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四步法(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31:2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工作汇报四步法

给领导汇报工作,特别是给高层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简明扼要、提高效率,讲究方法,工作汇报四步法。不管是书面汇报还是口头汇报,都应做好以下几点:结论前移所谓结论前移,是指汇报任何工作时,先说结果。有的人汇报工作时,从头到尾,先讲过程,最后才有结果。领导听起来很费劲,也浪费领导的时间。当我们先汇报结果,领导会根据自已的情况决定是否听取事情的经过,或者提问式地了解一些简单情况即可。既节省领导时间,自已又少费功夫。数据说话能用数据说明问题的,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工作汇报《工作汇报四步法》。复杂的数据表格化,做到数据清楚,有据可查;有历史数据的,要做对比分析;符合标准管理原则的,要求用标准循环原则进行对比分析。让领导一目了解。条理清楚给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先理清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自已心中一定要先理清楚。有的人给领导汇报工作很紧张,再加上准备不足,汇报工作时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领导听得云里雾里,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汇报工作前,你先得拟清思路:你要汇报的结果是什么?你要强调的重点是什么?你需要领导明白的问题是什么?你需要得到的支持是什么?你下步要进行的工作是什么?等等,你需要一一列出来,写清楚。如果是口头汇报,最好也写出清单握在手中,以免汇报时出现差错。立即行动给领导汇报完工作情况,领导对你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可能就没有后续工作要求了。但往往有些工作不令领导满意,会提出新的要求,这时你需要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不明白的地方立即询问,了解领导的真实意思,方便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千万不能似懂非懂就去处理事情,结果往往与领导意思相差太远,影响工作绩效。当搞清楚领导的意思表示以后,就需要立即行动。不管领导对分配给你的工作是否限制了时间,你都得尽力尽快处理,提前完成。当你手中有比这工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时,你必须先给领导汇报你的处理时间,以了解领导的需求,有利工作顺利开展。当某项工作很复杂,处理时间较长或需要分阶段进行处理时,要随时给领导汇报你的工作进程,以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进度。

推荐第2篇:四步法

“四步法”教你如何拿下中考英语书面表达

更新时间:2014/2/12 8:36:29 发布者:佚名

很多同学反映需要中考英语写作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系统整理出了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之备战四步法,希望能对在这一方面有困惑的同学有所帮助。中考英语书面表达(15分左右)属于综合运用型试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各项语法知识、正确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善于理解情景提示的内容,抓住要点和中心思想能力,是“压轴题”。郑州树人中学李庆华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培养好写作兴趣,并进行点滴的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稳步提高能力,达到理想效果是非常快捷的。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以及近几年编写指导学生中考英语的经验,给出了四个步骤,初三学生不妨在寒假里按此法多多练习。多关注焦点、热点、人文关怀类题材

李老师告诉记者,近几年的中考书面表达命题常见题型一是根据所给标题写作,即命题作文,如 Myschool/family/cla/hometown等;二是根据英语情景提示写作或者是根据表格提示写作,即话题作文;三是根据一幅图画或者带有一些图片说明的题目,即看图写作。

这三种都属材料作文,特点是给出特定的书面材料,并准确地记述、描写、转达某一活动的内容或动机,从而达到书面语言交际的目的。体裁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英文书信、E-mail、感谢信)、日记、请假条、便条、讲稿、启事、电话留言条、贺卡、发言稿(值日报告)、介绍、通知、看图写话等。李老师着重强调了一点,近年的中考英语作文基本上是材料作文。这些题材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体现人文关怀。所设计的情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写作题材源于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也有利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所以,学生在复习时要多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人文关怀类题材。

打牢基础,养成勤练习的好习惯

李老师表示,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使书面表达行文流畅,语言丰富、得体,就要按题目的需要和自己实际英文水平,扬长避短,选用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词、句,注意时态、语态等多种句式的交替使用。

“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平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养成练习的好习惯;多研究中考书面表达的要求,重视技巧训练;适时进行备考训练。”李老师提醒学生要掌握中考书面表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这些能力包括: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基础上写出句意完整、语法准确的句子;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图片、图表及英文词汇完成应用文、话题作文和看图作文;切中题意,文理通顺;上下文连贯,逻辑正确;要素完整,语言得当;格式正确;无拼写错误及大小写错误,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四步法轻松“拿下”书面表达

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以及近几年编写指导学生中考英语的经验,就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如何能够在考场有限时间内得高分,给出了四个步骤,初三学生不妨一试,并在寒假里按此法多多练习。

认真审题包括文字说明、图表、短文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以及参考词汇、字数要求等,准确把握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理解主题大意,审清文体,确定格式,确定人称、主体时态。

列出要点结合提示信息,把涉及的所有写作要点逐条列出,编写要点提纲,组织语言。如:1.开篇句:I thinkthat.。。我认为......;It is often

saidthat....。。人们经常这么说......2.连接句:Among all the given reasons, oneshould be mentioned。在所有理由中,有一个值得一提;The main reason why......isthat....。。之所以....。。的主要原因是......3.结束句: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和说明文采用自然结尾法;夹叙夹议和发表观点类的文章则往往有结束语,首尾呼应。结尾的形式也因文章类别和开头的风格而灵活多变。如: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we may safely reachthe conclusion that„„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另外,书信的结尾常有以下形式的祝福语:Bestwishes; 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等。

完成写作写作时语言要纯正地道,避免母语的影响;用多种表达方式,避免重复和呆板;使用熟悉的短语、句式,提高准确率。如:1.并列关系的过渡词:and,as well as, 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both...and„„2.转折关系的过渡词:but, yet, however„„3.时间关系的过渡词:first, second,third, and then, finally, after, before, after a few days,

atlast„„4.空间关系的过渡词:near (to), far (from), in the front of, beside,behind, beyond, above, below, to the right„„5.比较关系的过渡词:in the sameway, just like, just as„„6.对照关系的过渡词:but, still, yet, however, on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7.递进关系的过渡词:also, and, then, too, inaddition„„8.因果关系的过渡词:because, since, then, so,therebefore„„9.解释说明的过渡词:for example, in fact, in this case, for,actually......10.强调的过渡词:in fact, in deed, necearily,

certainly,without any doubt, truly, most important„„11.目的的过渡词:for thisreason, for this purpose„„12.列举的过渡词:for example, suchas„„13.总结性的过渡词:in conclusion, finally„„

仔细检查查格式是否有误;人称、时态是否恰当;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注意英汉表达的差异;字母大小写;字数是否合乎要求等。

推荐第3篇:工作总结四步法

2011年终工作总结

四步走:

1.第一步:

开场白。开场白要尽量简短,最简单的模式:“XX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一年中,我们做出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2.第二步:

部分业绩。开场白写完,直接进入主题,部门业绩从格式上来说分为文字部分和数据表格部分,不分先后顺序。文字部分主要阐述部门一年所做的成绩,挑主要业绩讲,比如一年中举办的美食节、部门做的重要调整和开的重要会议、给员工做的培训、厨师长个人实行了什么措施、厨师菜品创新情况、员工管理情况、菜品销售情况等等,文字部分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忌空话套话废话。数据图表部分列出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总流水、总成本、创新菜品数量、创新菜品成功率和点击率、总毛利率、各个档口销售比重、节能数量等等,最好与上一年的数据一齐列出,做个同比分析。

3.第三步:

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部分事实上是你向领导提出一些建议,需要领导配合解决的问题,所以写的时候要慎重,一些你自己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就不需要这个年终总结中提出来了。比如你认为因客流增长带来厨房压力增大,而厨房结构已经不适应餐厅发展需求,需要改造;员工服务意识跟不上,需要开展一些培训等等。如果没有这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大致写写目前一些需要继续加强认识的问题即可。

4.第四步:

对新的一年的展望。这部分内容主要看你个人对未来一年有何设想,尽量具体化,不要全是“新的一年我将怎样努力”之类的话,尽量巧妙地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来,比如新的一年要加强能源节约、加强前厅与后厨的沟通之类等等。

推荐第4篇:古诗教学四步法

古诗教学“四步法” 剑门中学 刘少华 中华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各呈异彩。同时也因古诗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包 容性强, 使得教育难以把握其要旨, 学生不易理解其精髓成为教与学的难点之一。 我在从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总结了古诗教学“四步法” ,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知背景。试作者在写诗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处在一定的社会 背景之中也与写作时的心绪有关,因此,对诗的写作背景做充分了解是学好古诗 的前提条件。如教《早发白帝城》 ,就要知道李白因李璘事件遭放逐而中途遭赦, 才能体会诗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乐、高兴之情;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就要了解“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才会明白杜甫的这首“平生第一快诗”的思 想内涵。

二、读诗文。这是学古诗的基础。读是有声的感染,读可使书面语言化为 有声的语言,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从中感受“美” ,从而由“美”中生“情” 。 古诗是吟诵的文学,学习古诗必须注重读,诵读时既要读准字音,更要明确诗的 韵脚、节奏、重音,从而达到声情并茂。我们读古诗要克服读成顺口溜的毛病, 更不能唱读。

三、明诗义。这是古诗教学重点,也是大多教学者注重的环节。要在熟读诗 文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义,特别是词的古今义区别,在诗文中不能混淆,否则要 闹出笑话。如“妻子”今义只指妻子,而古义是合成词,应理解为“妻子儿女” 之义。在理解每句词义的基础上,明白诗句和诗文的含义。

四、体诗情。诗是作者“不平则鸣”的产物,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观察和慨叹,又抒写作者对人生、对世界观的看法。有的诗描绘了优美的 大自然,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写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的诗再现了社 会风貌,从中体现人类的美好;有的诗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作者对人 民战争及统治者不同的看法„„这些都要读者根据诗文细细玩味, 才能理解诗人 写作的目的,从而在诗中受到美的陶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启迪人的心灵,明白 人生的含义,达到诗文“教化”的目的。 以上“四法”要灵活运用,教时既是教师的讲授之法,学生学时也可作为学 法予以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推荐第5篇:现场培训四步法

现场培训四步法

我们在生产现场管理时,经常会对员工进行操作方面的培训,没有一个良好的培训方法,工人的误操作就会增加,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就无法保证。下面介绍一下国际上通用的现场培训的四步法。

培训前要首先集合员工,让大家安静下来,能全神贯注的听你讲话,并提醒还没有进入状态的员工注意。另外还要留意所有的员工能听清楚你的讲话,能看清楚你的动作。下面开始培训

一、讲解:

讲解就是把这个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先说

清楚,这个操作有什么用,怎么样做,要注意

检查什么,操作的技巧在哪里。操作中会出现

那些问题,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客诉。

二、领班示范

要教别人,自己必须先会做。讲解完后,领班要亲自做一个示范给大家看,别做边讲解,让员工理解操作的方法。

三、工人试做

大家听了一遍,看了一遍,那么就让工人试做了。可以先选出一两个聪明伶俐的员工在台前试做,领班在旁边指导,纠正做错的地方。也可以全体试做,逐个再指导。

四、纠正、指导

全体试做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共

性的不熟练的地方。那么领班可以再演

示一遍。另外,全体试做的时候,领班

和副手一定要逐个的进行纠正和指导。

对于做的快的,好的,要马上表扬,号

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对于操作失误较多

的,不能训斥羞辱,要手把手的教会。

关于现场培训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那就抓紧试一试吧!

推荐第6篇:现代诗歌品读四步法

现代诗歌品读四步法:

第一步:整体感受:知内容,味情感

一首诗,首先得知晓它的内容。要知晓内容,别无它法,只能是一读再读。我认为,一首诗起码得读三遍:初快读,知大概;再慢读,晓风貌;三细读,明情感。通过这三读,应该对诗歌的线索有了较为明晰的看法,情感的类型有了较为清楚的感味。

而诗歌的线索不外乎两种:

一、事件之发展跳跃;

二、情感之变化起伏。很多时候是双线推进的。

而情感,无非也就是三种:一雄壮、一悲凉、一淡然;或者曰:一热、一冷、一和。

但人是阴阳之合体,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怅惘;故有“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矛盾。

故:情感的明晰,除了借助于读外,还要读者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关键词句,细加推敲,往往会让你在瞬间恍然大悟。这些关键词句一般在收尾,因为诗歌往往注重首尾呼应——首句标目、卒章显志;有时候,也在中间,既能承上又能启下,同时点睛。

对于内容,我们可以一联一联的来分析,把起承转合弄明白。 对于情感,其实常常就是那么几种,具体点说:

一、忧国伤时:或揭露昏庸残暴统治;或反映战争离乱苦痛;或针砭时弊同情人民等。

二、壮志雄心:或建功立业之豪壮;或壮志难酬之悲叹;或怀才不遇之伤感等。

三、思乡怀人:或念亲朋;或思好友;或想伊人;或愁行旅;或依依离别等等。

再有伤春秋、叹死生等,不一一列举,读者用心既能知晓。 第二步:具体分析:明情节,品意象

三读之后,内容初明。这时候当具体分析情节,力求深入明了内容,看诗歌说了什么。按照什么逻辑说的。比如分析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分析起来就是这么几个情节:招手作别→康河美景→寻梦漫溯→梦幻高歌→现实沉默→挥袖而去。情节明了,那么对诗人在康河的徘徊不舍也就如在目前了。并且深入探讨情节,让我们感知,康桥这个地方不仅有着精美的风景,更有着诗人美好的过去,诗人的青春在这里度过,诗人心灵的春天在这里开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多么富有诗情富有激情的一个情节,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执着追寻。而最终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节,又带着多少的无奈与伤感——所以,明情节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了写的什么,更重要的是情节具有抒情性,能够让我们实在的感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

情节有助于情感的传达,而意象更是传达情感的利器。还是以《再别康桥》为例,在诗中,诗人精心选择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自然景物做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描绘出了康桥的精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节节通过意象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那么也就传达了诗人对康桥之美的依依不舍,对康桥深深的爱恋。在这些意象里面:“金柳”“云彩”最具代表性,分析好了他们,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情感也就明晰了。诗中,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与人对应;诗中,云彩造就了“彩虹似的梦”,与梦相关。柳之依依不舍,即对人之依依不舍;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即是告别昔日康桥之梦。

第三步:深入理解:赏语言,析技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一大特性就是语言的简练性,也就是要求即简洁又凝练。简洁就是不罗嗦,言简意赅;凝练就是表达丰富、准确、传神。 很多时候,品读诗歌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因为诗人所有的情思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赏语言要侧重赏析动词、形容词、特殊的句子。 继续以《再别康桥》为例。

如诗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油油的”这一形容词,就鲜明地写出了“青荇”长得好,富有生机,同时也暗暗地写出了康河水的清澈。“招摇”这一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的状态。这样的美景,自然也会让我们像诗人一样“甘心做一条水草!”

再如“漫溯”一词,漫是随意的,溯是主观的。即写出了诗人荡舟的轻快,又写出了诗人对“青草更青处”的执着追寻。也就是对爱与美的追寻。

而特殊的句子,也是非常明显的,如第一节“轻轻地”之反复,明显继承了《诗经》重章复沓的手法,即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营造出较为轻松的气氛,哀而不伤。

再如特殊的倒装句。如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将“轻轻的”提到前面来,突出了来时轻轻走时轻轻,即表达了来时脚步的轻快,又让我们感觉诗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不忍搅扰康桥的宁静和美。最后一节“悄悄的”倒装也是类似的效果。第五节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同样运用了倒装。本来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试比较一下诵读效果,谁更具有诗意?更能艺术地传达诗人此时的心境?!所以,倒装能给人制造意外制造惊喜,它让你看到了“陌生”,能促发你的联想,对诗歌体会会更深入。

写诗是需要技巧的。赏语言之后,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诗歌的技巧。其实运用语言就是一种技巧,比如《再别康桥》,诗人选择色彩性的语言形成画面感,就是一种技巧。而这些画面又形成流动的场景,这就是蒙太奇,也是一种技巧。很多时候,正是技巧造就了诗歌的精彩!

除了语言的技巧之外,还要分析:修辞技巧,结构技巧,表达技巧等等。在诗歌中,特别需要把握动静虚实技巧。可以说,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是诗歌成为诗歌的鲜明特征。

还是以《再别康桥》为例来谈。 动静:漫溯是动、放歌是动;而悄悄是静,沉默更是静。鲜明的对比展现诗人的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离别的无奈怅惘。

虚实:结构上的虚实——道眼前景(实),想过去事(虚),挥袖离去(实);描叙上的虚实——河畔的金柳(实)是夕阳中的新娘(虚)波光里艳影(实)在我的心头荡漾(虚)。

在这虚虚实实间,一个柔美却感伤的意境就出来了。

第四步:联想提升:度意蕴,谈风格

有了以上的基础,度意蕴,谈风格也就水到渠成了。

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诗歌的情感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就是古人所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天地之道”。

此前,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以及精彩词句的体味,读者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美感,这个时候,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就成了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

体悟意蕴方法有二:一要知人论世,从个人的个性与追求、时代的风气和需要去探究;二是读者结合自生的阅读经历和人生历练去关联感悟。大致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到灵魂这么一个提升过程。

最后总结一下诗歌呈现的风格。风格是什么呢?有人说,风格即人。按我的理解,风格就是风度格调,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气度在作品中的展现,这个精神气度主要的载体是语言和抒情手法,语言和抒情手法的不同造就了风格的不同。绮丽柔婉的语言和借景抒情联姻往往造就优美风格;富有力度的语言和直抒胸臆联姻往往造就壮美的风格;朴素自然的语言和即景抒情联姻往往造就冲淡的风格。

当然优美、壮美、冲淡这三种主要类型要内部细分的话又有许多许多种风格了。

比如人们常说的:雄浑、豪放、沉郁就归于壮美之列;清新、婉约、俊爽可归于优美之列;质朴、明快、旷达可归于冲淡之列。

最后要着重强调的是:

品读诗歌,写品析的文章,要突出论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兼顾全面,以情理服人,能引用关键诗句、联系背景和生活实际来证明自己观点,从而自圆其说。

2012/9/27 楚云

推荐第7篇: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一、读

朗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使学生更直接的进入课文内容和描述的意境,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细分起来,有四个环节。

1.初读:我每教一篇文言课文时,不管学生懂不懂,先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二至三遍,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大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听读:听读录音带,或听老师范读,在听读中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正确的语音停顿,更进一步深入课文。

3.跟读:跟录音带读或跟老师读,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和长句、难句的正确断句。

4.对读:由二人或四人一组,自由读,先由一个人读,其他人听,听他读准了字音没有,读对了音节没有,如果有错及时地进行纠正,然后交换进行。这一小环节,实际是对前面的三个小环节的检测,让学生互相检测,互相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利用语声的造型作用,准确、生动、丰富地再塑文中的艺术形象,为下面的赏议铺开了道路。

二、译

即串译课文,归纳整理,具体又分四步:

1.自译。通过第一环节,学生已经朗读课文5——6遍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于是组织学生二人一组,对照注释,自译课文,并圈出疑难点,等待质疑。

2.答,即答疑。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释疑。有的由学生自己作答,有的由老师作答,这样彻底消除了课文的文字障碍。

3.听译。在初学字词句后,放录音或老师读,学生听每一句的意思,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要求学生立即举手,解决问题后,再往下读,再往下听。

4.理,即归纳整理。这是串译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多义字、活用字、异读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或文字、文体、文化常识,并联系已学的课文,对类似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使文言文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议

至此,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难点全部得到解决,但文言文教学不能就此打住。为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针对实际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或由老师提问题,组织讨论。特别是强调一点,这里的“议”不是“析”,不是按部就班的分段落、析结构、结主题、总特色,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到课文里面去,拓宽思维,加深理解。

四、赏

赏就是欣赏,或论或写,就课文的某个点去赏析,这主要是为“说、写”寻找材料,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如《醉翁亭记》可就写景法加以欣赏;《岳阳楼记》可从作者的人生观去欣赏;《曹刿论战》可赏它的对话或战争写法„„每次只切入一点,不求篇幅长短,只求学生一课有一得。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联系教材,又能够跳出教材,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兴趣。赏完之后,还有“抄”,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积极意义的名言、警句、优美的景语抄下来,加以记忆,这样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并且能够活学活用。

五、用

读写结合文言文课文中,包含了许多生动的人物事件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许多写作的材料,并将这些分类整理,保存在记忆库中。综合必修课文中的文言文来看,在学完《论语十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记》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和评论,一方面加强了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质;我们还可以建议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把握与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思想情感,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推荐第8篇:团队建设四步法

A君从事营销工作十余年,已经从当年扫街业务员做到企业副总,一路有太多辛酸与感慨,掐指一算,自己从事营管理工作已经多年,近日却有一件烦心事,最后一个跟他闯荡市场多年的下属黯然离职。人员流动本是一件平常事,但A君烦心的是,自己手下一批全是新面孔,感觉自己经营多年的事业却没有一个心腹,更别说一个稳固的团队了,心中顿时有种强烈的挫败感。

身为职业经理人的B君离开原有公司,高薪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一家新企业,等他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的规划着未来工作的时候,手下带的这批人却内扛起来,几个月下来,B君孑然一身,不久也悄然离开这家新的公司。

所有管理者都在叫嚷着团队建设,但像以上团队变团伙再到散伙的职业悲剧却时有发生。

无敌团队的打造可以分四步分析。

第一步:类己——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是古人总结的自然规律,同样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志同道合是组织一个优质团队的先决条件。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标准便是类己。

类己不是简单的适合自己,如果以适合自己招募团队成员,便会形成小利益团体,反而不利于整体团队目标的有效实现。当然类己也不是绝对的志同道合,倘若如此,再多的人也如同一人,因为人多也无法形成互补。类己就是与自己某些地方相通,有可能是某种观点相通,也有可能是工作作风相通。“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只有一个类己的团队才有高效率的产出。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夫妻相”,有“夫妻相”的两口子往往能夫唱妇随,生活比较美满。同样一个工作团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相,大家看凤凰卫视,感觉每个主持人的风格都很像,就连说话字腔、举止神态都相似,大家相互间都类己,从而迅速形成它特有的风格和品味。就像京剧团队来个老外,不管老外功底练得怎么样,死活感觉缺少点什么,整个团队也会感觉多了一个异类。

团队招募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注重能力与智商,能力与智商只是类己的其中一个指标。类己是要求团队成员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职场同样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时也需要团队成员个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自为正不是一个好团队,千人一面同样不是一个好团队。

同时类己是双向的,广大求职者同样需要选择类己的企业或团队,否则待遇再好也怕只是蜜月期,因为时间越久,彼此的职业观点和行为就会背道而驰,从而产生间隙。前面说的

B君就是如此,缺乏充分的考察,选择的新东家不类己,结局自然是分道扬镳。每个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选择类己的团队或平台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天生我才必有用”,类己的选择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第二步:平衡——团队活力源泉

平衡就是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平衡,这是门深奥的学问与艺术。 选择了类己的团队成员只是前提,但并不能保证团队的后续健康良性发展,所以团队管理者需要不断的打破平衡,同时维系平衡。《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等四人团队被许多管理者捧为史上最佳团队,笔者想要是没有各路神仙安排好妖魔鬼怪频频发难,没有各路神仙危难中协助降妖除魔,这四人团队要么就是回花果山的回花果山,回高老庄的回高老庄,缺乏斗志;要么就是还没取到真经就被妖魔鬼怪所害。

四人在许多管理者眼里再怎么互补也无济于事。笔者不得不佩服背后的如来佛祖,这一放一收成就了这师徒四人修得正果。很多人都心生疑惑,如来佛祖何不直接将真经送与师徒四人?为难他们却又帮助他们?其实每个团队管理者都应该做如来佛祖,不断的制造“麻烦”,又要不断的平息“麻烦”,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平衡环境中,团队才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著名的“鲶鱼效应”就是如此,没有鲶鱼,其他的鱼全部闷死,如果放条鲨鱼,其他鱼也都葬身鱼腹,这些鱼儿们就是我们职业中的团队成员,时不时的要打破平衡,让这些鱼儿们使劲跑,时不时的又要维系平衡,让这些鱼儿们工作得有尊严。团队的维系需要激情、需要娱乐、需要进步。

很多管理者太注重稳定,团队如一潭死水,日子久了,各团队成员斗志全无;另外有些管理者锋芒毕露,搅得整个团队不得安宁,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常建议,销售部多拜访客户,生意成不成另论,但不能停顿;市场部的人需要经常性的策划点品牌活动,以保持品牌常青;而人力资源则需要加强企业文化活动,让员工更多的体会团队的温暖。

第三步:共享——合理分享团队成果

共享是团队成员分享团队成果,包括物质与精神上的。历史与职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就需要团队管理者的较好的修为与团队成员较好的素养。

A君从事团队管理多年,多年的下属却一个个离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属下无法共享团队成果。技能、职务、收入年复一年原地踏步,A君自己却扶摇而上,中间数次招聘销售部门经理,都没有从内部提升,而是走马灯一样的外招,多年的下属外流也正常不过了。

笔者之所以强调个人修为和素养,是因为每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中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备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去相互提携,相互促进是需要一种无私的精神。拥有这种精神便需要个人修为与素养。在下属看来,一切的功劳归功于领导的正确领导,而在领导看来,团队的成果是下属的集体努力。名誉是领导的,好外是下属的,这样一来便形成良好的团队风气。

当然,在各位实际的职业生涯中,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似乎很难,领导争权夺利,下属怨声载道,要么就是各自为正,团队成员在成果面前内耗严重,也容易集体迷失,所以团队建设中才需要下一个环节——淘汰,以对团队作及时的调整与修正。

第四步:淘汰——让你的团队重焕生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胜劣汰便是重焕生机的不二法则。笔者之所以将淘汰放在最后,是因为每个团队管理者都需要人性化管理,是骡子是马,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有共享团队成果的机会。一个团队经过长期的磨合,当初的类己者逐渐成非类己者,这个时候唯有淘汰部分掉队者才可以重回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团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职场中,我们团队管理者需要扮演挥泪的诸葛亮角色。

淘汰当然不单指淘掉队者,还包括快跑者。具体来说就是去两头,保中间。一个团队的发展,必然会成就部分精英者,而精英者需要更好的平台或更大的舞台。所以,调岗、培训、出局就是必然的结局。淘汰不同于平衡,淘汰是平衡与共享之后的结果。

有的团队管理者喜欢做好好先生,不愿得罪任何团队成员,其实合理的调整是在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协助别人寻找更好的团队何罪之有。在许多成功的团队管理中都有合理的员工流失率。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保持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在建国之前都能拧成一股绳,但夺得政权后,众多功臣反而被杀,便是类己者转变为非类己者的迷失,不懂得全身而退。

以上四种方法互为因果,环环相扣,其中奥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慢慢参透。团队管理是个深奥的课题,笔者去繁化简,总结四种连贯的方法为你稳固团队,避免团队变为团伙,从而打造无敌团队。

推荐第9篇:毛笔字教学四步法

毛笔字教学四步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从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开始,要练习写毛笔字。毛笔字教学被列入《课标》并成为《课标》的“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之一,充分体现了毛笔字教学的重要性。

的确如此,毛笔字教学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练习写毛笔字,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又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毛笔字如何教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看二范三练四评 ”的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看

看, 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毛笔字教学中的“看”,就是要用眼睛看范字,看范字美在何处,看范字如何表现美这种美。

范字即字帖上的字、课本上的字或教师书写的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看字帖上的字,教师也可以将字帖上的字写到带米字格的白纸上,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看范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看结体、观结构、找主笔、定重心。

1.看结体。汉字是由若干基本笔画组成的,笔画之间如何结成一体,是有讲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结体特征。毛笔字的结体特征主要有:①上紧下舒,即上部写得紧凑,以表现下伸部分结构的敞朗和舒展,如“布”字。②口儿上宽下窄,“口”字的上“横”要稍长于底“横”,如“日”。③中间靠拢,四面伸出,如“丞”。④框首撇尖进框,如“自”。⑤竖左一撇,竖右起笔,如“柱”,⑥舒敛。“舒”即舒展,“敛”即收缩。如“地”字的“土”部应左舒右敛,而“也”部应左敛右舒。结体特征还有“开合”“避让”“补空”“长短”等。

2.观结构。字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除独体外,有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①左右结构:又分为左右基本相等、左右不等(又有左宽右窄、左窄右宽两种,)。②上下结构:又分为上下相等、上下不等( 又有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两种)。 以上结构的字在书写时, 米字格内窄部占三分之一或稍多些,宽部占三分之二或稍小些。③半包围结构:有左上包、右上包、左上右包、左下包四种形式。左上包的字,内部要写得大些;右上包的字,内部略靠左;左上右包的字,外框要写正,框内部分要略写得小些;左下包,走之儿底要托住上面的部分。④全包围结构。这种结构字的大小、宽窄,内框中的空白,都要因字制宜,分布匀称,不要布满全格,注意协调。

3.找主笔。一个字可能由许多笔画组成,这些笔画书写的好坏,对整个字的美观都有影响。但这些笔画中,有一笔最关键,这一笔就是主笔,其它是副笔,对重心起辅助作用。例如:“言”字的第一笔“点”是主笔, 它必须写好。当然,还必须把“横”写长,写平, 整个字才能稳。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字的主笔,并知道这笔如何书写才美。

4.定重心。书法家的字“斜而不歪,歪而不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书法家能正确把握字的重心。重心把握好了,字就写正了。例如“夕”字的笔画少,看似好写,实际在书写中最易写歪。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夕”的主笔是第一笔撇,要稍平。但写好了这笔,还不能保证字稳,还要靠“横撇”来牵制,“横撇”的“撇”要稍倾斜些,使重心落在米字格的中心线上。又如“名”的“口”要尽量左移。

第二步:范

“范”即示范。写毛笔字,仅从理论上知晓如何运笔,如何结构,是不行的,还必须看老师的示范。无论老师讲述得多么生动,终究代替不了示范。例如教基本笔画“竖钩” “横折钩”等,学生不亲眼看到教师如何书写,很难将其写好。

1.示范的形式。在黑板上贴带米字格的白纸,用毛笔现场示范,或在学生座位上单个示范,或组织一拨(

五、六名)学生围在老师身边看老师示范。教学中常采用的形式是给一拨学生示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得清楚,又节省时间。

2.示范的要求。教师示范时要向学生提示写该字的要点、写该字的关键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应边示范,边讲解,有时甚至可以将本不该断开的笔画断开,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运笔过程。

第三步:练

俗话说:光看不练假把式。写毛笔字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学生唯有练,才有长进,才有收获。但练习不能盲目,要讲技巧。

1.基本笔画与整字练习的交叉性

笔画是构字的基本元素,初学写毛笔字必须从基本笔画练起。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要严,运笔要到位,该逆锋起笔的,要逆锋起笔,该收笔的要收笔。基本笔画的练习是相当枯燥的,教学中不必将全部基本笔画练完后再写由基本笔画组成的整字,如果这样将抑制学生书写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将基本笔画的教学与汉字书写教学结合起来,交叉进行,以增强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如学完“横”后,可练汉字“二”“三”;学完“竖”后,可练汉字“正”“十”等。

2.整字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完某种基本笔画后,可以开始练习由这一笔画组成的汉字,即整字。教学中,学生练习整字可分描红——仿影——临帖——背临四个层次进行。

①描红。描红就是让学生直接在字帖的红模子上描着写字。这是初学者写字的第一步。描红可以分为三种:实心字描红、空心字描红、线条字描红。描红的总体要求是“不变形”,每个笔画都要与字模一样,粗细、长短等都不能突破,即“山正是那座山”。

②仿影。就是将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种方式较描红稍难些,它要求学生熟悉字帖上的字的笔画结构。仿影的总体要求“基本不变形”,笔画与字帖大体一致,不能有大的突破,即“山仍是那座山”。

③临帖。就是另外用纸照着字帖写。这一步是很难的,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较为熟悉字的结构特点,能“依葫芦画瓢”。这一步的总体要求是“不走样”,即“山还是那座山”。

④背临。就是不看字帖而写出字帖上的字。背临的总体要求是: 能找到所临字的影子,即“山好似那座山”。

以上四个练习层次呈梯级发展,在教学中可以视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安排。一节课内初学者可以整节课描红、仿影;基础好的可以直接临帖、背临;一般的同学可以先描红、仿影,然后临帖、背临。只要学生前一个层次的练习到位、达标,后一个层次的练习就不难了。

3.日常练习的持久性

写毛笔字的诀窍就是一个字:练。要苦练、巧练,要持之以恒,每天须坚持练习20分钟,写一张字,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验告诉我们,基本笔画过关,需要一年半左右时间,而且起点年级越高,效果越明显,所需时间越短。

第四步:评

评就是评点、讲评 。评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评,可以找到不足,看到优点,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

1.评价标准

评的标准有三条:①笔锋。要看笔画是否有笔锋,运笔是否合乎规范。②结构。要看结构是否合理,重心是恰当,主笔是否突出,部件搭配是否得体,是否充分体现了避让、穿插、呼应、收敛等原则。③布局。要从整体上看一张字是否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基本要求是大小匀称、规范、整洁、端正。

2.评价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评。

①自评:即自己评价自己的字。当然,自评得有一个参照物,以作对比。这个参照物可以是字帖,可以是同学的字,也可以是老师的字,还可以是自己前段时间写的字。自评可以随时进行,写完一字即评;也可以写完一张字后进行自评;还可以一段时间一评。通过自评,学生可以找出不足,以便改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进步,增强今后学写毛笔字的兴趣。

②互评:即同学之间互相评比,可以同桌互评,同组互评。在互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最高。人都有想给别人挑毛病的心理。每每互评时,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互评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书写水平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 ③师评:即老师的点评。老师的点评最具权威,最具导向性,极富激励作用。教师点评学生的优点,可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教师委婉指出不足,学生记忆深刻。教学中,教师要巡视,对学生书写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应及时点评。作业的批改是最常见的点评。批改毛笔字,有多种形式,可以把写得好的字用红毛笔画圈,也可以打分或打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画圈是针对独个字的评价,运用于日常教学;打分、打等级是针对整张字的评价,适用于阶段评价或复习迎考时。每次写字前,教师一定要对上次作业进行简短讲评,或表扬“圈圈”多的,分数高的,得“优”的,或将写得特别好的字张贴于黑板。每到上毛笔字课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静静等待,老师今天表扬的人中有没有自己;相反,要是连续几次不总结,学生会情绪低落

评过之后,我们可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供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展示的形式很多,如:毛笔字课前的作品展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书法作品专栏 ”展示,学校一年一度的“毛笔字教学成果”展示,上级部门组织的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示,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庆时学生书写的对联的张贴等。这些展示活动,既可以检验毛笔字教学的成果,又可以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既是语文实践活动,又是德育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好评。

推荐第10篇:材料作文立意四步法

材料作文立意四步法

先来看一道材料作文题: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就到达河边了。”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步,找对象:材料中给出了两个对象——青蛙和螃蟹。

第二步,抓行动:概括对象所做的事。这两个对象所做的事分别是螃蟹向青蛙问路和青蛙给螃蟹指路。

第三步,看结果:螃蟹没有到达河边;青蛙受到责备。

第四步,析原因: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

原因找到了,材料的立意也就明确了。

从螃蟹的角度:

①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②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③ 没有正确方向,就很难达到目标。

④ 学会变通

从青蛙的角度:

① 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② 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

③ 学会换位思考

强化训练

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岛上的老渔翁和妻子非常高兴。于是他们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这群天鹅就跟这对夫妇熟悉起来。冬天来了,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的意思,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他们在屋里取暖,并给他们喂食。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天来临。

有一年,老夫妇相继离开了人世。天鹅也就从此消失了。不过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它们都饿死了。

请运用“四步法”,从天鹅和老渔翁夫妇两个角度,写出这则材料的立意。(不少于三个)

参考立意

从天鹅的角度:

①人要生存就要靠自己;

②依赖他人生存,最终将走向灭亡;

③贪图安逸走向毁灭;

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老渔翁和妻子的角度:

①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③关爱要有度

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联作家裴定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呆板、空洞、乏味的语言永远不能令文章富含生命力。一篇文章立意再深刻,素材再新颖,构思再精巧,如果缺少了文采斐然的语言也会黯然失色。那么现今中学生的作文语言存在着哪些不足呢?

一、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1.词不达意,缺少积累。有的同学有满腔的情感要抒发,只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因为平时阅读过少,“书到用时方恨少”;或因为读书如雁过无痕,没有用心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的词语少,语言的表达就肤浅单一,想要写出跌宕多姿、文采飞扬的文章就不容易了。

2.不细不美,缺少修辞。语言苍白稚嫩,软弱无力,无生动细腻的描写,也无优美新颖的修辞;或者啰唆重复,乃至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3.人云亦云,缺乏个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要求学生用“吾手写吾心”。然而许多学生对生活体验不深,所写的文章没有对生活独特真切的自我感受,人云亦云,缺乏个性,语言苍白、口号化。

二、提高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水平的对策

1.注重积累、借鉴。要想提高语言修养,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强化自身素质、健全人格都有着重要作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教师每学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读选读书目,使学生广泛涉猎语言材料、语言范例。阅读散文小说时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另外要积累哲语,这些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能起到增添色彩、点明深化主旨的作用,且还能拓宽学生思维。例如古诗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俗语中“一撇一捺一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2.活用修辞,生动形象。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作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恰当地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既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也能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因素。茅盾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生动和精炼的,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可以构成鲜明的形象。”比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个排比,三个画面,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时序的变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勾起了读者对时间的感叹。

3.妙用诗词,添光溢彩。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可以增强作文的韵味,有理性升华之美。

(1) 用诗词描写景物,进行环境描写,从而渲染一种情境。可以选用一些田园山水诗,使景物变得内涵丰富,能平添许多风采。例:随着乐曲进入高潮,秋天成为乡野上一部美妙典雅的电影。在夕阳下,一切都变成了金色。向远方望去,我终于体会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真实与美丽。

(2) 巧借诗词抒发情感。将一些抒情气息浓郁的诗词引用到文中,可以使文章情真意切、情思绵绵、韵味无穷。例:每当读到李清照,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她相信人格、精神是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就有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悟,有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感叹,有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她用智慧展示了自己的人格和才情。

(3) 用诗词名句做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既给人亲切感,又能增强感染力。如《感时花溅泪》《一花一世界》《淡妆浓抹总相宜》等。

4.锤字炼句,蕴含哲理。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炼,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有情趣。福楼拜语:“你所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达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该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

语句的锤炼必须追求丰富的意蕴,追求警策性、哲理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这样句子才会有厚重感,让人读后产生思想的享受,以及联想的收获。河南有一考生的《煮咖啡》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主张两者结合,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论证周严,富于哲思。

要写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语言并不难,因为文句的意蕴大多数也只是在常见的对象身上概括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道理,或者具有启发性的深刻内涵。平时只需要多观察生活,多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自然你的见解就能入木三分,就能写出意蕴深厚的句子来了。

5.融情于文,真诚感人。鲜活闪亮的语言只有用真情实感才能酝酿出来。何谓真情实感?“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真情实感来自哪里?来自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来自于对生活独特、真切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文章语言就会失去灵性和意蕴,就会肤浅直白,缺乏感染力。例如《紫藤萝瀑布》,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在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6.注重修改评价。最后,要重视作文的修改评价和交流展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基于此,要做好作文后的修改、评价、交流与展示工作,首先是要变以往教师独揽大权的做法为学生互改互评。采用学生互改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全过程中去,有利于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还让学生扩大了阅读视野,找到与同学的差距,有利于提高语言鉴赏、表达能力。其次要组织多样化的交流展示活动。学生可依据文章的评改状况,选择合适的展示交流方式,如登台朗读、黑板报张贴、投稿发表、自编作品集等。展示交流的目的是将学生的作文作为一项成果与同学一起分享、赏析与评价,让学生在比较、欣赏的同时提高自己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的出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课文典范语言的学习和品味,同时注重课外语言的学习和积累,并科学有序地做好练笔指导,重视作文后的修改评价和交流展示,定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迎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作文立意方法谈

作文的考查形式不同,审题立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从2012年高考的情况来看,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下面,笔者分别谈谈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期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命题作文

1.“眼”透纸背,探究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有字面含义也有深层含义,有本义也有比喻义和引申义,需从字面中挖掘出其内在的含义。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世界需要你”中的“这世界”三个字具有现实的指示性,需要我们认识到“这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具有怎样的特点,对这种世界的现状我们应持什么态度。从人文素养的角度考虑,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会使考生所写的内容彰显强烈的人文特色。题中的“你”,应该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换言之,写作对象“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个性鲜明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困境的勇气和信心,支撑自己战胜惰性的意志和毅力等等。

2.理清关系

有些题目是关系型的命题或话题,其关系可能是并列、条件和选择等,审题时需把关系辨析清楚。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忧与爱”。“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忧”中要有“爱”,“爱”中又要有“忧”,要写出“忧与爱”的逻辑关系。先有“忧”后有“爱”,“爱”从“忧”中来,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题,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注意了其一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谈理想,再谈实践,不花笔墨揭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偏离题意。

3.把握题目的关键词

每一个命题都有一个写作的重心,把握关键词才能“命中靶心”。特别是短语或词组形式的作文题,到底以哪个词作为写作重点,尤其要慎重。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拒绝平庸”。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拒绝”,写作重心应在“拒绝”上。如果忽视“拒绝”二字,只就“平庸”二字做文章,那么,无论文章如何情深意切,也会成为偏题离题之作而被打入冷宫。

二、材料作文

1.关键词句法

为了降低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命题人会在材料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点睛之笔”。这些“点睛之笔”就是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评议性语句。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中的材料“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应抓住这句话,以此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2.主旨领悟法

毕竟,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给出“文眼”的情况较少。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准确领悟材料的主旨。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中的材料:“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这个题目指向两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和“无”。这也是人类存在的两种基本处境,它看似抽象,其实与现实有着多重契合。因此可以将其拆分为多个子话题,如成与败、得与失、顺与逆等等。

题目中的“没有”和“拥有”是广义的,抽象的,构思时要把它们转化为狭义的,具体的。例如,第一个分句中的“没有”可具化为金钱、权势、名利、优越的工作、富裕的生活等;“拥有”可具化为健康、亲情、友情、广博的学识、高雅的情操等;第二个分句的“拥有”和“没有”则与第一个分句中的“没有”和“拥有”刚好相反。通过这样的解读,就可以抓住材料的本质进行写作了。

3.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松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时候,就要对每个段落的内容逐一梳理,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立意。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题。面对考题,大多数考生选择关注修船工的品质,其实亦可从船主入手来思考。当船主的儿子获救后,船主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修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相较于当今社会中那些得到别人帮助却反咬一口的行为,更加值得提倡。所以,考生也可以写“知恩图报”“感恩”等话题。另外,该题目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如果修船工不去补船上的小洞,那么船主的儿子就会丢掉生命,船主就会伤悲。所以,社会上的任何事都是有联系的,考生可以写“联系”这个话题。

另外,还有由果溯因法、寓意揭示法等等。考生要根据材料的性质,灵活地运用以上方法,确定最佳立意,写出符合题意的佳作来。

作文如何打草稿

中学生写作文一般要求先打草稿。《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打草稿是在前期做好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的基础上,然后列纲起草的,只有打好草稿才能在此基础上修改完成一篇优秀作文。事实上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不注重打草稿,略加思索即草率下笔成文,如此便很难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写好作文不妨从打草稿开始,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在平常作文训练时,应该养成打草稿和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打草稿并非随意涂画,水到便开沟,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分部推进,有条不紊地实施。打草稿可以分步骤有序完成:列提纲——写两头——详重点——补细节。

第一步:列提纲。这是打好草稿的第一步。列提纲是将构思立意物化为文字,确立文章的基本框架。提纲犹如建造大厦的图纸,拟写出切实可行的提纲才能确保打草稿的顺利实施,不至于茫然,避免打草稿的随意性,从而提高作文的效率。拟写提纲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提纲挈领,简化头绪。拟写提纲时,须简要回答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

“写什么”解决主题和材料问题,这是作文的核心。在列提纲时,应将作文的主题和材料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怎么写”关乎作文的谋篇布局,要求写作文时必须谋划文章的整体架构,做到成竹在胸,才能在打草稿时不乱方寸。其中包含文章的表现手法、开头结尾的方式、中间的过渡衔接等等。

第二步:写两头。列好提纲后,即可进入打草稿的实施阶段。打草稿时不妨先写文章的两头,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无论从阅卷者的角度还是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开头和结尾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就好比为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篇作文的得失。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便于引出下文,然后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写好开头是打造作文的第一个亮点,打造靓丽的结尾则为作文完美收官。成功的结尾要画龙点睛,切忌画蛇添足。事实上阅卷者十分注重或者习惯于先看作文的两头,然后再看作文的中间主体部分。甚至开头和结尾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阅卷者是否有耐心阅读的关键。

第三步:详重点。主体部分是打草稿的重点部分,力求内容丰富,形象丰满。打草稿时不妨精心打造一个重点段,你认为哪个事例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主题,就把这一段作为重点,详细地多写几句。浓墨重彩写好重点段,然后拓展开去,以点带面,铺展开来即可完成作文主体部分的布局。

第四步:补细节。打草稿进行到第三步,应该说作文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基本骨架已经建构起来,第四步可以说是一个润色的细化工程。一方面补充细节描写,完善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补充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让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另一方面在文章前后补写相应文段(句),力求前后照应,过渡自然。

按照以上四个步骤打草稿,一篇结构完整、细节丰富的作文雏形便呈现出来,为作文的进一步修改打下基础。

作文“扮靓”七字诀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然而,要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优秀作文,使自己的作文在万千考卷中脱颖而出,除了平时加强训练,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之外,在考场上还应善于为自己的作文做点“表面文章”,注意一些写作上的“细枝末节”,懂得一些作文的“扮靓”技巧。

现根据笔者多年的评卷情况,将作文“扮靓”的七个方面概述如下,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考试有所帮助。

一、标题要“亮”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亮丽,文自生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眼睛”亮不亮,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不难发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出现频率较高,这些作文要求考生在动笔之前自拟标题或补题。所以要想作文获得理想分数,一定要在拟题或补题上多下工夫,抢得先机,拟出一个简洁、新颖、生动、醒目、切合题意的文题,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切不可因时间紧而匆忙随意地写个题目作为标题。

使标题具有“美感”的方法有很多,如:

(1)巧妙借用——引用流行歌曲《谁的眼泪在飞》(歌名)(话题“差生”)。

(2)善用修辞——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比喻);以“环境”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对偶),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拟人);还有像《妈妈,再爱我一次》(呼告),《诚信过时了吗》(反问)等。

(3)反弹琵琶,反面切入——《多磨非好事》《“弄斧”要到“班门”》《感谢你的敌人》等。

(4)巧设悬念——《感谢车祸》《假如明天没有太阳》等。

这些标题或借用、或对偶、或比喻、或拟人,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极富美感,是成功的典范。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当属修辞,由于修辞的运用,使标题显得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很多中考满分作文题目都是因善用修辞而增色添彩的。

二、文体要“明”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很多都是“文体不限”,给了考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但是,笔者从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中发现,“文体不限”也使不少考生走入了认识与写作的误区——认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于是写作时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写出的文章非驴非马、不伦不类,成为“四不像”,这类文章的得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求考生选用最适合自己、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表达的需要,确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三、层次要“清”

作文只有层次清晰明了,一目了然,阅卷老师才会赏心悦目,轻松愉悦。如果层次模糊,就会给阅卷老师带来视觉疲劳,作文分数自然就不会很高。笔者在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中发现,一些考生要么一段到底,要么仍停留在“三段论”时代,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凤头、猪肚、豹尾”,其实不然,这样分段往往给评卷老师带来陈旧之感,缺乏创新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让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吸引阅卷老师的双眸呢?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适当划分自然段,一层意思表达完了就分一个段。当然,评卷老师也不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文章最好不能少于四段,以四至八段为宜。画龙点睛的句子要独立成段,这样安排能给人一种醒目、轻盈、活泼、清新、流畅的感觉。另外,为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首段最好要精雕细刻,简短精彩,迅速入题。其次,要写好结尾和过渡段。再次,结尾要么画龙点睛,发人深思;要么照应开头,引人遐思;要么创设意境,余味无穷。

四、引用要“真”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引用一些谚语俗话、歌词诗文、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或科学数据等。引用得当,不仅能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章的厚重感,使文章意境高远,富有文采,又能显示你的博学多才。

然而,由于考场写作时间有限,加上部分考生对有些知识记忆得不很精确,因此在考场上由于引用而出现的问题比比皆是。这些问题有的是笔误,有的是没有记牢而张冠李戴,有的是知识性的错误。可想而知,这样的引用不仅不能增加文章的分量,反而会被扣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引用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真实、可信,对那些记得不精确的内容最好不要引用,实在要引用,也要灵活处理,不能说得太死,比如在引文前写上“据说”“古语云”“常言道”“有一句名言说”等。

五、书写要“工”

卷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文面如人面,书写工整、文面美观的文章会给人以思路流畅,为文认真的好感,作文就能得到不少“感情分”。相反,如果书写不工整,甚至潦草,不讲格式,马虎了事,会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文章也就很难获得高分。在实际评分过程中,水平相当的两篇作文,书写工整与潦草,分数会相差5~10分。这就要求作文时字体必须写端正,千万不能连笔写,字体大小适中,不能占满格,更不能出格。

另外,作文时写错字是在所难免的,但千万不可在卷面上乱涂乱画,以免影响文面的整洁、美观。一般而言,如果写错一个字,可用钢笔尖在这个字上轻轻画上一道即可。如果是一句话或一段写错,可在首尾处画上括号,然后在句首的左上方写上一个较小的“否”字,这样既不影响卷面整洁,又不会影响文章的内容。阅卷老师认真看的话也就“否”去了。切忌使用涂改液,也不可用笔乱画“横道”、乱涂“黑蛋”。特别是文章题目要写准,不能修改。

六、字数要“超”

中考作文的字数一般限定为600字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字数不能少于600字,否则,你的作文文采再好,评卷老师也会认为你内容不够充实,表达不够完整。一般而言,少于规定字数的,每少30字就要扣1分,超过2分的就要降低一个档次评分。特别是少于400字的作文,即使你的作文非常好,也很难及格。当然字数也不能太多,不宜随便在作文纸的下面空白处书写,甚至用箭头引向左侧或右侧的空白处书写,这样只能给评卷老师带来杂乱、冗繁之感,影响作文得分。因此,作文字数最好控制在600字到800字之间,直观一点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600字”标记下面的四至八行,这样不仅卷面显得饱满,而且文章也会表述得很充分,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

七、格调要“高”

格调高扬,即文章的立意要能体现出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所写文章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不能流露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尽量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揭露;多一点讴歌,少一点曝光;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宣泄。读了你的作文,要让评卷老师看到你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有品味的,不是庸俗的、低级的,从作文中能看出你的高境界、大抱负、同情心、责任感、进取心,要显现出你的豪情、积极、健康。而且作文语言表达要文明,切忌出现不文明的言谈。近几年来中考、高考的零分作文不乏少数,关键是输在格调低,思想不健康。如:上网成瘾、考试作弊、戏耍师长、学生恋爱等题材都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多么真挚感人,精彩纷呈,都因这些做法是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悖的,一律打低分甚至零分。

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注意以上七个方面,加上平时的多训练、多积累、多思考,相信你的文章一定会亮点频闪,精彩纷呈!

第11篇:写好初中作文四步法

作文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每到写作文时,很多学生就会犯难,总觉得无从下手,没有素材和灵感,写出的作文读起来枯燥乏味。要写好一篇作文,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多观察身边的小事,然后把它按照书上的一些作文的写法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多练练,相信你会写的越来越好,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写好中学作文四步法,希望能够对中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字:中学生 作文 方法

第一步:搜集积累勤为先。很多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是由于头脑中没有素材积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好作文就要善于收集和积累以获取更多的词汇量。收集积累词汇量一般可从两个途径来获取:第一,从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上来获取。现在是媒体开放的时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我们要善于从媒介上获取营养。对于好的词、句子、文章等,要通过摘抄、剪报、复制等形式保留下来,也可以根据好的文章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第二,从生活中来获取。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双眼去接触世界、感悟生活的真谛。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写作的生动素材:小到左邻右舍,大到五湖四海,每天发生的事情和接触的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作文素材的内容。比如,看到学生捧着书读时,可以跟学生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到学生课间玩耍时,告诉他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朋友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或再补个成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如此经常这样熏陶,通过每一天对书面语言大量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有词可用,写出的文章不再干巴巴的,毫无味道。

第二步:笔耕不辍练为上。有了素材,我们就要在练笔上狠下功夫,好的素材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练笔就是亲身实践的过程。练笔,我一般建议学生多写日记,哪怕是“流水豆腐帐”也要坚持下去,目的是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生本身由于学习生活的限制,见闻本来就有限,如果再缺乏观察,不善思考,那么,怎么能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快速完成一篇有思想、有内涵的好作文呢?而如果能根据学生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模仿能力突出的特点,积极指导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督促他们持之以恒地写日记,那么,就既帮助他们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帮助他们养成了积极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比如我们国家举行的一些盛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召开等,如果学生没有写下随时的日记,那么这样的盛会也只能如过眼云烟,看个热闹罢了。可是,如果他们把所听、所看、所感随时记下来,则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自己生活的痕迹,更是自己的思想感受。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写作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第三步:酝酿构思深加工。好的构思是文章破蛹成蝶的关键,是对文章的升华。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须经蜜蜂的酝酿才能成蜜。因此,酝酿构思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整理取舍融合的过程,构思成熟自然会产生灵感。贾岛写的《题李凝幽居》一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相传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写深刻,写生动。 第四步:虚心求教多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通过酝酿加工后一气呵成写出的作文,虽然立意高远,主题鲜明,但还缺少一个修改的过程。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写好作文后,自己一般看不出何处有瑕疵,这就需要请教老师、同学或者家人来指点迷津。对于他人的指导意见要虚心,好的意见要采纳;不好的意见也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审视。久而久之,自己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

第12篇:小学口头作文“四步法”

小学口头作文“四步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话如何说,文章就如何写。故在小学中低年级作文教学中,开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系统的口头作文训练,有利于直接促进学生的纸笔写作水平。

鉴于此,笔者尝试了“四步法”口头作文教学方式,遵循建构主义和程序教学理论,根据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逐层展开,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作文氛围中深度参与,获得鲜活的学习体验。

第一步:创设情景,学会观察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让学生观察,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口头作文教学,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我拿着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玻璃杯子走进教室,将其放在讲台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大小适中的纸,窝成一团,塞进了杯子里。随后我问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老师把一张纸塞进了装着水的杯子里。

(这位同学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我又继续追问,你还看到了什么?(在我的不断引导和追问下,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生2:我看见这是个玻璃杯子.当纸塞进去以后,杯子里的水快要溢出来了。(我发现在这样的口头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文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他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生3:„„

然后我把这张纸从杯子里拿了出来,问学生:你又看到了什么?

可见,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不仅关注到了水、纸、杯子,还看到了同学们的表情和教师的动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导师的作用,用启发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观察局部和细节,如“你们还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怎么去看,怎么去听,从方法论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听、学会看。这不仅能在口头作文时训练他们观察的仔细度,还能训练其倾听和理解别人意见的习惯。

第二步:精选主题,兴趣作文

教师在作文主题选择上,要尽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严格筛选主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激情和兴趣,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

比如,我选择了“大家眼中的XX同学”,让学生模仿所学的人物描写片段去描写自己身边的同学。要求参照三年级课文《放风筝》中的人物描写一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

生1:XX同学看样子有八九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

他刚说完,全班同学就笑了。因为平时很少听见大家这么描写身边同学外貌的作文。此后,他们都积极去挖掘身边同学的显著特征,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生2:XX同学看样子有八九岁。一张幽默的面孔,忽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像两颗水灵的葡萄。他长着一对大龅牙,就像一只可爱的鼹鼠。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口头作文的积极性很高。因为我所选择的主题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这种口头作文方式也能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增加同伴评价的机会,致使这一主题能非常顺利地完成。

第三步:规范引导,建立架构

敢于开口,参照课文大量运用词汇、语句只是作文的基础,若想让口头作文更生动,就要教学会建立作文的框架。

例如,在二年级的一堂作文课上,大家一起交流假期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十一”长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庐山旅游了,我很开心。我们先开车上山,一路上风景很漂亮,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到了山顶吃过饭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三叠泉。我们爬山爬得满身都是汗,但是非常可惜,我没有看到壮观的瀑布,一点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师:那你还去了哪些景点呢?

生:我们还去了三宝树、仙人洞、白居易草堂等景点。

师:你还能把在三叠泉看瀑布的场景向大家介绍得详细一点吗?

学生:„„

师:你看,这位同学具体介绍了三叠泉这个景点.还简单列举了游玩过的其他景点,这就叫有详有略。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归纳出了作文的“有详有略”,不但体会到了这种写作技法,而且加深了他们对作文文法的理解。但如果我一上来就给学生讲“有详有略”,很可能会让学生昏昏然。此外,总分式、开门见山式、前后呼应式等,都可以逐渐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行文思路。

第四步:多路并进,强化成效

在口头作文教学中,若我们要避免单打

一、成效低的错误,就最好这样来开展自己的教学。

一是借助合作学习,提升作文水平。合作学习可以更好提高口头作文的质量。―个任务经过组内学生的任务分工,再经过组装和论证,集体智慧的优势便显露无遗,由此可以让口头作文更突出重点、更完整、更完美。

如在教《画鼻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给四组学生分配了三个任务:让他们分别从语言、动作和神态三方面观察,包括在游戏中的教师、学生以及画鼻子那位同学的表现。

游戏结束后,我让大家利用句群,交流自己负责观察的那部分内容。

观察教师的一组:叮铃铃一上课铃响了,王老师走进教室。她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做‘画鼻子’。”老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

观察学生的一组:有的同学不时提醒被画的人,一会让他朝左,一会让他朝右;有的同学笑得气都喘不过来了;有的同学都恨不得冲上去帮他画。

观察画鼻子的同学那一组:他在原地转了三圈,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往前走。他用手慢慢地摸索,估计是怕碰到黑板。他一会朝左一会朝右,画的时候举棋不定。

画者刚落笔,教室里就一阵哄堂大笑。他赶紧摘下蒙着眼的红领巾一看,自己也乐了,原来他把鼻子画到了嘴巴上。

这样的交流形式不仅降低了观察的难度,而且不同学习模式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互相学习,激发了自己的写作兴趣。

二是借助多媒体,插上想象翅膀。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如在作文《春天来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写其中一种形式的开头的。我找来四幅图片,在多媒体上分别放了典型的“春夏秋冬”四张照片,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这四幅图。接着,我让他们用“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我更喜欢„„”的句式来组织语言说一说、写一写。

可见,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编辑 刘泽刚)

第13篇:议论文段落训练四步法

议论文段落训练四步法

转自网络

【内容提要】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写好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现在的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往往不得其法。本文从议论文的段落训练出发,指导学生掌握段落布局结构、如何使用论据及如何结合论据进行分析。力求使学生在写作时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章法。

【关键词】段落训练 结构 论据 分析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在语文表达中,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够写好一篇。不重视段落训练,这是不少学生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的确,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忽视了写作训练中的重要一环——段落训练,特别是议论文的段落训练。由于没打好“段”的基础,学生在写作上的毛病往往发生在段落里,他们在段落中论证不能充分展开,不知道怎么摆论据和分析论据,致使行文拉杂,思维紊乱,既没递度,又没深度。须知“段”是“篇”的部分,是“篇”的基础,要写好篇必先要写好段。笔者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初步探索到一种议论文段落训练方法,实践效果较好。下面略作论述,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段落结构的整体把握

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进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一个完整的议论段一般有三部分:起始、展开、收束,可分为四环节:第一环节,提出本段论点,即分论点。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第二环节,围绕本段论点,至少提供两个以上的论据;第三环节,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对段落论点进行论证;第四环节,重申和深化本段论点,但用语不能和起始部分雷同。

这四环节一般都不能缺,这样才是规范的段落论证。例:①“浪费好比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②司马光身为朝廷大臣,拥有的财富不计其数,却只谆谆告诫其子“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糜为荣”;方志敏身为红军将军,经手的经费动以万计,他最贵重的私人财产却只有一支钢笔;周恩来身为共和国总理,但一双鞋鞋底磨穿了三次,牙刷只剩半边毛了还凑合着使用,连洗脸用的毛巾也补丁叠着补丁。③只有念念不忘“节俭”,才能不断走向胜利,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④贫穷要节俭,富有也要节俭。

这是一个完全段,四环节都有。①起始,引用俗语提出中心论点。②举三个例子。③用求同归纳说理。④终结,重申论点。

二、精彩段落的审美感知

学生仅有写作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必须亲自接触,有所感悟,才能有例可循,写起来才有据可循。考虑到这一点,在训练之前,首先提供一定量的精彩示例是必需的。因此我首先选择十多篇贴近高考的议论文精彩段落给同学们反复诵读,鉴赏学习。学生通过诵读,有所感悟,对具体写作心中也有了数。这些段落里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精炼优美的语句,将在学生以后的段落写作中起到无形的引领作用,这样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段落内论据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议论文论据要充分,但许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所用论据或与论点无关,或空泛,或臃肿,或啰嗦,或安排杂乱无序,或千篇1律、陈旧老套、内容单一,令人感到枯燥乏味。那么该怎样选好论据呢?一般来说,选用论据要有六个特点:准确、典型、贴切、新颖、灵活、全面。 这里笔者不作赘述,着重谈谈使用事实论据的基本技法:

1.叙述扣心法。

即叙述扣住中心。在众多的事实论据中,除了一部分寓言故事表意比较单一外,多数材料都具有表意的多向性。这虽给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但如果利用不好,常常会使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叙述扣心法,在叙述材料时,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强调事实与论点一致的地方。以孙膑的故事为例。假若论点属于“嫉妒的危害”时,叙述的着眼点应侧重于庞涓对孙膑的嫉妒等方面的内容。假若论点属于“变通的作用”时。叙述的着眼点应侧重于孙膑打破常规赛马方面的内容。 总之,根据论点的不同需要,对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的叙述,并运用不同的议论性语言,揭示了迥然不同的思想意义。

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地把握材料与论点意义上的一致性。二是要多用些揭示中心的词语予以明示,使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性更明确。

2.虚实相交法。

实例,交待具体时间、地点或人物的例子;虚例,指不交待具体时间、地点或人物,或者“本无其事”的例子。实例与虚例可结合使用。例:安于现状,是对自身的一种纵容。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在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他不死亡国之痛,不觉亡国之辱,而是沉湎于灯红酒绿的世界,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于是,这种对自身的放纵,导致了他灵魂的尽失,从而留下了千古骂名。安于现状,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阻挠。人生理想宛如一座百仞千丈的高峰,无限风光,尽在险峰之巅,绝壁之顶。于是,实现理想,也就是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过程。然而,当有些人登至半山腰,看到些花花草草,看到了片云只月,便欣欣然,安于途中,不愿登上山顶,一览天下奇景。这种“安”不是淡泊,而是阻挡前进的障碍。

此例论证“安于现状,是对自身的一种纵容”时,就用了实例“刘禅乐不思蜀”, 后面带出有些人“登至半山腰,安于途中”则是虚例。

实例虚例的结合使用,可以先虚后实,也可以先实后虚。先虚后实,虚例如铺垫;先实后虚,虚例如概括。有实有虚,虚实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

3. 以面代点法。

为了使文章的论据充分,观点更具说服力,可以用以面代点法来尽量多容纳一些论据。所谓“点”,就是文中需要详写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那些比较具体、生动新鲜的材料;“面”就是那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相对典型的事例,多用一些类似排比句的句型列举出来。这样,既能使论据数量充足,也不会因论据增多而使文章臃肿。例如论证“努力请从今日始”这个论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文学家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挤时间,拼命地学习和工作,他给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别人称赞他是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教一日闲过。”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肯放过一个“今日”,为我国的绘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革命家周恩来,科学家阿基米德、牛顿,不都是珍惜时间,抓住“今日”的典范吗?我们也只有像他们那样,抓住一个个“今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活得潇洒,才算不白活一回。

4、正反对举法

正例,指从正面论证论点的例子;反例,指从反面论证论点的例子。将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进行对比列举,使是非曲直一目了然。正如希腊大哲学家赫拉柯利特所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例:目标能让我们对诱惑保持清醒的认识。古今中外,那些成功者是能执着于目标,拒绝诱惑的人,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爱因斯坦说:“在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夫人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然而多少人却空有满腔抱负,在鲜花和掌声中消逝。方仲永的才气,商纣王的聪慧,李自成的大志,都在物欲中消磨。他们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身败名裂。可见,对目标的执着确实能让我们抵制虚荣,为更崇高的理想奋斗做好准备。

本段就是凭着精当的正反对举强化了论证,极富说服力。 5.以旧翻新法。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最忌讳的问题之一就是重复使用某些论据。其实,如果在写作时一时找不到新材料做论据,也可以适当采用老材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善于强调老材料中“为我所用”的那一个侧面,使老材料焕发新生。我们不妨把这种方法称为“新瓶装旧酒”。例如一位学生在《选择永恒》中这样论述: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上面提到的屈原、曹操、陶渊明都是人们熟悉的人物,该生在这里没有对他们的事例作长篇叙述,而是以齐整的排比句式将他们的事例作了高度概括,既增强了说服力,又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四、段落内分析训练。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但许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议论分析。行文时常常是亮出观点后,接着便是举例,每个例子后用寥寥数语扣题总结,使得或行文缺乏深度,或论据游离主题,或论证手法单一。其实,对论据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议论文写作训练时,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论据分析训练。

议论文常见分析方法有:

因果分析,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例:高尔基说“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吧!”1901年,27岁的冯如怀着为中国争口气的决心,自己设计飞机并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18岁的美国高中生塞申斯挨家挨户的去说服市民投票给他,最终当选为该州市长,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市长。为什么说青春有限,智慧无穷,因为冯如用自己的青春斗志创造了辉煌,塞申斯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创造了奇迹。所以青春因为智慧而光彩夺目。

假设分析,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例:学会悦纳自己,才能让快乐的空气灌满乘帆。林肯和丑,众所周知;林肯很伟大,这也是众所周知。他虽丑,但他很乐观,总是学会悦纳自己的缺点,以致他名留千古。邰丽华虽失去了声音,但她能悦纳自己的缺点,用她绝美的舞姿向世人展现了她的风采。试问,假如林肯、邰丽华不能悦纳自己的缺点,他们的生活会快乐而充满光明吗?

条件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例: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可见,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归纳法,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落脚点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归纳法”。(求同归纳、求异归纳)。 例:学会悦纳自己的缺点,才能才生命中谱写辉煌,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司马迁受宫刑入狱,却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海伦凯特用坚强与苦难对抗,成为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霍金笨重的轮椅阻止不了他向宇宙探索的步伐。所有这些人都是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但他们却能悦纳自己的缺点,勇敢的去与命运抗争,立创辉煌,以至他们彪炳千古。

分析方法的一些常用语句有:

之所以„„是因为„„(因果分析法);试问(想),假如„„,那么„„(假设分析法);只有„„才„„(条件分析法)。

当然,材料分析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反问法、类比法、比喻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给学生提供多种分析方法示例后,接下来一步就是进行实战演练了。将几段有论点和论据的文字提供给他们,让他们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紧扣论点对论据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好这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段落训练,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但是如果老师指导得法,方法得当,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临近高考时段,段落训练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其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14篇:薪酬设计七步法 (四)

薪酬设计七步法

(四)

第四讲薪酬战略澄清(上)

一.国际流行企业的薪酬制度分析

从国际流行趋势来看,日本的企业强调资历,强调稳定性,但是它的薪酬管理模式近几年也有所转变。日本在第二轮和欧美的经济对抗当中处于劣势,它也发现自己的这种薪酬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支撑全球市场的扩张,所以,很多的日资企业也在逐步的调整自己的薪酬模式,以能力为基准这种薪酬管理模式,开始逐步的转变到以职位为中心。

外资企业进来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职位为中心的开始发展能力薪酬管理的模式。两种薪酬管理的模式在全球的企业当中开始不断的交叉融合。所以,未来的薪酬模式的发展,将会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薪酬管理模式与以职位为核心的薪酬管理模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单一的薪酬管理模式将会被复合的薪酬管理模式所取代。

二.七步法第二步——“澄清薪酬战略”活动内容

如果我们自己来操作设计薪酬战略,应当怎么去做呢?

(一)薪酬战略的现状扫描

也就是要对企业原有的薪酬战略在这方面的一些表现进行相应的分析。战略管理的模式往往有两种:

第一种管理模式叫隐式的战略管理模式

所谓隐式的战略管理模式指的是没有把他写在纸面上,但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以隐式的方式,通过职能部门来进行推进。

第二种管理模式就是把它写出来

没有写出来不代表企业没有战略。

所以要对上述的几个问题进行扫描、进行诊断。

1.分析薪酬战略的定义

就是对于薪酬战略的定义要进行分析,未来设计的这个薪酬战略各个框架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样的。

2.描述薪酬战略

经过分析以后,要描述薪酬战略。

三.某企业薪酬战略案例展示

{案例4-1}„„

有三个科研院所合并成一个上市公司,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叫改制没改彻底,是由事业单位往国有企业上改,当时是出于国家军工保密的需要。

它的薪酬战略是如何进行设计的?

1.薪酬战略的现状扫描分析

首先回答的薪酬策略的第一个问题:内部的公平性

对于企业薪酬管理内部的公平性,企业有六个不同的主流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第一种观点:

“和我一道进某某集团公司的,某某人现在工资拿的比我高”,这是第一种观点,他认为不公平,也就是把薪酬内部的相对公平性建立在一个比资历、比工龄上面,这种观点在国有企业是常见的。比资历,有句俗话叫“新出的眉毛不如后长的胡子”,这种观点的假设前提是将薪酬的公平性建立在进科研院所时间的基础之上,显然有所偏颇。

虽然我们需要承认和培育员工的这种忠诚度,很多企业设年终工资也好,或者根据员工的这种工龄来设定他的福利体系也好,实际上是为了体现一种薪酬文化,就是企业对老员工的这种认同。但是它不是唯一的一个要素。

第二种观点:

“我现在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工资比别人低.”有很多基层员工这样反应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脏与累确实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在做岗位价值评估的时候,选择的因素中,这不是一个唯一的标准。国外的一些职位评估工具,劳动环境这个要素,很多企业逐步把它剥离出去了,不在岗位价值评估所考虑的范围,而是在特殊津贴里去考虑。

第三种观点:

“我以前是某某级的干部,现在领导不带我玩了,所以我的工资就降了。”

也就是比资历,比个人历史地位,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资历无法实现内部的公平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理。

第四种观点:

“我是高级工程师”,将一个证书作为内部公平性的标准并不合适,尤其是在证书泛滥的环境之下,国家任职资格体系里,除了两个任职资格标准比较严格,一个是医疗一个是会计,其他的都不严格要求,尤其是搞经济类的。在企业里面做任职资格体系时,证书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性的因素,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要素。

要对他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估,到底是不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是不是一个教授级高工,你的能力有没有达到?因为证书已经失真了。

第五种观点:

“我的能力很强,工资比别人低”,能力作为薪资的发放标准,有一定的失真范围。比如在岗位为基准的薪酬,在带宽的位置上,可以考虑员工的能力,但是它有一定适应范围。

同时,能力的高低应当是由企业来进行评价,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评价。

第六种观点:

“我们现在是国有企业,都是企业的主人,凭什么我的工资有这么大的差距?”企业的主人是国家,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集体并不能够代表国家,国有企业的性质也不能够违反经济的规律,薪资的公平性并不意味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平均了就公平了吗?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因为忽视了价值的创造,忽视了对于国有资产的价值的创造。

这是这个企业六个主流的观点,我们来进行相应的分析。

3.实现薪酬管理的外部的竞争性,有四个方面要考虑:区域、定位、时效性和结构。

(1)首先在竞争区域范围之内,这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部分的员工,大部分将薪酬对比的范围限定在总部所在地南京市。但对于一个全国性的企业,北京有子公司、苏

州有子公司、上海子公司、广州有子公司,从发展的维度来看,薪酬的竞争力的对比范围和企业未来的区域扩张而引起的人才获取的范围是直接相关的。

也就是说,在界定竞争区域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的考虑到现在,更要去考虑将来所聚焦的那个范围如何去协同企业的战略,所以,范围应该是在全国人才市场,而不是在区域人才市场。

(2)薪资的定位

目前采取简单的职位对比,不只是同岗位的对比,这个跟岗位的价值是有关的,同样叫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职责的内涵可能有很大差异,或者是研发部的经理,或者是销售部的经理,同样的岗位名称,他的职责内涵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从岗位价值的角度来看,职责的差异不能够进行简单的对比。

比如,某人虽然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实际上他行使人力资源副总的权限,高层对他的授权,他在人力资源的政策的制定、未来人力资源战略的确定方面具有很大的决策权限,而另外一个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呢?只是一个操作性质的岗位,比如招招人,管管档案,对人力资源的一些政策没有太多的决策权限。

那么,这两种岗位的薪资进行简单的对比就没有意义。所以,在进行数据对比的时候,还要有职等的概念,处于多少职等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这种对比才是有意义的。

(3)企业没有明确薪资的时效性,也就是没有明确下一阶段的薪资的调整计划,也就是对薪资战略进行调整的在什么时间段,这个薪资战略到底是在三年有效,还是几年有效?

定位在市场50分位的薪资标准,随着企业的不断调整和城市居民生活转换指数的不断提高,这种薪酬的竞争力可能是在逐步下降的,所以要确定薪资的时效性。

这个企业没有确定薪资时效性,薪资结构也没有确定时效性。

(4)薪资结构

固定收入的比重过小,从而影响了人才的吸引,人力资源部到人才市场招不到人。 薪酬的固定收入和变动收入的这种比重也不是随意选择的,是跟人力资源战略有关的,如果重点是保留,有可能固定收入可以稍微低一点,如果是吸引的,未来的业务扩张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的话,固定收入的比重就应该提高。

同时,这个企业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重薪资轻福利的现象。所谓的重薪资轻福利是什么呢?福利它也是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外资企业第一波进入中国的时候进行人才对抗,很多人喜欢去外企,是因为外企有很好的福利,虽然他的薪酬、他的定位有可能接近于国有和民营企业,或者是略高于国有和民营企业,或者是特定职等以上的员工高于国有企业的话,那么它的福利往往是做的非常好的,福利的项目非常多,有的企业还推出菜单式福利,吸引了很多员工。

4.薪酬文化

(1)体现在如何对待业绩突出者

{案例4-2}„„

某企业叫ABC集团公司,它没有建立起一套与薪资配套的绩效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事业部的高管,或者个别事业部在中层经理之间对经济型目标就是财务目标进行了简单的分

解,变动收入主要是以财务目标实现为奖励业绩突出者的主要依据,在业绩价值的认可上出现了叫重事业部、轻职能部门的情况。这个企业有一种观点,认为职能部门是不值钱的,不是一个直接价值的创造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也不是一个直接价值创造部门,所以人力资源经理的工资应该低于其他部门经理工资,它的这种观点所带来的问题是,这种薪酬管理观点对人力资源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事业部及职能部门之间人力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是说,企业在规模很小的时候,职能管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有可能一些部门的设置,尤其是职能部门设置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总部对于分子机构的管控能力要求提高以后,职能部门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重要。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对职能部门人才的培养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话,一定时期这个矛盾就会爆发出来。

很多企业遇到了这种情况。人才是一种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占用了这种资源就要付出代价。

有一位老板说,他设计薪酬的时候,思路很简单,企业的效益好,员工的工资就高,企业的效益不好,员工的工资拿的就低。咨询顾问告诉他:企业效益不好,不代表就可以免费用人,就像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人家不会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就把价格压低一点。企业化市场运作以后,人才开始市场化了,企业占用了人力资源,就要付出同等的代价,否则人才就会流失。

(2)薪酬文化的整体文化是什么

在这个企业中,多年事业单位分配的价值观占据着薪酬文化的主流,历史所形成的不良文化导致这个企业强调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只有高层意识到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将薪酬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才是对股东负责,才是对国有资产负责,对国家负责。坚持不懈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引导,是咨询公司对企业薪酬文化诊断的结果。而且薪酬模式采用等级工资制,这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常见的,其实这种观点已经不倡导了。

咨询顾问给出了建议:

采取两种薪酬模式,对于技术序列及产业技术工人,采取的是能力薪酬管理模式,因为这个企业是科研院所转型的,产业工人的培养很重要,而对于其他人员采取职位薪酬管理模式,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对于技术人员进行职层排序。

(二)薪酬战略的定义分析

这里有一张表叫薪酬目标的界定表,如何确定我们的薪酬战略呢?这张表在纵栏里列出人力资源战略的描述,往往是对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和激励人才这些内容的描述,这个企业比如说需要吸引高级的管理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保留技术人才,保留技术研发工程师,要激励全体员工,这是它的人力资源总体的战略目标。

那么,薪酬战略的描述是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描述技巧,起始一个动词,再加上目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叫子目的,一个叫最终目的。是这么描述的:确保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产业工人的吸引,保留优秀的技术人才,并激励全体员工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这是薪酬战略的一个描述薪酬目标的规则,也就是要提高每一元薪资成本支出的回报率。

在薪酬策略这里,我们要界定什么呢?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它有哪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就是在薪酬策略的关键战略决策。

1.竞争力定位

根据未来业务发展战略的需要,选择在全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做了区域分析。

目标的薪资定位:在公司业绩实现目标利润的情况之下,总体定位与全国国内企业市场的内资企业的75分位以上。

随着职等的上升,适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地位。

最后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它的薪资曲线是什么呢?

它是这样的一个薪资曲线:纵坐标表示薪资水平,横坐标表示职位等级,就是职等,假设这是国内75分位的薪资值,它的薪资呢是这样设置的,也就是假设十等以上的员工是超过市场75分位的,十等以下的员工是低于市场75分位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源尽量向核心人才去倾斜。

该定位时效性,“在三年之内保持不变,福利体系与国家的法律相适应,同时制定补充计划确保核心人才维持与市场接近的固定收入比重。”

根据经验,在职等里十四等以上,一般是50%和50%的这种概念,当然营销有所不同,到下面一般是80%到20%的比重,就是固定收入和变动收入的比重。

它的整个定位就是采取职位和能力两种薪酬模式。通过分析以后,就确定了它的关键战略举措。

2.内部的公平性是如何实现的呢?

职位为基准的薪酬,是建立在薪酬基础之上,经过职位评估确定职等的与薪职的带宽,以能力为基准的薪资,建立在任职资格体系设计基础之上,通过评估确定就是任职资格评估,来确定技术人员和技工序列的各技术层级的职等与薪职期间。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企业内部的公平性。经过前期的分析以后,需要对薪酬目标与战略进行描述,进行整合描述。最后写在薪酬制度里面。

薪酬管理制度有一个结构叫薪酬战略定义,包括对于薪酬目标、薪酬策略,外部的竞争力和内部的公平性、以及薪资结构、薪酬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第15篇:申论总结、三遍四步法

应对申论考试的根本方法

把握申论根本应对方法——所有答案都在材料中 系统性思考问题

概括部分,具体说来,概括部分有四种题型:第一种是概括主要内容,第二种是概括主要问题,第三种是概括部分内容,如影响、观点、思路等,第四种是概括主题。

分析部分,需要考虑三个环节:首先要搞清楚原因的种类,包括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等;其次要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利益主体分析法、供求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等;最后要掌握原因的一些基本维度,如观念方面的因素、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监督方面的因素、制度方面的因素等。

对策部分,政府人员解决问题可能采取以下七个手段:一是教育手段,二是行政手段,三是经济手段,四是管理手段,五是法律手段,六是监督手段,七是技术手段。考生在作答时,可以针对给定材料的具体问题,结合这七个手段进行系统思考。

公务员考试一般是四种题型:第一种是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般的议论文。第二种是要求写一篇评论文章。第三种是明确要求写一篇对策型文章。第四种是要求写一篇公文,如意见、建议、报告、讲话稿等。

三、试题构成要素:紧紧抓住给定资料 作用:

1、体现要点

2、反映问题

3、包含原因

4、潜含影响

5、隐寓趋势

6、蕴藏对策

四、透彻分析申论问题

1、准确把握作答对象

2、全面把握作答任务

3、准确把握作答条件

五、仔细斟酌作答条件

1、读材料、读考试要求,审出文题方式-把握材料的可能主题(2~3分钟)

2、审出限制条件,(1)审清对论述的内容是否有限制,(2)审出是否有“虚拟身份”的限定,(审清字数限制)

答案构成要素

申论答案对应不同的问题和作答要求,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基本构成要素可归纳为点、因、策、论四项。 1.点——要点

申论答案中的要点,有三种含义: 一是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二是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是关键词。 2.因——原因

按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原因分为内因、外因.按照事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原理,有偶然原因和必然原因.按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多种原因中有主因——主要原因和次因——次要原因.3.策——对策

对策是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方法和措施,作为申论答案的对策,要符合四个要件: 一是可行性;二是效用性(有用性);三是对应性;四是依据性。 4.论——论据或论述 申论要素的运用原则

1.忠于材料,紧扣题意 持论务正,服从主流 围绕问题,务求解决 4.简化层次,要言不烦 5.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6.观照全局,前后照应

导语提出问题、破题分析问题、承接提出对策、结语总结全文

一、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对策是什么。

三遍四步法:三遍

一般用30~40分钟将材料阅读三遍,完成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总结段落大意、分门别类、概括主要内容这四个步骤。

阅读第一遍——精读全部材料,为段落标号。

第一步,速读,圈点画线边注眉批(小概括、关键词或字,提示作用),勾画出关键词或关键句(划出首句、尾句、中心句),把握材料关键,理解关键词意,找出材料关键的信息点。 阅读第二遍——略读材料。在初次阅读的基础上,把找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存精,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一)总结自然段:

1、关键句概括法;2总结概括法 阅读第三遍——略读材料。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划分段落层次--合并同类;提炼中心思想--透过表面分析本质。最后,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对全部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概括。当然,这个概括也往往就是申论考试第一道题目的直接答案。

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观点性原则

问题-原因-对策

专家建议、学者的观点、老百姓的观点

政府的做法(也是对策的体现)、政府权威的观点 领导讲话

指出、调查结果、希望、期望、强调、据悉、认为、断定、说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有些段落可标注几个关键词如:表现、原因、措施等) 最重要的任务是把第一遍阅读中的关键词进行二次筛选,把最重要的关键词找出来,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更没有必要把每一段的意思都准确地写出来,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表现”、“原因”、“措施”等。 一般来讲,在总结段落大意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并对其进行整体把握,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紧扣给定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行总结。

(2)关联性原则。就是要抓准分析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与其他各段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明确给定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联系自己下一步可能的写作角度。

概括段落大意的工作是为理清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做准备的,不是为概括而概括,要有目的地进行概括。

第三步分门别类

这种梳理事关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事关整体的解题思路。要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对材料进行逻辑上的整理和划分。分门别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 (一)横向原则

常见的横向关系,一般有“并列”、“对立”两种。

并列关系可以概括为: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各种现象并列;甲乙丙丁各种观点并列等几类。

例如,2009年北京社招第1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根据我们刚才对各段的大意的分析,其中涉及原因的段落如下:

第1段材料:驾驶员交通意识淡薄。

第2段材料:酒后驾驶。

第4段材料:交通事故的监控技术与处罚机制存在漏洞。

第5段材料:我国查处酒后驾驶的工作机制存在弊端,缺乏长效机制。

第6段材料:行人的交通不文明行为。

第8段材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相对宽松。

第9段材料: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但是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

第10段材料:我国汽车中较少装配行人安全保护技术。

第15段材料:城市中自行车存车难现象严重,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原因进行分门别类, 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等角度出发分析原因,得出如下答案。

目前我国酒后驾车的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部分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对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没有清醒认识。

第二,(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无法清晰辨别驾驶者,造成“扣分制”形同虚设。

第三,(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酒后”的酒精含量判定标准较宽松,处罚力度较轻。

第四,(思想文化)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使很多驾驶员被动醉驾。

第五,(制度机制)交通整治工作存在阶段性、集中性、运动性等特点,未建立长效机制,容易造成驾驶员的侥幸心理。

(二)纵向原则

常见的纵向关系,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特定事实的现状、根源、对策的结构来组织材料。这种形式是申论材料梳理的根本逻辑。

再以2009年北京社招为例,按照我们讲的分门别类的原则,即按照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对策的原则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材料分为城市交通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三个部分,稍加梳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便清晰呈现。

城市交通的现状:

第1段材料:事故频发,死亡人数多。

第3段材料:群众不满。

第14段材料: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1段材料:驾驶员交通意识淡薄。

第2段材料:酒后驾驶。

第4段材料:交通事故的监控技术与处罚机制存在漏洞。

第5段材料:我国查处酒后驾驶的工作机制存在弊端,缺乏长效机制。

第6段材料:行人的交通不文明行为。

第8段材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相对宽松。

第9段材料: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但是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

第10段材料:我国汽车中较少装配行人安全保护技术。

第15段材料:城市中自行车存车难现象严重,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第7段材料: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第8段材料: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严格处罚酒后驾车。

第10段材料:学习和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汽车中装配行人安全保护技术。

第11段材料: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备的网络体系。

第12段材料:国家鼓励开放多种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汽车,注重环境保护。

第13段材料:各地规划部门做好城市交通规划,保障自行车和行人的路权。

第14段材料:破解交通拥堵的措施: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建设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再以2010年国考省部级试题为例,该材料是单线索材料,给定材料反映的特定事实可以概括为海洋生态文明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处理好海洋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问题。这一特定事实通过6段材料表现出来,这6段材料的逻辑关系可以梳理为:

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

第1段材料: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第3段材料:日本濑户内海污染情况。

第5段材料:盲目开发海洋资源的严重后果。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1段材料: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3段材料:日本濑户内海污染原因。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第1段材料: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第2段材料: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功能及其意义。

第3段材料:日本濑户内海污染治理的经验对策。

第4段材料:荷兰“退耕还海”和中国“退耕还湖”的两个案例。

第6段材料:《海岛保护法》的内容及其整体保护的新思维。

(三)多层次原则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就是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分类,而是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从发展趋势上看,综合型材料的考题将会是发展的主流。因此,在对给定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时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考虑。

合理利用草稿纸:

将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后列于草稿纸;

分别将材料标号列入(问题①②、具体表现④、原因③⑥、影响⑧、对策⑨)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的标准及技巧

总结概括申论材料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体现。好的概括要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即:全面、准确、简明、流畅。 (一)概括要全面

概括的全面性主要是指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点,即采分点都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二)概括要客观准确

概括的答案要客观准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概括就是缩写,概括的语言必须是中性的、白描的,不需要任何的引申和发挥,不能出现考生的议论,更不能用感情色彩太强的词汇。 (三)概括要简明

概括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把最主要的意思表现出来。要简单明了,一看就明白。概括是要把所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主要信息浓缩起来。 好的概括=考生的连接词+材料中的关键词

(四)概括要清晰流畅

对于一般的写作,都会要求中心主旨鲜明突出,申论也不例外。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重点等,这已属于对通篇文章的整体构思。 这里有两个思维模式,或称万能思维模式。

第一个是适用于单个主题材料的概括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简单说就是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何以如此呢?

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

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是多方面的:

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第二个是适用于多个事实的并列模式:

一个方面是/一个问题是„„

另一个方面是/另一个问题是„„

这个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关键是能够判断出材料属于复合型,不是由单一材料组成。

(五)概括主要内容与概括主要问题的区别

概括主要内容需要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概括主要问题只需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和原因即可。概括主要信息,撰写情况综述、情况汇报和领导参阅材料等题型都属于概括主要内容的范畴。

学习提示:概括题要不要分条作答?

答:一般来说,除非有明确要求分条作答,否则概括题决不可以写成用数字序号表示的提纲形式。要学会使用分号来表示条理。要学习形式B的表达方式,不建议使用形式A的表达方式。因为,明显的数字符号容易割裂材料内容的完整性。

形式A:

(1) 采分点一。

(2) 采分点二。

(3) 采分点三。

(4) 采分点四。

(5) 采分点五。

形式B:

采分点一;采分点二;采分点三;采分点四;采分点五。

二、如何写文章:

(一)文章的题目:

1、立意的要求:

社会认知能力、问题的基本判断、材料的主旨、主观相一致。仔细审题,确保不偏题。

2、拟题的基本原则: ①题目即论点;

②题目要明确,但不要求创新;

③题目的结构:主题词+核心思想;主题词+重要意义;最差也要体现主题词。 举例说明:不好的题目——节约型社会之我见,小议、浅谈„„,不能直接体现观点。

历届考题:命脉、蓝图、人与自然(命题作文的话,当然不会限定你的观点)。 口号、标准不适合作为标题,因为没有主题词:节约一点点,幸福你我他;你节我约,社会和谐;从我做起,人人做起。

勉强还行的例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把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 不错的例子: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从完善法律谈起;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政策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先行;生态文明亟需领导重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3、题目的命题要求: ①以A为题目; ②以A为副标题;

③围绕A这一主题(一般在题目中要包含这一主题词); ④自拟题目。

4、题目的书写要求:

①第一行空四格写标题,副标题一般从主标题下第三个字开始写; ②第二行空两格起正文;

③题目务必简练、想法缩到一行以内,实在不行,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

④题目一般不写逗号,用空格代替,可以有顿号(让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份阳光)。

⑤如果没有要求自拟副标题,一般不写。

(二)文章的论点及分论点的支撑: 禁电举措有悖执政新理念:

分论点:禁电有悖民主执政新理念;禁电有悖科学执政新理念;禁电有悖依法执政新理念。

禁电举措得不偿失:

首先,禁电损害了中低收入群体利益;其次,禁电阻碍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第三,禁电不利于节约型交通的构建;第四,禁电有悖于形成上下统一的法律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 其次,健全社会救助体制;

再次,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监管;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或加大投入)。

社会救助重在制度建设:

首先,社会救助要加强低保制度建设; 其次,要加强专项制度建设;

(1)教育;(2)司法;(3)医疗。 第三,社会救助,要加强互助制度建设。

(三)论证结构:

1、申论最常用的论证结构:

总体来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第一段;

分析问题:二段(基本分析作为第二段;换不同层面分析,在某种高度分析,强调重要性作为第三段); 解决问题:三到四段。(首先;其次;再次。) 例如:

政府作为不能一禁了之:

第一段:电动车好,好,好,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却出台规范性文件禁止,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第二段:这种政府作为损害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妨碍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保型交通工具的推广,不利于法律体系的统一协调。 第三段:结合构建服务性政府来谈,这种做法是不应当的。 第四段: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主要解释如何完善法律法规); 第五段:其次,建立新的标准; 第六段:最后,加强监管; 第七段:总结,结尾。

2、并列式:

第一段:提出问题; 第二段:简要分析;

第三段:A1分论点(厚重:加入分析、操作、意义和作用); 第四段:A2分论点; 第五段:A3分论点; 第六段:结论、结尾。

3、递进式(对比)。

A→B→C,C最接近中心论点。

例如: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文化发展 第一段:提出问题(矛盾); 第二段:总体上简要分析;

第三段: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发展; 第四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

第五段:总体上来讲,离不开环境文化的共同发展。 第六段:简单总结观点且结尾。 灵活是关键。

(四)分论点的论证: 例如:

(1)首先,加强低保制度建设。(200-300字) ① 描述现状(重点来描述问题1-2句);

② 分析影响、危害(直接—基本面1-2句、间接—理论面2-3句); ③ 政府的作为——切实措施解决。(2-4句) ④ 意义、作用:1-2句。 (2)首先,加强低保制度建设:

① 强调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2句 ② 如何加强低保制度建设;4句 ③ 作用意义。1句

(五)开头(大开头的概念):

1、结构:

第一种:辩证性提出;分析相关因素;从某个高度来论述重要性。 第二种:辩证性提出;简要分析。

2、辩证性的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

3、分析:原因/意义/影响。

目的:铺垫→点题。

4、注意 点题。

5、注意 语言要简练。 例子:社会救助关键在制度

社会救助关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实现的最低目标。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方面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救助水平低、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材料,辩证性分析。)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

社会救助的问题虽与法律法规、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但根本上的原因是制度缺失造成的。低保制度不完善,司法、医疗等专项制度不健全,互助救助未启动,这一切要求我们发挥制度的稳定性与刚性优势,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快速发展。

(六)结尾

基本结构:总结观点 + 强调意义 + 铺垫重要性 例子:社会救助,关键在制度。

社会救助关乎着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保障的基石。所以我们必须完善低保、专项、互助等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保障全面实现,为小康社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

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步骤及答题思路 1.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 概括各层次的含义

经过阅读材料、划分层次、拟出材料提纲,再把有关信息分别列入提纲中去。这一步是为了防止遗漏材料信息要点。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分类归纳法。

第二步 概括中心

在认真分析申论材料、准确理解所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确定概述的中心。

第三步 依据要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2.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思路

根据给定材料判断是社会问题还是社会现象后,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有两种答题思路:第一种:如果给定材料是社会问题,往往是一个具体的事件

其答题思路就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而具体事件的先后顺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第二种:如果给定材料是社会现象,一般来讲,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思路包括四个层次:

◆ 提出话题(缘起)

◆ 说明情况(现状、问题)

◆ 进行分析(原因、后果、必要性) ◆ 作出结论(定性分析、对策办法) 例:政府诚信是整个信用体制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创新信用环境的主体(开门见山观点)。该材料通过正反两方面说明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性。(总起,提起材料)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失信于民,使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说明情况以及分析后果)。我们必须向张云泉和牛玉儒等同志学习,从自身做起,本着一切为民的意识,建设爱党、爱民的诚信政府。(对策方法)

这四个层次可以演变成以下多种逻辑顺序:

第一,提出话题→说明情况→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作出结论。

第二,提出话题→说明情况→分析问题产生后果→作出结论。

第三,提出话题→说明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作出结论。

第四,提出话题→说明情况→分析原因→分析后果→作出结论。 (一)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主要问题的题型

1.答题步骤

第一步 概括各层次的含义

第二步 概括中心

在认真分析申论材料、准确理解材料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概述的中心。这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完成。这是考证考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材料内容的检验步骤。

第三步 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引起一个事件、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很多的,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材料要反映的主要问题。

第四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2.答题思路

因为给定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主要问题,归纳概括主要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列举问题(纵向分析)

◆ 简要分析(原因、后果、意义)

◆ 做出结论

对于概括主要问题的字数一定要严格控制,在考试时,回答这个问题要求非常简练。一般来讲,上述三个层次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

第一句话:用一句话鲜明地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形式为:

材料中的内容、问题,暴露/反映出主要问题,已经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然后简述该问题的表现形式:

例如:阜阳奶粉事件、毒豆芽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第二句话:简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者分析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等,基本形式为:

原因

1、原因

2、原因3,是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或者,该问题暴露出问题

1、问题

2、问题3等问题

例如:它暴露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些食品企业唯利是图、安全意识薄弱,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等问题。 第三句话:用一句话总结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为对策性的结论。 建立和完善对策,刻不容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我国人民思想道德领域必不可少一课。

例:材料通过对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反映出我们整个食品行业安全意识薄弱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有关部门监管思路不到位、处理问题的简单化;食品监管不主动;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缺少更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导致一些领域重复检测,而一些领域得不到检测。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概括部分内容

答题注意:不能只照抄原文,要略微总结共性,从略大方向着手。

例:概括材料中关于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

答: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目前两种不同思路: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例:根据材料概述“小天鹅”消除危机的办法有哪些?

答:小天鹅消除危机的办法有:第一,人人动手,警钟长鸣。第二,快速反应,及时解决。第三,超前决策,解除潜在危机。 5.概括材料主题/主旨/问题的实质

这类题型是概括精神/高级层面上的,和概括主要问题中的根本原因有交叉。 例:星巴克是否应当搬出故宫,其实质是在全球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有的认为把星巴克开在故宫里面和故宫的氛围不协调,对古老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践踏。必须努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品味,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巩固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有的认为星巴克开进故宫根本不存在糟蹋中国文化之嫌,是消费主义进入传统文化内核的象征;故宫之于星巴克,则是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以开放姿态迎接商业文明的隐喻。

(一)如果所要求概括的内容存在于一个自然段中,那么只需要在这一个段落中进行合并同类,对相同内容进行整合,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即可。

写作步骤:

第一步 合并同类,详细标注

第二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要点概述的基本表现形式很简单,重要的是要点一定要全面、完整。

第一句话,综述材料要求概述的内容

第二句话,分述材料要求概述的要点

综合分析 1.判断型分析 答题方式:错误的选项是A,B。A选项错在……,应该是……。

例: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 分析的要点:

1.对策指向的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题干是要解决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因此,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能解决,则即使这个观点再正确,也是错误的选项。如:加大财政投入。

2.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如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权属各级纪检部门。是错误的。因为纪检部门没有这个权力,而是应属于审计部门。 3.对策要合情、合理、合法。

2.因果分析 1.原因的维度:

A.由“人”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提出对策:奖励、惩罚措施;职能部门决策、执行、监管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人的能力问题;做事方法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等。

B.由“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提出对策:补充制定;内容正确、完备;可执行;进行和加大宣传、教育等等。

C.由“经济利益”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提出对策: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问题;改进、完善取得经济利益的方式、方法;保证安全;人的问题等等。

D.由“科学技术”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提出对策:加快、提高科技研发;科学与实际情况结合;提高从业人的素质等等。

E.由“宣传、教育”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提出对策:通过媒体和各职能部门扩大宣传、落实等等。

F.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够大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对策。 2分析原因的方法 1.利益分析法

从人类的根本出发点:利益出发。 污染反弹 为什么

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为什么治理了还会反弹 处罚力度不够 为什么

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规章制度有缺陷 政府为什么会保护这些企业 地方官员追求政绩 为什么

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2.内外因分析法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为什么(内) 为什么(外) 存在安全隐患; 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为什么 为什么

工矿企业领导机构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未完 为什么

善或执行不力 工矿企业单纯追求利益,忽视安全生产 3.供需分析法

可用于就业,交通拥堵,价格,能源等问题。 如:

交通拥堵 需 供

为什么 为什么

汽车数量增加 道路的承载力相对弱 为什么 为什么

生活水平提高、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要 道路狭窄;交通违规现象严重

为什么

布局不合理;交通意识差、对非机动车管理和处罚力度不够

提出对策

1.对策的针对性

所谓对策的针对性,是指考生提出的对策必须是依据材料反映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材料可能给出,也可能未给出)。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且提出的方案表述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能脱离材料,提出对策。对策源于材料中的解决方案和问题的原因。

第一、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解决、落实你提出的对策。

二、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方法。

第三、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不要模糊不清、脱离实际,如果你在提出对策时忽略主观、客观条件对它的影响和制约,方案极易失去可行性

四、择优选择。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案,要选择效果最好的;一些方案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要选择最为可行、成本最低的。

2.对策的基本形式

对策包括3个部分:对策铺垫、对策主体、对策总结(可写可不写) 例:

对策铺垫

就电动车大量上路引起的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争议,作为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本着立足长远,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下六条方案: 对策主体

第一,完善电动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各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形成统一的电动车管理规定,规范电动车及相关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第二,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符合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新标准。传统的产业标准,无法适应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相关行业组织必须在速度、重量及宽度方面制定适合新形势的产业标准,以适应电动车产业发展。

第三,强化培训,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与交通法规培训,提高驾驶技能,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使电动车守规上路行驶,保障行驶安全。

第四,加大对电动车交通约束与管理的力度。交通执法部门应增加警力,严格交通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电动车安全守规行驶。 第五,加强质量与环境的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严格审批电动车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尤其要制定严格的电动车质量标准,并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质量的检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蓄电池的生产、销售、转运、及回收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减少电池的污染隐患。

第六,采取特别措施,减少事故损失。政府相关部门应建议相关保险公司增加有关电动车的新险种,使电动车与汽车一样上保险,减少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 对策总结 可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电动车大量出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应对。

3.对策的铺垫

格式:就(电动车大量上路引起的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争议),作为(市政府有关部门的

对策针对的问题 对策提出的主体即角色

工作人员),本着(立足长远,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下六条方案:)

对策提出的原则 对策的数量 当然,要懂得变通:

例:针对“禁改限”政策过程中暴露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加以解决。

例:针对职业乞丐,应采取如下措施处置: 例:虽然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理性的对待,但还是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析:这个铺垫成功在从亮点着墨,再说缺点,再说对策,过渡自然。 例:构建和加强政府信用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 析:这个铺垫亮点在,无需用冒号,下面可以直接接第

一、第二……

3.对策的主体

A.对策的主体中,对策的数量应该不少于4条,不多于六条,实战中,多于六条应该适当合并政策,而少于四条则应拆分对策。

B.完善对策:一般结合材料的细节来 完善和详细对策。有时会成为加分的要素。 C.对策的顺序:一般是

1从最重的、最直接的对策写起,通常宣传手段放最后。 2一般从观念意识到制度再到执行层面。 D.格式:

第一,(完善电动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各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

段旨句,总概接下来的总体内容

主管部门 具体操作

的地方性法规,形成统一的电动车管理规定),(规范电动车及相关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作用、意义

第二,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符合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新标准。(传统的产业标准,无法适应电动车行业的快速

简要分析原因一般可不写,视情况而定

发展),所以,(相关行业组织)(必须在速度、重量及宽度方面制定适合新形势的产业标准),(以适

主管部门 具体操作

作用意义 应电动车产业发展。)

第三,强化培训,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与交通法规培训,提高驾驶技能,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使电动车守规上路行驶,保障行驶安全。

第四,加大对电动车交通约束与管理的力度。交通执法部门应增加警力,严格交通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电动车安全守规行驶。

第五,加强质量与环境的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严格审批电动车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尤其要制定严格的电动车质量标准,并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质量的检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蓄电池的生产、销售、转运、及回收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减少电池的污染隐患。)

含两个主管部门和操作

第六,采取特别措施,减少事故损失。政府相关部门应建议相关保险公司增加有关电动车的新险种,使电动车与汽车一样上保险,减少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

可以借鉴的政策。

五、可以借鉴的对策。

1、完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2、加强制度建设。(宏观:体制、体系;微观:制度、机制)

问责制度、政绩考核机制、专家咨询制度、听证制度、综合调处机制

3、加强领导重视(成立领导机构)。

4、强化责任,强化落实。

5、加大投入。

6、执行、执法(执法不严——加大执法力度;暴力执法——倡导文明执法;执法方式——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捆绑式执法;违法要惩处;对于涉及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等。)

7、加强监管: △监督:

政府(广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狭义:行政机关。)

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群众、新闻)。 △监管:

事前(审批监管)、事中(过程监管)、事后监督(效果、结果监管)

8、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加强培训)。途径:网络、平面(报纸)、广播、电视; 形式:专访、报道、新闻、动漫画; 概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教育。

9、加强利益协调与协作。

10、引入竞争机制;

11、进行科技创新。

申论万能宝典:论证写作的基本套路之申论文章的结构安排

申论文章的总体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六段左右。具体来说,根据文章侧重点的不同,文章结构设计如下: 1.策论文

第1段:开头,提出论点

第2段:分析原因

第3~5段:提出对策

第6段:结尾

2.政论文:

第1段:开头,提出论点

第2~4段:分析原因,意义

第5段:提出对策

第6段:结尾

3.评论文

第1段:开头,提出论点

第2~3段:分别对不同观点进行评论

第4段:提出对策

第5段:结尾

写作时,必须注意过渡,用好过渡段,造好过渡句,遣好过渡词。

(一)三段式结构

1.提出问题(怎么了):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2.分析问题(为什么):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

3.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关“三段式结构”的写法请参照范文2。

(二)总分式结构

1.总:概述材料,提出总论点。

2.分:提出分论点。

3.总: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有关“总分总结构”的写法请参照范文1。

(三)起承转合式结构(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较强的辩证关系)

1.起:概述材料,引出论点。(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人,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承:正起反接/正起正接/反起正接,展开拓宽。

3.转:转说开去。可换角度,讲不同意见;亦可推进一层,转入深处。

4.合:总结观点,扣题,收束全文。

起承转合结构范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催人奋进的人生标杆

“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为社会成员树立了人生标杆。每个人都应当将“八荣八耻”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尺,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起)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遥术可及的道德梦想,它存在于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滴海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芒,公车上给老人孩子让座,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擤鼻涕,不乱扔垃圾„„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就是对“荣”与“耻”最好的注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从身边事做起,多一些理解关怀,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落井下石;多一些诚信,少一些私利;多服务人民,少考虑私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通过逐步实践,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进而使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耻、扬荣弃耻的良好氛围。(正承)

但是社会上也确实有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把无知当可爱,把背叛当个性,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气极不协调。他们小则随意破坏公物,损坏公共设施;排队加塞、挤车抢座;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大则见利忘义,骄奢淫遣,违法乱纪,危害祖国,背离人民。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缺乏正确荣辱观的引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反转)

“八荣八耻\"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因此,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八荣八耻”是催人奋进的人生标杆,我们每一名社会成员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以个体推动整体,从小处弓l入大处,真正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合)

十一、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意义的段落,可以使用的地方有:开头处/结尾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渡等等。应把一些好的段落背下来,做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1 „„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的重要部署。 2

„„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搞好„„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是„„的重要内容,是„„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4改革(医改、林业改革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5又好又快发展(节约型社会和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经济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财税金融改革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6改善民生(医改,社会管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系,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要按照十七大关于“要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要求,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8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9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10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决策。

„„,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二、过渡句

过渡句大部分用在提出分析问题间、分析解决问题间的过渡,其中上一节的必要性是万能过渡句,都可以用。

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的重要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节能减排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仅要打好攻坚战,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打一场持久战。 3 提出要求过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机制,完善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必要性过渡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的诚信正是这一宗旨的体现。政府信息体制的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政府信用体系。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消费需求大,农业劳动力数量多,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切实保持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5总领过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6意义型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全省卫生系统要认真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这件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保证全省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快速发展。

7 我们要正确估计成绩,克服麻痹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将„„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十三、承反段落(先说好的,再说坏的)

承反一般用在开头部分

1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还没有消除。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

这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但是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

2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全党必须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十四、结尾总结 1展望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老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2意义和提出要求型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让经济发展的代价越来越小,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3 事情危急、进度缓慢型

“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历史航船总是在一次次破冰中前行。我们既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医疗卫生改革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之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毅力推进改革,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让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4.文学展望型

既然监督如此重要、如此实用,那么,就让我们的各项监督真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监控公共权力运作的“电子眼”、捍卫公共利益的“守望者”、预警官场腐败的“警报器”吧

今天,全社会都在倡导以人为本,都在强调社会和谐。只有让8000多万残疾人与社会其他群体共享阳光,携手向前,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和谐才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5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人民群众。

全国上上下下要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节能减排上拿满分。 6 总结型 总之,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务必实现煤矿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大幅度降低,努力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节能减排,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改变,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下大力气,下真功夫,确保实现。

7 民生通用型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重视不重视这项工作,是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的问题,是干不干实事的问题。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千方百计„„,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做实做好。 8 意义/提出要求、口号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推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第16篇:“四步法”和文物 ——读书会演讲稿

“四步法”和文物 ——读书会演讲稿

我先和大家一起回顾四步法。

四步法包括:开门见山;三个为什么;三个对比;最后是推动!

在上海博物馆介绍官窑的解说词中,

三个对比:

1.质量上有下降趋势,但烧造数量明显上升;

2.以“回青”为主……,并……

3.烧造数量明显上升……唯颜色釉瓷烧造量锐减。

两个为什么

1.造型多样;

2.出现许多大器

推动(总结):隆庆朝制瓷承上启下,……具有价值的制作风格。

前两天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没有租到讲解器,而且我对文物一窍不通,更没有什么鉴赏力。我想,难道就在这里傻呆着吗?

忽然我想到了四步法。四步法中的对比就是让我们从宏观的维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事物的异同,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于是我试着用四步法去欣赏文物。

在玉器馆,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多是图腾动物或者刀斧,用于祭天祀地;渐渐地,玉被赋予吉祥和辟邪的寓意,开始作为配饰;随着玉的世俗化,开始展示出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显著的时代风格。

在钱币馆,货币从天然的贝壳,金属货币,直至纸币。钱币形式从刀行,圆形;方形等等,后来逐步统一为外圆内方,外圆内方或者也代表古人的处世文化。更有意思的是,古代国内外钱币是有不同的,在国外,钱币基本上是头像居多;国内以年号居多;国外的钱币普遍比国内的小。这也许是不同文化在钱币上的体现。

在瓷器馆,开始的瓷器基本以实用为主,西晋推崇奢侈,一个瓷器竟然加上如此多的配饰。

唐代是有胸怀的年代。唐三彩多以人物,骆驼和马为主。尤其是后两者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丝绸之路。而且大家可以看到骆驼都是头昂着的,马大多左下低垂。到了后期,中国的瓷器的举世瞩目。 China 小写是瓷器,大写代表中国。

文化也可说是每个时代人们的心智模式的集合。用四步法去欣赏文物,让我从宏观的维度去观察去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不同时间因为文化的变迁在文物的折射。例如西晋奢侈,大唐的胸怀。

四步法既可以用来演讲,也可以用来观察事物。四步法只是心智模式的一个工具,而心智模式的基础是什么呢?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前提是你愿意把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This Day(今天)还是 Some Day(某一天)?

我的一个朋友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病重的时候,他一直想对她说,我爱你!可是一直羞于开口。等他鼓足勇气想对母亲说的时候,已经晚了。

心智模式的基础的就是你把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 This Day(今天)还是Some Day(某一天)?我现在已经把健身放在第一位,在今年陪父母旅行的时候对他们说我爱你。报名西园寺的一日禅修。伙伴们,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 This Day(今天)还是Some Day(某一天)?

第17篇:“四步法”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四步法”为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的听课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第一步:活用教材

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教材,但也不能只拘泥于教材。教师能把教材教下来是一种本事,能创造性地把教材教下来又是一种能耐,能把教材内蕴的理念和素材通过开发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取得成效,这更是一种功底。

在本节课中,教师就展示出自己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的“功底”,增加了一些如“七巧板的由来”、“龟兔赛跑”等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气息。而要具备这种“功底”,就需要教师花时间去琢磨教材、挖掘教材,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层次性的提高。

第二步:巧设情境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致力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同时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导入《有趣的七巧板》新课时,教师就创设了一个“哆来A梦变魔术”的情境,一下便牢牢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见已达到自己预想效果的徐老师笑着问道:“你知道哆来A梦是用什么神奇宝贝来变魔术的吗?”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学生自信地抢答道“七巧板”。于是,教师接着说“学会了七巧板:,你也能像哆来A梦一样会变魔术啦!”从而,在学生期盼的目光中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的教学。

反思整个过程,教师只寥寥数语,却何以使得所有学生两眼放光、跃跃欲试,以兴奋不已的心情开始新的学习呢?原因就在于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卡通人物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一方面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

第三步:精炼语言

在教学到七巧板中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都能找到一对或两对大小相同的三角形,随即教师指着其中的一对三角形问道“: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大的?”许多学生欲言又止,虽然明白其中道理却又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后来有一学生举手回答道:“把它们合在一起一比就知道了。”教师若有所悟,微笑着解释道:“对了,只要把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如果它们的边能重合,那就证明它们的大小完全相同。你能像老师这样再完整地说一说吗?”……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密而抽象的科学,其表达形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有目共睹的,从“动手做”到“开口说”,这是一个使学生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过程,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而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又要适时地提供学生模仿和练习语言的机会,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 “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多元评价

学习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学生学习动力,也可以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要使之发挥正面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建立多元、动态、科学的评价体系。学习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渴望教师准确、得体、真诚的赞美,也期待同伴们不断的鼓舞。学生在激励、鼓舞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毫无遮掩地沟通,才会饱含激情地探索与创新,自然而然体验学习的快乐,形成强烈的学习内驱动力。

在这位教师的课上,我们就可以听到一些既真诚又恰如其分的评价,诸如“期待你下次的精彩表现”、“你的作品真有创意”、“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等等;我们还可以听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当自己的组员表现精彩时,自己为之祝贺;当听到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时,全体为之欢呼……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

纵观这整节课,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点播作用,让学生多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爱学乐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杜华)

第18篇:心电图ST段读图四步法

心电图 ST 段读图四步法

2015-10-21 10: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四叶虫

字体大小

- | +

即使对于心血管专科医生,心电图学也是一门较难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 对心肌缺血 ST 段的研判是心电图学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不但心内科医生要掌握,其它专科的医生也需要熟悉。下面结合我的个人体会复习一下 ST 段研判流程,分为四步。

一、确定等电位线(基线)

我们都知道 ST 段的改变要和心电图上的等电位做比较,那么等电位线在哪里?不用费心的去寻找,因为心电图等电位线实际上并不专指那一段。等电位线是一个抽象的定义,有点类似于海平面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绝大多数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在心电图上描记的理想线段。一个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动作电位的电流很微弱,心电图探测不到。

我国有 10 多亿人口,心脏大约也有十多亿个心肌细胞,其中心室的心肌细胞数量占到 90% 以上。当窦房结的冲动经房室结、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传导到心室,这十多亿个心室的心肌细胞在很短的时间内(大约 110 ms)共同除极,它们释放总电流形成高而窄的 QRS 波。然后它们一起开始午休。 好比在中午 12 点到 2 点,这十多亿个心肌细胞一起进入动作电位 2 时相的平台期,一起睡午觉,这一段叫 ST 段,正常情况下探测不到电流。 下午这些心肌细胞又一起开始工作,也就是复极。这十多亿个心肌细胞共同复极形成了 T 波。总是有些细胞早一些工作或晚一些休息,所以在 T 波有起点、高点、终点,形状像一个倒扣的钟形。夜里 12 点到第二天凌晨 6 点绝大多数人是在休息的,尽管总有少部分人喜欢开夜车,但对全局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段叫 TP 段,也应该是探测不到电流的。

那么在正常的心电图上,哪一些时间段处于等电位状态呢?

很明显有三段:TP 段、ST 段和 PR 段,这三段时间绝大多数心肌细胞都在休息,正常情况下应该在等电位线上。

另外,我们很容易理解 P 波的起点和下一个 P 波起点组成的连线 PP 连线;QRS 波的起点和下一个 QRS 波起点组成的连线 QQ 连线在正常情况下也处于等电位线高度。这样我们可以找到 5 条线段处于等电位线上。既然 ST 段发生了改变,那么可以拿来与之比较的等电位线只剩下四段。我们首先选择 TP 段,这个很容易理解,晚上睡觉时间最长,又相对稳定。

但是 TP 段是我们正常人的心率储备时间,当心率增快时 TP 段经常会变短甚至消失,这个时候我们拿哪一段做替代呢?如果 TP 段消失,自然我们也就不能准确定位 P 波的起点了,所以 PP 连线出竞争。可选择只有两段 PR 段,和 QQ 连线。

等等,眼尖的读者可能考虑到了,前面没有介绍 PR 段,既然心室肌细胞们一起除极形成 QRS 波,而后一起复极形成 T 波,那么心房肌细胞一起除极形成 P 波,它们是不是也要一起复极呢?

完全正确,心房肌复极会形成Ta波,有时会影响 PR 段甚至是 QRS 波的基线,只不过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很微弱,不会造成太明显影响,所以勉强算它合格。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先选择 QQ 连线,而后才是用 PR 段作为与 ST 段比较的等电位线。我们可以借助第一张图复习一下心电图各部分名称。

二、选择 ST 段测量点

选择好了等电位线,那么下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选择 ST 段。

ST 段抬高和压低并不一定都是水平的,在压低的时候它可以呈水平状,也可以呈下斜状和上斜状,甚至可能是弧形的。ST 段上抬的时候形状更加多变,可以呈水平上抬、弓背向上抬高、弓背向下抬高,有时候干脆和 T 波融合在一起找不到 ST 段了。

所以你要把 ST 段想象成老老实实的一个水平线段那就错了,我们甚至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它们。第二张图展示的就是这些多姿多彩的 ST 段。既然 ST 段这么不规则,那我们如何拿它和等电位线作比较?这样看来,我们界定 ST 段高度只能取 ST 段某一个点,而不是取一条线。拿约定俗称的这一点替代 ST 段高度和等电位线作比较,只有这样才比较统一,不至于形成各种各样的研判结果。

那么这一点该取在 ST 段的什么位置呢?一般是取 J 点后 0.08 S 的那个位置。当心率增快时,ST 段也会随之变短,这个时候取 J 点后 0.06 S 的那个点比较合适。J 点是在心电图上 QRS 波群与 ST 段交界处一个突发性的转折点(图 1),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

三、异常的 ST 段改变

确定了等电位线和 ST 段测量点,我们就可以测定各个肢导联和胸导联 ST 段的改变幅度,下一步就可以对 ST 段的改变进行判定,但不是所有 ST 段改变都是异常的。 临床实践上对于 ST 段下移不超过 0.1mV(1 mm)是可以认为大致正常(更加严格的标准下移不超过 0.05 mV,但在临床实践上判别有一定困难)。对于 ST 段抬高稍稍有些复杂,简单一些理解对于 V

1、V

2、V3 导联抬高 0.25 mV 以内可以认为是正常的,而其它胸导联抬高不应超过 0.1 mV。

当然这是一个简便的记忆方法,实际上它还要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更为详细的指标可以参看《2012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 相邻两导联或更多导联超过上述正常的 ST 段压低和抬高范围,都属于非生理的异常 ST 段改变。但这些异常的 ST 段改变就能和冠心病划上等号吗?当然不能。

受到既往传统观念的影响可能很多人会把 ST 段改变不自觉的和冠心病划上等号,其实持续的 ST 段改变最多见应该是心肌病。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超过 30 min 没有变化的 ST 段改变即可排除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从病因学角度出发我们把能引起 ST 改变的常见疾病做个大体归类。

常见 ST 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变异型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包炎、室壁瘤、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Burgada 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LQT-S

3、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等。

常见 ST 段压低的病因:冠心病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高血压心肌劳损、心肌炎、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甲亢、甲减、心脏瓣膜病变、药物因素(洋地黄类、抗抑郁药等)。

上述的总结并不完善,其目的只有一个,ST 段改变的病因很多,冠心病只是其中之一,仅此而已,异常的 ST 段改变不能和冠心病划等号。所以我们还要进入最后一步:什么样的 ST 段改变才是跟冠心病有关?

四、冠心病的 ST 段改变

冠心病 ST 段改变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常常伴随着临床症状(如胸痛、气促)或心肌酶学变化的动态改变。

大多数冠心病心绞痛在没有胸痛症状发作时并没有 ST 段改变,只有在发作时才引起 ST 段压低或抬高(变异性心绞痛),随着症状好转 ST 段又恢复正常。 在心绞痛中这种动态改变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引起梗死,这就是为什么心绞痛超过 20 分钟即属于高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病人诉说心绞痛持续半小时或 1 小时,如果仔细辨别,其实大多数当中是有间歇缓解,否则要么不是心绞痛,要么发展成心梗。

同样对于 ST 段抬高型心梗,心电图也是动态改变的,ST 段在心梗发作前几个小时到 1 天左右呈现动态抬高,随后逐渐下降,而后 Q 波形成。如果连续几天 ST 段抬高形态没有变化,要么不是心梗,要么是心梗后形成室壁瘤。 可能还有的读者会质疑:冠心病长期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心肌病 ST 段持续压低,不就证明 ST 段持续压低可以诊断冠心病吗?一般这种病人的诊断仍需要在胸痛时候 ST 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低才可靠。

对于冠脉长期缺血造成心肌坏死纤维化持续 ST 段压低这一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状态下即使我们给他换上一副完全健康的冠脉,心电图的 ST 持续压低也无法恢复,所以它已经和冠脉无关了,从这个层面上说,把它归入心肌病更合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初学者不必过于纠结心电图 ST 段各种各样的表象和分型,按照确定等电位线、标记 ST 段测量点、是否符合异常 ST 段改变、是否符合冠心病 ST 段变化特点这四步走下来,我们就可以对 ST 段进行一个大致的的研判。 关于本文说明:

本文旨在简单实用,但不少地方存在不同观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看,同时我会根据站友观点不断修正。

1.关于 ST 段压低的诊断标准:到底应为 0.05 mV 还是 0.1mV,查阅《黄宛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学》(郭继鸿 著),五年制、八年制内科学教材,近年历版 ESC、ACC/AHA、及我国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 ST 抬高心梗指南、及国内外相关学者论著这个标准目前还未统一。

目前倾向有这么几种表达: 压低 0.05 mV、压低 0.05 -0.1 mV、压低 0.1 mV、对于水平及下斜 J 点后 0.08 s 为 0.05 mV,对于上斜型为 0.075 mV,大概有这么四种提法。

相关指南标准提法是压低超过 0.05 mV,但原文是这样描述的(见下图),也就是说指南也认为这一标准过于苛刻,临床实践中执行起来困难,建议还是以 0.1 mV 为好。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也提倡 0.1 mV,某些指南也将过去 0.05 mV 改为 0.1 mV。所以本帖采用此观点。

另外,即使同一份心电图不同的人研判误差都可能超过 0.05 mV,心电图上最小一个参照指标都是 1 mm = 0.1mV,心电图描记线段都将近达到 1 mm 粗,所以我认为以 1 mm 作为判定标准较好,如果是心电专业很有经验医生作为临床科研角度,再分细些并不反对以 0.05 mV 做研判标准。

2.关于 ST 段测量点也有几种提法:J 点后 0.08 s 心率快时取 0.06 s 处;J 点后 0.06 s 心率快时取 0.04 s 处;就以 J 点做直接测量点(2012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本文取传统第一个观点。

3.ST 段抬高(2012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 ST 段抬高标准见下)

第19篇:漫画说明文写作两段四步法

[作者]会宁县桃花山中学陈严

[内容]

<?XML:NAMESpACEpREFIX=O/>

漫画就是用简洁而夸张的笔法描绘生活的图画,它极富幽默性与讽刺性。

怎样写漫画的说明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了“两段四步法”,具体模式是:

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切中角度,领悟深意一点明特征,讲究顺序→选择方法,推敲语言。

其中,前两步为第一段──读画,后两步为第二段──写画。

下面以华君武的漫画《公牛挤奶》为例,对上述模式作以具体解说。(漫画略)

一、读画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读透了,才能写准确、写扼要、写深刻。怎样读呢?

1.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仔细观察,旨在掌握具体的富有特色的笔画,如公牛的双角、眼睛、鼻孔、躯体、尾巴等,如挤奶者的帽子、眉毛、口形、坐姿等,如瓶子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漫画简洁夸张的笔法常为观察者营造自由想象的天地,观察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学语言描摹出来。如:

被挤奶的公牛,惊弯了双角,回视挤奶者,其目光呆滞,鼻孔扩大,嘴巴欲张却合,哭笑不得;牛四蹄撑地,背部成弓,尾巴翘而难直的姿态完全是骚痒难忍所致。

挤奶者头戴一顶旧帽,眉毛倒挂,笑口难合,穿一身工作服,坐在小凳上,双手─下一下,潇洒自如的挤奶,俨然行家里手。

小瓶子馋奶张圆了嘴,空得干燥的肚子急盼慰藉,但久等的结果仍然是没有尝到半滴奶汁。

2.切中角度,领悟深意观察和想象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漫画的寓意。领悟漫画寓意,既是读画的难点,也是读画的关键。怎样领悟漫画深意呢?切中角度,反复揣摩,这是最佳方案。端讲煌趣爱好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切人的角度就不尽相同,得出的寓意也就不完全一样,如:

从挤奶者切人: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就动手于事的主观主义者。

从公牛切人:讽刺那些受辱而无反抗精神的软弱者。

从瓶子切人:讽刺那些不择手段,合伙骗人的作案者。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写画漫画的说明文写作之所以比较难,是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要会卖、读懂,会说、说清,还要求学生要用准确、扼要、形象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第一段的两步读,不仅突破了写的难点──寓意的领悟,而且为写作的重点──说明的方法和语言准备了充分的语言材料,这就变“难”为“易”了。怎样下笔成文呢?1.点明特征,讲究顺序特征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是说明的中心。漫画的特征除了幽默性与讽刺性晕一共同特点画本身的寓意。动笔行文时,开篇点明寓意,不仅确立了说明的中心,使中心统领了材料,而且将自己与读者的思维控制在同一角度中。《公牛挤奶》一文的寓意,可根据写作的兴趣从一个角度切人,切忌面面俱到。开篇点题的构思,就确立了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分说时要讲究顺序,把画面说明得有条不紊,层次清楚,空间顺序是漫画的常用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等等,因图而异,因寓意而异,不拘一格,利于行艾,如《公牛挤奶》可从牛到人再到瓶子,可从人到牛再到瓶,还可从瓶到人再到牛,只要抓住特征,哪一种顺序,当然,应选最佳的顺序。

2.选择方法,推敲语言只有选好方法,才能在具体说明时说得有趣又真实合理,行义中,应把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结合起来,要特别用好摹状貌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这两种方法时,必须推敲语音,力争语言准确、扼要、形象、幽默、风趣。要做到这些,读画中的“合理想象”是关键,只要能把想象说出来,再把抽象笔法变成文字材料,正式动笔行文时,就可集中精力对材料进行整理、编排、文字加工,语言关也就顺利通过了。

“两段四步法”是一种操作模式,对于初学者和中、差学生来说,的确是一大“法宝”,它可以驱逐作文时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畏惧心理,有步骤的构思行文,比较顺利的完成任务,但同时,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要排除其干扰,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对学生对模式的运用十分娴熟之后。

漫画说明文写作的“两段四步法”漫画说明文写作两段四步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20篇:新员工取得上司信任四步法

新员工取得上司信任四步法

作者有一位同行朋友,原来在公司做区域主管,负责广州某两个区的销售工作。今年十月份,公司渠道变革,由原来的实体分公司转变成为虚拟的营销中心,我这位朋友也不幸“被下岗”了,到一家代理商任职,而这家代理商刚好是我做服务的代理商之一。昨天,与我这位朋友聊天,他告诉我现在要准备去负责公司橱柜的渠道开发,我个人甚感惊讶,因为电器行业与橱柜行业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他此次去做橱柜渠道开发,相当于是走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便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做电器销售。他告诉我:来公司后,一直向老板提起过,要一块山头(区域)自己操作市场,结果老板没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反倒是自己被凉了两个月,此番去做橱柜渠道开发也是无奈之举。

我朋友现在面临的困境,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取得上司的信任。其实,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作者,跳槽之后,面临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文化氛围,新的领导同事,该如何快速取得上司的信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步:将自己归零

新员工入职后,想快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这个是人之常情,毕竟上司招聘自己进来,自己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所以既然来了,就要把“刷子亮出来”,让老板与同事瞧瞧。其实,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弊大于利。原因有二:

一:你认为是“刷子”,别人认为是“刀子”。我这位朋友受过大公司的训练熏陶,思维逻辑能力强,制度规范熟记在心。他来公司就提出以往做法不科学,制度不合理,库存不合理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没错。但是面对对于经销商,条条框框没有那么多,许多事情都是老板决定,制度规范没有大公司那么多。结果把公司同事无形中得罪了,他自己也浑然不知。

二:行业不同,游戏规则不同。跳槽后,新员工需要将自己归零,静下心来,恶补新行业,新公司,新产品的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区域与操作手法,了解公司的内部流程,了解产品的特点卖点。不同行业,不同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操作手法。简单地将以往的方式方法,生搬硬套过来,结果就是削足适履,引起其他

同事反弹。

因此,新员工入职后,需要保持适当沉默,在沉默中,需要补充大脑知识,需要察言观色,需要沉淀真知灼见。另外,沉默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沉默适当的沉默不代表永远的沉默,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在沉默中爆发”,待到自己取得老板与周围同事的信任之后,就可以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第二步:做好每一件小事

入职一两个月之内,新员工多半安排都是简单的工作,比如起草发言稿,比如陪同跟客户进行初步接触,比如自己走访市场等。这些都是一件件小事情,但是不要小看这些小事情。这些小事情代表的是一次次小试探,当这些小试探得到你的正面反馈以后,就会得到一次次小信任,当一次次小信任累加之后,就变成了大信任。信任就会放权,怀疑就会收缩。因此,新员工入职之后,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在无法完成做大事的时候,小事就成为沉淀积累,为你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曾经推荐一位下属去一家公司,这些下属做事情很给力,每一次安排的事情,结果经常超过主管的期待。让他负责淘宝网站的销售,其成功转化率最高。让他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其逐步开发了五百城,一号店等网络商城,订单逐渐增多,在公司内部获得了上司的信任,薪资与岗位都到不断提升。该公司老板也经常对我说:能否多推荐一些类似的人才。

第三步:抓住每一次机会

当小事逐步积攒积累的时候,一个大的机会就会迎面扑来。这些机会有时候看上去并不是机会,有可能会“伪装”成为一个困难险阻,更像一个挑战,在老板与同事眼中,这个困难险阻暂时无法解决或者根本解决不了。这个时候,上司会交给老员工去做,老员工可能会由于找理由推辞。因此,这个时候,老板也陷入与困境,让谁去做呢?老员工A,由于手头有工作推脱掉;新员工A,刚来公司两个月,不知道行不行,搞不好就砸了。老板自己也为难,谁能帮助老板解决这个“难题”,必然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刚刚入职一家企业的时候,曾经遭遇过这件事情。当时公司全体员工放大假,员工全体休息。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分公司招投标文件,需要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证复印件与亲笔签名。因为时间紧急,需要在一个下午搞定所有的手续。

这个时候,部门负责人自己也没有办法,向分公司同事解释:董事长正在放大假,没有办法完成这些手续。部门负责人问我: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这个烫手的山芋,已经放在我的面前。

我当时想:这件事情如果搞定了,肯定可以留下精彩的一笔。如果搞砸了,领导也不会怪罪,也会留下“敢担当”的印象。因此,做好做坏都不会损失什么,何不放手一搏。我接手后,马上与董事长电话联系,没想到,董事长人还挺和善,并且协助我完成。得以顺利搞定所有手续,最后得以中标。这次事情过后,没过几天,我得以晋升。

机会往往是伪装起来的,如果在其他人看来,都是机会的话,那种好事也不会轮到我。而如果看上去是坏事,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这个时候,对于你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

第四步:处理好人际关系

新员工入职之后,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这个时候,人际关系就必须考虑了。作为新员工,做出了成果,老板看在眼中欣喜,上司看在眼中欣赏,同事看在眼中紧张。因此,在这个时候,特别注意与内部功勋老员工的关系。

作者根据自己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建议有以下方法:

1、在公共场合,一定将领导的功绩放在前面。比如公司内部工作交流会,汇报会,月度工作例会等,当新员工讲述自己的工作成绩的时候,一定将上司领导摆在前面,让领导安心。

2、与功勋老员工做好主动沟通,当自己的翅膀开始飞翔的时候,也要注意功勋员工的情绪。作者一位朋友,加入某公司后,原是另外一位同事的下属,后来,部门独立,成为部门主管之后,没有做好与原上司的主动沟通交流,导致自己申请资金,人事任命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其实,新员工加入一家新的公司,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接受新的氛围熏陶,以能够快速融入新公司。但很多时候,新员工由于想快速表现,有意无意之中就会触及他人的地位与利益,导致欲速则不达。本文章中提出的四步法,希望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参考。

工作汇报四步法
《工作汇报四步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