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18:06:17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本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友情”为主题。第一篇感悟“回报父母的爱”,第二篇体会“朋友间的友谊”,本篇进一步从“爱亲人,爱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无私广博的爱能创造奇迹。

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识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并书写部分生字;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感受文本的内涵,书写部分生字并拓展延伸。今天我着重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分析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受到无穷乐趣;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会让孩子感到可亲可敬。所以很容易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伤,共欢喜。三年级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虽然阅读兴趣浓厚,但是对文章的感悟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因此,学习时应在原有阅读水平基础上,学习多种阅读方法,深入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以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罐”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在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方面有所感悟。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层次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入情入境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感悟和理解,再进一步带着感悟去读,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

2、说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并且在朗读实践中学习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五、说教学预设

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导入新课,复习生词;

(2)整体感知,说说水罐神奇的变化,导出课文明“线”。

(3)精读理解,探究水罐变化的原因,感悟课文暗“情”。

(4)拓展想像,升华情感。

(一)导入新课,复习生词

我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的: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共同来学习《七颗钻石》。(板书)接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新词,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唾沫”一词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说说水罐神奇的变化,导出课文明“线”。水罐神奇的变化是贯穿童话故事的一条明线,也是学生在初读童话时最容易发现,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从这里开始学习容易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切入问题是“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罐子?”,之后,当学生说出这是一个神奇多变的罐子时,请同桌讨论水罐一次次发生着什么变化?并板书:空——满——银——金——(七颗钻石)——星星。理出课文明线。

在读这些句子时,巧妙抓住时机,在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本课重点生字词,其中,“罐”字笔画较多,字形结构不容易写好,为了让孩子写出汉字的形体美,我重点指导了“罐”字的书写。(板书)

(三)精读理解,探究水罐变化的原因,感悟课文暗“情”。

我非常欣赏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理解的需要,是识记的需要,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我这样过渡:水罐由空的变成满的,继而又变成银的、金的、跳出钻石变成星星,多么神奇的变化!投入你的感情读读课文,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个过渡语,同时包含了对学生的自学要求。这个自学要求同时也是教材课后的问题,以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让学生不仅去读,而且边读边体会,边体会边读,这是继初读——读正确,自由读——理线索之后更高层次的读——读出感悟。《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体会也许会很粗浅,也许只是一星半点,不必担心,这都是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且会在后面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所以这一环节,决不匆匆而过,而是给足时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静心潜入文本,充分地去读、去悟。此时课堂的静是为接下来的精彩蓄积力量!

学生自读感悟之后进入交流研读环节。主要采取“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重点解决“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一教学难点。

叶圣陶先生说:“教为了不教。”在焦作市高效课堂教学原则中也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教会方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渗透。比如在感悟“一天夜里,小姑娘一个人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这段文字时,学生的感悟很容易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我就采用想象感悟法,用课件呈现这样的情景,引导孩子们想象:这样一个黑漆漆的夜里,小姑娘一个人走出家门为母亲找水,她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当学生充分想象,充分感悟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夜太黑,路太难走,小姑娘为什么不能等到天亮再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从中体会到小姑娘的坚强、勇敢和对妈妈深深地爱。学生在这样的想象感悟之后,纸上的文字已立体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再去读文字,就不仅仅是读文字了,而是在读文字背后的情感。正像歌德说的:“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纸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透过文字,看到纸的背后。”

在读文、感悟、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悟逐渐加深,此时教师问:“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水道,则渠成。总结,是爱。用一个大大的心形圈住这一次次的变化,文章的暗线得以揭开。

最后回归整体,配乐,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那神奇又感人的一幕。(范读)

(四)拓展想像,升华情感。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你们听,水罐里涌出的水在源源不断地流着,渐渐汇成了小溪、河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说说你想到的画面。这个环节一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爱心的神奇力量,感受到是爱拯救了地球;二来更加深刻地感知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力,并在想像说话中得以迁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人文熏陶,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打好底色。因此,我这样总结:是爱让人类得到了救命的水源,是爱让地球重新恢复生机。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那耀眼的北斗七星的时候,一定会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最后,师生共读老师有感而发写的一首小诗: 爱,是荒漠中的一眼清泉。

爱,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

爱,是孕育希望的泥土。

爱,是滋养万物的雨露。

一句简单的问候,是爱。

一支削好的铅笔,是爱。

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是爱。

那总也听不完的唠叨,也是爱。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课堂在这首小诗中而变得意犹未尽,引发学生课下关于爱的更多的思考。

六、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条明线,体现了水罐的变化,一条暗线,揭示了水罐变化的原因。这样的板书,不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且揭示了教材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

推荐第2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张兰婷。很高兴参加此次说课大赛。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颗钻石》。

根据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本篇课文,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这组课文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主要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妈妈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涌出巨大清澈的水流,蹦出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一简短的童话故事,寄寓作者美好的理想即爱心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通过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学情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点。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直观为主。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定型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注意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强调知识的直观体验与感悟,另一方面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学会学习,收获好的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双基,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引领和体验。根据上述教材和学情分析,我拟定了如下目标:

1、学生学会认读竟、匆、绊、瞬、等8个生字,会写罐、瞬、舔、唾、等15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焦渴、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等词语。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寻找关键词法,抓住水罐变化这一线索,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5、联系生活实例,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词语教学和情感朗读、体会神奇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我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和学生一起感悟文本。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读中感,读中悟。

讲授法:讲授法的运用绝不等同于满堂灌。三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我采用重点句子重点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穿起学生学习的主线。

讨论法:讨论交流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讨论,学生们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我采用的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获取信息组织信息。

读思议结合法: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同时通过相互讨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展示钻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钻石,引发学生对钻石的热爱,并通过钻石这一美好的事物建立起与文本的联系,引导学生随着课件感知与钻石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七颗钻石》。(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同学们课下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课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并在课件上提出明确的阅读任务:

1、借助字典、词典等方法,学会认读本课课后字词。

2、说一说文中讲了什么故事。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任务检查。采用加拼音读、去拼音读、领读、排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字词情况。同时在课件上出示难写的几个生字如“罐、舔、唾”等,师生一起分析字的结构,做出示范,请同学们练习书写,在此过程中强调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样设计,一方面落实了识字教学的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文本有了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三环节:精读感悟

我分为三个部分来组织这一环节。

(一)体会水的重要性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适时指导,抓住干涸、干枯、干渴等关键词语,从读中感悟干旱的景象。同时出示一组与之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并再次指导朗读(读中体悟,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感受神奇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请全班学生默读二三自然段 。

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学习,寻找关键词语:水罐。找出水罐一次次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学生以简练的语言汇报讨论结果。

(三)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这一部分重点讲解水罐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原因。

课件出示第一处变化的句子,请同学朗读。重点强调“累”、“竟”等字眼,让学生体会小女孩为妈妈找水的艰辛。我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也正因如此,水罐发生了变化:从空木水罐变成装满水的水罐。

出示第二处变化的句子,学生自由朗读。分析体会小姑娘即使自己口渴,依然舍不得喝,急切地想把水给妈妈。重点使学生理解“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等词语,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再次请学生朗读,读出小姑娘急切的心情。也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对妈妈的爱,使得水罐第二次变化: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

请女生齐读第三处变化的句子。着重分析小姑娘对小狗的行为,从中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关爱。引出水罐第三次变化:木水罐变成银水罐。

男生齐读第四处变化的句子。从母亲的话中体会母亲对小姑娘的爱,正是这份爱使得水罐再次变化:银水罐变成金水罐。

全班齐读最后一处变化的句子。通过分析小姑娘咽唾沫的行为使学生深刻感受小姑娘的口渴,同时强调“咽”的两个读音并进行组词。点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小姑娘当时的神情。深度分析在这种情境下小姑娘把水给了口渴的过路人,这份关爱别人的心使得水罐再次变化:金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这部分重点分析水罐的几次变化,学生抓住故事主线,同时指导朗读,让学生学会在读中体悟爱心的力量,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再次以水罐变化为线索,复述故事。思考为什么题目不用“神奇的水罐”,而用“七颗钻石”?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关心他人的好孩子。(总结全文,理清思路;结合实际,深化主旨)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把课后字词写两遍,把这一童话故事讲给爸妈听。(体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水罐变化:

变化原因: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

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水仍满

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掉在地上水仍满——银水罐

小姑娘对动物的爱————爱心

银水罐——金水罐

妈妈对小姑娘的爱 金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小姑娘对他人的爱

(黑板左上方呈现较难写的字词,中间通过水罐变化这一主线,穿起全文,理出脉络,一目了然,突破教学重难点)

推荐第3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19世纪俄国文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一次次的献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最后升腾到空中,变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永远像星星一样普照人间。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

二、说教法学法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侧重与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集体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并采用想象朗读法,让学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气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并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我在此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敢而发、有感而写。在整个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了训练。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运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教学中不仅有以上的功效,还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想象感悟——总结升华、拓展思维。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感知导题。

开课我利用课件展示钻石图片,让学生谈对钻石的了解。 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接着学生随课件感知与钻石相关的故事——七颗钻石。从而揭题诱发情感。为进入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研读文本,理解感悟。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的策略是——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后,我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是圈画,或是朗读,或是讨论,或是理解,或是感悟。然后幻灯片出示问题:围绕水发生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且师点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又出示幻灯片,总结五次爱心行动。抓住小女孩、小狗、母亲、过路人等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朗读、感悟。

3、归纳总结,升华情感。在总结时,主要把握两条线:一条是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旨在回顾童话故事内容。另一条主线是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四、拓展练习

联系生活,感受爱心

1、说说你身边献爱心的人和事

2、播放课件 (爱的感言)

3、播放课件 (爱心图片)

4、播放课件 (爱的奉献)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欣赏,随着优美的旋律,大屏幕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是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再次体会爱的力量。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课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思路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谁知道上面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吗?(配音)今天老师也做一次配音你们可要仔细看认真听。

2.出示课件

3.教师叙述第一段。 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

板书课题 4.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一切) (这样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期待地参与学习活动。)

5、还记得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机板书:有水──银罐──金罐──钻石──星座 ) 师: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板书:?)

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

1、学习第2段:

⑴ 学生自读。

⑵ 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⑶ 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你能想象小姑娘怎样找水的吗?

⑷ 学生交流: “夜里”: ①

你很细心,注意到了这个词。

② 那是个怎样的夜?(寒风瑟瑟风沙弥漫、漆黑不见五指、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害怕的„„)

姑娘怕吗?(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挽救妈妈的生命) ④

即使害怕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你们所说,此时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母亲,正是一份爱的信念。正是这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师:小姑娘给妈妈找水容易吗?你从那里体会出? 生:“哪里”: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师:她都去了哪些地方找水? 生:(想象说) 师:小结

夜更深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时想的是什么呢?

② 多么孝顺的小姑娘呀,她爱妈妈胜过爱自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水罐的神奇体现在变上,引出是爱让它发生了变化。为下一步的自主学文做好铺垫。) ③ 现在你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

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师:小结:这水罐之所以发生变化。(把?改成爱)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真挚的爱,才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这罐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水罐后来又不断地发生神奇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先快速地默读3自然段,仔细读读,想想什么是水罐发生了变化?

2、生讲读第3自然段体会(对小生命的爱:

老师看大家都在认真读书,有的还皱着眉头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水罐是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⑴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⑵ 学生自由回答。

(水是多么的宝贵,小姑娘却给了小狗)

师:(给妈妈舍得,给小狗舍得,给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无私,这就是。)

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所以生命之神点木成银。

⑶ 谁体会到了小姑娘这份爱心,来读给我们听听:

3、学习第4段:伟大的母爱 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金水罐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⑴ 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

⑵ 你看,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

(母亲需要这生命的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⑶ (评价:真感人多么伟大的妈妈啊) 师: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这次变化是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创造的奇迹。──你们发现了吗,水罐的奇迹不在于小姑娘一个人,而在于爱的行为。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发生。板书(爱 母爱)

师:又是什么原因从水罐里跳出起颗钻石。( 出示自学要求) 4、生自学汇报(对过路人的爱)

师:小姑娘她不渴吗?

生:渴

师:你从哪体会到?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女孩焦渴的感觉。 (自己带动作读,个别带动作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小姑娘口渴难忍

(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去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内涵。接着,通过朗读来展示阅读成果。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⑶ 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 ______,是 ______,却忘了______。

小朋友啊,爱的心灵就是这样的崇高!所以,

七颗很大的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

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⑷ 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出示)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流向田野,流过村庄那里将是一翻怎样的情景呢?那里的人和动物又会怎样?你们快来想象下去? 生:想象说

师: 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

师:对,是爱。是爱创造了奇迹。(板书)

三、延伸阅读──爱是真实的奇迹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路读来,一路想来,是爱创造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爱)让我们再一来感受爱的神气。2.播放情景朗读

过渡:那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人们说的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 师:她的爱心变成七颗星星,挂在天空,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

四、拓展练习联系生活,感受爱心

(一)

1、说说你身边献爱心的人和事

2、播放课件 (爱的感言)

3、播放课件 (爱心图片)

4、

(二)播放课件 (爱的奉献)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欣赏,随着优美的旋律,大屏幕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是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再次体会爱的力量。

师: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象天空中的七颗星星,闪闪发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也不正是那一颗棵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5、请把你们献过的爱心或准备要献的爱心写在老师奖给你的桃心纸上。把爱心传递下去。

6、读自己写的“爱心”

(二)师总结: 我看到你们一个个爱心的天使,听到你们一个个挚热的爱心,相信你们一定会把文中的爱心传递下去。

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神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篇神话情节简单,但内涵丰富,它寄寓着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学生读着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在感知童话丰富想像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爱心对别人及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用心去领悟,领会教材。总体效果很好。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课文开头所写的那种干旱程度,与我所面临的小学生的生活境况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未成曲调先有情”,我用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做背景,干裂的大地,枯萎的草,奄奄一息的树,吐着舌头呼吸喘气的小狗„„,我把声、形、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的体验,果然,学生在这样的铺垫下,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极富深情地朗读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二、抓主线,走进文本

教学中,由于有了兴趣这个先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变化这条明线,让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去寻找那隐藏在水罐神奇变化之内的暗线——爱心。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想像,抓住一明一暗这两条线索,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水到渠成——爱能创造奇迹。

三、借用关键词,重点感悟

文本内涵较丰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重点词语,让重点词语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比如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喝水的时候,她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从背课到上课,我常常地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深钻教材,课堂要体现新的理念,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

1、授课就立足文本,但更应超越文本。

教师是教材的应用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创造但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优秀的教师应立足教材,更应超越教材。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去,让语文课程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形成开放的语文课堂。而我在这节课上没有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的途径,没能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去关注生活,没有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我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文中,学生反对神奇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体会到了爱能创造奇迹,但也仅限于文中,学生按照我的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却始终走不出文本,,究其原因是我在课堂上不够煽情,情感不够丰富,包括对学生的评价都缺乏激情

2、文章的结尾处置上有点唐突

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清闲的水流,在学习时没能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如果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像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荒芜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植物及至大地将会„„可引导学生想像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爱心”,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

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后气氛是课堂十分需要的,课堂能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心灵上能够交汇是作为一名老师必不可少的素质。这对我来说是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这将使我努力的向使自己提高的更快。

推荐第4篇:《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

贾家店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内容来具体说一说。

一、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爱心的神奇力量,同时引导他们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也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本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

针对课文特点,以及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确定为:

1.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为: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学法

《七颗钻石》是一篇充满爱心的童话故事,因此,我把焦点聚集在“水罐”的神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理解感悟,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悟这份博大无私的“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充分理解,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悟。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复习字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读字词。(课件出示字词)(分行开火车读,组词) 听写“罐,舔,凑,沫”四个难写易错的字。(两名学生前面写)(提示写字姿势)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情感渲染。(回顾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次旱灾之大?(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干涸、干枯、焦渴)

(课件播放音乐)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读这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水的重要性。

(三)、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

2、

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划出来,划好后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出示水罐变化的句子。)

现在,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水罐很神奇)(师板书:神奇)(课件出示“神奇变化”)

抓住“竟”字,体会“神奇”。(点击课件“竟”字)学生尝试朗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朗读)

这么神奇的变化,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好吗?(师生共说,课件出示几次变化)

学生通过画、读,来充分感受水罐变化的“神奇”。

(四)、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它这么神奇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2-4自然段,在课文中把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原因画出来,再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画句子,感受)画的时候可以用与上次不同的标记。如果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商量一下。

1、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

(1)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的原因?(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教师指导朗读。

小姑娘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为妈妈去找水,她的这份爱,这份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天,所以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能体会到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吗?是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朗读。(自由读,分行读,齐读,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朗读。)

2、感受到母亲爱小姑娘。

小姑娘是那么的爱着自己的母亲,那么母亲呢?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生读)

3、感受到小姑娘很善良,很爱小动物。

同学们,你还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生读)

4、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小姑娘对小动物都那么有爱心。她的善良,爱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生读)

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吗?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朗读,同时教师指导朗读。

小姑娘不仅关心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的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小狗,上帝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动,所以,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指名看着大屏幕说出几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课件出示变化原因)

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板书:爱心,课件出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一次次的爱心行动,才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多读,在读的基础上交流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爱心”升华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需要同学们帮忙解答,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和爱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小姑娘才对,为什么作者却让他变成七颗星星升向天空了呢?(生说)

(课件出示资料)(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作者希望爱心能够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课件:爱的奉献)

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我们来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生齐读)

借助歌曲,升华爱心。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未来。

(六)、总结全文,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再次体会爱的力量。(师读题目,学生分行读)

2、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播放音乐)(生答,写话,读一读)

师总结: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

3、出示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学习小姑娘,做一个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人。

五、说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神奇 爱心

这节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和多媒体课件结合,突出课文重点。

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19.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 升腾到空中,幻化成了普照大地的耀眼的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这四个方面来进 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 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 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 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在能力目标上,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 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 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读中识字、写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 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 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遭受过一次特大的旱灾,接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生活在这里,你最想得到什么?

2、师:是的,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她找到水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

(二)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1)开火车读生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看,老师让生字带着它的朋友一齐走进了咱们的课堂,谁能读一读?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读一下,再看看有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水源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说明了当时动植物和人都会因为缺水而死,因此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

2、那么在这个干旱之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哀伤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熟,上节课我们简单学习了课文,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吧!(学生朗读)

1、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内容。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2、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请你勾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喜出望外)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生想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喝水、打水;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喝个够;小河丁冬丁冬想起来;土地湿润了,草木生长了„„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三)总结扩展

师:请同学们往前看,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流出清澈的水,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生谈。

(四)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 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 小姐姐。” 《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是围绕神奇的变化为主的语言文字线,右半部分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想线。纵观我的板书,做到了简洁精练。

推荐第6篇:《七颗钻石》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由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了普照大地的耀眼的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

(2) 技能目标: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想像小姑娘所做的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体现的人物的美好心灵,领会到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2.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 难点是运用丰富、合理的想像构思小女孩的梦。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本文是篇童话,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以我打算通过:读——想——议——写——说这几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看童话,本篇童话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因此我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

四、说教学程序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三) 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强调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四) 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 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五、说设计感想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生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推荐第7篇:《七颗钻石》说课稿(推荐)

《七颗钻石》说课稿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主要放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五、教学方法的分析: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师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舒缓情绪。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激趣、揭题。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的仓库里回忆小时读过的童话,让学生进行充分阐述。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1

主要从童话的构思、情节、语言方面来说,如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口语化、适合儿童阅读等。问题难度较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课题,明确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2)、你们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呢?

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学生齐读。

3、出示学习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即通过童话的学习,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七颗钻石》。

初一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便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个环节,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教者可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教者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教者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度和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容易得多了。 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教者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教者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投入写作。教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教师对好的习作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师可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像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教者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投影展示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教者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教者放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化,充分体现“爱” 的主体。

神奇的水罐: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爱心的神奇力量

(九)设计感想:

3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推荐第8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带自读课本《购买上帝的男孩》)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购买上帝的男孩》,为了挽救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昏迷不醒的叔叔,挨家商店购买上帝,一位老人被孩子的真情打动,派顶尖的医疗小组治好了孩子叔叔的伤。 学情分析:

鉴于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阅读《购买上帝的男孩》,体会男孩的善良、执着、爱心。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一场大旱灾。这是一场怎样的旱灾?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旱灾很严重?(干涸、干枯、焦渴)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

2、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万物都渴望水,此时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七颗钻石》(板书)

3、了解课文内容:

《七颗钻石》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 ),一个( )抱着水罐为( ),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 ),最后,水罐里跳出( ),涌出( )。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

2、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说,师板书,形成板书) 空的—装满水——银的——金的——七颗砖石

(一)、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

(1)发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装满了水?

A、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B、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清楚的向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C、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为谁找?(妈妈)找到了吗?(没有)水容易找吗?(不容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儿也找不到 累倒 睡着了)

(3)指名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此时的小姑娘处境怎样?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你真的是又渴又累了/ 你读出寻水的艰难)。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A、师示范哑读。你从老师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开心)

B、请男生读。我想请男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老师看到了你们激动开心的表情)

C、动作体会带点字“抱”。(这个“抱”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下面我想请个同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齐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是那么孝顺。板书:孝心感天)

(二)、体会第

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

1、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师:水罐第二次的变化是什么?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变化?你从中体会小女孩怎样的心?

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2、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了一颗什么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也正是这伟大的母爱)

(2)生病的妈妈你觉得她是怎样讲话的?那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读)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

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

(三)、体会第四次“变化”,感受爱的无私

(1)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2)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那些词中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5)师述:看看黑板上四次变化的原因, 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水罐才有这么神奇的变化。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阅读《购买上帝的男孩》

1、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2、学生交流内容:为了挽救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昏迷不醒的叔叔,挨家商店购买上帝,一位老人被孩子的真情打动,派顶尖的医疗小组治好了孩子叔叔的伤。

3、小男孩为什么要购买上帝?

4、小男孩购买上帝容易吗?从哪能看出他购买上帝很艰辛?

5、小男孩购买到“上帝”了吗?

6、你认为文中的上帝是谁?关于这个老人你了解多少?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个怎样的老人?

7、可老人却说真正的上帝是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中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心?

9、学了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家讲给父母听。

2、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这两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

五、布置作业

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无水——装满水——银——金—— 七颗钻石 (孝心)(善心)(母爱)(爱心)

邦迪———————————善良、执着

推荐第9篇:七颗钻石

一、图片导入 师:(出示课件)浩瀚的夜空,神秘莫测,让人们产生奇妙的遐想。看到月亮你会想到哪些故事?

生:嫦娥奔(bēn)月。 师:嫦娥奔月,第三个字读bèn。奔,那是月亮,我朝那儿奔去。有一个目的地,我跑过去,这个字就读bèn。如果只是奔跑的动作,那就读bēn。你再说一下,是哪个故事? 生:嫦娥奔月。 师:大家一起说。 生齐:嫦娥奔月。

生:我想到吴刚砍桂树。

师:好。看这是什么?(出示课件:北斗七星) 生:北斗七星。 师:北斗七星,“斗”是什么? 生:勺子。 师:(出示课件:“斗”的图片)“勺”和“斗”不同,“勺”吃饭用的,很小;“斗”是过去称量粮食用的,米、面,放在斗着,用它去量,一斗两斗。所以不是小勺,是大斗,很大的斗。这边还有一个很长的木柄。(指课件)像吗?这叫什么? 生齐说:北斗七星。

师:让我们走近北斗七星,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与它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仔细理会”

师:同学们提前读了课文。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第一自然段讲地球上发生了一次什么事件? 生:一次大旱灾

师:这次旱灾有多大,课文有吗? 生:有

师:请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旱灾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课文中说了几件事情?

生:说了三点,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什么是“干涸”?

生:就是河里井里一点水也没有了。 师:“涸”就是“干”的意思。我们平常说话一般“井都干了”,在书面语里一般说“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又有一个词是“干枯”。 生:“干枯”就是花草没有水分,都枯萎了。 师:这里的“枯”就是“干”的意思,平常我们看到花草没有水分了,说“干了”,或者说“蔫了”,写到文章里用这个词——干枯。再往下读,还有一个词语。 生:“焦渴而死”,“焦渴”的意思是喉咙很干,渴得受不了。喉咙就像冒火了烧焦了一样。 师:这段用三个句子来描写旱灾之大。能不能先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再说“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生:不行,因为最先发生的是“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然后是“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最后才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说得对。所以我们说话有时候是随意的,写成文章不可以随意,谁先谁后,它有事理的逻辑在里面。我们读课文时,也要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准确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弄得明明白白,整个自然段的内容清清楚楚。这样读课文就叫做“仔细理会”。现在请你再读这段,想象旱灾之大。 (指名读,齐读。)

三、导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感受故事的神奇

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写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在这个过程中,好像有谁在施魔法,让那个水罐发生了好几次变化。神奇吗?

生:神奇!

师: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拿了一个什么? 生:水罐

师:什么样的水罐?有水吗? 生:空空的水罐

师:这个故事从头至尾发展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发生变化,有意思吗? 生:有

师:先变成什么,再变成什么,特别神奇对吧? 生:对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水罐变化的神奇,边读边思考。 生:(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句子。)一天夜里,……当小姑娘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这是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空水罐变成了……..生:满水罐

师:装满了什么样的水,课文中有一个词是…….生:清澈新鲜

师:什么是“清澈新鲜”? 生:就是水很清,很透亮。

师:小姑娘觉得特别惊奇,有一个词写出她的感受。哪个词? 生:是“竟”字。是没有想到的意思。 师:可以把“竟”换一个词 生:居然、竟然

师:居然、竟然、竟意思差不多,请独处意外之喜 生:朗读,当她醒来时,……..清澈新鲜的水。 师:竟然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请再读一次 生:全班朗读

师:这是第一次罐子发生变化,请接着读第二自然段后部分 生:朗读

师:老师发现这段文字有个词与竟的意思相近,是哪个词? 生:“喜出望外”。

师:什么是“喜出望外”?

生:特别高兴,出乎意料的高兴。(各抒己见) 师:读出小姑娘当时的感受。 (学生自读,体会。)

师:她急急忙忙地走了,最后被小狗绊倒,她以为水被洒了,但是没有,神奇在哪里?请读第三自然段

生:个别朗读:她以为,……….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地。 师:再看第二次怎么变化的。 生:(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二次变化的句子。)这次水罐掉在地上,没有倒,而且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 生:还有就是那个罐子里的水应该洒了,但是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这很神奇。 师: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很满吗?

生:不是,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一点也没有洒,还是满满的。 师:所以,你再读课文里的句子,“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应该怎么读? 生:(读)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重音落在“还是”一词上。

师:这就对了。你理解得准确了,读得就准确的请全体学生齐读:她以为,……….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地。 师:第三次神奇之处在哪里?

生:个别读: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师:神奇之处在哪里? 生:木头变成了银的

师: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你们可能不会说这个词(质地) 生:罐子变了

师:这次神奇之处在哪里? 生:质地

师:从木头变成了银的,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师:第四次变化在哪里?

生:小姑娘回到家里,…………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这次神奇在哪里? 生: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质地发生了变化,还有神奇之二在哪里? 生:一瞬间

师:什么是“一瞬间” 生:一眨眼、时间快 师:接着往下读

生:这是,………..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 师:我感觉到了它的神奇之处 生:神奇之一:七颗很大的钻石

生:神奇之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生:神奇之三: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现在能够理解这个情节了嘛?可能同学们不怎么理解“涌出” 师:看书上的图,谁来讲讲,许多水涌出来,是怎样情景? 生:理解“涌出” 师:对了,“涌出”就是“冒出”,水向上冒出来,流向别处。这和课本图画里水向天上喷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要注意。 师:神奇吗? 生:神奇

四、再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感受字里行间的爱心。

师:这些变化太神奇了!神奇得让我们觉得好像有个人在施魔法。好像是这个人一路跟随小姑娘,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在一旁用魔法帮助她。你来想象,可能是谁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 生:是一位仙女。

生:一个有爱心的魔法师。 生: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巫。 生:是个好心的外星人。

生:是一位下凡到人间的仙人。

师:想象非常丰富。我们先采用第一位同学的说法,是一位仙女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请学生A到讲台前读课文。)现在同学们就是仙女,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帮助她? 师:一天夜里,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小仙女跟着后面 生A:(读课文)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各位仙女,你们是什么感受,为什么帮助她?

生:她不是给自己找水,而是给自己的母亲去找水,她这样爱自己的母亲,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哪儿也找不着水”,说明小姑娘为了给母亲找水,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水,她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了。她为了让母亲喝上水,一点也不怕吃苦。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我被“夜里”感动了,我想,这个小姑娘可能白天也出去找水了,没有找到,她在夜里接着出去找水。她为了妈妈真是很辛苦。

生:我从“一天夜里”想到,她可能是为了不让妈妈为自己担心,所以她才在夜里,在妈妈睡觉的时候去找水。

师:于是,你们决定怎么帮助这个小姑娘—— 生:(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A:(读课文)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师:仙女们,你们是什么感受,为什么帮助她?

生:我从“匆匆忙忙”这里看出她找到水了之后非常高兴,她觉得自己的妈妈有救了,就赶快往家里跑,想让妈妈快些喝到水。

生: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孝心,她拿到了水,自己也想喝一点,可是她想到自己的妈妈在家里生病,她就喝不下去,她一定要让妈妈先喝到水,就赶紧往家跑。这一点把我感动了。

生:我也觉得她很孝顺。这么小的年纪摔倒了,本来应该疼得哭起来的,可是她为了让妈妈快些喝到水,她顾不得疼了,赶紧去捡水罐。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我从“匆匆忙忙”这里,想象到她可能是怕妈妈担心自己,所以她抱着水罐赶紧往家跑。

师:于是,你们决定帮助她—— 生:(齐读)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生A:(读课文)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仙女们,再来说说这一次你们为什么帮助她?

生:我觉得她很有爱心,因为天很干燥,小狗没有水就会死去,她爱小动物,自己都舍不得喝的水却给了小狗一点。

生:我也觉得她很有爱心,她觉得一只小狗也是一个生命,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死去。她把小狗的生命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所以我要帮助她。 师:于是,你们决定奖励她—— 生:(齐读)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A:(读课文)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师:仙女们,这回可不是小姑娘感动你们,而是小姑娘的母亲。

生:我觉得母亲很爱小姑娘。母亲都生病了,快要死了,这个时候最需要水,可是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这个母亲真是了不起,所以我要帮助她们。 师:是这圣洁的母爱感动了大家。

生:我觉得母亲可能是这样想的:我即使死了,也要让我的孩子活下去。 师:于是,就在这一瞬间,你们怎么样—— 生:(齐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生A:(读课文)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生:小姑娘很渴了,但是她看到那个过路人讨水,她能体会别人也很渴,就把水给了过路人。小姑娘心地很善良。

生:她咽了口唾沫来忍住口渴,而把真正的水给了过路人,很了不起。

生:小姑娘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这个人跟她不认识,她连陌生人都能去帮助。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师:于是,你们决定这样帮助她—— 生:(齐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五、领悟课文主旨

师:仙人们,刚才感动了你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是爱心。同情心。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都要爱谁? 生:要爱父母亲,爱长辈。 生:要爱自己的孩子,爱晚辈。 生: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要爱动物、植物,动植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师:在人的一生中,这几种爱每一个人都要拥有。

师:那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北斗七星。在人们迷路的时候,北斗七星等给人们指路。当人类遇到大的灾难的时候,人们看到这七颗星星,就能感到,这星星在告诉人类一句什么样的话? 生:爱能帮人们渡过难关,爱能为人间创造奇迹。 生:人与人要互相关爱。 生: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六、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再看经过部分,共写了几件事?每件事用一句话概括。

生:四件小事,小姑娘去找水,把水让给小狗喝,把水让给妈妈喝,把水让给过路人喝。 师:好。(出示文字课件如下) 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她把水让给小狗喝, 她把水让给妈妈喝, 她把水让给过路人喝。

师:能不能把这四句话合成一两句话来说?

生: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她把水让给小狗、妈妈和过路人喝。 师:故事的结果呢?

生: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变成北斗七星。 师:把起因、经过、结果合起来呢?

生: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她把水让给小狗、妈妈和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变成北斗七星。 师:聪明,学会概括课文内容了。

七、创编结尾,再续神奇

师:到这里,课文的情节还没有完。那些水流到一起,在小姑娘家门前形成一个清澈碧绿的水潭。你想,这时候,谁最需要水? 生:小姑娘最需要水。

生:小姑娘的妈妈快要死了,她最需要水。

生:那些小动物最需要水,那些植物,还有很多人都需要水。

师:这个时候,小姑娘会怎么办?请你再想象一个情节,作为故事的结尾,拿出笔写下来。这个情节要很神奇,比比谁最有想象力。 (学生续写结尾,5分钟。) 生:(读自己写的情节)小姑娘急忙拿着水罐,来到水潭边灌了些水,回到屋里,把水罐递给了母亲。当母亲把水喝完的时候,母亲的病居然好了。小姑娘看到母亲的病好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她走出门,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喊来喝水。 生:(读自己写的情节)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而那些水呢,流到一起,变成了一个碧绿的水潭。人们和那些小动物都到潭边来饮水。来喝水的人和动物越来越多,而那些水喝完了又冒出来,总也喝不完。喝完了水的人们都变得很精神,而且他们的心地也都变得很善良。这个世界也充满爱心。 生:(读自己写的情节)那七颗星星,在天上变成了一场雨。雨从天上落下来,动物,植物,人们,都被雨水淋到了,都复活了,万物都复苏了,地球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

八、拓展言语实践,延伸生活空间

推荐第10篇:七颗钻石

教案(七颗钻石)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里说了什么事吗? 评价:你已经学会了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课文内容,真了不起。

二、细读感悟

师:小姑娘先后把水让给了谁呢?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自由读读课文的3——7自然段。(生读师巡视摸底) 师:小姑娘先把水让给了谁,水罐有什么变化? 生:小狗

师:她为什么把谁让给了小狗呢? 生:小狗很渴。(很可怜)

师:你是从哪一句话看出小狗很渴?(很可怜) 生:有爱心

师:这是你从的想法,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师:你们是从小姑娘身上找原因,谁能从小狗身上找原因?

课件出示:她看见一只小狗躺在············(评价:是啊,这句话的确可以看出小狗很渴。)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想想|,哪个词,最能体现小狗口渴。(可怜) 生汇报

师:小狗多可怜(渴)啊,谁能通过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请大家试一试。(练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拓展:

师:小狗看见小姑娘抱者水罐,此时,他会说什么呢? 生汇报

师引读:这时小姑娘往手掌里———————————————————— 师:“捧”是课文里的生字,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字?(1——2个、齐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字,它是什么部首?你知道为什么“捧”是提手旁? 生:跟手有关(表示手的动作)

师演示“托”动作问:请同学们看,老师这样做是捧吗? 生:不是

师:怎样才是“捧”呢?哪位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 师动作演示:是啊,像这样双手托着就叫“捧”

师:小姑娘把水捧到小狗嘴边,小狗喝了水以后,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小姑娘接着把水让给了谁呢?水罐又有什么变化? 生汇报(让给了母亲、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师:小姑娘先把水让给了小狗,小狗得救了,接着把水让给了生病的母亲,母亲精神好多了。多么神奇的水啊!可是,这灌水还剩下很多吗? 生:不多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汇报

师:这句话里的哪个词最能体现水不多? 生:一些

评价:你真会读书

师:谁能给“一些”换个词(一点 很少 不多 一丝)

师?:从“一些”这个词我们明白了水罐里的水没剩多少,那从“清凉新鲜”这个词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水很清、很凉、很新鲜

师:看到清凉新鲜的水,小姑娘最想干什么? 生:小姑娘想喝水。

师:是啊,小姑娘也想喝水,她刚想喝一口时,看见一位过路人站在门外,他也想喝,他说————————————————————

师:同学们是整齐响亮地说,可这一个过路人是怎样地说?(脸色苍白 有气无力)课件出示

师:你明白什么叫“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吗? 生·············

师:是啊,脸色苍白是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只有病人才会脸色苍白。 师:有气无力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师:这个人太口渴了,所以一点力气都没有。咦,这个词里,“有”和“无”是一对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词里也含有反义词?

生汇报(评价:你真是学习的有些人,积累了那么多特殊的词)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当过路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时候,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小姑娘说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试读——指名、评价——齐读) 拓展:

师:当过路人这样问的时候,小姑娘心里又有什么想法呢? 生汇报

如果生说不给喝水。师:当时小姑娘有可能是这样想,可是最终却说————————

如果生说给喝水。师:是是,小姑娘就是这样想的,于是她说—————————————————————— 对比句子读:

师:如果老师去掉句子中的一个词,请大家读读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汇报

师:多么无私的小姑娘啊,把只剩下的一点水都让给了过路人。请大家再读读小姑娘说的话,把小姑娘的慷慨无私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你就是小女孩,我是过路人{1——2个}(评价:谢谢你小女孩)(太谢谢你了,你真是太有爱心了。)

师:男同学读过路人说的话,女同学读小姑娘说的话。

师:过路人接过金水罐,突然,从水罐里跳出闪闪发光的大钻石,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小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 这就是——————

师:哎,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找到一罐水是那么得不容易,可小姑娘自己却一口没喝,这又是为什么? 生汇报

师;你能用一两句话夸夸这位小姑娘吗?

三、结课

因为有了爱心,小狗得救了,有了爱心,生病妈妈得救了,有了爱心,过路人得救了。因为有了爱心,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有了爱心,银水罐变成了

金水罐,因为有了爱心,金水罐变成了7颗钻石。爱心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我们也要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如有时间:就让我们在爱的奉献中,读读课文的3——8自然段。)

第11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小猪变形记

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真烦。”他嘟囔着,“烦、烦、烦、烦、烦!总该有点儿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于是,他小跑着出去了。

跑到路边,他看到长颈鹿在吃树梢上的叶子。他瞪大眼睛,一个劲儿地盯着人家瞧,“我敢说,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突然,小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小猪咚咚地跑回去做了一对高跷,然后踩着高跷散步去了。

路上,小猪遇到了斑马。“嗨,下面的那位!”小猪跟斑马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我可以看到好几里远的地方。”

“你不是长颈鹿!”斑马大笑着说,“你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小心点儿。”

小猪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多久……

“哦,天哪!”小猪一边掸着灰,一边感叹,“看来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我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找来颜料,给自己画了一件奇妙的新外套,然后他一路小跑着炫耀去了。

“嗨!”小猪跟大象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斑马!你看,我身上有斑马纹。”

“你不是斑马!”大象大笑着说,“你是一只身上画着斑马纹的小猪,你马上就……”

“讨厌!”小猪叹了口气,“当斑马还不如当小猪呢!我敢说,做大象一定更有趣……”

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小猪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绑了两片大树叶。然后他跺跺脚,又出门去了。

“嗨!”小猪跟袋鼠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我能用鼻子喷水。”

“你不是大象!”袋鼠大笑着说,“你是一只鼻子上绑了塑料管的小猪。”

小猪正想争辩,突然……

“嗯----”小猪哼哼着,“当大象一点儿都不好玩儿!不过,当袋鼠一定很有趣.”他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小猪在自己的脚上绑了两个大弹簧,然后他踩着弹簧,一蹦一跳地出门去了。

“嗨!”小猪跟鹦鹉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袋鼠!我能跳得跟房子一样高。”

“你不是袋鼠!”鹦鹉尖叫着说,“你是一只踩着弹簧的小笨猪,再说你跳得也不高。”

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越跳越高……

……他蹦到了一棵树上,被倒挂起来了!

小猪挂在树上晃啊晃啊,“唉,要是我会飞该多好啊。”他从树上爬下来。不过,这样一来,小猪又想到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他找来羽毛和贝壳,给自己做了一对翅膀和一个大鸟嘴。然后,他拍着翅膀出门去了。

“嗨!”小猪跟猴子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鹦鹉!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我就能飞多远。”

“你不是鹦鹉!”猴子大笑着说,“你是一只披着羽毛的小猪,猪不会飞!”

猴子说对了。小猪根本没飞起来,他就像一块大石头,一头栽进了树下的泥潭里!

“真倒霉!”他躺在泥潭中央,吧唧吧唧地拍打着泥巴,“事情都搞砸了,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你说什么,当猪怎么没有乐趣了?我就是猪,我在泥潭里面打滚,觉得很好玩儿啊。你快试试吧!”

于是小猪也跟着滚来滚去……

他滚得越多,身上就越脏,身上越脏,他心里就越快乐。

“太棒啦!”小猪高兴得大叫,“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第12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 《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板书: 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一)细读第三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2.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

(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 3.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孝心)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4.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2.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3.拓展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4.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6,7自然段

七颗钻石

板书设计:

小姑娘找水

小狗 妈妈 过路人

爱心

第13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水罐

装满

神奇 还是满满的

爱心

变成了银的

变成了金的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的力量。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境

1、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读音情况。

钻石、焦渴、水罐、反正、递给、唾沫、涌出、新鲜、绊倒、瞬间、忍不住、喜出望外、匆匆忙忙。

2、[课件出示]

北斗七星

师:你知道这七颗星星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位于哪个星座吗? [课件出示]

大熊星座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那七颗最亮的星星就是北斗七星,它所在的星座叫大熊星座。《七颗钻石》就是它背后的一个神奇故事,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一起来研读这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研讨点拨 1、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

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这些都是旱灾造成的。[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师:此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此时的水有多么重要呢?

2、师:就在这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

到了一罐水,这篇童话故事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一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老师请4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这节课你最想解决哪些问题?

3、生自由提问,师相机板书。

4、是啊,水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板书:神奇)让我

们走进故事,先来解决为什么小姑娘一觉醒来后,罐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呢?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师: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旱灾,到处都没有 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事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生病的母亲找水,一定找了许多地方。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小姑娘都可能去哪儿找水?那在找水的途中又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呢?

师: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能找的地方小姑娘都找遍了。那她找到水了吗? 师:小姑娘不但没找到水,而且还累得怎么样了? (2)[课件出示] 大胆想像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大胆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3)姑娘醒后发现了什么? (4)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师:如果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就让学生猜一猜,水可能是哪儿来的呢? 师:不管是谁给她的,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她呢?

(5)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

的水了呢?

(6)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课件出示]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5、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

而且一点都没有洒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寻找答案。

(1)、[出示课件]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的心情怎样? 师:你是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

[出示课件]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师:指名读,要把小姑娘的高兴劲儿读出来。(生评价)

(2)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

姑娘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因为此时小姑娘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啊!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忍住了干渴,抱起水罐匆匆忙忙往家里跑时,被小狗绊倒了,假如你现在就是文中的那个小姑娘,老师就是一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你们,愿意吗?(愿意)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

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干什么呀? (3)进行爱父母的教育。

(4)同学们,现在谁知道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5)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齐读) 6、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下面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谁能解开这个疑惑。

(1) 你是从哪句话感悟到的呢?

(2) 课文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谁找到了?

(3) 想一想,小狗可能在小姑娘哀叫什么呢?

(4) 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5) 谁来说一说,木水罐变成银水罐的就真正原因是什么?

(6) 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小动物,可以看出她的爱是广博无私的。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

[课件出示]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

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7、水罐后来又为什么会变成金的呢?

(1)、[课件出示]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

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2)、指名读,其他同学体会小姑娘得到这罐水后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3)、她把水罐交给了母亲后,母亲说了什么?(指名读) (4)、从母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是什么让水罐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8、当小姑娘从妈妈手里接过水罐时,她渴的实在忍不住了,正想凑上

水罐喝水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播放动画课件]

配乐并配课文录音

(1)、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发生了什

么事?

(2)、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3)、小姑娘把水罐让给过路人时,她自己不想喝水吗? (4)、你从文中哪儿体会到的?请你用“~~”画出有关句子。 (5)、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小姑娘当时是多么想喝水,但她也强忍住焦渴,

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你从中能体会到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6)、使水罐发生这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交流感悟

1、[课件出示]

合作指南

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干旱之年,大地一片荒芜,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植物甚至大地将会怎样呢?

2、[播放动画课件]

配乐

3、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干旱之年,大地一片荒芜,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使世界变得如此美丽。你认为是什么让水罐发生这些神奇变化的呢?

第14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前完成。2.导语:同学们请看,(图片),看到了美丽而神奇的夜空,看到了明亮的北斗七星,大家一定想到了我们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生:七颗钻石。)

二、初读,理清脉络

过渡:对了,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这篇课文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你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76页,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水罐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那么谁来说一说水罐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钻石)(生1)板书: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钻石、清澈的水流)非常好。师从头说一遍。

3.那么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一次又一次神奇的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自然段,试着找一找答案。

好,大家都读好了,那么谁愿意说一说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 (爱心、善良)看来呀,大家都觉得是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变化。

4.那么我们从课文中都感受到了小姑娘对谁的爱呢?别着急,先找四名同学读一读这几个情节,2段、

3、4段、5段、

6、7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好,那么从这几个情节中你都感受到了小姑娘对谁的爱呢?(妈妈、小狗、过路人)都跟他一样吗?(一样)

5.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小姑娘给妈妈找水的情节,小声的读第2自然段,看看小姑娘是怎样给妈妈找水的?(生读)那么谁来说一说小姑娘是怎样给妈妈找水的?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同学们,小姑娘找水容易吗?看这句话“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她是怎么找的?哪些词?说明什么?(说明她找的时间很长,翻过的山比较多、找的很辛苦)是呀,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小姑娘是在什么时间去找水的?(夜里)在一天夜里,你们想想看,在一天夜里,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让你一个人去山上找水你敢不敢?你敢吗?你们都敢吗?那小姑娘为什么敢呢?(妈妈生病了)那你感受到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孝顺)是呀,多孝顺的孩子呀!同学们你们再想想,在攀爬山岭的时候,小姑娘会遇到什么困难?(怕不上去…摔倒.)那不找了,回去好不好)为什么?(

)是呀!即使攀爬再多的山岭、付出再多的辛苦,她也不怕,仍然坚持给妈妈找水。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小女孩找水时付出的艰辛读出来吗? 生1评:读出了小女孩的艰辛。

生2评:小姑娘,你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3)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姑娘她找到泉眼了。可是往昔泉眼的水,水流很快,可现在呢?(快没了、一滴一滴、速度非常的慢)所以小姑娘——怎么样接水的?小心翼翼的接水,什么样叫小心翼翼?(非常小心)生怕把水弄洒了。谁来表演一下这小心翼翼的接水。(师生共完成)非常的小心。同学们,小姑娘一滴一滴的接水,接了多久才把水接满?(很久)那我想问问,小姑娘你不累吗?小姑娘!你累吗?(生1:不累。为什么?)你很爱你的妈妈。小姑娘你等了这么久,才等来这一滴水,小姑娘,你不渴吗?怎么不喝一点呢?(生)你的话真令人感动。多么爱妈妈的小姑娘呀!

(4)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大屏幕)(生1)谢谢你,你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2)听出了小姑娘的辛苦。

(5)同学们,你们看(满水图)小姑娘的水罐终于接满了一罐水。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那个小姑娘,看到这满满一罐水,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激动)为什么会高兴呀?终于有水了。

6.情景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录好的录音:第一段)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生1:草木干枯)(生2:地干的裂缝)(生3:人都死了)(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图片)花草树木都枯萎了,许多人和动物都死了。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呀?(水---)山川河流需要--水、草木丛林需要---水、人和动物的生存同样也需要----水。可见水对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所以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你想想看,小姑娘看到了她有满满的水,她怎么能不高兴呢?是不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吧!好吗?(齐读第一段)

7.这样的环境下,当小姑娘接完这满满的一罐水,她怎么能够不高兴呢?此时此刻她恨不得马上把水送到妈妈的身边。可是这时候小姑娘看到了谁-----她把水怎么样了呢?(小狗、把水给小狗一捧)是呀,看到呼呼喘气的小狗,小姑娘把水给了小狗一捧。小狗喝完水,欢快的摇起了尾巴。

同学们,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却把水给小狗喝,你们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爱心、爱护小动物)正是因为她心灵善良,你们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图片:银水罐声音)木水罐变成什么了-----银水罐。多神奇呀!

8.小姑娘回到家,把水交给了妈妈,母亲喝了水,水罐又怎么样了呀?(图片:金水罐声音)你们看,太神奇了。

9.妈妈喝完水后,水罐里还剩下一些水,多么清凉新鲜的水呀!小姑娘刚要喝,她却看到了一个人,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好,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过路人)什么叫过路人呀?(素不相识、陌生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那过路人还说了一句话呢?你能把过路人在这样渴的情况下说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吗?(读)面对这个陌生人,小姑娘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你比我更。。。。。。全喝了吧。 ”)嗯,小姑娘说:(慢)你把它全都喝了吧!小姑娘,我想问问你了:这可是大旱之年,这点水可非常的宝贵,有了它就有活下去的希望阿,你怎么还把水给了过路人了呢?(因为他比我更需要水)(因为。。。。)说明你们很有爱心,为小姑娘的爱心鼓掌。

朗读:(1)同学们,文中这段写了小姑娘与过路人的对话,现在请同桌两个人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一个读过路人,一个读小姑娘。(自由读)(出示大屏幕:只读对话)

(2)俩人读(知道声音读的轻一些) (3)俩人,很好

(4)三人读:师读旁白。男:过路人。女:小姑娘。(你们体会的很好) 好了,更大的奇迹就要发生了,(视频)怎么样了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语句,读给大家听。读第7自然段时,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有两个描写水的词,(涌出、水流),之前在小姑娘找水的时候,水是什么样子的?(读2段)而现在呢?(特别多、源源不断的)

想象一下,大地上有水了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话,试着填空,(自由读)

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花儿不再(

),草木不再(

),人和动物(

)。(生1)运用了书上的句子。(提示:花儿开的。。。。草木长的。。。。)

(生2)真棒!

好了,同学们,你们看,那七颗钻石呢?(视频)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8段)

所以,到最后这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就是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只要天空晴朗,我们就能够看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爱心,水罐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其实,博大无私的爱就能够创造出奇迹。(板书:线:爱、奇迹)(音乐+图片)

同学们,(手指黑板)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让这七颗星星永远照耀着人间,这不就是爱满天下吗?你们说对吗?(音乐停) 10.作者介绍,总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图),相信同学们今后还会读到更多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你们看,这是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图),其实同学们原来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图书皮)卖火柴----、海的女儿等等,其实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读更多的童话故事,你们可以去故事中感受更多更神奇的爱的力量,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15篇:七颗钻石

18、《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干涸” “干枯”“焦渴”“喜出望外”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能体会课文句子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并且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能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罐发生的一次次变化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出爱心的神奇力量。

4、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重点难点

1、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懂得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要像小姑娘那样,拥有一颗如钻石般珍贵、闪亮的爱心。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看图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2、师:同学们把词语读得准确又流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钻石!(课件出示钻石图) 生观看图片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钻石吗? 生:……

师: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体会故事发生的背景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屏幕显示干旱图)

2、老师讲: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大旱灾的情景。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随意谈感受

3、(课件显示第一自然段)师: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走进这次大旱灾吧!请一个孩子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旱灾之大,之严重,划出来。

师:很高兴你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要是能读出水的重要性就更好了。其他同学找到词语了吗?

生说旱灾严重的词(如未说全或答错,师作引导) “干涸” “干枯”“焦渴”

师: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这三位同学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气可嘉。

师:此时此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生:水

师:那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对水的渴望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一段

师:就在这干涸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在这个好听的故事里,有一个会变魔术的水罐和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边听边画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 师播放课文。

(三)体会水罐的神奇变化

师: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把课文听得很认真呢?画出句子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作答

师生交流,学生回答后自己上讲台板书水罐的变化。 空→满→银水罐→金水罐→钻石 师:(课件显示水罐变化的句子)这就是大家找出来的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生分组读句子

师:读了这些句子,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举手说出自己的疑问。

师: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水罐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师:产生疑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读课文2-3段 讨论水罐发生了如此变化的秘密吧。 课件出示表格,讨论中完成表格。(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时间:4分钟左右 生汇报结果,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同学们的合作学习表现真棒,接下来的学习,相信大家会表现更棒。

四、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一)品味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师:请同学们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师:小姑娘是在什么时候出门去找水的? 生:晚上

师:假如你是这个小姑娘,在大晚上为母亲找水,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恐惧、害怕、、、、、、

师生一起总结: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一定吃了许多(苦头),让我们一起读出她找水的不容易来吧!

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生齐读。

老师指着板书总结:这孝心就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

师:现在,小姑娘有满满一罐新鲜、清澈的水了,小姑娘会有什么心情呢? 生:、、、、、、

师:像这种高兴,意外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喜出望外。 师:那读出小姑娘的喜出望外来吧。 生: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老师双手做捧水罐的样子):现在,小姑娘们有水了,满满一罐清澈新鲜的水,她想喝吗?为什么?为什么又没喝? 生回答

师:小姑娘心里挂牵母亲,抱着水罐往家跑去,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小狗、、、、、、

师:平时出现这种状况,水罐一定(摔坏了),水罐里的水一定(洒了)。事实如此吗?抽生回答。

生按课文内容回答

师:为什么如此神奇? 生回答

师小结:是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再一次展现了神奇的力量,即使水罐掉在地上,水罐里的水依然是(满满的)。

(二)品味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师:当小姑娘捡起水罐,她又怎么做的呢?抽一学生读。 生读句子

老师指着板书和学生一起小结:此时,因为(小姑娘对小狗的爱),所以木水罐变成(银的)。

(三)品味妈妈对小姑娘的爱

1、小姑娘回到家,把救命的水交给了妈妈,她多么爱妈妈啊!妈妈却又把水递给了小姑娘,说——(抽一学生朗读)“反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了)。

2、太神奇了!孩子们,是什么让水罐变成金的了?

3、老师指着板书和学生一起小结: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妈妈对(小姑娘的爱)让水罐变成金的了。

(四)品味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老师读句子“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重读过路人三个字)

这个过路人和小姑娘什么关系?(既不是……,又不是……)

3、设身处地地想象:这么一个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的陌生人讨水喝,又是怎么做的呢?抽一个平时朗读好的学生学生读小姑娘的做法。

5、老师表扬:“我觉得你读咽了一口唾沫这个词语读得真好!”全班同学来读读这个句子。师:小姑娘那儿送的是水啊!她分明是把生的希望送给了过路人,这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小姑娘。

老师指着板书和学生一起小结:这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博大的爱,让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

师屏幕显示水流图)看,这爱的清泉越涌越多,向干涸的大地流去,向干枯的丛林流去,现在,地球上有水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明白道理

师总结全文:现在,我们已经明白,是爱(板书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小姑娘和妈妈的心像金子一般美好,像钻石般珍贵。可见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神奇的,那让我们共同感受。请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从生字、词语、启发等方面) 生自由谈收获,师做针对性的评价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所说所想,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会满载而归,同时老师也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获得钻石的方法。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用爱创造奇迹。 接下来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做。

第16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通过七颗钻石的神奇,激发学生想象、联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水罐的变化过程,感受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幻灯片、小黑板),《让世界充满爱》的歌碟或磁带。

学生:收集北斗七星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那么神秘,我们对它有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神话故事?(生:嫦娥奔月„„)看到那夜空中美丽的星河,又让你想到了哪些神奇的传说呢?(生:牛郎织女„„)虽然这些都并不存在,但那传说中的美丽让我们入迷。遥望北方的星空,你看

到的最亮最亮的是哪几颗星?(生:北斗七星)(点击课件,出现北斗七星的画面。)关于这明亮的北斗七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耀眼的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述一个美丽的传说——《七颗钻石》。板书课文题目:七颗钻石

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曾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正确,能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指名读带注音的生字。涸hé绊bàn舔tiǎn凑còu唾沫mò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4勾画出文中的生词、难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积累。

5朗读课文,直到读得正确、流利。

6思考:文章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说出故事概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小组合作研讨课文。(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完成CAI展示的内容,尽量用自己最简洁的语言。)课件展示问题内容。(也可用幻灯片或小黑板替代。)水罐的神奇

变化人物的什么行动歌颂了什么边读文章边填写图表,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1水罐第一次神奇变化。(无水→装满清水)

(1)水罐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小姑娘去给母亲找水。)

(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3)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这时她做了一个梦,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梦?请描述一下梦中的情景。

(4) 思考:作者歌颂了什么?(孝心)

(4) 思考:作者歌颂了什么?(孝心)

2水罐第二次的神奇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歌颂了什么?(跌倒后端端正正地放着,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3水罐的第三次神奇变化 。(木水罐→银水罐)

(1)人物的什么行动后使之变化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2)指名读相应的文字内容,体会小姑娘的善良。

(3)思考:这次给小狗喂水使之变化,歌颂了小姑娘一颗什么样的心呢?(善良)

4水罐的第四次神奇变化 。(银水罐→金水罐)

(1)在人物的什么行动后水罐发生了变化?(母亲把水留给小姑娘。)

(2) 母亲给自己的女儿留下的不仅是那甘甜的清泉,而且留下了生的希望。这又是歌颂了谁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母亲

那伟大的母爱。)

(3)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评议,体会母亲的话中包含的感情。抽生朗读,师适时点拨并范读。

5水罐的第五次神奇变化。(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北斗七星。)

(1)在小姑娘什么行动后水罐发生了变化?(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

(2)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出现是偶然的吗?他可能是谁?

(3)小姑娘难道不想喝水吗?找出描写小姑娘想喝水的语句。她为什么这样做?(爱心)

(4)找到相应的内容,自由读,读出感情,抽生检查。

(二)大家为什么都这样渴?找出原因。齐读第2段,讨论并说说自己的发现。(“所有”和两个“都”说明旱情之严重,所以大家都很需要水。)

小结:是啊!动物、植物和人类都被这罕见的大旱灾折磨得奄奄一息!水在这时已成为了生命之水、生存之水,而小姑娘却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了别人。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

四、强化感悟,拓展延伸

1生齐读最后一段。问:孩子们,最后七颗钻石变成了什么?

2讨论并交流:你认为明亮的北斗七星代表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代表了爱心、善良的心,是由爱心变成星星,希

望爱心像北斗七星一样,普照人间„„)(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五、课堂总结,课后探究

1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熠熠生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有你、有我„„同学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声中,结束讲授。

2阅读了这篇童话作品,请动笔写写你的感受吧。(150字左右的读后感)附:板书设计七颗钻石水罐爱心想象北斗七星

第17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童话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4、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二. 教学重难点:

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媒体再现法 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

1、(播放课件)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遭受过一次特大的旱灾,接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生活在这里,你最想得到什么?

生答: 水。

2、师:是的,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出示课件)她找到水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 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1) 开火车读生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看,老师让生字带着它的朋友一齐走进了咱们的课堂,谁能读一读?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

生: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忍”字上半部是“刃”,别忘了左边的点。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还能用它组个词语吗? 生:忍耐。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请你勾画出来。

6、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7、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2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

生:喜出望外。

师:好,看大屏幕!(小姑娘喜出望外„„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姑娘很爱妈妈。

师:你能边读边感悟,真会读书!谁能象她这样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 生: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

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妈妈非常疼爱女儿。

师:你感受过这番疼爱吗?那你就带这份感受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

3 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生:妈妈,我爱你!

师:妈妈听到你的话一定感到很欣慰,甚至会流泪。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再也忍不住”说明小姑娘非常想喝水, “咽了一口唾沫”又说明她强忍住了。说明小姑娘太有爱心了!

师:你体会得太深刻了,学习语文就应该像她这样边听边体会。那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谁还想再读一读?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生想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喝水、打水;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喝个够;小河丁冬丁冬想起来;土地湿润了,草木生长了„„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生:让小姑娘的爱心永远在天上闪光。

(三) 总结扩展

师:请同学们往前看,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流出清澈的水,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生:小姑娘的爱心(妈妈的爱)。 师:小姑娘曾经把爱给过谁? 生:妈妈、小狗、过路人!

4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

生: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

生谈。

(四)启发阅读 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迎秋里实验学校

孟喆

《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生动的情节,赞扬了小姑娘美好、善良的心灵,似钻石般永恒,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关爱他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围绕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找,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呼唤孩子们的爱心意识。

一、创设情景 引发情感陶醉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

5 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何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精心设问,读中感悟想象

这篇童话很明显是以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体现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如果直接设定问题:“你感觉课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为学生下了一个套儿。反复考虑,我大胆放开,让学生自主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课文读完了,你都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拽出“水罐的神奇变化”,导入课文的分析。虽然这样有些冒险,但我感觉我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真正做了一次学习的主人。之后我又围绕这一主线让学生勾画神奇的句子,在“神奇变化”中品读、感悟小女孩广博无私的爱心。特别是让学生闭眼想象地球上“久逢甘露”的景象,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把眼前的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做到了课堂的延伸,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童话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体现。最后的谈话让学生把语文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奉献爱。介绍阅读和赠送名言,让爱的种子再一次悄然无声的融入孩子的心田,使课文感情得以升华。 这是我对这一节课的简单设计,当然有很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人批评指正。

《七颗钻石》评课

迎秋里实验学校三年级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

孟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较好的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

6 读、想象与感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语言具有激励性

孟老师上课教态自然,非常有亲和力,凌驾于课堂的能力非常强,语言精彩,生动,评价语特别能激励学生,整堂课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生机勃勃。

二、抓住主线,走进文本

孟老师在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水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神奇)从哪些地方发现它的神奇?这样两个问题,虽然简单,可是却成为后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教师归纳:(1)装满水(2)水没有洒(3)变成银罐。(4)变成金罐。(5)跳出七颗钻石(6)变成七颗星星。这是本文的明线,接着作者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暨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体会逐渐升华的爱心)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三、注重方法,阅读文本

在指导学生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这是由文字表层的故事进入文字丰富内涵的主体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孟教师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课也体现了以上思想的运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特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四、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明。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引子,感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也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在课堂的结尾,老师有感情地诵读爱的名言:和介绍阅读,为下一步学生的讨论做了无言的指点。接着总结:爱不仅在童话的世界里,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说说身边的爱心小故事。全班同学交流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点点滴滴。这一环节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由他人的感受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进行心灵的交流,为学生课后的行动作无声的提示。

总之,孟老师所讲的《七颗钻石》一课,能够让学生在读中找,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呼唤孩子们的爱心意识,课上得扎实,生动。

第18篇: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3、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重难点 :

1、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布置学生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认读词语(课件展示)

瞬间 干涸 绊倒 舔水 唾沫 焦渴 涌出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二、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北斗星图片)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在正北方,有排列成勺形的七颗星星,闪闪发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星座吗?(这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七星。它的光芒普照大地,在夜晚给迷路的人们指引方向。)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与北斗七星有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去了解它神奇的来历。

三、品读、领悟内涵──爱是变化的力量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 (出示相关句子品读) 师: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

(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课件展示图片)

师:因为没有水,大地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所以,当时最缺的是什么?(水)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生命)

1 过渡:是呀,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水呢,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眼看着旱灾将毁灭一切时,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木水罐,要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板书: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展示句子)学生自读。

2、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3、师:在这个漆黑不见五指的夜晚、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小姑娘怕吗? 生: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要挽救妈妈的生命。 师:正是一份爱的信念,使她充满了力量。

师:你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她对妈妈的爱?(哪儿、累倒、睡着了) 师:她可能到过什么地方? 生:小溪边,大河旁......师: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实在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想像一下,她会做什么样的梦呢? 生:(展开合理想象,自由发言)

过渡: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看童话故事,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1、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水罐是神奇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水罐如此神奇?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水罐变化的句子体会体会。

(四)、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汇报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竟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空水罐装满了水,板书:满)

师:谁来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这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师: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孝心使水罐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板书:孝心)

指导朗读: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2

2、看见这罐清澈新鲜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时想的是什么呢?(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② 多么孝顺的小姑娘呀,她爱妈妈胜过爱自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 ③ 我觉得这“抱”字,换成“拎、提”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水很珍贵,用“抱”更牢固,不易洒出。)

(五)、讲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这罐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水罐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变化的原因是不是也和爱有关呢?请同学们先快速地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在这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呢?(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回答水罐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给小狗喝?)

小姑娘有一罐水,给妈妈舍得,给小狗舍得,给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无私,这就是。

2、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善心呀!所以生命之神点木成银。(板书:银 爱心)

3、谁体会到了小姑娘这份爱心,来读给我们听听(指名朗读)

(六)、学习第四段:伟大的母爱

师: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你画到得句子。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生读母亲的话)

1、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

2、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

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亲需要这生命的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这次变化是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创造的奇迹。──你们发现了吗,水罐的奇迹不在于小姑娘一个人,而在于爱的行为。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发生。

3、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 板书:金 母爱 )

3

4、齐读这段。

(七)、对过路人的爱:

1、(出示句子)“再也忍不住了„„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

师:小姑娘为什么再也忍不住了?你从哪体会到?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并配上动作。

2、出示填空:(师引生答)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却忘了______。

3、小结:忍不住了可还在忍,而且是如此艰难的忍了,是为了帮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再次体现了小姑娘无私、崇高的爱。

因为小姑娘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才会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板书:善心 钻石 水流)

4、小结:(出示课件)同学们,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摔倒了水罐还是满满的,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爱心的力量创造了奇迹。)所以,七颗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5、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出示句子)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向门外流去,向____流去,向____流去„„草儿____,花儿____,树木____,牛儿羊儿____,老人、孩子、小伙„„

三、探究:课堂升华──爱是真实的奇迹

1、师朗读最后一段并小结:

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北斗星,你觉得作者安排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祝愿吗?(就是告诉人们,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普照人间,指明方向!)

2、你明白了故事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作为题目?

(七颗钻石,化成了北斗七星,给人们带来光明,为人们指引方向。它象征着:让小姑娘的爱成为你心中永恒不灭的指路灯,永远拥有爱的心灵。) 板书:让爱指路

四、(出示课件)分组朗读:爱的箴言 ,体会大爱无边。

五、课外拓展

4 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和事或者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关于爱的小故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生动手写后与大家分享,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六、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要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最后就让我们一起用歌曲《爱的奉献》结束新课吧!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水罐: 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神奇) 孝

让爱指路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它以离奇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小姑娘如钻石般美好、闪亮的心灵,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关爱别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

文章以水罐的变化为线索,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孝心,分水给小狗喝的善心,母亲让水给女儿喝的伟大的母爱,小姑娘最后把水让给陌生的过路人喝的爱心。随着水罐变得越来越珍贵,小姑娘的那份孝心、善心最后升华为博大无私的爱心,境界也越来越高尚。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琢磨,最后决定抓住水罐神奇变化这条明线和是孝心—爱心—母爱—善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5 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感悟、理解、体验。

教学中我用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相距很远,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了图片来展示当时的场景。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精心设问,读中感悟想象

这篇童话很明显是以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体现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在“神奇变化”中品读、感悟小女孩广博无私的爱心。特别是让学生想象小姑娘睡着后会做什么样的梦,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做到了课堂的延伸,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童话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体现。接下来,小姑娘的爱心换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又是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之前没有发言的同学创造了机会。最后让学生把身边关于爱的故事写下来,使语文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奉献爱。让爱的种子再一次悄然无声的融入孩子的心田,使课文感情得以升华。

三、体现课标,紧扣小专题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的奉献”,结合专题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得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

2、小练笔环节,提问学生较少,没有顾及更多学生。

6

第19篇:《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焦渴、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唾沫”等词语。

2、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导入

1、检测生字新词的情况。

1 / 8

(1)出示:竟然、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咽下、绊倒、递给、瞬间、唾沫、涌出等。

2、订正,并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描述了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并跳出七颗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七颗星星。)

二、图文结合,理解故事背景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旱灾严重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了水源。“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说明植物干枯,人和动物因缺水而面临灭绝。)

2、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当时的危险状况和他们对水的渴望之情?(指名读)

三、透过变化,感悟爱心

过渡:这么严重的缺水现状,小姑娘却要为生病的母亲出去找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2至4自然段,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

2 / 8

会有这样的变化?结果如何?

(2)小姑娘找水过程中,她遇到了哪些情况?她做了什么? (3)小姑娘具有什么品质? 2.自主学习,自主解答.3.汇报学习,适时点拨。

空的木水罐——有水的木水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次变化。

(1)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导学: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变化。自读第2自然段,用笔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找找原因。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组内交流探究,教师随机指导。 ③学生汇报画出的重点语句。 (2)深入读文,想象感悟。

①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哪儿也找不着水”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姑娘去过很多地方找水。)

②导问:想象小姑娘可能去过哪些地方找水呢?

③导学:走了那么远的路,可怜的小姑娘太累了,以至于累得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竟”

3 / 8

是什么意思?

④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小姑娘的心情:看着这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的心情如何?(特别意外,特别高兴,喜出望外。)

⑤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小姑娘此刻的心情?(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⑥猜一猜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呢?(小姑娘为妈妈找水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3)小结:是啊,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上天,使空的木水罐装满了水。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一次变化。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3、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在学习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的时候,是先读段落,再找相关的重点句子,边读边体会这些句子,其中还可以穿插自己的想象,最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板书:读——找——悟——想象——再读。)

过渡:下面我们用这种读书方法继续学习课文,找找水罐后几次变化的原因。

4、学生在小组内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第二次变化。①多媒体课件出示: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4 / 8

a、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体会小姑娘的心情以及人类的本能。做动作“抱”体会小姑娘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根据“给妈妈还不够”“赶紧”“跑回家去”感受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b、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齐读。评价。)

②导问:为什么小狗只是“哀哀地尖叫”?(焦渴。) 为什么水没有洒?(孝心的神奇力量。)

(三)第三次变化。①多媒体课件出示: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a、抓住“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这句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她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b、指导朗读: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②想象说话:小狗喝了水变得欢喜起来,如果小狗会说话,它会说什么呢?(指名说)

③小结: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变成了银的。

(四)第四次变化。

5 / 8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②导问: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伟大的母爱) ③指导朗读:生病的妈妈是怎样讲话的?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读)

④小结: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所以水罐变成了金的。

(五)第五次变化。①多媒体课件出示: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a、导问: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b、想象说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②导学: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可她却把水让给过路人,小姑娘的爱心是多么无私呀!奇迹再一次出现,所以——

多媒体课件出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6 / 8

④导学: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她不仅关心自己的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的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唯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5、小结:我们回顾一下,水罐发生这几次变化(空的木水罐——有水的木水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水罐的变化都是源自——爱心)。

6、谈谈小姑娘具有什么品质。

导问:想一想,如果没有爱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四、揭示课题,总结全文。

1、课文用“七颗钻石”作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

2.回归板书,总结。

3、导学: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中,能不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爱和大家分享?(说说自己身边关于爱的小故事。

五、布置作业

1、能复述这个故事。

2、完成课后练习题。

7 / 8

板书设计

8 / 8

第20篇:《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

》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了解“钻石”(图片)3.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听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神奇

3.自由读文,圈生字,继续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师指导,达成共识。

三、认字学词

1.分层次指导会认的生字 2.认读词语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指名说记字方法 2.指导归类记字方法 3.指导书写

五、读文思考,感受神奇。

1.默读课文思考: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汇报,师板书。3.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每字两个,组一个词

2.把《七颗钻石》这个童话故事讲给身边的人。

第二课时

课前3分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一.复习字词

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复习巩固。(带拼音)

钻石 焦渴 水罐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唾沫涌出 新鲜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比一比、会组词

罐(

)渴(

)添(

灌(

)喝(

)舔(

) 二.感知变化的原因。

1.感悟孝顺 :请同学们读读

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姑娘孝顺的句子。(巡视了解情况)

小结:如果说小姑娘费尽千辛万苦为妈妈找水是孝顺,那么她在自己极其干渴的时候却能忍着不喝,把水留给妈妈,就更加孝顺。小姑娘就是这样感动了上天,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这是上天对小姑娘的奖赏。 2.深入体会小姑娘的善良。

A.感受对小狗的同情。B.感受对陌生人的同情。

小结:无论心里多么舍不得,小姑娘还是心甘情愿地把最珍贵的水送给了素不相识的人,这才是真善良。 过渡:上天被她的善良感动了,从金水罐里射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水罐的变化真神奇啊。

三、体会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①课文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作题目而是用“七颗钻石”呢?

②这七颗钻石要是留在小姑娘自己家里,难道不好吗?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引起学生争议,展开讨论揣摩作者的意图。)

四、心灵的感悟:

五、爱心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突然间离开了缆索,急速地坠落。十几条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一刹那,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洁。韩红把孩子接到家里做自己的儿子,就这样韩红当了一个未婚妈妈。每年到了孩子父母的遇难日子,韩红总带着孩子去他亲生父母的坟前祭拜他们,每次看到孩子那副伤心的样子,就感到心酸,于是发誓要把孩子抚养成人,重新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然后,韩红就写下了《天亮了》这首歌。

六、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七、放飞想象:《七颗钻石》这个故事真神奇展开想象续写。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