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徐州师范大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8 09:05:1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

附件一

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 “乐学杯”A La O英语学习争霸牌竞赛规则

一、拉郎配:抓到红A带有trans 和inter前缀者先出牌。不看牌面依次从下家手中任意抽取一张牌,与自己手中牌左上角的字母相配。配牌出牌后,下家可依次用手中更大的牌打压,最后得牌者获得从下家抽牌和接续出牌权。可出单张;对子;2张联队;3张;3张联对;4张(炸弹);不间断5张以上。联队上不限量,但必须是同级字母。如AABB;AAABBB;BDEFGH等。牌的大小级次规定和配用原则:

大压小:除了5星和4星的正、副鬼之外,打升级做主的A,E,I,Y,O,U字母较大。26个字母排序是A最小,Z最大。

多压少:4个及以上相同的字母组合的牌才能用作炸弹,越多越大。

同压异:A,B,C,D,E等不间隔的至少5张字母联出时,同颜色的组合比不同颜色的大。 双压同:即A,H,J,K4个双元音相同和不同颜色的4张牌,能压其它等量及其以上同色同类的牌,如4张不同颜色的A,H,J,K可压5个同色的Z牌。4张A牌又可压4张不同颜色的A,H,J,K 。同颜色4张双元音牌或同级别的4张K牌无大小之分,先用后不用,先使用的大。3带2:3张相同的牌可与2张相同的组阵使用。

4为炸:组成炸弹至少需要4张同级字母牌。

多双2鬼为最大:4张同色同类的双元音牌与大小鬼合用为最大王牌;仅与大鬼组合次之,与小鬼则再次。

各级红主可上下:即在用来打升级的6个元音字母中,本级红颜色的A,E,I,Y,O,U除了作一般的主牌使用外(可大于Z),也可充当其它牌配成新的方阵使用,如红颜色的O可和3张B牌一起使用,构成一个炸弹,和4张B牌一起使用则配成一个更大的炸弹。

连2并3多则大:即2张或3张相同的牌可联出,如EE EE EE;DDD DDD DDD等,上不限量,多的可压少的,越多越大。

二、觅知音:不看牌面任意出牌和接牌。只要语法无误,逻辑通顺,所接续的牌能与已出牌顶部方块内红颜色的语块结合,构成短语或句子均可。先发现者击桌抢答,即可获得出牌权。

三、游戏结果建议:输者用手重最大的牌进贡,五星鬼最大,四星鬼次之,再次为做主的A,E,I,Y,O,U各牌,红颜色的主牌不进贡。字母最大的是Z牌。

四、竞赛要求:本次只打2把“拉郎配”和3把“觅知音”,对家接风,团队合计积分,多者为胜。

五、记分规则:头游4分;二游2分;三游1分;末游0分。

六、本次比赛规则最终解释权归徐州师范大学第一届“乐学杯”A La O英语学习争霸牌组委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推荐第2篇:徐州师范大学女生节策划书

徐州师范大学女生节策划书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校人文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我校男女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尊重女生,维护女生权益,徐州师范大学举办第七届女生节。通过我们的活动,使女生们不仅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同时也能更关爱自己,丰富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秀外慧中的优秀女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释放自己的活力,梦想起飞!

如今,女生节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的意义深远,本次女生节以“睿智秀书香,和谐展风采”为主题,旨在引领校园女生时尚、宣扬校园女生文化、展现当代女生“个性之美”、“微笑之美”、“和谐之美”!

活动主题:睿智秀书香,和谐展风采 活动时间:4月14日~4月22日

活动地点: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云龙校区

活动目的:全面提高徐州师范大学女生的综合素质,做时代新女性;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给女生更多展现自己的平台。

活动主办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活动承办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女生部

活动内容:

一、校园宣传工作

各项宣传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前量,制造校园的女生节气息。争取各项活动能够在举办前为各位同学所熟知。同时应当注意宣传期间对板、海报的维护工作,具体分工到各个部门。 1.校电视台,广播台宣传; 2.泉山校区申请户外大屏幕宣传;

3.争取与徐州市各大媒体联系,报道女生节系列活动。

二、资金筹集工作 1.校学工处拨款 2.拉赞助

三、活动项目

注:女生节的各项活动以负责到各部的具体安排开展,每个部门将会有负责的项目。

第一乐章

榜样的力量

(一)开幕式—— “优秀女大学生”颁奖典礼策划

活动目的:我校评选出的优秀女大学生,品学兼优,是我校学生的榜样。此次活动旨在激励我校学生对自己命运的正确掌舵,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时间:4月14日 活动地点:泉山敬文报告厅、云龙报告厅 具体安排:

(1)联系本次评选出的优秀女大学生参加颁奖典礼。 (2)将09~10年度的优秀女大学生事迹制成风采录并发放至各院各班,供学生学习经验。 具体颁奖典礼安排: (1) 校领导老师致辞

(2) 宣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3) 优秀女大学生代表经行演讲。 活动准备:

(1)展板宣传、横幅、场地布臵、活动司仪、校园电视台、记者。

(2)以邀请函的方式邀请各学院表演嘉宾、优秀女大学生、主要学生干部及基本观众。

(二)就业零距离——女企业家讲座策划

活动目的:通过女企业家的激情演讲,能使我校女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拓我校女生的就业视野。同时使我校女生感受并学习优秀女性的巾帼气魄。 活动时间:4月16日 活动地点:敬文报告厅 活动流程: (1)第一环节:“我们的故事”。女企业家讲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故事及目前的工作状态。

(2)第二环节:“明天的你们”。女企业家对目前的女大学生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求。

(3)第三环节:“观众提问”。女企业家为我校女生解答疑惑。 (4)第四环节:“寄语未来”。女企业家一句话寄言我校女生。 活动准备:

(1)会场布臵简洁大方

(2)在校园里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可与各院系联系。 (3)礼仪队成员做好迎宾,迎领工作。 (4)与徐州各大媒体取得联系,报导本次活动。

第二乐章 欢乐节日

(三)“我们的节日”装扮校园PK赛

活动目的:徐放鸣校长在校长论坛上曾极力提倡低碳环保的理念,我们希望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废旧物品让是大学生亲手装扮校园,将环保做到底。 活动时间:4月18日 活动地点:泉山两条主干道 具体安排:

(1)下发通知,有各个院选派学生组队。并要求准备好一定的废旧回收材料。 (2)根据参赛的队伍划分区域,比赛开始前,在各个参赛队伍分配到区域张贴大标签,标注各个参赛队伍的队名及院系。 (3)在主要位臵设臵一个服务台,配备胶带纸,剪刀等物品,给参赛队伍以及时有效的帮助,解决棘手的困难,如忘带剪刀了,胶带纸不够用了等问题。

(4)最后评出“最具创意奖”,“最佳设计奖”,“团队合作奖”等。 评分方式:

由评审团通过观看整个比赛过程,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每个队伍所呈现的最终效果,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并且符合低碳环保的活动理念为准,评选出各个奖项的最终归属。 人员安排:

(1)在比赛期间,在每个参赛区域安排1-2名工作人员,计算比赛时间。在比赛过程中维持秩序,帮助解决参赛队伍遇到的困难,监督每个队伍不乱扔废弃物品,保证场地的干净整洁。安排2名工作人员在服务台进行服务工作。

(2)每个主干道各安排4名工作人员进行赛道的秩序维护.注意事项:

在比赛结束后,必须让每个参赛队伍清理好自己的物品,保证场地的整洁方能离开。 所需物品:

奖品;做队名便签的大卡纸;气球若干;胶带纸,剪刀,小刀,绳子等

(四)“黎明的惊喜”活动策划

活动目的:古语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在莺舞草长的清晨为我校女生送去惊喜,送去希望。旨在让我校女生对生活多一点微笑,对未来多一缕阳光。 活动时间:4月15日

1.每天早上由男生将礼品赠与女生;

2.礼品包括:鲜花、棒棒糖等,以及商家赞助礼品;

3.赠送礼品的同时得到礼品的女生需要在“黎明纪念卡”上签名,也可以留言;

4.礼品与商家宣传单同时发放。

(五)“幸运颜色,幸运女生”

活动目的:希望一份幸运能降临到每一个女生,让我们用微薄之力为师大女生创造属于她们的幸运日。鼓励女生健康向上,热情面对生活,勇于挑战,相信未来。 活动时间:4月19日 活动地点:泉山三食堂 活动准备:抽奖箱子一个

活动奖品

喷绘介绍流程 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分两个程序

1、第一轮:在五张卡片上写不同的颜色(比如说:红、黄、蓝、绿、灰),让过来参加活动的同学在这些卡片里抽取。若抽取的颜色与该同学身上衣服、裤子的颜色一样或相似则进行第二轮抽奖。若没有颜色与该同学衣服、裤子颜色相同或相似,则获取我们的参与奖:糖或书签等

(也可考虑其他奖品)。抽完的卡纸归还。

第二轮:箱子中放有泡沫纸,泡沫纸分别写上写上我们奖品的代号。如:奖品A用花的形状表示,奖品B用圆形表示,奖品C用笑脸形状表示……(如果在泡沫纸上直接写奖品名称则会导致参与者专门挑选价值高的奖品,导致不公品,用此方法可减少投机取巧的可能)。进入第二轮的参与者从纸箱子中抽取奖品,工作人员则按照抽取出的泡沫纸上的内容所指,将奖品给参与者。

(六)“闪亮荧屏”电影放送

活动目的:通过励志,教育,历史电影的播放,向广大学生,特别是广大的师大女生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希望女大学生学会正确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同时学会坚强,做一个新时代的女大学生 活动时间:4月16日~4月18日 活动地点:据校区情况而定 具体安排:

1.申请教室播放电影,提前一周对放电影教室进行申请;2.安排放电影的专门工作人员,并提前进入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3.要有备用电影以及保持与多媒体教室管理员的联系; 4.泉山校区申请在大屏幕上播放电影。

第三乐章 天天向上

(七)、“女生私房话”系列展活动策划 活动时间:4月14日~4月21日 活动地点:云龙主干道,泉山玉泉河桥畔 具体安排:

1、收集十七届女生部所制作的《女生私房话》的海报

2、将海报固定在大条幅上展出。

(八)健康女生——知识讲座

活动目的: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展开对女生的辅导,通过邀请该方面的专家进行详细的讲解,让我们的女生们真正学会爱惜自己。在这个激情热闹的三月,我们将提供一个安静理智的空间,为这场盛宴划下完美的序幕。 活动时间:3月17日

活动地点:泉山 苏北心理咨询中心 活动准备:条幅,张贴海报

借苏北心理中心房间

准备健康杂志或手册若干

在大厅中摆放30张椅子 活动内容:

(1)安排房间,每个房间一位医师,每次进一位女生,如有陪同也可。

(2)其余女生按顺序坐在位子上等待,同时可阅读健康手册 每位同学就诊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备注:现场派4名委员维持秩序(可根据现场人数进行调整)

(八)九七医院义诊 活动时间:4月20日 人员安排:

第四乐章 我型我秀

(九)时尚女生——let me show you 活动目的:“时尚女生——礼仪大赛”以“let me show you”为主题,发扬女生节活动主题精神。通过此活动展示新一代女大学生面对生活和职场的看法,增强实践能力。 活动地点:体育馆与游泳馆中间空地 活动时间:4月20日 具体内容:

(1)选手采取自主报名的方式参加比赛。 (2)分为三个环节

1)服装礼仪:选手穿着礼仪服展示其礼仪素养。

2)职场礼仪:选手根据题目所设场景临场应对职场面试礼仪问题。

3)生活智慧:选手根据题目所设生活场景临场解决问题。 (3)设制

一、

二、三等奖,另评出“最佳模特”。前期宣传:

(1)宣传地点:五食堂,三食堂,及游泳馆附近

(2)宣传方式:横幅、海报若干、各部门的参赛邀请函、自我管理会人人网上上发表比赛相关事项 活动流程安排:

(1)4月5日贴出告示,招募参赛选手。

(2)4月15日,报名截止,整理报名选手资料,进行海选,淘汰部分选手。

(3)4月18日彩排,确定出场顺序,熟悉比赛流程。 (4)4月20日正式比赛

(十)“温馨小屋“女生宿舍活动策划

活动目的:团结温馨的宿舍氛围,整洁优雅的宿舍环境,是女生宿舍的闪光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宿舍文化得到发扬,让女生宿舍更加温馨。

活动时间:4月16日~4月19日 活动地点:泉山、云龙 前期宣传:

将女生节之“温馨小屋”活动以海报张贴,绘制宣传板,广播的形式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有所了解及期待,并在全校中造成一定知名度。相当于热身活动。 具体安排:

送参赛报名表至各学院的团委,由各学院推选出优秀女生宿舍参赛。将表格收集及整理好参赛者名单并编号。(注:表格内容包括:宿舍号,宿舍成员,学院班级,联系方式,参赛宣言,各环节参赛时间及内容等)

①讲诉我们的故事(要求参赛宿舍全体人团结,分工合作)这一环节占总分的35% 由参赛者将准备好的故事于在广播台播放并且是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诉。由听到的同学投票,投票的同学需写上参赛者的号码。在播广播的地方设臵投票板,让同学们当场投票,由两至三人在一个地点负责。将各选手的票数按比例折算。占此环节分数的一半。再请文学社及文学院人担任评委,分数占一半。 活动时间:4月16日

评分要求:1 字数在八百~一千左右。

2 具有感情。(这是重点。文章可以朴实但必须具有感情)

3 文采好可以适当加分。

4 内容积极。体现和睦和谐友爱温馨等。

②宿舍文化卫生比拼(占总分的35%) 评委:由生活服务部及女生部(如果可以,请一些老师),学生会人员

时间:4月17日~4月18日

评分要求:1 宿舍地面干净,纸篓干净,墙面干净(包括卫生间) 2 书桌桌面整齐,柜子整齐看起来舒服 3 空气清新,无异味。 4 阳台上干净整洁齐

5 布臵要有文化方面的着重体现,这是重点。要有学习氛围

6 美观大方温馨清新活泼 7 可以有创新。(创新适当加分)

③才艺比拼及颁奖(占总分的30%) 内容:歌唱舞蹈,相声小品,绘画等 评委: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时间:4月19日 地点:敬文报告厅

评分要求:加上前两次分数,根据总分,评出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另设最佳故事奖,最佳才艺奖,最佳环境奖。 具体安排: (1)主持人自选

(2)这个比赛过程要穿插游戏,与观众互动,准备观众小礼品(可以有小的德芙巧克力,小挂件娃娃,奶糖等)

(3)会场布臵由治安部带领各部门抽出的有空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治安部人员,学习部人员,治安部负责设备,学习部负责评委服务。

(十一)闭幕式——“谁与争峰”辩论赛策划

活动目的:青春本该张扬,我们要在这意气风发的岁月里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时间:4月21日

活动地点:泉山校区模拟法庭 具体安排:

(1)辩题: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实行男女平等依靠女性努力

女为悦己者容

师大该举办男生节还是女生节(表演赛) (2)人员选拨:正式赛——对抗赛;

表演赛:届时邀请嘉宾

(3)具体比赛流程:

1) 参赛人员来源:各学院推荐,从校园中推荐,组成12人/支的两支队伍;

2) 每支队伍分三组进行对抗赛,共进行三场比赛;

3) 每场比赛评选两名队员晋级决赛,淘汰三人,剩余两人待定; 4) 待定六人分两组进行复活赛,复活两人; 5) 进入决赛八人抽签分组 (4)比赛规则: 选拔赛:

1)由自管会主席团,天问部长团,特邀媒体团,大众评审团组成11人学生代表团;

2)由评委老师打分选出一名直接晋级,四名淘汰出局; 3)由学生代表投票选出另一名晋级成员,另外两人自动成为待定成员; 复活赛:

1) 分组进行辩论,由评委老实评分淘汰两人晋级一人; 2) 由大众评委选出另一名成员,同上; 决赛:

1) 由大众评委(每人1分)和其他评委(每人5分)投票选出优胜的一方;

2) 由评委老师打分评出最佳人气奖和最佳风度奖(届时有精美礼品送上) (5)具体比赛流程:

与正式比赛流程相同,由天问社团提供 注意事项:

(1) 注重对评委老师的邀请; (2) 及时发布关于辩论赛的通知; (3) 申请比赛场地,确保没有差池; (4) 积极坐好与大众评委之间的沟通; (5) 准备好赠送给评委老师和学生的礼物;(6) 做好决赛时的准备工作。

女生部

推荐第3篇: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要点

徐州师范大学2009年学生工作要点

2009年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校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以建国6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为契机,夯实 ‚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与稳定工作服务。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组织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加深他们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当代大学生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形成坚强意志。以建国6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等为契机,结合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以党团课、主题班会、座谈会、知识竞赛、征文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和专业特点的、有特色的活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把握学生脉搏,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一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网上辅导员‛工作制度;二是信访接待和舆情调研:设立学生工作接待日,建立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开展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分析;三是不定期编印《学子心声》,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传递来自学生的建议与问题。

2、加强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要充分关注学生中热点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受处分学生、有心理疾患学生和毕业生等特殊群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倾向;要进一步做好清查学生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大型集体活动申报制度;加大对学生要求校外住宿的引导、教育和监管力度,尽一切可能劝阻学生在校外的租住房行为;继续积极推进辅导员进驻公寓,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真正体现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联合后勤集团、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继续做好安全文明宿舍的检查、评比与表彰工作。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切实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学风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月活动,让广大学生自觉树立文明意识,从现在做起,加强自身基础文明修养,做治学与修身并行,立业与做人并举,谈吐文雅,举止得体,宽容大度,学业有成的文明大学生。通过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加大对违纪现象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新生了解并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过渡,做好大学设计和人生规划,健康成长成才。继续开展以‚文明留给母校,感激留给老师,关爱留给同学,信心留给自己‛为主题的毕业生专题教育活动,倡导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扎实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

4、树立我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实施‚星光‛工程。认真做好2008年优秀女大学生、2009届优秀毕业生、2008年度朱敬文奖助学金、‚安康‛奖学金评选、‚中国移动‛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评选及表彰工作。制定‚校长特别奖学金‛评审方案并组织实施。成立‚励志青春‛——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校范围内巡回演讲,通过举办优秀女大学生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充分展示我校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一批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先进典型,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人人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5、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认真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健全和完善以奖、助、勤、减(免)、补为内容的奖助体系,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灵活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通过诚信教育报告会、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等活动,不断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信、自强意识。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信息采集、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6、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冲击,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召开2009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暨就业工作促进会;组织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举办‚走向职场‛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重视就业网络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继续强化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毕业生就业推介,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教育,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公益培训班,为确保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提供条件。做好2009届选调生复试、政审等相关工作以及2009年高校毕业生到江苏农村任职工作。落实有关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及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具体优惠政策。认真准备,迎接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

7、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加强队伍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效果。通过开展讲座、报告会、心理咨询‚三进‛等形式,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做好排查与防御工作,加强心理档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跟踪与更新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定期对心理咨询个案进行集中讨论研究,提升心理问题干预的成效。加大开展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力度,对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咨询员进行培训,扩大心理咨询队伍。办好‚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及相关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进一步做好苏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努力完善运行机制,开展区域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与培训等活动。

8、加强国防教育,改进军训工作,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认真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士官招录工作和2009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教育工作,严密组织好2009级新生的军训工作,将军训与国防建设、素质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研究和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领域。通过举办‚国防宣传月‛活动,组织学生收看建国60周年大阅兵直播节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认真做好2009年兵役登记、冬季征兵工作。

9、加强整体规划与业务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的范围、内容、职责,对辅导员的培养、使用、考核、待遇等管理环节形成科学有序的规范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使辅导员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成立辅导员工作沙龙定期交流工作心得与探索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加强教育思想的学习、研究,要通过专题讨论、参观考察等方式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研究学生、教职工、辅导员议论的热点问题,牢固树立起现代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做到各项工作要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搭建科研平台,着力提升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和辅导员的理论研究水平。继续完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加强对全校学生班级干部的联系与指导,建立起便利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骨干作用,选拔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工作后备力量。

附件: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寒假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2、调整朱敬文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学生违纪听证委员会、违纪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人才培养家长咨询委员会成员,并组织相关活动

3、2008年优秀女大学生评选工作

4、启动2008—2009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5、2009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

6、2008年度朱敬文奖助学金、‚安康‛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评选工作 三月份

1、举办2008年优秀女大学生表彰大会暨事迹报告会

2、2008—2009学年度学生个人成就奖评选

3、举办经济困难学生特长培训班

4、举办第十七期学生骨干培训班

5、勤工助学公共岗位调整

6、做好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的准备工作

7、举办校第三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8、2009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

四月份:

1、2008年度朱敬文奖学金颁奖大会

2、召开2009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暨就业工作促进会

3、公布2009届优秀毕业生名单

4、对第九届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进行中期检查

5、成立‚辅导员工作沙龙‛并开展工作交流活动

6、开展第六届女生节活动

7、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月活动

8、贷款毕业生的放贷及还款确认工作

9、举办校第二届创业设计大赛

10、迎接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组到校检查 五月份:

1、五一期间学生安全教育

2、第九届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结题工作(验收毕业班学生科研课题)

3、‚思源感恩,立业奉献‛毕业生主题教育

4、自管会、《学工简讯》、《同学之友》新老成员座谈会

5、对2009届毕业生中受处分学生进行评议

6、做好学院勤工助学基金使用情况调研,划拨学院资金

7、做好2009—2010学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相关工作

8、毕业生贷款申请材料的整理、审核、放贷及还款到期学生还款情况跟踪调查

9、组织选拔2009届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10、举办‚走向职场‛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

11、第八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月‛系列活动 六月份:

1、2009届毕业典礼

2、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安全离校工作

3、2009年暑期勤工助学岗位安排

4、做好全校勤工助学学生考核工作,评选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5、2008届毕业生派遣及毕业生离校工作

6、落实有关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及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具体政策,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的派遣工作

七月份:

1、暑期学生安全教育

2、做好暑期留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4、毕业生档案邮寄及交接

推荐第4篇:徐州师范大学试卷 广告文案(A)(06广告)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广告文案写作》期末试卷(A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考生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广告语有哪些特点?

2、在广告正文的写作中,其持续兴趣性的特点包括哪些具体因素?

3、根据广播广告文案的特点,谈谈在广播广告文案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或运用的技巧。

4、写作报纸广告标题应注意那些问题?

5、在写作化妆品广告文案时,常用的诉求点有哪些?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面是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为奥尔巴克百货公司撰写的著名的文案标题,请你具体分析一下此标题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艺术。

慷慨的以旧换新

带来你的太太

只要几块钱……

我们将给你一位新的女人

2、一豆腐干厂家为其产品“老爸”牌豆腐干征求广告语,他们先请了八位广告专家拟写了八条广告语,然后在《新民晚报》上刊出,让读者对这八条广告语投票。你会投哪一条广告语的赞成票呢?简要谈谈你赞成的理由,其他七条你不赞成的广告语,有什么不足呢?请你逐条简洁点评一下。

(1)吃了“老爸”,不想老爸。 (2)OK老爸,我的新爸。

(3)豆腐干要吃老爸做的。(4) “老爸”与我一起休闲.(5) “老爸”的手艺, 难忘的口味.(6) 走遍天下, “老爸”相伴.

(7) “老爸” “老爸”, 一吃就发.(8)美味伴我行, “老爸”寄深情.

3、赏析马爹利酒电视广告“马爹利金燕传奇”篇文案的精彩之处,写一简评。

在法国近郊马爹利干邑世家一望无际的酒库上空,散发着一股醉人芳香,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

每年,有超过100万公升的上等干邑白兰地在漫长的酝酿过程中不断升华到空气中,成为对天使的奉献。

大约300年前,这种芳香,将一只燕子深深吸引,依恋不舍。最后,它终于化身金黄,超越平凡。

每年初春,数以千计的燕子都在这里悠然翱翔,而金燕子也依然不断出现在每一瓶马爹利干邑白兰地之上,标志着法国马爹利。

干邑世家,经典无价

4、请你从广告文案诉求点和受众的感受体验两个方面,点评下则广告文案。

金色的刺激

到一个金色的国度,去度一个金色的假期,那刺激是黄金般的。

甘地和惠达多的祖国。庙宇、宫殿、土邦主和大象。喜玛拉雅和恒河,古风和

地毯,绿绸和宝石。

在印度,能够领略这一切,一种奇特的神秘的文化,像黄金一样古老。

今年向您提供的不仅是旅行计划,而是一个“金色刺激”。

——印度国际旅游公司

三、创意写作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请你用一个新奇别致的双关句,描述一下你上网的感受。(简要说明新奇之处)

2、请你为某大学生人才招聘会设计一副广告对联.要求既体现出招聘会的高档次高水准,又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择业观念。(简要说明其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择业观念之处)

3、请你用婉约风格的语言, 模拟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曲调,为 “柔娜”牌沐浴露写一段广告歌词。

4、某楼盘依山傍水,远离市区,定位于中档楼盘,目标消费群为城市工薪族。请你为此楼盘取名并设计一条富有生活哲理的广告语。(简要说明创作思路)

5、为手机产品创作一个“三句半”艺术形式的广告,要求突出产品的某种独特功能,语言幽默风趣。(简要说明其突出的是什么功能)

四、综合创作题(共30分)

1、苏州吴县东山镇东山宾馆公关部想在天津、济南等地进行一次广告宣传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撰写一篇广播广告脚本,要求:用天津快板或山东快书的曲艺形式,全面介绍宾馆的各种服务。(10分)

宾馆简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山宾馆位于被誉为“天堂中天堂”的千年名镇东山风景区,宾馆依山而建,背依层峦翠峰,面拥太湖碧波,环境得天独厚。

东山宾馆是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豪华宾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客房、豪华套房112间,雍容华贵的总统楼等别墅楼3幢,房间陈设豪华,中央空调、卫星电视、国际直拨电话、迷你酒吧等设施一应俱全 。

宾馆的美酒佳肴,中西兼备。共有13个各具特色的中西餐厅。由名厨主理的苏帮菜系、广帮菜系及正宗西餐,另您遍赏天下美味。

宾馆拥有设施齐备的娱乐中心,保龄球场、灯光网球场、桌球室、棋牌室、室内恒温冲浪游泳池、桑那浴房、健身房、美容厅、模拟高尔夫球、各式KTV包厢、多功能豪华歌舞厅,供您怡养身心;宾馆内的山顶草坪则是您休憩游玩、观赏太湖美景的绝佳去处。 宾馆还拥有配套齐全的大中小会议室,精品商场等,商务中心可提供传真、复印、中英文打字,邮件以及国际直拨电话等服务。此外旅游部还推出了导游、办理出国旅游等项目。

2、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要求,创作诗歌体杂志广告文案一篇(要求为现代新诗的形式),故事体电视广告文案一篇(故事情节要求曲折、新颖、有趣,文案格式用“分镜头说明式”或“文学剧本式”),并简要说明创意思路。(20分)

广告主:卡西欧手表

主题:卡西欧品牌形象/个性:年轻、运动、个性化;科技感、颜色、美观、时尚、坚固、动感强烈。

产品介绍:卡西欧G-SHOCK,以流线型设计,内置10个世界一流的的海滩的潮汐显示图表,能掌握海洋的变化信息;而最新的液晶彩色系列,具备3种颜色的液晶体,可随意组成12种显示方式。

适合女性的卡西欧BABY-G推出三色底光系列,底光有3种颜色的变化。防震、防水、自动背光,30个电话记录、世界时间、闹铃、倒计时、秒表、全自动日历。

广告目的:

1、在众多竞争品牌之中,突出产品功能之特色。

2、使目标对象了解此产品之优点进而产生拥有此产品的渴望。

3、将产品推崇为新一代生活方式和新新人类的标志。

广告目标对象:

1、18-25岁的,年轻的,喜欢追赶潮流的一族。

2、25-40岁的,享受休闲生活,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士。

推荐第5篇:《徐州师范大学学费减免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徐州师范大学学费减免暂行办法》

实施细则

为保证学费减免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学费减免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学费减免按学年度进行,每年11月1日—10日集中受理和审批学生减免学费申请。

第二条:申请减免的学生应为学校登记在册的贫困生(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的除外)。

第三条:班级民主评议采取个别谈话征求意见和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谈话人数不少于申请人所在班级人数的30%,谈话人和被谈话人均需在谈话记录上签字(谈话人为班主任或辅导员),谈话记录交学生工作处;参加集中评议的人数不少于申请人所在班级人数的90%,同意人数不少于60%。班主任(或辅导员)及院系签署意见时应具体陈述申请人的困难情况。

第四条:院系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在院系范围内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姓名、班级、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口、困难情况、拟减免等级,公示期不少于一周。

第五条:减免名额由学生工作处按各院系学生总数的比例分配到各院系。甲、乙等的名额由院系在全院(系)范围内分配;丙、丁等的名额由院系按照各年级人数的比例分配。

第六条:各院系学费减免工作的主管领导为党委(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工作处负责对全校减免对象的审核,如发现有不具备减免资格者,将取消其所在院系相应的减免名额。

第七条:获准减免的学生,减免前已交清学费的,减免的学费先行扣除其它欠费,余额发放给本人;减免前已办理贷款的,减免的学费先行扣除其它欠费,余额不发放给本人,毕业时由学校代为偿还部分贷款本息。

第八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奖后两年内不得申请甲、乙、丙三等的减免;两次以上获奖者,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申请学费减免。

第九条:学生超过标准学制推迟毕业的,超出标准学制的时间不得再申请减免。

第十条:对获得甲、乙等减免的学生,学校将组织集中家访;对获得丙、丁等减免的学生,学校将分期分批进行家访。

第十一条:对因弄虚作假,谎报家庭情况而获得减免者,除按《徐州师范大学学费减免暂行办法》第五条处理外,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第十二条:获准减免的学生因违纪受到勒令退学以上处分的,离校前必须全部退回已减免学费,否则档案、户口等不予转出;受留校察看以下处分或其它情况需退回已减免学费的,应在一个月内退回,否则视作欠费。

二ΟΟ三年三月十二日

推荐第6篇: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方向简介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为外国语学院与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合作的硕士授予权点,对比语言学(英汉语言对比)方向主要培养以英语为主要工具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既能从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又具备跨文化交际、从事对外交流和外语教学能力。该方向自1997年招生以来,已培养了21名毕业生,现

在校生14人。

[徐州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为外国语学院2000年申报成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2年首批招生。该专业设两个方向:英语语言学和现当代英美文学。本专业现有导师8名,曾分别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讲学或进修,在各自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科研成果颇丰;该点科研活动丰富、学术交流频繁,经常安排研究生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定期聘请外校专家来院讲学,

指导研究生科研,开拓其视野。目前在读研究生共38人。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创建于1960年,是徐州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2000年6月改为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15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和在读博

士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此外,学院每年聘请英、日、俄等语种的外籍教师8——10人。外国语学院目前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方向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国际交流系、大学外语部、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中心、英国文化研究中心、加澳文化研究中心。现有英语(师范和商贸英语方向)、日语、俄

语、国际市场营销等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澳大利亚狄根大学、西南泰福学院、日本北陆大学、美国蒙特利尔国际研究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日语专业、俄语专业为我院与澳大利亚狄根大学、日本北陆大学和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跨国合作办学项目。学院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师资队伍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和辞书4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综合英语为省级优秀课程,英语和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分别为学校首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学院教师在校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赛中取得四连冠。本科

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

四、八级和日语等级考试屡创佳绩。

学院独立拥有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大楼,配有数套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和外语教学广播电台,且藏有丰富的外文书刊和声像资料,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推荐第7篇:徐州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学生教育实习大纲

徐州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学院2009学生教育实习大纲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教育实习是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综合实践必修课,既是对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与中等教育实际接轨的全面检验,也是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教育实习旨在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中等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中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接受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根据我院本科教学计划,我院组织学生进行短期专业教学实习。

二、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时间为4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入实习学校后,一般第1周用于熟悉环境、教育见习、听课、备课、试讲等准备工作;第2周开始上课、开展课外活动、班主任实习工作及教育调查,结束后利用3天时间进行总结,评定实习成绩。

三、教育实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实习生以英语课教学为主,同时包括班主任实习、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竞赛等课外活动、进行中等教育调查和教学总结。

(一)课堂教学实习

教育实习必须把课堂教学实习放在首要地位。通过教学实习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习生在备课、编写教案、上课、课外辅导、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方面得到全面严格的训练。 1.备课。实习生应按照实习学校原来的教学进度,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掌握重点、难点,制订详细而规范的教案,上课前必须在实习小组进行试讲。

2.试教。课堂试教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当教法,实习生上完课后要主动征求各方面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制订改进措施。课后要按时辅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习期间,原则上每个实习生每周应上6节课以上(根据各实习学校要求而适当调整)。

3、反思。实习期间,每个实习生除了搞好自己承担的试教工作外,还必须积极参加观摩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示范课并相互听课,并有详细记录。对比观摩课,指导教师要定期以小组讨论形式指导实习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向实习生指出他们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和改进意见,并帮助他们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来指导课堂教学。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了解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职责;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学习运用教育科学理论进行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方式方法;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如拟订班主任工作计划,主持班级的日常管理、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进行家访、进行集体和个别教育等等),培养独立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都要做实习班主任工作,要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培养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实习结束时要将实习班主任工作做出书面总结,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 中等教育调查研究与第二课堂活动 1.中等教育调查研究

对中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对实习学校所在地区教育现状的调查;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书育人经验、教学方法与教改实践的总结;对教学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与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的调查;对学院历届校友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与不足的原因分析等(此点从06级实习生开始)。此外,结合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计划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师可适当对那些有意在教学研究领域开展研究的学生布置任务,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为后期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2.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如英语兴趣小组、竞赛等形式的课外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实习生要主动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加以辅导,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实习结束后,每个实习生应将教育调查结果和课外活动写出详细的书面总结,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教育实习总结

(一)实习生个人教育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都应总结自己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虚心征求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和本组实习同学的意见,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并提交总结报告。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二)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总结可在各带队教师汇报材料的基础上拟定,内容应包括:教育实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质量的分析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学院及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五、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教育实习成绩应依据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综合能力的鉴定评语与成绩、实习生个人总结及相关实习材料、小组评定意见和指导教师评定意见综合评定。

六、教育实习的组织、领导与职责

(一)教育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由院长、教学副院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教育系主任、辅导员、专职教师等5-7人组成。 实习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专业教育实习大纲与实施计划;联系安排实习学校;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督促检查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巡视指导学院的实习活动,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考核实习生教育实习成绩;进行学院教育实习总结。

(二)实习小组组长职责

实习生实习期间可按照实习学校组成实习小组,实习小组可设组长1-2名。实习小组组长职责是:组织执行本组教育实习计划;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教育实习的各项工作(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实习总结的撰写等);经常同双方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争取切实有效的指导;协助本组实习生进行教育实习总结,交流实习工作经验;团结同学,关心同学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模范遵守实习生守则。

(三)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1.实习前,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教学实习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宣布实习纪律,组织学生学习实习大纲并讨论,以便从思想上、业务上做好充分准备。

2.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过程中要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检查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工作。

3.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要听实习学生的试讲和讲课,积极开展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习结束时,指导教师应与实习学校的有关人员共同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对实习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征求实习学校及学生对改进实习的意见,提出实习工作建议和综合改进措施。实习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实习总结及相关资料报学院备案。

4.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要积极主动地与实习学校建立密切的联系和融洽的协作关系,应定期向学院有关领导汇报学生实习情况,争取实习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注意宣传和扩大学校的影响,使实习基地具有稳定性。

七、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教育实习的前提。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因此要建立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积极协调做好实习基地建设:

1.定期与实习基地联系,主动向对方介绍我院招生、教学、科研等情况,加强沟通,调动实习基地参与教学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在可能的条件下,不定期派出有关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教学、科研辅导讲座,帮助实习学校提高教师整体的水平和质量。

3.与实习学校保持联系,在教研项目、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开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目的。 另附: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承担工作

(1) 原任课教师

实习学校原任课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工作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工作是:

① 指导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实习工作; ② 实习生见习期间;上好见习课;

③ 向实习生介绍本班英语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 ④ 指导实习生备课,研究教材和教法,编写教案; ⑤ 审批实习生教案,听实习生上课,主持课后教学评议; ⑥ 评定课堂教学实习成绩,参与本校的教育实习总结

(2) 原班主任

实习学校原班主任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实习班主任工作起主导作用。实习生的有关班主任工作及其活动,都要在原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主要工作是:

①向实习生介绍本班学生情况; ②指导实习生制订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③指导实习生实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

④指导实习生组织好(主题)班会活动,主持开好评议会; ⑤评定实习生实习班主任工作的成绩。

对您们的合作,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推荐第8篇:徐州师范大学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

徐师大教〔2008〕31号关于印发《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的通知

文章作者:教务处 发布时间:2008-09-19 浏览次数:

各有关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六日

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强,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能力,使之初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成为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激发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2.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检验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育调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积累和总结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

4.通过学生教育实习,检验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二、实习内容(详见《实习手册》)

1.课堂教学工作实习

实习课堂教学时数为8~10节。

2.班主任工作实习

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学会教书育人。

3.中等教育调查研究和第二课堂活动。

中等教育调查内容及范围:

(1)了解实习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和现状,以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

(2)调查了解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及教学改革的情况;

(3)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与智能水平,以及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

(4)中学新课改情况。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参考选题见附件1,实习生也可以自己选题或

联合选题,拟订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批后进行,但调查报告必须分别独立完成。

三、实习时间安排

2005级师范生实习时间从2008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共6周,其中1周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4周左右,第六周完成实习总结后返校。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师范生实习时间按照学院教学计划自行安排,法律与政治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生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

四、实习生安排和组织领导工作

1.实习生安排

本届实习生共计1298名,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各学院应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做好实习生的动员工作,把实习的各项工作安排到位。

2.校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韩宝平

副主任委员: 方 忠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丁 峰伍 斌孙巍巍苏简兵李宗芸吴汉全沐来龙 张 伟张永常张蓊荟陈 琳胡福年 段作章黄德志彭长德管 华潘永亮魏 晨

教育实习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成员有:廉 澄徐四海

3.各学院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实习工作。

4.各实习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原任课教师代表、我校指导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实习的组织工作和实习生的成绩评定工作,安排好实习生活。

5.指导教师

(1)各学院应根据实习生人数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一般一位教师指导15─20名学生)。

(2)在一所中学有两个以上学院的学生实习,且有两名以上指导教师者,由校实习办公室与有关学院商定,由一名教师任领队,协调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各学院指导教师应切实负责好实习指导工作。

6.各学院要确保对每位实习生状况的了解,保证联系畅通。

五、实习成绩考核

1.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应严格按评分标准〔见《徐州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细则》(徐师大教〔2003〕55号)〕,根据实习生表现及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全面考核。

2.教育实习成绩在百分制的基础上换成五级计分制,即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3.实习成绩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班主任、校领导在实习结束时写出评语和评分建议,学院实习小组在听取实习指导教师的意见后,根据评分建议和校际之间的情况进行平衡,核定成绩并记入实习成绩考查表。“优”控制在20%以内。

六、实习总结工作

1.实习结束后,各学院指导教师应认真总结实习指导工作。本次实习结束后,准备召开“教育实习工作研讨会”,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教育实习工作积累经验。

2.各学院应认真开好“实习生教育实习汇报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书面送交教务处。教育实习办公室亦要认真做好书面总结。

3.各学院在总结的基础上,根据《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条件》,按2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优秀实习生评选条件》,按2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

附件:

1.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2.关于教育实习经费的若干规定

推荐第9篇:徐州师范大学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

徐师大教〔2008〕31号 关于印发《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的通知

文章作者:教务处 发布时间:2008-09-19 浏览次数:

各有关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六日

徐州师范大学2005级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强,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能力,使之初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成为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激发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2.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检验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育调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积累和总结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

4.通过学生教育实习,检验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二、实习内容(详见《实习手册》) 1.课堂教学工作实习

实习课堂教学时数为8~10节。

2.班主任工作实习

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学会教书育人。

3.中等教育调查研究和第二课堂活动。

中等教育调查内容及范围:

(1)了解实习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和现状,以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

(2)调查了解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及教学改革的情况;

(3)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与智能水平,以及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

(4)中学新课改情况。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参考选题见附件1,实习生也可以自己选题或联合选题,拟订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批后进行,但调查报告必须分别独立完成。

三、实习时间安排

2005级师范生实习时间从2008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共6周,其中1周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4周左右,第六周完成实习总结后返校。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师范生实习时间按照学院教学计划自行安排,法律与政治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生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

四、实习生安排和组织领导工作

1.实习生安排

本届实习生共计1298名,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各学院应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做好实习生的动员工作,把实习的各项工作安排到位。

2.校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韩宝平副主任委员: 方 忠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 峰

伍 斌

孙巍巍

苏简兵

李宗芸

吴汉全

沐来龙 张 伟 张永常

张蓊荟

陈 琳

胡福年 段作章

黄德志 彭长德

管 华 潘永亮

魏 晨

教育实习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成员有:廉 澄徐四海

3.各学院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实习工作。

4.各实习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原任课教师代表、我校指导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实习的组织工作和实习生的成绩评定工作,安排好实习生活。

5.指导教师

(1)各学院应根据实习生人数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一般一位教师指导15─20名学生)。

(2)在一所中学有两个以上学院的学生实习,且有两名以上指导教师者,由校实习办公室与有关学院商定,由一名教师任领队,协调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各学院指导教师应切实负责好实习指导工作。

6.各学院要确保对每位实习生状况的了解,保证联系畅通。

五、实习成绩考核

1.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应严格按评分标准〔见《徐州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细则》(徐师大教〔2003〕55号)〕,根据实习生表现及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全面考核。

2.教育实习成绩在百分制的基础上换成五级计分制,即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3.实习成绩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班主任、校领导在实习结束时写出评语和评分建议,学院实习小组在听取实习指导教师的意见后,根据评分建议和校际之间的情况进行平衡,核定成绩并记入实习成绩考查表。“优”控制在20%以内。

六、实习总结工作

1.实习结束后,各学院指导教师应认真总结实习指导工作。本次实习结束后,准备召开“教育实习工作研讨会”,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教育实习工作积累经验。

2.各学院应认真开好“实习生教育实习汇报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书面送交教务处。教育实习办公室亦要认真做好书面总结。

3.各学院在总结的基础上,根据《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条件》,按2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优秀实习生评选条件》,按2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

附件:

1.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2.关于教育实习经费的若干规定

扬 州 大 学

2008年师范生教育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巩固高师学生专业思想、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师资的重要环节,是一门体现师范生专业特色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必修课程。为切实搞好本届教育实习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

(一)使实习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二)使实习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从事中等教育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使我校高师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实践受到一次检验,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以便改进工作。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实习

内容:包括备课、写教案、讲课、实验、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听课与评课、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等环节。

要求:每个实习生课堂教学不少于8节课(原则上指授新教案的课)。上课之前,要进行预讲,教案经指导教师审阅批准、预讲通过后方能上课。课堂教学认真、严谨,课后认真听取评议意见。每个实习生参加评课活动不少于2次。

(二)班主任实习

内容:在原班主任指导下拟定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调查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参加实习班级的早操、晨会、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运用多种方式(集体教育、个别教育、主题班会、家访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班级活动。

要求: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基本内容,培养做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实习小组要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每个实习生都要做一些实际工作,组织一两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三)教育调查研究

内容:调查研究实习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办学方向与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优秀教师的品质作风、教育教学成就,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积累、思想状况、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可重点调查校友的工作学习情况。

要求:每个实习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调查可以2—3人合作,共同完成。每个学院要抓好两、三个典型材料。

三、教育实习的指导形式

(一)联合指导:在扬州城区的实习学校,由各学院按1:8—10(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人数之比)(体育学院可按1:12)选派指导教师,与中学原任课教师一起,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管理与指导。

(二)委托指导:集中安排实习学校在外县、市的,实习生的教学及班主任实习环节(含实习生的思想表现、组织纪律、生活安排等)全部委托实习学校的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负责。我校带队教师主要负责集中委托指导的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协调。自行联系实习的按扬大教(2006)70号《关于印发〈扬州大学关于学生自主选择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执行。 不管采取何种指导形式,均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四、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一)教育实习的成绩根据实习生的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调查研究以及实习中的思想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定。

(二)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分别负责评定“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学院实习领导小组综合实习生的“调查报告”、“工作表现”等情况评定总成绩。

(三)实习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学生数一般控制在实习生总数的30%以内。

(四)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要坚持标准,从严掌握,使成绩呈正态分布,防止分数贬值。

五、组织领导

(一)全校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实习的安排、检查、督促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安排、管理本学院实习生、指导(带队)教师的有关实习工作。

(三)各实习学校成立指导小组,负责本校实习生的具体指导、考核以及实习生生活的组织管理。

六、经费开支

(一)实习管理费。作为实习学校原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其他参加指导工作的有关人员的酬金等,具体办法由各校自定。本校按每生100元的标准支付。

(二)差旅费。外地实习生的接送,由师范学院统一安排车辆,费用实报实销;扬州城区的指导教师每人一次性补贴车费10元和误餐费150元(按一个误餐费5元标准计30个误餐费进行计算,不再发夜餐费);带队教师按学校出差规定报销差旅费。

(三)个人联系实习学校的各项经费支出,除实习管理费外,其他均由各人负担。

(四)以上各项费用由师范学院统一支付。

七、注意事项

(一)各学院选派的指导、带队教师必须是思想作风好,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在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思想与生活应予关心,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要经常检查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实习期间,各学院领导要深入实习学校检查、了解实习情况,掌握各实习点的动态。

(三)各学院在划分实习小组时,要尽可能从实习生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上予以统筹安排。

(四)带队教师负责与实习学校的联系,2008年6月23日前与实习学校就本届教育实习有关方面进行联系、落实;2008年9月1日随车将实习生送赴实习学校;中期巡视检查一次,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实习中发生的有关问题;实习结束时,要认真听取实习学校的反映和意见,做好离校的结束工作。

(五)各有关学院和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指导,全体指导、带队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全体实习生必须按照《教育实习细则》的各项要求认真实习。对因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在教学和管理上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按照扬大教(2007)63号《关于印发〈扬州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的有关条款进行责任追究。

(六)全体实习生必须模范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实习纪律,与中学生保持正常师生关系。严禁与学生谈恋爱,一经发现,即停止实习,返校等候处理。各学院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纪律教育。

(七)实习结束后的两周内,请各实习学校教导处将已评定并盖好公章的实习生“成绩评定表

(一)、

(二)”汇总装袋(封口并加盖公章)派专人或挂号寄、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师范学院陈加荣同志收,邮编225002。

八、日程安排 春学期──

(一)联系落实实习学校(师范学院)。

(二)召开教育实习工作会议;实习学校校长会议;编印实习计划;召开带队教师、实习组学生大组长会议(师范学院)。

(三)完成本届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有关学院)。

1.划分实习小组,确定指导(带队)教师名单报师范学院办公室;

2.带队教师赴实习学校送实习计划并联系有关工作(6月10日~23日); 3.召开本院指导(带队)教师会议;指导(带队)教师召开实习组成员会议;

4.实习生学习《教育实习细则》,准备实习所需参考资料、教材、教具、表格和生活用品等。 秋学期──

(一)各学院召开实习动员大会(8月30日前)。

(二)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与返校日期:

各专业实习生于9月1日进校,10月25日返回(第1周—第8周),具体出发、返校安排详见附表

5、6。

(三)实习中期由师范学院统筹安排有关学院领导到实习学校看望实习生,检查实习工作。有关学院领导也可自行安排巡视检查,但事先应与师范学院联系,以便统筹安排。

(四)学院召开本届实习工作的总结会议及评定实习成绩(实习生返校后两周内完成);师院分别召开指导(带队)教师、实习生代表座谈会,回顾总结本届实习工作。

(五)学院报送材料:每个专业书面总结一份,实习生优秀教案、调查报告、个人小结各两份,实习生成绩表(三种表格)各一份,返校后两周内交师范学院办公室。

九、附录 1.实习生分配表 2.指导教师名单 3.带队教师名单

4.指导、带队教师工作注意事项 5.实习生赴外地实习学校车辆安排表 6.实习生返校车辆安排表 7.实习生分组名单

推荐第10篇: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军训工作试行办法

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军训工作试行办法

第一章 指导思想、目的与内容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军区批转省教育厅、省军区司令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省教育厅、省军区司令部制定下发的《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划(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军事训练(以下简称学生军训)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学校教育和国防建设的论述为指导,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学生军训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上级有关国防教育、学生军训工作的指示为依据,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围绕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学生军训教学工作。

第三条

学生军训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第四条 学生集中军训,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方面内容,军训具体内容按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执行。

军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高技术战争等。

军事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

第二章 各级机构与职责

- 1各项工作。

第三章 有关要求与方法

第十一条 我校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新生,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入学后必须接受为期2周的集中军事训练。军事课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按照《意见》要求,学校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时间、人员、内容、效果的落实。学生军训情况(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进入学生档案,各科成绩总评合格者,记两个学分。

第十二条 学生集中军训。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在校内集中训练的方法分批进行。将来有条件,也可采取到部队或学生军训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分期分批轮训的方法进行。军训中要把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与室外作业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形象直观,使学生军训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集中军训,必须强调军事化管理,强化条令条例教育,培养学生的军人素质和优良作风;必须把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练身体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章 组织准备与动员

第十三条 每年新生集中军训通常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第一至两个月内分批进行,一般以院(系)为单位组成军训连队,人数较少的院(系)可组成混合连队。每批集中训练的开训时间和各院(系)编组等情况另行通知。

第十四条 军训连的连、排、班长由承训部队配备,并按计划做好学生军训前的集训和准备工作。军训连的指导员通常由带训教师兼任。军训连的副连长、副排长、副班长通常由学生干部担任。

第十五条 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由本校专、兼职教师和外聘的军事院校的教员担任。军训前,负责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和上级规定的教学内容,认真收集素材、精心备课。组织试讲,并准备好各种资料教具,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理论课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直观易懂;军事技能训练,由承训部队选派的带训教官具体组织实施。军训前,承训部队应根据当年度学校学生军训工作实施意见规定的训练内容和所承担的任务,做好人员选定、集训、教案撰写和其他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学生军训开训动员,是激发学生参训热情、鼓舞学生参训士气的重要环节,一般根据参训学生数量按校区集中动员或分院(系)进行动员。军训办和各院(系)应针对参训学生的思想状况,在认真调查摸

- 3课堂(会场)做到“五无”:即无打闹嬉笑、无交头接耳、无瞌睡走神、无随意走动、无中途退场。

室外训练坚持“三不”:即不怕疲劳艰苦,严格训练,刻苦认真,精益求精;不搞弄虚作假,严格要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悖操作规程,严肃谨慎。射击训练做到“四无”:无拆卸枪支、无损坏枪支、无丢失枪支、无枪口对人。

课间休息(室内操课通常每小时内休息10分钟;室外训练和实弹射击时,根据情况由教官确定休息时间),由连值班员发出休息信号,休息完毕,发出继续授课信号。

课间休息坚持做到“四不”:即不打闹、不躺卧、不回宿舍、不远离教室(训练场)。可组织一些轻松活泼的文娱活动,活跃休息气氛。

授课结束后,检查装备,清理现场,集合整队,进行讲评。 授课往返途中队列要整齐,口号(歌声)要宏亮。

午休:午休时间原则上由个人支配,但不得远离公寓、私自外出,也不许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

午休结束后,应迅速整理内务,打扫室内外卫生,做好操课准备。 课外活动:连队每周有两个课外活动时间由个人支配,但不得随意离开校区。其他课外活动时间由军训办或各连队安排。

晚点名:根据校内组织军训实际,要求每周至少进行晚点名一次,通常由连队带训教师(指导员)在学生公寓附近指定地点组织实施,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晚点名内容包括清点人数、小结讲评一周军训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传达上级指示要求等。晚点名准备必须充分。

就寝:为保证参训学生有饱满的精神,军训连队必须严格按军训办规定的作息时间组织就寝。连值班员在熄灯前10分钟,发出就寝信号,督促全体人员做好就寝准备。

听到熄灯信号后应立即熄灯就寝,保持公寓肃静,不准讲话、吸烟、人员随意走动、点蜡烛或使用自备照明设备。就寝时衣物放臵要整齐有序。

第十九条 行政例会和汇报制度

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由班长主持,一般每次不超过一小时,主要内容是检查小结本班一周军训中的训练、学习、生活、执行纪律情况,听取学生对军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5被子竖叠三折,横叠四折,臵于床铺一端中央。枕头包臵于被子内侧,并于被子外沿取齐。床铺下禁放书刊杂志和其他杂物。

蚊帐设臵:蚊帐悬挂要整齐一致,白天应将外测双角移挂在里侧双角上,并将中间部分折叠整齐。

鞋的放臵:经常穿用的鞋放在床下设臵的与床相连接的鞋架上。一般至多放4双,鞋后跟朝外,按皮鞋、胶鞋、布鞋、拖鞋的顺序从左至右侧放臵。

衣帽和腰带的放臵:军训期间,腰带和军衣帽通常按腰带、军衣、军帽的顺序臵于床铺上。其他衣物折叠整齐,摆放在个人的衣柜上(随身换洗的衣物,可折叠整齐,部分放臵到个人学习桌的电脑主机柜或衣物柜里)。

书籍和学习生活用品的摆放:教材和学习书籍,通常从个人书架的第二层开始由左至右按书籍大小放臵。抽屉摆放学习用品必须整齐。茶杯和生活用品通常在书架一层整齐放臵。水瓶通常放臵在书架右侧的书桌上。

洗漱用具的放臵:脸盆放在盆架上,牙具、擦脸油臵于盆内,面巾折叠统一晾在绳、架上。

其他物品的放臵:个人其他物品一律要求入箱进包,整齐摆放在公寓(宿舍)固定的贮藏位臵。

图表张贴:课表、作息时间表、值班(日)表均贴在门后适当位臵。 门窗、阳台、书架、桌椅、床架、室内地面、墙面、卫生间必须擦拭干净,保持整洁。

到部队或学生军训基地、民兵训练基地集中军训时的内务设臵,按部队或训练基地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定。

第二十二条 军容风纪

着装:参加军事技能训练时,学生必须按规定统一着军装,解放鞋,佩戴校徽,保持军容严整。着军服时,必须戴正军帽,扣好衣扣,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内衣下摆不得外露,军、便服不得混穿(衣服袖、裤腿长可用针线将其向内缝上,军训结束后拆开)。

仪容:军训期间,参训男生必须做到头发整洁,不准留大包头、大鬓角和胡须;女生不准戴耳环、项链、领饰、戒指等饰物,不得描眉、涂口红、染指甲,戴军帽时发辫不得过肩(长发必须卷入帽内)。

礼节:参训学生在听到首长或带训教师呼唤自己时,应立即答“到”。

- 7第二十八条 军训服装保障。军训期间,参训学生一律着军装、戴军帽、扎腰带。各院(系)在招生结束后必须立即把所有参训学生的性别、身高统计结果报校人武部,以便合理配备、调剂服装。军服、军帽、腰带由人武部统一定购,租借给参训学生,并收取一定洗涤整理费(标准由学校规定)。军训结束后,必须按时归还服装(时间另行通知)。如发现人为损坏、丢失、调换等必须按实价赔偿。

第二十九条 军训器材保障。军训器材原则上由承训部队保障,保障有困难的,由学校和承训部队协商解决。

第三十条 军训枪弹保障。军训射击预习所用枪和实弹射击所需子弹,由人武部向省军区提出保障要求,落实保障事宜。

第三十一条 军训场所(地)保障。军训期间,射击需要使用的教室、会议室、体育中心、操场、球场、马路等场所(地),由军训办按军训计划提前向上述场所(地)的管理部门或院(系)提出使用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或院(系)应优先提供场所(地)保障。

第三十二条 军训运输和医疗卫生保障。军训期间所需车辆和医务人员,由学校后勤集团统一负责安排。车辆运输要做到准时到位、服务热情、服从调遣、行车安全。医务人员对到校医院就诊的参训学生,应积极宣传卫生保健和训练防护知识,既要热情周到、关怀备至,又要严格批准病假条件。行军拉练和组织实施实弹射击时,至少必须有一名医务人员随队保障。

第八章 考核评比与奖惩

第三十三条 为检查学生军训效果,评估学生军训成绩,军训期间将对学生所训科目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根据理论教学、技能训练情况,由上级指派的军队院校军官、承训部队教官和军训办共同研究制定)。

第三十四条 根据学生军训成绩和表现,每批军训结束前,各军训连在做好个人军训小结的基础上,对照军训先进个人评比条件,按参训学生10%的比例自下而上评选出先进个人(评比条件要求见附录一),整理有关材料报军训办审批,由军训办代表学校颁发证书和奖品。

第三十五条 根据军训期间带训教师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以及考勤情况和所带连队的行政管理、取得的成绩以及承训部队教官和参训学生的反映等,军训结束后,按带训教师30%的比例由院(系)申报评选优秀

- 9础上,也应及时召开类似会议,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提出巩固军训成果的具体内容、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特别是获得军训先进连队、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的院(系)和学生,更应在全校模范带头,做出成绩、争当表率。

第四十五条 学生军训成果的巩固,要结合学校制定颁布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工作处汇编的《徐州师范大学学生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注意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军训成果巩固工作:(1)关注政治、明辨是非、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2)爱护集体、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共同提高的团队意识;(3)举止文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为先的道德素养;(4)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自助助人、乐于奉献的行为准则;(5)惜时如金、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优良学风;(6)遵章守纪、表里如

一、防微杜渐、严于律己的纪律观念;(7)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顽强毅力。

第四十六条 学生军训成果的巩固和转化工作,是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需要常抓不懈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各院(系)必须根据学校制定的检查评比内容,研究制定出符合本院(系)实际的更具体的细则,组织一定人力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形成制度,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第四十七条 学校人武部、学工处、团委是学生军训成果巩固与转化工作效果的监督部门。要经常深入院(系)了解情况,积极主动搞好配合,定期分析学生军训成果巩固与转化的形势,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组合,组织评比与实施讲评相结合,表彰先进与鞭策后进相结合,并且切实把这项工作与学校每年“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先进班级”、“先进团支部”的评比挂起钩来,做到奖罚分明。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徐州师范大学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学校人民武装部;修改权归学校国防教育(学生自训)领导小组。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 11及时到位,全身心投入,并且力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无明显拖沓现象和不负责的言行。

5.善始善终,连队成绩优异。军训期间,积极参加军训办公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检查考评带训教师跟班跟训时,无发现擅自离岗、心不在焉等现象。连队军训物资、器材保管完好,无人为丢失、损坏现象。所带连队军训各项检查、考核、评比成绩均名列前茅,得到其他带训教师的好评。

附录三:行政管理先进连队评比条件

1.院系领导重视军训,指导思想明确,带训教师发挥作用好。带训教师与承训部队教官工作协调默契,坚持跟班跟训制度,主动配合教官抓好连队管理、完成训练和教学任务。经常和教官、学生干部分析连队军训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2.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党、团员模范作用好。工作中,连队干部坚持耐心说服、正面疏导的方针,学生骨干及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得力助手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全连无简单粗暴和其他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内部关系和谐,团队协作精神强,争先创优氛围浓,学生训练热情高。

3.执行条令条例坚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好。连队学生与带训教官、教师关系密切,尊重教官和教师,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作风过硬,学生日参训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连学生宿舍整洁卫生,物品放臵整齐有序;军训装备器材、物资保管完好,无丢失、人为损坏等现象。

4.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军训间歇活动组织好。连队军训期间的文化生活丰富,善于利用军训间歇组织学生开展军民联谊、体育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善于发挥板报、宣传橱窗的作用,营造浓郁的军训氛围。连队宣传报道工作得力,能够及时宣传连队在军训中的好人好事,报送稿件数量多、质量高,促进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5.学生训练认真刻苦,训练各科成绩考核好。军训期间,学生对所训科目钻研精神强,训练刻苦认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连队军训考核总评成绩在良好以上。

附录四:内务卫生先进连队评比标准与办法

1.军训期间对各连的内务卫生落实情况,按指定班、抽查班、推荐班三种方法组织检查,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累计成绩为评比依

- 13附录七:精神文明先进连队评比条件与办法

1.系)领导和连队带训教师在抓好军训工作的同时,注重连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参训学生思想稳定、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军训工作的开展。

2.有一支3-5人的素质较高的宣传报道骨干队伍,投送的稿件体裁好、形式活、数量多、质量高,被采用的篇数名列前茅。院(系)领导和带训教师带头撰稿,及时宣传本连队军训中的好人好事,及时总结推广本连队中好的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工作扎实有效。

3.在军训期间善于发挥和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做到宣传橱窗内有学生军训内容,至少出两期以上的黑板报,反映学生军训动态。

4.军训期间的业余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做到队列集会有歌声,教官与学生之间、连队与连队之间有比赛,积极组织开展国防、军训演讲或知识竞赛活动,营造浓郁的军训氛围。

5.文明先进连队的评比,采取由军训办安排专人统计来稿和被采用稿件的数量;检查评比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内容质量;连队申报重大活动、军训办派员参与评估等综合因素确定。

附录八:“阅兵最佳方队”评比标准和办法

1.列式汇报表演”最佳方队,按照平时彩排合练20%、总结表彰大会正式表演80%计算成绩;

2.排面整齐,有明显的横线、纵线、斜线;

3.动作和踢腿高度到位、有力,口号洪亮,队员整体精神面貌好; 4.齐步、正步乐感比较强,踩点比较准,无明显的错步、乱步现象; 5.最佳方队由学校军训办工作人员和承训部队教官现场共同确定。

主题词:学生军训

办法

通知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3月7日印发

- 15 -

第11篇: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规划设计(作业)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校园规划设计

课 程: 城市设计

姓 名: 杨汶键 班 级: 08资源 学 号: 088322126 指导老师: 齐芳燕 院 系: 科文学院环境与测绘系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校园规划设计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于2000年4月成立,2005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独立学院。现招生34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8000余名。校园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学院毗邻徐州师范大学主校区,可以共享资源,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又与校“母体”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科文学院共面向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五省招收四年制本科层次学生,分布在30个专业。科文学院除依托徐州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图书馆等优越条件办学外,还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形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务管理软件系统、图书资料网上检阅系统、校园中英文无线广播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校园治安监控系统、校园电视直播系统、电子屏幕信息发布系统、银校收费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科文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秉承“厚基础、重实用、强技能、优素质”办学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文学院以“勤奋、务实、自立、创新”作为院训,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特别突出刻苦学习、发奋读书风气的培养。针对学生文化基础水平呈现差异性的特点,学院坚持因材施教,推行多样化教育,确保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协同发展。

第一部分 设计背景

一、一期现状概况

科文学院位于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的西北方向,处于徐州牛山半山腰上,一期工程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其建筑主要包括主教学楼1#、电子阅览室2#、行政办公楼5#、大学生活动中心6#、实验楼(7#、8#、9#)。

图1 科文学院位置图

图2 科文学院一期楼宇分布图

二、二期工程规划范围

科文学院二期工程项目地址:铜山新区黄河路北侧,面积:206034.9平方米。东临一期工程,西至牛山别墅。本次规划汲取了很好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结合空间概念规划的相关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

三、二期工程规划解读

本次规划遵循以下方面内容:

1、科文学院主要的发展区的地位:

未来主要的办公、教学的中心,是科文学院形象独立的标志 。

2、功能定位:

二期工程功能定位为:以行政办公、教学为主,文艺体育活动为辅,体现了当代大学最主要的功能。

3、特点保持与延承:

1)

注重新、老教学区的密切联系,并强调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的开发方式;

2) 保持老教学区的特色,并与假山、小桥流水、亭、绿地形成完整、连续、层次丰富的新教学区特色;

3) 以多层建筑群构建新教学区天际轮廓线;

4) 保证预留的发展备用地,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

5) 采用高标准和适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导,鼓励办公综合体的建设,以及部分地块的高强度开发,允许容积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容许浮动范围,整个教学区范围绿地指标综合平衡等。

第二部分 科文学院一期工程设计

1、科文学院一期校门

校门对于学校来讲是学校的象征,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讲是一种风景和追求,对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樊笼。校门能够体现校园的场所精神和校园人文精神,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

而科文学院一期校门,设施陈旧,没有文化内涵同时缺少活力,已经不能满足学院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也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学校的规划设计中希望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与教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图3科文学院一期校门

图4科文学院改造后校门

2、科文学院一期教学楼 2.1规划设计原则与理念

1、整体性原则

校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系统统一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布局,充分考虑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

2、空间的整合与配置

各种功能空间按照人的行为习惯及工序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建筑形态配合功能要求穿插设置,不单突现群体建筑的有序空间变化,同时也便捷各功能区块间的联系与交流。

3、文化导入原则

加强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并在功能配置,整体环境等方面均体现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文化蕴涵和现代化气息达成有机的统一。

4、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校园人、环境、自然的工序共存和融合,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2.2科文学院一期教学楼主楼

一期教学楼主楼依山就势、尽可能节约投资,采用大开间、信息全覆盖、信息点布局与设计合理、环境设计美化的设计,整个建筑造型稳重大方而又充满现代气息,尤其是实体墙面与玻璃虚体的各种变化关系,展现出强劲的韵律感和层级变换关系,通过台阶的架高将教学楼主楼的气势烘托出来。

图5科文学院教学主楼 2.3科文学院一期教学楼实验楼

三幢教学楼依山而建,教学楼与实验楼通过连廊围合形成两个宁静的庭院空间,由于用地条件的紧张因素,教室呈南北双向设置,中间设3米宽走道,保证学生课间交往及人流的顺畅通行。每幢教学楼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开水间等。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风格清新自然,造型大方,细部精致,色彩以经典的浅蓝色为主调。

图6科文学院教学楼9#

3、科文学院一期道路

科文学院一期道路规划不完善,由于校园依山而建,道路的坡度较大,且道路的设置为人车混行,并且缺少相应的停车场,在放学下课时教师的车辆流与学生流混在一起,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1规划设计原则与理念

车行——沿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外围设置主环路,形成畅通的车行路线,高效快捷联系各区,同时避免机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校园主干道采用10米,两侧设置绿化和乔木,使之形成林荫大道,以屏避汽车噪声减少废气污染。校园次干道宽度采用4-7米,因车流量相对主干道减少,只在道路两侧设行道树,自行车道不另设。 人行——在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组织了舒适、流畅的步行流线,又相互联系连成一体,形成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

停车场——为保证校区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正常的交通秩序,安排多处机动车停车场、位。在校区主要出入口附近集中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对外来车辆进入校区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如在1#后面或7#前面设置相应的停车位。

图7科文学院一期道路

图8科文学院7#前(建议改造成停车场)

4、科文学院一期广场 科文学院一期广场,设施陈旧,缺少新意,不能良好的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的活泼、快乐、充实的特点。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得出:教学建筑广场形式规整,体现学术的理性和秩序;曲水步行轴和水景园林轴则或亲水平台,或临水亭榭,或小桥流水,尺度亲切宜人。山顶生态林如自然的山野公园,处处湖光山色、绿树成林,浪漫动人。通过建筑与绿化的不同围合及线性联系轴对不同区域的穿越,塑造变化多端的公共空间。

图9科文学院主广场

第三部分 科文学院二期工程设计

一、二期工程地块使用要求 1.用地情况

(1)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06034.9平方米 (2) 用地使用性质:高等学校用地 2.用地使用强度 (1) 容积率: ≤1.0 (2) 建筑密度: ≤22% 3.建筑设计要求

(1) 建筑规模:以审定设计方案为准。 (2) 建筑高度:18m (3) 最大建筑层数:6层

(4) 建筑后退规划用地边界线距离:以审定总平面图为准

东侧退征地红线:2.8m 南侧退征地红线:2.8m 西侧退征地红线:2.8m 北侧退征地红线:2.8m,以审定总平面图为准。 (5) 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应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要求 (6) 交通出入口方位:南侧、东北侧 (7) 绿地率:≥35% 4.城市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体量、高度、色彩、材料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采用现代建筑形式。 5.其他

该项目用地同时满足环保、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意见。

二、二期工程功能结构解析

1、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行政办公楼

科文学院行政办公楼是学院行政人员进行办公的地方,科文二期工程的教务办公大楼层数为四层,建筑颜色采用橙色与银灰色的色调,肃穆而不失活泼。内部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分布有学务部、教务部、组织部、总务部、保卫部、院办公室、院长室和大小会议室4个(图4)。

行政办公楼坐南朝北,其正大门面向北面,整栋大楼的正立面(北立面)没有阳光的直射,给人阴暗的感觉,而行政办公楼的对面是一片面积很广的荒地(图5)留作它用。

图10 科文学院二期行政办公楼

图11 科文二期行政办公楼正立面前的荒地

2、教学楼

2.1 集聚型教学楼简介 (1) 集聚型教学楼概念界定

现在在各个新校园使用的“集约式教学楼”,科文二期工程也采用了这一模式,具体指的就是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功能和复合控件的设计,将几个独立的教学楼单元相互集中起来的一种建筑模式。各建筑单元整体统一布置,或相互咬合,或竖向叠置,或用连廊等相互连接,彼此联系较强,形成规模较庞大的整体式建筑“群落”,其形态较集中,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性”、“集中性”、“联系性”。 (2) 集聚型教学楼的功能性要求

由于学校的规模、专业特点、办学的方式以及在周边环境、社会条件的不同,其功能分布的设置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高校可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后勤服务区和教工生活区。其中教学区是高校校园的主要核心区域,里面集中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实验以及部分生活服务设施,是学校对外关系的枢纽。教学区的空间形态、建筑形象、环境品格,都集中反映和代表了一个高校校园的整体风貌,是具有统率作用的核心区域。传统的教学区的建筑一般只注重教学功能,到处安插教学楼,使教学区的建筑密度偏高,从而缺乏足够的、多样的户外活动场所。而建筑又多以院系为单位,分散布置,彼此缺乏联系与沟通。集聚型教学区则在功能复合中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封闭的状态,走向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开放系统,注重空间环境的的持续与开放,注重教学与交往的结合。教学区同其他功能区适当分区,考虑适度的模糊。这种复合型的结构的教学建筑呈现综合化、组团化、网络化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很好的进行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组织模式,随着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校园环境问题也成为大学校园发展所面临主要问题,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也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激发人们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日常公共行为中原有的兼容性,如上课与休闲,购物与社交,阅读与自习等,有利于各学科师生的交往、交流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集聚型教学环境中,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户外活动场所,如中心广场、园林绿地、近水空间、庭院空间等等。在交通组织上,实行人车分流,力求形成步行区域,为教学区创造安静的学术氛围。

(3) 集聚型教学楼的功能复合形式

学校建筑虽然是由物质构成的具体实物,但是却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作用,而且对心灵的陶冶,也多是由实物而生的抽象影响。就教学楼建筑的形式而言,如果学校建筑雄伟,便可使学生因为对建筑的感受而养成宏伟的气度,如果学校建筑幽美,便可培养学生文雅的风范。这是由于人长期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会不知不觉的感染到环境的风格。事实上,建筑影响心理,是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态度、价值标准、兴趣、动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教学建筑是其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学校建筑的规划、设计与使用,尤其是教学建筑的设计、教室内的课桌椅,设备的安排和室内环境的控制,室外环境的绿化和美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态度、学习方式、价值观念、身心健康、人格塑造等。

教学楼建筑如果能够具有良好的、实用的空间,优美的建筑造型,赏心悦目的色调,完善的设备与管理等,对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培养上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学生在选择一所高等院校就读的各项因素中,校园环境常常仅次于学术声誉的第二位因素,而教学建筑是校园人工环境的主要构成。

集聚型教学楼的功能复合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功能的内部复合 在高校教学建筑内部,除了主要的教学空间-教室和教学辅助空间-教室休息室、办公室、教研室等,还有公共性空间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它将教学区域既分割又联系,从而构成了有序的有机整体。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在教学楼中引入生活、服务性的功能,如购物超市、书店、数码复印室、邮局、展厅等,为学生的紧张生活增添轻松活泼的色彩。

2)功能的外在复合 功能的外在复合是指教学楼不仅内部有教学、休闲等功能的混合,还包括一般发生在建筑的外部广场、围合或半围合庭院、底层架空处、校园交通、绿地景观和屋顶平台等。高校集聚型教学楼的外部空间设计相对内部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思考。在许多高校教学楼实施后发现,往往事与愿违,设计中设置为中心集聚的地方不能吸引人的逗留,而在一些边角地带反而集聚着更多的人。原因主要是这些外部空间与教学空间联系松散,尺度过大,人们没有一种归属感,因而交往空间的设计更应注重对行为心理的研究。 (4)集聚型教学楼的设计理念 1) 环境与生态的理念

环境与生态的观念在集聚型教学楼的设计中要重视基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从而创造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人工环境的观点。对集聚型教学楼基地自然环境的加以保护,自然的地势和自然特征为学生提供了视觉上的调节和享受。

集聚型教学楼的总体布局要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和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土方量,保护自然生物的栖居环境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存。并且根据气候和地形特点,组织人工绿化体系,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自身的形体处理来组织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由此有效地弥补集聚型教学楼的建设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2) 以人为本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量的不断增加,随着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的逐渐增强,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下,高校的一些教学设施仍趋于不足或吃紧,再加上当前许多高校新校区建设的需要,就使得高校的教学设施环境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教学设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物质依托,设施配置环境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良好的设施环境,如必备的办公用品、教具或设备等,易于使教师保持平和的心境、稳定的情绪,从而会对教师的工作热情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教学设施状况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学习成果。皮柯罗和查尔斯(Peccolo and Charles)的研究表明,教室环境温度每超过20~25℃这个适宜区一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会相应降低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是高校在21 世纪加速发展的客观要求。集聚型教学楼的设计应把关心人、“一切以人为本”的宗旨落实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从使用者-学生和老师的生理要求、心理要求、行为方式以及知觉经验等出发来进行教学楼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空间设计等,注重“人”的场所的塑造,使人成为环境营造的基本宗旨。这既是集聚型教学楼研究的基本动力,也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2.2 科文学院二期工程教学楼介绍

图12 科文二期教学楼一景

图13科文二期教学楼

图12所示是科文二期教学楼其中的一栋,其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颜色为银灰色与橙色混搭,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肃穆中友渗透着热情奔放。教学楼内部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集中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实验、教师休息室等服务设施,体现了大楼功能的内部复合。

二期工程教学楼采用了“集约式教学楼”这一模式,通过综合组织功能和复合控件的设计,将几个独立的教学楼单元相互集中起来的一种建筑模式。各建筑单元整体统一布置,或相互咬合,或竖向叠置,或用连廊等相互连接,彼此联系较强,形成规模较庞大的整体式建筑“群落”,其形态较集中。教学楼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和自然环境,尽量减少了土方量,保护自然生物的栖居环境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存。并且根据气候和地形特点,组织人工绿化体系,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自身的形体处理来组织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由此有效地弥补教学楼的建设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达到内部教学与外部休闲两种功能的相互融合。

3、学生公寓楼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追求个性,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念;他们倡导新潮,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他们充满活力,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同龄人的敏锐和视野。

学生公寓要照顾到学生特点,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室内要有书桌,电话,计算机网络接口和电视接口等设施,对室内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要有合理的安排。

目前大学生存在一个特点,就是宅男宅女文化逐渐在校园内兴起,更多的大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里更愿意呆在寝室干自己想做的事,在寝室呆的时间急剧增长,考虑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公寓室内的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类人群的需求。因为大学生人数众多,而我们公寓内的空间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合理的布局是很重要的。在寝室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开发空间,满足更多的要求,对人机的要求可以低些,这也是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科文二期工程学生公寓为多层形式,学生公寓建筑面积共24000余平方米,分为三个组团六栋宿舍,可供2400余人住宿,建筑层数均为六层。下面对二期工程的学生公寓内部结构合理性进行下分析: 1.空间及排布

图14 科文二期宿舍楼鸟瞰

(1)面积 目前二期工程学生公寓一个四人间的面积为30多平米,作为一个四人间,空间还是比较宽阔的,在长与宽的比例上也还算可以(长8m,宽4.2m),其中盥洗室、阳台区占7个平方。

图15 科文二期宿舍楼内景 (2)家具 由于空间有限,也为了节约空间,电脑桌、书架、衣柜等家具被安排在床铺之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私人空间,床铺两两靠墙排布,中间形成一个过道,公用家具缺乏,饮水机等公用家具无处安放。 2.床铺

(1)位置 离地1.75m,离顶1.25m,梯子两人公用一个。

(2)尺寸 床铺的尺寸为90*200cm,床头与护栏间的缺口达到90cm,存在安全隐患,床头的支撑蚊帐的架子在不用的时候很影响视觉感。 3.书架

书架在书桌上方,还比较合理,但书架的布局和尺寸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摆放书本和取用书本时往往觉得有困难,书本横着摆放就造成取书不便,竖着摆放则浪费空间。 4.置物空间

(1) 公共置物 寝室很多公用的物品无处摆放,还有一些长期不用的物品,如行李箱等比较占空间,放在私人空间不合适,也需要一个很好的公用空间来盛放,如果摆放在地上,既影响整洁美观,又易形成卫生死角,所以往往形成了寝室置物的一个难题。

(2) 私人置物 在寝室住得越久各种各样的物品就会越多,而寝室的置物空间很有限,所以需要开发一些没利用到的,可以利用的空间。 5.照明

主灯具安排在房间正顶上,但照明死角比较多,另外由于学生背对着光源,往往桌子上还需添加台灯,就寝时关灯也比较麻烦,灯的开关在床上很难接触到。 6.插口

寝室内在各个桌子前的墙上都有安排电源插口和网络插口,但在床上也有可用的插口,比较方便。

4、学生食堂和大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食堂建筑面积约9000余平方米,一层为大餐厅,二层为风味餐厅,三层为大学生活动中心。

按照不同的就餐、经营模式,其建筑空间模式大致分为: (1)“三段式” 食堂的建筑空间大体分为三大部分:厨房操作区、备餐售饭区和餐厅区,且各功能空间的划分比较明确和固定,为我国高校中、小食堂较为常见的空间模式。因食堂的厨具种类少、布局简单、工艺流程不复杂等,建筑空间相对简单;同时也因功能较固定、空间不甚灵活而制约了发展。该模式食堂的建筑面积通常不大,单层建筑居多,如同济大学学生食堂。

(2)“庭院式” 随着规模的扩大,厨房和餐厅面积也相应增大,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需要(如美观、采光、消防和存放等),通常在厨房或餐厅中心区域设有内庭院。内庭院若设计得当,将能营造一个比较幽雅的环境,反之,不仅因内庭院而降低土地利用率,而且会破坏厨房或餐厅内部空间的有机联系。该模式建筑体量通常比较庞大,如北京亚运村运动员餐厅。

(3)“内外式” 内为厨房(或餐厅),外为餐厅(或厨房)的一种空间模式。因平面的内外相套,导致售饭台附近的人流彼此交叉,交通不畅,特别是“内厨外厅”的空间模式,情况更为严重。该模式建筑外形通常为圆形或方形,内部空间通常比较简洁,如清华大学14学生食堂。

(4)“多元式” 基于就餐模式的多元化和经营模式的复杂化,要求相应的建筑空间应具有可满足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建筑空间的贯通性,如清华大学西区学生食堂。

图16 科文二期学生食堂

5、道路系统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大学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从而对大学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布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涵。大学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已成为校园规划和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今,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许多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已不算稀奇,摩托车更是普遍,学生骑自行车的很多,开车上学也已不再是新闻了。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管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针对我国大学的校情,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二期工程采用了制定可行的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制定了可行的校园交通优化策略,该策略的制定遵循了以下原则:首先,以人为本,优先保证校园内集中、大规模教学活动的交通需求。根据校园规模、布局,选择合理有效的交通系统,实现各种交通类型的相互协调。其次,根据校园空间容量的限制,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确保步行、自行车的优先地位,有条件地发展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避免机动车的过度使用。再次,校园交通不是孤立的,必须将校园交通置于城市环境中,与城市道路、公交等紧密联系,促进校园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流动。最后,校园交通优化策略应相互协调,下面主要在内部交通组织、交通管理、交通空间设计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分别提出交通系统的优化策略。

二期工程的道路断面设计多沿用城市断面的形式,道路断面空间的优化布置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交通特点和要求进行了设计。教学区、生活区及其之间要考虑了自行车和步行高峰,自行车路面也适当加宽。

图17 二期工程道理断面设计

图18 教学楼与宿舍楼间的道路实景

图19 二期工程道路 学生宿舍区两个主入口道路与教学区道路紧密连接, 使学生宿舍与教室步行交通最为便捷, 方便了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宿舍区内道路路线设计为一条条直线,很有规律性。

6、停车空间的优化

针对校园内机动车日益增长的趋势,大学在停车设施的建设方面应避免一味地满足停放需求而大量开展建设,应合理控制停车设施的规模;同时要优化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使之既便于管理,又利于使用;停车位的集约建设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停车容量。校园内自行车的停放场地应结合校区的规模和车辆的数量而定。在学生宿舍区,必须设大型的自行车停放场地,如自行车棚,建筑底层架空和利用地坪高差的车库设计。

科文二期工程采用了建筑底层架空的方式,将停车空间设在学生公寓的底层,这样不仅增加了停车的空间,更便于管理与使用(图20)。

图20 科文二期工程停车库实景

7、绿化开场空间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全体师生员工营造一个健康、时尚、绿色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可提高工作效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给相关专业(旅游、园林、植保等专业) 提供良好的、完备的教学手段和实训场所,还可达到环境育人的理想效果。加强环境质量建设,还可以提升学院窗口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和谐一直是校园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具有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传播文化、培养情操、追求真理的场所。因此,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着力体现21 世纪大学校园精神风貌,积极营造“明德修能、励志精业、崇真尚美、至善致和”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鼎力构建现代都市文明特征,特别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赋予校园环境景观的深刻内涵。结合植被、地形等自然生态景观特征,表达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使每个来过学校的人士无不感受到学院特有的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以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交融统一。

校园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校园功能要求

高校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教职工、学生是校园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校园绿化,应充分考虑到景为人所用,既要有观赏性和实用性,还要富有人情味。如少规划一些观赏性的绿地,多布置些亭廊、游园、休闲椅、庭荫凳等。

尽量为学生课间学习、交流、休憩创造一种围和、半围和的滞留空间,使校园景观设计既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的自然美,又具有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方便师生的游憩。

(2) 整体布局,合理配置校园绿化

校园环境绿化是在学校建筑群中展开的,这就形成了校园既是整体、又被分割的情形。可以根据高校校园的不同分区,设计出符合各自功能的特色景观,形成一区一景的风格布局,而从整体上观赏又不失和谐。

1) 校门入口 校门区体现了整个学校的形象,是人流、物流的聚散地,并起到标志的作用。在校门口的植物栽植上可采用规划式布局,点缀灌木花卉,使大门整齐美观。在入口处可以立一块大石头,并邀请功力深厚的知名书法家书写校训,如此在校园的入口处就可以让人领略到园林式校园的奇石美与书法的浑然结合之美,也可以让人对学校稳如磐石的校训有一种信念上的认可,并能彰显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2)教学区 教学区是职工办公、学生上课的主要场所,应形成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建筑周围的绿地,既要起到绿化美化作用,又要服从教学用房的功能要求。在植物栽植上,多采用小乔木和低矮的花灌木,高大乔木应离建筑5m以上,以保证通风、采光和消防要求。在植物选择上,校园主建筑(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前、主干道两侧可多选择一些长势缓慢、比较名贵的树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树木成长起来,其相对较长的寿命和高大的主干更可显现出学校历史的悠久和沧桑。

3)学生生活区 根据学生集中、宿舍群集、人流量大及学生学习、生活等特点,在保证绿地率的同时,又要适当留出学生活动和休闲的场地。在道路和建筑周围,多选用灌木和小乔木,以免影响采光和通风。对于相对集中的绿地花坛,可采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特色园,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生生活区环境。例如武汉大学已经形成的樱园、桂园、梅园等独具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已成为学生宿舍的代名词。

4)运动区 运动场四周可种植高大乔木,下层配置耐阴的花灌木,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层次和密度,不仅能形成绿荫遮挡夏日的阳光,还能隔绝噪音,不影响教室和宿舍同学的学习、休息。 (3) 适地适树,创建校园生态环境

校园绿化应选用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要求的树种和花卉,不应脱离当地实际,片面追求树种的多样化和美化效果,而应充分考虑树种的习性和特点,以及树种栽植成本,本着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具有当地特色及适应校园环境的树种进行配植,同样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到速生树与慢生树种结合、绿化与美化结合,注重造型和色彩搭配,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进行绿化,做到“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色”的四季景观,点、线面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形成各种不同的绿化空间,使整个校园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

图21 二期工程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的绿化带

图22 道路旁的绿化带

8、校园文化广场设计

校园内适当安排小游园和绿地,利用各种植物组成多种图案,采用园林手法设计亭、阁、雕塑、小品、喷泉等。此外,在各建筑物周围、公共绿地及路旁、河边,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绿化设计,栽植常绿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道路两旁设置路灯、座凳。

图23 校园广场设计

(1)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

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周围环境等实体限定了广场的空间,共同构成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首先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其文化内涵的设计,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等,各自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应当深刻挖掘。

注重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清华大学校园里礼堂区一直被认为是校园的中心,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新建艺术教学楼、二校门等欧美古典建筑共同形成礼堂前广场.在广场空间的西边有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被焚烧后留下的近春园、工字亭、水木清华、古月堂;广场东边是清华学堂和艺术教学楼组成的博物美术校史教学区;礼堂前和大草坪四周地面铺砌花岗岩,广场绿地正南边一块造型别致的大理石上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深红大字.整个广场精辟地反映和记载了清华大学的历史、文脉和校训,成为学子们参观、游览、休闲、娱乐、集会、学习的理想场所。 (2)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校园广场既是文化空间亦是使用空间,其实用性表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和来客参观、游览、休闲、娱乐、集会等各项活动。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他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等等,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3)校园文化广场与单元建筑、道路、环境协调统一

校园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人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是清华规划建设的成功典范:1919年,1930年,1991年分三期建成的图书馆,总面积27940平方米,是墨菲—杨廷宝—关肇邺三位建筑大师的共同杰作;在位置和高度选择上,它尊重大礼堂区和

一、二期老馆的中心地位,甘居偏位和次高;但却一箭双雕,形成了图书馆区和西大操场区两个环境空间;在建筑形式上,和旧馆建筑在呼应中有变化,采用欧美建筑形式与礼堂区广场风格统一的同时,不沿袭欧美建筑“一览无余”而吸收中国传统的几进几出、院中有院;选择传统建材“粗粮细作”的同时,应用了现代科技成果铝合金大玻璃门窗采光、共享大厅天窗采光通风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确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视距与楼高的比值介于1.5—2.5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校园文化广场的人流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两点:区域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区域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各区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②校园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车行道、步行道、校园内公共车等,并在线路安排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自行车、汽车停车场等。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9、足球场人工草坪的设计

二期工程的足球场是人工草坪,足球运动的人造草坪是指用现代化、专业机械设备,以塑料化纤产品为原料,将类似于草纤维的化合物粘结在底衬板上,中间填充沙子和橡胶粒子,使之能长久保持绿色的地毯,可以满足专业足球运动的需求,并可以替代天然草坪运动性能的一种合成纤维草坪。当利用强度过高、生长条件极端不利等情况下,天然草坪不易生长而不宜建植草坪时,人造草坪 是很好的选择。

与天然草坪相比,人造草坪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1)无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可以正常使用,受雨、雪天气影响小,且全天候使用,特别适用于使用频率较高的学校足球运动场或各种训练场; (2)耐久性好,一片人造草坪正常使用期可达10年以上;

(3)后期管理养护费用低,维护简单,不需种植;不需修剪;不需浇水;室内仍能保持绿色,冬天不变黄;

(4)表面层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环保性能;

(5)许多国际顶级的比赛和国内的比赛都在人造草坪进行,会在成绩上提供更大的一致性;

(6)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人造草坪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1)由于大都采用化学纤维材料,而且以沥青或混凝土作为基层,所以其表面硬度大,缓冲性能较差,反弹率高; (2)人造草坪表面温度变化幅度大,如果暴露在极端的温度下抑或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人造草坪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使其在短时间内发生性状改变,会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3)人造草坪有腐蚀剂,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某些伤害。

图24 二期工程足球场人工草坪实景图

第四部分 科文学院建设相关问题分析

1.总体规划的调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校园则是实施和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氛围与其底蕴。

现代教育理念与城市设计原理相结合的校园规划构思。现代教育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变革。今天的学校建筑不仅是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它更是一个发展知识、塑造人格、充分满足人们理解、认识和发现欲望,承载时代内涵的载体。在中国当代校园建设中,大学达到了相当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它们是所在城市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校园规划要注重整体形态营造,注重人活动流线与建筑观赏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等。创造出丰富多样而具有复合用途的空间形态,以满足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的特点。

任何一个区域的规划设计都有一定的瑕疵,科文学院二期工程的规划设计也不例外。例如:科文学院行政办公大楼的朝向问题。另外,通过对二期工程的细心研讨与观察,发现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与再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的调整。

图25 行政办公大楼右边的荒地

图26 行政办公大楼前面的闲置用地

行政办公大楼前面的闲置用地,可以兴建科文学院实验楼与图书馆,或者全部改建成绿化用地,留作科文学院发展的后备用地。

图27 闲置用地拟建的科文实验楼

2.道路设计问题

大树站立在路面中央,占据了人行道。树木左右边的空间分别只可供一个人行走,二人并排行走便觉拥挤。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可将树木种植在靠路边缘或者按照道路分行的原则设计,这样不影响行人行走,也不会影响校容景观。

图28改造前后的道路设计对比

3.缺少景观特色

1、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校园现状树木树冠较大,品种繁多,尽可能地保护基地现状的生态系统,

规划与保护共进。建筑空间与生态空间在形态上形成一种指状互补咬合的关系,既保护了原生的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融合。

2、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 (1)第一层次园林空间

形成以连续的生态脉络为骨架,湖面、广场、草林和绿岛等元素为师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休息,交往场所。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组织手法,将严谨规则的建筑群体与自由开放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疏密有致。

(2)第二层次园林空间

教学中心区的中央广场采用理性规整的处理手法,形成传统校园中的仪式性空间,成为理性的大学精神的象征。

(3)第三层次的园林空间

建筑群体形成的园:水体为襟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营造尽可能多近人尺度的空间和交往的场所。 (4)第四层次园林空间

建筑内部的园:以中庭,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空间为人创造更多接触感受自然的机会。

3、借鉴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

将江南园林中的借景手法运用于校园规划之中,结合基地的特点,将基地内地势制高点及景观点建成生态公园,并将基地外优美的景观引入校园。规划中北面教学楼群空间向中央生态公园打开,图书馆前广场空间又向曲水景观带打开,使校园中心共享区以及两侧的建筑都可以饱览校园内外的优美风景,加强了校园景观与基地外景观的有机融合。

在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之中,空间的尺度是最重要的一环。小尺度的院落构成了园林空间的独特肌理,不同主题的院落又强化了园林空间的丰富性。在本校园规划方案中,建筑群的组织便运用了这种院落组合的空间组织方式。由建筑围合而成的各种形式的院落重重相联,分合有度,既方便联系又保持了人性化的校园尺度和富有园林意味的空间肌理。

江南传统园林除了造景之外,也格外留意营造多层次的观景空间。本方案中借鉴了江南传统园林的这一特色,结合校园特点,致力于营造多层次的校园交往空间。通过建筑外廊、屋顶花园平台、小庭园、滨水步行道、绿岛游园、观景平台等一系列交往空间的营造,将整个校园处处都可以作为师生交流心得,指导学术的第二课堂,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最新需求。

江南传统园林空间通过一系列空间的组合和对比,烘托出尺度宜人的空间序列。借鉴了这一处理手法,在主入口空间序列上营造了校门前广场,主入口景观林,观景平台,小水面,亭,大水面,绿岛,图书馆等一系列收放有致的景观空间,从而使空间序列具有了如江南丝竹般抑扬顿挫,蜿转悠扬的美感。

第12篇:徐州师范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参考课题

附件3:

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参考课题

1.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2.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可行性和路径研究

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高校院系层面的活动机制研究

4.“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和创业竞赛对普通学生成长的影响路径研究

5.高年级学生模范在大学新生中的榜样引导作用研究――以“我的青春故事”全省百场大学生成长体验报告会为例

6.大学生社团社会化趋势研究

7.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8.大中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

9.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10.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1.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12.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3.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功能定位研究

14.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15.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16.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

17.以高校团委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机制研究

18.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第13篇:徐州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节活动策划书

徐州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节活动策划书

为发扬勤奋求实校风,创建和谐校园,繁荣校园学术氛围,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充分展现我校研究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特举办徐州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节。从而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便更好促进我校研究生的全面成长和成才。

活动主题:扬勤奋求实校风 创争鸣学术氛围

活动时间:2008年10月8日——2008年11月8日

主办: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会

一、组委会成员:

陈福迎 朱倩 储东巍 秦海娟 王 涛 冯立伟 孟德汇 朱晓青等

二、会务组:(总负责:赵明富)

宣传书写组:华德仁、李姝蓉、夏智颖、韦向余、郭莹、武斌

赵明富

海报张贴组:任欢欢、李先林、林立伟、邹允瑶、王丹丹、李文、

张慕洋、程春亚、刘宇

展板制作组:曾敏、张兆臣

横幅制作组:杨如树、龚婷婷、骆梅柳

外联部:卞清秀等

教师联系:每场报告的主持人

听众联系:同上

教师签单:同上

三、会 场 组:

报告主持:朱倩

秩序维持:吴德州 曹后龙

开 关 门、茶水及多媒体:冯立伟 林立伟等

新闻撰稿:每场报告的主持人

现场摄像:待定

稿件上传:待定

四、主要内容:

1、教授讲座

2、优秀青年学者、博士论坛

3、专家治学经验论坛 主要就他们自身的治学经历进行经验介绍,引领治学之道,让广大研究生尽快迈入学术殿堂。

4、发动各院积极组织“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各院研究生递交学术论文,现场展示,各院教授进行点评,在交流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五、教授专家及报告日程安排一览表(待定)

六、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1. 学校领导 致开幕词 宣布学术节开幕

2. 研究生处领导 讲话

3.主题报告

七、具体准备工作:

1.要调动和加强研究生会各部门的协调、联系与合作。

2.研究生会要精心组织,加大宣传力度,研究生会各成员要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广大研究生同学积极参加研究生学术节。同时,欢迎本科生的参与和支持。

3.各院系高度重视,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做好宣传动员,将学术节的信息传达给每位研究生,积极动员本院系研究生参加学术节的有关活动。

4.各院系积极配合,以横幅标语对研究生学术节给予宣传和支持。

5.讲座内容要尽量面向各个专业的研究生,体现学术性,兼顾趣味性。

6.报告题目征集完后,为了节省人力时间、提高效率,宣传海报要在一个时间集中写完,空出报告时间、地点等不确定因素,以后可随时添加。

7.对积极参与研究生学术节活动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颁发纪念品、证书。

8.购买物品:宣传用品(毛笔、宣传纸、墨汁、颜料)、纪念品 (笔记本、笔等)、矿泉水等。购买物品的同学要开正规的发票以备报销。

八、活动经费

1.讲 座 费:

2.宣传费用:

3.布置会场费:

4.购置纪念品:

校研究生会学术科研部2008.9.15

第14篇:徐州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附件1:

徐州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教师队伍,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原则

1.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根据学科的水平、层次并结合各单位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任务确定教师岗位设置标准、方案和岗位职责,使各类岗位职责、任务及目标密切相关,保证学科建设的需要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2.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提倡和鼓励教师把个人目标和团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既激励个人奋发进取,又激励学术团队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体制和机制。

3.工作业绩与资历贡献相结合。强化业绩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兼顾资历和历史贡献,鼓励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4.重点支持和统筹兼顾相结合。在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重要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的同时,对学校的基础学科,急需发展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二)岗位总量与等级比例

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教师岗位总量,结合学校实际需要,综合确定全校教师岗位总数。

教师岗位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其发展需要,结合师资队伍现状进行设置。 1.在教授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2.在副教授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2:4:4。

3.讲师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4.助教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各学院(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教师岗位数和结构比例,结合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八级及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程序、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二、岗位职责

教师岗位职责是指教师在某一级别岗位上应承担的专业工作任务、责任和义务,它是考核受聘人员的依据。不能履行相应教师岗位职责者不能被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一)基本岗位职责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学校荣誉,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并完成受聘岗位工作。

(二)具体岗位职责 1.二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正确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

⑶组织本学科力量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

⑷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2 ⑸负责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一支学术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2.三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正确把握学术或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

⑶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⑷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⑸积极带领或参与学术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3.四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指导访问学者或留学生。

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⑶在本领域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⑷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⑸积极开展团队建设。 4.五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

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省部级科研项目。

3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领域开展原创性及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出版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团队建设。

5.六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

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及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6.七级岗位

⑴讲授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程,指导本科生。 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

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能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⑷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论著。

⑸承担或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

4 八级及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由各学院(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及岗位工作性质、特点制定。岗位职责中应明确聘用期内需完成的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及其他工作任务,报学校审批通过后执行。

三、聘用条件

(一)二级岗位

二级岗位主要用于培养、引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原则上设在教学科研岗位,符合下列基本任职条件之一的,可申报正高二级岗位。

1.国家、省级优秀人才类 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⑸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⑹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2. 国家、省级重要奖励类

⑴国家级科技三大奖获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⑶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的主要完成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⑷国家文化艺术领域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的主要完成人; 3.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学科(基地)、团队负责人类 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5 ⑵“863计划”重点(重大)项目主持人; 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 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 ⑹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⑻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4.科研项目、成果类

受聘教授岗位以来,主持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相当及以上级别项目,或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青年项目,其中,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重大项目或相当及以上级别项目1项。受聘教授岗位以来,教学、科研成果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条:

⑴在本学科SCI的2区以上期刊或《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下同),或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以上,同时有5篇以上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及以上(前3名);或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或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前两名或二等奖的主持人。

⑶累计获得横向科研项目经费1000万以上(按到学校帐户计算,下同)。

5.其他类

⑴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并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的海外引进人才。

⑵在学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为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或特别突 6 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

⑶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二)三级岗位

1.受聘教授岗位9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均在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可以推荐教授三级岗位。

2.受聘教授岗位7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或受聘教授岗位4年以上,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可以推荐教授三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作为主要参加人(总前三名且校内第一名)参加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或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或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 ⑵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及以上奖的主持人或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及以上奖的主持人。

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⑸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品牌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文科基地负责人、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青 7 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

3.学校急需的优秀人才、特殊人才或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由校长提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聘任教授三级岗位。

(三)四级岗位

受聘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积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论著,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五级岗位

1.受聘副教授岗位11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可以推荐副教授五级岗位。

2.受聘副教授8年以上,且受副聘期间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推荐副教授五级岗位。超过学校控制指标时,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主持省厅级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 ⑵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或“六大人才高峰”;

⑷获得省厅级三等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⑸省级优秀硕士(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 ⑹省厅级其他奖励和表彰。

(五)六级岗位

1.受聘副教授5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学校和所在学院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科研业绩,在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做出 8 一定的贡献,可以推荐副教授六级岗位;

2.受聘副教授2年以上,受聘副教授岗位以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推荐副教授六级岗位。超过学校控制指标时,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⑴主持过2项厅省或1项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项目;

⑵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被SCI(SCIE)、EI、CSSCI等检索收录;

⑶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的教学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⑷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或江苏省“青蓝工程”。

(六)七级岗位

受聘副教授岗位期间,年终考核称职以上,完成教学工作量,参与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发表过核心刊物论文。

(七)其他岗位

八级至十二级岗位由学院根据学校规定的岗位数和岗位等级比例自行制定聘任条件,报经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通过后实行。

四、聘任程序

(一)公布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二)应聘者提交申请;

(三)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

(四)学院(单位)聘任组织提出八级以下岗位拟聘人选并予以公示;

(五)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审定七级以上岗位的聘任人选,审核学院(单位)上报的八级以下岗位的拟聘人员名单;

(六)公示拟聘人选;

(七)公布聘任名单,签订聘任合同。

五、聘任期限

(一)教师岗位聘任期限为三年。聘任周期结束后,须重新参加 9 教师岗位聘任;聘期内工作岗位类别变化和新入校人员按相应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当月聘任,引进人才按学校确定的岗位直接聘任,聘期到学校规定聘任周期结束为止。

(二)聘任初级岗位人员不超过两个聘期;聘任中级岗位人员不超过三个聘期。

(三)聘用期未满,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受聘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六、聘任与考核

(一)教师职务晋升聘任每年进行一次,且只能晋升至高一级教师职务中的基础级岗位(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

(二)校党政机关“双肩挑”岗位兼任处级领导职务人员聘任教师岗位的,不占所在学院(单位)教师岗位,由个人向学院(单位)提出应聘申请,学院(单位)向学校提出推荐意见。

(三)由非教师岗位转聘教师岗位的,先转入相应教师职务的基础级别岗位,且必须符合教师上岗的有关规定。

(四)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者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教师,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教师岗位,且2—4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教师岗位的聘任。

(五)出现教学事故,被校教务部门通报处理的,或教学综合考评结果为差的教师,低聘或解聘其现有教师岗位或2—4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教师岗位聘任。

(六)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任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责任。

(七)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应以教师岗位职责为基础,重实绩、重贡献、重学术道德、重团队精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原岗位。

(八)学院聘任在教师岗位同时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 10 专业技术工资序列,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作量化要求的成果进行考核,对基本教学科研工作量减半考核,其管理工作按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九)专职辅导员按学校有关学生辅导员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七、聘任组织

(一)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全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 2.评定二至七级岗位拟聘人选;

3.审核学院(单位)教师八级以下岗位拟聘人员。

(二)各学院(单位)成立以党委(总支)书记、院长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组织,负责本单位教师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工作。

八、其他

(一)根据教育部规定,专职辅导员(包括学生政治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纳入教师岗位序列,并可根据条件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其岗位职责、推荐条件、考核内容等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参照本细则内容单独制定。

(二)新入校教师的聘用

1.新入校教师按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和能力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2.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聘用到教师八级岗位。

3.新参加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执行专业技术职务九级岗位工资。

4.新参加工作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十二级岗位工资。

5.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 11 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满后,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

12 附件2:

徐州师范大学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范围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教师工作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幼儿园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

1.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实验室、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金工实训中心、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等单位设置工程实验岗位。

2.图书馆、档案馆(含人事处人事档案)、博物馆等单位设置图书档案岗位。

3.学报编辑部、高教研究所、宣传部校报编辑部等单位设置编辑出版岗位。

4.计划财务处、审计处等单位设置会计审计岗位。 5.校医院设置医疗卫生岗位。 6.幼儿园设置幼儿教师岗位。

(二)设置原则

1.提高质量、服务教学。以岗位设置与聘用为基础,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服务保障。

2.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学校在上级部门核准的其他专业技术岗

13 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制定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学校根据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3.按需设岗、优化结构。根据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其他专业技术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4.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岗位设置要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设置方法

根据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分布特点,按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和幼儿园教师等类别进行岗位设置,其中七级及以上岗位由学校依据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进行总体调控,八级及以下岗位由学校核定到单位,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具体设置。

岗位数由学校在上级批准的控制数内,根据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逐年核定。

(四)岗位等级与结构比例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正高级岗位、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图书档案、编辑出版类可设置正高级岗位。

正高级岗位设

三、四级,副高级岗位设

五、

六、七级,中级岗位设

八、

九、十级,初级岗位设十

一、十二级。正高级岗位中三级和四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1:4 ;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1.5:3.5:5 ;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3:4:3;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的控制比例为5:5。

首次聘用时核定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的比例以现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职务结构比例为依据,现有高级职务已超过控制比例的岗位类别,以实际比例为准。

二、岗位职责

(一)基本职责 1.正高级岗位

⑴掌握国内外的本专业发展动态,对专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取得标志性成果;

⑵主持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在本学科(行业)权威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著作;

⑶对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⑷指导副高和中级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 2.副高级岗位

⑴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发展动态,参与专业规划并协助实施,取得建设性成果;

⑵作为技术骨干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在本学科(行业)核心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编写技术指导书;

⑶指导和培养中级以下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 3.中级岗位

⑴积极参与专业规划的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果;

⑵积极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在本学科(行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编写技术指导书;

⑶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量。 4.初级岗位

⑴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处理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⑵完成岗位工作量。

(二)具体岗位职责由各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和承担的任务制定,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备案。没有明确职责的,不能参加岗位分级,只能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

三、聘用条件

(一)基本条件 1.三级岗位

在正高级岗位上任职10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推荐三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2.四级岗位

在正高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3.五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12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研究成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推荐五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4.六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7年以上,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出色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可以推荐六级岗位。推荐名额超过学校控制指标的,从申报者中好中选优。

5.七级岗位

在副高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6.八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12年以上,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服务质量好,业绩比较突出。

7.九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6年以上,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务。

8.十级岗位

在中级岗位上任职,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16 9.十一级岗位

在初级岗位上任职3年以上,或具有硕士学位在初级岗位上任职,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10.十二级岗位

在初级岗位上任职,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

(二)业务条件

业务条件包括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术水平,由聘任组织根据工作特性制订具体细则,报学校专业技术聘任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四、聘任程序

(一)公布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二)应聘者提交申请;

(三)用人单位进行基本条件审查;

(四)各单位提出八级以下拟聘人选,并推荐七级以上拟聘人选;

(五)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确定七级以上拟聘人选,审核八级以下拟聘人选;

(六)公示拟聘人选;

(七)公布聘任名单,签订聘任合同。

五、聘期与考核

(一)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聘任期限为3年。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晋级聘任或新进人员聘任的聘期从聘任之日起至聘任周期结束之日止。聘任周期结束后须重新参加聘任。

(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每年进行一次,且只能晋升至高一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中的基础级岗位(四级、七级、十级、十二级)。

(三)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岗位,且3—6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级岗位的聘任。

(四)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背聘任程序的,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应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为基础,重实绩、重贡献、重服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原岗位。

(六)在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上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其所在岗位量化要求的学术成果参照同级岗位“双肩挑”人员考核;管理工作按照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学校严格控制各单位人员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及岗位聘任比例,对超过岗位结构比例的,学校将在专业技术评聘及岗位聘用时予以控制。

六、聘任组织

(一)学校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七级及以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审核用人单位八级及以下岗位的拟聘人选。

(二)各单位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聘任组织,推荐七级及以上应聘人选,提出八级及以下岗位的拟聘人选。

18 附件3: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立健全我校党政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职业化、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一)设置范围 1.学校党政机关; 2.学院、直属业务单位;

3.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汉园宾馆;

4.在管理岗位设置具有专业技术水平条件要求的“双肩挑”岗位。“双肩挑”以五级以上岗位为主,同时,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处、学科办、人事处、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六级岗位根据需要设置“双肩挑”岗位。

(二)设置原则

1.科学合理,按需设岗。从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出发,对管理岗位统筹规划与科学设置。

2.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在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学校管理岗位总量。

3.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对管理岗位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培养一支精干高效、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4.动态调整,逐步到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制度入轨、平稳过渡”的精神,整体规划,合理调整,逐步到位。

(三)岗位等级

1.管理岗位设置八个岗位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厅级正职(含正厅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厅级待遇)、厅级副职(含副厅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厅级待遇)、处级正职(含正处级调研员和享受正处级待遇)、处级副职(含副处级调研员和享受副处级待遇)、科级正职(含主任科员)、科级副职(含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分别对应三到十级岗位。

2.管理岗位分为高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和初级职员岗位。高级职员岗位分为4个等级,分别对应三至六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七级、八级职员岗位;初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九级、十级职员岗位。

3.管理岗位总数控制在事业编制数的18%以内。高级职员岗位数不超过管理岗位总数的35%,其中四级以上岗位数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确定,五级、六级岗位的比例按1:2设置。中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初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为15%左右。

首次聘任,以现有管理岗位数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岗位设置。

二、岗位聘任

(一)聘任范围

我校事业编制具有干部身份人员和现聘任在管理岗位的工人身份人员可以应聘管理岗位。

(二)聘任办法

1.已聘任处级、科级领导职务人员直接对应相应的职员岗位,集中进行职员职级聘任。

2.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四级及以上岗位由学校研究报教育厅审核;五级及以下岗位由学校聘任。

20 3.专职辅导员(包括学生政治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可确定相应的职员职级。

(三)岗位职责 1.基本职责

(1)四级及以上岗位:主持或者分管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或者独立承担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分管工作的发展规划与主要工作措施,拟定相关的重要文件,领导分管单位中层干部的工作。

(2)

五、六级岗位:主持或者分管部门、学院、直属业务单位等二级单位的管理工作,或者独立承担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负责拟定或独立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公文或者文稿;指导七级以下岗位人员的工作。

(3)

七、八级岗位:主持科、室的管理工作,或者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管理工作;独立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公文或者文稿;指导九级以下岗位人员的工作。

(4)

九、十级岗位:承办具体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起草本职管理工作中一般性公文或者文稿。

2.具体岗位职责由学校和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和目标任务确定。

(四)推荐条件

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高等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意识强,办事公正,作风正派,身心健康。

1.基本条件

聘任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聘任六级及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1)三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厅级职务。

21 (2)四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厅级职务。 (3)五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处级职务。 (4)六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处级职务。 (5)七级职员岗位 担任正科级职务; (6)八级职员岗位 担任副科级职务; (7)九级职员岗位 ①研究生毕业;

②大学本科生毕业在管理岗位上工作满1年以上;

③大学专科毕业生在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已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的人员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8)十级职员岗位 ①大学本科毕业生;

②大学专科毕业暂不具备九级职员岗位条件的人员(已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的人员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2.聘任“双肩挑”岗位的人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五)聘任程序

1.四级及以上岗位按照教育厅的规定执行。 2.五级及以下岗位的聘任程序:

(1)公布聘任岗位、岗位职责、推荐条件; (2)应聘者提出申请;

(3)党委组织部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必要的考察; (4)各级聘任组织和单位确定拟聘人选;

22 (5)公示拟聘人选;

(6)公布聘任结果,签订聘任合同。

三、聘任组织

学校成立管理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管理岗位实施细则的起草及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

四、岗位考核

(一)管理岗位职员五级及以下职员聘期一般为三年。聘期届满须对管理岗位职员任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续聘原岗位或竞聘高一级岗位。

四级及以上管理岗位职员的考核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进行。

(二)出现失职、渎职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给学校的声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使学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视其情节,低聘或解聘其现有岗位。在聘任过程中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为无效聘任,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聘任“双肩挑”岗位人员、直属业务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专业技术工资序列,任期内聘任专业技术

四、七级岗位的以管理工作为主进行考核;聘任专业技术其他高级岗位的人员,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学术成果进行考核。

(四)学院聘任在教师岗位同时兼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执行专业技术工资序列,对其岗位应完成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基本职责和学术成果进行考核,对基本教学科研工作量减半考核,其管理工作按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23 附件4:

徐州师范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建立健全我校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工作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建设一支技能强、素质好的工勤队伍,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根据《徐州师范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岗位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坚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以增强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实行严格控制、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岗位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即技术工一至五级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二)设置方法

根据教育厅核准的工勤技能岗位总量和学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全校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核实各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数。

技术工三级以上岗位按35%的比例设置,其中一级、二级岗位占5%。

岗位实行动态管理,首次聘任以现有工勤技能岗位数和等级核定,以后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进行审核与调整。

工勤技能人员应做到职岗相符,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考评工作。

24

二、岗位聘任

(一)聘任范围

我校事业编制具有工人身份人员可以应聘工勤技能岗位。

(二)岗位职责

由各单位根据具体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制定。

(三)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新聘工勤技能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可确定为五级岗位。

具体条件由各单位根据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制定。

(四)聘任程序

1.各单位公布岗位、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 2.个人申请,填写应聘申请表; 3.单位组织聘任,确定拟聘人选;

4.学校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委员会审核拟聘人选; 5.公示拟聘人选;

6.公布聘任结果,签订聘任合同。

三、聘任组织

(一)学校成立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工勤技能岗位实施细则的起草及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

(二)后勤集团、图书馆等工人较多的单位成立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岗位设置与聘用组织,负责本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工作。

四、岗位考核

25 工勤技能岗位的考核以岗位职责为依据,聘期考核结果作为解聘、续聘的依据。

五、其他

在首次聘任以后,因企业改制、自然减员等原因形成的空缺岗位应予以核销;因考工晋级需增设岗位的,由学校统一调控。

主题词:人事制度

设岗

聘用

办法

通知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9年11月9日印发

26

第15篇:共青团徐州师范大学委员会共青年度工作总结(推荐)

共青团徐州师范大学委员会2010年申报省五四红旗团委材料

徐州师范大学作为苏北地区首所本科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2047亩,在校学生为26172人,团员为24201人,校团委下设23个学院团委,学校共有536个团支部。在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团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团省委和我校工作重心开展共青团各项工作,成果显著。

一、基层团学组织建设

1.学校重视共青团工作,班子建设完备。

重视团的组织建设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校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多次听取共青团工作的汇报,分管共青团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超教授每周听取共青团工作安排,及时作出指导。学校领导经常参加团学活动,为团学组织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我校团委作为正处级建制单位,现有书记1人,副书记2人,另外还设有组织宣传部、文艺部、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办公室等部门。定期按照要求召开团代会改选团委委员和学生委员会委员,最近一次团代会于2009年召开。

2.通过“一体两翼”工作模式,强化了组织建设。

校团委坚持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为两翼,以青年志愿者总队为补充的工作模式,使团委的工作重心不断下移,各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与校团委始终保持一致,同时拥有招新、换届、组织活动、对外交往等方面较多的自主权,使他们有更广阔的展现自我、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舞台。

3.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团干培训活动,提高了团干部的素养和能力。近三年来,校团委分别组织了四期面向团员骨干的“青马工程培训班”、三期面向学院团委书记的“学院团委书记培训班”。为了获得最佳培训效果,我们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都进行了细致安排。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既邀请名家教授给团学干部介绍共青团工作前沿动态,还走访考察兄弟院校,取长补短。仅2010年度,我校二级学院相应的培训活动达到46次,通过学生团 1 校等渠道团学干部的知识、能力进一步提升。

4.通过分类引导,促进团员青年的全面成长。

我校是省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学校。校团委制定了明确的分类引导团员青年的工作方案,《徐州师范大学分类引导大学生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建构,明确了各项具体工作,确保了团员引导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类推进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强基培优”成才计划、学生自组织建团、在志愿服务中弘扬革命优良传统等重点推进工作,在做好学校层面分类推进工作的基础上,还积极引导二级学院团委开展分类引导、“一团一品”等项目的开展,达到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要求。

二、主题活动及阵地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发挥自身特长,校团委开展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专门制定了《关于构建徐州师范大学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意见》,拓展了实践渠道,多途径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能力培养。

1.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弦歌不辍、成绩斐然。

每年,在学校层面,我们都要组织校园“舞林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近三年,先后组织了“诚信·修身·感恩·成才”主题团日教育活动、“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我心目中的教育超市”征文比赛、“双百人物伴我成长”征文大赛、“爱心点亮希望”校园义卖活动、“同样的舞台,异样的精彩”学院特长活动展示、“红五月”社团巡礼活动、社团博览会活动、“一二·九”环校园长跑活动等。实现了新同学参加不少于三项活动的规划。

近三年来,校团委积极组织参加团省委、省教育厅、团市委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诸如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学生获得了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6项。参赛的指导教师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项26个。

——团省委第七届艺术节的书画作品大赛获得一等奖两项(全省共6项),二等奖3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全省共3个);

——省厅“阳光校园”优秀DV作品大赛获得特等奖一项(全省两项)、一等奖一项(全省7项);

——徐州市高校第三届十佳歌手大赛活动,我校包揽了前三名; ——徐州市高校首届主持人大赛,我校获得了第一名。

2 2.科技创新活动日益强化,成效突出。

校团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在团员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了一系列科技文化类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科技类比赛活动,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近三年,校团委先后组织了四次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网页设计大赛、趣味物理、化学展示等科技类活动,参与的学生数创历年新高。

同时,我们积极参加省内外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积极组织参加省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指导教师的确定到项目培育,从参赛学生选拔到能力培训,从赛前准备到赛后总结,都细致认真,一丝不苟,近三年来共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

——2010年,参加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分别荣获机器人戏剧舞蹈比赛冠军杯一等奖、机器人逛世博比赛大学组二等奖、国际赛制机器人灭火比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近三年,获得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二等奖五项,省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

——2010年,获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是全省获奖最多的高校;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参与、蓬勃开展、影响良好。

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我校曾经连续11年被团中央等五部委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为了更好地动员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校团委专门制定了《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管理办法》,为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学校团委还制定了《关于强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工作的通知》,这些都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暑期社会实践的足迹遍及江苏、陕西、贵州、西藏、四川、河北、河南等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全校所有学生每年都要以不同形式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都市晨报、风流一代、江苏省教育电视台、徐州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4.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保持领先,推出了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典型。 我校这两个计划的数量连续两年保持了全省第一,2009年曾经作为江苏省高校的唯一代表参加团中央在石家庄召开的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因为在苏北计划招募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我校连续两年被团省委授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

3 优秀组织奖”。 在做好招募工作的同时,学校团委还注重对志愿者进行教育与引导,近三年,以西部计划为例,我校涌现了李伟这一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李伟曾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 “咸阳市青年突击手标兵”、“第十九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等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另外,我校林媛同学放弃公费出国机会,到陕西支教英语;美术学院邹德纲同学在贵州设立爱心书屋,引起较大反响。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典型。

5.志愿服务活动薪火相传,蔚然成风。

校团委始终把青年志愿者组织作为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为团员青年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提升广大团员青年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

一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建制完整,在校青年志愿者总队下,有20个学院志愿活动分队;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近年来的重特大事件中都活跃着我校志愿者或团队的身影。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校多名同学到绵竹从事助学活动;我校两个团队二十余人先后来到绵竹富新小学进行危机心理干预活动,现场捐款4万元。在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等灾害发生后,我校师生踊跃捐款达百万元。奥运会期间,我校志愿者,外国语学院戴文慧同学被选拔为赛事志愿者。2010年,我校文学院殷子钰等多名同学入选世博形象大使,服务在世博舞台,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一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共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累计万余次,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受众群体达到数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近两年,我校参与团省委志愿服务项目选拔,“萤火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信息技术进农家、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总队“阳光助残”社工站、青年志愿者总队大手牵小手,农民工子女学业辅导项目获得立项。

2010年,在徐州市志愿服务项目立项选拔中,我校有三个项目入选团市委的10个志愿服务项目,是徐州市入选项目最多的高校。

6.阵地建设软硬结合,建立有力保障。

4 学校团委重视共青团活动阵地的硬件建设,学校现在建有体育馆、游泳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马克音乐厅、李可染展厅等学生活动场所,这些也为学校团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团委建设有民乐、管乐、合唱、舞蹈4个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有校级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诗歌吟诵团;建设有137家校级社团等,这是我们抓好校园文化类活动的重要载体。

在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学校团委还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现在校团委与徐州市鼓楼区、宿迁市宿豫区建立了校地共建关系,与金鹰国际、红星美凯龙、新东方等十二家企业签署了就业见习基地协议。

三、工作宣传与创新

1.宣传工作内外结合,舆论氛围浓厚。

在内部宣传方面:校团委的宣传媒体主要是“三网一报一刊”。“三网”即“校团委网站”、“校学生会网站”、“校社团联合会网站”,一报即学生会会刊“玉泉河畔”,“一刊”即“徐师青年”。三大媒体分工明确,各有特长,实现了校内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全覆盖、动态化。

校团委重视对外宣传共青团工作。近年来,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机器人大赛以及很多团学工作的创新做法和突出成绩等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都市晨报、风流一代、江苏省教育电视台、徐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就在2010年12月21 的《中国教育报》上,又有我校毕业生李伟事迹的大篇幅报道。

2.团的特色工作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我校共青团先后推出并开展了学生公寓建团、学生自组织建团、大学生村官智囊团、“强基培优”大学生成才计划等创新项目和做法,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认可。在大学生村官智囊团项目的开展中,校团委广泛动员校内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库,把技术支持送到村官工作的村镇,帮助村官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并推出了一批明星村官。臧静,2007年毕业于我校园林专业,被选派到徐州邳州市张楼办事处经济薄弱的大新庄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兼团支书,在我校村官智囊团的帮助下,带领农民种植合适的葡萄品种。苗永乐2007年毕业于我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担任朱寨镇甄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团支书、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信息员、沛县大学生创事业园党支书兼团支书、沛县朱寨镇团

5 委副书记等职务。他和我校学生权盛在我校专家建议下,带领农民建大棚种植蔬菜,喜获丰收。张弛,2007年毕业于我校美术学院,现任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崮岘村党支部副书记。他的大洞山开发项目得到了我校旅游专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他引进的草编项目也是我校专家牵针引线完成的。

村官智囊团等活动引起了良好反响:2008年《中国教育报》、《徐州日报》予以报道;2010年江苏大学生村官网报道智囊团赴沛县朱寨开展活动;2010年7月16日《徐州日报》和《铜山要闻》报道智囊团赴铜山县何桥镇开展科技支农活动,2010年9月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整点报道。“大学生村官智囊团”助推行动三年来已经收到明显效果,我们将继续抓好此项目,争取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助推器作用。

3.注重理论创新,收获了一批理论成果。

校团委注重理论创新,我校团干部近年来先后发表20多篇相关论文,部分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积极参加团省委“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崇高志向”——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色校园文化年”课题申请,上报的两个课题有一个获得重点课题立项、一个获得一般课题立项。

我校积极承担了团省委下达的暑期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调研活动,高质量的完成了相关成果。2010年还获得一项团省委青年研究课题,目前课题进展情况良好。

我们鼓励团学干部积极参加报刊杂志的投稿和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取得了一大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研究成果,为团的理论创新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16篇:徐州师范大学99政1班十周年聚会策划案

内部材料,请勿外传

徐州师范大学99政1班十周年聚会策划案

(2013年6月10日定稿)

一、活动主题

本次同学聚会以“同窗四年情、友爱一辈子”为活动主题。同学情深,师生情重。十年前,我们带着理想,揣着憧憬,从江苏四隅汇集古彭徐州,在徐州师范大学共同渡过了我们彼此人生中最最重要的美好青春时光。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六月,我们在依依惜别、祝福鼓励中信步走向四面八方之际,彼此心领神会十年后的今天有个约定。斗转星移,十年如流水。十年后的这个六月不期而至,我们将要兑现承诺。此次同学聚会以纪念和拓展师生深厚友情为宗旨,以汇集和交流人生奔波的真谛感悟为心愿,以凝聚和分享久别重逢的幸福喜悦为诉求,进一步密切关系、增进友谊、加深感情,使十年相聚成为一种永恒,并为下一个五年或十年再聚首奠定基础。

二、活动时间

2013年8月3日-4日(3日上午报到,4日下午离会)

三、活动地点

1.住宿地点:徐州市铜山区国源宾馆(铜山中学往南200米)或今晨假日酒店(三环南路风华园小区对过)

2.活动地点:江苏师范大学校内、徐州市区

四、活动原则

此次同学聚会系民间自发组织,约定四个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要求和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形式坚持统一组织和有分有合的原则,活动组织坚持满足需求和节约简朴的原则,经费筹集坚持AA制和自愿捐助的原则。

五、参加人员

1 / 6

九九政一班全班同学

六、活动安排

此次活动按照时间进度,共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1-2项重点活动,若干小环节穿插其中,力求内容充实、丰富饱满,人人参与、轻松快乐,周到细致、运转通畅。

1.到会报到、欢迎相聚(2013年8月2日晚上至3号上午12:00前)

(1)每位同学在设计好的签名簿上签字;

(2)核对每人的最新通讯信息;

(3)领取住宿房卡、聚会日程安排表;

(4)在欢迎牌前拍摄近照一张(备用);

(5)2日晚餐自助;

(6)晚餐后时间同学自己活动,不作统一安排。

2.食堂简餐、追忆生活(2013年8月3日中午)

(1)午餐时间以宿舍为单位自行到喜欢的食堂就餐;

(2)回到学生时代,再次重现食堂排队就餐的情景;

(3)午餐后自由组合校园散步、谈心交流;

(4)就餐券或票统一购买、提前分发;

(5)食堂午餐时间约0.5小时,午餐后校园散步约1小时。

3.同学见面、校园寻迹(2013年8月3日下午)

(1)同学见面会;

(2)主持人介绍班级情况;

(3)同学代表讲话;

(4)自由交流、畅叙情怀;

(5)合影留念;

(6)参观校园,寻找印迹,感受学校的发展变化;

(7)见面会、拍合影照时间约1.5小时,校园参观约1小时

4.欢聚晚宴、交流联欢(2013年8月3日晚上)

(1)住宿酒店举行十周年欢聚晚宴,答谢领导恩师、畅叙友情;

(2)晚宴座次自由组合;

(3)晚宴后KTV,文艺联欢;

(4)晚宴时间约3小时,KTV联欢时间约2小时。

5.趣味文体活动、徐州观光、返程欢送(2013年8月4日)

(1)上午8:00学校操场篮球赛、羽毛球赛等趣味文体活动;

(2)9:00参观徐州部分景点

(3)中午简餐后,欢送各位同学顺利返程;

(4)徐州观光时间约2.5小时。

七、经费筹集

按照取之于同学用之于同学方针进行经费筹集,严格控制经费在预算内支出。综合考虑住宿、餐饮(含烟酒、饮品)、车辆、全程照相摄像、通讯录、纪念册、光盘制作等支出项目,共需资金约30000元左右(以下经费支出按照全班62人进行测算),在不考虑自愿捐助的情况下,拟收取费用500元/人(徐州地区不住宿同学400元/人)。在活动结束后,所有项目进行完毕,针对经费使用情况将出具详细报告,在班级内公示,接受大家监督。

筹备委员会希望有热情、有条件的同学大力支持本次聚会活动。 可能支出的项目费用测算如下:

1.住宿费用约:100元/人

2.餐饮费用约:24000元(3号中午学校食堂简餐约2000元,晚宴餐费约16000元〈包括餐标、烟、白红啤酒、饮品〉;4号中午餐费约6000元)。

3.物品采购约:1000元(邀请函、瓜子、糖果等)

4.通讯录、纪念册的设计制作约:3000元。

八、筹备组织

(一)组织架构及分工

为了有序、高效组织好此次聚会活动,特成立99政1班十周年聚会筹备委员会,全面、系统负责聚会活动方案的制定、筹备,以及活动的组织、联络、接待和服务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设总协调

2人,成员若干,并下设5个工作小组,具体成员组成主要考虑在徐工作的同学和上学期间历任的班长、团支部书记,负责人牵头统筹设计、组织开展各组工作。

顾问:

总协调:张允永吴晨

成员:张振涛、孙龙、刘晓军、王娟、翟健、徐浩、段天宇、李宁、李波

1.协调组(张允永,吴晨)

(1)全面负责同学聚会筹备组织工作;

(2)负责聚会策划案的制定工作;

(3)负责整个活动的指挥协调;

(4)负责各工作组成员间的联络与信息沟通工作;

(5)负责召集筹备工作委员会会议。

2.联络组(张振涛负责,孙龙、刘晓军、王娟片区联系人协助)

(1)负责同学联系方式收集、确认参加聚会同学名单;

(2)负责联系同学、转发聚会邀请函和通知;

(3)负责报到前到会信息统计,了解不参会同学情况;

(4)负责后期通讯录制作、聚会纪念册、影响光盘寄送。

3.后勤组(翟健负责,徐浩、段天宇、李波等协助)

(1)负责同学到会报到、签到工作;

(2)负责活动日程及相关材料发放;

(3)配合聚会期间5个模块主要活动联系、组织和实施;

(4)负责聚会资金的收取、管理;

(5)负责活动期间各项开支的管理;

(6)负责相关纪念品、所需物品的采购、管理。

4.文艺组(李宁负责,协助)

(1)负责3日上午文体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

(2)负责表演节目和互动游戏的落实;

(3)负责主持人推荐及串词。

5.宣传组(负责, 协助)

(1)负责同学相关照片、音像资料收集整理;

(2)负责班级回顾PPT或视频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联系;

(3)负责聚会期间照相、摄像统筹等事宜;

(4)负责聚会纪念册、影响光盘监制;

(5)负责班级聚会外宣工作。

为便于聚会组织有序、高效开展,六个模块活动,相对固定具体负责人,统筹考虑、组织实施本模块相关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模块一:到会报到、欢迎相聚(、)

模块二:食堂简餐、追忆生活(、)

模块三:同学见面、校园寻迹(、)

模块四:欢聚晚宴、交流联欢(、)

模块五:趣味活动、徐州观光(、)

(二)片区联系人安排

片区联系人主要负责聚会前同学详细信息收集、相关材料收集汇总、聚会总体安排沟通交流。孙龙负责徐州及外省地区;张振涛负责淮连盐宿地区;刘晓军负责苏锡常地区;王娟负责宁通扬镇泰地区。

(三)材料收集及要求

1.每位同学提供10张自认为大学期间很有意义的、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照片(学习、生活、活动的照片,并注明具体时间、内容,其中个人生活单独照1张);

2.每位同学提供2张家庭生活照(其中个人独照1张,全家福照1张)

3.每位同学提供其他同学给你记忆深刻的文字材料或图片资料照片3-5张(可以是书信、祝福卡片、毕业留言等,务必标注清楚所提供材料的对象、内容、时间等信息要素);

4.所提供的材料技术要求:全部是电子版JPG图片格式。以前老照片、文字材料,一律用相机翻拍保存,打成文件包一并提供。

(三)时间节点及要求

1.6月10日前,草拟完成策划案;住宿酒店、活动场所预订;

2.6月15日前,策划案小范围征求意见、修改;

3.6月20日前,策划案在徐工作同学中广泛征求意见定稿;

4.6月25日,策划案面向全班同学公告;并发出邀请函、征集聚会素材通知;

5.7月5日前,完成同学提供的所有材料收集、梳理工作;核定参加聚会具体人数,进一步明确住宿酒店及活动场所规模;

6.7月10日前,基本确定PPT、各模块、各工作小组具体执行方案框架;

7.7月20日前,召开第一次聚会筹备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

8.7月25日前,完成PPT、各模块执行方案的审查定稿;完成与母校的沟通、并向拟邀请出席的母校领导、教师发出邀请函;

9.7月30日前,完成纪念品、聚会所需物品的采购;所有活动模块、所有环节的确定;筹备委员会小范围沟通、查漏补缺;

10.8月2日下午,召开第二次筹备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

九、其他事宜

1.本次活动,是99政1班全体同学毕业10年、相识14年第一次集体聚会,期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热心响应、积极参加。

2.聚会策划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定稿后,参与活动筹备、有明确任务分工的同学,在工作之余多挤挪一些时间,群策群力,贡献力量。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与同学交流感情,建议不带家属参加聚会活动;若带家属全程参加活动的,按照活动既定原则,大人需全额缴纳活动费用。

4.同学到会报到、离会,会务组统一不安排接送站,自行提前预订好往返程车票。

5.由于天气正值夏季,个人用品、雨具等视情况自备。

徐州师范大学99政1班十周年聚会筹备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四月五日

第17篇: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它们的基本点都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明确界定。历史和现实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遵义会议以后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解放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科学体系,包括六大原理和一个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评价和认识毛泽东功过是非与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产生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由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它方面理论构成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回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和挫折。“*”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江泽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在2004年1月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明确界定。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关系。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含义的界定。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创新提供指导。在理论创新问题社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与革命性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到1926年前后,党已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抗日战时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两次失败和两次胜利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也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和实现领导权的条件与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路线。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及其原则、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宗旨。 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党提出并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可能性。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形式和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论十大关系》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应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等等。

刘少奇提出,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等等。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了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所经历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深刻教育了全党,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后,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实现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断基础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则设想和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两层基本含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发展程度即定性与定量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和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顺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在20世纪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

改革开放以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党和国家到2020年 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第三部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以免因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基本依据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第18篇:徐州师范大学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徐州师范大学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潍坊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08级(1)班 任世昌

目前课外文体活动真正能够有创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学校的活动水平还是停留在前些年的跑跑步、打打球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效率的很少。因此,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利用体育场地设施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中学课外文体活动资料以供制定策略参考。

2.调查法。调查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场地(生均体育活动面积均小于2m2),及一所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充足的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况。

3.实验法。针对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场地器材采用一些课外活动实验方案。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进行课外文体活动的必要性

从表1数据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课外活动的开展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同,学生处于青春期,我们应遵循其活泼好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表1对徐州师范大学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调查我们还应看到学校领导(校长、教务主任、体育组长)对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认同高度一致,这说明了对学生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表1学院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

领导

体育教师

学生

有必要性 100% 68% 93% 无所谓 0 14% 4% 无必要性 0 18% 3%

2.在徐州师范大学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可行性

目前徐州师范大学有标准场地的不多,经过调查研究,学院有一个田径场地和露天篮球场若干,这就为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场地条件。如果只要学院领导开动脑子积极探索,还是有条件满足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3.影响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因素

我们调查了三峡技术学院对影响活动开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列举,同时让师生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

表2 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因素

就业压力 场地器材 领导重视 教师水平

教师 6.3 7.1 7.3 1.2 学生 8.5 8.2 3.2 3.1经费问题 4.1 2.3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认为影响学生活动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升学重压下学生没有时间,经费问题为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领导对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程度成了制约体育教师开展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而由于考试制度的客观存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增加,直接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需对以往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改良,绕过这一矛盾,符合这一大局才能使课外活动得以长期开展。场地器材问题成了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三、策略和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方针,加大体育检查力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课外文体活动。

2.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课外文体活动质量。在组织课外文体活动中,场地器材薄弱学校要克服自身不足,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方案。

(1)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活动项目。在项目的选择时方案能否长期执行是重要原因,项目的选择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可行,就是活动场地容得下;二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确实有好处,受学生喜欢。传统的课外文体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踢足球,打篮球等项目,这确实对部分体育尖子有好处,但它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在解决场地不足的矛盾时,我们可以采用占地小,用器材少的项目。另外还可以选择青少年学生较为喜欢的健美操等形式,也可以选择较为传统的跳绳、踢毽子等项目。

(2)合理组织,注重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体育项目选择后,要充分结合教务处等相关处室,召开班主任会、班干部会让其清楚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动的组织细则(时间安排、场地划分、活动路线、活动内容等),以便统一调度。活动的组织形式:尽量以年级为单位(便于其它教学活动的统一安排),当天有课外活动的年级不排体育课,每周安排两次活动,加上两节体育课,基本可以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一定要注意组织纪律,这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全年级大集合、以班级为方队进行跑步(跑步的多少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学生的练习基础灵活掌握),跑步时强调各班的整体性,不强调锻炼的强度,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是一种培养方式。跑步结束后各班按照划定场地带开进行跳绳活动,初始阶段可集体进行,当习惯养成后由班级统一进行,刚开始跳绳可以简单一些,随着活动的深入可逐渐增加练习的花样如双摇跳、跳大绳、花样跳绳等。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跳绳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不仅仅是在活动课上,其它时间也随时看见学生们跳动的身影。这也正是我们的预期目的。

(3)课外文体活动的形式。活动课采用大课的形式,前半节进行体育活动,后半节按照事先组织划分进行兴趣小组活动。

(4)课外文体活动的保障。要保障课外活动的长期性首先要和班级评先结合,引起班主任和学生的注意,其次要和体育考试结合,目前,新《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允许学校自己拿出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最后,学院要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辅导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

四、结论和建议

1.在学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只要加强组织是切实可行的。

2.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结合体育竞赛。既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出现活动练习项目从而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在练习中间穿插竞赛,提高课外活动的兴趣。

师大学生课外体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1、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2、如果你参加参加的项目是

A、篮球B、足球C、乒羽球D、其他---------

3、你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

A、每天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

D、很少E、无法确定次数范围

4、每次参与的时间

A.两小时 B.一小时 C.半小时

5、你参与锻炼的主要目的是

A、强身健体B、交朋友C、提高技术D、打发时间E、振奋精神,促进学习F.其他-----------

6、你是否喜欢课外体育活动

A、是B、否C、一般

7、你放假是否以户外互动来消磨时间

A、是B、否

8、你锻炼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A、场地不足B、缺少同伴C、时间不允许 D、缺少器材

9、你是否会花费一定的资金参与户外活动

A、是B、否

10、你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B、不满意C、不关心

第19篇:徐州师范大学第三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徐州师范大学第三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ㅡㅡ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2011年11月23日中午,徐州师范大学第三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在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和10应化班团结合作下圆满举办,整个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化学实验技能比赛目的,强化实验技能操作,强化动手能力训练,应学院专业开设的特殊要求,也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学院构建的“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长期化、规范化举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本次比赛是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承办,10应化班协办。比赛以班级为小组,每组四人,分别完成四个实验课题(无机、分析)。参赛对象是化学化工学院和科文学院化学系二年级学生,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但由于参赛名额有限总共32人参赛。每个实验课题由一位评委老师当场给予指点并打分,同时评委团(化工院和科文学院化学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也对每位参赛选手进行了评分。化学化工学院以及科文化学系的各位领导均出席此次比赛,实验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但在10应化班的积极工作下,又不失条理。比赛结束后的后续工作依然有条不紊,最终产生的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分别是10应化代表队,10师范代表队,科文10应化代表队,科文10制药代表队。此次比赛圆满结束。

总的来看,这次比赛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希望这次活动可以成为化学化工学院的一个传统赛事,成为我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平台。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

2011.11

第20篇: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7教1107091042唐光彩

2010年3月22日我被分到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前国家教育委副主任柳斌曾把素质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

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开展素质教育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至关重要。

二、调查方法与基本内容

1、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听四年级二班的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科学课、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实践课、活动课了解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四年级二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态度以及学生报辅导班和兴趣班的情况以了解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2、基本内容: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和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总的来说,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不太乐观。下面我具体从课程的总体设置和各种课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

1、课程设置: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四二班每周共35节课,分布如下:

共是23节,占总课数的65.7%,而其他九门所谓的副课只占总课数的34.3%。这可以初步反应出学校重智育,轻视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2、各种课的实施情况

语文课:语文课贯彻了新课改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精神,比如注重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上会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数学课:相对于语文课而言,数学课就比较失败了。数学课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一个实例,教师总结出结论或运算规律,然后学生运用规律进行练习巩固。数学课堂仍然与生活联系比较少,也不太注重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比较忽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英语课: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可是英语课堂却不那么生动有趣,导致很多孩子讨厌学英语。

音乐课:音乐课本该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机会,可是听了音乐课后,我很心痛。整节课音乐老师都要求学生安静地欣赏钢琴曲,而且都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致爱丽丝》等高雅音乐。听的时候还让学生用笔记录乐曲的各个章节各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可以看出音乐课也比较注重音乐知识、而不太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美术课:美术相对而言还比较好,它主要是给学生一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自由想象并画出来,比如画一幅春游图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体育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少年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体育课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我所调查的这所学校的体育课可以说是上得十分失败的。体育老师不是专业的,感觉就是带学生瞎胡闹。一节体育课40分钟,前15分钟绕操场跑两圈,然后就是学生分组跑接力赛或跳远,最后十分钟让学生自由玩,但却不提供任何体育器材。一节课下来学生累得满头大汗,玩得不尽兴,还影响了下面上课的效率。

科学课:科学课本该是十分有趣的课,应该带领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教授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可是,我所调查的这所小学的科学课虽然是在电教室上的,硬件设施很齐全,有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显微镜等设备,可是课堂上学生一片混乱,因为学生和老师总认为这是副课,不需要考试,所以从心底里不重视它。

品德与社会:德育在理论上排在五育中的首位,可在实践中不是如此。据我调查,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德育课大多是本班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兼带的,有时老师甚至会用思品课来上数学或语文。即使上思品课,也不会认真备课,明确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而是拿着书直接上,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非常的随意。这非常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

实践课:实践课也没有专业的老师,而是语文或数学老师兼带的,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班级秩序,让学生自己折或剪由学校统一发的手工劳动素材。那些手工劳动根本

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也无法让学学获得实践的乐趣。

活动课:活动课本该让学生自由活动或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一是让学生放松心情、玩的开心,其次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是,实习的六周期间,我所调查的这个班只让学生活动过两次,其它的活动课不是用来练广播操、就是用来打扫除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重智育、轻素质教育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不仅让主课老师很累,而且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家庭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较之学校,现在的家庭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还是让人比较欣慰的。家长不再把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十分重要,而且比较重视对子女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我的问卷调查,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太好时,67%的家长的态度使安慰并鼓励,24%的家长会责备,还有9%的家长觉得无所谓。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家长已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素质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未来,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了很多年,但实施情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某些条件不太好的学校。要想把素质教育真正开展好,不仅要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当然更要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认识。就比如我所调查的这所学校,硬件设施很齐全、很先进,每个教师都有多媒体电脑,此外还有电教室、专门的音乐教师和计算机室,可是老师们没有把它们真正利用起来,所以还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此外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因材施教,各成其才,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