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纸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5 08:38:0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纸模服装设计

“纸模服装设计”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纸模服装;系列服装;学生发展

服装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明。纸模服装设计这种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的课型,在同学中获得强烈的反响。这门课非常有意思,对本人的收获也很大,感受很深,学习自己去设计服装制作服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同时对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个人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学以致用、学技相通,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现在的我们正是个性和品德形成的时期,也是加强全面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大脑就象一张白纸,可以绘出多种多样的优美图案。

可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个性,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结合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创造各种风格的效果:有的表现一种直观的现代感;有的表现一种实用性;有的表现服装的一种欣赏性等等。可以将知识、能力、思维、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综合塑造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1、有效地掌握知识

掌握知识是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纸模服装也不例外。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除了要掌握基础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把握、掌握对其今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知识。为了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学生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知识体系,即学习者带着各自的价值、目的、信念及其独特的方式与自然和社会对话。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学生也不再是作为知识的简单接受者接受老师预先安排好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带者各自的兴趣、需要和价值观念直接共享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并自行改革自己的学习过程,他必须开放的、动态的掌握知识。在进行纸模服装设计时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查找、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获得,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的结果。其中有基础型的知识也有创意性的知识。因此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在服装基础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造出不同的作品。这种知识的获得相对来说比较牢固。它能较好地迁移到其它教学情景中。例如,我们有一位学生在校艺术节中,举办服装设计个人展。设计作品完全依照系列服装设计(主题、款式、色彩、面料风格完全统一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全部是学生通过对服装基本形的进一步掌握而获得,是综合知识的结果。作品表现了一个十四岁女骇对美的向往和对时尚的感悟。因此,摆在诸位面前的不仅仅是眩动的色彩,更是设计者舞动的灵魂。

2、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以创新为核心的能力

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也不是教师能教会的,而是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

时候发展起来的。

服装,素有“时代的镜子”、“生活的软雕塑”、“无声的音乐”等美称。这种称谓实际是从一定的侧面体现了服装在使用时所反映的特性,它追求的是造型艺术、美术、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纸模服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动手制作纸模服装设计时,要对所有的样板依自己的意图进行整理加工,并要正确掌握服装的结构原理,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进行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好,可能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样就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作纸模服装作品实际上依据物体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再创造,产生新的形象。即对人体着装再创造,运用美的肌理和法规特点,线、面、体等要素的分别组合,是设计意图的物化表现的过程,是将服装物质材料有机的转化为成品的完成和完美过程。从而呈现出千资百态、变化无穷的服装样式。

完成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进行发散和集中的思考,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以发散性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积极的个性特征(1)、积极的求知欲

纸模服装设计是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它不只是让学生完成一个现成的作品,而是让学生领悟到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它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激发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的进取精神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能从解决问题本身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使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内部动机成为进一步探索与创造的动力。

(2)、合作精神

在世界上逐渐整合为一个整体今天,幻想学校中的学生用个体化的学习方式来掌握人类留下来的知识财富是不可能的,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学习,即怎样去寻找知识、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这种学习目标是达成需要提供合作性经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完成。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系列服装设计时,一般让学生合作完成,以合作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学生也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也乐意接受他人意见;当自己学习有困难时,积极寻找合适的同伴予以帮助;主动而积极地寻找资料支持他人的观点,乐意解决他人的问题。

4、美育教育的体现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人人都爱美,那么就需要人人自己动手,挖掘美、创造美。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小培养学生具有爱美、懂美、发现美,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的能力。而纸模服装设计,既掌握了劳动的基本技能,制作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审美的能力等等,在进行创作作品时得以充分体现。

纸模服装是一堂紧密联系生活的课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展现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它不仅教给学生生产劳动知识,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还要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通过具体的操作发现造型之美,艺术之美,懂得美好与丑恶的区别,使学生正确理解服装含义与表现形式,认识服装这一特殊的符号,并使服装传递语言所难以传递的信息。在制作过程中,要靠的学生本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慢慢地去感受、探索、领悟,由于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领悟出来的,是学习态度明确、思维活跃的标志,容易使学生发现自己长处和优势,也容易使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便于日后在学习中加以改进,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迈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通过制作纸模服装,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掌握、领会服装设计的技巧上的闪光点。“纸模服装设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从初步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使学生获得了良好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实践,以期探索出使学生终生受益,并获得良好发展的新途径。

推荐第2篇:纸教学设计

《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

●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与技能

● 知道纸的一般特征和常见用途,并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 通过学习,简单了解纸的发展史。 ● 初步了解造纸的原料及生产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 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的特点进行研究 难点:知道把纸的性质、特点和用途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分组收集常见的各种各样的纸。

2、教师准备:精美的纸艺作品、餐巾纸、作业纸、报 纸、牛皮纸、烧杯、滴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研究纸的吸水性

1、通过观察奖品的材料,激趣并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观察发现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纸,交流纸的用途

2、动手动脑,实验探究 实验一:研究纸的吸水性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纸的吸水性探究:小华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喝牛奶时不小心把牛奶洒在桌面,他急忙从书包中掏出练习本,撕下几张纸来擦牛奶,可是擦来擦去总是擦不干净,谁能帮他出个主意选择哪一种纸才能擦得又快又干净?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交流,老师指导点评 (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纸的吸水性,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实验,教师小结:餐巾纸的吸水性比较强 实验二:研究纸的结实程度

1、借助“纸张拔河比赛”的活动,引入纸结实程度的探究

2、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纸张拔河比赛”的游戏,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引导发现问题:从这个纸张拔河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4、小结:同一张纸的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横向是比较结实的,牛皮纸比报纸结实。

3、归纳小结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实验、游戏,我们发现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它们的用途也不相同。关于纸的秘密,其实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进行研究。

三、倡导环保,节约用纸

1、看书P45页让学生了解纸的的生产过程,并引发学生思考“随着纸的使用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转入节约用纸。

3、小结: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木材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节约用纸要从小从我做起。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张老师建议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去告诉长辈和小伙伴们,让大家一起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推荐第3篇:《纸》教学设计

《纸》教学设计

城内小学 王晓凤

一、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探究结果。

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约用纸。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难点: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纸的不同性质。

三、教具准备

课件、水、胶头滴管、几种常见的纸(报纸、打印纸、餐巾纸);放大镜。

四、设计思路

在设计上,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导引来激发学生研究欲望,以确实的研究实验满足学生认识纸性质的要求,最后结合生活和造纸实践教育学生节约用纸,呈现出调动探究愿望、满足探究愿望、实施教育的推进型教育特点。课伊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多认识一些纸,了解一些纸的用途,让学生体会到纸的丰富类型和多种用途,从而开始产生认识纸、研究纸的兴趣。接着,提出“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各种纸的不同特点以及性质,将学生对纸的兴趣推进为探究的愿望。而接下来的探究方法,可以解决学生想探究却不知如何去做的问题,满足学生行为的冲动,从而使学生迫切地进行动手比较活动和观察活动,从而认识到同一种纸有多个特点,不同纸有不同的性质。也希望通过课堂的引导指导学生开展课后的研究。其后,对造纸术的介绍,展现了书写工具的基本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促进学生将探究的愿望升发为探索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是什么?(出示白纸) 生:纸 师:是什么纸呢? 生:白纸

2、师:生活中,学习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纸呀? 生:信纸、稿纸、素描纸、报纸、牛皮纸(副板书) 师:大家谈到的都是学习中的,再往生活中想想。 生:卫生纸 师: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手巾纸。(副板书)

3、师:看来呀,纸的种类还真多,想想看,平时我们都用它们干什么?

生:信纸、稿纸是用来写字的。素描纸是用来画素描用的。

生:报纸是用来看的,了解新闻的。

师:哦,他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阅读的,那看完之后我们也能用它来干一些事情,比如说?

生:擦玻璃

4、师:再来想想,为什么要让不同的纸干不同的事情呢?

生:它们的质量不一样。

师:你的质量具体指什么啊?能具体谈一谈吗? 生:厚薄不一样。

师:除了厚薄,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呢?

(生没有反应) 师追问:用牛皮纸用来包书皮是因为什么?

生:质量好,比较耐。

师:耐说明什么?

生:结实 师:看来结实程度也会影响它们的用途。

师:我们洗完手之后,可用什么纸来擦?

生:手巾纸

师:为什么用它呢?

生:它可以吸水。

师: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 (板书:吸水程度、结实程度、厚薄程度„„)

(二) 研究纸的不同特征。 [了解纸的吸水程度]

1、师:刚才我们谈到的是我们的猜测,那事实呢?怎么能知道?

生:做实验。

2、师:那我们就采用实验的方法,先来研究纸的吸水程度怎么样?

3、师:(出示报纸、白报纸、手巾纸)这里有3种纸,报纸、牛皮纸、手巾纸,(想)比较它们的吸水程度,你们准备怎么做呢?为了公平,应该注意些什么?

4、分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在学生接触实验的起始阶段安排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也为了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逐渐完善实验方案,这也突破本课难点的一个举措。

5、小组制定方案,集体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生1:把它们扔在水中,看看谁吸的多? 师:对于他的想法,你有什么补充吗?

生2:扔在水里就捞不起来了。可以把它提起来伸进去。 师:是好操作了。为了公平,应该注意什么? 生3:水一样多。

生4:还要同时放,同时拿,伸进去的长度要一样。 师:除了这些,谁还有补充? 生5:纸的大小要一样。

师:也就是说纸的宽窄,长短,厚薄要一样。那怎么就看出吸水性好不好呢? 生:看哪个爬的高。

师:这个方案就比较完善了。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6:可以在上面滴水。

师:这个方案也很好。怎么做到公平? 生7:滴一样多的水。 生8:同时滴。 师:对纸有没有要求? 生9:纸要一样大。

师:你们考虑的很全面,但是滴到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生:滴到纸的中央。那样看的比较清楚。

师:我们有两种方案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学习水平,在小组设计方案后安排集体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讨论中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使方案更趋于科学,也能强调一下控制变量的实验要求。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的实验情况?

生1:水滴到手巾纸上,很快就散开了,报纸上过了一会儿才散开。打印纸上还是鼓鼓的。 生2:我们组手巾纸上的水爬的最高,打印纸只湿了一点。

8、师:看来不同的纸吸水程度不同。[了解纸的结实程度]

1、师:我看到大家做实验时特别积极,勇跃,劲特别足,那我们就带着这股劲继续往下研究吧!

2、师:我们来看一下纸的结实程度怎么样吧,比较纸的结实程度,你们准备怎么做啊? 生:拿手撕一撕。 师:怎么撕?要注意什么? 生:纸要一样大,用一样的力气。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要始终为学生的学生服务。通过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能有效地调控下一步的教学进程。

3、师:大家的方法很好。老师教你们一种方法来研究一下同种纸的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 设计意图: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生活化”的实验研究逐渐向“科学、规范化”迈进。

4、师:(出示着裁的1号纸条和纵着裁的2号纸条)1号纸条是从报纸横裁下的,2号纸条是从报纸纵着裁下的)

5、

师:我们就把这两张纸条互相勾在一起,左右手同时慢慢地加大力气拉一拉吧!(师生同时做) 提问:结果怎么样? 生:有一张纸条断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一张结实,一张不结实。

6、

师生总结: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

7、

师:对于不同的纸,结实程度怎么样呢/我们回去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希望课堂的学习能对课后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习得与示范作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研究生活中科学的兴趣。

[认识纸的纤维]

1、师:刚才的实验把纸条给撕裂了,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撕裂处,或者纸的边缘,可以借助一下放大镜,看一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活动。

2、师: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有许多毛毛。 师:大家看到的毛边,就是纸的纤维,不同的纸张纤维一样不一样呢?,有什么区别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撕不同的纸来看一看,和你的伙伴交流交流。

(三) 了解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1、

师: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了。可是纸张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纸是怎么来的,

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科学发展史的教育。

师:你们从中看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生2:我知道了纸的生产过程。

生3:纸是用树皮做成的。

生4:以前人们在石头,竹子上刻字,很不方便。

4、师:我们不仅明白了古时候的书写工具,纸的发展历史还知道了它的原料等等。

5、师:想想看,现在用纸量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生1:树被砍光了。 生2:引起沙尘暴,环境不好了。

6、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师:具体说说,你们打算怎样节约用纸?

生1:一张纸正反面都要用。

生2:不要在新纸上乱写乱画。

生3:不要用好纸折飞机。

生4:不要乱扔,要把废纸收集起来。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节约用纸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7、师:从环保的方面看,要保护资源,少砍树木,节约用纸,废物利用;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啊,我们还可以开发新型的纸张,大胆想象一下,你们希望未来的纸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做的?

生1:用香蕉皮造纸。

师:很有创意。这样的纸不仅解决了垃圾,还会带有天然香味。

生2:我希望未来的纸用完后会自动消除字,变成新纸。

生3:用废塑料造纸。

师:你这个方法一举两得,既处理了白色垃圾,又保护了树木。

师:那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把你们的想象变成现实吧,真希望能尽早用上你们研制的新型纸张。

设计意图:迎合学生好奇、敢于大胆想象的认知特点,对他们进行要“敢于创新、大胆创新”的教育和培养。

推荐第4篇:《纸》教学设计

《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对比研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观察能力、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2.经历对不同纸的探究过程,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实验证据,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教育。 3.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具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纸和纸制品,了解纸的历史。

教师准备:各种纸样、小刀、长尺子(贴双面胶)、水槽、滴管、水杯、带颜色的水、手电筒等。

教学重难点:动脑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动手探究纸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请把你的收获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并出示搜集到的纸和纸制品。)

2.谈话: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纸?(引导学生交流了解到的纸。

3.谈话: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走进纸的世界,一起探究纸这种材料的秘密。(板书课题“纸”。)

【通过课前收集了大量的纸和纸制品,使学生认识到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意识到研究纸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纸的历史。

1.谈话:有关纸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指生谈一谈。) 2.课件出示图片,教师简介纸的历史。

3.引导学生谈感受。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探究纸的特性。

1.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纸的特性。

⑴谈话:仔细观察面前的纸和纸制品,根据生活经验想一想每种纸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指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板书:吸水能力,软硬程度,透光程度,结实程度。

⑵谈话: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都是纸的特性。纸的特性还有很多,一节课的时间,我们不能一一研究。你们小组最想研究纸的什么特性?想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又会用到什么工具?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吧。

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⑴学生小组中讨论,填写实验方案。 ⑵全班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谈话: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指生说一说) 大屏幕出示,指生读一读。 4.做对比实验,研究纸的特点

学生做对比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参与。

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交流实验发现,展示实验结论。 5.给纸排队。

⑴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实验探究,每个小组都进行了精彩的实验汇报,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纸的特性是不同的。

⑵(出示探究吸水能力小组的表格)你能想办法让这几种纸的吸水能力的强弱一眼就能看出来吗?

引导学生说出给纸排队,简介怎么排法。

纸张 特性 吸水能力 软硬程度 透光程度 结实程度 ------

纸的名称 报纸 打印纸 牛皮纸 吸水能力(强→弱) 餐巾纸 报纸 较强 较软 较弱 较弱 餐巾纸 强 软 强 弱 打印纸 较弱 较硬 较强 较强 牛皮纸 弱 硬 弱 强 软硬程度(强→弱) 牛皮纸 打印纸 报纸 餐巾纸 透光程度(强→弱) 餐巾纸 打印纸 报纸 牛皮纸 结实程度(强→弱) 牛皮纸 打印纸 报纸 餐巾 ------ 吸水能力 ( )→ ( )

推荐第5篇:《纸》教学设计

《纸》教学设计

——执教者:金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探究结果。

3、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约用纸。教学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报纸、A4纸、作业纸、餐巾纸、烧杯、胶头滴管、放大镜、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纸的发展史

1、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你知道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吗?他是哪国人?

2、生交流汇报。

3、教师补充:视频播放蔡伦造纸术。

二、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1、谈话: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你还见过哪些纸?

2、生交流汇报。

3、谈话:生活中的纸制品可真多呀!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在想:这些都是用同一种纸做成的吗?(不是)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做呢?(不可能用饮水杯的纸来做尿不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探讨纸各种有趣的性质。

三、自主探究,研究纸的性质

1、提出问题:

(1)不同的纸结实程度是不是一样的呢?

(2)纸的表面和撕开的纸的边沿有什么不相同呢? (3)不同的纸透明度是不是一样呢? (4)不同的纸吸水性是不是一样呢?

2、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生汇报,师适时指导。

4、生进行探究实验,做好记录。

5、生汇报研究结果。

6、师生小结。

四、了解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1、谈话: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它的用途就越来越广泛 。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2、思考:今后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

五、课后调查

自己每天要用多少张纸?全班同学一天用多少纸? 板书设计:

一、发展史

二、用途

三、性质

四、节约用纸

推荐第6篇:半张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2、探究小说结构特点及其在表达主题过程中的作用。

3、拓展鉴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

【教学指导思想】

本单元阅读侧重小说结构问题。结构为表达主题服务,因此理解小说主题是理解结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以赏析小说结构为重点目标,在对主题进行挖掘探索过程中赏析结构妙处。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询问了解学生预习感受,引出作者介绍。

幻灯展示: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尼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要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

二、幻灯展示作者相关知识。

瑞典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这些都是享誉世界的作品,这篇世界著名的微型小说《半张纸》肯定也不是随意之作。

三、探究小说结构和主题

(一)、检查预习

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小说情节。

开头“房客”即将离开、用倒叙的手法借助纸片上号码回忆刻骨铭心的两年生活。

提示: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我们称之倒叙。

问:如果这里先叙述所有故事,再写主人公的离开好不好?

不好,这样叙述形式过于单调。倒叙手法可以使情节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二)、对“半张纸”的探究

1、形象感知“半张纸”外形等特点

问:本文名字是《半张纸》,那我们就从这“半张纸”入手,来欣赏这篇小说。这“半张纸”是一张怎样的纸?

用文中的话填写下列表格:

色泽

大小

字迹

内容

“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问:这是“半张小纸头” 纸很小,可内容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涂满字迹”说明纸头上已经记的条目很多,非常丰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说明其包含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很长。

问:纸头上笔迹有很多种,有的写得很工整,有得是草草写成的,颜色也不一样,由此能看出什么?

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2、深入探讨“半张纸”上的内容

学生三分钟默读中间部分。

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在课本上划出“半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

请一个学生将自己划的部分读出来。其他学生补充。

幻灯展示:

艾丽斯

银行

出租马车行

鲜花店

……

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是谁?为什么名字“最美丽”?

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问: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

“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说明他们新婚非常幸福。

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

“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问: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

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内心应该感到喜悦。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问: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吗?

活动设计:同组探讨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说得很有道理。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

作采取素描式勾勒方式,点到为止。篇幅虽小,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问:大家可以告诉我当时年轻房客回忆到这里的感受吗?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表现出回忆到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绝。

讨论分析“溺死之人”: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对生活的悲观绝望。

幻灯展示:

相爱的甜蜜

蜜月的幸福

为父的喜悦

失亲的悲恸

总结: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

问:纸头上还写了银行,这是他工作的地方,银行是他生活的基础,那银行倒闭意味着什么?

经济来源的丧失,生活漂泊不定。

问:没钱怎么娶妻呢?

“他后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头很宽裕”。

问:现在呢?

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

总结:除了爱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问:纸头上还写到了朋友,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经历?

曾经飞黄腾达,后来穷困潦倒。“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

问:大家看看,黑板上展示的这三方面回忆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回答,预计能说到此类观点:“人生变幻莫测”“生活总是起伏不定”等。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到作者的人生感慨。

问:“过眼云烟”我觉得意思是“眼前如云烟一样迷惘”,对吗?

意思是“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也就意味着曾经见过现在却消逝了,主人公也是从享受幸福到失去幸福。

我觉得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失去幸福后的痛苦,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眷恋当然是有的,但这一切都表明一个生活常态:“有”终究会变为“无”,好景不常在。用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意思,就是“人生无常”。

既然“有”终究会变为“无”,我不由得感到一种悲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更让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展示幻灯片

“人生如同上好发条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叔本华

思考:如果你是斯特林堡,你怎么回复叔本华的观点。

学生思考发言

分析: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他拿起这淡黄的小纸,吻了吻,小心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作者情感并未消极下去,相反更加昂扬,“吻了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

展示作者一段原话与学生发言进行比较:

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分析:他既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体现出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则是他区别于其他悲观主义者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质宝贵之处。

(三)、水到渠成总结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问:我们理解了小说主题,那我们回头思考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半张纸”作为线索呢?

因为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原本杂乱的回忆,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浓缩的“半张纸”上,杂而不乱,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提升:有些小说采取的是层层推进的结构,情节随着时间或空间转换而发展,每一步都扣人心弦。而《半张纸》则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借助“半张纸”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情节简单,却含义丰富。

四、能力拓展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法] 哈巴特霍利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头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

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能力拓展:试用100-200字,从小说结构的角度给下面一则短评加一个结尾。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战争结束了,主人公“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在路灯昏黄的街上,“他”与沦为娼妓的“情妇”邂逅相遇。

结尾出人意料。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洗礼后的人,生死、名利、荣辱恩宠似乎都已经看透,人也似乎变得透明而单纯,当苦苦思念的人儿就在眼前又怎能不让人激动?“他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女人的肩头……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眼里放光”“把女人抱起来了”。

五、作业

课后“思考与实践”栏目第三题。

推荐第7篇:纸艺教学设计

【中小学实践教育优质课】

《纸艺---衍纸画》教学设计

灵宝市阳平镇九营中心小学

杨转朋

纸艺--衍纸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习纸艺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构成立体造型的方法。

2、掌握衍纸工艺制作基本造型技法,用块面的组合、卷曲、捏压,表现点、线、面的韵律组合完成一件简单的立体构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欣赏衍纸作品,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衍纸作品,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衍纸画立体的多种构图方法。组合法、卷曲法、捏压法。

教学难点:衍纸画的设计。造型的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展示

2、自己做的衍纸画作品

3、材料和工具:5毫米宽彩色衍纸条,彩色卡纸,衍纸笔(可以用牙签代替),剪刀,镊子,手工白乳胶,衍纸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品欣赏)

1、媒体展示纸艺作品图片,指导学生欣赏,导入课题。

请学生说说感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简介纸艺--衍纸

衍纸又叫做卷纸,它是通过卷曲、弯曲、捏压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折纸艺术,是纸艺大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项, 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来源于古埃及。想要学好衍纸,需要首先学会用薄的纸条制作各种基础造型,然后利用这些基础的造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制作出我们想要的衍纸作品。这些衍纸成品可以被用作卡片的制作、剪贴簿、或者是其它手工艺品。

3、出示衍纸条的各种基础造型,让学生认识衍纸条的不同造型,并跟老师学习卷纸的基本方法。

4、教师活动:展示康乃馨图片

提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它有哪些颜色和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康乃馨,有粉红、大红、米白、鹅黄、深红以及镶边色等。

(通过图片欣赏引发课题。)

二、新授

教师活动:

1、这节课我们就利用不同形状的衍纸卷,来设计制作一张康乃馨卡片。( 出示自己制作的康乃馨卡片)

(1)仔细观察图片,看看都运用了哪些形状的衍纸卷以及造型特点?

(2)教师归纳小结。

(3)教师演示康乃馨的设计制作过程:

第1步

第2步

准备好制作康乃馨所需材料。 卷一个自然卷,然后用白胶和镊子固定住。 第3步

用手拉圆圆的部分,拉出水滴卷,再在尖角的一边捏出一个角,做成箭形卷。

第4步

第5步

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所需的箭形卷。

将箭形卷用镊子造好型,最后用白胶把

相接的地方粘起来固定到卡纸上,形成

康乃馨花朵。

第6步

将绿色衍纸做成圆箭形卷,作为花萼固定在花朵下方,用绿色衍纸条一定长度侧面粘贴在花萼下方作为花干。

第7步 第8步

用绿色衍纸卷成松卷,然后捏成叶形卷。 将做好的叶子粘贴在花干上,这样

一张纸艺康乃馨卡片就做好了。

学生活动:

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介绍所使用的基础“零件”类型以及构图特征。了解设计制作步骤,总结制作过程。

三、学生制作 教师活动:

1、布置作业、用衍纸及其它材料合作完成康乃馨卡片的设计与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学生4人一组,合作完成作业。注意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步骤:(1)花瓣及叶子:用事先准备好的5mm宽,20cm长的衍纸条,用卷曲、捏压等方法制作,把握造型。(2)组装:注意整体造型、注意细节。

四、反馈与评价

教师活动:

1、展示作品。

2、总结评价。学生活动:

1、自评:讲述制作经历及体验。

2、互评:对同学作品提出看法和观点。

五、拓展

教师活动:

出示自己制作的衍纸作品《春夏秋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并制定创作计划,使学生在技能体验中总结技法并积极投入创作。

六、小结

1、总结本课的学习。

2、要求学生将美丽的康乃馨贺卡送给最喜欢的老师。

【板书设计】

纸艺--衍纸画

组合

卷曲

捏压

推荐第8篇:《纸 船》教学设计

《纸 船》教学设计

泰戈尔

一、教材分析

《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匠师。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二、设计理念

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本文,提高文学修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营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可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泰戈尔生平的有关资料。多朗读,理解诗的大意。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诗《纸船》,这首诗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散文诗《纸船》,看看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冰心的《纸船》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

让学生拿出自己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的泰戈尔资料,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再作整理,用屏幕显示泰戈尔的重要资料。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励他们力争上游,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泰戈尔的了解,可谓一石二鸟。]

3、指导阅读,初步感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第二步:指名朗读,检查阅读情况。

第三步:默读(要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重在朗读,感悟诗歌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同时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以及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4、赏读美文,体会感情。(课件出示诗文内容)

用屏幕出示问题:

(1)、诗人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此诗的,诗中的“我”在放纸船时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把朗读穿插进去,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2)、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边赏边读,使学生掌握“读懂-——读好”一体化的学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加以肯定,并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与明晰。]

5、迁移训练,拓展提高。

(1)、欣赏余光中的诗《纸船》。

(2)、如果你也有一只载梦的纸船,你会放进怎样的梦?不妨试着做一首小诗,把你的梦想写出来。

[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点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火花,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出来,真正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

推荐第9篇:染纸 教学设计

染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并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以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教学准备:生宣纸、颜料、毛笔、水、调色盘、抹布、各种染纸作品。

一、激趣导入 (出示染纸服饰)同学们,这件衣服漂亮吗?看了这件衣服, 你会想些什么吗? (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主动 学习探究的欲望) 这么好看的衣服,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的。不过,我们首先要学习制作图案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染纸。

二、指导染纸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出示多张印染作品)你们知道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些作品所用的纸是我们平时用的白纸吗?

(让学生欣赏作品,积极思考作品所用纸质及制作方法,便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打开他们的思路)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小结。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拿出一张方形生宣纸,将纸对折几次,然后将纸的一角放入调好的颜料中,最后将纸小心地打开。

同学们看老师制作后,能说说我的染纸方法吗?(先进行折叠,再染色)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折 染

(让学生自己小结制作方法,初步知道染纸的方法,利于下面的学习) 3.师生同做,进一步学习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1折纸。同学们,折纸很重要,是染纸中比较关键的一步,不同的折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根据要染的图案,把纸叠成较小的形状,比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你们用纸将你想到的折纸方法折出来,四人一组,看哪组方法多?为了使染出来的图案更漂亮,你们要注意折纸时边与边要对齐。

学生交流时,老师适时小结并板书: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 (折纸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积极性很高)

○2调色。选色、用色是染纸中的基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出颜料,可以调的稀一些,增加纸的吸水性。

○3染色。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不一样。老师染,你们根据老师小黑板上出示的染法,猜猜各是什么方法?(浸染法、滴染法、点染法、浓破淡法) 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颜色。 滴染法:将墨水直接滴到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以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

浓破淡法:这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为了使色彩层次丰富,在同一个地方,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染色,增加变化的效果。

(让学生参与实践,充分认识了染纸的特点以及方法步骤)

三、学生染纸,教师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印染的方法,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及时交流。

(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自身会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及时的点拨,会让孩子的作品更出色)

四、染纸作品展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们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呢? 教师也进行点评,并说出理由。

(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并肯定其优点,让孩子体验成功,对染纸艺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可以用其它方法染纸,还可以和同学用染纸作品做其它东西,比如书签、窗花、染纸服饰等。

(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欣赏、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染纸的作业,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部分学生的作业非常有特色,很有创意,这是我先前所没有想到的。我也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感染,运用新的理念所上出的课效果与平时上的课真有着天壤之别。但因为以前学生很少用颜料,不太熟悉生宣的性能,有的孩子的作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推荐第10篇:染纸教学设计

13课《染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染纸画,因为它的变化无穷,最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一种适合少儿特点、富于游戏性的美术活动。通过对图案设计,色彩配置和对多种技法的掌握,以及具体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审美情趣和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激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可以说,染纸是一项多方面开发智能的美术活动。

1、教学目标

(1)识知目标:了解和熟悉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方法和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各种折纸的方式和常用的染纸技法。

(3)情感目标:通过染纸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2、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基本原理,学会染纸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一幅漂亮的染纸作品。

教学重点:学会不同的折叠方式和基本的染色原理。

教学难点:色彩的选择与应用。图案花纹的形成与表现。

3、课时建议:

2课时

2、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大量的染纸作品,《染纸》课件(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的百集手工制作中的),扎染实物若干件(手提袋、丝巾、服装等等),宣纸、彩色墨水一盒、毛笔、酒精、吸水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宣纸、彩色墨水、酒精、毛笔、水杯、抹布等。 教学思路:

①.本课主要是在欣赏大量的染纸实物和作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们欣赏水平。

②.在教学中充分适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欣赏省电教馆拍摄的百集手工制作中的染纸一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染纸。 ③.在作业上,大胆地开动脑筋,尝试与众不同的各种折叠方式,从而染出有创意的作品.在色彩的搭配上,老师给学生们一些色彩知识和搭配原理,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从而达到色彩艳丽,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在课后的拓展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动手,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设计出更好更精的染纸作品。

方案1:

欣赏几件扎染、蜡染和兰印花布等工艺品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示范二种染纸。由彩色染纸入手,边染边讲解常用的色彩搭配知识,提醒学生配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两种红色不要同时出现,深色和淡色的搭配„„)。在彩色染纸的基础上再演示兰色染纸,在掌握了二种技法之后,学生作业时就可任选一种,让学生们从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先入手。 方案2: 由课件入手,让学生们欣赏大量的图片与照片,黑板上再多展示些老师和同学们的佳作,便于打开他们思路。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师生共同完成同样的一张作业,打开后,各自会发现每个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从而了解染纸的偶然性与不可复制性,这样不担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更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染纸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折叠的方法与染色的均匀程度。也就是说一要折好,二要色彩搭配好,三要掌握好酒精的量,这是调节色彩的深浅与图案是否均匀美观的重点所在。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是色彩的搭配。选色、用色是一张染纸作品是否成功的基础。 第二是酒精用量的多少。它是一张染纸作品是否成功的保障。

第三是折叠方式是否有新意。它是一张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染纸的过程中老师应提醒学生们注意以上三点。这样大家才能染出好的染纸作品。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的评价:

①、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们是否有了学习染纸的兴趣,积极性是否高涨。有没有激发学生们进行染纸的创作欲望。

②、学完了染纸课,你有多少收获?学会了多少染纸的技法?你的折叠方式有创新吗?你的图案均匀美观吗? (2)大家的评价:

①、是否掌握了染纸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②、是否勇于尝试不同的折叠方式。

③、染纸的图案是否均匀?能否发现染纸过程中的问题,独立完成?染纸作品是否有进步?

(3)评价的方式:

①、在初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评价为主,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一张染纸作品的成败。在学生有了染纸的感觉之后,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在学生个人自评的基础上同学们互评,这样同学们之间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不断的自评,互评,师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鼓励,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个性差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典型案例参考

1、启发引导

(1)欣赏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扎染服装(自制的)、丝巾、提包等实物,它们图案优美,色彩鲜艳。不光有彩色的,还有兰色的。因为这些实物都是同学们以前见老师用过的,穿过的。这样就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兴趣。这时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扎染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让学生有所了解,里面有些技法在染纸中也是可行的。在欣赏过老师自制的扎染制品之后,再出示一些商店里买的用品,还有老师到云南旅游时购买的蜡染制品,在学生欣赏这些实物的同时,老师边讲边分析它们图案的形成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欣赏染纸录像片,了解染纸的基本方法。

2 播放省电教馆拍摄的百集手工制作片《染纸》,让学生了解染纸,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师生互动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一下:

1、染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2、你认为在染纸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揭示课题

染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染纸起源于民间印染工艺。彩色染纸绚丽夺目,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兰色染纸清新典雅,醒似兰印花布。染纸的折叠方法多种多样,有对折、辐射、揉纸等等。染色方法有点染、浸染、擦染等。在染纸的过程中适当用挤、捏等不同手法,使颜料浸透到纸的最里层。这样一幅美丽的染纸图案就完成了。

2、引申发展

①、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这时打开事先帖在黑板上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各种折叠方式所代表的作品,打开学生们的思路,让他们观察图案是如何形成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 ②、教师示范

A.将一张正方形的宣纸折成田(米)字格(最常用的折叠方式),用彩色墨水加酒精进行染制。染纸注意色彩浓淡变化以及酒精量的多少,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看清楚讲明白,示范到位。染完后小心地按照折的顺序用手或用嘴巴轻轻吹开一层层宣纸,这样一张彩色染纸作品就出来了。将作品直接贴在教室的玻璃窗上进行展示评价。 B.教师小结染纸常用的方法

第一是折纸。折纸的好环关系到染纸的成败。常用的有对边折、对角折、三折和四折等,以此类推。常见的折叠方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卷搓折、任意折和综合折等。

第二是染色。染色的基本技法有:浸染法、点染法、晕色法和流淌法。当然染色还有一些特殊技法如:喷酒法、泼染法、吹染法、刷染法、夹染法、对印法、揉纸法、涂蜡法、压印法和吸附法等。这些特技在课堂上是不适用的,可以在染纸兴趣小组中开展,或在家里面进行尝试。

板书:染色技法有:浸染法、点染法、滴染法、浓破淡法和留空白法。 浸染法:将宣纸的一个角或一个边直接浸在颜料水中。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料点在宣纸上,此法适合染一些浸染法染不到的地方。 滴染法:滴染和点染有相同之处。滴染是指用颜料瓶口将颜料直接滴在渗透过酒精的宣纸上。

浓破淡法:这是国画当中的一种技法。在染纸中应用是想使染色效果突出,色彩层次丰富,在同一个地方有深浅不同的颜料出现,增加染纸效果,使画面有所变化。

C、学生染纸,教师辅导。

①、每人可以先尝试最常见的对边、对角折,尽量将纸折到最小的三角形。而且更关键的是注意正反两面折。只有这样,纸的最里层才能染透。这也是染纸的一个决窍之一。

②、在折好的纸上开始染色。首先应想好用哪几种色彩?用哪几种方法?想好了色彩搭配之后,就可以开始染色了。

③、学生染纸。播放民族轻音乐,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进行染纸活动。

3 D.巡视讲评。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新意有特色的作品要及时展示、交流。 E.作业展评。

①.用一张大的铅画纸,事先贴好双面胶,学生染好的作品好的可以直接贴上去展览。不能展览的也须用旧报纸隔开展平放好。

②.对于展览的作业,首先可以请学生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总评。选出优秀作品,请他们谈谈自己是如何完成的?并鼓励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相信下一节课学生们的作业会有较大进步

3、拓展训练。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方试的折纸训练,分别用各种色彩去尝试染色。 在节假日里,可以和家长到商埸去欣赏贵州的蜡染,南通的蓝印花布及扎染制品。从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第二课时:蓝色染纸

1、欣赏导入

由老师自制的兰色扎染服装和贵州的蜡染工艺桌布开始,让学生在精美的工艺品中感受美、欣赏美,进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通过欣赏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兰色染纸和彩色染纸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 A、学生讨论。

学生4人小组讨论:①、兰色染纸和彩色染纸的相同点是什么? 老师小结:兰色染纸是以办公用兰黑墨水辅以酒精调出深浅的染纸方式。它是根据国画的“墨分五色”来表现的。它不像彩色染纸那样有很多种色彩。 学生继续讨论:②、兰色染纸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

老师小结:兰色染纸应以夹染法为主,通过木夹或铁夹等工具实施的染纸技法。它可以根据画面需要局部重复夹紧染色,或将纸附在某些物体上再用夹子,纽扣或线绳固定后染色,可呈较明显的多层次几何纹样。 B、欣赏范作。

打开贴在黑板上的兰色染纸作品,将各种方法染色的作品做简单介绍,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2、动手操练。A、教师示范。

首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宣纸,由对边对角折的米字格折法入手,分别向五个白瓷盘中滴入等量的蓝黑墨水,再用滴管滴入酒精。每个盘中的酒精量逐渐增多,这样一种墨水用酒精含量的多少就分出来了浓淡深浅不同的五种色彩待用。这时老师除了可以用彩色染纸中的几种技法之外,还可以用铁夹帮忙,这种夹染法非常适合兰色染纸。在示范的过种中同时向学生讲解染色技法,边讲边操作。如为了增加更多色彩层次,还可以用“晕色法”,就是图纸染好后,可用毛笔或滴管沿色彩边缘涂酒精或清水,并用手指稍加挤捏,使色彩迅速向外推移,扩张虚化,形成明显的水迹,使之产生含蓄、丰富的晕色效果。 B、学生制作。

学生们巳有了彩色染纸的经验,这时可要求他们在折纸的时候可不局限于米字格、田字格等简单的折纸方式,每人尽量尝试几种折叠方式的组合,首先使折的图案与众不同。在染色时老师可先不做过高的要求,一开始能分出深浅不同的

4 三个层次就是成功的,等他们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老师再分别提出具体的要求

C、教师辅导。

学生们做兰色染纸时,留空白是他们觉得比较难的一件事。因为兰色染纸主要是色彩单一,那么白色就显得尤为珍贵。那么怎么留白?留多少?这些问题是一张兰色染纸的关键所在。空白必须要有,但又不能太多。面积大了,效果不好,感觉是没染成功。如果面积小了,很快空白就没了,所以留空白是老师辅导学生们的重点。

3、拓展训练。

平时做有心人,在外出旅游和逛商埸时留意和染纸相关的工艺制作展品,学习花纹、色彩搭配的知识,便于今后的制作。

第11篇:15.《纸》教学设计

《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含学科德育目标)

1、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纸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动手能力。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由纸的发展意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含学科德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与学生谈话交流,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纸,通过交流了解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揭示本课的主题——纸。

(二)探究活动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让学生通过课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汉武帝看奏本”的事例了解纸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传达、记录信息的,让学生明白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了解纸的发明历史,知道在蔡伦之前人们就发明了纸(如西汉时期的:“灞桥古纸”),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

(3)阅读“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资料,小组交流、总结出造纸的基本步骤。 (4)阅读“我国的造纸术很早就传到了世界各地”的图片,小组交流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研究各种各样的纸。

(1)把开头完全(细长的长方形)一样的报纸、信纸、笔记本纸、宣纸还夹在一个本条上。

(2)在桌面上放四个盛有半杯水的杯子。

(3)同时把四片纸片的下沿浸入水中,观察水沿纸片向上蔓延的情况。(蔓延得越快,吸水性越好))作好记录。

(4)小组根据记录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三)自由活动

1、节约纸张就节约资料。利用小调查资料卡,让学生展开讨论,了解我们每个同学或老师一年消耗的纸加焉相当于摧毁多少树木,从而制订节约用纸的计划。

2、开展“纸与生活关系”的讨论会。让学生 畅所欲言,交流纸与我们生活的 。

五、教后反思

《纸》 是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一级主题的第一课。这一课中为后面内容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是研究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引领课。而且纸这种材料,学生常见常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第12篇:《半张纸》教学设计

《半张纸》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墙上的斑点》导入。

二、阅读话题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小说来分析结构的内容。

三、分析小说:

1、主题:

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指著追求。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一一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2、结构分析:

1)学生分析,师生共同讨论。

2)明确: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元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剌激着,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然使他决定要忘却。

3、讨论练习三: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四、作业:

1、试用100——300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引导: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第13篇:纸浮雕教学设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

西大垸中学 姜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浮雕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纸浮雕的基本方法:折叠法、卷曲法、剪切法。

3、使学生熟悉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不同造型的纸来表现对象。

2、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立体表现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创造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了解生活与艺术的

关系,理解艺术其实无处不在。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实

践中体现互助互爱。

教学重点:

1、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技法和应用。

2、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教学难点:

1、纸浮雕的设计与构思。

2、纸浮雕的造型(点、线、面、体的组合)。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范例、彩色卡纸、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自制奖牌等。

2、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小刀、双面胶、透明胶、圆规、铅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纸浮雕的特点。

1、教师出示范例——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小结:纸浮雕具有装饰性强,造型概括夸张,制作简便的特点。

二、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方法。

1、展示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思考回答问题:这些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2、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纸浮雕制作的基本方法。

3、展示课件学习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①折叠法:折直线、折曲线、折圆。 ②卷曲法:卷纸条、卷纸片。

③剪切法。

三、学习纸浮雕的设计制作程序。

1、展示课本纸浮雕范例——《插花》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2、让学生说说一幅纸浮雕作品的完成要有哪些步骤。

3、小结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一幅纸浮雕作品的完成共有四步:

①构思:明确制作内容;

②画图:形象要画得简练;

③制作:通过折叠、卷曲、剪切将纸变形;

④粘贴:将制作好的形象粘贴到厚纸板上、整合。

四、学生创作。

1、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

①可以自由设计、制作,或者是参照作品进行变动,题材不限;

②造型简练、构图合理、主题新颖;

③注意安全卫生;

④作品将评出前三名,颁发奖牌和奖品。

2、播放音乐,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及评价。

1、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要求说出作品名称。

2、评出奖项,颁发奖牌和奖品。

3、小结:大家的作品都很美,其实只要大家动手去做,就会发现艺术就在我们手中,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大家下课后将这些作品贴在教室里,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的世界里。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纸浮雕,大家通过动手制作,体验到了纸造型的快乐。感受到生活是多彩的,艺术创造也是多彩的,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希望大家以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更加美好的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七、结束。

结束本课,并提醒学生带走纸屑。篇2:七年级美术《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紙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教学设计

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初级中学 寇彩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刻、折、卷、搓、组合等,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构思、制作、画图,应用曾经学过的构图、色彩知识制作具有立体感的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锻炼立体造型的能力,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创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2.方法与过程:通过欣赏、感受立体造型,经过讨论、分析、了解纸浮雕的制作方和技法,一起合作制作,展示评价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丰富及不可分离的特点,感受艺术的伟大魅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教学重点:

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浮雕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掌握和探索纸浮雕的多种表现技法并应用到创作中去

教学难点:纸浮雕的设计。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了解纸浮雕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教具准备:

刻刀、剪子、胶水、圆规、铅笔。各式各样的纸张、成品纸工艺作品、课件 教学流程: 导入——欣赏——讲解示范——练习——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纸不仅是书写的载体,也是造型的载体。今天,让我们共同进入一个奇妙的旅程,探索一张纸是如何由平面变成立体的。我们先了解一下纸浮雕的概念吧。

纸浮雕作品就是利用纸材的丰富性(软的、硬的、色彩单一的、鲜艳的、闪亮的等特性),经过切割、折曲、叠压等处理以后,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立体艺术造型。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产生立体效果与装饰效果,这种作品就是纸浮雕。

二、欣赏作品

出示纸浮雕的若干张作品进行欣赏 (幻灯显示)思考:以上欣赏的纸浮雕作品有什么特点?制作纸浮雕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是如何制作的?

具有造型概括、夸张、立体、富有装饰情趣的特点。利用纸材的丰富性(软的、硬的、色彩单一的、鲜艳的、闪亮的等特性),这些作品可粗犷、可细腻、可清新雅致、也可浓墨重彩韵味悠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纸浮雕是如何制作的。

三、讲解示范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1.折叠法:直折.曲折;(幻灯显示) 2.剪刻法:剪大.刻小; 3.卷曲法:笔卷.格尺压.桌边磨; (幻灯显示)

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步骤 1.设 计 造 型: 2.分 部 剪 刻: 3.组 合 粘 贴: 4.整 体 调 整:

四、介绍纸浮雕种类:

电脑显示

各种纸浮类型:

⑴自然型

⑵几何形

⑶拼合粘贴

五、布置作业:

利用纸质材料制作一幅纸浮雕作品;要求两人合作,构思精巧,制作干净,色彩协调。

步骤

1、用硬材料先挌铅笔画线

2、折时注意不要撕

3、折完粘在纸板上 学生自由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当给予帮助。并探究新的表现技法,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六、小结:展评作业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富有个性,赋予纸以美丽的生命。今天,我们了解了纸浮雕的相关知识,领略到纸浮雕的特殊美感,并做了相关尝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关注生活,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的美,能用一双敏锐的双眼去发现世界的美,用心去感知世界的美,用灵巧的双手来装点“美丽人生”,让生活处处充满美!

七、拓展迁移

(幻灯显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学以致用呢? 在课后,拓展思维,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绘画创作的新途径,保持对美术的持久兴趣。鼓励学生将作品运用到贺卡的制作中,用它来装饰居室和教室。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篇3: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2、探究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剪、刻、折、卷、切等。

3、锻炼立体造型及对形象的概括能力,设计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纸浮雕作 品,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纸浮雕的剪、刻、折、卷、切、组合等多种技法的探索与应用。

四、教学难点:纸浮雕的设计。

五、教具准备:提前叮嘱学生携带有色卡纸、双面胶、剪刀等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老师出示自己所做的纸浮雕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思考制作材料是什么?用何方法制作的?从而引出课题《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二)动手体验

1、教师出示几张造型不同的白纸纸,请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把它变得立体起来。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并给学生鼓励。

3、同学们展示自己尝试的成果,并讲自己用了什么办法。

4、教师总结并板书(剪、刻、折、卷、拧、揉??)。

(三)观察思考

1、请同学们看课本想想看一张纸浮雕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完成?

2、教师总结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四)实践运用

1、合作或个人制作一张纸浮雕作品(可参考资料,题材不限,如:水果、父母、朋友、风景、动物、卡通等都可以)

2、可以参照书上的图例添加或删减。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板书设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1、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剪、刻、折、卷、切等。

2、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单元教学计划

罗埠中学 罗丽君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尝试不同工具,以纸为主要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用撕、剪、刻、折、卷曲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本组教材围绕“纸的设计应用”这个专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多角度的体验与尝试,强调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活动的体验与认识。在教材中,以纸为媒介,学习>、>、>的创作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尝试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勇敢去做、去表现。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新的美术创作方法,还体验到大胆创造表现的乐趣,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就会更加高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

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 2.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五、课时安排

第四课 《单色版画》 1课时 第五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1课时

第六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1课时 篇4:《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学设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学设计

大连市一二五中学

刘 金 娥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纸浮雕的艺术特点与制作

方法;体验纸浮雕的装饰美感。

2、能力目标:能根据纸材的特点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感的纸浮雕作品,

锻炼立体造型能力、对形象的概括能力、艺术表现能

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纸浮雕作品、设计制作纸浮雕,引导学生更

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与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

丰富多彩,在生活中提高创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纸浮雕的多种技法的介绍与应用

2、难点:纸浮雕的设计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刻刀、剪子、双面胶或胶水、彩色纸或纸板、废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看图片,猜一猜:

显示多张雕塑图片,判断哪些是圆雕,哪些是浮雕?(作品包含大连本土雕塑,让学生感到亲切,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导区别浮雕和圆雕 3你知道雕塑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4如果在课堂上制作浮雕和圆雕,用什么材料比较好呢?

三、讲授新课:

1、欣赏纸浮雕作品:(引导学生分析纸浮雕的特点和技

法,体会纸浮雕的艺术美感)

2、制作步骤:

(1)构思

(2)画图

(3)制作

3、形象设计: (1)根据范图

(2)根据生活中的形象

4、制作方法:

切、剪、折、卷、叠、粘、搓,组合等

学生用一张纸在两分钟音乐时间内进行表现之后展示,教师适当补充演示

四、学生实践: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象制作完成一个有立体感的富 有情趣的作品来装饰教室或自己的家。

要 求:

1、形象设计简单大方

2、构图合理

3、色彩对比鲜明

4、大胆运用纸立体制作技法并大胆创新

5、注意安全卫生

(可独立设计,也可小组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示:作品介绍,自评、互评。评出趣味奖、绚丽奖、精致奖、创意奖、合作奖、鼓励奖

六、小结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学设计

人美教材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五课

学 校: 大连市一二五中学

任课教师: 刘 金 娥

时 间: 2009年6月篇5:纸浮雕教案 《纸浮雕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韶关中职 骆雪

教学重点:

1、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技法和应用。

2、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教学难点:

1、纸浮雕的设计与构思。

2、纸浮雕的造型(点、线、面、体的组合)。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范例、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2、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小刀、双面胶、透明胶、圆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掌握雕塑的基本知识

二、认识纸浮雕的特点。

1、教师出示范例——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小结:纸浮雕具有装饰性强,造型概括夸张,制作简便的特点。

三、纸浮雕在幼儿园岗位中的应用

二、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方法。

1、展示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思考回答问题:这些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2、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纸浮雕制作的基本方法。

3、展示课件学习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基本制作技巧。

①折叠法:折直线、折曲线、折圆 ②卷曲法:卷纸条、卷纸片。 ③剪切法 ④其它辅助方法。

三、学习纸浮雕的设计制作程序。

1、展示课本纸浮雕范例——《插花》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2、让学生说说一幅纸浮雕作品的完成要有哪些步骤。

3、小结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一幅纸浮雕作品的完成共有四步:

①构思:明确制作内容;②画图:形象要画得简练;③制作:通过折叠、卷曲、剪切将纸变形;④粘贴:将制作好的形象粘贴到厚纸板上、整合。

四、学生创作。

1、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

①以花卉为主题设计、制作一幅浮雕作品,或者是参照作品进行变动。

②造型简练、构图合理、主题新颖;

③注意安全卫生;

④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比。

2、播放音乐,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及评价。

1、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要求说出作品名称和采用的技法。

2、请评委老师为学生作品点赞,评出名次后,分数为全组同学共有分数。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纸浮雕,大家通过动手制作,体验到了纸造型的快乐。感受到生活

是多彩的,艺术创造也是多彩的,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希望大家以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更加美好的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七、结束本课,并提醒学生清理纸屑。

第14篇:纸风车教学设计

《纸风车》教学设计

金城镇中心小学 杨晶晶

教学目标

1、

能看图制作纸风车,培养想象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2、通过使风车转动起来,体验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3、愿意倾听,分享信息,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和学习。

4、知道人类如何利用风车技术让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教学重点:

看图制作风车 教学难点:

通过使风车转动起来,体验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

学生准备:卡纸,小木棍,剪刀,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风车配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节课充满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二、制作纸风车

1、检查制作风车的工具和材料

2、多媒体出示制作步骤。

3、指生交流制作风车的步骤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构建一个开放、活泼、充满生机的课堂,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条件。】

4、制作风车

并出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 教师巡视,并指导、鼓励学生

5、学生改进风车、谈体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在实际动手中寻求知识点,找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教师只起到辅导和引导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和研究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玩风车

1、纸风车制好了,怎样才能使纸风车转起来呢? 全班交流:使纸风车转起来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用嘴吹、用风扇吹、迎风举起、迎风跑等方法。

2、刚才同学们分别用嘴吹、用风扇吹、迎风举起、迎风跑等方法进行了实验,想一想,纸风车为什么都能转动?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感兴趣,并表现出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在玩中得真知。】

3、小结:正是空气的流动推动纸风车转动。

四、拓展活动

1、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风车做事情,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出示几张利用风车做事情的幻灯片。(利用风车发电、磨面、提水等)

【设计意图: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对风车产生拓展兴趣】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想一下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15篇:纸陀螺教学设计

《纸陀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陀螺的构造,并能改进简单的陀螺。

2、初步掌握设计并制作的一般方法,并尝试解决操作时遇到的问题。

3、通过活动,感受动手、动脑、合作、实践带来的快乐。在体验中形成对生活的热爱。

4、在活动中养成向他人取长补短的学习品质,并学会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

发现问题,改进简单的陀螺

三、教学难点:

解决改进和操作时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在玩具世界里,有一名倔老头,他有一条细细的腿,如果让他站着,他站不起来,可是如果你捏住他头,一转,他可以旋转半天,要是把他推倒,他还不服气哩,自己要挺直腰,一直转到没有力气为止。那么这个玩具是什么呢?(多媒体出示)

生回答

对,这就是陀螺(师拿着一个陀螺说)!师:陀螺的样式很多,请看图片(师展示各种

陀螺的图片)!师:同学们都玩过陀螺,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玩陀螺的。

介绍陀螺的各种玩法。用鞭子绑一圈,再猛一拉,连续抽打,陀螺就飞旋起来。 还玩过其他的陀螺吗?

大家现在想不想玩陀螺?在每个小组的桌洞里,老师都准备了陀螺,请小组间的同学动手玩一玩吧,开始!

生拿出教师准备好的陀螺开始玩。

同学们玩得真起劲!可是同学们玩的这些陀螺是老师借来的,下了课就要还回去(师边说边收上同学们手中的陀螺)。同学们别失望,你们想不想玩自己亲手做的陀螺?好!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制作简易的陀螺好吗?(利用多媒体出示纸陀螺图片)

板书:纸陀螺 (二)制作陀螺

在制作之前,谁能说一说陀螺为什么能转动起来? 学生看陀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陀螺的结构。

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的陀螺需要什么材料?(由学生介绍,师恰当评价,并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哪位同学以前做过这样的陀螺,请介绍一下做法!(生做介绍,师恰当评价) 生:介绍做法。

师: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结合图示,再明确一下制作的方法(出示多媒体图片)!

师:制作陀螺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适当补充(主要从安全、卫生团结协作等方面说一说)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三)玩陀螺,找不足

师:做好了的同学,试一试,看你做的陀螺能不能转。(生检验自己做的陀螺)

看来大家的陀螺都做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做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老师喊“预备——开始”,学生一起转陀螺)。

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呀!请举手。

师:咦,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要不,我们再比一次,请准备好自己的陀螺,“预备——开始”。

生再一次转自己的陀螺

师:这一次,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请把你的陀螺举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还是有的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各种因素(盘的平衡、盘的大小、盘的厚溥、盘的高矮、轴的粗细、轴的长短、用力的大小等)并用多媒体相应出示有以上差异的两个陀螺。

师:同学们猜想了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因素有这么多,究竟同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对,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节课我们想重点研究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盘的大小、厚薄、高低、轴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其它影响因素做为课后研究的问题。好不好?

那么如果想研究盘的大小与陀螺转动时间长短有没有关系?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实验方法?(生分组讨论,师巡视)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得出,要想研究盘的大小与转动时间长短的关系应该只改变盘的大小,其它条件下都不能改变,如:盘的厚薄、高矮、轴的长短等都不能改变,也就是在研究每一个问题时,都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都不能变

现在我们想研究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四种,你们各小组最想研究哪个问题呢?请你们简单商量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学生小组商量好后进行汇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也设计了很好的实验方案,那么你们的猜想是否合理,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只有用实验来验证。

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几点建议告诉大家:一是转动时用力大小要尽量相同;二是要保持轴与盘的垂直;三是选择合适的比较时间长短的方法。现在开始动手做吧!

(四)分组实验,进行研究。

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准备交流实验方法和发现,5分钟后交流 分组汇报,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师:通过对陀螺的研究,你发现了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发现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轴的长短、盘的大小、厚薄、高矮都有关系。 师:同学们发现的都很好,如果现在让我们做一个转动时间最长的陀螺,你认为应该把它做成什么样的?

(应该做成盘大的,再弄厚一点儿,然后离轴尖低一点儿,轴还要短。) 师:我想此时,有很多同学都想动手做一个这样的陀螺了,下课后,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再比一比,看谁做的陀螺转动时间最长,好不好。

(五)放飞思想,开阔视野

1、师简单介绍陀螺的悠久历史。

2、陀螺在生活和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自行车的车轮、飞机的科技表演、导弹的发射)

2、美丽的陀螺转动起来都是环形的,我们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六)总结延伸

第16篇:《半张纸》教学设计

《半张纸》 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 熊海生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2.理解本小说结构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本小说结构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拿一张纸,撕开成两半。

同学们,半张纸和一张纸的区别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小说《半张纸》,学完之后你就会知道半张纸和一张纸的区别了。 二.学生自读《半张纸》,回答问题。

从这“半张纸”记录的东西里概括男主人公的经历。 恋爱 → 工作(有—无—有) → 订婚 → 搬家 → 新婚 → 婚后(幸福生活,一个朋友) → 妻子怀孕 → 妻儿离世

三、主旨的多元解读。

回忆的过程总共只经历了两分钟但是却涵盖两年的生活经历,那么说明小说的语言是有丰富的内涵的,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好好品味小说平淡简洁的语言背后丰富的内涵。五分钟以后我请同学就小说中让你感悟最深的句子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1.“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真正宝贵的是生命中的亲人、亲情…… 2.工作(有—无—有),朋友(飞黄腾达—潦倒到无可救药)

人生的无常、幸福的易逝,让我们深深地懂得了幸福于人的意义(真爱、真情)。 3.“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幸福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却是一生的温暖,永远慰藉着孤独的心灵------ 4.“决定再也不去想”“决心要忘却”→

“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他走出去的时候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情感的变化:(痛苦、悲伤 → 顿悟、满足)

5.“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与人的最大幸福。

曾经拥有过,经历过就是幸福的。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6.岳母“一直小心的躲开,不来打扰着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很快乐的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不管母亲是“躲开”还是“快乐的来”,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母爱是真正的伟大。

7.“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肉体可以消失,但是人的精神却可以永存的。 8.字的颜色,笔迹。

“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 “以后是用红蓝铅笔写的项目。”

这时候字迹是“草草”的,说明女主人现在的状况已经开始不好了,暗示着后面悲剧的发生。

9.淡黄色的,有光泽的小纸

“淡黄色”“有光泽”带着太阳的光辉,照亮了陷入黑暗的主人公。

小结:通过大家刚才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这篇小说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了“爱情”“亲情”“友情”,同时还包括了生命的追求,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无常等等,我们也可以看出男主人公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是残缺的,就像上课之前老师撕的那半张纸一样。(题目)那么在面对这种残缺的,不完美的人生,我们该怎样去做呢?当然要像男主人公那样学会在困境中去超越自己,在困境中去追求幸福。

四、探究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1.一千多的文字中容纳了这么丰富的内涵,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就是小说结构艺术的探讨了,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哪些特点。

2.看小说后面的《话题:结构》。“一个好的结构是一个合适的容器”

“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

3、归纳总结。

(1)线索:半张纸片,引出回忆→进入回忆,连缀片段→走出回忆,珍藏小纸 (2)倒叙(区别“插叙”)

(3)以小容大(“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

(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男人搬离住所之前,发现了半张 小纸,引起了他对两年往事的回忆……两分钟后,他高抬着头走了出去……) (4)连缀片段

五、比较阅读。

《丈夫支出账本中的一页》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其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赠给女打字员的花束......(同上)

同女打字员共进晚餐..........(同上)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为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问:这篇小说在结构上和《半张纸》有什么相似之处?

六、小结

读完《半张纸》我们不得不被斯特林堡征服,半张纸,小小的容器,承载了人生的悲

欢,推动了生命的奋进,见证了生命的自我超越,这就是结构上的艺术,精妙的处理带给我们无穷的艺术魅力。

(两分钟,两年事,两人世界;纸半张,纸中情,纸里乾坤。)

七、课后作业:

请你也选择一个“小容器“,来承载你的一段人生经历。(字数:300左右)

八、板书

有限的空间 (半张纸)

丰富的姿态

(生活经历)→ 3

现实:(沉痛、悲伤)

现实:(顿悟、幸福)

→—回忆

第17篇:《纸魔方》教学设计

《纸魔方》教学设计

课题:纸魔方课型:设计.?应用?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习简单立体造型的表现方法,训练手脑并用、有条 不?絮的工作习惯。?

3、情感与态度:?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学习立体纸工,运用剪切卷接的造型手法,制作出多变的柱体纸工,

培养他们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各色彩纸、剪刀、范图、课件。?教学过程:?1?、听音乐,初次尝试用纸筒拼摆造型。?

1、导语:同学们,音乐有无穷的魅力,它优美的旋律,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柔美,时? 而雄壮,伴随着音符的跳动,把你们的纸筒组合起来。?

2、学生发讨论??

3、小结:将多个纸筒进行有规律的变化组合,可以产生视觉美感。??

4、展示西贝柳思纪念碑,西贝柳思纪念碑是芬兰雕塑家希图尔为纪念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花了?六年心血而创作的。西贝柳斯纪念公园中的雕塑是由600余根长短不

一、粗细不同、高低起伏的?银白色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独特的造型犹如芬兰随处可见的茂密森林,同时又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悬挂在半空中。每当海风吹来,钢管便发出优美动听的音响,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宛如摇晃?的无数风铃。?? 出示课题:纸魔方——纸的立体构成??

2、了解新知,交流探究?1?、什么是立体构 成?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2、纸筒的基本制作方法;卷、折、压等

3、纸筒的形状:锥形筒、方形筒,不规则形。??

4、小组交流纸筒粘接时应注意的问题。3?、交流探索、巩固新知

1、欣赏纸的优秀立体作品

2、学生谈感受

3、出示《舞》、《复苏》等立体作品,组内学生交流,作品的内涵。

4、创作作业

学生实践活动制作,教师巡回指导,以鼓励为主。5?、拓展提升

1、欣赏城市建筑和雕塑

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纸的立体构成,很多的建筑设计师、雕塑家都从到感创造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建筑和雕塑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多学知识,将来也能设计 出造型独特的作品。

第18篇:《纸魔方》教学设计

《纸魔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2、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

难点:运用合适的颜色、装饰,制作出一件漂亮的编纸条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学生: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激趣。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二、方法探究。

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

1/2

(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 (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

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三、创新探索。

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

四、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第二课时

一、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二、创造表现。

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评析。

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2、学生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2/2

第19篇:纸翻花教学设计

22课纸翻花

一、了解纸翻花的历史:

纸翻花,在山东民间流传已久,在各地集市、庙会上都能见到。传统的手工纸翻花是采用拉力好,吸水性强的纸为主要原料,经过剪切、粘贴、罩染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纸翻花,花里有花,花中变花,花姿优美,栩栩如生,是我国民间传统纸玩具中最有特点的玩具之一。

二、探索学习:

1、说一说,你在何时何地见过纸翻花?

2、看一看,纸翻花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3、想一想,你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纸翻花?

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会使纸翻花变化时更好看?

4、纸翻花的制作步骤:

①设计并剪切出花瓣的基本型。

②剪好的基本型,张贴一组花瓣。

③将两根小棍分别固定在纸板做成的花托上。

④将一组连接好的花瓣分别粘在纸板花托上。

⑤可制作二至三组不同造型的花瓣,分别固定在花托上,一个可以变化的纸翻花就做成了。

三、艺术实践:

小组合作,用剪、粘、染等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能变化的纸翻花。

四、评一评:

我知道了纸翻花制作的基本方法是?

看谁制作的纸翻花,做工更精美、变化更丰富。

第20篇:《神奇的纸》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它的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

1.通过折的方法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老师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纸的承重、隔热、弹性等方面的变化。

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普通A4纸、橡皮、订书机、方形塑料盒、热水、活动手册、小盒子、卡纸带。

2.教师材料:瓦楞纸板、课件、纸弹簧、普通A4纸、纸弹簧礼盒。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张普通A4纸)小朋友们,认识吗?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板书:普通纸)它有什么特点呢?(板书:薄、软、容易撕、可以画……)

2.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纸发生变化吗?

3.今天,老师没有带剪刀、彩色笔等工具,所以,我们用折的方法让它发生神奇的变化。注意,是神奇的变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们来看,这张普通的纸横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块的重量。(演示)我们要来折一折,让这张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想挑战吗?(ppt出示要求:挑战任务1:让加工后的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挑战时间:2分钟,音乐响起,停止挑战。)注意,成功的小组要保护好自己的纸,等会要上台来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纸每人一张,塑料盒和订书机同桌共用。

4.学生活动:每人一张白纸,尝试着用折的方法让白纸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

5.(瓦楞状纸)上台接受挑战,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学也是这样折的吗?一样的吗?

(二)实验探究、交流研讨

1.是什么让这张白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呢?这两张纸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折叠后白纸侧面的形状。这种波浪形的纸,(板书记录纸的侧面形状)我们把它叫做瓦楞状纸。(板书:瓦楞状纸)

2.经过我们的加工,瓦楞状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较重的东西,那它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纸的变化。怎么测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会操作吗?真的会?那老师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该怎么来操作?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小小的提醒:两人合作;每个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别提醒,手拿玻璃瓶时小心烫手!!!

3.汇报交流(板书:承重本领好,隔热好,有弹性)

(三)举例应用、引导思考

1.你在哪里见到过瓦楞状纸?介绍瓦楞状纸的应用。

2.观察瓦楞纸板。瓦楞纸板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ppt)出示各种瓦楞状纸的应用,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做?

4.小结:我们把一张白纸折成瓦楞状的纸后,它的承重能力变强了,隔热效果好了,而且还有弹性了。

(四)课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们利用了折一折这么简单的方法,加工了一张白纸,使这张白纸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对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2.课后,我们尝试着在报纸上刷一层食用油,再拿一张没有加工过的报纸,往两张纸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它们的变化。播放视频。(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纸模教学设计
《纸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