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幼儿中国舞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9 08:38:0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舞备课

一、我的身体

学习目的:

通过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对自身的头、肩、胸、腰、腿、膝等身体部位具有感性的认知。同时经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低头、耸肩、展胸等,训练孩子身体的灵活性。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前平位扩指立掌:双手叉腰,右手经过肩前团手,扩指推于前平位,掌心向外立掌,指尖与肩齐平,注意扩指时手指最大限度的扩开,左手同前。

2、低头:下颚收回,视线下垂,颈椎最大限度拉伸。

3、耸肩:双肩同时最大限度向上耸起,肩膀找耳朵,还原时沉肩,颈部伸长。

4、展胸:肩胛骨向后背,前胸展开同时上身前倾,肩胸最大限度向外延展。

5、转腰:胯部保持正对一点,腰部带动身体向左或向右水平转动,在转动时脊 椎最大限度地伸长。

6、抬腿:右腿膝盖主动抬起,小腿与脚自然放松,左腿主力腿直膝站稳。

7、屈膝:双膝松弛,同时向下半蹲,之后自然还原。教学步骤:

1、身体各部位的认知

教师先以问答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有错误的地方教师及时予以纠正,还可以打乱提问的顺序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2、动作进入

将组合中的动作单一教授,要求规格与要领。

3、完成组合

配合音乐完成动作,最好是边唱边跳,有助于加深记忆。

4、附加内容

教师可让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唱,一个做动作,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增强趣味性。 教学提示:

1、将身体部位的各个动作做到最大限度,一方面有助于身体部位的感性认知, 另一方面也是开发身体能动性的有效渠道。

2、组合中要求边唱边跳,有利于舞蹈动作的记忆,也增添情趣性。组合情景描述:

小朋友们,谁告诉老师自己的头、肩在哪呢?那膝盖呢?我们下面这个舞蹈能让小朋友很快认知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跟老师一起来,我的头、我的肩,还有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还有我的膝盖,最好看的是我的小小手和小小脚,哦,对了,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呢!向大家炫耀一下吧,再来一遍!

歌词:

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小小手,小小手,小手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小小脚,小小脚,小脚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脚指头。

二、刷牙啦

学习目的:

通过组合教育孩子勤刷牙,会刷牙和爱刷牙,讲究卫生,争做好孩子!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双顶胯: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胯部向左或向右连续顶出两次,双膝放松,配合上身的其他动作。

2、双撩手:双手腕主动提起,带动手臂撩至上位对腕,再由手腕主动压下收回体侧,手臂自然放松,动作连绵不断。教学步骤:

1、情景进入

让孩子想想每天睡觉前我们都要做什么啊?有谁知道如何正确的刷牙呢?那为什么要刷牙呢?今天老师教同学们学习一个舞蹈《刷牙了》,听听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说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刷牙的,而且学会了这个舞蹈大家可以在每天晚上刷牙之前都跳给爸爸妈妈看。

2、动作进入

动作进入之前建议先把歌曲让孩子听几遍,听懂里面涉及到的事物都有什么。苹果、小虫虫、蝴蝶、还有怎么和大家说牙是白的、苹果是甜的、看不见了、怎样轻轻的刷刷、怎么样学蝴蝶飞等等。

3、完成组合

当所有的基础动作完全熟练了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每天都唱上几次这首歌,因为歌词和动作呼应,孩子对歌词不熟,动作很容易忘记。最后,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教学提示:

1、组合要让孩子边唱边跳,在记忆时以歌词为主比较容易。

2、组合结束时,“刷牙啦”这句话要大声的喊出来。

3、组合中有大二位前倾九十度的动作,教师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可以用“看谁 离自己的小镜子最近”或“看谁的牙齿让老师看的更清楚”等话语来引导孩子,使其能够做到位。 组合情景描述:

白白的牙齿,红红的苹果。小朋友每天都要吃过食物刷刷牙啊!否则流浪在外的小虫虫们就会搬到你的小牙齿里住,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了。他们越住越多,越来越大,最后小朋友的小白牙就开始因为住不下那么多的小虫虫而非常难过的疼起来了。“我不要牙齿疼,不要牙齿疼,爸爸妈妈快来看我的是如何正确的刷牙,如何把小虫虫们赶出自己的家吧”。

歌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哒嘀哒嘀哒嘀哒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哒嘀哒嘀嘀,刷牙啦。苹果是甜的,牙齿会疼的,虫虫太小了,长大就看不它。牙齿是白的,轻轻的刷刷,张大嘴笑吧,会有蝴蝶飞出来吗,咿呀咿呀咿呀哦,啦啦啦啦啦,刷牙了。妈妈说,睡觉前不许吃苹果,为什么小虫虫会在牙齿上筑窝,真的吗?小虫虫会是什么颜色,春天时小虫虫会变蝴蝶吗?咿呀咿呀咿呀哦,啦啦啦啦啦,刷牙啦。

(注释:歌词中黑字部分为动作重拍节奏)

三、对数歌 学习目的:

运用对数歌的形式,在不同的方位安了不同小动物的家,便于孩子们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教室的八个方位。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小猫:双手阔指,手心向里在脸前打开、交叉,胯部右左顶出,头随动。

2、孔雀:拇指与食指相捏,其他三个手指翘起,呈“孔雀”状。双手手背经体侧提起至上位对腕,半脚碎步;右手不动,左手落至旁斜下位,同时屈膝半蹲。

3、骆驼:双手掌形,手心向上在尾椎骨处托住,屈膝半蹲,上身前倾,下颚微仰起。手不动,身体直立还原。

4、刺猬:双手于头顶斜上方做团手、扩指动作,同时右左倾头。

5、梅花鹿:双手中指与无名指收回,其它手指竖起,放于头顶上方。

6、鸭子:双手掌型,直臂放于前平位右手搭左手,好似“鸭嘴”状。

7、公鸡:双手掌型,左手放于头顶上方做“鸡冠”,右手放于尾椎骨后做“鸡尾”,动作时屈膝点头。

8、青蛙:大八字位半蹲,双手阔指曲臂架起,大臂与小臂之间呈直角。教学步骤:

1、形象进入

小猫、孔雀、骆驼、刺猬、梅花鹿、鸭子、公鸡、青蛙的形象可以先行进入。但建议一节课不要进入所有的动物,根据孩子的反应逐渐进入。达到每一种动物都能准确的记住、记牢,学生学习时要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八个方位的进入

教室的方位可以组合中告诉孩子,但是不要特意说明。建议把动物编成号,然后提问孩子“一号小猫在哪里啊?”孩子脑子想象着动物的位置自然就能很清楚的找到教室位置。

3、组合进入

开始进入时,建议只教群舞。在大家都很熟悉了之后,再选出合适的人选来做领舞。

教学提示:

1、将教室的八个方向融入到动物形象中,用生动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改变以往生硬的教学方法。

2、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在练习中可以安排小朋友将结束造型定在某个小动物的家中,比如,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告诉老师小刺猬的家在哪个方向,我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好吗?”

3、组合中带头做的人可以是小朋友可以是老师,教学中灵活掌握。组合情景描述:

小朋友,教室里有八个方向,你们知道是哪八个吗?每一个方向里都住着一个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现在,我来问你们来答,看谁反应快猜得准。“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大家记住它们的家了吗?分别是小猫、小孔雀、骆驼、刺猬、梅花鹿、鸭子、公鸡和青蛙。那么让我们一起到六点方向去找小鸭子玩耍吧!! 歌词: 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你说五,我对五,梅花鹿头上长小树。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四、胖嘟嘟 学习目的:

学会模仿小猪胖嘟嘟的形象,通过舞蹈动作训练身体能动性与灵活性。 主要动作与要求:

1、胖嘟嘟:臀部向右左横向摆动,重点表现小猪肥嘟嘟的状态。

2、呼噜噜:双手合十放于左脸颊上,头部左倾,双肩耸起,重重的落下,犹如小猪睡觉时呼噜噜的样子。

3、咕噜噜:双手阔指,手心向里,往嘴的方向收回小臂,嘴巴张开,好像小猪在咕噜咕噜吃东西。

4、扭屁股: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叉腰手,右左单顶胯,头随动。教学步骤:

1、故事进入

教师以“小猪”为题讲故事给小朋友听(可参考组合情景描述的故事),或者让小朋友自己讲个小猪的故事,以此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将小猪的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

2、动作进入

教师以情节带动动作将组合动作单一教授。如:胖嘟嘟的小猪害羞的背着身,扭扭屁股准备给大家讲它的一天。我们来学小猪扭屁股的样子。(睡懒觉、吃东西、走路等动作均可用此方法)

3、完成组合

和音乐完成动作,必要时教师可适当变换队形,烘托气氛。 教学提示:

1、表演时要声情并茂,比如睡觉时就真的闭上双眼,吃东西时嘴巴要配合一张一张的,将小猪胖嘟嘟的形象表演的淋漓尽致。

2、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地启发学生,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组合情景描述:

我是胖嘟嘟的小猪,短短的尾巴摇一摇。爱睡懒觉呼噜噜,吃东西时也特棒,张大嘴,咕噜咕噜~!别看我的腿儿短,身体胖,走起路还会一扭一扭呢。瞧,我来了!

歌词:

小猪小猪胖嘟嘟,睡懒觉呼噜噜,吃东西咕噜噜噜噜,走起路来扭屁股。

五、小燕子 学习目的:

在舞蹈中训练双人配合与协作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与舞蹈美感。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小树芽:双手掌形对腕放于胸前位或上位。

2、小燕子:双手掌型放于旁斜下位或旁斜上位。

3、胸前小波浪:双手在胸前做上提下压模拟波浪的动作。动作时腕、指根、指尖依次提起,经抓握状再依次压下,至手腕手掌展开,手指上翘,提压时小臂配合随动。

节奏:(3/4拍节奏每小节有3拍) 前奏:(1)-(4)双跪坐抱团身 (5)上位“小树芽”动作 (6)胸前位“小树芽”动作

(7)-(8)重复(5)-(6)动作

(9)双跪立,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 (10)双手经上位至双跪坐抱团身 (11)-(12)重复(9)-(10)动作

(13)-(18)依次由双跪坐抱团身起身至胸前位“小树芽”动作,一小节一次

(19)-(20)分开小燕子和小树芽的角色 小树芽:右左各倾头一次

小燕子:旁按手位右左起身至正部位站立 第一段:(1)双手在胸前做展手、团手、展手的动作 (2)胸前位“小树芽”动作,右倾头 (3)-(4)反面重复(1)-(2)动作

(5)-(8)胸前小波浪四次,配合右左倾头动作 (9)-(12)分开小燕子和小树芽的角色 小树芽:(9)上位“小树芽”动作,双跪立 (10)胸前位“小树芽”动作,双跪坐 (11)-(12)重复(9)-(10)动作 小燕子:(9)旁斜下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半脚尖碎步 (10)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屈膝半蹲 (11)-(12)重复(9)-(10)动作 (13)-(20)重复(1)-(8) 动作

(21)-(24)分开小燕子和小树芽的角色

小树芽:(21)上位“小树芽”动作,双跪立

(22)胸前位“小树芽”动作,双跪坐,眼视三点 (23)上位“小树芽”动作,双跪立

(24)胸前位“小树芽”动作,双跪坐,眼视七点 小燕子:(21)旁斜下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半脚尖碎步 (22)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屈膝半蹲,眼视七点 (23)旁斜下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半脚尖碎步

(24)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屈膝半蹲,眼视三点

(25)-(28)小燕子和小树芽旁按手位半脚碎步形成圆圈 间奏:(1)-(2)右起后跳踢步,双手于身前撩手至上位“小树芽”动作,形成时屈膝半蹲,仰头看手的方向

(3)-(4)右起后跳踢步,双手于身前抽手至旁按手位屈膝半蹲,眼视前方 (5)-(8)旁按手位,半脚碎步原地向右旋转一周 (9)-(12)重复(1)-(4)

(13)-(16)旁按手位,半脚碎步形成两排队形, (15)-(16)前排人双跪坐 第二段:(1-)(8)重复第一段(1-)(8)动作 (9)-(24)分开小燕子和小树芽的角色 小树芽:(9)-(12)重复第一段(21)-(24) (13)-(24)重复第一段(1)-(12) 小燕子:(9)旁斜下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半脚尖碎步向右横移,

(10)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屈膝半蹲,眼视小树芽 (11)旁斜下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半脚尖碎步向左横移 (12)旁斜上位“小燕子”动作,配合屈膝半蹲,眼视小树芽

(13)-(20)右起后跳踢步围绕“小树芽”跳一圈,双手连续做旁斜上和旁斜下位的“小燕子”动作,眼视“小树芽” (21)-(24)重复第一段(9)-(12)动作 结尾:歌词“回来吧!”时,前排人做上位“小树芽”动作,配合半脚碎步向右旋转一周,后落脚跟眼视“小燕子”结束。 后排人左手扶“小树芽”的腰,右手做单撩手动作,屈膝半蹲平脚碎步围绕“小树芽”旋转一周,停至右旁按手,屈膝半蹲,眼视“小树芽”。 教学提示:

1、双人配合时注意眼神与情感的交流。

2、三拍节奏做展手、团手时注意节奏准确,三拍子做满。

歌词:

又是花开啦,又是草绿啦,那只漂亮的小燕子它又飞进了我的家。还是那棵石榴树,还是这个屋檐下,快乐勤劳的小燕子要把那新房搭。啊哎呀呀呀,啊哎呀呀呀,哎呀呀,哎呀呀,哎呀呀。啊哎呀呀呀,啊哎呀呀呀,哎呀它们快快长大!又是花落了,又是草黄了,我家漂亮的小燕子要和我说再见了,明年明年再回来吧,再回来吧,回来吧!

六、我爱洗澡 学习目的:

通过舞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美感。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向前冲:左手叉腰,右手握拳直臂放于前斜上位,收回时放于左肩前,大臂 架平,配合抬踏步动作。

2、洗洗澡:

(一)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左右双顶胯,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于旁斜上位做直臂曲臂动作,同时配合倾头。

(二)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左右双顶胯,右手握拳于旁斜上位,左手于旁斜下位,交替做直臂曲臂动作,同时配合倾头。

3、搓搓澡: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左右双顶胯,双手扩指于上位、下位、左旁、右旁以右手为重拍划圆搓手,同时配合倾头。

4、扭一扭:旁按手位正部位,双脚同时跳起,落地的瞬间碎扭臀部。节奏: 前奏:(1)分两排在三七点场外准备。 第一段: (1)-(2)“向前冲”动作,四拍一换,向三七点行进 (3)转身向一点重复(1)动作

(4)1-4重复(3)1-4,5-8双脚蹦跳步三次,同时击掌三次 (5)双顶胯左右倾头 (6)洗洗澡

(一)动作

(7)1-4旁按手位踮脚碎步转身至双人面对面,5-6落脚跟,7-8点头一次 (8)双人面对面做洗洗澡

(二)动作 (9)1-6低头含胸,平脚碎步跑,7-8双手经身前做双分手动作,双脚同时跳起,落地瞬间扭动臀部

(10)-(11)重复(9)动作在队形中分组做

(12)前后斜下位小波浪手,踮脚碎步行进至自己的位置 (13)“搓搓澡”动作 (14)1-4旁按手位踮脚碎步转身至双人面对面,5-6击掌蹦跳步两次,7-8屈膝半蹲,双人握手,眼视一点

(15)双人面对面做“搓搓澡”动作 (16)旁按手位踮脚碎步形成圆形,形成后手拉手( 17)“扭一扭”动作 第二段: (1)-(4)在队形中做“向前冲”动作,不收小臂 (5)-(15)重复第一段(5)-(15)动作

(16)旁按手位,踮脚碎步原地转身至五点方向

(17)1-6身向五点做“扭一扭”动作,7-8双脚蹦跳至双人面对面 (18)双人面对面做“搓搓澡”动作

(19)1-4旁按手位,踮脚碎步转身至一点方向,5-8左旁按手,右手在前斜下位团手扩指两次,左倾头同时配合屈膝两次 (20)身向一点做“搓搓澡”动作(21)旁按手位踮脚碎步形成圆形,形成后手拉手 (22)“扭一扭”动作 结尾:(1)-(4)在队形中做“向前冲”动作,不收小臂 (5)身向一点做洗洗澡

(二),节奏为一拍一次单顶胯

(6)1-4右旁踵步,双握拳,在身体斜下方做直臂曲臂动作,好似“搓澡”, 5-8反面重复

(7)1-6连续击掌蹦跳步五次,7-8各人不同造型结束 教学提示:

1、“向前冲”动作转方向时要求一拍到位,做到力度十足。

2、舞段中涉及到的队形变化,要求学生反映敏捷,快速到位。

3、舞段要求边唱边跳,声情并茂表演舞蹈。歌词: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咧。 我爱洗澡乌龟跌到,噢噢噢噢,小心跳蚤好多泡泡,噢噢噢噢,潜水艇在祷告。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噢噢噢噢,带上浴帽唱唱跳跳,噢噢噢噢,美人鱼想逃跑。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有空再来握握手。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我家的浴缸好好坐。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咧。 我爱洗澡乌龟跌到,噢噢噢噢,小心跳蚤好多泡泡,噢噢噢噢,潜水艇在祷告。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噢噢噢噢,带上浴帽唱唱跳跳,噢噢噢噢,美人鱼想逃跑。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有空再来握握手。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我家的浴缸好好坐。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有空再来握握手。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我家的浴缸好好坐。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咧。

七、咏鹅 学习目的

通过舞段的学习提高身体表现力和协调力,并在舞蹈中熟识《咏鹅》这首唐诗。 主要动作与要求:

1、舞步:正步位站立,右手叉腰,左手指跟突起形成鹅头的形态,放于体侧,高于头部,保持姿态胯向左右扭动,脚向旁移动,左臂跟随节奏向外向里移动。

2、舞姿:(以左为例)双手掌型直臂于左胯旁向后摆动,同时提压腕,左前踵步向二点方向,左倾头,眼视一点。收右脚重心变正步位,双手向前推,右倾。后重复踵步动作,保持舞姿不变右手向前推,前后手臂呈一条直线,眼视二点。反面依然。

3、跳跃:(以左为例)右勾脚小腿向后吸起,右手旁斜下位压腕,左手上位提腕,仰头看右手方向,保持此舞姿,左单脚跳跃,反面依然。

4、波水:

(一)身向八点右踏步位站立,双手直臂于体侧前后推手,头和身体随动。( 二)双臂于体侧柔软地推手,上身前倾,平脚碎步,头随手臂右左转。 节奏: 前奏:(1)1-4在场外准备,5-8“舞步”动作,向三点方向行进 (2)“舞步”动作,向三点方向行进 (3) 1-2保持舞姿左转身向一点 第一段: (1) 1-4左起“舞姿”动作,5-8右起“舞姿”动作

(2) 1-2右踏步蹲,双手旁斜下位压腕,低头,3-4右踏步位站立,左手上位提腕,右手下位压腕,昂首挺胸,5-8“波水”

(一)动作 (3) 1-2左起“跳跃”动作,3-4右起“跳跃”动作

(4)1-3身向三点双脚蹦跳步同时蹲下,起身,双手指间带动于体前穿下穿上,身体与头部随动作含胸低头,仰胸抬头,4-6双分手,掂脚碎步转向一点,头碎摆

(5) 1-4旁按手位左前踵步,右倾头,后左脚旁点地,左倾头,反复两次,5-8“波水”

(二)动作 间奏: (1)1-7保持“舞步”动作舞姿,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原地单顶胯,8-双手叉腰( 2)反面重复(1)动作 (3)-(4)“舞步”动作从左边将横排掉头回来 (5)1-2重复前奏(3) 1-2动作,同时变换队形 第二段:

(1)-(5)重复第一段(1)-(5)动作 (6)重复第一段(3)动作 (7) 重复第一段(4)动作,1-3身向一点,4-6右转向五点

(8)1-4重复第一段(5)1-4动作,身向五点做,5-8重复第一段(5)5-8动作,背身向三点方向后退

(9) 1-2重复第一段(5)5-8动作,3-4右腿跪地手扶地蹲下,5-排头的人左腿重心右点地站立,左手上位提腕,右手下位压腕,仰头挺胸,其余人蹲下做此舞姿,结束 教学提示:

1、舞段中的节奏以慢数为主,如边唱边跳更有助于节奏的把握。

2、“大白鹅”曲项向天歌的形象始终保持,手臂不可松懈。

3、舞姿动作双臂呈一条直线,后背拉长前倾,将舞姿伸展到最大限度。

4、波水动作手臂柔软,节奏把握准确。歌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八、加油!加油!

推荐第2篇:幼儿民舞基础 爵士舞教案

课程内容:

街舞是以体育健身为核心,以流行舞蹈为素材,是带有欣赏性和娱乐性的新兴运动方式。街舞起源于美国街头的舞者的即兴舞蹈动作,舞蹈有各种派系,hiphop是街舞的总称。街舞形式多样,动作随意潇洒富有挑战性,对身体各部位尤其小肌肉群的小关节锻炼与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街舞倡导发挥参与者的个性,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一种个性舞蹈。街舞经过日本、韩国,辗转来到中国。本课程主要讲授街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精选一至两套进行教学,讲解每个分解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街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学会一种完整街舞。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改善心肺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 街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学会一种完整街舞。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改善心肺功能和 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进度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基本功练习部分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三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或者双腿跪地 手扶把杆,学生自己下软腰 。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老师逐一环抱学生腰际甩腰十个

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四 推脚背组合

坐在地上双腿向前绷直 手在小七位,跟老师节奏做勾绷脚练习五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 六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

街舞 爵士舞教学内容:

街舞基本内容简介:热身练习,头,肩,胸口,胯,膝盖,脚位

2、音乐的乐感认知

1、1基础练习

2、组合练习:增加协调性,灵活性A以及up&down

3、重心:腿、腹、臀

2、1基础练习,

2、组合练习:练习节奏掌握B,

3、上下身的协调组合练习

3、1基础练习,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1节,

4、放松练习

4、

1、复习第一节,

2、组合练习B,

3、学习半成舞组合2节,

4、重心:背、腿、

5、初级音乐理论

5、

1、复习1—2节,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3节,

4、重心:臀、手臂练习

6、

1、复习1—3节

2、组合练习B,

3、学习半成舞组合4节,

4、重心:腿、腹、臀

5、中级音乐理论

7、

1、复习1—4节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5节,

4、重心:背、手臂练习

8、

1、复习1—5节,

2、组合练习B,

3、学习半成舞组合6节,

4、重心:背、腹、腿部

5、高级音乐理论

9、

1、复习1—6节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7节,

4、重心:手臂、腹

10、复习1—7节

2、组合练习B,学习半成舞组合8节

4、重心:臀部、腹、腿部

11、

1、复习1—8节,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

9、10节,

4、重心:手臂、腿

5、系统的音乐理论复习与应用

12、

13、

1、复习1—10节,

2、组合练习B,

3、学习半成舞组合11节,

4、重心:腿、臂、背

14、

1、复习1—11节,

2、组合练习A,

3、学习半成舞组合12节,

4、重心:手臂、腿

15、1`、复习所学街舞1~12节:整体练习,分组练习,个别纠错,成套练习。

课堂所用音乐例如 泫雅-change Porker Face

Beyonce Knowles Lady GaGa – Telephone 旋转 米 娜 Its ok 等 音乐节拍重的爵士音乐

备注 具体上课细节由课堂进度 和学员接受能力而定

推荐第3篇:《中国舞》教学大纲

《中国舞》3级班(下)教学大纲

本课程适用于五到六岁的小朋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都学习过一二级的内容,具有初步的舞蹈基础、较好的音乐感受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准确认识教室的八个基本方位和舞蹈基本脚位、手位,初步到达到颈立,背直,腿直,绷脚等要求,基本功方面基本能完成横叉的动作、养成学生自己数节拍的习惯。训练幼儿协调,柔韧性等基本能力,最后完成一个成品舞蹈。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活动组合

让孩子快速的进入舞蹈课程当中,主要内容有踏步,双手前后摆动,手,脚,转腰,双手往上延伸和双手往下摸地,以及跳的动作进行热身训练。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为后面课程内容做铺垫。

第二部分 基本功训练

1.压脚背:脚背在舞蹈训练中非常重要,它是决定舞姿优美与否的重要亮点之一。它属于舞蹈训练中基础能力训练部分,也是提高技术技巧最基本的训练项目。

2.基本坐姿:A:并腿坐:坐于地面两脚并拢伸直在前方,绷脚背,两手放两边指尖轻轻贴地,后背要伸直眼睛平视前方。

B:盘坐,坐于地面上身直立,两脚交叉在一起,一只脚在内,另一只脚在外。

3.双脚压前腿:在基本的地面坐姿上进行训练,要求:肚子贴腿,手往远延伸,膝盖不能弯曲,脚背和脚尖也不能松懈,目的让小朋友的跟腱拉长。

⒋踩胯:小胯,二位胯。训练柔韧度。 ⒌竖叉,横叉;训练柔韧度。 ⒍推地起腰:脚与肩宽,肩要有力量,腰要有力量推起来,然后掉头,手尽量去找脚后跟。

⒎地面躺下踢腿:前,旁,后,训练腿部的力量。

第三部分 舞蹈短剧

⒈《吸跳步和敬礼》:步伐练习⒉《音乐反应》:训练小孩的节奏感 ⒊ 《刷牙啦》:训练学生模仿能力 ⒋《咏鹅》:训练学生协调性 ⒌《波浪》:训练手臂动作 ⒍《半蹲》:训练腿部能力 ⒎《手位》:训练手的位子

第四部分 成品舞蹈

《咖喱咖喱》:通过舞蹈中摆动左右胯,手、脚的配合练习,训练小朋友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的节奏感,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舞蹈。

推荐第4篇:中国舞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新兴满族乡中心学校

二〇一一年三月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舞蹈教学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 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少儿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

艺术形式。舞蹈教育适合幼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

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

知更敏锐。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

第二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

双吸腿

第三周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

知更敏锐。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第四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

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第五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

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第六周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第七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 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八周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

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九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

1、基本功训练(1)

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周 培养幼儿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1、基

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一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和协调性与柔韧性

1、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二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三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四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五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第十六周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

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第十七周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

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8、恰恰恰

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8、恰 恰恰

第十九周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

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8、恰恰恰

第二十周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

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鸟小鸟

8、恰恰恰

所需器材:

1、电脑

2、投影

3、电视

4、音响

5、泡沫板

6、教师服装

新兴满族乡中心学校

二〇一一年三月篇二:中国舞教学计划

中国舞教学计划

本学期共有37课时,基于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展维族舞蹈的教学,先从基本的手型,步法,手位,进行教学,最后以一成品舞蹈《魅力新疆》作为成品舞汇报演出。用时20课时。

本学期占用17课时学习蒙族舞蹈组合,傣族舞蹈组合,苗族舞蹈组合,以舞蹈串烧的形式作为汇报演出。 维族舞教学 简介(只需了解)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具有: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其微颤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延续化的颤动,体现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变的舞姿,在于它广泛吸收西域乐舞的优长;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他们生活中经常举行的买西热普则是西域饮宴乐舞的遗风。

买西热普一词,维吾尔语意为欢聚娱乐是喜庆节日

中,人们欢聚一起即兴歌舞弹唱的活动,活动由年长者主持,进行中还常对诗、猜谜、讲笑话等,乐曲声、歌声起始后,人们互为邀请或自动上场起舞,即兴发挥。主人还常备些水果、食品招待乐师和客人们。好热闹的年轻人常出些洋相逗乐,或表演些山羊舞、鹅舞之类的小节目活跃气氛。

山羊舞,表演者用简单的道具扮成山羊,悄悄地来到围坐在地毯上群众的后面,先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和着乐曲蹦跳进场,表演吃草、喝水、磨角,又去用角顶人等,总会引起小的骚动和欢笑。

鹅舞,表演者翻穿皮衣,把右手退进袖内,用红布扎起袖口作鹅嘴扮成鹅状,随着乐曲摇头摆尾徐缓进场表演,人们常和着乐曲唱赞美或贬义之词,当鹅听到赞美时,就欢快起舞;反之,就用嘴啄丑化他的人,表演风趣、活泼。这种民俗活动是古代西域乐舞的遗风,又是青年人学习本民族风俗、仪礼,学习民间舞蹈与即兴创作的机会。其它舞蹈如赛乃姆、多朗舞、纳孜尔库姆等形式,也常在买西热普中表演。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带有表演性的舞蹈形式,普遍流传于新疆各地。赛乃姆一词,是对此类乐曲和这种舞蹈的通

称,习惯上人们都把地区的名称冠于前面,如:库车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和田赛乃姆等。各地的表演形式大同小异,只是在乐曲和舞蹈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形式也是自由进场,互相邀请,即兴发挥。表演中,经常出现打指(两指打响)、移颈(动脖子)以及扬眉、动目等动作,让人看后随即联想起唐·杜佑《通典》关于胡舞的描述;想起唐诗扬眉动目踏花毡(李端《胡腾儿》)的名句。这正是古代乐舞文化在这些地区舞蹈中的遗存。 多朗舞,流传于塔里木盆地大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巴楚等地。多朗一词,是该地区维吾尔族人的自称,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称。此舞由《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伴奏,并且和着乐曲有高亢的男声伴唱;表演为双人对舞的形式,参加者人数有限。表演分为四组动作:第一组为6/8拍,节奏平缓,但又有跳动感,膝部的颤动尤为明显;第

二、第三组,节奏逐渐转快,舞姿豪放、有力,动作规范、严谨,其中还有近似弯弓骑射的舞姿;第四组是快板,两人作竞技性旋转对舞,把表演推向高潮。这时,大家鼓掌、呼喊为之加油,直至留下一名旋转技巧最高者。那贯穿全舞微颤的动律,高亢而近似呐喊的歌声,使人们不禁联想到多朗人战胜干旱,在沙漠边缘开辟绿洲时艰苦奋斗的情景,也为他们所创造的绿洲舞蹈文化赞叹不已。

纳孜尔库姆,流传于古西域火州、即今日吐鲁番一带,是以弦乐和歌声伴奏的双人对舞的形式,并分为一般表演和竞技两部分。前者以滑稽可笑的动作,模拟生活中的拉面、绱鞋、鸭子走路等形态;并以夸张的手法模拟对方。后者两人各出新招以压倒对方,群众和着声鼓声有节奏地呼喊强将相逢、快出新招之类激励的语言以助兴。这时,表演者大显身手,或动肩相靠,或扶膝蹲跳旋转,其动态与黑熊搏斗舞颇有近似之处;而鼓点的节奏却与秧歌的结束点相同。这和吐鲁番自唐、宋以来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有关,带有古乐舞的遗意;它是各种舞蹈文化互为影响,各种形式相互吸收的结果,也是今日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写照。

蒙族舞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蒙古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流传于兴安地区民间的蒙古族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 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篇三: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初级班)教学计划

教师:金买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7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的教学和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的教学。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很明确: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用的初步联系。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儿童带着愉悦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

1、列队、坐姿,

2、站姿、勾绷脚练习

3、正压腿

4、侧压腿

第二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

1、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2、开胯练习

3、基础训练内容:拉肩练习

4、舞蹈组合内容:《走步》

第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一《西瓜》

第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儿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音乐反应《球球操》

第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音乐反应《打花巴掌》 (汉族风格)

第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拉伸练习《小蜗牛》

第八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前压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我的小小手》

第九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前、旁压腿组合 跪下腰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飞吧,小蜜蜂》蒙古族

第十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数星星》

第十 一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我是小画家》

第十二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组合内容: 脚位组合

第十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头部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 头的动作组合

第十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舞蹈组合一的分解动作

第十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小鸡啄米》

第十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枣园童趣》

第十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枣园童趣》 第十八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第十九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第二十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的复习

第二十一节课:

1、复习

2、复习

第二十二节课:

初级班结业表演 《枣园童趣》 《枣园童趣》篇四:中国舞三级班学期教学计划 中国舞三级班学期教学计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的学生年龄为5-6岁,孩子们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都学习过一二级的内容,具有初步的舞蹈基础和较好的音乐感受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载歌载舞的习惯。

2、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位和手位,训练幼儿协调、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三、教学效果

进一步完成第二级级组合的各项要求,准确认识教室的8个基本方位,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培养幼儿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四、教学手段

在舞蹈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鼓励、肯定为主。示范式教学,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和饱满的情感的舞蹈形象感染学生。并着重进行基本功训练,将幼儿舞蹈形象化,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

五、教学计划 *常规训练:站姿,坐姿、肩腰腿部软开度训练(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篇五:2013年秋季舞蹈班教学计划 2013年秋季舞蹈班教学计划

经过暑期舞蹈考级考试,

五、六级班全体学员以100%通过的成绩,取得五级、六级学习合格证书。因此,从本期开始,两个班均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上升一级,开始完成六级和七级的学习任务。现根据中国舞

六、七教材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按一年四期安排,特制订出第一期学习计划如下。六级班教学任务

一、扶把动作时能保持身体直立;

二、站立时“重心”正确;

三、腿直、脚绷,腰腿软度基本达标;

四、藏族舞和蒙古族舞的“舞步”和“舞姿”准确;

五、动作协调,节拍准确;

六、舞蹈时有自娱感、有热情。

推荐第5篇:华彩中国舞

第一级(4-6岁)

1、光阴

(3/4节奏练习)

2、饼干圆圆

(手臂练习)

3、玩娃娃

(压腿练习)

4、小雨点

5、星星很美丽

6、说句悄悄话

7、蜗牛

8、小铃铛

9、一二三

10、玩具熊

第二级(5-7岁)

1、小秘密

2、我是好小孩

3、姐妹

4、咯咯咯

5、爱睡觉的加菲猫

6、月儿

7、蚂蚁掉进河里边

8、生日快乐

9、大家来照相

(勾绷脚练习)

(手位练习)

(头的练习)

(压胯练习)

(脚位练习)

(手指练习)选学组合

(再见曲)

(压胯练习)

(勾绷脚练习)

(压腿练习)

(头的练习)

(手臂练习)

(胯的练习)*

(节奏与造型练习)

(腰的练习)

(腿与腰的练习)选学组合

10、小天鹅

(再见曲)

第三级(6-8岁)

1、泡泡

(手臂练习)

2、明天我会长大

(压胯练习)

3、眼睛

4、小脚丫

5、大声唱歌

6、金鱼

7、礼貌歌

8、减减肥

9、我的画笔

10、彝家娃娃真幸福

第四级(7-9岁)

1、太阳宝宝

2、从小培养好习惯

3、知了

4、游泳

5、我会飞了

6、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7、赶阳光

(压腿练习)

(舞姿练习)

(方位练习)

(手臂练习)

(踏步练习)

(胯的练习)

(舞步练习)

(勾绷脚练习)

(压胯练习)

(腿的练习)

(腰背练习)

(舞姿练习) (胯的练习)

(蒙族)

(彝族)选学组合

8、识字歌

(跳跃和胯的练习)

9、八瓣花

(藏族)选学组合

第五级(8-10岁)

1、心爱宝贝

(柔韧练习)

2、毛毛虫

3、寻胡隐君

4、火鸡

5、我家的燕子

6、蝴蝶快飞

7、小阿哥

8、不是我的菜

9、塔力雅图麦丹

第六级(9-11岁)

1、香香澡

2、晚安

3、爷爷的老时钟

4、给我点阳光

5、噼里啪啦

6、侗乡小歌台

7、甜甜甜

(腰和腿的练习)

(手位练习)

(踢腿练习)

(舞姿练习)

(跳的练习)

(苗族)

(胯的练习)选学组合

(蒙族)

(柔韧练习)

(腿的练习)

(腰背练习)

(舞姿与跳踢步练习)选学组合 (侗族)

(跳的练习)

(手臂练习)

8、我不是公主

(维族)

9、爱的人间

(再见曲)

第七级(10-12岁)

1、白鸽飞过的地方

2、采莲

3、看电视

4、我好想

5、快乐的小花匠

6、五彩水果

7、摩登女孩

8、开心旅行

第八级(11-13岁)

1、赋得古原草送别

2、幸福的冒泡

3、吹吹风

4、放轻松

5、彩云之南

6、春天的味道

7、青稞香

8、一起奔跑

选学组合

选学组合

第九级(12-14岁)

1、许个心愿

2、地球欢迎你

3、家住彩云间

选学组合

4、小草

5、春天在说话

6、帕米尔的孩子

7、云上少女

第十级(13-16岁)

1、读唐诗

2、小橄榄

3、雪童话

4、晴朗

5、塔吉克少女

6、岱日查

7、眼里的天空

选学组合

推荐第6篇:中国舞 18级

华彩中国舞蹈考级教材1-8级 第四版

第一级(4-6岁)

1、光阴

2、玩娃娃

3、小雨点

4、说句悄悄话

5、小星星洗澡

6、蜗牛

7、小秘密

8、小铃铛

9、一二三

10、玩具熊

第二级(5-7岁)

1、我是好小孩

2、娃娃

3、咯咯咯

4、爱睡觉的加菲猫

5、蚂蚁掉进河里边

6、月儿

7、表情秀

8、我的画笔

9、大家来照相

10、小天鹅 第三级(7-9)

1、太阳宝宝

2、眼睛

3、知了

4、我的小脚丫

5、我会飞了

6、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7、礼貌歌

8、玩翘板

9、赶阳光

10、彝家娃娃真幸福 第四级(7-9岁)

1、心爱宝贝

2、小浪花

3、吹泡泡

4、毛毛虫

5、爷爷的老时钟

6、颜色歌

7、蝴蝶

8、识字歌

9、八瓣花

第五级(8-10岁)

1、香香澡

2、我和小鸟来唱歌

3、寻胡隐君

4、火鸡

5、我家的燕子

6、蝴蝶快飞

7、小阿哥

8、不是我的菜

9、塔力雅图麦丹 第六级(9-11岁)

1、长相思

2、给我点阳光

3、村居

4、萤火虫小夜曲

5、春天的味道

6、家住彩云间

7、恫乡小歌台

8、我不是公主

9、爱的人间 第七级(10-12岁)

1、白鸽飞过的地方

2、采莲

3、看电视

4、我好想(选学组合)

5、快乐的小花匠

6、五彩水果

7、摩登女孩

8、开心旅行 第八级(11-13岁)

1、赋得古原草送别(选学组合)

2、幸福的冒泡

3、吹吹风

4、放轻松

5、彩云之南

6、春天的味道

7、青稞香

8、一起奔跑

推荐第7篇:幼儿中班艺术:《鞋匠舞》

幼儿中班-艺术:《鞋匠舞》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培养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会唱此歌曲,并已初步了解了鞋匠的劳动内容。

活动过程:

1、齐唱歌曲《鞋匠舞》。“小朋友已经会唱《鞋匠舞》了,我们一起唱一遍。”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小鞋匠在绕线、拉线、钉钉子,这么多事!我们也来学做鞋匠。”

(1)创编第

一、二乐句的动作。(“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①、绕线

“你们先来绕绕线。”(幼儿自由做)“鞋匠绕线是绕一会停一下。我们再唱着做做。” ②、拉线、钉钉子

“绕好了线,再拉线了,谁来做做试试?”(请幼儿表演)“拉线要平着拉,那钉钉子呢?”“我们来唱着做,从绕线开始。”(做1——2遍)

(2)、创编第三乐句的动作。(“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小鞋匠绕线绕的这么好,拉线拉的这么直,下面要做什么了?”(幼儿回答)“谁来做做?”(请幼儿表演) “拿针缝东西的动作多美呀。我们一起试试。” “缝的时候要小心些,钉钉子要用力。”

(3)、创编第四乐句的动作。(“鞋子做的牢又牢,鞋子做的多有好。”)

“鞋子做好了可真高兴呀。你们做个高兴的动作吧!看谁做的又漂亮又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拍着手来唱最后一句,最后的时候小朋友一起摆一个漂亮的动作。”

3、随音乐完整表演。

(1)清唱,幼儿表演。

“鞋匠所有的动作我们都编出来了,咱们赶快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2)随音乐集体表演。

①、“我们听着音乐来做做。”②、“再听音乐做一遍。”

4、幼儿结伴表演。

(1)、清唱,幼儿结伴表演。

“小朋友都会跳《鞋匠舞》了,现在我们来玩《鞋匠舞》的游戏吧。我们听音乐找朋友面对面跳,一定要在音乐前奏时就找到一个朋友,准备好。我们试试。”

(2)、随音乐连续结伴游戏。

“小朋友都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听着音乐来玩玩吧!”

5、随音乐放松活动。

“小鞋匠工作了一天,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他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蝴蝶在飞,鸟儿在叫,花儿露出漂亮的笑脸,小草随风轻轻摆动,一群小朋友穿着漂亮的鞋子唱歌、跳舞,多么高兴!”

推荐第8篇:竹竿舞教案

《竹竿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2、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3、培养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节奏的韵律感。能根据节奏开合竹竿;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过程:

一、竹竿舞基本认识

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怕极了,仓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 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 (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

三、口号练习。

在静止竹竿上利用口号“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或者“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练习竹竿舞节奏,进一步感知竹竿舞的节奏。

1、教师示范摆放竹竿。

2,学生在静止竹竿上练习基本节奏。

四、在开合的竹竿上尝试跳竹竿舞

(当竹竿打开时,把脚点进竹竿里,当竹竿合起来时,把脚收回来,当竹竿开两下时,两脚按先后顺序跳过去。总之,竹竿的开合要和脚步进出相吻合)

五、在开合的竹竿上,配合音乐欣赏竹竿舞

1、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的四拍子节奏。

3、强调竹竿舞的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敲竹竿必须按照(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节奏明显,均匀轻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夹伤脚。如发现有同学摔倒,先等同学出来在重新开始。 (2)跳舞的同学必须按照(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排好队,不拥不挤,如不小心跳错步伐,可及时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请到后面排队等候。

(3)竹竿与脚步吻合,配合音乐快慢进行(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六、提高练习,大胆尝试,创编动作跳竹竿舞

1、教师示范创编动作,指导学生展示动作。

2、鼓励幼儿邀请伙伴创编动作跳竹竿舞,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3、可分组比赛,评出最佳舞星,让学生加强交流。

七、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竹竿舞还有很多种节奏和跳法,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而已,以后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学习吧!

推荐第9篇:摆手舞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摆手舞》教学设计

教师:古李霞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摆手舞》。

2.能模仿《摆手舞》基本动作,掌握土家族摆手舞风格及简单的队形。教学重点:模仿摆手舞基本动作,基本掌握集体舞表演。 教学难点:摆手舞风格的模仿及队形的排练。

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查阅、收集土家族及摆手舞的一些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土家喜爱咚咚奎》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么,它是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名叫《土家喜爱咚咚奎》,那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拍一拍、动一动。今天我们就到湘西的土家寨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请大家闭上眼睛连喊三声毕兹卡(学生连喊三声毕兹卡),你们知道毕兹卡是什么意思吗?我们走进土家寨就知道啦!

2、播放幻灯片—介绍土家族

师:在我省湘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居住者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这就是我们土家族。刚才我们讲的毕兹卡就是土家族人的自称,这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优秀民族。土家族人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糯米糍粑。

二、新授

1、了解土家风土人情

师:刚才我们游览了土家族的风景,其实土家族的风土人情特别丰富,现在我们把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的有关土家族的资料展示出来,跟大家分享吧!(指名回答)

2、欣赏摆手舞

①师: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土家寨里,除了动听的歌声,还有欢乐的舞蹈,刚才我们说了,土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是什么舞啊?(板书课题:摆手舞)让我们来欣赏摆手舞,请注意观察摆手舞有哪些基本动作,能学学吗? ②播放视频《摆手舞》

3、学习摆手舞

①师:摆手舞有哪些基本动作?谁能来跳一跳?(指名学生回答并示范)

②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示范小摆手和大摆手。

③师:摆手舞摆手舞,主要是突出“手”的动作,注意一个要点,手臂包括手掌都要伸直。

④学生创编摆手舞动作。(师:同学们,你们还能跳出什么摆手舞的动作呢?这样,我们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各组设计一下,等会儿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本组的成果。) ⑤分组设计,展示学习成果。

⑥教师示范整套摆手舞动作。(综合大家的意见,老师也创编了一套摆手舞的动作。请大家看老师跳一遍) ⑦教学整套动作。(边唱边跳) ⑧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⑨随伴奏跳。(边唱边跳)

4、学习歌曲《摆手舞》 ①播放录音《摆手舞》

师:土家族人跳舞时可是载歌载舞的,我们来听听土家族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唱歌的!(听音乐)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板书:欢快、热烈) ②按节奏读歌词。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朗读歌词。(教师引导读歌词) 师:你们知道歌词里的“伢儿”是什么意思吗?(男孩子)大家一起念一念“伢儿”。 ③师生互动

师:今天你们就是彭家的小妹(指着女生),你们就是田家的伢儿(指着男生),用你们的有节奏的动作跟老师打打招呼吧。

师:彭家的小妹拍拍手

女生:吔吔嗬嗬吔

师:田家的伢儿跺跺脚

男生:吔吔嗬嗬吔 ④师生合作读歌词。

生读歌词,师读衬词,后两句齐读。

师读歌词,生读衬词。后两句齐读。(好极了,下面我们换过来好吗)

④学习乐谱。(出示乐谱)

师:大家一起把我们的欢乐唱出来,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唱乐谱,注意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哦! ⑤学唱歌曲。

师:让我们把欢乐唱出来。

跟琴唱、师生接龙、领唱加合唱(请一位学生敲鼓为其伴奏)、全班背唱一遍。

5、随乐跳舞

师:唱得可真动听,大家知道吗,土家族的山寨等会儿就要过摆手节了,下面我们来排练摆手舞,为歌曲编排合适的舞蹈动作好吗? ① 出示书本插图,分组排练动作。(分组自由地编排动作) 要求:摆好队形。

可以利用刚学的基本动作,但至少要有一个不同的动作。

为结尾部分设计一个不同的造型。 ②展示各组的动作。

③教师指导,全班围城圆形齐跳。(大家看!土家寨一片欢乐的景象,热情的土家族朋友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摆手节)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土家族的小妹儿、小伢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舍巴节,土家族的民俗风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正等待着大家去参观去了解呢!今天我们的旅途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再次播放音乐,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推荐第10篇:蒙古舞教案

蒙古舞硬腕组合

一、教学内容

1、蒙古族舞的各种手形、手位,基本动作等。2、蒙古族硬腕组合。

二、教学重点

1、连贯、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情绪表达恰当,准确把握舞蹈的风格与韵律。

2、自由创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充分的感受美,体验美。

三、课时安排 6课时

四、教具准备 VCD 电视机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芭蕾基本手位

(三)、新授 1、导入

2、播放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画面和一些蒙古族舞蹈片断,介绍蒙古族风土人情

4、学习基本动作

(一)基本手形

十指并拢,拇指与四指稍分开,五个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板状掌形。

(二)基本手位

一位,双臂平行前伸于小腹前,手心向下。 二位,双臂体前斜下举,手心向下。 三位,双臂侧平举。

四位,双臂斜上举,手心向下。 五位,双手左(右)胯侧按掌。 六位,双臂肩侧屈手指触肩。

七位,双手握拳,拇指伸出叉腰,手背朝上。 八位,双臂后被于体后按掌。

(三)基本脚位

1、自然位,脚跟并拢,脚尖分开60度。

2、基本位。

3、大八字位。

4、踏步位。5、组合学习a、教师师范

b、分步讲解动作要领 c、指导学生练习d、跟音乐表演

第11篇:羌舞教案

古羌舞风教案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古老传说

1.“布兹拉”(羊皮鼓舞)的来历

“布兹拉”(羊皮鼓舞)为羌族南部方言的民间祭祀舞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羌族自然崇拜的祭祀活动中主要舞蹈形式,又称“莫恩纳莎” 或“尔波毕毕喜”(即羌语南北方言对“羊皮鼓舞”的称谓),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等地。羌族以口传身授的独特方式记录自己南古以来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而传播者正是自己民间的艺术家释比。他们演唱的释比经典《羌戈大战》中的南迁、《木姐珠与斗安珠》中的天婚之缘、《赤吉格朴》中祖先与英雄神的崇拜及《苦涅巴》中天人合一的理念都有关于午皮鼓的渊源之说唱,如“……天神阿巴木比塔,千秋神鼓自古传……神鼓传下有三种。白鼓用来还天愿,黄鼓用来驱凶邪,黑鼓用来保平安。”在演唱中释比们还必须手持羊皮鼓的法器道具并奉金丝猴为“猴头祖师”向舞蹈,据说与其古老的传说有关:“释比的祖师去西天取经,归途中,因躺在岩上睡觉,经书被一只白羊吃了。醒来不见经书,气得大哭。这时来了一只金丝猴教他:‘把吃了经书的白公羊买下,用它的皮制成鼓,做法事时只要一敲羊皮鼓,就能回忆起全部经书\'祖师依言而行,从此羊皮鼓就成了释比作法事时不可或缺少的法器。”而另一则传说,“羊皮鼓由阿爸木拉从天上带下凡来时,原为两面,因下凡时在山上睡着了,一觉睡了很多年,待他醒来,放在地上的鼓,因着地一面已经朽坏而成了单面鼓。”传说反映了羊皮鼓、羊皮鼓舞和原始自然崇拜活动的密切联系。

2.释比是羌族传统文化艺术最高的传播者

释比是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南部方言对巫师的称谓。由于羌族支系众多,在不同的方言、土语中又有不同的称谓,羌族北部方言称其为“活鲁”、“活觉”,在茂县雅都十语中义称为“许”,这些都是对他们的尊称,他们并非专职的神职人员,而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在原始社会时期,羌族和其他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一样,时常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朦胧地感到幸福或痛苦,成功与失败的后面宛若有种无比神奇的力量。他们期盼着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太平盛世,由此,释比便产生了。他是羌族中对神灵的沟通者,是举行各类祭祀习俗活动,传播羌文化的核心人物。在羌族地区举行的各种祭祀或习俗活动中,无不以舞蹈贯穿始终。这些活动都必须由释比主持,他是缺一不可的主角。因而释比不仅是主持各类活动的重要人物,而且更是一个唱、跳皆优的艺术传授者和羌族民间舞蹈的积极创造者,他以自身神圣职责对羌舞的内容和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每当祭神还愿,祈求神灵降福保佑,老人丧葬送魂归天或驱鬼辟邪、除病祛魔、天旱无雨时,羌族都要以“布兹拉”(羊皮鼓舞)的民间传统仪式进行自然祭祀活动。舞蹈中释比肩扛神棍,手执响盘(铜制盘铃)率羊皮鼓舞队,击鼓而跳。当出征围猎或祭奠民族英雄时,释比常在神坛外围奔跑,挥舞火把,身穿牛皮铠甲,刚毅地率众跳起“盔甲舞”。婚礼庆典时,释比动作舒缓,举止柔和,咒语悠扬,似乎在祈祷幸福永伴新人如意吉祥。释比所做的一切仿佛都是在对生活进行安排。为此,释比足整个羌族习俗牛活中的最高权威者。一个民族的神系是该民族把握、反映、阐释、控制其民族社会的一套复杂的文化符号系统,释比则又是这个系统的重要关节点。由此可见,释比在羌族舞蹈艺术中亦占有极其显赫的地位并承载着极为重要的功能。“舞蹈对他们说来乃是1分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与其说它足娱乐,还不说它足一种宗教仪式和特殊的咒语”。如流传于汶川、理县等地的羌族祭祀舞蹈“布兹拉”(羊皮鼓舞)无论是为对神产生神秘的巫术作用也好,或是为了娱神也好,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神灵的保护,以求昌盛兴旺。其舞蹈多为自然膜拜和劳动生活的动作再现,再加以“释比”在歌舞中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授,使舞者在虔诚的习俗活动中会不自觉地理解了本土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既熟练了生活劳动的技能,锻炼了身体,而对那些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和不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未成年者来说,也在此接受了生活和文化的启蒙。这一切与“释比”在羌舞中的地位和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为此, “释比”不仅是羌族最高文化的传承人,还是羌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歌唱家和舞蹈家,他们在整个羌族文化传衍活动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布兹拉”民间舞蹈的原始风貌

“布兹拉”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存释比的现场表演中舞蹈组合有一定的即兴变化,舞蹈动作循环往复,直到尽兴而止。每逢春耕之际的“祭山”活动和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年”活动,羌族释比都要率领羊皮鼓舞队,击鼓而舞,以祀万物。整个舞蹈由释比领舞,他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响盘,其他表演者手执羊皮鼓,在释比率领下击鼓而舞,变换各种舞步和队形,直到高潮结束。正如有的释比所说: “我们的羊皮鼓舞就是怀着虔诚的心,向天神牟比塔通话的舞蹈。”特别是其“羊皮鼓舞”中的蹉跳步、踮跳步、商羊步等,与晋代葛洪在《抱扑子》中“禹步”的“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左就右”的记述极为相似,而《诗经》记载“天降大雨,商羊起舞”,从羌族祈雨活动中多有的“商羊步跳击鼓”可窥其舞蹈的远古遗迹。惟其如此, “羊皮鼓舞”应是经羌族所信奉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影响和作用油然而生的。源于这种风俗,汶川县志曾载“羌民…互相舞蹈,以示悲欢,盖卉风尚存也”,在这些民俗活动中释比们所跳的“羊皮鼓舞”贯穿始终。由此可见,羌族民间祭祀舞蹈“羊皮鼓舞”至今仍保留着“以舞祀神”、“以舞娱神”的原始舞风。其舞蹈的基本特征为:

1.舞蹈动律组合特征:沉稳、敏捷、粗犷、虔诚。即删体稳而沉地轴向转动与上身拧倾的韵律特征,这两种韵律均伴随屈膝颤动,借此带动手中羊皮鼓做各种舞动,如“蹲步跳推击、晃击鼓”、“商羊步跳击鼓”、“蹉步跳击鼓”等,整个舞蹈始终贯穿祈祷虔诚之情。

2.舞动与道具的特征:因羊皮鼓是舞者必备的法器道具,所以对舞蹈起着一定的限制作用。鼓大而沉,舞动较为费力,舞者击鼓动作只能靠身体的摆动而转动并伴以屈膝颤动上下起舞,故而形成了羌族羊皮鼓舞区别于其他民族鼓类舞蹈的独特风格。

3.舞蹈节奏型特征: “羊皮鼓舞”只有鼓声的鼓点节奏、响盘(铜铃)两种打击乐器敲奏不同音响节奏组合作为伴奏。节奏型有4/4慢或平缓型节奏,主要用丁单一动作的祈祷祭拜和烘托古朴神秘的气氛。3/4中速或稍快的节奏型,主要用于腿部动作变化的力度和速度,以紧凑的鼓点节奏显现与神灵对话,自然崇拜,祈福保佑的意境。这种主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形态的民间舞蹈,极其台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羌族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羊皮鼓舞”至今仍在羌族牛活中发挥着重大的教化作用,并能起到一定的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羊皮鼓舞”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群体,他对古代巫舞文化的“禹步”及探寻远古氐羌部族舞蹈文化的渊源、传衍、流变、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羌族民间节日中的礼仪歌舞“巴绒”

(一)“巴绒”的胯动之母――歌舞女神“萨朗姐”

“巴绒”即北部方言的羌语“古老”之意,属羌族在“瓦日俄足\',(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节日场合跳的礼仪性舞蹈,主要流传于茂县曲谷乡的西湖寨、河曲寨等地。千百年来,羌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每三年一聚的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他们都要举行“瓦日俄足”的习俗活动,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是羌族女性唯一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妇女节”。

1.“瓦日俄足”的活动程序主要有:①节日当天羌族妇女前往神山“女神梁子”祭拜(男性仅限舅舅参加)。②举行敬献、祭杀山羊仪式。③唱经,酬神、祈神。④民间歌舞艺人领歌引舞。⑤寨中有威望的女性老者讲述“萨朗姐”的故事并传授生育、家务等女性知识及进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⑥男人们在旁烹饪、伺候并观赏歌舞“巴绒”。⑦民间歌舞艺人回山寨挨家挨户传送歌舞。

2.“瓦日俄足”以歌舞活动为主,歌的旋律粗犷奔放,节奏自由,山歌风味浓郁,交替反复的歌唱形式,体现出这一节日中传歌、习歌的艺术特色。奇特的胯部往复转动的舞蹈动律,令人叹服。整个歌舞,显示了含蓄、柔美的羌族妇女原始件爱特征与性格,为此,传说中的“萨朗姐”为古老的羌族礼仪歌舞“巴绒”的胯动之母。

(二)“巴绒”古老羌舞的动律特征

“巴绒”中的胯部动作以其古老的传说为源头而展示出新奇别致的韵律,令人欣叹不已。其胯部动律特征是:

关胯:关胯外顶是羌族胯部动作独有的姿态,即以左脚为重心,右脚尖内关点地而带动身体的轴向运动所形成的右关胯外顶的姿态。

甩胯:以关胯为基础动作,胯部动律的着力点自芹往右甩胯。

顶胯:以关胯的基本姿态,左脚为重心,右脚前踏后撤,右、左脚移动重心形成前后右左顶胯,四拍为一个动作。

转胯:以关胯的基本姿态,按副点音符节奏的风格,在一拍之内,右胯快速转动,形成一种特殊的胯部往复转动的韵律。

“巴绒”的基本体态是:双膝微屈,胯向前项,上身略后仰,动作时上身始终保持平稳,只是随腿部的颤膝舞动,其舞蹈韵律是胯的轴向往复转动,伴以双脚急促踏地的符点节奏,衬托上身姿态的端庄典雅、稳重柔美。这一动律和特有的审美情趣的形成,可能与羌族母系社会文化遗存相关,“瓦日俄足”是以妇女为中心的盛人节日,其中“巴绒”亦以展现女子为主,往往舞到最后时刻,妇女们要放开双手,转动身体,快速转胯,让人们从背后观赏她们的身姿,充分显露羌族女性独有美的动势和体态。另外,“瓦日俄足”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的参与,体现了远卉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与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郁的原始母系崇拜的遗迹,对了解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神崇拜、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瓦日俄足”的传承方式,对羌族古老的羌族礼仪歌舞“巴绒”以至于后来的羌族民间自娱性舞蹈“萨朗”的发展、演变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羌族民间自娱性舞蹈

1.羌族“萨朗”的舞蹈风貌

“萨朗”是岷江上游羌语北部方言,为歌舞之意。以茂县的三龙、赤不苏、沙坝、较场等地最为盛行,是羌族古老的传统自娱性舞蹈。每逢传统的民族节日、重大聚会、炊庆丰收或婚丧嫁娶时,都要跳“萨朗”。其表现形式为男前女后,一字排列呈弧形,连臂踏歌,在室内或场院围火而舞。男队的队首为领舞者,多是本村寨公认为能歌善舞的好手,舞时即兴指挥舞蹈的转换、情绪的起伏和速度的快慢变化。萨朗无乐器伴奏,以歌伴舞,每一乐句均由男先领唱,女随之复唱,一首舞曲即为一个舞段或节目。舞者全体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舞蹈组合循环往复,舞蹈完毕,在领舞带动下,放开双臂,交换舞步,速度逐渐加快,舞蹈愈为激烈。这时,男舞者常存每个乐句的最后一拍发出“嗷”的一声尖叫,使舞蹈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在领舞者的示意下,由男舞者喊一声“呀――喂!”女舞者应一声“学――喂!”舞段即告结束,然后变换新的舞段。每次跳“萨朗”时,最少要跳出出不同的十几种舞段,舞段变化越多,舞蹈情绪越热烈。人们围着熊熊的篝火,纵情地欢跳,往往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萨朗”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多为反映劳动生产、歌颂丰收景象和娱乐游戏以及表现男女爱情等羌族生活和习俗的舞段。如《任姆任》(推磨歌),有歌颂丰收景象的《撒拉梅梅撒》,有娱乐游戏的《月亮弯弯塞》以及表现男女爱情的《索勒勒索》等。“萨朗”具有欢快跳跃的特点,它的风格是由腿部轻快地跳跃、胴体的轴向转动和不同方位项胯、甩胯的特有姿态形成的。在舞蹈中,这种JxL格主要体现在动作特点、步伐组合结构和基本韵律三个方而:

①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腿部动作丰富多变,小腿尤其灵活。在舞蹈中频繁地出现小腿快速内外划圈的腿部前后悠动、左右换跳以及双脚交替点踏等。

②步伐组合结构:起步一般从右脚踏地开始,主体动作是转换为以左脚为重拍的变化舞步,结束步多是右腿前吸撩出。起步和结束步动作比较单一,节奏的变化也比较少,动作的各种变化,丰要是在主体动作上变换新的舞动。

③基本韵律:胴体轴向转动。舞者从肩至胯部同时向一侧转动,然后整个胴体转向原位。侧身顶胯动律。胯随重心多方位移动,侧身左、右顶出体态似“S”形。

2.“萨朗”动律特征的形成因素

“萨朗”的起源与羌族礼仪歌舞“巴绒”来自同一个传说,即羌族每逢三年为一聚的“瓦口俄足”(歌仙节)。传说最初有一群最勤劳、最有智慧和最美丽羌族女性,到神山上向名叫“萨朗姐”的歌舞女神学习舞蹈,学成归来的姑娘将歌舞传授给每一个寨落的妇女们,而“萨朗”经过民间传承文化的不断发展却已成为羌族男女老少闲暇时光的自娱性舞蹈,人们便把这种歌舞称作“萨朗”,后来“萨朗”也就成了羌族歌舞的总称。这个传说其真实程度姑且不论,首先仪凭这种女性崇拜的习俗,由女性主宰人的身体,散播神的信息这一点可以看出女性在羌族人心目中是唯美而崇高的。“萨朗”胯部动态的韵味之所以独特,与后来生产发展的羌族精美的服饰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羌族女性腰带上坠着长穗,串珠和各色彩带,慢歌快舞地踏步动胯,随着胯部往复转动时,别有一番柔美的韵味。另外,羌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地带,长期行走崎岖山路及上下独脚楼梯的生活习惯,也是形成羌族“萨朗”舞蹈中胯部和脚步关、开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存羌族民间传说中,羌族围火而舞的习俗由来已久。羌族民间故事《蒙格西送火》中记述:远占时期,羌族青年燃比娃,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从他阿爸一一天神蒙格西处取回火种(两块白石)。燃比娃按照阿爸的旨意,用白石相撞发出火星,然后点燃干草和树枝,燃起了羌族第一堆篝火,人们围着这象征幸福的火堆,欢乐地歌舞,据说这就是羌族人民围火向舞的起源。1973年,在曾足古羌人聚居地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其描绘的舞蹈形式、风貌以及舞者的体态,都与今日的“萨朗”非常相似。从“萨朗”围圈拉手而舞的形式和舞姿舞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古羌文化的遗存,映证羌族舞蹈历史的悠久。

席步蹉

1.原始古朴的“席步蹉”

“席步蹉”属岷江上游及杂谷脑河流域羌族民间歌舞之称,是羌族在婚丧嫁娶、节日欢庆时跳的自娱性舞蹈,又称“哟蹉步”或“索达席”,即羌语南部方言“喝酒歌舞”之意。它主要流传于汶川县龙溪、绵篪,理县的通化、蒲溪等地,其中以汶川具龙溪、绵篪、雁门,理县的桃坪、佳山和蒲溪等山寨最为盛行。

“席步蹉”其表演形式与“萨朗”基本相同。舞者男前女后,连臂围火塘呈弧形而舞,男队第一人为领舞者,由善舞者担任。舞者人数不限,男女老幼均可加入。舞蹈丹始时,男舞者先集体高歌第一乐句,女舞者群接复唱此句,如此交替先唱歌曲的半遍或一遍后,由领舞者带领起舞。起舞时,多为连臂而舞,继而放开手臂,甩手或搭肩而舞,舞队缓慢地向左右移动,最后又连臂而舞,节目即告结束。主要动作有“踏蹲步”、“跺点步”、“点步”、“顺摆步”、“前后点步”、“跳梭步”、“蹲梭步”、“拧倾摆动”、“拧倾划圈”、“拧倾转动”等。舞时,动作组合与舞曲的乐句紧密结合,连接次序固定不变,也不随歌词而变换。“拧倾摆动”在多数节目中反复出现,是“席步蹉”的代表性动作。

“席步蹉”的组合结构大体可分为以卜儿种:第种,以唱为主,只伴有左、右脚交替向前踏地的简单动作,主要在边远山寨及老年羌民中流行。第二种,舞蹈组合的连接以不对称的方式进行,羌族称为“单边子”,流传于理县的蒲溪一带。第三种,足对称式的多段体结构,其代表性节口是《查查查威嘞》。“席步蹉”的舞蹈结构具有主体动作突出,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特色。其风格特点是舞步重而有力,给人以下沉之感。含胸屈膝,小臂随之自然摆动,突出躯体轴向转动,上身倾斜转动和两肩交替往后绕圆的韵律。

“席步蹉”的内容异常丰富,唱词中有歌颂家乡美丽的《惹姆惹斯》,有反映男女爱慕之情的《塞塞波》、《且嘞罗》,也有在丧事中表示悲哀的《兰坎苕》,还有含礼仪内容的《瓦曲切莫》、《垫板若》,谢酒礼仪的《依布格古》以及歌舞完毕向主人道谢的《科玛特且》等,“席步蹉”的歌曲多为上下两句结构,有的甚至仅有一个乐句,随表演者情绪而循环往复。歌曲风格古朴自然,情绪舒展流畅,节拍与舞蹈动作无对应关系,从不同角度,充分反映了羌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

2.自然崇拜中的“席步蹉”

“席步蹉”世代相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歌词,夹有古羌语。人们只会唱音而不完全知其意,老人们都不得而解。理县蒲溪羌族老艺人王定湘(生于1915年)曾说:“从懂事以来我就爱跳‘哟蹉步\',跳舞时唱词的意思有些能懂,有些唱词我九十多岁的父亲(羌族释比)都说小清楚。”“席步蹉”中明显含有祭祀活动中的自然崇拜模拟动作和虔诚的心理气质,其风格特点的形成既有占羌义化遗存的因素,又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一方面,长期居住在高山峡谷的羌人食粗粮,行崖壑,生产和生活物资主要依赖人力背运,由于背负重物,大臂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表现在舞蹈中,则是与众不同地较少有手的变化,多是小臂前后自然摆动或相互拉手而舞;另一方面,正是南于长期步行于山谷间的锻炼,羌民的腿和膝又异常的生动比喻。因此,存舞蹈中,小腿划圈、灵活多变的特点,充分地体现了“席步蹉”灵巧、敏捷的艺术风格。羌族释比曾说:“我们跳舞是怀着虔诚的心,向大自然祈祷福佑的意思。”因此,形成了舞蹈动作多有含胸屈膝的低动律姿态。以上因素以及羌族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所养成的独特审美心理和民族气质,构成了羌族南、北方言区羌族自娱性舞蹈“席

羌族民间大葬舞“克西格拉”

(一)“军傩”舞迹的“克西格拉”

“克西格拉”为羌族丧葬仪式舞蹈,羌族北部方言又称“赫苏德”即“盔甲舞”或“跳盔甲”,是为民族英雄、战死者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举行的大葬礼仪中跳的男子集体舞,主要流行于岷江上游茂县及黑水河流域沙坝、赤不苏等部分地区。在羌族民间传说中,“克西格拉”源十悼念羌族英雄别姆支同妖魔的战争。为了战胜妖魔,,锅旁摆一只大竹筛子,下面点一盏油灯。在妖魔眼中,咂洒锅变成了大湖泊,筛子孔变成了无数只眼睛,许多戴盔披甲手持兵器的武士,正在跳打仗的舞蹈。妖魔被这种庞人的阵势吓退,不敢再来骚扰。别姆支死后,人们为悼念他,就用这种形式作为他的葬礼。从此以后,祭奠羌族英雄,都要跳“克西格拉”,“克西格拉”成为大葬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克西格拉”原始占朴,形式简单。羌人在祭奠、出丧和安葬时都要进行舞蹈,葬礼结束以后舞蹈达到高潮。在祭奠中,人们喝着咂酒边歌边舞,舞者手握“绕子别(刀器)”,成单行站一圈,以柔韧的舞步缓慢行进,舞段在“嗬一嗬一嗬一欧一”的吼叫声中结束。出丧时,在屋外场院进行。舞者在一老者(跳“克西格拉”资J力最长者)的带领下,手执火枪、棍棒等武器,绕场院走“大圆圈”、“钜齿口”、“钻格子”等队形。安葬时,在领舞者的指挥带领下,列成长长的单行队伍,以快速的小碎步或沉稳的纵跳步,围着坟地绕圈,并前呼后应发出“哈哈!哈哈!”的吼声。然后又来至空地上走各种队形图案,舞者双手高举武器,前后动肩,抖动牛皮甲,发出“咔咔咔咔”的响声,同时昂首发出:“嗬一嗬嗬嗬嗬哈哈哈哈”由低到高的呼啸,此时舞蹈达到高潮,最后在领舞者:“呵哈……哈……欧一”的呼声中,舞者快速冲到场间汇合,此起彼伏地呼喊“欧――欧――”声,多次反复后即告结束。舞蹈气氛肃穆、森严,颇有“军傩”舞风的遗迹。

(二)由“武”转型为“舞”的“克西格拉”

“克西格拉”舞蹈韵律是:胴体的轴转颤膝,步伐坚实有力,有下沉感,手持武器上举晃动。其唱词多为颂扬死者和表达人们的怀念之情,歌词基本上是固定的,只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冠以小同的称呼。舞蹈和音乐配合比较自由,曲调可以随歌者的情绪任意延长,舞者的动作不受音乐节奏的约束。祭奠中舞蹈的慢动作变化,靠领舞者的带领和众人的默契配合。出丧和安葬的舞蹈,无曲调,由舞者自身的呼喊声构成伴奏,统一全体舞者的动作节奏。羌族戴盔披甲的舞蹈形式,在史书上曾有记载,唐朝著名诗人卢纶在诗歌《塞下曲》中这样写道: “……野幕敝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羌族军士中已盛行此类舞蹈了。羌族在长期的征战生活中,养成了尚武精神,对十阵亡的将士和民族英雄必须予以大礼厚葬,既为了悼念死者,驱鬼避邪,更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后人斗志。年满十六岁的羌族男子,都以能穿上盔甲称作武士,加入“克西格拉”的舞蹈行列为荣。随着部族征战的消失,这一舞蹈也只用于少数老年人死后的葬礼中,由死者村寨的男子或男性亲属参加,己无法找到皮盔皮里。向只穿戴平时的民族服装,其悲壮、肃穆的气氛,尚能在人们的呼喊声中和沉稳的舞蹈中找到一些“克西格拉”的原始痕迹。

同源异流的羌.藏融合性舞蹈

(一)远古的战神歌舞“卡斯达温”

属岷江上游支流黑水河流域的“卡斯达温”(中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又称“卡斯达贡”。黑水方言“卡斯达”为“铠甲”之意,“温”\'或“贡”足“穿”之意,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汉语俗称“铠甲舞”。“卡斯达温”是古代黑水人狩猎或征战前,勇士们祷告胜战,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就“卡斯达温”现状考查研究发现:“卡斯达温”并不是只有一种出征祭祀的表现形式,而是在扎窝、俄恩、维古三地分别呈现出以铠甲舞为基核的三种不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即狩猎、战争、丧葬及节日庆典的祭礼歌舞仪式,这种呈历史梯状形态结构的民俗歌舞活动的发现是继20多年前“民舞集成”工作基础上一项大的突破。

1.“卡斯达温”的表现形态

“卡斯达温”有着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其歌舞主要以地域的不同分为三种表现形态:

(1)扎窝乡朱坝村(当地方言应读“珠瓦”,意为高山之地)“卡斯达温”主要以原始古朴的狩猎形式为特色,包含了出行、煨桑、围猎、转山、欢庆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据二十多年前的省“民问舞蹈集成”工作曾得到其帮助的黑水县红岩乡藏族老人甲格(生丁1906年)的介绍,“沙尔普吉”意为“虎皮游寨”(现已失传)的民俗歌舞曾流行十朱坝村、俄恩村等一带。此舞是该地区最古老的舞蹈之一,早年举行“卡斯达温”的祭祀活动之后由此舞为结束的尾声节目,即反映了他们祖先的狩猎生活。其产生年代现已无法考证,但从舞蹈的内容、表演形式、动律特点,以及原始、古朴、简单的舞蹈风貌来分析,此舞应产生于古老的狩猎时代。

(2)红岩乡俄恩村(当地方言意为团聚善战之地)的“卡斯达温”以征战的表现形式为主:出征前,勇士们必须在经堂内穿刻有吉祥经文的牛皮铠甲衣,希望神的力量能够附于铠甲之上;征战时,勇士们就可以刀枪不入。铠甲衣由900余片牛皮组成,上面刻有不同的吉祥经文,代表了108座庙宇,穿上它可以保佑出门狩猎、征战的勇士们平安、吉祥。

(3)维古村(当地方言意为丫口高墙之地)的“卡斯达温”则是表现丰收或节日庆典前求佛保佑或对战死英雄及有威望老人进行丧葬礼仪的祭祀性歌舞。值得注意的是,维古地区惟有在勇十和老人的祭祀仪式上才穿铠甲衣跳舞,大有《后汉书•邓训传》“…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的遗风,足见他们对勇士和老人的崇敬习俗由来已久。

2.“卡斯达温”舞蹈的动律特征:

“卡斯达温”的动作特点主要为:胴体轴向颤膝转动。男舞者基本步伐以 “碎步”“蹲跳步”为主,左手扛枪,右手持刀挥舞。女舞者相互牵手前举,或放开手臂下甩于身侧,时而猛转身以“垫步跳转胯”为独特韵律,其基本步伐以“碎步”、“垫跳步”、“踏跳步”为特点。“卡斯达温”为随歌起舞,无乐器伴奏。

(1)扎窝乡朱坝村的“卡斯达温”旋律性不强,由男舞者吼唱,女舞者随唱,成一个乐段或一个乐句的反复,多在固定的歌唱中,插入舞蹈动作和变换动作、队形等,歌曲的连接有固定的顺序,歌唱旋律多自由、悠缓,采用二声部形式,两声部间音程多为大二度关系,舞蹈动作急促,形成慢歌快舞的特色,使男刚女柔的动律形成鲜明的对比,独具原始古朴的民间祭祀风格。

(2)红岩乡俄恩村尽管也处在高山之上,但它与维古村一样都靠近河谷的兵家争夺和通商之地,在“卡斯达温”中仅有单声形式贯穿始终,旋律性强、节奏鲜明,有行进之感。其“卡斯达温”除基本动作与步伐不变以外,也随着它的强旋律性而存节奏、队形变化方而与扎窝乡朱坝村的“卡斯达温”有着迥然不同的“武”舞之风。

(3)维古村的“卡斯达温”因其内容表现丰收或节日庆典前的求佛保佑和对战死英雄、威望老人进行的丧葬礼仪。为此,在其旋律丰富、颂扬性强烈的歌声中,“卡斯达温”的舞蹈风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即在进行丧葬礼仪的祭祀性歌舞中仍保留了“铠甲舞”的原生形态,在丰收或节日庆典前的求佛保佑活动中已不再身穿铠甲而舞,则与藏族礼仪锅庄的风格特点相融了。

“卡斯达温”――羌、藏民间舞蹈的融合性

“卡斯达温”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方面其形态既有叶蕃东征的战争文化遗存,又与毗邻的茂县赤不苏一带的羌族民间祭祀舞“克西格拉”极为相似;另一方面,其方言唱词中的语言既有西藏阿里等地的古藏语,也带有大量的古羌语成分。据史书记载,众多的羌人部落是分布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地区;至迟在秦汉时,西北羌族中的一部白高原南迁至岷江河谷,受地理环境限制,这部分羌人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唐蕃合盟之始,其支流的局部地区属吐蕃辖地并对其称渭“嘉绒藏族”。根据古文献记载,今嘉绒地区有吐谷浑、党项、附国等诸羌系部落,尤其足唐代的西山八国等部落国。唐代的“西山”,聚居着众多的十著民族部落,哥邻羌为西山最大部落。今之阿坝州的黑水、理县一带还有白苟羌部落等聚居生息。关于嘉绒语言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是属“羌语支…‘安史之乱\'后,黑水没于吐蕃”。而吐蕃每攻卜一地就派兵驻守,被占领地的百姓和参战的‘些士兵就成了吐蕃将领们的奴隶,可见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呈融合彤态发展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卡斯达温”的风格特点与茂县赤小苏‘带的羌族民间祭祀舞“克西格拉”(跳铠甲)大同小异,唱词中的语言也带有较多的古羌语成分,仅在服饰与部分功能上略有区别。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中曾描述了古代羌兵所跳的“金甲舞”,它与流传至今的“克两格拉”(羌族大葬舞)、以及哈玛(嘉绒藏族神兵舞)的情景较为相似,在舞蹈的形成和演变中可能有着同源异流的关系。

以上所述,“卡斯达温”曾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的形态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笔者曾询问当地老人为何在跳“卡斯达温”的过程中要伴随如雷震天般的吼声(呈不协和的音程,具有独特的听觉意象),得到的答案是传说中这样的声音连山林间的老虎听见了也会为之震慑,这足“卡斯达温”起源的重要因素,也是狩猫文化对于原始歌舞文化重要影响的体现;而至唐或唐以前,南十该地战事连连,“卡斯达温”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活动,其形态和内容已经逐渐成熟而完善为“战争武舞”的形式;而后发展到现在,征战神舞早已成为过去的记忆,如维古地区“卡斯达温”逐渐形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人们在节庆跳“卡斯达温”时已经不再身着铠甲,而是表现为对战死英雄及有威望老人丧葬的祭祀歌舞时才身着铠甲,这与相邻茂县羌族的大葬舞“克西格拉”是同出一辙的。袁宏《后汉书》卷九云: “其为兵,长于山谷,短于平地。男子兵死有名,且以为吉,病终谓之劣,又以为不祥。”由此可见“卡斯达温”由原始狩猎――古代征战――节日庆典的祭祖祀神的歌舞仪式所经历的演变过程与数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一脉相承,“卡斯达温”就是古羌人与藏族历史文化相融留存的重要“活态”载体,这就是“卡斯达温”最为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扎窝、俄恩、维古三地所保存的“卡斯达温”进行仔细对比之后,从中发现以“狩猎”为主体的歌舞可能是古羌文化的体现,而以“征战”为主体的歌舞,明显融入了大量吐蕃文化的基冈,而以“祭祀神灵”为主体的歌舞则有大量藏、羌文化融合的痕迹,这与黑水地区的历史文化演变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羌、藏文化复合的特征是其最为独有的文化特征。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留存形态大致有三种,一是文字或文物记载形态,一是口述形态(包括诗词和音乐),还有一种便是“体现”形态。羌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且至今仍未发现成形文字,因而这个民族的原生文化大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歌舞中相对完整地传承、留存了下来,从而使得羌族民间舞蹈语言处处体现出原生“体态符号”的实质。显然而见,对集中体现“体态符号”的羌族民问舞蹈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是羌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最关键。环,因为羌族的“体态符号”可以承载的信息含量是非常丰富的。通过“体态符号”,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形成与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探寻属于这个古老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内核。

第12篇:傩舞教案

《傩舞》教案

教学内容:《傩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建宁民间传统艺术,尝试对建宁民间传统艺术的认

识、探索和表达、表演,感受建宁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认识、探索、表达和表现。

2、通过介绍我县傩舞,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认识到了解和传承建宁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傩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傩舞起源

(1)观看视频 (2)教师评语

始源于清道光二年(1822)间。相传当时大地干裂,万物枯萎,虫害成灾。为避免粮食绝收,村民百姓自发组织一支“乞神保收”的民间鼓乐队来乞求五谷菩萨天降雨露,驱除病虫,驱邪镇魔,祈盼五谷丰收,经长期传承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久而久之形成现在的民间民俗活动——傩舞。被视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的活化石。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

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

傩舞表演独具风情,是一支引人注目的扮相舞蹈队组成。傩舞的表演形式有二种一种是一人扮观音娘娘在前面引路,后面是六位男子以六种各具特色的扮相边舞边击鼓,他们的面具分别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毯”即“平坦、平安”之意;“鼓”与“谷”同音,为“五谷丰登”之意。此六人一边敲击着木鱼、鼓、尺、板等道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

2、傩舞舞步

其舞蹈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也穿插翻滚、叠罗汉、排字等动作,在锣鼓的强烈节奏中展现出粗犷骠悍的雄姿。后面是一男子扛百家伞,百家伞意为神赐百家福。百家伞是各家的姑娘和新媳妇缝合而成,布条上绣有各户主的名字和吉祥词。百家伞紧随六位神仙之后,撑伞者应随着乐曲不停地转动伞,并回旋、跳跃,表演出各种舞蹈 动作。

3、学跳傩舞基本舞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4、课堂小结。

我们生在建宁、长在建宁,有必要进行了解和传承建宁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课后反思: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

第13篇:傣族舞教案

《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的运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傣族人民的民族风俗,生活状态。 技能性目标:

1、熟练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

2、结合基本手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3、加强学生在跳舞时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情感性目标: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教师准备】 DVD机,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傣民族的背景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傣族舞蹈的掏手,并结合基本手位(一至七位)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教学难点】

1、结合基本手位,自主完成地面手位组合。

2、学生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投入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教师整队上课,师生互相问好,清点班级人数,整理服装。

二、活动身体(身韵组合)

通过练习地面提、沉组合,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进入舞蹈的状态中,为后面傣族舞蹈平和的气息,安静得环境打下基础。

三、复习傣族舞蹈体态、基本手位(一至七位)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傣族舞蹈优美、恬静、灵巧、质朴,感情内在含蓄。膝部柔韧的屈伸来控制节奏的快慢。

1、傣族舞蹈坐姿体态:

双膝并拢,臀部轻轻坐在脚跟上,注意不能把重心完全放松。上身直立,下巴磕微微内收,眼睛直视前方,目光柔和。

2、傣族基本手位

一位:双手掌形,置于两边胯旁,指尖正对身体,保持胳膊肘、手腕 的弯曲,指尖上翘,呈三弯。

二位:在一位的基础上,保持手形,置于胃前,两手手背相对,保持 胳膊肘与手腕的弯曲,指尖上翘。注意肩膀不能耸起,气息下放。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双手置于头顶,注意肩膀放松,手腕相对,靠拢。

四位:在三位的基础上,保持右手在头顶的位置不动,左手放置于二位,同样保持领腕。

五位:一只手放置于三位,另一只手向旁伸直,手背对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六位:一只手放置于二位,另一只手在五位的基础上,手心上翻,手肘和手腕呈三弯。

七位:双手向两边打开,手背对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弯曲不变。

注意:在做动作时气息保持下沉,肩膀放松,脖子拉长,所有的动作出手时走最大路线,收手时走最近路线!

集体练习一遍,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膝盖的屈伸。

四、学习傣族舞蹈的掏手和柔手

1、掏手:由里向外双手掏出,掏出后四指并拢,大拇指向旁翘起, 收回时向下按压手指,此动作用于连接每个手位,是过程动作。

2、柔手:双手自腕关节有韧性地提起,并逐关节呈波浪形向指推进。

五、学生自组动作

1、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化身为四只小孔雀,利用我们所学的7个手位,自由组合动作顺序。

教师点评: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但是大家的面部表情都有所欠缺,没有表现出傣族姑娘的含蓄,恬静。

2、播放视频

现在老师有段视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一看,看完之后,我们再试试。 教师播放一组傣族原生态的风景视频,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不同地域民族的风土人情,体会傣族姑娘的优美和安静。

教师提示:气息平稳,面部放松微笑。

六、成果展示

教师在最后领舞一段。。。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刚的表现非常的好,既抓住了动作的要领,也能让老师感受到你们在表情和情感上的投入,希望以后你们不管跳任何舞蹈,都要全心的投入,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更应该要学习如何把“自己的心”变成“孩子的心”,能感受他们所感受的,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小朋友。

第14篇:兔子舞教案

《兔子舞》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教、学、练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认真

学练本课内容。基本掌握兔子舞的节奏。

2、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

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3、心理健康:通过本课的教、学、练,培养学生活泼向上、健康愉悦的

心理品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

心理的十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

4、社会适应:通过本课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合

作学练、探究学练、评价学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和

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跳兔子舞中的节奏协调。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评价学练的能力。

三、教、学、练的流程:

(一)、课的开始:(1——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检查学生服装。

2、师生问好,宣布课堂内容。教学队形:XXXXXXXXXXXX OOOOOOOOOOOO ▲ 教学要求:学生精神饱满。

(二)、准备活动:听信号跑

学生按顺序跑成圆圈,听老师信号继续前进跑,向后转跑或者是原地立定不动。错误的同学原地俯卧撑两个。

(三)、学跳兔子舞(7——8分钟)

1、教师出示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音乐。(兔子舞音乐)

2、教师与学生一起戴上一个兔子头饰。

3、教师示范兔子舞的动作,学生原地跟着教师一起进行学、练。

4、学生在单独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二人一组的练习。两个人前后站立,后面的一个小朋友将两手搭在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肩膀上,当音乐响起时,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

队形: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5、教师请4个小朋友前后站立,按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练习。

6、全体同学跟随这4个小朋友一起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7、师提议让学生分四组,跟着音乐一起跳兔子舞。

队形:XXXXXX XXXXXX OOOOOO OOOOOO ▲

教学要求:学生要有欢快、活泼的精神面貌,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

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小组合作练习兔子舞(4——5分钟)

A:学生跟随音乐1人正面其他人反面进行练习。(12人小组) B:学生跟随音乐6人正面6人反面进行练习。(12人小组) 队形:A:XOOOO

XOOOO XOOOO B:XXXOOO

XXXOOO XXXOOO 注:X代表正面跳的学生,O代表反面跳的学生。

教学要求:学生要有欢快、活泼的精神面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五)、小组合作跳队形(7——8分钟)

A:学生根据教师在地上所画的圆形(见图示一)、三角形(见图示二)、正方形(见图示三)图形在规定的音乐声中依次进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完成动作完整、节奏合理的小组予以OK章的奖励

第15篇:挤奶舞教案

《挤奶舞》教案

课程名称:音乐 教

材: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课《跳起舞》 适用年级:一年级下

教:衢州学院

施霞飞 教材分析:

器乐曲《挤奶舞》第五课《跳起舞》中的聆听曲目,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2/4拍,羽调式,民歌原只有四个乐句。后改编成一首轻松欢快的舞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教学目标

1.熟悉器乐曲《挤奶舞》的旋律,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乐曲,并从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通过聆听,继续接触段落和句子,从而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在音乐活动中巩固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

熟悉器乐曲《挤奶舞》的旋律,在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活泼的情绪中,积累关于音乐表现要素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的情感及感受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能有节奏且有秩序地表现音乐。并从中较为有效地巩固音乐课堂常规。

教学用具

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过一首歌叫草原就是我的家,你们还记不记得歌里都唱了什么?

生:在草原上骑马

师:同学们记忆力都很好, 在广阔的草原上有很多的牧场,你们知道牧场里有什么动物吗?

生:有马、牛、羊。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 生产牛奶的动物是什么?

生:奶牛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挤牛奶的歌曲叫做《挤奶舞》,我们先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放伴奏)

三、学节奏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啊?

生:好听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牧场,进去之前牧场的小动物考一考你们

(放ppt节奏)、

①×× ×× ▏×× ×

②×× ××┃ ×

× ③×.× ××┃×× ××

师:你们先自己打 等会叫小朋友打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打节奏 集体打节奏

师:我们请第

一、二大组的小朋友打一下节奏

一、二组打节奏

师:一二组小朋友打得很好,接下来请三四组小朋友打一下

三、四组打节奏

师:小朋友们打得都很对,现在我们进牧场啦。

(放牧场动物图片)

师:牧场里有很多动物对不对啊?

生:对

师:牧场里的小动物看到你们来很高兴,它们请奶牛为代表给大家唱一首歌曲

(放录音,再次聆听)

师 :现在我们也来学一学奶牛的这首歌

四、教唱

⒈〈范唱〉 师:先听老师唱一遍

⒉〈跟唱〉 师:听清楚了吗,现在老师唱一句,你们跟一句。

⒊完整演唱 师: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完整的唱一遍

⒋听伴奏

师:接下来我们听伴奏跟着唱一唱,感受一下挤奶的

感觉

⒌学骑马 摔跤 射箭的节奏

整体学→分组学→分组合作

五、拓展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学得很快。你们想不想逛一逛这个牧场?

生: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奶牛的生活坏境

(放图片)

师:我们看过了牧场的风景,你们想不想看蒙古姑娘跳舞?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吧!

( 播放《挤奶舞》舞蹈视频 )

(设计意图:在极富节奏感的动作学习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并从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聆听、合作等多种良好习惯。)

六、复习

1.用歌声夸夸草原美。⒉ 表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今天在牧场玩的很开心,现在我们要离开牧场了,大家一起说再见吧!

第16篇:《摆手舞》教案

《摆手舞》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以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欢快动听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等。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2、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师:同学们,咱们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个少数民族叫土家族。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他们有一个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热闹的节日叫社巴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节上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 师: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你来说。 生:唱歌。

师:你说(用歌声来庆祝)。

生:摆手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

师:摆手舞,这是社巴节里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了。大家一起跳摆手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土家的摆手舞好不好?(师生跳摆手舞) 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聆听歌曲)

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欢乐,耳边还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歌曲,曲名叫《摆手舞》。

师:你看这个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们快来呀一起跳摆手舞,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也来体验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我们一起学一学这句土家语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学一学?大家一起学一学。

师:好热闹呀,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土家族小朋友这么热情邀请我们,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二、歌曲教学。

1、聆听。

师:我们感受了土家族小朋友的热情、快乐,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歌声,用小耳朵仔细听。

2、歌词学习。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歌词。

师:真快乐,你们快乐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

师:做一个嘻嘻哈哈给老师看一下,真好看,笑得像花儿一样。好,看谁呀,最先记住这些歌词。

师:歌声、笑声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他们好开心阿。让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读一遍)

3、学唱歌曲,处理歌曲。(1)全歌聆听一遍。

(2)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3)大家一起合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土家的山寨里感受到山寨人的快乐,大家唱着土家人欢快的歌,跳着土家人欢快的舞,尽情的享受节日的快乐。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丰富多彩,富有自己的特点,以后我们还要多了解。快乐的时光真是短暂,我们要和土家族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们一起说再见。

第17篇:傣族舞教案

《傣族之旅》教案

教学内容:傣族舞的各类手形、手位,根基动作等。

教学目的:经由过程傣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味和把握傣族舞蹈的根基气概、动作特点等,扩年夜学生舞蹈的眼界,提高学生舞蹈的默示力。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筹备:VCD机 电视机 卡座录音机 磁带 动作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完毕后,学生盘坐在地上。

二、导入(5分钟)

师:同窗们,我们的糊口是何等的缤纷多彩,我们的世界是欢喜的舞蹈世界,接待你们再次来到舞蹈课堂,我们的口号是― 生:秀出自己!

师:是的,舞蹈不仅能陶冶人的身心,舞蹈更能扩年夜人的眼界与见识,我们每一次平易近族舞的进修,就仿佛履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因为我们都知道,进修一个舞蹈,光光模拟它的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体味这个平易近族的风土着土偶情,文化内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对这个舞蹈的理解才会深刻,动作才会丰满有灵性,你们感受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那么,今天教员又要带你们去阿谁平易近族旅行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影音文件1,侍旧粟制在一分半钟) 完毕

师:对,是傣族,那么,年夜此刻起头,我的身份不单是一名教员,更是一名导游,也请你们且则的抛失踪进修的压力,把自己 算作是一名欢愉的旅行者,行吗?好!请巨默坐稳了,我们马上出发,飞机即将起飞!

三、新授(25分钟)

(播放影音文件2:傣族人平易近糊口的的画面和一些傣族舞蹈片段) 在播放的同时,师:接待巨匠乘坐本次航班,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本次航班的起飞地是在××黉舍,下降点是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园,请巨匠系好平安带(模拟系平安带的动作),我将带巨匠体验一次兴奋的旅行。此刻,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傣族。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平易近族,傣族人平易近首要栖身在瑞丽、西双版纳、耿马等地域,他们持久糊口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区,人们在炎热的亚热带天色中劳动糊口,所以他们更喜欢一种平稳、袄鲜的节奏,无论是挑担、走路,都想在轻盈起舞,悠悠自得。傣族的“傣”字意为酷好和平与自由的人,傣族的平易近族特色光鲜凸起,人平易近普遍快乐喜爱歌舞,舞蹈形象活跃,激情细腻,良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它那美妙的舞姿,把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登上年夜雅之堂,是年夜都邑的人们为之而倾倒! (音乐毕)

师:同窗们,适才听了本导游的一番介绍之后,有什么感应感染? 生:太美了„„

师:是的,我们常说,越是平易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一个好的舞蹈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心灵的共识。此刻,飞机已经安然下降在傣族园里,巨匠想不想和我学跳傣族舞? 生:想。

师:好!让我们来揭开平安带(模拟解开平安带的动作),一同走进我们的傣族园。

(让同窗们站起来,而且插空站好)

师:我们进修一个舞蹈首先要年夜它的根基动作入手,因为本导游经常来云南,所以我对傣族舞很是熟悉,傣族舞共有7种根基手形,8种根基手位,下面让我们一块来熟悉一下吧!

揭开黑板(黑板起先都被蒙着,揭开后,膳缦沔写着几种手形手位的名称):掌形 冠形 爪形 嘴形 叶形 曲掌 鱼手

低展翅平展翅 高展翅 顺展翅 侧展翅 双合翅 反抱翅 抱翅

每介绍一个根基动作,就把响应的动作图片贴到黑板上,便于学生形象把握,教师在旁讲解指导。 教师讲解的时辰注重:尽可能绕揭捉生矫捷把握,每一个根基动作尽可能把它得出处、动作搭配等方面的内容讲解并跟学。为下面的编创打下基本。

四、游戏(5分钟)(用于巩固前面的内容)

师:适才熟悉了那么多的手形手位,我相信巨匠都有很是深的印象,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游戏来考考巨匠,这个游戏叫做“心有灵犀”。 游戏轨则:教员选三名同窗甲、乙、丙上来,甲同窗手拿事先教员筹备好的卡片,每张卡片分袂写着分歧的动作名称,乙背对着甲,与丙面临面,丙看到甲出示的卡片,做出响应的动作或用说话加以提醒,由乙来猜,在一分钟之内猜得越多越好。

这个游戏可以选两组同窗进行角逐。 游戏完毕

五:实践 (10分钟) 师:巨匠玩得欢快不欢快? 生:欢快!

师:经由过程了一番游戏,相信巨匠对傣族舞的根基动作必然深刻了不少,这些手形手位只是傣族舞蹈的基本部门,它的良多动作是在这些根基动作的基本上丰硕起来的。此刻呢,再交给巨匠一项使命:四小我一组,在不改变傣族舞蹈气概的前提下,以傣族舞的根基动作为基本,每一组编一段4个8拍的舞蹈动作,但愿巨匠多多动动脑子,不要纯挚局限于教员适才教的这些,你们可以斗胆的创编,可以回忆一下以前电视里、或者是碟片里看过的一些傣族舞,领受一些美妙的动作为自己所用。此刻师你们才艺默示的最好机缘,看看哪几组默示的最好!好!概缦悝步履!

(学生们起头创编,播放傣族音乐陪衬空气。4分钟) 创编完毕

成就组同窗上来表演,首先予以必定,再指出不足的处所,教师辅佐其稍加改削,然后全体同窗一块来跟学。

六、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玩得欢快吗? 生:欢快!

师:是呀!我也很欢快,可惜天色已晚,我们不得不且则的辞别一下。今天的傣族之旅我们学到了良多工具,让我们不虚此行,巨匠必定是感受不尽兴,不妨,既然我们来到了傣族园我们就多玩几天,下节课继续我们的傣族之旅!

第18篇:《蜡烛舞》教案

蜡烛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接触或熟悉泰国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使学生体会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音乐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亚洲几个主要国家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鲜明的民族风格。

3、了解亚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材分析:

同世界各民族音乐一样:亚洲民族音乐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的集中反映,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艺术源于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要像保护名胜古迹一样,精心地珍视,保护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亚洲地图、具体几个国家的地图与图片。

教学方法:

以听赏教学法为主,充分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并贯穿归纳探究,创设情境,实践上创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结合上节课所欣赏的日本、朝鲜民族音乐的特点,引入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 师生互动,使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来对比将要学的内容。

二、引入

1、简介泰国。

打开多媒体课展示亚洲地图,找到泰国。展示泰国比较有特色的风景图片。

2、介绍泰国音乐。播放泰国歌曲。

让学生体会六平均律特点秦国不采用十二平均律。

3、师生互动。

让学生随着旋律的起伏做动作,或舞蹈、表演。(教师作示范表演) 4、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三、拓展

在世界地图册上找出我们课上所涉及的亚洲国家,结合学生所了解的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谈谈对东南亚及南亚音乐的感受。

四、小结

亚洲音乐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的集中反映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是有国际性。

亚洲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也是有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们要像保护名胜古迹一样保护民族的音乐文化,并发扬光大。

第19篇:藏舞教案

舞蹈教案

课程名称:舞蹈

课程内容:藏族舞蹈踢踏动作 课 时:一课时

试用年级:幼师专业第二册 使用教材:职高舞蹈(基础版) 授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藏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动作、动律特点等。

2、丰富学生的眼界及基本常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演的能力。

3、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编创。

4、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特有的舞姿造型及舞蹈韵律感。

2、正确、熟悉地掌握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四、教学难点

1、连贯、准确、优美的完成动作,准确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与韵律。

2、学生将所学基本动作创编成5个8拍的组合,锻炼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在创编过程中更加熟悉基本动作的做法。

五、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1)课代表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向老师报告应到和实到人数

(2)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大家站到上课的位置,横排竖排对整齐。”

2、导入

(1)教师提问,并播放一小段舞蹈录像。(3分钟)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电视节目和文艺演出中有没有看过藏族舞蹈的表演?”

生:“看过!”

师:“那么有没有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的藏族舞蹈的服装是怎么样的?以及他们跳舞都有些什么特征啊?”

生:“有很长的袖子!”“裙子很长”!“要穿靴子!”等 “要颤膝!”“要踏腰”等等

师:“好的,看来大家对藏族舞蹈还是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老师播放的一小段录像,加深一下我们对藏族舞蹈的了解。”

(2)教师介绍藏族舞蹈的风土人情及舞蹈特点(2分钟) 师:“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形成了高原特有的“一顺边”美。藏族同胞激情奔放、稳重朴拙,能歌善舞。藏族舞蹈虽然有很多风格特点,但舞蹈体态中松垮、弓腰、颤、上身松弛略带前倾的特点基本是不变的。“舞袖”是藏族服饰特点的展现,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人们服饰厚重、身着大袍长靴,为了便于劳作常将双袖扎在腰前或腰后,其服饰色彩也非常丰富。”

3、动作讲解(25分钟)

(1)基本体态的讲解与动作纠正:双脚并拢,坐胯懈腰,双手扶胯。(讲解时让学生把身体放松,扶胯要扶胯前的两个小骨头,不要扶到肚子前面去了,手腕要压下去,讲解时要做错误和正确的示范)(3分钟)

(2)基本手形的讲解与示范:五指并拢,向前平伸。(1分钟)

(3)基本动律的讲解、示范与纠正(5分钟) ①动作讲解、示范:要求学生基本体态站好,双手扶胯,双膝自然颤动,重拍向下,动作要小、快,屁股向坐小板凳一样往下,不能翘屁股。

②配乐练习与纠错

(4)踢踏的基本动作(16分钟)

①单脚、双脚冈打讲解与示范:在颤膝的基础上,右脚膝盖下沉、脚掌打地,然后交换再双脚配合练习。切记脚后跟不要抬起来了.(3分钟)

② 第一基本步讲解、示范、纠错与配乐练习:A、讲解:主力脚冈打同时,动力腿全脚掌抬起、落下。B、示范:正确与错误示范对比:学生易范错误在做冈打时脚易跳起来了。C、配乐练习与纠错。(5分钟)

③退踏步的讲解、示范与配乐练习:A、讲解:动力腿退一步,主力腿原地踏一步,动力腿进一步,踏死。注意提示学生最后一步要踏重一些,手臂和身体要自然摆动起来B、示范 C、配乐练习(3分钟)

④抬踏步的讲解、示范、纠错与配乐练习:A、讲解:左脚冈打,右脚脚掌勾脚抬起来,踏一步,左脚再踏一步。B、示范。C、配乐练习与纠错。(5分钟) (5)创编练习(10分钟)

①导入:师:“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五人一组,将刚刚的动作编成5个8拍的组合,也希望大家多动脑筋,可以将我们的动作进行创新,看看那一组同学表现最好,赶快行动吧!”

②同学们开始创编,放藏族音乐烘托气氛 ③创编完毕,分组表演

4、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一共新学了哪些动作”(带着学生回忆),好的,那就请大家课后再多多练习熟悉动作,老师下节课检查。下课!”

生:“老师再见,谢谢老师!”

第20篇:蒙古舞教案

蒙古舞教案

教学内容:蒙古舞的各种肩和脚的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通过蒙古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蒙古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特点等,扩大学生舞蹈的眼界,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VCD机、电视机、影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完毕后,学生坐在地上进行基训练习。(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缤纷多彩,我们的世界是欢乐的舞蹈世界,欢迎你们再次来到舞蹈课堂,我们的口号是—

生:我真的很不错!

师:我们的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和老师一起来做。(手势练习: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是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秀一秀我们上几节课里学过的基训练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坐在地上。(播放影音文件,时间控制在五分半钟,包括基本关节训练,髋关节训练,腰训练,勾绷脚训)

二、导入(5分钟)

师:现在,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新内容:蒙古舞。 播放图片资料:蒙古大草原。

1、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美好的草原风光。首先,来看几张,看图片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这段图片中看到了哪些什么画面,想象到了些什么东西?

生:大草原,蒙古包等…….师:蒙古位于我国的北部,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浓密的森林,广阔的水面,还有牛羊成群,非常的漂亮。蒙古族人民擅长骑马、射箭和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他们也喜欢大雁和马,经常模仿它们的动作跳起快乐的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2、教师演示。

师:这么美丽的一副草原画卷,林老师也情不自禁的想跳起舞来。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演示肩和脚的动作(播放影音文件,时间控制在一分半钟左右)。

师:边看边想,第二个问题是这段表演中肩和脚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模仿其中的个别动作)

师: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舞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多以抖肩和绕腕来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互动)

师:做的很不错,但是老师觉得同学还做的不到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肩和脚的动作。

三、新授(25分钟)

(让同学们站起来,并且插空站好)

1、基本肩的动作:硬肩(单肩)双肩,耸肩,笑肩,碎抖肩。平步,垫步。

2、每介绍一个基本动作,就把相应的影音资料播放,便于学生形象掌握,教师在旁讲解指导。

教师讲解的时候注意:尽可能让学生灵活掌握,每一个基本动作尽可能把它得出处、动作搭配等方面的内容讲解并跟学。为下面的编创打下基础。

3、在教授新内容后请同学们上来表演,巩固新内容。

4、纠正错误动作

5、配上音乐《草原赞歌》学习一个小组合。(跟音乐一起跳舞,把单一动作连成组合)

6、全班练习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师:今天学习肩的内容,其实对我们的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或者生活中,容易弯腰驮背,养成了个不好习惯,只要我们平时多做做肩的动作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改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保持直立挺拔的状态,这样我们学到舞蹈目的就达到了,我们不光学舞蹈,还要用舞蹈到生活中去。(现场指导,纠正不良习惯)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肩的四个动作和两个脚位以及由肩和脚的小组合,同学们都学的非常好,希望你们能在课后多多练习。

伴随《草原赞歌》走出教室。

幼儿中国舞教案模板
《幼儿中国舞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