏览全篇,找出可以删掉的段落。

2、把课文浓缩为一段话。

2、把课文浓缩为一句话。(生自主学习讨论写作)

师:同学们先交流一下哪些段可以删掉。

生:开头三段就可以删掉。德国欢迎大熊猫,这是在叙事。 生:第七段可以删掉,写的是中国送兰兰到日本。

生:第七段后面部分可以删掉。前三句可以保留,写的是许多国家以得到大熊猫为荣。

师:同意。核心句子可以留下。

生:15段可以删掉,写的是西班牙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的事。 师:真好。这些可以删掉的内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

【投影】

说明文中的“穿插”

  在说明文中加入各种小故事,这种手法叫“穿插”。

穿插的作用是丰富说明内容,使说明生动有趣。 师:给课文瘦身之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说明内容。

生: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大熊猫的名字由来。大熊猫的食物习惯。大熊猫的活动习惯。大熊猫的生殖。大熊猫的科研价值。 师:比较全面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内容呢? 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师:用一个短语呢? 生:国宝大熊猫。

师:真聪明!其实本文的题目就是说明中心。

第三部分 中级挑战

师:初级挑战大家完成得不错。现在进入中级挑战——语言体检。 【投影显示】 准备运动:知识储备

 说明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可以从以下方面的修饰和限制入手:

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频率、确数、概数……  

师:说明文是促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的一种文体。所以我们在给课文的语言做体检的时候,老师也希望大家表达得规范。老师先做个示范,就是平常用的“三步上篮”分析法。

【投影展示】 “三步上篮”分析法

 分析“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的“左右”表达很准确。

第一步:“左右”一词表示约数。   第二步:说明“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的“两年时间”是个估计的数字,是大概,不确定。

第三步:这个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生自读,琢磨吸收。)

师:好,现在请大家闯关。我们以 13段14段有关大熊猫的生殖为例段请大家评析。现在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这两个段落。 (生朗读) 【投影展示】

闯关:建议你品析以下词语

  “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

“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中的“一般”和“有时”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

(生分组思考讨论)  

师:请大家发言吧。先请第一组。

生:“暂时”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做了限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出了大问题。差了最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要把句子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大家平时问题出得最多的环节。你想想,做个补充。看书。

(等待这个学生思考)

生:哦。这个“暂时”说明了大熊猫只有在发情期才同居,平时他们都是独来独往的。

师:好!这就全面了。第二组继续。

生:我认为“一般”和“有时”都是在频率上做了修饰限制。“一般”说明在大部分时候熊猫都产一仔,“有时”则说明熊猫产两仔的机率很低,只是偶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表达很完美,声音也很响亮。太棒了!给掌声!第三组继续。 生:我认为“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指多数熊猫在分娩期间是以枯树洞为巢穴,还有部分熊猫不是这样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老师,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觉得“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制,指熊猫在分娩期间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枯树洞为巢穴的,在有些时候可能以其他地方为巢穴。这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哦,两种意见。大家同意哪种? (生叽叽喳喳,各有见解)

师:祝贺大家。同学们其实发现了一个歧义句。这恰好是作者表达不够严谨造成的。老师也没有去查更多的资料。如果我们要这个句子成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如何改呢?大家各自循着自己的思路去想。 生:分娩期间多数时候以枯树洞为巢穴。 生:分娩期间大多数熊猫以枯树洞为巢穴。

师:真好!老师代作者谢谢大家了。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教训值得记取啊!这次闯关闯出了新收获,真棒!老师再用其中的一个句子做个总结,请同学们做笔记。

【投影展示】

老师示范:“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用得准确

  第一步:“暂时”从时间上做了限制。

第二步:说明雌雄熊猫为了生殖而同居的时间比较短,独居才是它们的日常状态。

第三步: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步上篮法”让我们的答题思路清晰,表述万无一失)  

师:给语言进行体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投影展示】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是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表现。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

第四部分:高阶挑战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学习已经是高级挑战的境界了。质疑精神是最高贵的学习精神。接下来的挑战也和质疑有关。 【投影展示】 闯 关:课文体检

请重点体检第六段,它在文中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吗? (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第六段讲的是熊猫外形的问题,而第四段讲的也是外形的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两段合并。

生: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第四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说大熊猫人见人爱。然后把六自然段移过来,写它的长相人见人爱,接着写它的姿态人见人爱。这样更紧凑也更严谨。

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好!老师也替作者感谢大家了。看来,其实课文的问题也很多,我们要敬课文但完全不必畏课文。挑战课文挑战作者很有意思不是?奖励大家积极思考的态度,来,最后我们来点儿课后休闲—— 第五部分 课末休闲 【投影展示】

熊猫和北极熊的生存选择

 熊猫和北极熊本来有着同样的祖先,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就分为两批,一批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移到了北极的寒带的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步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但是结果却相反。

奥妙何在呢? 

(生兴趣大增,热烈讨论,发言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幽默点拨。教室中笑声不断。) 师:拿出苹果电脑,进入wiki,老师已经为大家设置好了链接,自己去看吧,然后把感想快速发表在留言栏中。 Wiki平台上答案为:

由于环境好,熊猫就由以前比较凶猛的动物变成好吃懒惰,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熊猫犯了两个错误,因为首先它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如老虎、狮子、狼,它们常会和它抢食物吃,所以熊猫一生气不吃肉了,退出了和那些凶猛动物竞争的行列。紧接着它又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决定吃其它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是它犯的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而生存。

就像一个人,如果他只具备一种技能,而且不会根据环境的需求不断更新或改变自己的技能,当社会不需要这种技能的时候,他就会失业或下岗。熊猫也是这样,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只剩下了全世界仅有的几只大熊猫。?

而移居到北极的那一支熊的后代,却渐渐进化成为了北极熊,在冰封雪冻的北极生活得很滋润,一点也不存在灭绝的危机。它比熊猫要凶猛,体重比熊猫要大至少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是最后也能在海中游泳几个小时,并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生物,吃海豹,吃海象,吃各种虾和鱼,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吃,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极,它却也能够席地冬眠。过了三四个月以后,北极熊冬眠结束,拍拍身上的雪又是一条好熊!

北极熊的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北极生存环境恶劣,但对于环境的努力适应,导致了北极熊强大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无数的生物学家都做过实验,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食物和水,另一种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 人也是一样,凡是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比较坚强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而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通常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这从中国无数家庭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到。所以说,退出竞争,避免艰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在课上常对学生们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而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启示: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而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生利用电脑自学,点评,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国宝——大熊猫》的学习)

第14篇: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材分析:

《国宝——大熊猫》选自于《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此文前面的两篇课文分别是《松鼠》和《松树金龟子》,后面有一个相关的写作训练: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最后还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在这个说明文单元中,《国宝——大熊猫》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结构非常清晰,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另外,《国宝——大熊猫》这篇文章不同于其他说明文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会发现文字并不是枯燥、单调、死板的。透过文字,我们会感受到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体验到大熊猫在经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考验,成功的生存下来,与地球共存并发展的坚强毅力和忍耐精神;我们会从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中看到祖国的荣耀,等等。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对国宝大熊猫习性的了解以及从说明文顺序、语言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国宝大熊猫,但是对于大熊猫的一些习性、现状,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在讲授此课时,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就是一个重点。此外,作为一篇说明文,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生动说明也要作为本文的一个重点。根据上述情况,这堂课我主要从对大熊猫的了解,对课文的分析(重点在说明文知识语言角度)以及对大熊猫的关注和保护角度来讲授这篇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呈现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教师加以补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

教师补充资料:大熊猫的有关知识:大熊猫属于猫熊科,也叫猫熊、熊猫。长1.5~1.8米,肩高约0.7米,重达100公斤以上。它的形态像熊,但颜面比较宽而短,尾短,通常头、胸、腹、背、臂白色,四肢两耳、眼圈褐黑色,毛粗而厚,不怕寒冷而怕炎热。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中,主要吃竹的嫩枝叶和鲜笋。吃竹子时,先把竹子咬断,然后一根根地扯掉枝叶,剥去竹皮,一口口吞吃。有时也吃些荤食。吃竹鼠时,它先找到洞穴,然后一面向洞内喷气,一面用前掌在洞口拍打,竹鼠从洞里窜出来,正好被大熊猫抓住,当做美餐。动物园里饲养大熊猫时,除了供给大量植物性饲料外,还添加一些鸡蛋和牛奶。它稳重好静,性情温和,小熊猫、金丝猴、苏门羚、青鹿和贝母鸡等,都是它和睦的邻居。大熊猫妈妈照料幼仔十分体贴。它外出时,把“孩子”噙在嘴里,或者用背驮着,形影不离,还教“孩子”各种本领:爬树、游泳和剥食竹子。两年后,就各自去过孤独生活了。它的寿命约10~25岁,产仔多数为单胎。

二、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xī)戏憨(hān)态可掬(jū) 濒(bīn)危璀璨(cuǐcàn) 邛崃(qióng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繁衍(yǎn)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明确:我国特有

国际公认珍贵古籍记载可体态可爱爱数量稀少活化石

2、熟读课文之后,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教师举例补充:第4段,分别从“喜欢嬉戏”和“善于表演”这两个方面直接描摹了大熊猫的可爱。在写“喜欢嬉戏”的时候,用了“有时„有时„有时„有时”的比较整齐的排比句式,分别写它直立、啃竹枝、打滚和玩耍的四个方面。可见用了用排比、打比方(状似舞蹈)、用拟人(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等的说明方法,还有“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易地”描摹都能形象具体地写出大熊猫体态的可爱。

大熊猫经过训练之后就能成为明星,非常善于表演,这一部分运用了举例子: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蹬皮球等精彩节目„„,打比方:成为“明星”是暗喻的修辞等说明方法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

美丽的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从1974—1989年,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得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

“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

五、布置作业: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4、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板书设计:

我国特有珍国际公认贵古籍记载可爱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活化石

第15篇:《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的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可视条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

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二)学生阅读文,探讨问题

.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题,发人深省

.最后提到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你对此有何感想?

2.结合资料就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3.对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你了解多少?能给大家谈谈吗?

附:资料(1)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资料(2)

广东省林业厅和有关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于1998年2月12日联合出击,在顺德市某镇白莲宾馆一举查获大批被宰杀的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巨晰、蟒蛇、黑熊、穿山甲、小灵猫、鹰类等珍贵动物。在这个宾馆只要你肯出线,许多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都能吃到。只要你点的出,该馆承包人会北到大兴安岭,西至天山山麓,给你找来。在1997年他们还宰杀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云豹一只。据宾馆负责人交代,自1994年以来白莲宾馆长期宰杀经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有时还批发给别人。

【设计说明】这些资料可以用投影、录像等形式呈现。意在通过一系列惊人的数字,使学生认识到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悲惨命运,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呼唤学生善良的天性去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

(四)作业

.搜集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并用数字表明它们过去和现在的数量,介绍它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写一篇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并配以野生动物生活和野生动物被人类残杀的相关图片,贴在公共场所,进行一次社会宣传活动。

【设计说明】(1)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正在锐减及其锐减的原因。让学生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积累资料的习惯。

(2)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活动实践能力。

第16篇:《国宝大熊猫》的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

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第17篇:国宝大熊猫 公开课教案[优秀]

十七

国宝——大熊

2017/3/24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说明。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品语言、析方法” 及课题)

一、由熊猫图片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验收

1.我来读

2.“熊猫知识”竞答

四、释题(板书:珍贵)

五、感知熊猫

浏览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哪一句概括介绍大熊猫是“国宝”?大熊猫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什么? (请分别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找出后,齐读)

2、课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阅读第6节、第9节、第11-15节) (方法提示:抓中心句及关键词 )(小组讨论)

六、亲近熊猫

每个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

1、外形特点:可爱 (板书: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2、1-3节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5小节引用古籍说明什么? 先写珍贵,然后再写珍贵的原因,这就是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

(板书:由果到因)

七、品读熊猫

(一)赏析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语言,大声朗读后赏析。 (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找出相关句子赏析,教师后补充。) 教师补充:

1、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赏析:运用比喻,突出大熊猫两个眼眶的面部特征,形象逼真,富有情趣。

2、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赏析:运用拟人、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大熊猫的憨厚可爱。 比较语言特点和效果(齐读)

(A)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B)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短,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

(二)赏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句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赏析。

第11段: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第12段: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第13段: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

第14段: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三)合作探究:说明方法

课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提示:讨论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此环节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

1、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熊猫喜欢人烟稀少的僻静环境,喜欢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的地方。

2、第5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明确:主要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的关于大熊猫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由来已久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补充:教师介绍“引用”的说明方法

3、第7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用:举了熊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的盛况,表现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

4、第13段中“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方法;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刚生的熊猫小得出奇,

从而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六、拯救熊猫 阅读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分析造成原因,讨论如何保护和拯救大熊猫。 资料两束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

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据统计,去年全球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动物活体的贩卖以及野生动物皮毛、药材和其他制品。野生动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装饰品、奢侈品,这方面带来的非法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附录》的野生动物已经由1975年的不到500种增加到了4847种,也就是说,25年的时间内,在野生动物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已经有4500多种野生动物被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试试看

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一条有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

七、课堂小结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全文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3、文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

4、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珍贵等特点。

八、当堂训练

第18篇:七年级语文国宝—大熊猫2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

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布置作业: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附教学资料

关于大熊猫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美丽的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从1974—1989年,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得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

“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网上查找有关图片。 教案点评

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发现的乐趣,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可进行分小组的调查研究,挟持调查报告,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也可举行一次为话题的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重点理解本文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现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同时还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体态可爱”特征。此外,文章还结合有关内容穿插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都是教学中的重点。

第19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从外貌特征、种族历史、生活环境、饮食特点、活动范围、繁衍生殖、研究价值等方面了解国宝大熊猫。

2、技能目标:能够弄清说明文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表现事物特征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分析说明文的方法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探究氛围。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忆一下,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赠台”大熊猫的命名话题) “团团”和“圆圆”这两个可爱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我们大家对熊猫了解多少呢?

(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熊猫的信息)

二、抛砖引玉,下达探究任务

现在,倘若你就是我们校园广播站的一名文字编辑。在报道这件事情时,你除了向全校师生介绍“团团”和“圆圆”之外,打算怎样介绍介绍有关“熊猫”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介绍“熊猫”的提纲)

三、小组合作,形成探究共识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策划的介绍提纲,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信息,及时解惑。 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共识,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形成板书。

(教师板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1、介绍大熊猫时应该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

2、介绍大熊猫时,要让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纸上,该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3、介绍大熊猫时,想要把大熊猫的情况说明明白、生动、易懂,该采取怎样的说明方法?)

四、再读课文,寻觅探究理由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穿插解决字词音、形、义上的障碍。 结合大家的共识,理清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来看,作者主要遵循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课文依次从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种族历史、生活环境、饮食特点、活动范围、繁衍生殖、研究价值等方面来介绍国宝大熊猫的。)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作者主要运用了说明、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课文中通过一些说明性文字的表述,向读者全面准确地介绍了大熊猫的相关情况;通过对国宝大熊猫的的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来看,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的竹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表达方式写出大熊猫的食量大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大熊猫在友好往来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特点。)

五、回归生活,确定探究方向

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对于国宝――大熊猫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怎样向其他人介绍小动物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

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确定自己下一阶段的探究方向以及探究方案。 学生完成探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外貌特征

(描写、抒情)

(摹状貌)(打比方) 种族历史

表 生活环境

饮食特点

(说明)

(列数字) 活动范围

繁衍生殖

(说明) 研究价值

第20篇:《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

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第二课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布置作业: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附教学资料

关于大熊猫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美丽的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从1974—1989年,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得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

“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网上查找有关图片。 教案点评

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发现的乐趣,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可进行分小组的调查研究,挟持调查报告,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也可举行一次为话题的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国宝大熊猫演讲范文
《国宝大熊猫演讲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