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书法教案竖画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08:54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书法教案竖

第三课时

竖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横画收获。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行笔不能写得过慢,一般起、收笔稍慢些。 详细讲解: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垂露竖:悬针竖:短竖: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推荐第2篇:《竖弯钩》书法教案

11 竖弯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2.学写“尤”“无”等字,让学生感受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起学生写字的兴趣。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写好汉字。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竖弯钩的形态,掌握其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激发兴趣: 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书法作品。

咦,这儿还空着呢,它可是为咱们班的小朋友准备的,想不想把你的作业贴在这儿?只要你认真学,你的作业一定能选上的。有没有信心?

二、学写竖弯钩: 1.揭题,理解所学内容。

好,我们来看一个笔画,(点课件)师:认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竖弯钩的写法。板书课题:竖弯钩。

2.通过游戏、儿歌了解竖弯钩的写法。

师:小朋友们请坐正,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图竖弯钩)小朋友们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钩笔像一条条生机勃勃的龙舟,又像一个个银色的鱼钩)那要写好竖弯钩要注意什么呢?

写竖弯钩时,转弯处要圆转、自然,不要有顿笔。师:写竖弯钩时我们要把握四个步骤,一起读。出示写竖弯钩时的四个步骤:一顿二弯三回四上钩。

师:“一顿”它告诉我们起笔时要——生答。二弯呢?(提醒我们弯处不能停顿,写得圆润)

师:“三回四上钩”告诉我们写钩前要——(指名回答)

师:那么你们知道钩笔为什么先要回笔再向上钩吗?你们知道成龙吗?他的拳脚功夫可了不得。请大家跟着老师做个徒手操。“请你举起左右手,左手向上举,右手先收回再向上,比比哪个有力量?”生: “我右手的力量大!。”

师: “那么打出有力气的拳头跟写这个钩有关系吗?” 生“我知道!这个钩笔的钩就像成龙的拳头,要先回一回收好气后再快速伸出去,这样打拳的力气大,写出来的笔画也就有力量!”师:是啊,先回再写出的钩就有力量。小小书法家提醒我们要想写好竖弯钩,竖要斜弯要圆底要弧钩向上(出示)。

竖弯钩的写法明白了吗?

3.师范写(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边写边说。起笔向右下轻按,顺势向左下由重到轻行笔,自然转弯,而后向右顺势行笔,底部要有弧度,回锋向上钩出。

请小朋友们坐正,拿好铅笔,做到“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师:瞧,多美的姿势啊,请小朋友们保持这样的坐姿,认真地把竖弯钩写三遍。

作业讲评(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有不对的师用红笔改正)我们现在把缺点改正再来写几个。师巡视指导。

你认为写的好看的,有进步的就在旁边打个☆表扬一下自己。

三、学写“儿”字。

师过渡:小朋友们真了解不起,已经能把竖弯钩写漂亮了。如果在竖弯钩旁加这样的一撇,就是“儿”字。点课件出示“儿”。

漂亮吗?师:写好竖弯钩,再摆放好撇的位置,写出的“儿”字就漂亮了。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来说说?(用教棒指)

师:位置找准了,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儿字认真地写三遍。师提醒学生坐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写的怎么样?作业展示。

师: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哪一个写得好看?师指个差的,问:这个好看吗?为什么不好看?(哪儿不好看?)(看两生的作业)随着学生的评价师用红笔修改。

四、学写“无”

师:写好了“儿”字,再来写“无”。小朋友们看老师写(第一个短横对准中线,左右相等。顿笔回收,向左下方向连带第二横,对准中线,左长右短。为什么呢?竖中线上写撇画,而撇是斜线,撇和第二横交界正好是第二横左右相等处,由撇连带写竖弯钩)。

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无”写三遍。师强调写字的姿势。师巡视表扬双姿好的学生。

写完后,同桌两人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看看他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你可以表扬他,也可以向他提出建议。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他写得怎么样?)

五、让学生选写其它几个带有竖弯钩的字。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明白了竖弯钩的写法。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带有竖弯钩的字,小朋友们自己选写。(生选写) 师选字上墙。师:这个小朋友的字选写了------,写得特别漂亮,如果用5颗星表示100分,老师要给他打上5颗星,我把它贴到展示栏中。还有谁也想展示自己的作业(其他小朋友作业先放自己身边,下课后我们慢慢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好吗?)

五、课堂延伸、总结下课

师:今天,小朋友们专心听讲,认真练字。许多小朋友都已经掌握了竖弯钩的写法。要想写好竖弯钩、写好含有竖弯钩的字,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认真地练习。相信,只要你们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练得一手好字。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点图)齐读(世上——)。

推荐第3篇:竖弯钩 书法教案

书法教案

——竖弯钩和带有竖弯钩的字的写法

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尹源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2、学写“尤”“无”等字,让学生感受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起学生写字的兴趣。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写好汉字。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竖弯钩的形态,掌握其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好,认识我吗?当然啰,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咱们一回生二回熟。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尹,来自盐城市建军路小学。你们就叫我尹老师。喜欢我吗?为什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能向我介绍介绍你们的学校吗?

一、欣赏佳作,激发兴趣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了自己的学校,我也想说说我的学校。我们建军路小学是书法特色学校,我们学校的学生写的字可漂亮了。今天黄老师还带来了几张学生的书法作业,想看吗?(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书法作品。)这些作业都被选帖到我们学校的展览板上啦。

咦,这儿还空着呢,它可是为咱们( )班的小朋友准备的,想不想把你的作业贴在这儿?只要你认真学,你的作业一定能选上的。有没有信心?

二、学写竖弯钩:

1、揭题,理解所学内容

好,我们来看一个笔画,(点课件)师:认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竖弯钩的写法。板书课题:竖弯钩的写法 它在我们教材的第8页,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打开书,第一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通过游戏、儿歌了解竖弯钩的写法

师:看好了的小朋友们请坐正,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图竖弯钩)小朋友们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钩笔像一条条生机勃勃的龙舟,又像一个个银色的鱼钩)那要写好竖弯钩要注意什么呢?

写竖弯钩时,转弯处要圆转、自然,不要有顿笔。师:写竖弯钩时我们要把握四个步骤,一起读。出示写竖弯钩时的四个步骤:一顿二弯三回四上钩。

师:“一顿”它告诉我们起笔时要----生答。二弯呢?(提醒我们弯处不能停顿,写得圆润)

师:“三回四上钩”告诉我们写钩前要-------?(指名回答)

师:那么你们知道钩笔为什么先要回笔再向上钩吗?你们知道成龙吗?他的拳脚功夫可了不得。(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一个个都伸出小拳头“嘿嘿”呼哧起来了。真是兴致盎然!)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做个徒手操。“请你举起左右手,左手向上举,右手先收回再向上,比比哪个有力量?”生: “我右手的力量大!。”

师 “那么打出有力气的拳头跟写这个钩有关系吗?” 生“我知道!这个钩笔的钩就像成龙的拳头,要先回一回收好气后再快速伸出去,这样打拳的力气大,写出来的笔画也就有力量!”师:是啊,先回再写出的钩就有力量。小小书法家提醒我们要想写好竖弯钩,竖要斜弯要圆底要弧钩向上出示

竖弯钩的写法明白了吗?

3、师范写(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边写边说。起笔向右下轻按,顺势向左下由重到轻行笔,自然转弯,而后向右顺势行笔,底部要有弧度,回锋向上钩出。

请小朋友们坐正,拿好铅笔,做到“头正臂张肩平足安”

师:瞧,多美的姿势啊,请小朋友们保持这样的坐姿,认真地把竖弯钩描两个,写两个。

作业讲评(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有不对的师用红笔改正)我们现在把缺点改正再来写几个。师巡视指导

你认为写的好看的,有进步的就在旁边打个☆表扬一下自己。作业展示好

三、学写尤字

师过渡:小朋友们真了解不起,已经能把竖弯钩写漂亮了。如果在竖弯钩上加这样的三笔,就是尤字。点课件出示“尤”

漂亮吗?师:写好竖弯钩,再摆放好三个笔画的位置,写出的尤字就漂亮了。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来说说横在田字格的哪儿?撇呢?点又在田字格的哪儿?(用教棒指)

师:位置找准了,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从横中线上先写短横,对准中线,左右相等,顿笔回收连带撇画,撇的收笔再连带竖弯钩,最后在右上格写点。)

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尤字认真地描两个,写两个。师说做到“头正臂张肩平”足安,提醒学生坐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写的怎么样?实物展示

师: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哪一个写得好看?师指个差的,问:这个好看吗?为什么不好看?(哪儿不好看?)(看两生的作业)随着学生的评价师用红笔修改。

师:请小朋友们再写两个“尤”。(生写)。

四、学写“无”

师:写好了尤字,我们把尤字点变成横,就是无。小朋友们看老师写(第一个短横对准中线,左右相等。顿笔回收,向左下方向连带第二横,对准中线,左长右短。为什么呢?竖中线上写撇画,而撇是斜线,撇和第二横交界正好是第二横左右相等处,由撇连带写竖弯钩)。

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无”描两遍写两遍。师强调写字的姿势。师巡视表扬双姿好的学生,奖励星星。

写完后,同桌两人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看看他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你可以表扬他,也可以向他提出建议。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他写得怎么样?) 五:让学生选写其它几个带有竖弯钩的字。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明白了竖弯钩的写法。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带有竖弯钩的字,小朋友们自己选写。(生选写) 师选字上墙。师:这个小朋友的字选写了------,写得特别漂亮,如果用5颗星表示100分,老师要给他打上5颗星,我把它贴到展示栏中。还有谁也想展示自己的作业(其他小朋友作业先放自己身边,下课后我们慢慢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好吗?)

五、课堂延伸、总结下课

师:今天,小朋友们专心听讲,认真练字。许多小朋友都已经掌握了竖弯钩的写法。要想写好竖弯钩、写好含有竖弯钩的字,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认真地练习。相信,只要你们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练得一手好字。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点图)齐读(世上---)。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点图)

重回一年级写字课堂,面对三十一位孩子的眼光,我觉得压力很大。可是,没有退路。因而教学时,准备了许多的课件,甚至书写故事,想了很多办法。我还能回想起第一节写字课受到的冲击,但我也因孩子们的进步而喜悦。

写字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技能训练,一年级主要是笔画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我的主要做法是立足课内,讲究方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少而精地练习,耐心等待。回顾周一第三节写字课(一4班),教学内容是“竖弯勾”,我是这样设计和完成教学的:

一、揭示汉字美感,选好范字,突出特点。

汉字是美的,美在线条(笔画)的长短、粗细、弯直;美在结构的宽窄、松紧、长短;美在意境的流畅、缓急、和谐。写字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最难的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告诉学生长,长到什么程度;短,又短多少;弯到什么样子;到底有多直。因而,我经常邀请学生指挥老师写,这节课也不例外。在写“竖弯勾”的过程中,我故意放慢示范速度,让学生在指挥我“顿、竖、弯、平、提”的关注中,强化学生对线条变化美的认识,领悟笔画竖弯勾书写的具体要求。

我有意仿写学生的病笔画,学生积极发言“象钩鱼勾”、“转折处要弯”、“底部不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赏评中感悟“圆转”“底部平”的竖弯勾的书写要领,书写要求越来越清晰,有力地保障了笔画的书写质量。

汉字的数量很多,每个字都教到,那也是不可能的。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也是有不同的形态。汉字才得以呈现不同的美,才得以丰富多彩,但却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选择有代表性的范字指导书写在课堂中至关重要。这节课主要练了四个字“无、见、巴、也”分两组。一组是“无、见”中“ 竖弯勾 ”“竖部长,横部短”;一类是“巴、也”中“竖弯勾”“竖部短,横部长”,这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弯勾的书写,难点是该笔画的不同形态。

二、教学直观形象,细心指导,领悟写法。

一年级孩子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以“浮鹅勾”的故事导入,联想“竖弯勾”成“浮在水面的大白鹅”,便于学生理解其笔画特点。老师出示竖弯勾的两种形态,请学生判断谁是“哥哥、弟弟”。通过对比认识:竖弯勾“哥哥”——“高而瘦”,竖弯勾“弟弟”——“矮而胖”,学生很快获得“竖部长,底部短”,“竖部短,底部长”的同一笔画不同形态的直观形象,为后面汉字的书写美观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练习形式多样,写少写美,巩固技能。

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书写动作,领悟书写要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在教学中,始终让学生明确写快、写多、写滥,不如写慢、写少、写美的道理。特别是一年级孩子,强调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是很重要的。因而练习时的形式,变化多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练习形式主要有:提高书写观察的眼力训练——辨别法;初步书写感受的书空训练——演练法;实践书写节奏的运笔训练——口述法;巩固书写美观的欣赏训练——互批法;尝试书写迁移的拓展训练——自批自改法。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意持续,书写追求是多么地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在每一个学习环节智慧地呵护!

四、赏评到位,营造氛围,培养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很可爱,但事情并不是如此完美。我还记得祝书记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要多赏识孩子们”。我想:努力耕耘,充满耐心地期待每一位孩子的进步,这应该就是教师的力量。在孩子们学习书写的过程中,我故意大声地说出我的表扬:

“××孩子,你的坐姿最标准了。”

“眼睛看着老师,看着黑板的孩子最爱学习了!”

“头正、身直、臂张、足要平。让我瞧瞧,手离笔尖一寸,身体要坐正,写出来的字就特别精神!”

“马上写一个非常漂亮的竖弯勾吧,把‘大白鹅’领回家。”

“吵吵嚷嚷喊我(老师)的不看,因为他的语言会打扰身边还在书写的同学”。

“写完就静悄悄坐好的同学,我先看。我知道他刚才准认真写了每一个字。”

“表扬×××,他坚持写好一行字才停下来。”

“我很佩服你,一个字都没擦脏,个个‘字宝宝’都美极了。”

“这个字真美,赛过字帖上的字!书写时,你一定动脑筋思考了吧。”

„„

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写得很专注,我的嗓音有点嘶哑,但我觉得很快乐!孩子们也觉得很轻松。下课铃响时,我和孩子们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五、反思不足,耐心等待,学科发展。

课后,我及时批阅孩子们的写字作业,看到很多孩子都写得不错,我内心充满着喜悦。翻阅孩子们一次次的练习,对比孩子们由最初横竖不会写,到现在笔画有弯直、有粗细;由“木棍子”字到运笔有提顿,有轻重;由“东倒西歪”的分布到结体合理,大小匀称,我既惊讶孩子们书写时巨大的学习潜力,更感动孩子们进步中的成长!可是,这还不够,我仍觉得有些遗憾。比如:

1、一年级每班人数太多,任教班级也多,还是记不清学生的名字,课堂上没有太多地时间关注学生个体。

2、坚持批阅作业,很累,但的确对教学又很有帮助,有时候也会想和孩子们玩点书写游戏,但班级多,跨头多,忙不过来。“书写的果园里,果香弥漫,而我愿拘一缕芬芳。”我想:我还是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孩子的书写运用,同时给予孩子们成长的书写影响。

3、课后能多挤出时间练练笔,看看书。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们书写质量的好坏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某一学科的力量。真诚地感谢支持写字教学的学校领导,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其他学科老师!愿写字成为是我们每个人的写字,愿写字成为我们每天的写字,愿写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写字!

王羲之自幼非常喜欢鹅,但无钱置鹅。卖者见其状,说不要钱,之以书换鹅,后学书弥而不懈,终成大器,其中“浮鹅钩”相传至今。

今天,毛笔老师范老师给我们讲了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住在美丽的绍兴,那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每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就会请一些朋友来他家后面的那条小溪边做游戏,就是把一杯酒放在一片树叶上,然后把树叶放进小溪,树叶沿着小溪漂下来,老酒漂到哪个人那里停下来,哪个人就要喝酒表演节目。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羲之的院子里有个池子,他最喜欢在池子里养鹅。有一天他在池边写了一个“鹅”字就有事走开了,这时候他的第七个儿子来了,在“鹅”字后面写了个“池”字,但是这两个字看上去就像一个人写的一样,所以王羲之很喜欢这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因为喜欢鹅,王羲之还发明了“浮鹅钩”,那“钩”就像一只大鹅在水面上浮着一样。

推荐第4篇:书法教案竖弯钩

第十二课时

竖弯钩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弯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弯钩”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详细讲解:

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5、指名说一说竖弯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弯钩的字。

1、出示范字。竖弯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推荐第5篇:关于竖的书法教案(优秀)

一.故事导入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二.学习“竖”

同学们,又到我们的书法时间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竖的写法。竖在一个字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一般分为两类:悬针竖和垂露竖。 二.学习垂露竖的写法。

出示课件:垂露竖

垂露竖因为它的末端如同15课我们学习的小露珠一样而得名(PPT)。同学们看。 1.请大家仔细观察垂露竖,你认为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藏锋起笔,回锋收笔。

2.在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回峰收笔应该从左向右收。3.打开学习软件,学生观察,教师讲解。(行笔路线,结构)首先要向上轻轻入笔,向右下按笔。中锋向下,匀速行笔。笔锋行至末端,向右下按笔,提笔回锋。 2.视频演示,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我们来看视频是怎样写的?我们先来看正面的视频,认真观察,是怎样把垂露竖写漂亮的。(边演示,边讲解。)

3.描红之前,板书书空行笔路线。2-3遍。好了开始描红,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学生描2个,写1个。

4.全班点评:我们先看他描得怎么样,谁起来评一下?

5、师评

三.学习“十”字。

1.我们再练写一个带垂露竖的字,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字“十”,出示“十,请大家认真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2.视频演示,我们先来看正面的视频,认真观察,看是怎样把“十”字写漂亮的。(用纸挡着)我们再看一个侧面的演示。

3.学生描红并练写。(共3个) 4.指名自我点评。教师点评 5.小组交流评价

四.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1.垂露竖大家写得挺好,下面我们来学习悬针竖,悬针竖因为末端像悬挂在空中的针而得名,大家见过针么?针尖十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小组讨论)

2.打开软件,观察并观看视频。悬针和垂露在书写时大体一样,都是藏锋起笔,行至中锋匀速行笔,但是悬针行至最后应该怎么样,对,慢慢抬笔出锋。

3.书空行笔路线。学生描两个写一个。 4.小结

五. 学习“千”字

1.我们再来练写一个悬针竖的字“千”,学生观察,谈发现了什么?

2.观看正面的视频,再观看侧面的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是怎样把这个字写漂亮的。

3.学生描红并练写。要把我们观察到的体现出来。 小组互评,交流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写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希望同学在平时时刻注意认真书写,做到提笔即练字,如果坚持不懈,相信我们的同学一定可以做个小小书法家 八.布置作业:练写“十”和“千”各写几个。

推荐第6篇:竖画的写法

竖画的写法

叶甸中心小学吴拥军

教学目标:

认识长竖、短竖的形态,掌握垂露竖的写法;明确汉字的任何笔画都由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阶段组成;理解用笔轻重和笔画粗细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垂露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垂露竖的写法。

教具准备:田字格黑板、田字格挂图、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激情导入:

1.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想不想成为咱们班的书法家?

2.指名口答田字格各部分名称,导入新课。

三、新授:

1.明确学习内容,学写“章、罩、举”

2.简介竖:是一字的支柱,要腰胸挺起,健劲有力。一般分长竖和短竖,长竖又分垂露竖、悬针竖,书写时要注意落笔稍顿,行笔正直,收笔或回收或出锋。

口诀:写竖直而正,收笔不相同,垂露与悬针,贵在有轻重。

3.比较竖的形态:

垂露竖的收笔处就像一滴水欲滴未滴时形成的一个圆的驻点,它与悬针竖的区别是无尖,书写时至收笔处要顿笔回锋。

悬针竖就像一支悬起来的针,书写时出锋的尖要锐利,不能虚、弱。

垂露竖的起笔和收笔处皆向右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处较细;垂露竖要写直。

悬针竖的起笔和垂露竖相同,行笔处渐细,收笔处呈尖状。

垂露竖的末端形如欲滴的露水珠,悬针竖形如吊悬的缝衣针。

4.学习垂露竖的写法:

垂露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微提,竖直下行;收笔向下方稍按,然后回收,笔锋回到画内。

5.复习写字姿势。

四、学生练写

章、罩、举:描红再仿写

教师巡视,写得好的画红星。

五、总结,评出班级书法家。

推荐第7篇:竖画教学设计

第七课 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垂露竖、悬针竖”的不同形态,掌握其写法;2.掌握竖画在学中的音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并能发现其特点和规律,正确书写垂露竖和悬针竖。 课前准备:

课件、毛笔、田字格纸。

一、导入:

师:我们的书法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请看这棵大树,你从中发现了哪个笔画? 生:竖画

师:对!就是竖画。通过预习,你知道有哪几种竖画吗? 生:垂露竖和悬针竖

师:垂露竖和悬针竖属于长竖,我么还学过......生:短竖

师:是的,其实竖画有长竖和短竖,长竖又包括垂露竖和悬针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基本笔画中的竖。 (板书课题:第七课 竖)

二、新授:

(一)学习垂露竖

1、找特点

师:大家请看这个竖画(垂露竖),板书(粘贴竖画结构图),哪一位孩子来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 生1:起笔重,行笔轻 生2:藏锋收笔,左起右收

生3:收笔处比较饱满,圆润,像垂着一颗露珠。 师:你的回答真形象。谁试着说一下它的行笔路线? 师:相机点评,口决:“藏锋起按行笔轻 左提右按上回锋。”请看行笔路线图,边念口诀边书空。

2、范写

请大家读口诀,老师来范写垂露竖

藏锋起按行笔轻,右提左按上回锋。

3、描红

(1)指导学生练习双姿(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执笔画线找感觉,放笔,学生跟着老师再一次书空垂露竖。 (3)学生描红垂露竖,师巡视点评

4、评价互评

请对照口诀来说一说,这位同学竖画的描红有什么优点。 垂露竖的起笔是否重,行笔是否轻,收笔是否圆润饱满? 你还有什么建议? 师评、修改

5、师生再一次书空后示范(播放微视频)

6、巩固练习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评价,再一次写竖画

再次评价 互评

请对照口诀来说一说,这位同学竖画的描红有什么优点。

垂露竖的起笔是否重,行笔是否轻,收笔是否圆润饱满?

(二)学习悬针竖

1、出示(粘贴)悬针竖,学生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起笔和行笔相同

师:怎么相同?(可以从笔画的轻重来分析) 生:,收笔轻。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起笔重,我们怎么控制毛笔? 生:按或顿

师:行笔轻呢? 生:提

师:很棒!起笔前要藏锋。我们把它总结为:藏锋起按行笔轻。

(粘贴口诀)

师生:藏锋起按行笔轻。

2、找不同点

师:再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点? 生:收笔不同。

师:我们先来看垂露竖的收笔。(从它的名称和行笔路线来比较) 生:收笔处比较饱满,圆润,像垂着一颗露珠。 师: 那悬针竖的收笔有什么特点呢? 生:尖,出锋前要按笔。

师:对!出锋前按笔加重,出锋时不但提笔变轻还要 生:慢!

师:来看行笔路线图,重按轻提慢出锋。 请大家读口诀,老师来范写。

先看悬针竖的书写视频

藏锋起按行笔轻,重按轻提慢出锋。 下面请大家在描红纸上把悬针竖描一个

(三)德育渗透:通过对竖画的描红,大家的竖画越写越好了。你们知道吗,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写这两个竖画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看。(播放幻灯故事)

是的,书法的美始终是与生命相通的,所以,我们不但要写好竖画的外形,还要写出这种强韧的精神。

(四)学习带竖画的字“下”和“十”:

1、分析字中的竖画

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竖画的写法,那我们把竖画放到字里面怎么写呢?

(出示幻灯)

师:这两个字中各用了哪个竖画? 生:“下”字用了垂露竖,“十”字用了悬针竖。

师:仔细看!我要给两个竖画施小魔法了。谁还能把它们放回正确的位置?

请大家认真看,他放的对不对。

生操作

师:看笔画和位置,他放对了吗?

生:对了!

师:竖画都放在了字的中间,为什么这样放?

生:中竖要端正、劲挺。

2、范写

师:下面请看老师范写的“下”和“十”的微视频。

请大家描红“下”和“十”字。互评

师:谁来夸一夸他写的竖画?

生:字很干净,笔画居中劲挺。

3、再写一遍、巡视简评。

(五)学习多个竖画的字:

1、分析“而”字中的竖画

师:“下”、“十”字中各有一个竖画,还有的字中有多个竖画,请看。

谁来说一说“而”字中的三竖有什么特点?

生:两个短竖,稍长的是垂露竖。

2、分析“師”字中的竖画

师:“師”字的竖画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笔是垂露竖,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三、全课小结:

孩子们,我们都是朝气蓬勃的中华少年,书法是我们中华的瑰宝,要练好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大家勤写多练,定能书有所成!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四、作业

完成书本上第七课的练习。

推荐第8篇:一上《竖》书法教学设计

一上《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垂露竖、悬针竖”的不同形态,掌握其写法。

2.掌握竖画在字中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并能发现其特点和规律,正确书写垂露竖和悬针竖。

【课前准备】

课件、钢笔、田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中国娃》,想不想听?(想)这首歌的歌词里面有四个字儿最能反映汉字的特点,请同学们仔细听。(播放歌曲)谁听出来了?好,大家一起说。(横平竖直)对,横平竖直是汉字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不想写好中国字?(想) 竖:古人叫“努”,用力的意思,又叫“铁柱”,它是一个字儿的支柱,在汉字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一定要苍劲有力。俗话说:竖不直则字不正,可见竖画的重要性。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竖的写法”。

二、欣赏(垂露竖和悬针竖的认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形状像竖,谁能说一个?(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也找到了两个,请看大屏幕。

1.呈现两幅图片(出示课件)

1提出问题:像不像竖?第一幅图片的末端像什么?第二幅图片中的冰凌又像什么?

2学生独立思考。 ○

3小结:第一幅图片的末端像欲滴未滴的露水珠,第二幅图片中的冰凌像悬吊的缝衣针。 2.呈现不同形态竖画的字(出示课件)

一名学生指,大家说他指的对吗?你观察得很仔细。

3.认识竖的种类(出示课件)

1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中的竖,你觉得它们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给它们分一下类吗?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2一名同学班内交流。 ○

3小结:根据竖画在汉字中呈现出的不同形态,我们一般将竖画分为两种:垂露竖和悬针竖,(出示课件)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这两种竖的写法。

三、点拨

1.老师就来演示一下这两种竖的

写法,看这两种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2.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实物投影) 垂露竖的写法:起笔时向右下方稍顿,然后稍提,转而向下运笔,笔画由粗到细,至二分之一处,再由细到粗,最后顿笔,左上提笔,回锋收笔。收笔处呈露珠状。

悬针竖的写法:起笔向右下方稍顿,然后稍提,转而向下运笔,行笔用力均匀,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提起来,边写边提,最后出锋收笔,收笔处呈针状。力气要送到笔端,不能虚、弱,出锋的尖要锐利。

3.小组讨论, 3名同学班内交流。 4.小结:两种竖的起笔相同,都是右下顿笔;不同之处是收笔,垂露竖的末端要写成露珠状,悬针竖的末端要写成针尖状。

5.学生空写。

6.强调书写姿势。(出示课件)同学们齐读一遍,边读边摆好写字姿势。

7.学生仿写,每种竖写3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选2-3名同学的作品班内展示,学生指出优缺点,要说出好在哪里,哪里不好,应该怎样写。

8.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指出常见错误。

9.学生再次练习书写,每种竖写一行。

10.小结: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口诀:(出示课件)写竖直而正,收笔不相同,垂露与悬针,贵在有轻重。

学生齐读。哪个轻?哪个重?(悬针竖收笔轻,垂露竖收笔重。)

四、比较两种竖画的应用 1.提出问题:那么在书写汉字时,这两种竖的用法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从下面这幅作品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竖分别是什么竖?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3.小结:书法中,悬针竖表示笔意已尽,所以最后一笔才是竖画的,一般用悬针;而垂露竖表示笔意未尽,

所以不是最后一笔的竖画,写成垂露。

五、展示:

1.请看这些例字,学生齐读,分析这些竖画是不是最后一笔?是什么竖?

2.想不想试一试?(想)每个字写2遍。

3.检查学生的姿势再写。 4.集体评价,先指优点,再指缺点。

5.评价之后再写2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六、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谁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师: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真高兴,你高不高兴?希望同学们每天都能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推荐第9篇:小学书法《提画》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3.规范坐姿、握笔姿势的习惯养成;

4.通过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书法历史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5.欣赏优秀书法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2.讲解新知识

(1)长撇:书写时要舒展,较为平直,由粗到细,末笔出尖要慢,不可出现虚尖。

(2)短提:入笔由重到轻,顿笔后向右上方轻提,整个笔画不宜长,一般在整个汉字的左下,注意与右部的穿插避让。

(3)长提:起笔稍顿,从左上到右下顿笔,顿笔不宜太重,转笔迅速行笔向右上出锋。注意握笔的走向,提的角度不宜太大。

3.课间休息,书法家故事时间

4.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知识重点;

(2)优秀作业展示,拍照记录;

(3)点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多鼓励表扬。

5.作业布置

把含有三个基本笔画的字各选两个进行复习,每个字一行。

推荐第10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 垂露竖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7.垂露竖

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徐敏美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垂露竖”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学习书写“垂露竖”。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垂露竖”的运笔方法以及在不同字中的变化。 3.通过对西安碑林的简单介绍,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竖”画在汉字中的“顶梁柱”作用,学习“垂露竖”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行笔方法。

2.“垂露竖”在不同字中的变化,特别是一个字中出现多个“垂露竖”,书写有变化。3.初步感受颜体“横细竖粗”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歌曲《中国娃》,大家听过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点击播放乐曲)。这首歌的歌词里有四个字最能反映汉字的特点——横平竖直。

对呀!竖,好比汉字的顶梁柱,把竖写直,字就漂亮了!

2.竖,按形态分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垂露竖”的写法。伸出右手,一起写课题(板书:垂露竖)——垂字中就有一竖,是这个字的顶梁柱,要写得挺拔有力!

(二)认识垂露竖

(课件出示)这就是“垂露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画,仔细看!(动画演示露珠滴下)

看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垂露竖”的末端较为浑圆,好像一颗欲滴的露珠。它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瞧,这些字中都有“垂露竖”(课件出示“下、住、不”三个字中的“竖”画),仔细观察,这些“垂露竖”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解说:竖,古人叫“弩(努)”,用力的意思,“竖”画往往是一个字

第1页/共3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的支柱。所以,汉字中的“垂露竖”,腰杆都是挺直有力,下端饱满稳当。(师生一起读一遍)

(三)学写垂露竖

1.怎样写好“垂露竖” 呢?书本上告诉了我们写好“垂露竖”的小秘诀(课件出示“写法提要” ),请同学们赶紧读一读书本第24页的“写法提要”。

2.写好“垂露竖”一共有几个步骤?(六个步骤)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垂露竖”的运笔过程(动画演示)。请学生朗读“垂露竖”的六个书写步骤。

板书: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

3.这六个步骤清晰地说明了写好“垂露竖”的要点。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我们一起来画个简单的运笔图。(教师板书示范,学生跟着在纸上画)

4.下面,我们要来写一写“垂露竖”。

(1)先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写的。(播放书写视频) (2)练习之前,咱们温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

执笔要领:指实、掌虚、腕平、管直。 书写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现在请同学们蘸墨在练习纸上学写三遍“垂露竖”。(学生练习)

5.汇报反馈: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抓住“垂露竖”的起笔、行笔、收笔要点来点评。

教师实物投影示范:重点提醒逆锋起笔的时候,是笔尖轻轻入纸;收笔时从左往右,行笔慢一些。

6.根据刚才反馈的问题,请大家再练习书写“垂露竖”。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给写的满意的打个红圈圈。

(四)比较与发现

1.(出示“性、生”两个碑文拓片,红色显示关键笔画)看,这两个例字中都含有“竖”,这些“竖”的形态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看谁的眼睛最亮!

(课件出示)不同的字“垂露竖”有方有圆,形态有直有弯。

小结:垂露竖在不同的字中形态有不同,这样的变化,为的是让字形更美观。 2.同学们,“性、生”这两个字中都有三个“横”,将“横”与“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第2页/共3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对了!本册教材中的例字选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碑帖,“横细竖粗”是颜体的风格特点。

(五)习字指导

1.本课安排了“下、住、生”这三个字的书写,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书上的一点通。

2.下面大家一起来看老师的书写视频。(依次播放“下、住、生”的书写视频。) 3.同学们,伴着悠扬的古筝曲,我们开始习字之旅吧!大家还记得描红的要点吗?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蘸墨适量、控制力度、注意提按、一笔完成。 4.播放古筝曲:教师巡视,提醒双姿,具体指导书写。 5.作业展示,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垂露竖”,这些字中哪些“垂露竖”你比较满意?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给写得较好的“垂露竖”打上红圈圈)哪些字你写得比较满意?(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给写得较好的字打上红圈圈)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来评一评,或者同桌互评,给你们觉得比较满意的字打上红圈圈。最后,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六)名胜书迹

(出示西安碑林图片,介绍西安碑林)在我国古都西安,有这样一个名胜——西安碑林,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北宋,至今已经有九百年的历史了!馆内珍藏着从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两千三百多块,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博物馆!

走进碑石林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你会看到——汉代隶书《曹全碑》,唐代怀仁集王羲之书法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徐浩的《不空和尚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等。(相机出示名家碑帖)

欣赏着一块块或端庄大气,或灵动洒脱的碑文,你会惊叹,你会陶醉,你更会从内心为中华民族如此灿烂的艺术文化感到骄傲!

(七)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书法是一门艺术,要开启这扇艺术之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练习。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第3页/共3页

第11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8 悬针竖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8.悬针竖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陈育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悬针竖”与“垂露竖”不同之处,学习“悬针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方法。

2.通过描红及临写练习,初步掌握“悬针竖”的出锋收笔法,临写有“悬针竖”的汉字“千、中、十”。

3.继续培养仔细观察笔画习字的良好习惯,初步感受颜体书法工整、方正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悬针竖”的出锋收笔笔法教学。

2.难点:“悬针竖”的中后段行笔提中有按、渐行渐提的收笔笔法技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垂露竖”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温故“垂露竖”的形态特征和写法提要知识,为新授“悬针竖”作铺垫。】

1.(出示上节课“垂露竖”的教材图片,复习“垂露竖”内容。播放古琴背景音乐。)

“垂露竖”好比是汉字的什么?收笔浑圆又像什么?“竖”画像汉字的“顶梁柱”,挺直而有力,收笔浑圆如一颗欲滴的露珠。

2.复习“垂露竖”的写法步骤

齐读: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稍提,向下行笔。向左轻提笔。向右下按笔。向上回锋收笔。

本课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楷书竖画“悬针竖”。

(二)学习笔画“悬针竖”及带“悬针竖”笔画的字,明确书写要领 1.“笔形”比较识悬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悬针竖”的笔形特征、笔法特点,并通过学生试笔,在复习竖画起笔行笔的前提下,激励学生的探索力,让学生体会“悬针竖”的行笔、收笔

第1页/共5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难点,为教学重点、难点设下伏笔。】

(1)观察比较(出示 “宝剑”和“悬针竖”图片) ①看图比较图片上悬挂的利剑和“悬针竖”,说说它们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点? (像一把利剑)

②谁能说说“竖画”收笔的特点?(竖画的收笔是尖的。)

小结:“悬针竖”竖画下端收笔出锋垂尖,缩小看像一根悬挂的针,放大看像一把悬挂的利剑。“悬针竖”大多出现在字的最后一笔,起着稳定重心的作用。

③看字帖,仔细观察“千、中、年”三字中“悬针竖”笔画的头、尾形态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悬针竖的特点是“头部粗,尾巴尖,竖直向下有精神”。 (2)初写“悬针竖”,复习双姿、感受写法

①尝试书写“悬针竖”。

②师生握笔一起齐念写字“双姿”口诀:五指齐力,指实、掌虚、腕平、管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③邀请学生说说第一次书写“悬针竖”的不同感受。

(谈谈书写的感受:如行笔按得太重,收笔提笔太慢而不尖等。) 2.“秘诀”探究析悬针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写法步骤提要有了初步的思考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读帖、教师示范引领、学生练习体验、多媒体作业分析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收获“悬针竖”写法提要步骤,基本掌握“悬针竖”写法,完成难点教学。让学生对“悬针竖”笔法真正看得懂,说得明 。】

(1)习字好帮手——勾线描红

①讲解“悬针竖”勾线描红写法步骤。

教师操作:分步出示悬针竖起笔、行笔、收笔填墨动画——投影。 ②教师示范“勾线填墨”描红法。

示范并讲解悬针竖步骤:做勾线填墨练习,仔细观察、蘸墨适量。“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提锋转锋向下行笔”“至下部渐行渐提笔”“出锋收笔”。

③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步骤在练习纸上“填墨”两遍。

第2页/共5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秘诀——写法提要

①看书,提示学生发现写好“悬针竖”的小秘诀是书本中的“写法提要”!邀请学生与大家分享这个小秘诀。其他同学伸出手指跟着“悬针竖”笔法图来“书空练习”,体会“悬针竖”的运笔过程。

②一生朗读: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提锋,转锋,向下行笔。至下部,渐行渐提笔。出锋收笔。其余学生,书空练习。

③教师总结:“写法提要”里的五个步骤就是练习“悬针竖”的方法和步骤,就是练好“悬针竖”的小秘诀。

④教师操作:书写悬针竖,教师边书写边提示写法提要:“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提锋,转锋,向下行笔。至下部,渐行渐提笔。出锋收笔。”

⑤学生练习“悬针竖”四遍。

⑥教师操作:巡回辅导并用IPAD给学生作品拍摄拍照片,为后面指导作备用。

(3)提示写法、练习巩固

①教师操作:投影部分学生的练习,邀请这几个小书法家来谈谈练习的体会。 ②学生说自己书写“悬针竖”笔画起、行、收笔最满意的部分。老师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书写笔画的改进方向。

③教师操作:出示“悬针竖”笔画,结合“悬针竖”头、颈、肚、尾部分的特点,形象地比喻笔形特点。

“悬针竖”的用笔特点:竖头有方有圆——重,颈部比较瘦劲——轻,肚儿饱满——重(像不像我们吃得饱饱的小肚子啊),尾部出锋收尖——轻 。

④打开书本第28页的“比较与发现”,观察“

十、用、年”三字的“悬针竖”,比较“垂露竖”的写法,发现了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应或再提示:同样是竖画,你发现写法上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学生:起笔、行笔一样,就是收笔一个圆一个尖。“垂露竖”收笔回锋、圆圆的,“悬针竖”收笔尖尖的。

⑤学生齐读:“悬针竖”起笔与“垂露竖”相同,不同的是收笔要出锋。 教师小结:小小一个笔画,蕴含这么多的笔法道理。书写时笔毫的上下提按,让毛笔书法也拥有了音乐的节奏美:轻、重、轻、重、轻!

⑥米字格中再次练习悬针竖,描红两遍,临写四遍。

第3页/共5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⑦教师巡回指导,拍摄学生书写笔画的照片或短视频。 3.“悬针竖”的字法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性的读帖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读字帖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笔画、例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关系,并通过观察、比较、临习“悬针竖”笔画及例字,提升学生对“悬针竖”笔画及含有“悬针竖”笔画的例字书写特点的认识。】

①看图,在米字格中观察“千、中、十”这三个字中“悬针竖”的位置与其他笔画的关系。

②仔细阅读书本“一点通”,观察“千、中、十”三字在米字格中的笔画排布。

③在米字格中示范描红和书写 “千、中、十”三字,提示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跟着“书空”练习。

教师操作:借助米字格范写的同时,老师在“千、中、十”三个字中挑选一个字讲 解“悬针竖”笔法与字体结构(结合书本“一点通”提示讲解),其余两字示范一遍。

(三)习字练习,学有所用

书法家刻苦学习小故事: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昼夜习字,睡梦中还时常用手指在被子上比比划划,天长日久将被子磨穿。书本字帖就是无声的老师,认真读帖、仔细琢磨是写字的法宝。方法懂了,加上勤于练习,才能事半功倍。写字贵有恒心,有了恒心写好字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设计意图:树立榜样,勤于练习。】

1.布置本课作业练习,书写“千、中、十”三字各4遍,先描红或填墨后临摹。(1)描红或填墨两遍。 (2)临写两遍。

2.教师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毛笔蘸红墨水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示范、修改、画圈点赞或手把手辅导书写姿势和运笔动作,并对作业拍照或拍摄视频为讲评做准备。

(四)作业展示,评价交流

今天同学们在习字时格外认真,几乎每个同学都学会了“悬针竖”的写法,临摹的字写出了颜体书法的美,出乎老师的预料。谁来秀秀你最得意的一个笔画、一个字,并作自我评价!

1.选择典型的优秀作业,集中视频展示讲评,以示鼓励。【设计意图:使用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可参照的老师点评。】

2.老师用平板采访学生,展示自己感觉满意的作业,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实时

第4页/共5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录像投影在大屏幕上,及时反馈学生自评。

【设计意图:用平板电脑视频互动技术采访学生,让学生收获被认同、被赏识的成功喜悦。】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书本“写法提要”中用笔步骤或“一点通”的总结提示来评价自己的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课本中的总结提示,来做针对性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五)课后拓展延伸,提高眼界

1.欣赏唐代颜真卿楷书书法作品,感悟颜体书法浑厚饱满、端庄宽博的艺术之美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书法大家——颜真卿勤学苦练的故事,树立写好毛笔字的理想,拓展学生的视界,鼓励学生课后多关注。】

“颜体”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颜真卿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多宝塔碑》和《郭虚己墓志》广为流传。颜真卿最负盛名的是他暮年时期的书法碑帖《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帖》等,“颜体”笔法浑厚饱满、结字端庄宽博,给我们工整方正、大气磅礴的感觉。“颜体”书法是一千多年来我们中华儿女练习楷书的最佳楷模。

有同学经常问老师,能不能教给他快速写好书法的秘诀,老师借用颜真卿学习书法的故事告诉他:颜真卿拜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为师,指望张老师透露给他学习书法的秘诀,可是张老师只简单地说了说字贴的特点。颜真卿穷追不舍、苦求书法秘诀,最后张旭很认真地说:“学书法要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

2.布置课后复习,巩固“悬针竖”笔画

今天我们学习书写了“悬针竖”及带有“悬针竖”的汉字,请同学们课后一定安排时间勤加练习,温故而知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5页/共5页

第12篇:横和竖的书法教学

《横和竖的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横、竖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4.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激发学生对写字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掌握好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汉字笔顺规则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复习《写字歌》,边拍手打节奏边演唱。2.复习写字姿势。

我们都会唱《写字歌》了,那你知道写字时要注意什么吗?学生端正姿势,教师示范、纠正。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嘉宾和我们一起上写字课,看哪位同学能认出他们?

2.师范写:—、︱。

3.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强调观察位置的重要。 4.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 5.思考:横、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6.揭题,板书课题 第二课 横和竖的写法(全班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长横、短横。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横的行笔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练习写三个“—”字。

注意:长横起笔、收笔较重。短横起笔较轻 。

4、指名板演:评议

5.全班练习长横、短横各写三个。

三、指导书写带有横的字。1.指名读:

一、

二、三。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四、指导书写“︱ ”。

(一)指导书写重笔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竖的行笔方向稍向下。 3.全班练习写三个“︱ ”字。

(二)指导书写垂露竖、悬针竖。

注意:垂露竖起笔、收笔较重。悬针竖起笔较重、收笔较轻。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垂露竖、悬针竖各写三个。

五、指导书写带有竖的字。

1.指名读:

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六、行款练习.学生抄写第十八页的一段话。

七、课间活动

手指操,活动手腕,促进手指和谐操作。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这课后,我们要懂得写汉字时是有笔顺规则的,如写:“

一、”是从左到右去写;写 “

十、土、士、干 ”是先横后竖去写;写 “

二、

三、王、工”时是从上到下去写。然后,老师出示汉字的笔顺规则小黑板,教学生读。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要写很多的汉字都要根据汉字的笔顺规则去写的。

第13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第7课 悬针竖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练习“十”“干”“丰”。

一、复习导入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竖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练写“岸、汁、奉”

1.出示“岸、汁、奉”三个字。

2.观察这三个字的共同点。(最后一笔都是悬针竖) 3.描红、临写,交流、点评。

第14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6课 垂露竖

第6课 垂露竖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2.学习垂露竖的写法。

3.练习垂露竖的组字。土、士、王、上、止、正。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

一、

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二、垂露竖的写法指导

今天,我们学习竖的另外一种――垂露竖。(教师示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两种竖有什么不同。(重点是在末尾,悬针竖末尾是尖的,而垂露竖的末尾是圆的。)这种竖的末尾,如一下垂的露珠,故名垂露竖。在写垂露竖时,先同写悬针竖一样,起笔后向下行笔,在末尾处,不是提笔,而是顿笔。(示范书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临写三遍。

三、组字指导

下面我们将学习带垂露竖的几个例字。

(一)“土”的写法

“土”字,是由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和垂露竖组成的。但不是在“二”的基础上,直接加上垂露竖就行。原因是“土”字中加上了垂露竖,就应该结构重新划分。把“土”的横画下移,给垂露竖上面留出空隙。(示范)短横在横中线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注意竖在末尾要顿笔,最后写长横。学生临写三遍。

(二)“士”的写法

下面,我们把“土”的长横和短横反过来,长横在横中线起笔,最后写短横,注意把最后的横写得平一点。(学生临写,老师巡视纠正。)

(三)“王”的写法

把“三”和垂露竖组合在一起。第

一、二根横是短横,中间的一根最短,注意,三横中的间距不能太小,写出竖的挺拔。

(四)“上”的写法

先把垂露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的起笔在竖中中间稍偏上的地方,最后写长横。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后,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四、练写“桨、排、仆”

1.出示“桨、排、仆”这三个字。

2.观察这三个字的共同点。(都含有垂露竖) 3.描红、临写,交流、点评。

第15篇: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2课.竖钩doc

第12课

竖钩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竖钩的形态特点和书写方法,掌握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本课笔画和例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竖钩,掌握竖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例字。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师语: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课件出示:颜、柳、隶书、魏碑等体的书法作品,最后出示不同碑体带有竖钩的字.提问: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吗? 师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不同碑帖的书法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刚才不同碑帖中的几个字,你能告诉大家这个红色的笔画名称吗?(竖钩)竖钩在不同的碑帖中写法都是不同的,都是非常漂亮的,竖钩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字的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钩的写法。 板书:竖钩 二 探究新知 (一)竖钩的写法

1.师语:如果把竖钩这一笔画分解开,它是由竖和钩组成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垂露竖的写法,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垂露竖的书写方法。学生齐说它的书写方法。(师课件出示书写方法)

(1)先左上,再右下按。(2)转笔下行。(3)顿笔、提笔回锋。 师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竖钩的写法,竖钩和垂露竖的写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在垂露竖的左边出现竖钩

师语:那么竖钩到底怎么来书写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放录像竖钩的书写过程

师语: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竖钩是怎样写成的! 学生试着书写一遍。(注意坐姿、执笔方法)

师语: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一遍,谁愿意把书写竖钩的正确方法告诉大家。 课件出示:左边录像右边出现竖钩和书写方法

(1)先左上,再右下按。(2)转笔下行,顿笔。(3)提笔回锋,然后出钩。

2.教师用钢笔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竖钩。

3.学生再试着写1遍。再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再写一遍。 过渡: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带有竖钩的字就已经很多了,下面就来看一个“小”字

(二)“水”的书写 1.提问:如果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教师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

3.学生试着写一遍。展示评价(教师用红笔进行修改)学生再写一遍

(三)练习写带有竖钩的字(扔、涛、素等字)

师语:下面我们再次品味一下用钢笔书写带有竖钩的字“寸”和“寺”,在写之前老师要提点要求:

a、认真观察范字。b、注意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和收笔。

1.练习将“抖、涛、掩、烈”每字写2—4遍。

2.评价:同学给与评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教师点评。

三、找毛病,并加以改正 四、课堂小结

写一手漂亮的好字,不是一时一刻能练出来的,这需要我们每天都要坚持练习。才能把字写得更加漂亮、美观。

第16篇:书法教学设计多竖分主次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多竖分主次

淮安市实验小学

朱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一个字出现两个或多个竖画时,“竖”要分主次。

2.通过描红、临写练习,掌握“多竖有主次”的结字规律以及书写方法。 3.养成仔细观察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多竖分主次”的结字规律以及书写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卡片、笔墨纸砚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一副对联。出示事先写好的对联张贴于黑板:书山有路,学海无涯。认识吗?自己读一读。

在这副对联中,有很多字和我们本单元学习的结字规律有关,你发现了吗? 交流:“海、涯、学”是“多点有变化”,要关注点的形状、方向。“书”等字是“多横有长短”,距离要匀称。

2.教师指着“山”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结字规律和“山”的笔画有关,“山”这个字什么笔画多?

学生:竖。

可是“竖”的长短、方向一样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多竖分主次”。板书课题:9.多竖分主次。

(二)读帖交流,合作探究 1.复习笔画

(1)我们在三年级学过“竖”,根据竖画的收笔形状可以把竖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根据长短可以分为“长竖”和“短竖”,竖还和其他笔画组合在一起,变成“竖折”、“横折”、“横折钩”、“竖弯钩”等。

(2)拿起笔,我们写一写和“竖”有关的基本笔画。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第 1 页 ,共 4 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探究“主次”规律

(1)出示:第37页繁体字“师”,并用红笔将三条竖画重点标出。引导学生观察红色的三条竖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这三个竖分别是垂露竖、短竖和悬针竖。

(2)教师提示:同学们,在竖画较多的字中,基本上包含了这三种竖画。那么这三个竖画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长短、粗细、曲直方面观察,板书:长短、粗细、曲直。

出示课件。小结:左竖为垂露竖,稍长;中间竖为垂露竖,稍短;右边的是悬针竖,最长,是本字的主笔。

3.深化“主次”规律

(1)出示:第37页 “归、圣、此、非”。同学们,我们来找一找,这几个字当中不同的竖画,能不能找出这些字“竖画”的主次呢?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让学生带着“多竖分主次”的结字规律,找出竖的主笔。

小结:“归”的竖画主笔是悬针竖,“圣”的竖画主笔是 “耳”的长竖,“此”的竖画主笔是竖弯钩,“非”的竖画主笔是右边的竖画。

(2)课件出示“师”

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得也相当准确,真不愧是火眼金睛。那么我们现在就要来进一步探究,这些字中的竖画,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引导学生关注竖画曲直所产生的呼应。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学习重点,竖画较多的字,每个竖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变化的,更是互相照应的。如同我们的手指,虽然长短粗细不同,但能合理分工,和谐合作,“和而不同”,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板书:和而不同。

(三)讲解示范,综合运用

1.教师示范书写“师”,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

第 2 页 ,共 4 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观看书法家视频,学生探究临写“顺”字。教师指导,学生互评。 3.出示欧、颜、柳、赵四大楷书名家所书的“非”字,让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汇报交流:

欧体“非”字形稍扁,短横较之其他书家略长并向右上仰起,形成一种险峻的气势,双竖端庄,字面突出右竖,用笔精到有力。

颜体“非”字呈方形,竖画饱满粗壮,横画自然灵动,用笔多藏锋逆入,显得大气端庄。

柳体“非”字形稍长,竖画劲健,横画不求平行,极富变化。 赵体“非”字多有行意,显得灵活飘逸。

小结:尽管不同书家风格不同,形态各异,但在处理多竖字时,都能分出主次,写出变化。

4.学生自学“而”,交流、点评。然后可自由临写“此”“归”“非”三字,可互评。

(四)品味经典,拓展延伸 1.介绍欣赏《西峡颂》

(1)同学们今天写得非常棒,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名胜书迹”欣赏部分。今天欣赏的是汉代隶书《西狭颂》,这和我们以前接触的《曹全碑》风格差异很大。

出示:《西狭颂》。师介绍:《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西狭颂》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

(2)对比欣赏《西狭颂》和《曹全碑》风格。 2.学习与运用

(1)本单元《学习与运用》是学写对联,我们已经在语文课等地方接触过对联的有关知识。对联也称“楹联”,俗称“对子”,多为悬挂在墙壁或柱子上的书法作品,分上联和下联,两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句对仗。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章法上除对联内容外,还应包括落款和钤印。

第 3 页 ,共 4 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副对联,我们还可以以对联的形式用毛笔书写书签。出示老师书写的书签,欣赏交流。

(3)请大家试着自己创作一副对联。创作完成后展示作品。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通过勤学苦练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

第 4 页 ,共 4 页

第17篇: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竖的写法

毛笔书法“竖”的写法教学设计

枞阳县钱桥镇大山小学 杨敏

【教学内容】软笔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写法,指导学生掌握竖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能把竖写得挺直、美观。

2、写好带有竖的字“十”、“上”、“止”、“王”、“非”几个字的写法,注意汉字中横、竖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软笔书写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软笔书写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竖的书写要领,练习竖的书写。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能把组合的汉字写得工整、美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坐姿、执笔以及工具使用等,让孩子正确使用。

一、了解书法,导入课题

1、师述: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想写好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写好每一个字。而写好一个字,我们要从基本的笔画写起,因为笔画是汉字构成中的最基本单位。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横”的写法。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个新的笔画——“竖”(板书课题“竖的写法”)。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

1、出示PPT,看看不同的竖?

2、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教师介绍:竖有两种形态——垂露竖和悬针竖。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

1 锋两种方式,要注意两种竖画起笔、行笔、收笔的异同。

3、学习垂露竖

(1)垂露竖一般都是主笔。当垂露竖写在一个字的中间时(比如“下”字),笔画的中间部位应该略细 。写垂露竖很要功夫,要求写得有力道,特别是收笔时,其笔法非常重要。

(2)特点:凡是字中有竖笔的,都可以写成垂露竖,特别是“亻”、“彳”、“巾”、“礻”、“禾”、“木”等偏旁,必须用垂露而不能用悬针。

(3)写法(教师讲解示范行笔路线):藏锋起笔,中锋运行,藏锋收笔,从左往右上收。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划一下垂露竖。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学习悬针竖

(1)悬针竖的藏锋法、露锋法起笔、行笔均与垂露竖同,至长短合度时缓缓提笔出锋。因为悬针竖如中流砥柱,中正不欹,如果出锋过快,可能出现歪斜、虚飘的现象。悬针最难的是写得不偏不斜,有如铁柱兀立。

(2)教师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渐渐提笔出锋,露锋收笔。

5、学生练习这两种竖的写法,注意不要倾斜。

三、组合笔画,临习汉字

1、同学们想挑战下自己吗?古人说,要学以致用。学过的东西要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当笔画组合成字的时候,你们能写好吗?

2、出示例字:

十、上。(PPT)

3、教师讲解颜体字的笔画特点是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同时强调坐姿。

4、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点评。

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观察“车”、“而”、“师”这几个字中竖的长度、角度和收笔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2、欣赏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了解其历史背景。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写的碑文,主要内容是追述颜家祖上的丰功伟业。次碑是颜真卿60岁时写成的,字形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竖粗,同样的笔画总能变化出不同的姿态,整幅作品显得生动多样,气势

3 磅礴。《颜勤礼碑》到了北宋以后就埋没遗失了,直到民国年间才被发现,线藏于陕西西安碑林。

五、课堂总结,巩固知识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熟练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课下多多练习。

2、完成书后第七课的练习。

第18篇:《竖的写法》教案

竖的写法

XXXX学校 XXX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竖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能把竖写得挺直、美观。

2、写好带有竖的字“正”字,注意汉字中横、竖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软笔书写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软笔书写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竖的书写要领,练习竖的书写。 难点:通过练习能把组合的汉字写得工整、美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坐姿、执笔以及工具使用等,让孩子正确使用。

一、了解书法、导入课题

1、师述: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法世界,一起感受书法的魅力。(PPT)

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

是啊,书法真了不起,它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你们想不想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呢?

2、当然,想写好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写好每一个字。而写好一个字,我们要从基本的笔画写起,因为笔画是汉字构成中的最基本单位。

3、我们已经学过了“横”。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个新的笔画——“竖”。板书课题“竖的写法”。(PPT)

二、新授笔画、示范练习(20分钟)

1、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竖画呢?这些东西都有什么特点?竖对于一个字来说,有什么作用呢?(PPT)

小结:竖是垂直的,如果不垂直,字就歪了。板书:特点—挺直。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到很关键的支撑作用(就像两条腿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板书:作用—支撑。

是的,我们要把竖画写得挺直有力。其实,和做人是一样的,我们都要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

2、我来考一考同学们,“下”这个字中的竖是什么竖?(末端圆润,好像一滴下垂的露珠)(PPT)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垂露竖的写法(教师讲解示范行笔路线):逆锋向上起笔,然后顿笔再提,中锋运行,最后从左往右上收。

(2)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划一下垂露竖。

(3)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写的?教师动笔示范。同时讲解书写要点。

(4)同学们看清楚了吗?请同学们动起手来,拿起毛笔,动手写一个竖画。注意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师巡视辅导。

(5)有没有哪个同学觉得自己写得很棒的?青睐前面展示一下。学生点评,教师点评。然后再写一个,同学互相交流,教师指导。

三、组合笔画、临习汉字(7分钟)

同学们想挑战下自己吗?古人说,要学以致用。学过的东西要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当笔画组合成字的时候,你们能写好吗?

出示例字:正。(PPT)

教师讲解颜体字的笔画特点是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同时强调坐姿。

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点评。

四、作品展示、师生点评(5分钟)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

五、书者无疆、墨润人生(3分钟)

1、书法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同学们看看,除了我们还有谁在学习书法?(PPT)

小结:书法啊,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的书法,也是世界的。在世界各地很多国家的人都在学习书法,让书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书法的魅力,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最后,老师写了一幅字送给同学们——《天道酬勤》。希望同学们在书法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勤奋练习,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PPT)

第19篇:竖弯教案(推荐)

第二课:竖弯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弯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弯笔画的汉字。

3、在比较中区分竖折和竖弯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弯的写法,并在比较中区分竖折和竖弯的不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竖折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1、请学生说说上节课中所学的基本笔画竖折的写法。

2、比一比,看谁写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竖弯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竖弯:(1)、轻按起笔下行;

(2)、圆转向右行笔;

(3)、轻按收笔。

2、学生书空练习,书写竖弯笔画。

三、书写汉字

1、请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含有竖弯的生字写在生字书上,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具有代表性的生字:四 西 酒 醒

3、练习书写黑板上的生字,各写三遍。(在书写中进一步掌握竖弯的笔画)

4、想一想:“竖折”和“竖弯”的写法哪里有不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练习书写。

(1)、一读二做:文具放整齐,坐姿要端正。 (2)、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比一比,改一改

四、小结

1、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2、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五、作业布置

找找学过的写含有竖弯笔画的汉字写一写。

板书设计:

竖弯 四 西 酒 醒

竖弯:(1)、轻按起笔下行;

(2)、圆转向右行笔;

(3)、轻按收笔。

第20篇:竖式计算教案

4.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P30—32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掌握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加法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4、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 点: 三位数竖式计算方法。

难 点:两位数竖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4= 6+7= 8+6= 4+7= 9+3= 8+509= 124+5= 560+30= 40+680= 500+130

2、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

师:请同学们同桌两人,每人编一个两位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加,组成一道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并依此呈现在黑板上。

2、分类整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加法算式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从计算过程方法考虑。

不进位 进位 连续进位

3、挑选一道一次进位的加法算式进行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演。

小结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师:竖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计算 )

二、探究新知

1、从第三类连续进位加法算式中挑选一题进行探究。学生尝试练习,并观察与上一题的异同。 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向百位进1.10个十就是1个百。 师:现在谁来完整地说说该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

师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X+X=1X,在个位上写X,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X+X+X=1X,在十位上写X,向百位进1,最后再将百位上的1 拖下来,在百位上写1.同桌互说。

2、模仿练习:

从第三类中任选1题,做一做,说一说。 请学生板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来做的同学的书写步骤。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从低位向高位写起。尤其进位时,先写低位上的答案,再书写进位的1.请同学们按正确的书写步骤完成剩余一道。

小结:我们发现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 向百位进1。那么如果百位相加満十呢?也就是说不管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改错: 3 6 4 8 6 4 + 8 3 + 5 2 + 3 8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小朋友的?

2、列竖式计算: 58+6= 89+28= 186+167=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书法教案竖画模板
《书法教案竖画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