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现代教育学教案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2 09:07:5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现代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1、根据试试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课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4个特点:第一,教育内容生活化;第二,教育方式情感化;第三,教育时间的持久性;第四,教育作用的显著性。

3、教育学的发展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②《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③昆体良是古代罗马帝国初期的演说家和教育理论家,撰写《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5、教育学的创立时期:①捷克教育家夸美妞斯,著作《大教学论》

②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③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小说体教育著作《爱弥儿》

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贡献最大)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⑤德国哲学家康德,当其在哥斯堡大学期间,普鲁士政府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为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该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在1776—1777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⑥德国哲学家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⑦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6、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代表著作《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第二章

1、教育起源的3种主张:生物起源说(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提出)、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或学校教育系统)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体制。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①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②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是社会的主要内容或组成要素,构成教育的主要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关系:⑴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②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④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⑴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生理)①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包括遗传素质,以及有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身心成熟机制,都属于个体发展的自素质②个体后天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包括个体拥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慧、感情、意志、行为发展水平、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程度等

⑵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心理)①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②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成为广义的教育目的。至于狭义的教育目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党和国家提出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观、⑴社会本位论⑵个人本位论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3、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A.认知领域

⑴认知,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 B.情感领域

⑴接受,⑵反应,⑶价值化,⑷组织,⑸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C.动作技能领域

⑴反射动作,⑵基本—基础动作,⑶知觉能力,⑷体能,⑸技巧动作,⑹有意沟通

4、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

第五章

1、教师的职业素质

A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 B教师的德行⑴爱心⑵责任心⑶公正

C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⑴教师的知识结构⑵教师的能力结构 D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简答题)

A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的引导着 B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C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6、我国学者叶澜等人提出了以教师专业的自我更新为取向的五个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7、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

8、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 A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B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D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9、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存在价值观、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或者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所导致的彼此之间旨在遏止对方而满足自己,并干扰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

第六章

1、依据课程的功能来分,可以分成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

2、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著名的“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

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课程功能的转变。 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第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第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 第五,课程评价的改革。 第六,课程管理的改革。

第七章

1.课堂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包括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备文本、备学生、备教学行为、备自我。 3.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 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天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要正确、3教学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4教学组织要有序、5教学要有好的效果、

5.档案袋评价定义: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属于质性评价的范畴,主要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一些信息,包括考试成绩、作业、作品、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放进个人的文件夹中,并附有教师评语、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及家长评语,以展示学生学习的历程及意义。

第八章

1.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我辅导式、情景—陶冶式、集体性教学等。

2、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传递接受式和示范模仿式是我国中小学最常用、最基础的两种教学方法。

3.异军突起的文理科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引导发现教学方法 4.当代教学方法的新发展:1自学辅导教学法2集体性教学

5.教学设计定义:所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活动。

6.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设计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填空)

7.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第九章

1.德教定义:我们将德教界定为通过学校整体生活进行的,对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有目的或无意识的道德及社会性影响。

2.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1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本能或善端2接受暗示3非反思性选择4自主选择5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与自主选择的关系。 3.德育实施(论述)

定义: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各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的。

德育课就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语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十章

1.非正式组织在性质上有不同的类型,有研究者将其存在分为三类:⑴亲社会型⑵娱乐型⑶消极型。

2.问题行为的管理以预防为主,

3.一线老师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⑴信号暗示⑵趋近控制⑶幽默处理⑷有意忽视 ⑸转移兴奋点⑹冷却处理⑺行为协议⑻使用代币制⑼正面批评教育⑽适度的惩罚。 4.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论述)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级目标必须由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主任和广大同学共同讨论确定。班级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B培养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为班集体工作的核心队伍。班级的核心队伍,首先是班、团干部。学生干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班干部,班主任要把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班级的核心队伍,除了班干部外,还包括班级中某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和优秀的学生

C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同学关系如何,关系到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关系到对集体目标的认可,关系到集体的凝聚力。为此,要经常开展集体活动,使大家在活动中增进认识,增进友谊。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根本的还在于大家对集体的认同,集体意识的增强。

D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级规则是集体的行为准则,它是集体行动一致性的保证。对班级来说,班级规则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E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积极参加的各种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活动的内容很多,从形式上看,有常规的活动,也有根据特定的任务设计的阶段性活动。班级活动组织要符合教育性的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兴趣。

推荐第2篇: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以专题讲座和教材相结合,84%为主观题。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6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30分)、综合题(9分)五部分组成。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4、教学系统设计依据教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做出具体规划的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5、信息化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学习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创设学习程序的过程。

6、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

7、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他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化形态的技术。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1、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13、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描述,其价值就体现在差异之中。

1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与情意等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A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B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

C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社会知识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 D信息社会三大要素:信息、能源、材料;信息时代两大现象:知识爆炸、信息海洋。 E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F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G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H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I教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J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

(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

(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K、CAI课件的基本特征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展示方式的多媒体性。 L、CAI课件的基本设计思想

Why: 为什么要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抽象内容,示范)Who:

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What: 什么表现形式,什么内容,基本问题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何种方式,表现手法(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Which:哪一种内容最合适,素材来源。 M、CAI课件的制作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N、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有点问题)一致性原则、科学性、适用性、友好性、有机结合原则。

O、多媒体课件评价:国内(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的评价、过程评价),国外(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

P、多媒体课件评价的几个关键点:无政治性错误;无知识性错误;打包后系统无病毒;链接正确、运行流畅;有一定的教育性、科学性;使用环境大众化、通用化。 Q、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使用性

R、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S、CAI课件的优缺点:优点:交互性、个别性、增强动机、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缺点:开发成本较高、可能限制意外学习、学习过程不够灵活、缺乏感情。 T、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及几点建议:

优点:增强感官效益,提高学习效率;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多媒体的主题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的。 缺点:课件质量差,操作环节机械;以辅代主;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资源。

建议: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课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化对教学观念的冲击:(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U、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 原则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原则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 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 原则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 原则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 原则7: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V、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W、教学系统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具体来说教学系统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教”,实践主体是教师,特点是:媒体辅助,形象生动,顺序传递,内容扩展。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学”,实践主体是学生,特点是:问题主线、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目标引导。 X、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评价体系的建立

2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 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平台化的教材、交互化的教材 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课程的网络化、教材的智能化

Y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必要素养?

(1) 主体意识: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主体 (2) 信息素养: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

(3) 自控素养:加强元认知培养,积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高低来源于学习动机;强化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全面评价,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自我强化,加强意志锻炼。

Z、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讲如何应对? 不能适应。

AA、传统教育三大基石的裂变:1.阅读方式的变革2.写作方式的变革3.计算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知识不限于书本、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教师,信息技术、因特尔和虚拟现实使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还反映在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如何应对: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重新组织、安排、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交互式、合作性,多样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

AB、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AC、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 前期分析、确定目标

、制订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AD、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AE、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AF、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

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

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 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 AG、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组织 (一) 内容组织:新颖: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 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效果: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递进演绎------人文关怀、引导启发

(二) 过程组织:熟悉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实施教学;操作熟练,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反馈信息。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 效果评测:课堂内容的延伸;师生交流的桥梁;激发兴趣、提高动机;教师备课、教学评价、教学信息管理。 AH、多媒体课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CAL (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课件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AI、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

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

AJ、CAI课件的使用对象(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

AK、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AL、教育信息化:目标: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 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基础: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 AM、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知识自我建构 备课 = 写教案

上课 = 讲教材 教学系统设计 ≠ 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 ≠ 课件

教案:分节课进行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 适用:传统教学方式

AN、Intel 未来教育新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不同呈现方式,效果不同)。

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

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引导学,探究式,研究型。

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

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培养。AM、英特未来教育新理念

一条主线:信息化教学设计;追求的目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方式: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学习过程的评价,自评,互评);教学资源:资源型学习,教案、课例、作品集,光盘、网站、交流活动、教师网络联盟,人力资源(国外、国内专家,几十万一线教师)互动,资源共享。

推荐第3篇:现代学校教育学

1.

2.

3.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以门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发展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③教育学的多样

化发展阶段④教育学的深化发展阶段

4.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学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揭开师范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②有利于塑造师范生教室职业的专业理想;

③有利于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人格;

④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5.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学的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教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统计法。

6.关于教育产生的观点: ①生物起源论②心理起源论③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院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①壬寅癸卯学制②壬子癸丑学制③壬戌学制。

9.教育本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

标的培训人德社会活动。

10.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教育

内容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综合化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手段智能化和高科技化。

1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②教育是发展科学

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③现代教育是提高社会整体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11.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①教育程度的基础性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③教育对象的全民

性。

1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①德育②智育③体育④美育⑤劳动技术教育。

13.现代师生的专业素质:⑴先进的教育理念①心的教育观③心的教育活动观⑵良好的

职业道德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团结协作精神④良好的道德修养⑶科学文化素质①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②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③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⑷教育能力素质①教育设计与数学实施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教育评价能力⑤教育研究能力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⑸专业心理素质①积极乐观的情绪②豁达开朗的心胸③坚忍不拔的毅力。

1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①民主平等②尊师爱生③教学相长④对话合作。

15.课程:从揭示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出发,利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定

义。

16.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主要的观点:①知识观②经验观③活动观④计划管。

17.课程理论流派:⑴经验主义课程论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②课程的组织应心

理学化⑵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⑶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⑷存在主义课程论⑸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8.现代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动交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19.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主要由以下观点:①特殊认识说

②发展说③双边活动说④认识——发展说⑤多重本质说⑥认识实践说

20.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实现教学、发

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21.现代教学过程的特点:①间接性②教育性③发展性④周期性⑤整体性⑥独特性

22.接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①准备阶段②感知阶段③理解阶段④巩固阶段⑤运用阶段

23.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的积极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中东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班级授课制: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规定时间、地

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分科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5.完整的教学活动是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于评

价等环节组成。

26.上课应努力做到①教学目的明确②教学内容正确③教学方法恰当④教学结构紧凑

⑤师生积极性高⑥教学效果显著

27.讲授法:是指教室通过口头言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

的方法。

28.发现教学法是一种从亲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展探究性

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9.教学评价的意义?

答:①教学评价是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

②教学评价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③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规律教学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

④教学评价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

30.教学评价的依据①要依据教育方针②要依据课程标准③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31.德育过程:是教师将社会主义的思想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品德的过程。

32.德育过程的规律:①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②学生品德

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③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④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33.现代德育的基本方法⑴语言说理①讲解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阅读指导法⑵形象

感染①参观法②示范法⑶实际训练①常规训练法②活动锻炼法⑷品德评价①奖励法②惩罚法③评比法④操行评定

34.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①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

育秩序③建立管理指挥系统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推荐第4篇:《现代教育学》读后感

《现代教育学》读后感

——兼谈对教育的理解

近日,我报名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以获取一个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其中一门考试科是《教育学》,按照规定不得不购买这门课的复习资料是一本内部编印的《现代教育学》。

客观地说,这本内部资料除了有一些排版错误的毛病外,编者罗列了《教育学》的很多最新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材料详略得当,也算是一本编得精致、实用(针对考试)的当代《教育学》汇编。可我在仔细阅读之后,心中竟空落落的,是乎没有一点充实的感觉。书中大量篇幅阐述的这个名词、那个概念,这个模型、那个学派,这种规律、那种原理,这种意义、那种作用给我的感觉实在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些纸上谈兵的空头理论除了增加考试的难度外,对指导一线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实无裨益。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总在忙碌着翻译国外的最新成果和整理传统教育的精华,教育理论书籍种类是越来越多,书是越写越厚。可不知他们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社会和人民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满意度却越来越低?这难道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没有关系吗?难道与政治体制发展滞后和教育发展超前没有关系吗?

有人说,人的身上有两种属性并存:动物性(兽性)和社会性(人性),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减少动物性,增强社会性。“人之初,性本兽。”意指人生之初的婴儿和动物幼崽类似,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其实是对自身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适应,一句话说是生物的本能。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用持之以恒的方法加以引导,以减少人的生物属性,增加人的社会属性,也叫人性。因此,“育人”被当作教育的本质属性已是中外教育家的共识。但就是这个共识,在我国却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淡化、弱化甚至是异化。我们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分数,不惜为学生作假;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不惜一切代价,更不让孩子做家务怕耽误学习;我们的社会,以有钱有势为成功的潜规则,而不管成功的方法和过程,造成社会价值取向严重偏离社会道德的轨道。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考试,成了教师的法宝;升学,成了家长的目标;升学率,成了学校炫耀的资本。这些不良现象,屡屡被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所痛心、所焦虑,可这有什么用呢?为此,我认为一线教师已经到了非仔细思考现行教育不可的时候了。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对教育的一些理解。

教育首先应该尊重生命、尊重人格。既然人是一种动物,其生物属性中最重要的一点生命和生存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尊重。同时人又是一种高级智慧生物,有其思维、逻辑和情感,教育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人格,维护每个人的尊严。作为实施教育作用主体的教师,也就应该把关爱学生生命、关爱学生健康、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情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分数或者其它的方面放在第一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不能也最好不要做教师。

教育应该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现行教育充斥着虚假,这将会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我认为,当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初具是非判断力的少年时,教育中、生活中的种种虚假和丑恶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所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他们将会比“狼来了”这个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虚无望和无所适从。而作为干“良心活”的教师,应责无旁贷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真实的人,可这有多难啊!因为,我们教师作为普通人,谁又敢说自己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师都能成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应该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怜悯之情即为“善”。教育应该让人常存感恩、怜悯之心。我坚信,一个常存怜悯之心的民族,才是最伟大、最强盛的民族。日本经济发达,可野心昭昭,为其不改,永远也不会强盛。因为一心想称霸的人,其实内心是懦弱的、可怜的。教师教学生求善,当让学生对生命万物常存怜悯之意;对父母、师长常存感恩之心;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教育应该教人“求美”。赏心悦目谓之“美”。广义的“美”应该是“真”和“善”的完美结合。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求真、求善,那么让学生悟出何为“美”就会水到渠成。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现在这样苍白无力了。我常想,试图以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政治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因为很多学生看透了虚假,又怎能相信书上的“崇高”的谎言?惟有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这一点上,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做好了,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将追求知识的掌握做到了极至。其实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学会学习,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时髦的说法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像现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数老师屡试不爽的对学生强行的“硬灌”“死揪”“填鸭式”的“知识轰炸”。须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教育让人真正“求知”的路还很遥远、漫长。

以上仅是我对教育的肤浅理解,难逃俗套同时也是纸上谈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抛砖引玉,则愿足矣!

推荐第5篇:现代教育学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B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C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C )。

A.制度 B.风俗 C.文化 D.人际关系 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A )。

A.教育风格 B.教育质量 C.教育方法 D.教育思想 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C )。

A.教育内容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 )。

A.教学工作 B.教育管理 C.教育目的 D.教育内容

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C )。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 )。

A.舒尔茨 B.贝克尔 C.丹尼森 D.闵塞 10.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C )。 A.行政部门 B.领导 C.教师 D.校长 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新学制” 12.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 )。

A.课程 B.教师 C.学生 D.教材

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B )。 A.信念 B.性格 C.理想 D.动机 14.“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15.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16.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A )。

A.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学习内容 D.学习过程 17.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 D )为主体的策略。 A.学生行为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师行为 18.德育与政治教育是( C )。

A.不同的两个范畴 B.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C.是一种辨证的内在关系 D.两者没有关系 19.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米切尔 D.洛塔尔 20.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最常见的班级自主活动是( D ) A.球赛 B.野炊 C.演讲比赛 D.主题班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 ACDE )

A.明了 B.引入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2.教育的言语艺术主要包括( ABC )

A.口头言语艺术 B.书面言语艺术 C.体态言语艺术 D.活动言语艺术 E.参与言语艺术 3.下列属于个人生活和发展中非理性因素的有( ABCD )。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顿悟 E.思维 4.教师的基本素质成分包括( ABCD )。

A.知识结构 B.个性品质 C.教学能力 D.教育观念 E.教育内容 5.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包括( ABCD )。

A.“人—物”互动原理 B.“物—物”互动原理 C.“人—人”互动原理 D.“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 E.“家庭—个人”互动原理

三、改正下列划线部分的错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 2.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3.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的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4.在“五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的是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 5.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精神。业务素质

6.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1995年。1994年 7.教学设计与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开展。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8.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是一种相对性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9.班主任被人冠以“班级导师”之名强调班主任应该是教育者。指导者

10.操行评定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采用的形式是口头说明。书面报告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2分)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2分)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分)

2.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性作用有哪些?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分)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1分) (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1分) (4)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1分)

3.教育艺术及其特点是什么?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3分) 特点:(1)情感性(2)双边性(3)创造性(4)审美性 (共2分)

4.教师的职业理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对教育的社会功能及意义的认识。(1分) (2)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的理解。(1分) (3)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基本特征的认识。(1分) (4)把握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

(5)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制约性。(1分) (6)理解教师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7)对教育的献身精神。(1分)

5.如何加强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1)不能只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既应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又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对课程的领导、组织、课程研制的成效。(1分) (2)评价技术不应只重量化,而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结合。(1分)

(3)评价手段既应有测验、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性”的测评,如学生在游戏化竞赛和自由创作中的表现等。(1分)

(4)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不应只限于教育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教师,还应包括学生及家长,并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最终指向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分析为什么学校教育能够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1分)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1分)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1分)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1分)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1分)

(6)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1分) (7)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1分)

2.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创新不足;而美国学生基础薄弱,创新素质较高”的现象。

(1)这种概括暗含的结论是学生基础牢固,创新素质就会低下;而基础薄弱,创新素质则会较高。(2分)

(2)其实,这种认识是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误解。因为基础是创新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有创新素质真正而持久的提高。(2分)

(3)美国中小学生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牢固,相反,恰恰是因为他们有着赖以创新的牢固的基础。(2分)

(4)我国中小学生之所以创新素质低下,并不是因为他们基础太牢固,而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单纯为“应试”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获取的“死知识”。这种通过机械、呆板方式所获得的“死知识”,不仅不具有创新素质意义上的训练价值,反而会对创新素质产生抑制和排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是要不要基础的问题,而是应具备什么样性质的基础以及如何获得这种基础的问题。(2分)评论,观念,各有不同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推荐第6篇:现代教育学部分笔记

1.苏联的主要德育思想

马可连柯:关于集体教育的原则;关于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信念的培养;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道德判断分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5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

3.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实际应用:

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

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想人们灌输道德观念;

4.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体谅模式(麦克菲尔)

5.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关于观察学习(代替性学习);关于榜样示范;关于强化在学

校德育中的作用

6.价值澄清学派:哈明、西蒙

7.班级:按照一定年龄、学业成都、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

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8.班级的功能:归属功能;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选择功能(重点班);保护功能

9.班主任的职责: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貌发展;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

工作;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10.班集体的发展: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合作群体,集体

11.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班级群体由松散群体向班集体的跨越,

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愉快生活、健康发展的园地。

12.班集体的培养: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了解研究班级个体

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核心是班委会;要培养、选拔班干部;班级制度,课堂规则,班级舆论,班风等;

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具有导向性,调控作用,教育作用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根本保证;主题班会:确定主题,选择活动方式。拟定实施方案,活动实施,活动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3.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的主要策略:角色转换,情感沟通,兴趣转移,目标导向,群体相

14.班级个别指导: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指导,二是旨在预防和矫治

学生学业不良、品行不了乃至问题行为、罪错行为的防治性指导

15.班级个别指导可分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人格指导、心理指导

16.班级个别指导对班主任的要求

养成关爱、公正诸种品质,简历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

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把握人机沟通和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艺术性(悉心观察,耐心倾听,及时反馈,设身处地)

17.学业不良:学业未达到规定的学习标准或期望水平,主要是依据具体教育目标实现或课

程标准达到的程度来判断;以“低学力”即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根据智利测验所推断的可能水平;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而导致的学业迟滞。

18.班主任对学业不良的指导:激活学习动机;消除厌学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

学生评价方式;改善班级环境,刺进班级人际互动

19.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操行评定,成长记录袋

20.课程编制的方法:主观法(根据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主观意志或理论主张来决定)、客

观法、经验法、活动分析法(博比特)和实验法

21.课程编制:它是一门技术,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与结构、选择与组织内容、

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一套完整的实践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与结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不同的阶段和环节

22.课程编制模式:以一定的课程理论和思想为指导的编制课程的过程结构。

23.目标模式:重视课程目标(博比特、泰勒);弊端: 目标模式的标准化与复杂的时间不

相符;采用的是直线式的课程编制过程,过于简化,忽视了课程编制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忽视了知识目标的社会性;在评价方面,忽视了一些无法用考试来测量的东西,降低了评价的标准

24.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25.探究模式(施瓦布)

26.伊藤信隆的课程编制5原则:互补性原则;准备性要求原则;教育转换原则;价值统一

原则;法规依据原则

27.课程专家议论课程编制的原则:囊括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8.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直接经验

与间接经验;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分化与综合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29.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0.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

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31.学校课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

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2.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33.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教师作为教育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

新和积极的风范和精神;师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业务素质:教师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34.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性认识和教育价值观念。

35.教师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

康的心理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法律意识。

36.教师的劳动价值:社会价值(教师爱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

的意义和作用,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个人价值(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火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37.教师角色的构成: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教育的研究者。

38.角色期望:社会群体成员对在社会系统中占有某一位置的人应有的行为方式的期待。

师的角色期望包括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教师的自我期望

39.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

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40.专业精神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

范和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进取创新的动力性素质,也是教师形象的重要特征。

41.专业知识的发展,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起码的条件。教师要努力扩大知识视野,

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及发展趋向,自觉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

42.专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包括与学生交往、实施课程、运用信息

技术进行教学等技能。

43.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

44.人文主义教育观: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目的观

45.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任性不变;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

价值;

46.基本特征: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47.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

48.哲学基础: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食物应该具有有用性

49.基本特征: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重视科学教育

50.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51.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人文精神是教育目

的的价值方向

5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必然融合(社会需要在物质和精神

两方面保持基本的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

53.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爱伦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

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

5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凯兴斯泰纳,孔德,迪尔凯姆,纳托尔普):主张教育目的应

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

55.教育方针: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56.教学咪表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

最基本的活动类型。

推荐第7篇:现代教育学基础发言稿

现代教育学基础发言稿——“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是教育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教育”这个词的: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育”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

一、词源

“教育”这个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而“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

二、概念的界定——教育

而“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曾对“教育”做过各种不同的解说。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重复了。 而分析这些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分别从“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两个角度来定义“教育”。但是“教育”是个历史范畴,它在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变化,也就发生“教育”一词多义的现象。由此,我们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准确的教育定义,所以只能给“教育”下一个暂时的定义。

三、教育的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

2000年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为陈桂生所著的《教育原理》中提出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二,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在我看来“教育”是就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

推荐第8篇:现代教育学综合测试知识点

考试知识点

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3 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影响

4 信息社会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5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的学习观点和代表人物)

7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9多媒体学习模型(谁提出、主要观点) 10教育信息资源 11 教学媒体 12 投影

13 视频展示台 14 话筒

15 扬声器、音箱与扩音

16 设备连线(接线基本原则、接口的性质) 17电子白板(结构和功能) 18 扫描仪

19 数码相机结构 19 数码相机结构 20 摄影操作 21 摄影技巧 22 多媒体投影机 23 多媒体教学系统 23 多媒体教学系统 24 教学系统

25 文本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 26 图像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 27 声音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 28 动画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 29 视频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 30 计算机教育的应用领域 31 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

32 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和特点 33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34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的基本原则、流程 35 掌握Powerpoint课件开发基础知识 36 教学设计的概念 37 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 38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39 学习者特征分析 40 学习内容分析 41 教学目标分析

42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43 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44 信息化教学设计(特点、原则、结果形式、协作学习的类型等)

45 WEBQUEST(谁提出、类型、构成) 46 综合1 47 综合2 48 综合3 49 综合4 50 综合5

推荐第9篇:现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0.1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论述教育目的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教育途径方法途径以心理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课本,杜威教育思想:生活活动学生三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绅士 洛克《教育漫话》。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范式”,库恩《必要的张力》。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专著。培根《论科学价值和发展》教育的艺术独立领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

0.2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已经意识到的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的价值: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配置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教育学历史发展三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教育学多样化发展。前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学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0.3实验教育学反对以赫尔巴特强调的概念思辨,认为其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将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区别在与心理实验在心理实验室进行,教育实验则在真正的学校环境中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它强调的定景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0.4实用教育学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及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的学校学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先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在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1.1教育起源的认识:神话起源论(第一个正式提出);生物(西方第一个代表性),归结于动物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生物行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教授活动,法国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动物之教育》,英国沛西·能《人民的教育》;心理,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走向极端了;劳动;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或是外在目的

1.2叶澜 教育交往起源论。苏格拉底,“什么是教育,美德是否可教”。教育的“生产力说”认为教育即生产力,还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我国奴隶社会教《四书五经》。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菲尔。

1.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教育基于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通过“育人”这种活动方式而展开,教育正是通过此矛盾的解决,培养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育人,其育人的支撑点是教育者的主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客观水平的矛盾、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教育概念界定的说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它抓住了教育的基本矛盾(特殊范畴说);凸现了教育的目的;展现了教育的过程;解释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涵括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多个层次。教育自觉是指自觉地把握学生的精神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教育态度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教育自身要受当时特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道德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体现出教育自身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等方面,教育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此外,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起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长期性;民族性。教育功能:作用对象(个体、社会)呈现方式(显性隐性)作用方向(正负)。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称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扩展功能,影响社会发展。

1.4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无阶级性)、古代~(教育和生产劳动完全分离)、现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出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目标比较狭窄,学为仕官、学为僧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比较封闭;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知识传授,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东方孔子“启发式教学”、马融的小先生教学制、苏格拉底问答术(产婆术);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为普及教育的程度;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科教兴国;在以人为本思想下,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1.5现代化教育: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紧密;普及性与专门性日趋结合;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商品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发展性;民主性;主体性;民族性与国际性日益结合;生态意识在增强。

1.6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使脑体分工成为可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原来那种融于劳动之中的,以口耳相授为主要方式的,自发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人会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文字的出现;阶级的出现以及统治阶级培养其子弟的需要

2.1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特点:宏观性;预期性;强制性;时代性。是客观性的主观表达,兼具主观与客观的特征。结构: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逐层向下)。确定依据:客观依据, 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现代教育目的应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要求。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个人本位(人的需要,卢梭、裴斯泰洛克、康德、马斯洛、萨特)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2.2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智育(授予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体育(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正确认识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发展起不同作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马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素质教育的理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造就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性质:它是现代教育;它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别关注个别差异;它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教育是一声不断重复的概念体现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整体性、主体性、合作性、活动性。素质与应试: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

2.4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有文化传统影响;应试教育是当前生产力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因此批而不亡。

3.1发展特点:一维性;均衡性;活动性。人的发展,身体和心理。制约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个性发展是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3.2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人自从来到人世就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即环境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个体接触到它时才可能受其影响;人对环境影响具有选择性,即个体对环境影响存在适应与对抗等多种选择。遗传影响人的发展:生理结构与机能是由其父母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遗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遗传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顺序、速率。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影响着人的发展;遗传的影响仅仅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即遗传因素是后代发展的生理基础,规定着后代发展的可能性方向,但非现实的影响。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教育跟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为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与可能,而教育又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从而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教育促进发展的机理:对教育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掌握和类化是教育到发展的必经过程。教育与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特别是个体的成熟度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可能;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的支配,通过教育,特别是个体的学习活动,可以对个体的生理成熟发生影响。教育主导人的发展: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还是一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及社会经验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学生主动的接受过程,即个体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是在教师教学中通过他们过去的学习而形成的,新的需要又是在教育的需求下,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在教育工作中心理内化(就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知识内化、智力、道德)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依赖于教育提出的社会行为要求为学生所领会——学生一般只有在具有良好态度下,才会接受所领会的教育要求;这些领会了的要求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当这些行为要求在活动中得到概括化和系统化以后,它们才能成为学生的个性特性,学生才能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现代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条件: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他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结构和人与人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意识形态等,构成人的个性发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前提;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条件。

3.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4.1教育结构就是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这里的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结构。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教育先行的内涵及依据: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适度优先发展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4.2教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影响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经济,从而使两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经济对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现代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现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制约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地区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的布局。政治对教育:政治制度制约着现代教育目的;政治制约着现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对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有助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有助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5.1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师过程的中心阶段是理解教材。

5.2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以教书育人为职责。教师经济待遇是指教师所得到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是教师劳动的价值表现。教师政治地位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的获得、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人类灵魂工程师,加里宁。1995《教师资格条例》;1993《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的奴隶社会。

5.3教师职业权利:一般公民权利;专业自主权: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情况决定,属劳动对象)和重组性、示范性、长期性和迟效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劳动量的隐含性。现代教师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专业素养,是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休息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和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新型知识结构;相应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5.4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时代性和普遍性)。教师角色定位: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角色转换的必要性:终身教育的要求;网络消解教师权威;知识观的变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5.5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现实途径:现存问题(理论层面,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大多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及个体专业发展就是将优秀和骨干教师带有经验性、典型性的“特征”传递给师范生或新任教师的过程。这种假设暗含着两个前提,及优秀教师的成功做法具有普遍性,同时属于教师专业领域内的职能素质信念与能力系统都是可以言传、外显的。而实际的情况是,一部分专业素质是缄默的、隐性的,属于个人化的。机制层面,由于受当前学术研究中部分人浮躁,投机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一些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教育者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中表现出很强的“目标——动力”导向,过于强调发展计划对教师晋级、评优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或依靠硬性指标、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忽视从专业本身引导教师内在的自觉意识。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影响了长远的专业发展。物质层面,由于我国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加之有些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流于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途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法国,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大致分为定向型、开放型);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我国奖惩性教师评价、英国表现管理、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美国勒温、英国斯腾豪斯)。

5.6学生:广义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狭义各种教育机关受教育的人;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属性:学生是三种属性的统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社会权利(公民权、学习的权利)。基本特点:学生是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发展性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生是个性化的人。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洛克,白板说,“外塑论”学生说,我国,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内发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5.7师生关系【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关系、教育、心理、伦理、法律)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类型: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民主—参与型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德,胡塞尔,我—你主体间性对话关系。师生关系问题原因及途径:问题,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实用与功利;对立与冲突。原因,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自身主观的因素;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个别教师师德滑坡。途径,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携手共建师生关系,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教师要善于倾听。

6.1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六艺、六经、四书、欧洲七艺;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美国比彻姆 。 6.2课程标准,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更好的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规范的课程目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2001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纲要中,小学综合课程(广域)主要,初中分科与综合结合,高中分科为主

6.3全人发展,强调国际意识培养,孔子“复礼”、英国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

6.4新课改中,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7.1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学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

7.3教学过程的规律:双边性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教是为了学并决定着学,而学依据着教并影响着教。因此,教学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间接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发展性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实现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动机,引起欲望(方法:讲故事;演示直观材料;复习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出新知识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感知教材 构成表象(演示、试验、观察);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方法: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推理);复习教材,巩固知识 (数字记忆;串联记忆;联想记忆;谐音记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7.5教学原则的体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道而弗牵);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巩固性原则;

7.6复习:学期开始时使新课能顺利进行;经常性的复习为了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阶段性为了把一个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化,弥补知识缺陷;期末使全面、系统、巩固地掌握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技能,

7.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为主,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要求: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讲授要有启发性;要注意语言技巧;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配合板书)谈话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要求:教师要做好谈话的充分准备;要善于启发;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好归纳小结)。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练习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或从事某些活动,以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要求: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练习的基本知识;要保持练习的效用性;要严格要求;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

7.8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优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教材,要求用同一种方法授课,不能充分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道尔顿式;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我国贫困地区)

7.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上课(目的明确;内容科学;方法恰当;组织的好;积极性高;语言生动;板书工整;布置好课外作业);课后辅导;学业检查;成绩评定

10.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19世纪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双轨制,英法,下延型为升大学;单轨制,美国;分支型,苏联、中国(由单轨转变来)。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强迫性、普及型、免费性)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现行学制:幼儿教育、初等、中等、高等。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成为现代大学的特征。

10.2“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宣告中国现代学制产生。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的实施标志我国现代学制的初步确立。1922年,“壬戌学制”,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壬寅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3普职之争的实质是现代中等教育中的教育分流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分流和何时分流。

10.4终身教育:1965年保尔•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是“从幼儿期到死亡的不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人之区别,与培养人格和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 影响: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终身教育持一种民主的教育观;终身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补正;终身教育是一种构想

推荐第10篇: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 2.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

(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

(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决定受教育权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教育内容的取舍

(五)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P.28)

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 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 中央、地方合作:英国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具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

(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并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最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现代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重视开发人才,大力投资于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来源于教育外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内部人的主观意愿。

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的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意到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促进受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总之,教育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 3 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凭借教育。教育总是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通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讲评内容、指导运用来筛选、整理、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

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掌握语言文字,获得文化信息,进行互交作用,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教育由于其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以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教育传播文化的特点:

1.教育可以对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3.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特点:

1.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是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文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有很大 4 的差异。

2.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文化要能为学生接受,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

教育选择文化的主要途径: (1)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来选择文化。 (2)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来选择文化。 (3)通过教师选择文化。 (4)通过校园文化的选择来实现。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促使文化的“净化”和“创造”的实现,并由此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生产新的文化。

文化的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富有特色的功能,体现在:

1.学校教育不仅传递文化,还要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在学校教育的学术领域内,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2.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教育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5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四)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业:

1.简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3.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11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 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 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 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 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 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 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 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 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 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 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 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 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 2) 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 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 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 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

满窗晴日看蚕生。 — 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

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 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 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年~*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时期爆发。

3、*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

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 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 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 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 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W.Ratke , 1571---1635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

一、赫尔巴特 (1776-1841) 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 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 (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 ,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 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 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 (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 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 (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 (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 (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 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年度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 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 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 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 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 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21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交流、讨论)

22

第12篇: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有感

学号:2009030229

姓名:崔大新

系别:外语系2班 题目: 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有感

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已经一学期了,感觉这门课程真的很实用。我喜欢这门课程,不仅仅因为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了解和更深入接近我们以后的工作,还因为刘老师的讲解让我很感兴趣。我很欣赏刘老师的讲课方式,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后,老师会举例或者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故事来让我们了解透彻。可以说刘老师是把这堂原本枯燥的课讲活了。其实,这意味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都可以借鉴刘老师的方法,也才更具说服力。教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本门课程共9章,老师分了3个教育学习题来讲解。下面我就简单讲述一下本学期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的亲身感受和一些自我见解。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学习教育学的本质、研究对象、定义、发展、意义与方法是什么?学习教育学,对于在校大学生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以便未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教育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职业日趋专业化;学习教育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这是我对学习教育学意义的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问题,为区别教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和子学科,教育学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是对教育问题的一个整体研究。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学科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多元化时期。萌芽期主要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之学——教授法和教授学的出现、“教育”之学——育子之学和成“人”之学。标志:中国古代的《学记》(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和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授论》(《大教学论)是“教”之学的典范,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成为教育学的雏形,奠定了近代教育学的基础。〈大教学论〉旨在阐明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研究方法是比喻,用自然界的现象类比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新的教育思想率先进行理论化、系统化,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1803年出版的〈论教育学〉是成“人”之学,康德的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重视道德的地位,贬低知识的价值,其主要理论是德育。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是育子之书。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教育学是“教”的方法和艺术。德国教育家特拉普成为第一位教育学教授,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学探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建立科学教育学的尝试,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的真正里程碑。他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多元化时期的主要倾向有精神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和经验的教育科学。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1900-1919)、美国教育学说的传播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919-1949)、以俄为师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影响(1949-1956)、教育学中国化的开始和政治运动对教育学的践踏(1956-1976)、教育学建设步入正常,繁荣的背后隐藏危机(1976-1990)、教育学的反思与成熟(1990-)。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原则;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注意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其次,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综合感受。教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善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精神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教育实践活动以人的身心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对象,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改造和超越,从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生成的目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和他们对文化的理解、陶冶活动,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改造活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的受教育者的精神自我建构活动。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从逻辑上要以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程度和制度化水平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也用制度化教育来指称;非正规教育是对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统称。区别:从实施教育的机构来看前者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联系,后者是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在稳定性上,前者是连续、系统的学习,课程结构具有较大 的稳定性;后者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某一方面 知识,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管理体制上,前者具有集中计划、管理和财政,后者具有不同的发起者、管理者和资金来源。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的身心施加影响,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特点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严密,教育环境优越。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其下一代进行的教育,其特点教育内容广泛,教育方法灵活,教育时间持久,教育作用显著。

最后,做好班主任的一些准备。对于我们来说,将来大多数都要接触这项工作,所以,通过教育学来了解班主任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一、爱岗敬业,爱心塑人:既然是班主任,就得尽职尽责地去干好这份工作,要对得住学校,对得住学生,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爱这份工作才有可能干好。班主任要热爱并尊重每名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就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只有这样,每名学生就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苦心,于是他们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一切,不会让班主任失望的。

二、树立班主任的“灵魂”作用:班主任首先得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威信,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向心力。这就要求班主任:

1、言出必行,说一不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话要三思,老成持重。许诺后一定得兑现,说得到就必须做得到,不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就像个孩子一样,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勤跟班级。班主任常到班级中去,一方面多留心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无时无刻地在他们身边,关注着他们。这样,学生就时刻慎言慎行,自觉约束自己了。

3、注重形象仪表,以身作则。班主任得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仪表端庄,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气质上感染学生。要求学生时,自己率先做到,做好,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然后再要求学生时,学生自然会服气得多。

4、锻炼演讲辩论能力。班主任常和学生打交道。一个优秀班主任,在语言表达上要言简意赅,有激情,有感染力,用自己的口才来征服学生的心,使学生乐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5、严慈并济。爱学生不能放纵学生,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当老师为了他们的学习,为了他们的成长与前途而采取适当的正面教育时,当他们感受到教师为他们无私奉献时,通常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对学生要严慈并济。当学生心底认同班主任时,他很乐意为班主任排忧解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感受到:老师是信任他的,老师严格要求是为了他的发展,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感激班主任,从而不断进步。

三、让班干部发挥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在班中,同时,事事都让班主任亲自来管,那班主任该有多忙啊!因此,得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依靠班干部管理班级。这就要班主任:

1、帮助班干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班干部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这时,不能在学生当面批评,降低班干部威信。相反,要充分肯定班干部的优点,长处。

2、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要敢于给班干部权力,让他们敢管。如果班干部有名无实,就没有管理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作用。

3、及时指导管理方法。学生在管理时,方法上欠缺,失误也较多。班主任要及时对其管理方法予以指导。使班干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是指在集会、出操或劳动中,学生要有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强素质是指学生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习上要有互相竞争,永不言败的斗志。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如兄弟姐妹,能拧成一股绳,人人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人都有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总之,当一个好班主任难,当一个优秀班主任更难。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不断向他人学习,把别人的经验、长处加以借鉴吸收,别人的失误引以为戒。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学习教育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悉心指导。希望教育学能带给我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第13篇:现代教育学考点总结1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一书贯穿了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1693年,洛克出版了凝聚自己毕生心血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3、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4、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一般目的时,他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而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则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5、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作有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6、实用主义教育学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代表作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的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试验计划,最后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里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二、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原是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基本阶段。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第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有原始性。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征: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四、教育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者获得主动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我们通常指的就是狭义的教育。

※教育的普适性价值主要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的价第二,教育具有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转化的价值第三,教育具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第四,教育有为政治服务的价值第五,教育具有影响人生的价值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它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他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问题。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指学校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它体现了特定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标准、发展方向、社会性质方面的预期,对所有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十

一、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

2、学校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的影响

2、生产关系的影响

3、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制约

二、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进行的分类

1、个人本位论P43 代表人物卢梭,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2、社会本位论P44 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体的个性化。社会本位论者强调个体的社会化。 ※教育目的科学分类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概括了人类发展的规律,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解释了人的发展的根本方翔和条件,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它为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和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发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4、注重全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目的的实现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五育”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们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处理好“五育”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考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五育”我们要防止重此轻彼、顾此失彼,我们不能护士某一个部分,也不能把每个部分鼓励其利埃,而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想法想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缺陷来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有时也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的不同人物中强调某一方面,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忽视或放松其他方面。

当然,“五育”并举并不等于均衡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同时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哲学家是不可能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的培养学生,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处理“五育”的关系时,我们既不能只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区别,我们要辩证统一的看待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实现的必然选择---实施素质教育P59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辨析(辨析题)第一,教育价值观不同。第二.教育内容不同。 第三,教育方法不同。第四,教育评价不同。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对人的作用,必须通过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一方面,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人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其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最后,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1教育与生理发展2教育与心里发展3教育促进发展的机理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成形式的变革与发展 ※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2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3教育能促进经发展的全球化 ※十

三、现代化与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的现代化(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4)教育内容的现代化(5)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6)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重组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长周期性和迟效性

五、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曾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

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法国。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取得各种教师资格的条件从嘉庆教师专业化的角度进一步细化。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师徒改变传统师范教育在培训方式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缺陷师徒通过加强教师职前培养中教学实习的地位,鼓励实习生通过实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讨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在提高教学效能的同时推动理论探索。从国际上看,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的主要途径。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是以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为培训场所的培训模式。其培训形式多样,可以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来进行,还可以同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合作。这种模式可达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帮助教师排除专业发展的障碍,缩小理想教学与现实教学的距离。因此,这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由于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关注。

发展性教师评价唱到一下五个基本理念:其一着眼于教师的未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其三,注重动态、纵向的形成评价;其四,把握交流、写上、研讨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其五,重视评价的基础性。 ※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

2、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3、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4、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师生关系的内涵: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最基本的是工作关系,表现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教师与学生等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行为,具有社会属性。 ※十

七、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

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主题践行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特点:

1、民主平等性

2、互利互惠性

3、合作对话性

※现代课程的本质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课程即书面的教学计划,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指国家规定的课程,它体现的是国家对国民素质普遍的、基本的期望和要求,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由省、自治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课程设计是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以及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 ※现代课程的设计取向

三大类:

1、知识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2、学习者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1忠实取向2相互调试取向3创生取向

※创生取向充分表明,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是构建教育经验的积极主体,是课程的真正开发者。这种取向要求课程变革必须包括课程内容和教材变革,包括人的思维、感情和价值观的变革,其变革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 ※影响现代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专业发展水平

4、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

5、外部因素的支持 ※现代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从课程评价的历史性角度来划分,我们可以把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目标性的评价

2、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

3、对教材的评价

4、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5、对教师的评价

6、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教学规程的本质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过程。

1、从教学的形态起源看,教学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2、从教学的形态存在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

3、从教学的师生关系看,教学时一种特殊的师生间的“我--你”交往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平等的合作者,学生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文化的构建者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要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现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指的就是教学过程对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具有的导向、指引和塑造作用,它是内在于教学过程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实然状态。 *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

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教学

2、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

3、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的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形成完整的体系。*现代教学原则体系由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构成。*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主张教育不是把现成的原理和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

*教师在贯彻“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自求自得”

3、发扬教学民主,注重相互启发

※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

1、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用系统方法论来构建教学方法体系,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1)、把教学方法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教学过程诸要素时间考察教学方法的作用与效果2)、把教学方法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而每种教学方法作为一个要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与其他方法有机配合,发挥整体效能3)、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系统,注重对构成每种教学方法诸要素的研究,力求各要素的最佳组合。

2、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学理论的反映,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要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服从一定教学方法理论的指导。

3、注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多边互动

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教法和学法的双边联系,体现出教学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

4、注重教学方法实验的优化提取

教学方法的发展应跟教学实验紧密结合,现代教学方法无一不经过教学实验的论证与检验

5、注重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只有很好地把握和认识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等原则以及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价值取向的个体性等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的研究才会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6、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学方法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每一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只有科学地、辩证地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才能使现代教学方法不断走向成熟。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也被称作课堂教学。其主要特征为:成立固定的班级组织,即把年龄大致相同、知识水平相近的一群学生编成一个固定的班级,以此为单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统筹规划,按学校、学年、学科分成许多部分,各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个部分采用相应得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教学时间固定,每一课都限定在统一且固定的单位内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便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察与评定五个环节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1重视学前教育2延长义务教育3追求中等教育的多样化4高等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延伸

第14篇: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情况汇报

大耗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组织部下发的《长海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大耗村为深入贯彻其精神,高度重视,本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终端站点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终端站点作用的总体目标,完善学习方式方法,现对我村远程教育学用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站点基本情况

大耗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位于我村村委会党员活动室,面积20平方米,配有桌椅18个。我站点采用的是宽带接收模式,配有电脑、电视各一台。站点所属党总支党员15名,其中不在本镇的有3名。为加强站点管理,我站点专门配备一名管理员,并制作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充分落实了“五防一配套”的要求,具备了组织集中学习和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条件。

二、集中学习情况 我村党总支在深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急需开展的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制定《长海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计划》,以切实推进我村站点集中学习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1、根据县委组织部下发文件要求,我站点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每次学习至少2小时(课时),按每个专题20分钟计算,每次可组织6个专题进行学习,即全年总计集

中学习应不少于48次,96课时。我站点还会组织党员群众观看教育意义的电影作品,以及在学生假期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类专题,使集中学习的内容及覆盖面更丰富,更贴近干部群众以及下一代的实际学习需求。

2、我站点在实际组织学习教育工作中,参照本教学计划内容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前来学习观看的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学习目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从根本上为集中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村党总支做到了每次集中学习的宣传、预告,在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晓率和参学率上下功夫。并把集中学习与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相结合,属于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内容的原则上要求党员都要参加学习。加深了远程教育对于党员的重要性,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个性化学习情况

为做好我村现代远程教育“双创双争”工作,根据县、镇组织办精神,我站点大力加强“个性化学习”,共有以下几点:

1、多形式开展教学辅导

根据我村的教学计划和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辅导。并根据我村党员和群众的需要,选择重点课程,开展教学辅导活动。充分发挥渔民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帮助我村党员干部群众解

决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学习组织

结合我村的实际,根据我村党员干部生产、生活的特点,提前预备丰富的资源,让党员干部和渔民群众满足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每周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放,管理员认真进行学习辅导,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四、使用率情况

为确保站点使用率,满足党员群众学用结合的要求,一方面把远程教育融入到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形式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中,突破党员学习时限,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学习,使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逐步成为基层党员学习党务工作、科普知识、农业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把党员群众远程教育作为组织学习的课堂、开展活动的阵地。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根据基层党员干部生活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精心选择观看内容,认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收看,并坚持做好观看记录,增强学习效果。

五、成果转化情况

我站点十分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开展,推行“支

部-远教-基层”的成果转化模式,实现远程教育整体水平新提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学习,使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 下步工作中,我村将把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学用长效机制和故障站点报修制度,强化目标,落实责任,不断夯实远程终端站点管理和学用功能。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根据学习对象的年龄结构、产业特点、兴趣爱好等积极主动、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着重提升学用工作的转化率。

大耗村委会2012年8月10日

第15篇:现代教育学重点知识[优秀]

导论

1.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2.前教育学阶段: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论语》:孔子的弟子对孔子言论的汇集;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623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4.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第一章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利托尔诺,沛西·能

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恩格斯

4.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5.古代社会教育特征: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6.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7.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民族性

8.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扩展功能,影响社会的发展。 9.教育的普适性价值:教育具有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教育具有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转化的价值;教育具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教育具有为政治服务的价值;教育具有影响人生的价值。 第二章

1.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2.教育目的特点:宏观性;预期性;强制性;时代性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4.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

5.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制约。

1 6.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

7.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8.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教育即生活说(杜威)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0.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1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辨析: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 第三章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首先,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其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最后,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内发论:又称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霍尔,彪勒,高尔顿) 4.外铄论:华生,洛克(白板说),爱尔维修(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5.(论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人生发展的阶段性; 第四章

1.教育独立论:蔡元培;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劳动力市场理论:皮奥雷,多林格,戈登,卡诺依。

2.(论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发展。

3.(论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管理体制。

4.(论述)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教育可以促进人口迁移。 第五章

1.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和重组性、示范性、长周期

2 性和迟效性。

2.现代教师的素质:职业道德;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教学能力;身心素质。

3.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和专业成长过程。

4.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教师为研究者,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

5.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是以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为培训场所的培训模式。

6.现代师生关系的类型: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民主—参与型师生关系。 第六章

1.课程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2.艺术课程就是融合课程的典型,科学课程可看作广域课程。

3.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决策层次划分的课程类型。

4.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的课程类型:正规课程,潜在课程(指无计划的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悬缺课程。

5.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编订各科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6.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7.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计划的课程),相互调适取向(修改的课程),创生取向(创生的课程) 第七章

1.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判断)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与上课不同。

3.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再次,及时强化;最后,自定步调。

4.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发现法,特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5.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将教师定位于促进者角色。 6.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3 7.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首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其次,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的学习知识;最后,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知识传授或单纯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

8.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9.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10.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的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形成完整的体系。

基本要求: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教学;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

11.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12.启发诱导原则基本要求:其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引导学生自求自得;其三,发扬教学民主,注重相互启发。

1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以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其感性知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理解)

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离不开讲授;重视对语言的运用。

14.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授予学生的知识在深度与广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智力发展水平,使学生力所能及。(理解)

1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1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学科性质;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的主客观条件。

17.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暗示教学模式:洛扎诺夫;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

18.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进度和教学时间不作统一安排。

19.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0.道尔顿制: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据此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教师考查,考查合格以后,师生双方开始布置和接受新任务。

21.制定三个教学计划: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2.诊断性评价:又称前置评价,是指在某项活动进行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的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被试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

4 23.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检查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并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评价。评价重点:过程。主要特点:前瞻式

24.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或结果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最终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评价重点:结果。主要特点:回顾式。

25.现代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评价目标上,更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学生参与评价,强调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纵横两维度的全方位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更加重视科学性,主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评价重心上,注重过程,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第八章

1.德育过程的一个矛盾:指在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目的,提出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内化与外化。

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

2.现代德育内容: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现代德育途径:课程;团队活动;校园文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校外活动;大众传媒。

4.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影响的复杂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5.说服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说理传道,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方法。

首先应注意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其次,要做到说理的内容真实;最后,说服教育具有情感性。

6.榜样教育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品德和卓越成就来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首先,要为学生选好榜样;其次,要善于向学生宣传榜样;第三,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榜样;第四,教师要注意以身示范。 7.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感染,熏陶和陶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文艺熏陶。一方面,要精心选择与创设陶冶情境;另一方面,陶冶教育要持之以恒。

8.自我修养法:是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的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德育方法。方式:自知,自反,内省,躬行,慎独。

首先要扶志养气;其次是锻炼意志;第三,改过从善。

9.品德评价法:是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作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以督促其形成良好品德的一种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成长记录袋。

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其次,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第三,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原则。

第16篇:现代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C.法国D.德国

3.“研究与教学统一”原则的提出者是( )。

A.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B.美国教育家杜威

C.英国教育家斯宾塞D.苏联教育家赞可夫

4.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为(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近年来,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 )。

A.单轨制B.分支型学制C.六三三制D.五四三制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在欧洲,文艺复兴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 )。

A.文法、修辞、辩证法B.文法、几何、天文

C.算术、几何、修辞D.几何、天文、音乐

8.课外活动是( )。

A.正规的教育活动B.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即有正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教育活动D.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课外活动

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

10.少年儿童中,一般情况下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者各约占( )。

A.3%B.10%C.15%D.2.0%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的本质特点在于( )。

A.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B.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C.交往性与道德性的统一D.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E.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美国学制改革的特点有( )。

A.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B.“综合中学”迅速发展

C.初等教育形式多样化D.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很大E.重视幼儿教育

3.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中( )。

A.培养劳动者是总要求B.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质量标准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根本特点D.深化教育改革是基本途径

E.实施素质教育是保证

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

A.政治活动B.文艺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E.个人活动

5.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有( )。

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E.平等娱乐权利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每空1分,共24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时期的《____》。

2.中国古代学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____和____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4.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古代教育以____为特征,现代教育则以____为特征。

5.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具有____、____和____的功能。

6.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众因素中,____和____是人发展的内在因素,____和____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

7.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五四学制实验开始于____年。

8.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9.社区教育的实质是____与____的统一。

10.教师是____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____作用。

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2.学校教育制度3.课程计划4.学生的年龄特征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3.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

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2.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七、分析题(本题8分)

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一.1.B2.B3.D4.A5.B6.A7.D8.A9.B10.A

二.1.ABE2.BCDE3.ABC4.CDE5.ABCD

三.1.学记2.官学 私学 书院3.社会性 意识性4.人文教育 科技教育

5.传承 选择 传播 创造文化6.遗传素质 主观能动性 环境 教育7.1981

8.布鲁纳 赞科夫 瓦•根舍因9.教育的社会化 社会的教育化

10.人类文化科学 桥梁与纽带

四.1.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2.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指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五.1.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只有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场所——学校。

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

2.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

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

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

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3.第一,重视学前教育。当今各国普遍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体系,加强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衔接,扩大其教育规模。

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教育要求不断加强,众多国家在学制改革中提前入学年龄,一般规定5—7岁入学;义务教育年限呈现延长态势,多数国家实施7—9年义务教育,部分国家实施10—12年义务教育。

第三,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当代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低、中、高三级层次,即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当代学校类型日益多样化,各国出现多种类型的学校。

4.第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的中心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明确应为谁服务。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第三,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正确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康发展。

第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教学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完善个人人格。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5.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决定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基本素质包括: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

第二,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

第四,教育理论素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教育规律。

第五,教育能力素质。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六,身体心理素质。有充沛的体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具有认知过程的良好心理品质;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良好个性心理特征。

六.1.第一,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与生活分化开来,教学成为学校的独立活动。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工、农、商等部门的根本点。

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计划性、系统性更强,更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苏联20—30年代、我国建国后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否定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就没有保证。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则可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同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

第二,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国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强调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三,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学识、肯钻研,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

第四,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群体共有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处方化、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

第三,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第17篇:现代教育学试题练习(4)

1.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A.公元前B.18世纪

C.19世纪中叶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加工政治信息

C.决定教育领导权 D.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A.选择文化 B.整理文化 C.创新文化 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3.校园文化包括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教师文化

4.以下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与生产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

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

C.学校课程内容D.教育模式

6.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________。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________。卢梭《爱弥儿》

8.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9.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____________

10.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___________.

1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癸卯学制

判断题:1.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判断题:2.教育创新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判断题: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判断题:4.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

分析题: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简答题: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简答题: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

第18篇:现代教育学试题练习(10)

教师资格证培训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__________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古代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教育形式简单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____________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____________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美国教育学者索尔蒂斯认为定义的形态为___________.

A.规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叙述性定义 D.纲领性定义

6、教育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孟禄)

7、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__________(《民主主义与教育》)

8、非指导性教学属于__________理论流派。(情感教学)

9.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

10判断题:

(1).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

(2).古代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4).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

(5).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6).《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7).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8).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11.材料分析题

古代印度的教育:全社会分为僧侣祭司、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只有第

一、二种

姓的人可以接受教育。《吠陀》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

义。

请结合材料,谈谈对古代教育的认识。

12论述题: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第19篇:《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 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的众多规律之中,了解并掌握两大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开展现代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规律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就是关系,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复杂的和多样的,规律所反映的就是那些稳定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由规律的定义可推出,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内部诸要素之间、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以及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其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教育同其他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教育科学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任何规律,但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如果人们的认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或科学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需要多次反复,人们对客观规律或真理的揭示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对真理的探求,而只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因此,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认识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们可以借助视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经验、假说、定理、定律、理论等形式来揭示一定条件下的事物的规律,但从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任何哪怕得到实证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只是对客观规律“颗粒“的揭示,是人类无限接近客观规律的必经阶段,从欧几里德(约前330一前275年)的几何学原理到19世纪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从牛顿(1643- 1727年)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1879- 1955年)的“相对论”, 自然科学的这种“循环“式前进与发展,证明了规律揭示的艰巨性。教育学科属社会学科之列,而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参与而产生的,其复杂性非自然现象可比,因此,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更加艰辛。如果从我国古代的《学记》对教学规律的初步总结开始算起,揭示教育规律的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若从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科学化“主张算起,也已近两百年了,但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工作的成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英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奥康纳断言:“我们可以说,‘理论’一词在教育方面的使用一般是一个尊称。“这种说法尽管带有强烈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复杂性。

教育规律源于并高于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因而,不能把教育规律混同于教育经验或教育方针、政策。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教育经验是具体的、局部的、个别的,有些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育经验,也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因为经验总归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经验。当然,认识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相对认识,是最终揭示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盲目地拒绝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经验,甚至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对揭示客观教育规律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教育经验和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而凭空构建教育规律的大厦。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反映。认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揭示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它不是教育规律,但教育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否则只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绝不是一条、两条所能揭示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另一个是通过认识所获得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后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尽管教育理论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但应视为一定条件下对某方面教育规律的相对揭示。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将这种形式的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主要研究教育事实,说明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哲学理论则从哲学观点出发,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理论则为教育行为和活动提供实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分类对于正确认识与运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上以理论的形式存在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澄清奥康纳有关教育理论只是“尊称“的消极思想。

客观教育规律即不依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规律,根据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通常分为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特殊规律两大类。教育基本规律,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规律;而教育特殊规律是指教育在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领域或者教育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之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特殊规律之中,是对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教育特殊规律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是对基本规律的具体化。两者紧密相联。

把教育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有助于对教育规律作初步区分,但仍不免失之笼统,究竟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呢? 1980年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的分类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这种划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而教育的内部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同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有。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对教育规律分类的有益尝试,其把教育规律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来区分,反映了教育规律的空间存在位置的差异性。教育规律一是存在于教育现象内部,二是存在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之中,无论是基本规律也好,还是特殊规律也罢,都能循着这种思路继续细分下去。

从这种思路出发,教育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两条。一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尽管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的联系十分复杂,但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对象,教育的宗旨是要规范、引导、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基本规律之一。二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与社会的其他系统之间—主要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把教育基本规律细分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容。事实上,教育特殊规律也可遵循这样的路径来研究,在教育与人以及教育与社会的种种联系之中,探寻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教育规律,有助于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究与发现。 第二节 教育与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联系,因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即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个人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从身体发展来看,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如骨骼、肌肉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肺活量的扩大等。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指的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初生儿只有简单的吸吮、眨眼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个人性格等不断丰富和成熟起来。人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会影响身体的发展,健康而成熟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身体发展的质量。离开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和没有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的。

从人的发展的时间范围来看,一般系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间,但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将人的发展的时间段加以延伸,把人的发展视为“个体从生物学的受孕至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因素来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主要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总的来看,外因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人的发展的三项外部因素之中,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因素,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育及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是生物亲子性状的传递过程,即生物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通过基因在生物亲子之间传递信息的。据研究,基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联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位于人类的23对共46条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分别储存着父体、母体的生理信息,当受精卵产生以后,受精卵内的23对染色体便通过基因分别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不同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可经这种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l)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的形成从受精卵的产生开始,经过胎儿的发育,到出生之时尽管身体的各个方面还相当稚嫩,但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发、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形成等是后天发育的生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怎么可能有日后的身强力壮呢?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部分地制约着人的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从而对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个体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征的差异性,也成为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生命在孕育形成之初就已经经历了遗传信息的变异;其次,个体所获得的或优或劣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养护与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因而,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只能提供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遗传作用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年)在《天才的遗传》( 1869年)中写到:“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更夸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把遗传提供生理基础的作用夸大到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相对于主体自身而言,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狭义的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只不过它对人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暂把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一个单独的因素考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除教育以外的狭义的环境。

环境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个体出生后,总要面对一定的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人的发展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中完成,没有相应的外在环境,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不良的或者恶劣的环境,能阻碍或者限制个人的发展。比如,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而自然条件艰苦、物产贫乏、交通闭塞则可能扼杀个人良好的发展潜能;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反之,则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小到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人际交往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正面的促进,而混乱、暴力充斥的社会环境则只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消极影响。

在环境的作用问题上,看不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是不对的,要充分肯定和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即明确肯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在《行为主义》(1925)一书中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的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如何。“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环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人能够通过能动的认识活动,来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主体自觉的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的认识来改造自己,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遗传、环境乃至教育而言,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一,能动的认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没有主体通过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外部因素以及主体自身的能动反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比如,对教育而言,无论教育者知识怎样渊博、方法如何恰当,但若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的接受,教育的效力就等于零;而遗传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可以经过主体的认识而加以克服。

第二,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活动指除认识活动以外的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实践的认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言,无论能动的认识多么强烈、多么清晰,但主体若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将认识化为行动,则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终将只能停留在意念的冲动上,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洛克宣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评估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与遗传、环境因素一样是外因,但教育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面。

(l)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人的发展方向是指人在身心两方面所要达到或追求的目标规格和水平,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由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对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制约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动的动物,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特征,它必然要反映到由人参与的任何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是必然的。教育的目的性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均有反映,在形式化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反映最明显。现代学校教育从微观的四五十分钟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人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产生全方位的制约作用。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给人的发展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对发展方向的规定与设想上,而且表现在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现代学校教育通过建立严谨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备学制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产生全面、系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有着天壤之别,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理基础,环境的影响则是零碎的、偶然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现代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只能给人的某方面的发展施加有限的影响,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给人的发展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影响。

(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从而强化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专门化的教师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更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化的教师不仅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或者为主要职业,而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门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无论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教育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教育的主导作用更易在他们身上发挥。

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人的身心发展迅速,身体从稚嫩到成熟,心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容易发挥。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则愈益显著。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种外部因素之中作用最为突出,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之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是联系的一个方面,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运作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确立等,都不能离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地决定。教育如果目中无“人“,不顾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发展要受下面五条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呈现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身心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展开,而且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沿着头部、颈部、躯干、下肢顺序展开,头部发育早于颈部,颈部发育早于胸部,胸部发育早于腰骶,上肢发育早于下肢,胎儿的头、脑和眼睛的发育比躯干和两腿要早,出生以后,这些部位的发育依旧先于身体的下半部,使身体各部分比例不相称,直到身体发育成熟才能协调相称,这就是身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顺序使然;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身体的发展从中部开始,然后延伸至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感知觉从简单的感觉到精细的感知,思维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不仅无助于人的发展,而且会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受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的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将人的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婴幼儿期(初生至六七岁,相当于托儿所、幼儿园时期)、儿童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例如: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从身体发展看,儿童处于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之间的平稳发展时期,骨骼发展较快但尚未完成,肌肉含水分较多且肌力弱,易疲劳,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灵活性差;从心理发展看,儿童感知觉有所发展,但精确性差,有意识记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注意力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但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情感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意志力发展水平较低等。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阶段):儿童身体方面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身高体重、体内机能乃至性的发育等方面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也由易变性渐趋稳定,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依附性与自主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身心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要求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要求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中学阶段青少年由于注意力的增强,则要求选用提高有意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精心组织。总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约着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或制定。

(三)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速度是不相同的。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六七岁前发展迅速,达到成人脑重的80%,此后速度逐步放慢, 20岁左右停止生长;人的身高与体重,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生长高峰,其他阶段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个人语言的发展在3岁左右是快速发展时期,语词数量、句子的完整性、使用语言的技巧等在这一时期进步很快。第二,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迅速发展,而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则要到青春发育期才大幅度成长;幼儿时期人就有了直觉行动思维,而直到青少年期才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共同趋向,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其中,个别差异性一般通过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身体发育早,早熟、早慧,而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迟;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儿童则不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儿童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而不合群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不能千篇1律、一个模式,而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均须受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一定的方向与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人的身心发展又是连续的、整体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在身体发展方面,尽管呈现出自上而下、由中心而边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等到上面的或者中心的部位发展好了再发展下面的或边缘的部位,而只是表明发展速度有差异。事实上,无论是胎儿还是新生儿,在头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部位也在发展着,否则不能成其为人了。在心理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互之间,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的现象之间(如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之间等)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能等认知过程各因素发展好了再去发展情感过程或其他心理现象,也不可能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抽象思维的发展之间找到一清二白的分界点,心理的发展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第二,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离开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和没有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性要求出发,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总之,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教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由此,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发生联系。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其他现象—主要是政 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潘懋元教授称之为“教育外部基本规律“),这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即: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能给教育的发展以巨大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劳动力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体要成为劳动力,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而且愈是现代社会,对脑力的要求愈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是把活的个体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这种转化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力的培养只需要在生产、生活中加以熏陶即可,无需复杂的教育训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据分析: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生产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为9:1 ,而到机械化中期则为6:4,到全自动化阶段为1:9。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若没有较高的素质显然是不合格的,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明:从1970年到1994年间,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 %;中学毕业人员的失业率为10%,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失业率为3.8%。人的智力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靠什么呢?只有靠教育,教育通过传递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掌握从事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中,学制的完善、义务教育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再生产劳动力的要求的反映。

2.教育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密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的再生产,工具的制造、生产资料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时代,土地、阳光和水是基本资源,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总起来看,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还体现不充分。但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尔顿(1766-l844年)的原子论、麦克斯韦(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化学工业和电机发明的基础,电炉炼钢、电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在19世纪相继发明,把人类推到了钢铁、化工、电气化等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人类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原子技术、合成化工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全球通信、多媒体网络等,正在把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一个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创造性运用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0—80%;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5000家高科技公司;1982年美国富豪榜前10名中有8名是石油等传统产业巨头,而现在以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巨头正迅速取代传统经济巨头的位置,1995年由《福布斯》排名的顶级富豪榜的前6名,有5人为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显示,高新科学技术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还只是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它还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即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它为一般的劳动者所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只有组织严密、设计周详、考虑全面的现代学校教育才能充当科学技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当时的教育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因此没能形成社会生产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重要性。总之,现代生产高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便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手段,而且是创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创新科学技术。

据估计,近20年来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70%以上来自高校。我国从1956年止1991年的36年间,共颁布自然科学奖5次,获奖445项,其中高校获得188项,占总数的42%;1980年以来高校获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1%,30%,40%;我国实施“863”计划的10年内,共取得高新技术成果1398项,高校取得的成果占总数的49.5%,可谓撑起了“863”半边天。高校的创新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兴起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均是依靠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来的。美国著名的“硅谷”,方圆几十公里,年收入数百亿美元,依托于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著名大学;在美国南部,以得克萨斯大学为依托建起了“硅平原”工业区。在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依托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建起了我国自己的“硅谷”。据上海《高校科技信息》报道,1999年度,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招标中,仅上海的高校就中标12项,占总项目的1/3。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参与科技创新的不仅是高校的教师,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产生于高校之外的中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热心科技创新的师生中间。因此,教育不仅传播而且创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了研究,舒尔茨、丹尼森、鲍曼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因素,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5 %、10%、1l%,平均收益率为17%。人力资本的研究证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不是凭空臆造的。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由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场地及仪器设备等,没有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无法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更加强化了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大小以及速度的快慢均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靠打猎捕鱼及采集糊口,教育只能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学校教育,而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我国汉、唐时期已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育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逐步普及,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育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物质支持力,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制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生产力发展了,能够投入较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的规模就可以扩大、速度就可以加快,否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就会受到抑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经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不断提高。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3.3%,1976年为6.5% ;英国20世纪50年代为2.6 %,1976年为6.3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为5%,1976年为5.5%。

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1965年至1970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6%、4.4%;1970年至1981年间分别为2.9%、2.6%、3.l%。尽管影响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是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1986年至199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1980年至198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66%;1986年至1990年,全社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0.38%,其中,预算内年均增长16.24 %,预算外增长27.98 %。但总的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不足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仍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人的培养标准或者规格如何,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教育结构来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由教育本身来决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人才的规格相应单一,教育结构也很简单。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主要看体力,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里培养的是规格单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统治人才”。《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而孔子不屑一顾的故事,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的要求。与这种单一的、排斥实用技艺的人才规格相适应,中国传统教育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文化、道德的教育。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大工业生产以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此时不仅需要培养政治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现代劳动者。这种劳动者,既包括具备初步技术知识的工人,也包括具有较高科技创造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和管理者。因此,从18世纪以来,由于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结构不断丰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兴起,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结构由此向“终身教育”的体系转化。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3.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科学技术、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成果主要集中于人伦道德方面。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西方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修辞、辩证法之外,逐步增加了地理、力学、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我国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声、光、化、电等新内容的加入才改变了我国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格局。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授的方法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造纸、印刷技术的相继出现,早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了彻底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电视、投影、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当代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正在推动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组织形式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适应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不迫切的状况的。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社会以后,为了培养大批的现代工业生产者,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满足了培养大批劳动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物质前提。

综上所述,教育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政治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之上的,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

(一)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现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任何一种政治都要靠人来实施,没有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念与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就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合格的政治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官吏虽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室和贵族仍然举办教育,专门培养子弟统治百姓的能力;孔子办私学,目的不是教弟子学稼、学圃,而是传播他的儒家政治理想,培养新兴的政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大抵反映了他培养人才的目标,《礼记·大学》中所揭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传统教育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才的抱负。事实上,自从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中国传统的官吏莫不是经由各种教育训练、饱读儒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出来的。这种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新兴政治人才的培养。如,康有为在推行维新变法时,先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骨干。孙中山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不得不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政治军事的人才。现代社会政治日趋复杂,政治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才能,如政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社会政治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密切相连。据统计,美国187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是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由此可见,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要有具备一定政治观念和能力的政治人才,而且要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只有一般的公民具备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形成了有利于政治的舆论,政治统治才能长久稳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舆论是公众对某种普遍关注的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政治制度、政策等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舆论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运用一定的方式有组织地造成的舆论,影响广、威力大。教育尤其现代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能够向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即本来的公民传递某种政治思想和观念,从而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中形成某种政治舆论。如果这种舆论是符合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就能起到稳定现存政治的作用,反之,则会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例如: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更要有民众的民主意识,即要造成有利于民主政治成长的舆论,因此,教育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杜威说:“民主主义和教育有相互的关系,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的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的政治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给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确保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就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只是教育与政治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领导权属谁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掌握了生产资料的阶级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各种事务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也就掌握在享有政治领导权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手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来制定、颁布教育的政策、法令、法规,任免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控制教育经费,选择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从而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例如,我国夏、商、周三代,实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文教政策,教育领导权掌握在皇室或奴隶主贵族手中;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育领导权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汉代以后,各朝代的官立教育均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控制,教师及管理人员由官方任命,而历朝历代的私学尽管由私人举办,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儒家经典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影响。在西方,柏拉图提倡国家办教育,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儿童均要接受正式的教育训练;中世纪,教会和封建领主控制着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教育成为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重要内政事务,无论是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区别只在于由哪级政权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教育领导权而已。在社会主义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最普遍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思想和制度等方面掌握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受教育,就必然要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只有那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的人才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人平等享有原始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应掌握了教育权,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封建地主阶级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唐代中央设立的“六学二馆”,对入学者均有身份限制。尽管贫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但在封建社会这不是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标榜人人平等,宣称教育权利平等,但劳动者的子弟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目的的性质指的是培养为什么样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统治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哪些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即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的教育目的只能是培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才,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由政治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以“普遍形式”的名义,借助于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教育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的教育宣扬“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社会主义中国提倡“五爱”教育,都体现了政治决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决定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因此说,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 总之,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三、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来看,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它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法律、天文、数学等各种关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意识或认识。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而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又反作用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践着的人们和人们的实践。因而,文化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一)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实践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认识等均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必然能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1.教育通过传递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知识等来培养年青一代。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便借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代地延传下去,绵延不绝。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汉、唐以后,各朝各代无不视教育为治国安邦之首条,正是因为有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并且影响遍及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意义深远而巨大。没有不间断的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不间断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是无选择、无区别地传递,而是要经过教育者的选择、组织之后再传递,由此教育便通过教育者对文化的选择、组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那些被选择的文化成果便可能传递给下一代,而那些被排斥在选择视野之外的文化成果,便可能逐步从文化中退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兵、阴阳等诸家并存,但自汉代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推惟一的或者说主要的选择内容,从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儒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而其他各家的思想或主张或退为潜流,或以新的形式融合到儒家文化之中。

3.教育通过文化融合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融合是指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文化的融合有多种途径,各地流动的商人、移民,从事创作的文学家、艺术家,从事科研的研究者,都可以以自身的实践促进文化的融合。教育在传递、选择文化的过程中,也有着文化融合的功能,其对文化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采取传递此文化成果而不传递彼文化成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是要采取综合加工等方式,从而融合文化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质的文化。例如,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实际上是将当时中原及其他非中原文化加以综合、融合,形成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传统的雏形。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面临新旧、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教育便取“中体西用”的策略,一方面坚守传统的经史之学,另一方面吸收西方的声、光、化、电等西文、西艺,经过这样一番融合,便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亦新亦旧”的文化特色。可见,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融合,能深深影响文化的发展。总之,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给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一定形态的文化如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知识等对教育的发展有制约作用,教育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尤以教育思想或观点、教育内容受到的制约更明显。

1.文化制约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

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不仅仅如此,既有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哲学观、政治观、伦理道德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等,也会给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形成以巨大的影响,制约着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形成。事实上,考察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观点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它们无不具有其哲学、政治等思想背景。在独立的教育学科产生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混杂在政治、哲学著作中,这本身即证明了文化的制约作用。《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内容庞杂,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只能透过孔子论述的政治、哲学、人性论及伦理道德观才能体认到他的教育思想,说到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围绕着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的政治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古希腊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基于他的哲学观和政治观,这从他将最充分体现其教育思想的著作命名为《理想国》就可见一斑。教育学科独立以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形成同样受文化的制约。赫尔巴特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的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其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当代西方的进步主义、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等教育思想无不是产生于相应的哲学观。由此足见文化对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有制约性。

2.文化对教育内容有制约作用。

教育内容主要来自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文化发展的水平、文化的不同类型等对教育的内容有制约作用。例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是不同文化的最好体现,学校教育的用语,教育内容的选择只能来自于一定文化形态下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因此,在人类社会自我封闭的发展时期,古代中国的教育内容只能囿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西方古代及中世纪的教育内容也只能限于经典的希腊文文献、拉丁文文献。文艺复兴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地理、力学、物理、化学、动物学等成为教育内容。在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推动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因此,教育内容总是对一定形态的文化进行选择与传递,因此教育内容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可见,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总之,教育与社会—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这一本质联系就是教育的第二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给教育以巨大的反作用。

第四节 教育的功能及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对教育的基本规律的分析,可以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作基本的分析。

一、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反映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另一条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尽管内容不同,然而,人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的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因此,不能把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观为互不联系的孤立的规律,而应看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有机联系的基本规律的统一体。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要受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的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要充分发挥教育的这种主导作用,就必须使教育自身有良性的发展,教育能否得以良性发展,既取决于是否符合人的发展的规律,更取决于是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不能脱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律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要通过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来实现教育能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这一规律的实现离不开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规律。一方面,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要通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会通过影响人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是社会制约教育的途径之一。可见,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律也不能离开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规律独立地实现。教育两条基本规律相互联系的关系,要求必须把两条基本规律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待,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时,不能只看到或重视一条基本规律面看不见或忽视另一条基本规律。

二、教育的功能

从对教育两条基本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到,教育主要具有以下两类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教育的育人功能,指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育人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精心组织的内容,有专门的教师,因而,能引导人的发展方向,给人以深刻、持久而全面的影响,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育人功能是教育其他功 能的基础。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即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包括: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指教育所具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的基本规律表明,教育可以通过实现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人类即将逐步迈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尤为显著,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运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教育优先”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指教育所具有的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向年青一代传递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培养政治人才和合格的公民,形成有利于一定政治制度的舆论等形式实现的。过去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把教育当作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是不恰当的,但否认或看不到教育的政治功能同样是有害的。 3.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文化的延续、文化发展的走向、文化发展的类型等,都不同程度地受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通过选择、传递、融合等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要求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既要受到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教育既不能“目中无人”,又不能“超阶级”、“超政治”,甚至不顾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而盲目发展。但这并不表明教育就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地位了,更不意味着只需把教育当作政治、经济的附属物,像发展经济、从事政治那样办教育就行了。恰恰相反,不能用政治、经济的规律代替教育规律”,不能把教育当作政治经济的附属物,而必须把教育当作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社会活动,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教育是转化经验、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才的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活动的规律在转化经验、知识的过程中,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认识及其他能力的发展问题,讲究的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规律,在这里,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规律,都没有用武之地。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发展尽管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但也有不受这些因素制约或影响的地方,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即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历史,如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等,教育的这些历史传统同样影响教育的发展。如,一个民族的教育、教学的语言,具有自身的历史性,不会随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很大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是如此,如《论语》里一句“学而优则仕”就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数千年的影响。

(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指的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不是齐头并进的,往往落后或者先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从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人类历史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来培养年青一代这一点看,教育常常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主要的,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有时候是跳跃式的,而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甚至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表明,教育如果试图完全随着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某些方针、政策变动的步伐而波动的话,那是十分不明智的。当然,这种不平衡性也要求教育应主动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的发展,不能亦步亦趋地步后尘。

由此可见,教育在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约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夸大或忽视任何一点,都将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20篇:罪犯教育学教案

《守望的距离》书目导读的教案

章节名称:守望的距离

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女犯明白开卷有益,阅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犯认识人生,从而从根本上去感化女犯,让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守望属于她们真正的人生信仰,从而帮助女犯稳定情绪投入生产,提高女犯心理认知水平,帮助她们进行改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使罪犯学会读书,如何正确阅读一本好书。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格言;

2.让罪犯了解本书目的内容梗概,作者的创作经历;了解我们导读的主要章节;

3.帮助罪犯学会如何自主思考,让他们与文章产生共鸣,让她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进行教育改造。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两节

精品书目导读的课程,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及知识,同时如果授课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提出,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好,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2-3分钟}

正式课程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的魅力有多大。一个不读书的人,那么你将有可能迷失自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迷惑不解,静下心来读书,你也许会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当我们烦闷急躁,不妨在书海之中平静自己的心情,放松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书的好处数不胜数,因此读书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意义。(先提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觉得除了我上面说的书的两个好处,还有没有其他你们认为的好处呢?举手回答。1.刺激大脑的认知能力;2.减轻压力;3.增长知识;4.扩展词汇;5.提高记忆力;6.增强分析思维能力;7.提高集中注意力;8.提高写作能力;9.平静内心;10.免费的娱乐消遣){5-10分钟} 这几个同学给出的答案很好,书对每个人的好处不同,因此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曾记得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一、我们要主动阅读,主动的阅读包含哪些条件?此刻我们只能说: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动。要达成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二、要有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事实上,任何一本书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时,也就同时有了消遣的效果。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三、阅读就是学习。吸收资讯是一种学习,同样地,对你以前不了解的事开始理解了,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却有很重要的差异。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

如果用你记得住什么事情,和你解释得了什么事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如果你记得某个作者所说的话,就是你在阅读中学到了东西。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你甚至学到了有关这个世界的某种知识。但是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然,你可以同时记得作者所说的话,也能理解他话中的含义。吸收资讯是要被启发的前一个动作。无论如何,重点在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而已。

因此我们在读书不仅要看懂作者的文,还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这整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第二,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第三,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 第四个问题是,这本书与我们何关?{15-20分钟}

讲了这么多,接下来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并且希望大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讨这本书。书名是《守望的距离》。 内容梗概: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先生于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国平先生。周国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创作经历: 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 图书目录:

第一辑 存在之谜 第二辑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三辑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第四辑 绚烂归于平淡 第五辑 智者的心灵 第六辑 淡泊中的追求 第七辑 守望的距离 第八辑 书与人生 第九辑 爱的智慧 第十辑 人生寓言 第十一辑 随便走走 第十二辑 对话和独自 第十三辑 格言的本色

第十四辑 读元曲随想{8-15分钟}

四个赏析内容:

一、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存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对这一切外存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

(

结合上面的文字我为大家讲个故事,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段话,从前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站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故事里的老鼠就像许多人一样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他不懂怎么做好自己,享受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追求着不符自己的地位,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会犯错,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学会做人。如何做人是可以思考一辈子的,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帮助她人,这些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在于我们自身怎么去做人。)

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相信大家都听过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吧。故事发生在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翁以他的故事诉说着灵魂的高贵,面对权贵,不折不饶,正是这样的灵魂才会流芳百世,诗词朗朗不绝于口。如今也不乏许多这样的人,珍惜自己内在的精神财富胜过外在的物质财富,内涵及修养才是能跟随人一辈子的礼赞,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人生大起大落,拥有一个高贵的灵魂才重要,百折不饶,学会去增长自己的涵养,内在美才是真美!)

三、面对苦难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一种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一种东方的宗教教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可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把快乐和痛苦一并接受下来。

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苦难,不见风雨难见彩虹,所以“自古英豪出贫贱,纨绔子弟少伟男”了,因为顺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们往往贪图享受,不知奋进,不知道苦难为何物。而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心的人,又怎么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则不同,他们饱受磨难,一次次与命运和困难作斗争,为走出逆境,大多都树立了远大志向和坚定目标。人没有压力不抬头,没有动力不奋进,一旦二者兼备,就会发挥出令人吃惊的潜力。这正是顺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备的。

像司马迁,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再如现代的华人张士柏,他经历了从游泳健将到高位截痪的巨大变更,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将它化为动力,勤奋学习,完成了许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有张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胜枚举。北京“宏志班”的学生们,个个在困境中长大,学会了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困难。他们像是野外的小草,饱经风雨蹂躏却不倒伏,而那些温室里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所以接受苦难,直面它,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一味的逃避反而会增长自己的烦恼,直视自己,学会去面对才是真理。)

四、情与人生的意义

情: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开展,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感情上的满足。{15-25分钟}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自我实现包含以下5种:◆ 道德◆ 创造力◆ 自觉◆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所以学会情的使用,保持自己的真性情,才更容易发现美的存在,更容易实现自我,或许你今天真心帮助其他人,她人回已一个真诚的感谢,至少自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是幸福的,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一小部分,从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感觉)

好,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写好了吗?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他们的回答。{10-15分钟} 结语

周国平先生关注人生,洞察真理,在人生与精神道路上给人们点起了一盏明灯。这样一位保持生命本色的作家,谁不愿意去安静地聆听他心灵的声音呢?《守望的距离》是值得一读的书。它就像一位长者,给我们讲述着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述说着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美好。它又像一处宁静美丽、清新自然的心灵栖居地,让奔波于红尘的疲惫的人们在此歇歇脚。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到最真诚,最真实的声音。就算不能让人悟到人生的大道理,至少能使人在面对命运的变故时,能够更从容一些,能使人时不时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既不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不落后于时代。也能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本书是一碗真正的心灵鸡汤。

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回去可以去阅读这本书,从书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共鸣。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畅游书海,领悟人生。

谢谢大家!

现代教育学教案范文
《现代教育学教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