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幼儿园听课反思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3 06:04:2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听课反思

听课感想

作为一名新教师,很荣幸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观摩这次活动。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这名新教师去学习。

通过观摩李老师的活动,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谈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感受之一是我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新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我能面向全体幼儿,全面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这就是跟上了“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步伐了。

感受之二是活动中我应尊重每一幼儿个性,注重为

>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感受三就是在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最后一点我想谈的就是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儿童的经验与兴趣,并借助现代的学习手段,使幼儿的学习称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为教育是科学,要求真实。这就需要自己去经历,去提炼问题,因此通过活动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的之所在。对于幼儿所提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切还只是个开端,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我想只要有这样的一份恒心,万事是难不到的!

推荐第2篇:幼儿园优质课听课反思

“三优评比活动”听课反思

一学期一次的教师听课、评课活动已经结束。在本次听课、评课活动中,教师的课各具特色,各具风格,从不同的课型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这次讲课的老师都是城区、乡镇的一线老师,这与听名师的课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视,多了些真实。讲课的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年轻教师。她们能站在这儿上课,就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对教师基本功素质的考验,还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此次听课,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们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受到感染。正因为如此,课堂上的孩子们才有了精彩的表现。课上,我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喜欢、兴趣浓。

我觉得老师们的课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教师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获得教学经验,那就是多听课。通过听课能给我们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

耿娴静

2011年12月

推荐第3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胡秀敏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 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教者都能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课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文本、声音、动画、图形等进行综合的处理,编制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引入的教学氛围,大大简化教师的操作,有效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2、都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帮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沟通,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情感、经验。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就会时时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堂富于弹性而开放,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情绪:教者都能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一种温馨之感;对难点的理解用色彩鲜艳的动画来演示帮助。

4、评价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深远的:课后我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同学关系密切了,小伙伴们懂得互帮互助,心贴得更近了,自信心也更强了。

5、教者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6、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

7、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8、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总之,本学期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推荐第4篇:听课反思

走进“千课万人” 体会“名师演绎”

杭州的冬景,本就是一种诱惑。还有“千课万人”的精彩,所以随着各地特级教师赶车,匆匆报到。12月14日到15日,来自全省各地的三千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共聚浙江大学,共同学习多名专家、名师的精品。

两天高密度的聆听,累并幸福着。从没有在一个地方见到过如此多的名师;从没有在一次学习中享受到两个学段各种课型的课例,课题内容涉及数与代数、解决问题策略等两部分。在名师们精妙的课堂安排下、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却被演绎得精彩纷呈。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数学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课堂教育的智慧来自教师的技巧、机智、灵感,更来自艺术和教师的关爱。数学教师如何智慧地激活课堂,引发求知欲,把学生引入到不断的探讨、寻根朔源的研究中,最后达到多样化的方法中获取科学而合理的结果,接受学生合理的思考方式,处理好课堂内即时生成性问题······

本次观摩活动以课堂为主。我聆听了 江萍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陈亚明老师的《大数的认识》、朱伟森老师的《生活中的负数》、雷子东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余文法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蓝雪敏老师的《百分数》、杨凯明老师的《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费岭峰老师的《连除简便运算》、黄升昇老师的《一亿有多大》。听了这么多名家上课,虽然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注意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

尤其是雷子东老师的《分数的意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他把一个问题抛出后,并不立即请学生回答,而总是稍作停留后再提请作答。学生作答后他也并不立即做出是非判断,而是迟缓数秒钟后,再询问旁的学生有无听懂作答者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具体反应。这样做不仅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和咀嚼回味的时间余地,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的思维不能游离或懈怠,始终参与着教学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思辨表达者的思考过程和表达内容的正误。雷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非常精炼。正是因为他精炼的语言风格,让人觉得他的课干净利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是我平日课堂中欠缺的问题!名老师们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再到提倡的“学导”并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深入。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

他们是名师,必有普通教师所不具备的一面,那就是他们肯专研的精神。纵观这几天的课,没有太华丽的语言,没有故意作秀和故作高深,更多的是朴实,踏实和高效。细细想来,这就是我们最应该从这些名师身上学到的,这就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值得追求的。我要从名师身上,看到差距,学习他们。

在这几天的听课中,也让我认识到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知识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历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闪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然而孩子的自信,孩子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在这两天中,我看到无论是课前师生的自我介绍,还是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交流数学学习的心得等,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包办包办,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悟自得。

还有此次听课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位专家在课堂中突发事件和问题的应变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的成长时期,教师在备课中尽管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但还是会遇到课堂教学正顺利进行中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当这种事情发生时,教师应如何及时、正确、有效地引导和处理,这样既能使事情顺利解决,又能促进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

这次听课学习是我学习到:教师遇到突发事情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乱了方寸。教学中,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教中有错,或判断有误。遇此情况,切莫慌张,自我镇静,寻找应变,安排学生自查,发现错处,当即表扬。如遇到学生发问,提出与此有关问题,不必马上回答,应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也思考理清。先让学生回答,讲清道理,当即肯定,给予表扬。如没有讲清道理,也要加以赞赏。当然有一些问题超出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使学生难理解,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课后寻求问题答案,或明确讲清中学会学到。

精彩的课堂,与名师们注重数学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与名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好学上进,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更来自名师们的勤奋钻研和独特见解。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知识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与结果的展示,我们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对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却忽略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时是探索过程程式化,我关注更多地是结果的多样化及优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学会知识,却缺乏探究意识,缺乏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地发展。

听听感动,想想激动,都不如日后的行动。可以借鉴的东西太多了,大到整个教学设计,小到名师的过渡语、评价语都要认真揣摩运用。那就从现在开始做起,就从最容易的开始做起。

推荐第5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

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

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

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反思之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整体的全面发展如何协调? 个性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人体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像《一夜的工作》一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词,小组互相合作、探究理解,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作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

要解决问矛盾,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关注反应慢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陪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培养反应慢学生爱动闹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具体的方式还有待解决。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方法,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互融合、互相学习,并选出小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懂知识,学会学习。

反思之三: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可能对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好处,但在学生幼小时,老师还应该注意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有些问题老师有责任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向迈进,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科的特点,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课程讲授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讲授理论,最多再辅助一些模型示范教学,这样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总是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联系不起来。学了理论在实际中用不上。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上课时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推荐第6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2011年4月xx日,我有幸到xx小学听了x节课,受益匪浅,感悟颇深。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标准也将反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认为这个反思不但包括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再次思考,也包括对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思考。因为在听课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结合自身经验评判他人的教学过程,会进行对比吸取修改等一系列教学设想。他山之石,尚且可以攻玉,何况是上课教师的用心之作呢?这也是为什么开展听课活动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原因。以下就是我听课后的一些反思与感受。

本次主要所听是《滥竽充数》的教学,《滥竽充数》是人尽皆知的寓言故事,讲了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齐宣王的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的故事。我们教寓言故事一般是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弄懂其中蕴涵的寓意即可。可优秀的老师不仅能做到这些,还能为这堂课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

上寓言故事也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主动性不强,其实病跟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教师走进学生,想学生所想,顺学生所意,保留一颗童心,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单调、古板。同时丰富的内涵就蕴藏在文本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与学生融为一体,精彩也会时时绽放的。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我对以下几点深有感触。第一,教师提问的语言一定要照顾学生的心理,不给孩子们造成心理压力。比如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读书要把长书读短,厚书读薄,你们快读这个故事,读出自己的一两句话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让学生归纳主要内容,但却并不是把“归纳主要内容”这样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分段也是如此,学生一听说分段,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可有的老师却采用了非常有趣的方式,让我赞叹不已。具体来讲,先让学生们同桌合作,把只有一个自然段的故事读出2个自然段来,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很快就从齐宣王和齐湣王这个角度,说出了南郭先生在2个王在位时怎么做的,从而理清了课文的层次,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之后再次让他们4个人为一组分段读,看又能读出了几个自然段,学生放开了,有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读出了3个自然段的,也有按照人物的变化把课文读出了4个自然段的。这实际就在无形当中告诉了学生只要自己有依据,同样的一篇课文分段有多种分法。

第二,在精读课文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朗读和解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来。我们都知道,读书读得有味道,就要把书读到脸上来。把这一点教给学生,学生很快就领悟到有表情地,鼓着腮帮读,为后面理解他装腔作势埋下伏笔。另外,读书读得有味道,就要读到人物的心里去。学生按这一要求去读,就很容易理解到南郭先生高兴而又侥幸的心理,以及害怕装着不害怕,紧张装着不紧张的复杂心理。并且,读书读得有味道,还要读出自己的态度,你是赞成还是不赞成,学生读书时就把“居然”一词给突出来了,以表示对南郭先生做法的不满。就这样边读边议,通过朗读把人物的个性体现出来了。

第三,理解寓意方面,也应以读为本,要求学生联系起来读文章,可以选择连贯的语句,也可以选择文中不同地方有联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想法。就《滥竽充数》来说,可以以“南郭先生为什么会逃”为导线,然后展开想象想对南郭先生说什么就说什么。听课时,学生这时有的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有的说“你骗得了一时骗不过一世啊”,有的说“我先得佩服他伪装的本领大,装得天衣无缝,竟骗了齐宣王那么久,可我还得劝他要用自己的真本领去获得劳动报酬。”学生们的精彩回答,显示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第四,我们可以在拓展延伸方面,别出心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们可以把《滥竽充数》的古文与现代文同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着读,学生会了解到古文就像把白话文归纳成主要内容一样简洁,同时能了解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可以有不同的讲法,那么就可以告诉学生,你们也可以从古文中想象,改编你自己的《滥竽充数》。这样一个关键思想就被贯彻出来了,那就是“读出自己的态度,读出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话。”这样的授课,自然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总之,听几位优秀教师的授课,使我亲眼看到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的感染和鼓舞了我。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听课和反思,促使我不断学习与反思,使我对一些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了新的想法。总之,此次学习我收获颇多,今后要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尽可能的完善教学艺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建构自己的高效课堂。我知道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反思,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推荐第7篇:听课反思

高三组内听课总结反思 总结人:白逸云

最近,听了文综组几位老教师及几位中年教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具体谈几点感受。

1、各位教师的知识底蕴都比较深,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各具特色,地理老师冉老师,语气平缓但不失幽默,董老师方言有点重,但有大学教授的风范,但瑕不掩瑜。基本功扎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我去学习。

2、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政治王和平老师,他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说明我们要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地理冉老师以自己和学生为参照物讲解地理知识,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同样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3、重难点把握准确,善于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材主干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如魏耀辉老师运用大量的计算题来突破商品的价值量这个难点,而关于货币的产生只是做简单讲解,重点进行货币职能的教学。王和平老师让学生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我自己在重难点上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复习时,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可谓是“事倍功半”。

4、几位老师都十分注意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还有课堂练习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达到巩固当堂内容的目的。在这方面,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少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有时候问题设计太难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做近年的高考题,拓宽知识面,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都由我替他们解决。

3、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尤其是复习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自身教学素养。

推荐第8篇:听课反思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于丽丽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好老师”公益学习活动,共听课4节,其中两节课是由县第一小学的骨干教师执教的,还有两节课是我们的联谊校——密云六小的王爱平老师和王化伦老师为我们做的示范引领课,并且课后还进行了研讨,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使我倍受震撼,无论是从课的设计环节,还是从老师稳重亲切的话语,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方面,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使我感受最多的一节课是王化伦老师讲的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第一方面: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老师一句句“谁敢成为老师啊?”亲切的鼓励语言使学生逐渐的勇敢了起来,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第二方面:王老师通过两次富有创意的猜测,使得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一下子激发了出来,这为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使得课堂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最后的结论也是在充分的验证之后得出的;第三方面:教师能够深入的挖掘教材,比如,小方格的运用,不是单一的数一数,比一比,而是在这一活动中体现出区间的意识,转化的思想,面积化的思想。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教具的使用,将隐含的高显示出来,使学生体会高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起到的作用,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再就是王老师善于捕捉孩子的表情,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品质,都很值得称赞。

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讲课老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牌楼小学

2017年12月11日

推荐第9篇:听课反思

识字教学的趣与实——听课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怎样真正落实识字这一目标呢?

最近,观看了学校组织的“个性课堂”展示和竞赛系列活动。几堂低年级的识字课给人印象深刻。课上老师们或注重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或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让课堂充满情趣。以下是我的一些听课记录与反思:

片段一:(《最大的“书”》周静执教)

出示“岩”后,周老师先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读准“岩”的字音,然后问:仔细看看这个字,你能猜猜它的意思吗?学生的思维迅速激活,学生说:我猜“岩”指的是山上的石头。周老师给予热情赞扬:“你真会思考!”并小结:“像这样„„会意字„„”及时教给学生方法。以为老师会就此打住,但周老师接下来的引导可谓锦上添花:“我们的家乡重庆,是一座山城,与这个岩’字有着不解之缘。很多地方的地名里都有这个字„„随即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红岩”等地名,在认读地名时,既体会到“岩”的丰富内涵,也使这个生字反复在与孩子们反复见面中成为了朋友。

片段二(《画家乡》李丽执教)

1

学习完第二自然段,李老师创设情境说:“欣赏了涛涛的家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青青的家乡吧”“别急,几个字宝宝也要一起去,愿意带上他们吗?”读准字音后,李老师说:“大家开动脑筋,一定有办法记住它们!

(学生的识字兴趣瞬间被激活了,纷纷举手,说:“我有办法!”“我来说!”„„)

师:别着急,先把你的好办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随后的发言相当积极,识字方法多样,如:猜字谜、区别形近字、加一加、组词、生活中识字等)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繁难的生字被大家的“奇思妙想”化解了。

片段三:(《最大的“书”》周静执教)

在学习“刨”时,周老师创设情境先与学生分角色合作读对话,再让学生课文,勾勾画画,川川一共提了几个问题?生回答“六个。”周老师顺势小结:是的,一共提了六个问题。像川川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提问,就叫刨根问底。”并出示词语齐读。这样,词语的意思在课文情景中自然轻松、明白通晓地理解了。接下来,落实“刨”的识记。周老师先是启发学生,它的形近字特别多 ,再出示形近字儿歌 ,最后引导学生把“刨”也编进儿歌里。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让识字课堂充满情趣。

〖听课反思〗

识字教学是重点, 也是难点。大家都这么说。听到的几堂课里,真正在课堂上落实目标而不是口号 ,扎扎实实地识字而不是满堂跑,

2

老师们做得真好。

第一,静下心,备课时落实到每一个字,对每一个字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片段中,周老师对每个生字的处理各具特色,实际上,在她的整堂识字课里有许多这样精妙处理。简单的字一带而过,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字理不不同,识字方法自然不同。 象形字“册”就看图识字, “岩”是会意字,就看字猜义,形声字“刨”通过字形比较识记。识字方法多样而巧妙。

第二,音形义结合,积累语言,扎实识字

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真正意义上的识字,是让学生自己尽早地自主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力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得的字音形义结合,更具生命力——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周老师引导学生对“岩”字的学习时,相信心中,这绝不是一个硬生生的字,而是富有亲切感的老朋友。

第三,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

当然,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生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自主独立识字。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法去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在片段一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猜出“岩”的字义。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表现得那么积极、热情、自主。片段二中,李老师创设了富有趣味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孩子们识字

3

的愿望,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成为了识字的主人。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

我想,教无定法。识字教学的方法各种各样,但我需谨记的是识好字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把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推荐第10篇:听课反思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听课反思

听课人:周祝望

前天上午听了丁校长一节真实、朴实的语文课,晚上又听了领导与专家们关于自主性学习模式课堂具体的操作方法,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丁校长的这节课侧重在学生的自学阶段,围绕学习目标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了全文了解中心思想。自学目标的制订具有方向性与层次性。丁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课堂上轻松自如。

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导入,虽说时间长了一些,但不知不觉中也解决了课本上一个难点:大地与人类的关系。板书简洁明了,学生通过思索、从板书一下子就明白人类是属于大地,而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二者之间息息相关。我认为这样的导入很精巧、别具匠心。这样为下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外,在读方面的确也很重视,语文课的读不能忽视。在本节课读的时间比较充分,方式也是多样化,并且每次读都不是盲目的,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多次的读自然就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认为在课堂上必须检查学生读得怎样,试想,学生连课文都不熟,何谈自主学习呢?同时我也认为课堂气氛沉闷了些,学生的参与面不广,也许有那么老师紧张而引起的。

通过听课与研讨,我认识到一堂好课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还要要求学生做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时间的合作和展示机会,使全班同学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使自主性学习课堂真正“自主”起来。

总之,通过听课感触颇多,听课启示我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尽快融入到我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当中。

第11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3)

交大附中的这位老师使用的是21世纪新教材。她的这节公开可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在英语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们在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型教学转向能力型教学,从机械操练为主转向用英语活动。英语教学成为素质教学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记住了大量的知识而不能转化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弊端,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专门将“过程和方法”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一个方面。例如,新课标把学习策略作为五大基础训练之一。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训练得到了重视。在新的一轮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

1.研究分层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难度的语言输入材料和不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分层教学的问题,即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的降低课堂教学起点。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发展进步?

2.重视开展过程性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性评价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要求,抓好形成性评价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如何体现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激励性、和导向性有待于探索。

3.加强选修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好选修II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选修II为任意选修课程,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目前,选修II的教学还是空白,如何进行有待于研究。

新课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教师在课改中不断学习、实践、感悟和提高,希望能为推进课程改革尽一点力。

第12篇:听课反思

听 课 反 思

邓庄小学:汪小莉 2014.3.2

5听课反思

3月21号下午,在中心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中我听了朱金凤和党娟老师执教的两节数学课。听完之后感受颇深,受益非浅,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下面,我把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同大家分享一下:

一、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 巧妙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而新课的导入也往往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而藉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的。从这点上来看我觉得两位老师引入的都非常好,不过我更喜欢朱金凤老师的引入。她的引入直观简洁,学生乐学易学,却为下一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思想。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学生一旦进入了这种状态,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

二、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计算教学(尤其是高段教学),我觉得一定要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计算的算理、算法。党娟老师的教学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他反复在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求的是什么?”“说一说这道题你运用了哪一条定律,为什么?”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

老师思路清晰,而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思路也特别清晰。我相信在老师这样的指引下,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也一定会思考类似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深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小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觉得两位老师都深深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且相信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他们一直在身体力行。

当三位学生完成在黑板上的书写作业后,党娟老师做了方法上的点评,但是紧接着她并没有及时结束,而是问到同学们,“看到这位同学的式子,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吗?”„„通过同学间的互评,及时提醒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每一次听课,都会让我有很多收获,引发很多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老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是无法用只言片语所能表达清楚的;他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新理念纯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第13篇:反思听课

5月22日听了田函菲、张旭、张颖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有些体会如下:

田函菲老师展示的是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干净利索,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活动后让几名孩子说一说自己都是怎么摆的,在展示的过程中注意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摆的?”在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从中选择最优的。本节课也很注重学生的讨论,做到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张旭老师的数学广角——推理让我感受到了张老师的语言亲和力,

第14篇:听课反思

《绿色蝈蝈》听课反思

龙清莎

听了我们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的后,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王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看他的教学上的特点,对比其他老师,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习惯的目的教学生学习方法,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的多样和精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王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思路清晰、调控课堂能力强。

二、在课堂展示中,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我叹服。

三、学生对教材把握比较深刻,表现在对问题的预设、对问题的追问有深度,这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预习比较到位。

除此之外更让我明白,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

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教学语言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所以在讲课时,教师的声音应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语言要有震撼力,使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总之,这次公开课的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

第15篇:听课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听课体会陶照美 今天,朱云卿老师被邀请到我校,为我们献了一节精彩的课。朱老师是当前语文界很有知名度的人物,她的课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朱老师很有亲和力,课前她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消除拘束感,她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声说话,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她说一个人没有想象力就像小鸟没有翅膀,她的教学过程非常清晰,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教师只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她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一句话都让学生说清楚,说完整。课堂上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再逐个解决,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引导学生抓准重点语段,反复地读,然后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说说自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在她的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她的课堂上表现异常积极,也变的“乐学”,“会学”。

课后,朱老师又和我们亲切地交流,她由衷地说出了自己当老师的感慨。是啊,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世界上最纯真的笑脸,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虽然有时也会有一些烦心事,但是想一下,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一番享受,当我们每天走进教室,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我们应该为自己是老师感到骄傲。

第16篇:听课反思

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反思

大峪桥中心:钟燕 在秋风送爽的十月,我有幸观摩了襄阳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讲课比赛,为各位参赛老师精彩的表现深深折服,她们的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精练,教学环节严谨,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高年级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默读,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习惯。在进入新课学习后,老师留了五分钟给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文章内容,不怕所谓的冷场,这是难能可贵的。然后,让学生默默感受那段诗意般的文字,这样的默读为后面的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是注重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提问,会想象,会表达,注重了思维的训练。如在第一节,“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透过这段文字,听了他的朗读,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把文字变成一幅面,再把它带到句子中读出来。这样语文的工具性就落在语词上,落在句子中,体会出了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四就是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有针对性的评价,注意通过恰当而又精妙的评价语激励学生学习。同时注重朗读指导,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感,读出了见解,读出了方法。我想他们今天的成绩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纵观这几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上课教师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二、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上课教师的课前谈话、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上课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听课犹如明镜,了解了自己,回想自己上公开课备课时的情景,我最先做的是寻找资料,挖空心思寻找各方面的优秀教案、课件,好象有了这一切才是上好一节课的保障。在此之后才是自己钻研教材,才会去想自己应该怎么对教材进行处理,殊不知所找的一切资料已经将自己的思维创造局限起来,这样的做法已经是失去了对自身的关注,失去了一次自己对教材再创造的机会。现在我明白,这样的做法,看似在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将他人所长为自己所用,可实际是在重复别人走的老路,失去了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

我们上的语文课,就是一个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和学生。

教师即课程。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文本。我们想要成为一位名师,首先应从教师最平凡的事做起,从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起。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去学习、去实践,我想只要有这样的一份恒心,万事是难不倒我的!

第17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了这四节课以后,或许我没什么侃侃而谈,或许沉默是另一种感触吧。。。

第一位老师,站在那里,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课堂安排有条不紊,一反教材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引入,这位老师选择从两角差的余弦,用旋转的方式构造线段的等,从而得到公式,进而得到和的余弦。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引起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由正余弦的关系(诱导公式)发现:sin()),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需要将,,这三个角分成22

两组,同学们的思维出现了冲突,通过老师对

2()这种分组的处理,学生们发现1

分组错误;2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可以验证诱导公式。因此学生会更有信心拿起笔追求最后的结果和胜利。

说实话,鲜有听说老师一节课介绍四个公式。但这位老师的处理很得体,节奏明快,这样的处理更让我看见了一种知识生成的连贯性。接下来,我想也许可以先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此为基础得到其余的和与差,推导了一下,遇到一点困难,经过和上课老师的交流,我领会了她方法的真谛。

第三位老师,课堂行云流水,整个安排就像一条小河,浸润着每一个角落。课堂的引入是通过一个猜想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引发同学们的探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数学理论得来的发展过程。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课堂中无论学生们的回答如何,他都会像一个慈爱的兄长,轻拍每一个孩子的肩膀,我想这就是孩子热爱数学的情感基础吧。接着我把这种知识演绎的过程放在了我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第四位老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展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真正地学者,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难点在于选题和立意上,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和数学素养啊,能够将问题向多个方向进行发散:一种曲线到另外一种曲线,由焦点到其他点,由垂直到斜率乘积为定值。。。一个接一个,像连绵起伏的高山,都有高度,也都有深度,然后同学们背起行囊不断地征服一座一座的高山。最后还要给出严格的证明。

第三四位老师都给出了数学的发展过程的一般方法:由特殊的例子,得到一般性的猜想,再验证猜想,给出严格证明。这正是数学严谨性最好的体现。

四位老师的意气风发,挥洒自如,让我感觉到年轻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年轻人都有的心急,有的时候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感谢市教研室,给了这次被培训的机会;感谢育才学校提供如此精彩的课堂;感谢这四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榜样。这样精彩的活动多开展。

第18篇:听课反思

“天天公开课 节节优质课”活动总结

2012级语文组张相平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组织实施了持续两个月的“天天公开课 节节优质课”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听完了本学科组全部老师的课,也听了多节本年级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有颇多感受及反思。

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了活动的目的、意义,为了真正听有所获,听课前主动与上课教师联系,提前熟悉听课的内容次,力争有实效。

态度上诚恳虚心。认真听课,虚心请教,特别注意汲取各位老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育教学有规律,无定法,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才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在听课中,万老师的细节处理,林老师的课堂把握,田老师的课堂语言,贺老师的讲练结合等,都给我深刻的启示。

行动上及时落实。每次听完课下来,及时与各教师交流听课的收获和感受,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在自己上教研课后,都真诚希望其他老师发表自己对听课的看法,向我提出他们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效果上大有收获。活动期间,听课达十余节,真正从既教书又育人、课堂把握、重难点处理、讲练结合、分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面学到很多东西,也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对照反思。

路漫漫,教育教学探索无尽,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2年秋期

第19篇:初中生物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科组严老师的课——《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很受启发,很是感动。

这是为了准备迎接两年一度的全市生物课堂大赛而准备的参赛课,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要先在区里评比,以第一名的身份胜出了才可以代表区参加六个片区之一的第二轮选拔(7选2),最后才是市里的决赛,真正的过三关,但要取得最后胜利一定不止斩六将。

严老师二话不说地承担了这个重任。然后是非常投入的准备工作,所以有了今天的试讲。我感觉今天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成功的表现有四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明确,就是通过课堂解决三个问题①细胞中的物质②物质如何进出细胞③细胞中能量的转换;一切学习活动都紧密围绕着学习目标进行。

二、活动过程行云流水。从复习旧知到事例引入,都非常切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老师的知识点过渡非常的巧妙和自然,环环相扣。因此,知识点掌握效果好,而且关于能量的概念、存在形式、互相转换等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三、注重演示实验的运用和学法指导。除了书本的糖融于水、燃烧种子的演示实验以外,一个很容易让学生“阴沟翻船”的问题:“一张纸有能量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而增加的燃烧纸张的小实验都非常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事实代替老师说话,让学生很自然的获得了新知。

四、书本、讲学稿、课件很好的进行结合,尤其是课堂的教学流程,既立足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ppT课件与FLASH动画(糖分子溶解在水分子中、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选择性)的配合使用,使微观世界可以动态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疑难。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分享时间太少,少了一种“兵教兵”的途径,也没有办法体现合作与交流,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也稍显薄弱。

听课后,我们科组一起对课进行了交流。从课件的颜色、字体、动画顺序,个别的别字、严老师的一些习惯性用语(嗯、哈等口头禅)都一一给予了提醒,希望在细节上可以做得更好更完善。

看着我们有点吹毛求疵般的畅所欲言,严老师都一一记录下来,没有半点的不满。

总而言之,这样的教研活动让全组成员都紧密的团结与合作起来,通过课堂有效性的探讨,追求发展学生的一切途径,同时也发展着教师自己。

过程就是发展!

第20篇:可能性听课反思

可能性听课反思---于松梅

一 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不仅有生活经验并且富有趣味。

老师导入《可能性》这节课,是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几个学生即将进行乒乓球比赛,谁先发球用的是投硬币的方法。看完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方法来确定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谁有可能先发球,几率是多少?

最后练习中有一道题目是:你是卫东商城的经理,正在策划一场抽奖活动,你怎样设计转盘才能不让商场的利益受损?如果你是顾客,又希望怎样设计转盘?学生对这个身份比较感兴趣,题目设计的又有创意,统统发明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转盘,不让顾客抽到奖。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对内容非常熟悉,而且还可以接入自己的创意,学习兴趣高涨。 二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

论证抛硬币的科学性,公平性,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张老师在设计一环节时,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发一枚硬币,抛40次,记录下正面在上几次,反面在上几次,通过比较,最终得出正、反面朝上的几率各位百分之五十。孩子们喜欢动手,这种形式有趣、简单,自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在张老师的课堂中,这样的设计很多,一节课,几乎就是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的。 三 激励性语言及时、中肯,为课堂添彩。

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抛硬币时,张老师发现有个小组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就夸奖说:“我发现这个小组特别会合作,一个人负责抛硬币,一个人负责记录正面朝上的,一个人负责记录反面朝上,我觉得这样分工非常好。”当有个学生回答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时,张老师说:“你是个善于思考的男孩,我觉得以后能成为一个数学家。”当一个学生发现抛硬币时,正反面朝上的几率接近平均数时,张老师说“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此外还有很多:\"了不起\"“你真棒”“你是个聪明细心的孩子”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为数学课增添了色彩。

四 细致、体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

在论证抛硬币的公平性和可能性时,张老师设计的是让学生抛硬币做实验,为防止硬币满地跑,做实验之前老师提醒:“硬币落下来之后,要么用手接住,要么就摁到桌子上,否则滚到地上,一会儿就找不到了。”做统计的是一张表格,表格最后一栏是“合计”,张老师提醒“这个‘合计’怎么理解,谁能告诉大家。”细心的提醒,点拨,为学生顺利的动手操作做了铺垫,为学生学习扫除了障碍。 五 幽默、风趣,持有同心,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在做练习时,未说明这节课的可能性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特别制作了一个不是三等分的转盘,让学生说用这个来确定胜负行吗,学生当然说不行,张老师说:“幸好我早有准备,不然------”这样的语言风趣、幽默,易获得学生的认可。

幼儿园听课反思范文
《幼儿园听课反思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