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项目社会效应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18:07: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效应

1毛毛虫效应(caterpillar effect):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2音叉效应(tuning fork effect):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作音叉效应。 3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4木桶效应(bucket effect):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5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6羊群效应(herd instinct;herd behaviour):又称从众效应,指追随大众的想法及行为,缺乏自己的个性和主见的投资状态。亦作“群居本能”。投资者莫名其妙地随波逐流、追涨杀跌的心理特征。羊群心理或群居本能是缺乏个性导致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经济过热、市场充满泡沫时表现更加突出。

7鲶鱼效应: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8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9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10责任分散效应: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11帕金森定律: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2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13霍桑效应: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14习得性无助实验: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15虚假同感偏差: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16罗森塔尔效应: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17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

18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19近因效应:是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0乒乓效应: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21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22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在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推荐第2篇:效应

效应大全

一、蝴蝶效应:小事经过系统放大,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青蛙效应: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恶化没有亲醒的觉察。

三、鳄鱼法则: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去挣扎,越挣扎就被咬的越多。所以,你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要求我们学会止损,不得有侥幸心理。

四、鲶鱼效应:在沙丁鱼群中放一只鲶鱼,可以解决沙丁鱼缺氧的问题。鲶鱼起到搅拌的作业,提高水里的空气含量。

五、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群就往哪里走。盲目校方别人,导致他们在一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六、刺猬法则: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七、手表定律:两个手表,就不知道几点了。说明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人指挥,否则会使此人无所适从。

八、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去丢垃圾。

九、二八定律:任何一组东西中,重要的只占20%,其余80%是次要的。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

十、木桶理论: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一、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十二、晕轮效应:人的某一优点掩盖了其缺点。

十三、霍桑效应:说明心理作用大,当人们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会产生被激励的效果。

十四、光环效应:对人某一特征印象深,会掩盖对其其他品质的印象。

五、刻板效应:用老眼光看待他人。

十六、成见效应:平时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往后的评价。

七、首因效应: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

十八、进门槛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十九、禁果效应:禁果引起的逆反效应。

十、黑洞效应: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产生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把它势力所及的大量资源吸引过去,而这些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强大,形成一个加速循环的漩涡。

二十一、牛鞭效应: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微笑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二十

二、焦点效应:企业成长像人一样,不同情况焦点和重点也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十

三、刺猬理论: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十四、磨合效应:要想达到完整的切合,双方都要做出必要的割舍。二十

五、犬獒效应: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推荐第3篇:社会项目评估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全攻略

每日一练 历年真题 模拟测试 章节知识点

21 1.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控制z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被观察对象按自己的轨迹发生 z在实验研究中,事件被制造出来以便进行研究z如:对服务对象人为分组并采用不用的干预/服务方法,就是实验研究|在社会工作中,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多用于对现象的一个时点的考察。 z如考察一个机构案主的人口学特征 z如研究婚姻状态和健康的关系 z如机构对服务传递的影响|实验研究多为干预研究,多用于评估考察治疗/服务的效果|实验设计就是通过改变现象研究改变的效果 |有助于揭示因果关系zTo establish causality between independent variable (SW intervention/control) and dependent variable (problem or outcome) zExplanatory分类:Field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 zField experiment: in natural settings, usuallyzLaboratory experiment: in lab, rare in social work|(True) experiment and quasi-experiment:z

Experiment: designs with equivalent groups produced by random aignment zQuasi-experiment: lacking equivalent group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evaluating programs and practice when practical

constraints in agencies make it impoible to conduct experiments•If participants are placed in groups using some other method such as selecting natural groupings (a claroom or community)2.Pre-experimental designs |Pre-Experimental Designs:|(1) One-shot case (group) study|只对因变量进行干预后的一次测量,没有说明相关关系|虽说明了时间先后,但不能说明因变量变化,不能排除任何其它原因解释 |只能通过直觉判断因变量变化情况|(2) One 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 |比较前后测值|说明了相关性和时间先后,但不能排除自变量以外的其它解释,如:history, maturation, testing, and statistical regreion| 如测量社会工作学生在入学时和毕业时对贫困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其它解释?| (3) posttest only design with nonequivalent groups XO O1XO2XO O

22|比较两组后测值|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情况:来不及前测,也无法分等价组 |无法排除:如selection biases|以上三种方案,internal validity都不高|但它们也有实际价值,可用于探索或描述性研究|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的internal validity要高于pre-experimental designs3.实验设计类型|May not be feasible in real social work setting but can be done in some agency settings |Eential components of experiments:z1) randomly aigning individuals 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z可按抛硬币、随机数码表等方式进行;人数越多,随机分配更有效•例如:申请服务的人和未申请服务的人不算等价组,在申请服务的人中随机分组才可能是等价组z如果没有干预,这两组会一样z虽然无法确保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所有方面都一样或面临同样的发展过程,但是

机分组可帮助实现减少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 z不同于Random sampling (pertains to generalizability)zRandomization or random aignment旨在提高internal validity, 不寻求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而是重在减少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z2) introducing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a program or intervention) to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withholding i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Multi-group:2 or morez3) comparing the amount of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change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再次强调:Key element is random aignment of participants to control or comparison groupszSymbol:R = random aignmentzi.e., each participant has an equal opportunity to be aigned to each group, AND every poible combination of participants has an equal opportunity to be aigned to each group|类型1:

claic experimental design or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 |Change in scores compared

|古典设计要素: z前后测REO1XO2CO1O2

23 z 实验组和控制组 z随机分配|古典设计zCan control: selection, history, testing,

instabilityzCan control IF groups are equivalent:maturation, statistical regreion zCan

control IF equal numbers & types of dropouts:mortality zDepends on data-collection

procedures:instrumentationzCannot control: nonspecific effects, reactivity|类型2 :

Partial Croover Design

Elements:|Data collection:3 times|

Control group receives intervention AFTER post-test, then 2ndpost-test

|Allows for intervention to be given to all|Partial Croover Design (with Follow Up) 变形PrePostF/U F/U RE O X OO OC OO X O OAble to

determine intervention’s endurance|类型3:Solomon four-group design |两个实验组,两

个控制组|两组有前后测,两组只有后测|复杂,应用少|类型4:

Comparative/Contrast/Alternative Groups Design|比较两个可选干预方案|NO

knowledge of how groups compare to no intervention|变形:alternative treatment design

with pretest |比较三个后测值之间的差异|Same controls in comparing each intervention to

no intervention|其它可能设计:REOXOCOOXOREOXOEXOCOO

CO RE1OX1OE2OX2

ORE1OX1OE2OX2OCOOREOX12OEOX1OEOX2OCOO

24 课堂讨论:|请分为三组,讨论实验设计的后三种类型分别可以控制或不可以控制哪

些threats to internal validityz第一组:类型2 : Partial Croover Design z第二组:类型3: 所

罗门四组实验z第三组:类型4: Comparative/ Contrast/ Alternative Groups Design社会

工作评估第七讲 准实验设计与评估04/06/2011本次课程内容z准实

验设计与评估z在许多社会工作机构中,

控制组经常无法实行z即使实现了控制组,但往往无法实现实验组和控制组间的

随机分配 z实验设计的替代方式:准实验设计zNon-equivalent Groups (aignment through

other means)准实验设计和实验设计形式相同z内部有效性:pre-experimental designs

果的影响Elements of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Pre-test and post-test–Multiple

groups with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Non-equivalent groups:Participants aigned

to groups by non-random meansz形成nonequivalent groups的途径: z(1) use natural

groups–Cla, town, 居住单位,不同社会工作者的案主,等 z(2) aign clients in some

systematic or haphazard way –e.g., every other client;–如, whoever has space on

caseload, 将案主分配给下一个空闲的社工 –接近随机分配,但和随机分配不同(3) the

wait-list or overflow approachz先来的案主进入实验组,后来的进入控制组 z有可能后来者

差异很大,或控制组人数不够(4) time: use a comparable group at a different timeze.g.,

new clients in March vs.those in April, 今年的案主作为控制组,明年的案主进入实验组z如,

上一届学生作为控制组,当届学生作为实验组

25 z无法控制不同时点的差异z准实验设计示意:zNonequivalent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design–Find an existing group that appears similar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研究老人院老人的抑郁情况,假设两栋楼的老人基本情况相同,但一栋楼开始养 猫,另一栋楼不允许养。可考察宠物对抑郁的影响。 –

希望两组前测接近,后测不同

z变形:

z增加多次前测z减少selection, maturation, statistical regreion等z如实验组有强烈的改变意图,则即使两组第一次前测相同,那么在第二次前测上也有区别z 若两组在两次前测上都相同,那么后测的区别更有可能是干预引起 准实验设计与评估z变形:z在后测后对参照组也实施干预z若参照组干预后的后测与实验组不同,则可能是两组间差异引起不同,也可能是干预效果的问题z若两组干预后效果相同,则可排除组间差异,确认干预效果z变形:增加多个控制组 z其它准实验设计示意: zNon-equivalent Contrast or Comparison Groups:zCausality:z(1) Aociation - outcome varies between groups z(2) Time priority strong–if have pre-test, can show change –Independent variable manipulated z(3)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04/09/2011整理

推荐第4篇: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应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应

教学目的:本章是本课程重点中的重点,本章共四节,四节四方面的内容,统统要掌握。每种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提出的内容、每种理论的概念、特点、作用、不足之处等,都要分析清楚牢固掌握。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为渗透为特征的社会信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或是娱乐都是与大众传播密切联系在一起。那么,大众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这些影响和效果是通过什么机制发生的?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许多传播学家致力于考察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重要理论观点。本章将对其中若干重要的理论进行考察和分析。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社会公共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问题、节制人口问题、体制改革问题、物价问题、下岗就业问题等等。在众多的课题当中,哪些是最重要、最迫切,应该作为当务之急优先解决的?哪些课程就目前来说重要性不那么突出,可以往后放一放?对这些问题,每一个关心公共事务和国家大事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上面“记录”着我们对当前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对优先解决的优先顺序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和判断究竟来自何处?对此,“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就物理规律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这种关于当前大事极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再见与英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的两个部门

一是对选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美国社会的主要课题极其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和判断。

二是对8家传播媒介的同期政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在对两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播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同时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根据这种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极其重要性的判断。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的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探讨的无疑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该研究与历史的效果研究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面上的效果。

第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 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管,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随着实证研究和和理论探讨的展开,议程设置功能的有关概念也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二) 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三) 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一)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的影响越大);

(二)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越大,受媒介的影响越大);

(三)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四)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以及从事较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以前,此前以“传播流”研究主要以个人态度改变的意义上考察传播效果并且不恰当的得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无力”或“有限的结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则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一)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提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二)通过分析媒介议题的来源,深刻提示了媒介背后的控制问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纵和控制的过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真正意义,正在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学者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它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无论在哪个国家和社会,起源于民间、具有广泛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最终登上传媒“议程”的情况都是常见的。此外应该指出的是,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他的效果绝对化。我国学者范东升曾指出:“传播媒介诚然有时可以造成平地起风浪的效果,但这并不说明社会舆论能追随其后,接受指引。”

第一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

——“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一)沉默的螺旋假说:(三个基本命题)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大众传媒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

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

“沉默的螺旋”理论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不断更新,以后又重新提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建议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特点:

(一)舆论观

在此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是“公开的意见”。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成为舆论就具有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

该理论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是双重意义上的社会皮肤: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二)效果观

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态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因此,传媒提示和强大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发生。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沉默的螺旋”假说提出以后,许多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者,例如美国的卡兹、马丁,日本的池田谦一等,都对这个假说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讨和时政考察。由于学者的研究方向和各国的社会条件不同,人们对这个假说尚有很多争议:

(一)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的意义

“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和实证上的研究至少有下列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轮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重要方面。

第二,他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并正确的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的不足

“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和实证上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 假设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50年代所罗门.阿什的实验证明,趋同行为的发生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第一个条件是有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所属群体的支持,趋同行为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另一个条件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和信念的确认程度。

第二,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具体来说,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多数意见可差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正压力未必有效。同时,争议问题是否与自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是决定人们对“多数意见”或服从或抵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日本学者平林纪子指出:“就宗教问题而言,在荷兰天主教国家或部分伊斯兰教国家,促使人们趋同的压力显然比其他国家强大的多。”

第四,“沉默的螺旋”假说,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关于这一点,S.莫斯考维西关于群体内合意形成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发。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一)“培养”理论的称谓

“培养”理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二)“培养”理论的起源

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的社会暴力和犯罪特别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三)“培养”理论最初研究的关注点

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就越强。

(四)人们对所处社会环境印象和判断的形成

人们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印象和判断形成,更接近于社会现实还是媒介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1976年,格伯纳等人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经过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分析,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巨大的偏离。同时,这一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他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成为“研究分析”。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一)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队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务、各个部门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社会,这一功能由宗教和教育来承担的,而在现代媒介社会则成了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因此,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二)培养理论的独特的优势

其理论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认为电视除了与其他媒介的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

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2.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

3.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加以区别; 5.电视广泛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部分。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研究

培养理论(研究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相反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组成部分。这种研究称为“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60年代后期,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制度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提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

第二是信息系统分析。目的就在于提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第三是培养分析。是信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是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培养分析”的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信息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现实观、社会观。

四、对培养理论的评价

培养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指出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培养理论的研究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培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力图通过《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片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状况,结果却证明失败了。

1970年,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一)“知沟”假说

1.知沟假说的内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2.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一是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二是传播技能上的差异;三是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四是社交范围的差异;五是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六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所决定。

(二)“上限效果”假说

1.“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时间和学者。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 2.“上限效果”假说的主要观点。

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即大众传播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艾蒂玛等人认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了三条论据:

一是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大众传播的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是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

二是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三是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的个人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一)“知沟”理论的提出者与提出的时间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也是“信息沟”。它是卡茨曼1974年提出。

(二)“知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知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换句话说,现有的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

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换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平,而“新沟”不断出现。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三)“信息沟”、“知沟”理论的研究领域

目前重点研究的领域主要有两个: 一是新媒介的普及研究;二是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四)“知沟”理论研究的意义

“知沟”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知识层面宽的受众,不断扩大知识面,输送新鲜信息;也可以为知识层次较低的受众不断补充基础知识和灌输新鲜知识,进而开阔其知识视野。

(五)缩小受众“信息沟”乃至“知识沟”的对策

许多学者认为,在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缩小社会的“信息沟 乃至“知沟”至少在两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是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者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二是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

推荐第5篇:浅析我市减免税政策的社会效应

浅析我市减免税政策的社会效应

作者: 刘娟萍 日期: 2013-02-19 字体: 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摘要】 减免税政策,是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一个重要内容,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是为了解决按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时所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结合我市2011年度减免税的操作和效果,从正面、负面影响分析我市执行减免税政策的多方效应,分析有效利用好税收减免政策、发挥减免税政策对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增加地方经济活力的良好社会效应。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税收政策 社会稳定 苏区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构建地方税收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而减免税政策,则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一个重要内容,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是为了解决按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时所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同时也是税收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从局部和短期来看,国家少收了税款;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有利于照顾到纳税人的负担水平,有利于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对于我市而言,今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市涉及的减免税项目类型将更多、更广。所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市的减免税政策情况,有效利用好税收减免政策,发挥减免税政策的最大效应,这对有力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增加地方经济活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显得尤为重要。

一、2011年我市减免税的总体情况

2011年度,我市共有纳税登记户数126207户,其中有减免涉税事项的纳税户数为68575户(人),占总户数的54.3%;减免总额118510万元,占2011年度地方税收835083万元的14.2%。其中:企业登记户数23801户,享有减免户数1352户,占企业登记户数5.68%,减免金额93090万元,占减免总额的78.55%;个体登记户数102406户,享有减免户数67223户,占个体登记户数65.6%,减免金额25420万

元,占减免总额的21.4%。

二、减免税政策对地方经济和税收的正面影响。

(一)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经济是以内资经济占绝对主体的经济体系,2011年度来源于内资企业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总额的87%以上情况,而内资企业的减免额也占减免总额的78%以上。作为内资经济占绝对主体的地区.我市经济结构与享受国家减免税政策种类多和范围广的特点基本上是相适应

的。

(二)征前减免提高纳税人资金使用效率。征前减免较之于退库减免可以缩短税款的周转时间,有利于企业及时利用和合理安排资金,2011年度我市征前减免税118414万元,占减免总额的99.9%,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社会稳定。2011年度我市继续严格落实下岗再就业政策、提高营业税起征点政策、提高个税扣除额等减税惠民政策,共对188023户(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减税地方税收15311万元。这些政策由于受益面广、受益直接、受益公平的特点,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扶持了社会弱势群体,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

三、减免税政策对地方经济和税收的负面影响。

(一)有的减免税政策的期待值和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会相应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用以发展民生、造福百姓,但是实效效果和初衷却相差甚远。如目前教育和医疗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国家也对学校和医疗机构制定了很多诸多的减免税政策,扶持其发展。但是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方面名校、名医院享受税收减免税较多,优惠较多。另一方面广大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教学资源都欠缺,享受的税收优惠少,连运转都困难。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大城市资源浪费过多,小地方特别是偏远地方资源欠缺,无法保证百姓正常的教育医疗需求。

(二)有的减免税政策在具体内容上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政策失位和执行失位。一是政策软化。现行减免税规定多表现为一系列临时性通知、补充规定。有的减免频繁,层次过多,稳定性不强、透明度不高,税务执法人员难以适应,纳税人也无法遵从。二是执行 “偏差”。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在纳税人的界定上存在漏洞。税务机关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部分纳税人借下岗职工之名,行合理避税之实,存在免税户将发票违章转借给非免税户的偷税现象,严重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

(三)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一些漏洞,致使在执行的过程中让基层无所适从。如对下岗再就业政策,由于对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缺乏应有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扶持弱势群体的职能作用,还有对开业资金来源没有严格审核过程。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被投资方利用合理避税,政策难以真正惠及下岗失业人员,应当考虑经营规模而给

予区别对待。

四、对提高减免税政策社会效应的思考和建议

要正确认识减免税的功效,赋予其准确的定位,积极培育规范的税收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减免税对经济的正面效应,有效减少其负面效应,达成实现良性减免税的目标。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税收氛围。要转变对税收减免政策的依赖性,当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时或某项事业发展需要扶持时,不要一味只想到靠减免税去帮助。要注意维护税收制度的规范性,尽量减少各减免税措施和变相减免,要把过去过于依靠减免税吸引投资的做法,转变为通过提高整个投资整体环境来吸引投资。要强调依法纳税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偷税逃税是违法犯罪行为。突出税法的严肃性,要突出“严管重罚”的思想,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尤其是利用或假借减免税之名行偷

逃税之实的犯罪行为,培育良好的纳税氛围。

(二)健全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利用减免税政策来偷逃税的行为。通过严查重罚,增强税收执法的威慑力,改善税收执法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有序运行。要严格税收管理权限,正确执行减免税政策,严防随意调整和扩大减免税范围,不准越权办理减免税。要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严格执法、准确执法、规范执法,保证减

免税政策落实到位,管理到位。

(三)严格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做好事后监督工作。对减免税政策不能一劳永逸或放之任之,要大力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了解和监督纳税人是否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真正使用好减免税。对减免不符合规定的纳税人,要坚决取消,要切实加强对减免税明细数据分析管理利用工作,逐步实现减免税数据信息的系统化和精细化,积极开展一系列综合和专题政策效应的量化分析,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及税收征管、稽查工作的不断加强提供全面的、有价值的减免税信息和分析资料。

(作者单位:市局计财科)

推荐第6篇:在商品经济下的发展及社会效应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演讲业最发达的国家,每年仅“直接演讲业”的产值就高达二十几亿美元,可见其演讲商品化的发展程度。我国的演讲活动虽然并未形成一种产业,也尚未出现职业演讲家,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演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具体如下:

一、商品经济意识的介入客观地说,在商品经济意识的作用下,今天的人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促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演讲者,重新以商品经济的眼光观察社会、透视人生、辨析复杂的人际关系,阐发深刻的思想哲理,以把握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

“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竞争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优胜劣汰中,每个有识之士都会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然而人才何在?在于发现、寻找,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自我推销。”

这是陈驹在题为《时代需要推销你自己》的演讲中说的一段话。演讲者以充满商品意识和竞争观念的“推销”一词立论,深入阐述了在人才竞争中勇于“自我推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们翻阅报刊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诸如《市场——一所新大学》《幸福未涨价》一类的演讲题目。由此可见,商品经济意识的介入,使演讲这一现实活动,体现出了多么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商品经济活动的介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无论是商品广告、市场营销,还是商贸洽谈、交易论辩,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演讲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手段,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无庸置疑,正是一些商品经济活动的广泛参预,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片独具魅力的风景所在。例如:

“恩格斯说过这么一段话:‘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乐、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所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公司经营从根本上是服务于顾客,但绝不能以‘庸人’暗中所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来迎合与满足之,用这种方式赚来的钱也必然是肮脏与不洁的,因为它损害了人类至高无上的尊严!”

这是胡平在公司开业典礼上以《商道与尊严》为题发表的一段演讲。演讲者引述恩格斯的言论,旗帜鲜明地鞭挞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损害人类尊严的“一切龌龊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给人以强烈的警示。这类商品经济活动的广泛参预对演讲业的发展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商品经济语汇的介入演讲是一种语言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传播商品经济信息的语汇已介入到各种商务演讲中来了。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经济交流不断扩大与深入,许多体现现代商品经济色彩的外来语汇也被大量地吸收过来,并派生出各式各样的新语汇,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交际语言的实用性与表现力。这种符合语言发展客观规律的文化现象,也就成了演讲业发展的一个强力推动剂。例如:“在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着生产建设资金投入短缺问题的同时,消费品的生产量和进口量的强势增长却偏偏要处处挤投资,争原料,抢能源,占市场,形成难以抑制的、居高不下的膨胀刚性,而这又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初始阶段的大忌。难怪一些海外朋友曾不客气地指出:国内的进口狂热和超前消费简直就是‘破产行为’!”

这是史策在题为《快从集团消费中警醒》演讲中的一段话。演讲者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矛盾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集团消费”的严重危害。语势强烈的表达中融入了不少经济语汇,鲜明地体现了具有时代信息的语言特色。

四、新形势下演讲的社会效应那么,新形势下演讲的这种新的发展态势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社会效应呢?

(一)交际效应。演讲是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活动。它采取商业性实践活动方式的意义,不仅反映在扩展的交际领域上,而且表现在获取的交际效应上。不管是开业庆典、公益赞助,还是商务宴请、经贸馈赠,演讲者的致辞都将产生特定的社会交际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又能够增强社会效益。

(二)广告效应。演讲是一种公开性的现实活动。它势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发挥作用。强烈的广告效应,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竞选、应聘、营销、义卖等社会活动中,人们就是充分利用了演讲的广告效应,为自己或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的。这不仅可以向社会展示个人的才智,而且能够为群体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不要采集我的

(三)信息效应。演讲是一种交流性的信息活动。它的社会作用的增强,适应了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演讲的商业性实践活动中,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就成了演讲者语言表达的动因和现场交流的实效。正因为这种信息效应体现了演讲的巨大优势,所以,这种优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四)价值效应。演讲是一种功利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讲者运用演讲的方式,向听众传播思想、学识、经验、技术等等,其目的就是促使听众提高认识,努力行动,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就是演讲的价值效应。目前,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听取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演讲和成功企业家的事迹演讲报告,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实践表明,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已经开始采取商品式价值实现手段,因为这不仅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也是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们相信,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势必为我国演讲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只要我们用社会主义经济观和价值观引导这种走势健康发展,那么,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演讲事业,前程一片辉煌! 

推荐第7篇:浅谈律师参与政府信访的社会效应

浅谈律师参与政府信访的社会效应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历来是各级政府一项重要而又十分棘手的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不可遇见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大量的涉法类信访事项更是屡见不鲜。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与信访部门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律师参与信访接待机制,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政府信访工作。我市律师在市司法局的组织下着重参与市领导的信访接待,已接待信访群众773批,30000多人次,向有关部门和信访人提供法律意见或建议500多件,解决疑难信访多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促进效应

律师介入信访接待,积极参与信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优势,向信访人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把政府的声音用专业的语言传达给信访群众,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反馈给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律师的专业优势、法言法语成了沟通信访群众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无形中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自学性。

信访工作面对的经常是一些对政策和法律一知半解的群众,而随着新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信访或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解答涉法问题很吃力,而在律师的引导下,许多问题的解决更加规范和专业,政府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运用会更加自觉和透明,依法行政得到加强,矛盾就比较容易化解。这样,在接待上访群众时,由政府信访工作人员解答政策方面的问题,由律师解答涉法方面的问题,这既提高了政府信访工作的效率,使信访工作中大部分涉法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避免了重复上访;同时律师通过参与信访接待,既可以设身处地向群众宣讲法律,指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又同时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让他们学会更多地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难题。比如,在解决一些疑难信访问题时,如何娴熟地运用信访听证程序,通过对各方证据、证人证言的质证、分析,法规的应用来使信访当事人口服心服的接受,信访部门的解决方案,切实解决问题,就必须在有经验的律师指导下,运用专业化手段,进行规范的运作。这个过程中,律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使政府信访工作还将一些重要信息及时向政府信访部门报告,为信访部门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及时解决信访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相关的司法建议,进一步促进了信访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群众依靠法律的救济效应

从我市律师参与信访的实践来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另一个重要社会效应就是解决普通群众畏法、避法的心理。本来很多问题通过司法途径就可以解决,甚至只有通过司法途径才能解决的,但他们宁愿上访,也不愿寻求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解决问题,其中一个瓶颈就是他们不知道或不懂得通过司法途径就可以解决。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发挥律师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耐心细致地为信访群众解答有关涉法问题,使上访人明白自己所访的事情有无政策和法律依据,能否得到解决,从法律的角度对事件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对于需要通过诉讼、行政复议解决的信访案件,可帮助信访群众明确应找的部门以及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解决办法,引导他们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使当事人打消进一步采取过激行动的打算。同时对无理上访户、缠访户做好息诉息访工作;并且为符合条件的有特殊困难的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就能分流相当一部分涉及法律方面的纠纷,缓解上访人员和政府的对立情绪,防止过激行为,减轻政府的压力,对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2005年底,我市律师在陪同市领导接访过程中,接待了一位因铁路交通事故造成其丈夫死亡的上访妇女。这位妇女的丈夫通过铁路道口时,被飞驰而来的列车撞死,铁路部门认定这是一起路外伤亡事故,铁路方面没有任何责任,只能按照上世纪70年代铁道部的规定给予人道主义的300元钱50斤粮票的赔偿。这位妇女十分痛苦与愤怒,无法接受这样的赔偿,但又不知道究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就到处上访、诉苦,已经上访了半年之久。参与信访的律师认真听取了该妇女的陈述,详细研究了她提供的相关材料,告诉她这个事信访是不能解决的,但可以通过诉讼打官司来解决。并且根据案件当事人的情况,帮助她申请了法律援助。后来,这位中年妇女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通过诉讼讨回了公道,获得了23万元的人身赔偿。这位参与信访的律师自始自终参与了这个案件的援助,受到了当事人及信访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律师社会责任的强化效应

首先,律师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定纷止争。我们知道许多社会上的争议都是由于双方在不懂法律的情况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与人争利的过程。律师作为掌握法律的专家,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够做到定纷止争的目的,诉讼、调

解都是定纷止争的方式。其次,律师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救济穷困。对于穷困的当事人,律师有社会义务为他免费或者减低收费提供帮助。律师掌握法律知识是社会培养的结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穷困的当事人提供帮助,也是必需的。再次,律师的社会责任就是提高法律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度。这个参与度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也就是政府依

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一切事务的程度和水平;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的自觉程度以及对法律权威的认可程度。这是律师的一个重要社会责任。律师不应该让整个社会处在法盲的状态,只有在一个具有整体法律意识的社会,人民一旦碰到法律困难就会想起律师,这对律师业自身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在法盲充斥的社会,一般的案件会非常难办,政府或者有些单位对律师的调查不配合,律师执业环境就会十分恶劣。律师参与政府信访工作,给律师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律师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律师在这个平台上,宣传法律、扶弱救贫、宏扬正义,成为法律的化身,人民群众的依靠;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维护政策和法律的权威,规范政府行为,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助手;在这个平台上律师上传民情民生,下达政策法规,作为政府和信访群众的媒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平台上,律师化解矛盾,解决纷争,为民解难,为政府分忧,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总之,律师的社会责任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释放和加强的最佳平台。

虽然,律师参与信访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因为体制和其他原因所限,也存在着很多困惑。首先,经费短缺影响了接访效率和质量。律师事务所属于合伙制或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一切活动费用全靠律师个人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所得,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所产生的费用、应得到的报酬,目前未能落实,这种“无米之炊”的现状,影响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质量。其次,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没有专项编制、没有规范的制度。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作保障。

推荐第8篇:合同效应

合同效应

摘要 没有相应资质的机构不能承揽相应资质规定范围内的工程,而且在黑白合同被视为无效合同。

关键词 资质 合同效应 黑白合同

引言

在我国,对建筑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只有依法核准拥有从事建筑施工经营资格的企业法人,才有权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承包经营活动。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建筑企业的资质分类和分级标准进行了科学的设置。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五条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一

案例吕洪杰与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原告称,吕洪杰与被告所属的沈阳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沈阳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 。按沈阳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吕洪杰为原建民小区联建办承建综合楼的事实存在,但吕洪杰作为无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承建该项工程,双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确认为无效,造成本案纠纷,双方均有责任。鉴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结算。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虽不予认可,但税金、水、电费系属实际发生,理应由原告承担的款项,而以房屋及车

折款50万元原告已承认系折抵其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应视为建民小区联建办的投入,故以上款项合计为8,783,086.88元应为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的金额。综上,原建民小区联建办尚欠原告工程款852,901.12元应给付原告,并赔偿原告利息损失。因原建民小区联建办系被告开办并已撤销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临时机构,故对该笔债务应由被告承担。

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基本依据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同样也是衡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生效的基本标准。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生效对合同主体要求有具体规定,其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应具有承包工程的施工资质。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

(一)、

(二)项规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确认合同效力。根据《建筑法》,建筑企业应当按其资质能力从事承建的经营活动,超越本企业资质或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建筑企业名义的合同无效。很明显,上述案件中的建筑施工合同当然无效。

建筑工程施工领域还有一种常见现象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其概念应当定义为一种“交易现象”,频频发生的“黑白合同”现象争议的焦点是“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从合同法的原理出发,对“黑白合同”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发现,“黑白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1、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的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纠纷,如何定义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黑白合同”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过程中,业主与中标单位除了公开签订的施工合同外,还私下签订合同,这两份合同的标的物虽然完全一样,但在具

体的价款、酬金、履行期限和方式、工期、质量等实质内容方面则有较大差异。那份公开的、对外的、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按照招投标文件内容所签订的合同,对白合同具体的价款、酬金、履行期限和方式、工期、质量等实质性内容进行了更改,只为当事人所知并实际履行的合同,一般在内容和程序方面均有违法之处,即为黑合同。另一种观点认为黑白合同并非是一种具体的合同,而仅指一种建设工程领域的交易现象。即是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基于某种利益考虑(通常是为了规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实现交易目的),对同一合同标的物签订了价款存在明显差额或者履行方式存在差异的两份合同,其中一份作了登记、备案等公示,并通过承诺函等形式明确登记、备案的合同仅用于登记、备案而不作实际履行合同,另一份由当事人持有。其中备案、登记的合同称为“白合同”,仅由双方当事人持有的合同称为“黑合同”。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认为“黑白合同”指的是一种交易现象,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此种交易而产生了两份实质性内容迥异的“黑”、“白”合同,前者为当事人规避法律之用,不能见光,后者为应付行政机关审查,可公示于众。

2、建设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的效力

由于建筑市场供需比例失调、工程量成本计算依据不确定等复杂原因导致建筑工程领域“黑白合同”问题层出不穷。然而,这一现场对建设方和施工方都存在极大的交易风险,实践中建设方与施工方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甘愿冒着风险实施。其结果不仅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更由于纠纷的久诉不绝而造成工程款的一拖再拖损害了施工单位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是解决此类纠纷案件的关键。为了解决建筑工程领域“黑白合同”纠纷案件的工程款结算问题,2004年9月,最高法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这一规定被视作解决“黑白合同”问题的针对性条款,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解释》中对实践中的“黑白合同”的界定以及何为“合同实质性内容”没有做出解释,导致该条款在实践的运行中多遭诟病。正是由于《解释》中回避了“黑白合同”效力的界定问题,引发了学界对“黑白合同”效力的诸多争论。

一说认为“黑合同”属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是有效合同,“白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无效;一说认为“黑合同”违反了“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强制性条款,无效。“白合同”程序合法,且经过当地行政主管机关的备案,合法有效;另有观点认为“两种合同都有效”,当发生冲突时选择适用后签订的合同;最后一种观点否定了两种

合同的效力,认为“白合同”与“黑合同”同时无效。前者因不具备合同的成立要件之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未成立,既然未成立,更谈不上合同有效。后者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规避法律行为,当然无效。笔者同意第四种观点,即建筑工程“黑合同”和“白合同”都属无效合同。以下,将通过合同法的相关原理剖析“黑白合同”均无效的原因。

3、“合同的生效”原理与建筑工程施工“白合同”效力

建筑工程合同是合同法上规定的有名合同的一种,合同法对建筑工程合同的订立、生效做出了相应规定。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当然适用于建筑工程合同领域。

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必须遵照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原理。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通说认为必须包含以下几个要件:(1)当事人;(2)意思表示;(3)标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后,必须符合相应的生效要件方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其中,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之一。判断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需去除当事人表示不真实的情况,根据民法相关理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虚假表示;(2)伪装表示;(3)隐藏行为;(4)错误;(5)误传。“伪装表示又称通谋虚伪表示或假装行为,它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意的意思表示。”“关于伪装表示的效力,通说认为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所为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无效,但为保护交易安全,不得以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

4、“合同的变更”原理与建筑工程施工“黑合同”效力

合同的变更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在履行过程中协商一致对先前签订的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变更或者增加某些条款。合同变更之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通过两份合同来综合体现。《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认为建筑工程施工“黑合同”有效的观点显然引入了“合同的变更”理论,认为如果“黑合同”签订在“白合同”之后,前者是对后者条款的变更,当然有效。实践中,在建筑工程合同领域,合同变更的情形屡见不鲜。以建筑设计合同为例,设计变更几乎是行业内的惯例,发包方与设计方通常须签订另一份“合同”变更设计条款以满足现实需要。此在设计领域属合法行为。为何合法?正因其符合了“合同变更”的要求,属于当事人合法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法律可不必干涉。然而,再回过头来看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现象,根据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承诺函来看,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的合同仅是“黑合同”,“白合同”作登记、备案之用。由此可见,“黑白合同”现象并不属于“合同的变更”,不能适用“合同的变更”原理认定两份合同合法有效。

5、“合同的无效”原理导致的“黑白合同”法律后果

根据“合同的无效”理论,合同无效将导致自始无效,合同关系将不再存在,当事人不再享有和承担原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根据《合同法》

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对建筑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与处理做出了相关规定,第2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该《解释》第3条对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情形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参考文献[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2]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效力的合同法原理分析

[3]孟德斯鸠著.袁岳编译.论法的精神.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版.[4]何红锋主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例评析

[5]李斌.浅析建设工程施工领域中的黑白合同效力问题.经济与法.2010(2).

[6]汪少炎.阴阳合同.法槌.2006(8).

[7]侯凌冰.浅析“阴阳合同”.建筑与发展.2009(8).

[8]刘丽华.建筑工程“阴阳合同”法律适用研究.网络财富.2009(6).

[9]杨中杰.建设工程“阴阳合同”问题研究.中外建筑.2008(6).

推荐第9篇: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姆潘巴现象背后

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回答。可是,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发现这一错误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

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到老师那儿去向老师请教。老师却很轻易地说:“肯定是你搞错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气,又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还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 某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学校访问。姆潘巴就鼓足勇气向博士提出了他的问题。奥斯玻恩博士的回答说:“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保证等我一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就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博士的实验和姆潘巴说的一样。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姆潘巴现象”。40多年来,“姆潘巴现象”一直被人们当作真理认可到今天。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4年,上海向明中学一女生庾顺禧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在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庾顺禧和另外两名女生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淇淋等多种材料,采用先进的多点自动测温记录仪,在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的情况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误解的三种可能。 讲故事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也并不想论证姆潘巴现象是否存在,我们想要说的是存在于这个故事背后的东西:为什么一个不存在的现象竟然被人们作为真理认同了40多年,而没有人对它提出疑问?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结论是物理学家给出的,他是物理学家,结论肯定就是正确的。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就是光环效应在起作用。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感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和判断。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们之所以坚信姆潘巴现象存在,就是源于对专家的良好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才对姆潘巴现象的存在深信不疑。 情人眼里出西施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前,凯利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热情可亲,对乙班学生说演讲者不易接近。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演讲者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则对演讲者冷淡回避。同一个人做同样的演讲,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受凯利的引导后戴上了有色眼镜,使得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

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光环效应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光环效应”通俗化为“情人眼中出西施”,也就是说,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会把一切好的品质都赋予他,简直就是一好百好,他的东西、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也肯定都错不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处,有如乳酪”,想必就是用来形容这种行为的。

在现实生活中,光环效应随处可见。热恋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双方就会被理想化——姑娘变成了人间的仙女,小伙子变成了白马王子。此时,双方都变得完美无瑕,一切缺点都变成了优点:脸色苍白称“洁白无暇”,纤细瘦弱称“苗条匀称”,身体肥胖称“丰满健壮”,脸上黑痣称“美人痣”。难怪莎士比亚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

在教育活动中,光环效应也是很常见的。当老师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吹牛说大话是口才好,善于表现则是表演能力强,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给予最彻底的理解——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在社会上还流行这样一种论调,只要是权威人士的话就有说服力,比如:“国防研究所的某级军事评论家对伊拉克战争形势分析如下”,“据一流大学某某某教授说”,“据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某某学术杂志称”,“总经理好像也不反对这个计划”..

并且大多数人只要一听说是权威的论断,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或信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说法,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被说服了。难怪有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的×××家×××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 据说,航海家麦哲伦就曾利用光环效应获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帮助。哥伦布航海成功后,许多投机者或骗子也纷纷出入王宫以求得资助,致使国王对航海家的印象大打折扣。麦哲伦为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去觐见国王。帕雷伊洛还真给麦哲伦帮忙,他用地球仪作道具,向国王陈述了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及种种好处。卡洛尔罗斯国王最终被帕雷伊洛说服了,并给麦哲伦颁发了航海许可证。但当麦哲伦航海归来后,人们发现当时用来说服国王的数据存在许多偏差。可见,帕雷伊洛劝说国王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帕雷伊洛是一个地理学家,他对国王所说的是“专家的建议”,所以国王认定帕雷伊洛的劝说值得信赖。

另外,人们还会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拍广告片的总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

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那么,光环效应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 是人的感情倾向牵引出来的“光环效应”。人的感情倾向是很主观的,也是很武断的,它会毫不犹豫地牵引着你去着重认识事物的某个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侧面,并加以印证、放大。同样,对于那些与自己既定感情不相符合的方面,则会采取回避、虚化。这样就出现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以至于使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和第一印象去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 可见,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切不可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可凭一时的感觉下结论。 打造品牌,制造光环效应

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无法忘怀,时时刻刻都会想到它。即使它已不存在,人们也会回想起它的美丽。就像昙花虽然凋谢了,可是它的美丽却能够长时间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鸡冠花虽然生命长久,可是因为它太普通,人们就很少注意它。

在营销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学者罗伯特·希奥迪尼发表了这样的见解: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希奥迪尼的观点体现在经济学领域就是:知名品牌很自然地要被人们赋予光环,并因此吸引更多的资源——人才、资金、市场份额等等。驰名海内外的瓷都景德镇就曾凭借人们赋予它的光环——精美绝伦的瓷器和千年不衰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大量台商。台湾法蓝瓷、东秀陶瓷、华荣陶瓷等一批知名陶瓷企业纷纷落户景德镇,不仅为瓷都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

台商抢滩景德镇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了千年瓷都的品牌效应。 但是,制造品牌效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要力争使品牌与公司形象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效应叠加,共同提升。这一点宝洁公司就做得非常好。

有着166年历史的、在业界被尊称为“品牌教父”的宝洁公司,在推出新品牌时,非常善于利用光环效应。他们在初始阶段十分突出公司形象,以此带动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后再逐渐过渡到以传播品牌形象为主。而这个品牌的成功推出,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形象。

宝洁公司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品牌策略能达到三种效果: 突出品牌价值;强化品牌形象;树立权威性和影响力。

这一点在作为强势媒体的央视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央视之所以能推动品牌价值跳跃型增长,正是因为央视具有三个特殊性: 传递性、垄断性和权威性。

从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在现代商业社会,品牌效应尤为重要。2004年世界十大最有价值品牌在所有品牌中的比例不足3%,却占据总销量的50%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就像取之不尽的无限资源,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而光环效应正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基于光环效应的强大作用,今天中国企业家的共识是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产品。蒙牛集团创业之初,采用的就是先做品牌再做工厂的策略,短短5年,蒙牛集团超高速狂奔成为中国乳品业的领头羊,生动地诠释了品牌战略的高效。海尔以强势传播打造实力品牌的成功同样体现了品牌战略的成功。海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迈入全球500强行列。

光环效应不愧为一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的有效方法,会大大提高个人和企业为人处事的成功率。.. ⊙ 打造品牌的方法

* 门面装修,微笑服务,尽力在包装上满足消费者的爱美之心。 * 把高品位艺术与商品服务挂钩。

* 请名人做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以使消费者爱屋及乌。 * 通过各种途迳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 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 * 强化售后服务以使消费者对自己的商品有足够的信心。 * 用品牌核心价值指导企业的营销。

* 定位并全力宣扬品牌核心价值已成为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 * 通过企业理念、产品特点、品牌气质等丰富的品牌联想,让消费者认同。

* 通过深度沟通阐释核心价值让消费者感同身受。 * 优化品牌战略与品牌结构。

* 进行理性智慧的品牌延伸,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获取更大利润。 * 科学地管理并累积丰厚的品牌资产。 小心光环负效应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曾吃过光环效应的苦头。娜坦丽,被公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她的美丽让普希金疯狂地爱上了她。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结婚后,普希金发现娜坦丽虽然容貌美丽,但是却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每次当普希金把自己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不耐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相反,她却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玩,参加晚会、舞会。普希金为了娜坦丽抛弃了诗歌创作,还弄得债台高筑,甚至还为了她和别人决斗而牺牲了生命。

普希金的故事启迪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应该警惕光环效应,千万不能让“一俊遮百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和理智。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这就势必会存在其固有的错误:

* 只抓事物的个别特征,以点代面,以个别推及一般,实际上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

* 硬把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并得出不科学的结论。

* 存在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

* 既然有错误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光环效应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认知障碍,在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方面,往往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片面地给出某人如何如何的评价。这是不公平的,于人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一个明智的管理者,对人对事都应保持平常心,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一个适当定位,从而切实防止思维误区的出现。其次,对事前得到的各种信息,管理者需作理性分析,不可偏听偏信,轻易下结论,需要在过程中慢慢了解,以避免光环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 另外,光环越是耀眼就越可能处在目光的焦点和舆论的中心。一旦出一点差错,引起的关注与没有名气的人或事相比,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验证了中国那句老话“树大招风”。

近期以来,发生在洋名牌身上的健康事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就是光环负效应发生的作用。不管是肯德基快餐中的苏丹红,还是高露洁牙膏中的致癌成分,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广泛质疑,甚至还上升到了道德品质等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塑造得完美无暇,而后来出现的“光环负效应”就像一张白纸上点一个黑点,其醒目程度可想而知。

教育过程中的“光环负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不仅仅是教师心理上的一种偏见,而且会阻碍教育过程的良好发展。比如,对学生做出的错误判断,其结果轻则造成师生心理融洽的障碍,重则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在执著地追求光环效应正面影响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因为,笼罩在光环之下的人或事物,一旦有问题,引起的后果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核心理念: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感觉,印象深刻、突出,会影响对事物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认识和判断。 应用要诀:抓住本质,客观评价;利用优势,扩大影响。 应用领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经营管理。

推荐第10篇: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

(1)由来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2)启示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各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摒弃消极暗示。

当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防止因为暗示而导致他人心理甚至行为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例如在心理诊所里,催眠医疗师拿起一颗水晶球来吸引被催眠者的注意力,

并慢慢地说:“你开始睡吧!”经过反复暗示,被催眠者闭上眼睛,逐渐进入昏睡状态。昏睡者并非真正的睡着了,仍然保持一点清醒,来接受催眠者的暗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对F1赛车手进行催眠暗示,将比赛的实际路线与技巧在催眠中让车手暗示自己,例如在弯道控制方向,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结果大幅度提高了车手的成绩。

(2)案例

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读过心理学,也说不出“暗示效应”的专业术语,但他们却会运用暗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生活真实。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自觉或者不自觉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第11篇:暗示效应

什么是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编辑]

如何利用暗示效应进行心理调节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各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摒弃消极暗示。

当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防止因为暗示而导致他人心理甚至行为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例如在心理诊所里,催眠医疗师拿起一颗水晶球来吸引被催眠者的注意力,并慢慢地说:“你开始睡吧!”经过反复暗示,被催眠者闭上眼睛,逐渐进入昏睡状态。昏睡者并非真正的睡着了,仍然保持一点清醒,来接受催眠者的暗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对F1赛车手进行催眠暗示,将比赛的实际路线与技巧在催眠中让车手暗示自己,例如在弯道控制方向,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结果大幅度提高了车手的成绩。

第12篇: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

定义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简介

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诚然,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我们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及至贪得无厌的奢求,必须加以节制。如果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的话,过度地放纵奢侈,没能培养俭仆的生活习惯,必然会使自古“富不过三代”之说就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情况。

西方一些成功企业家虽家境富裕,但依然对子女要求极严,从不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甚至寒暑假还让孩子四处打工。这些成功企业家并不是苛求子女能为自己多赚一点钱,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懂得俭仆和自立。

这一点在比尔·盖茨的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个人资产总额达460亿美元。但是他在巴黎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将要把自己的巨额遗产返还给社会,用于慈善事业,而只给三个子女继承区区几百万美金。

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始于1993年秋天。当时,他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梅琳达等人到非洲旅游,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激起盖茨心灵的震颤。盖茨感慨之余,建立了9400万美元的基金会。

2000年1月,盖茨将原先的两个基金会合并,组成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由父亲老盖茨统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总额高达240亿美元。老盖茨说,他的退休生活其乐无穷。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挥霍”儿子赚来的财富上,把这些钱拿来捐赠给全球各地的医疗和教育计划。

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比尔?盖茨称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领域还存在着的很多不平等现象。因此,决定将自己的财产用于解除这样的不平等上。他还希望其他有钱人也能够将自己的财产回归社会、用于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从社会的角度业说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能放任棘轮效应任意发挥作用,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有一位作家曾经把那些过度使用资源的人类个体比作癌细胞――

“我们常以为癌细胞是不健康的细胞,其实不然,癌细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别的细胞虽然会分裂,但分裂会有止境。癌细胞的分裂永远不会停止。不断的分裂需要养分,但是人的养分有限,癌细胞的不断分裂最后将其它正常细胞的养分吸取得一乾二净。

……因为太健康,所以我们吃得多。因为有钱,所以我们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这么多资源,我们用得多,其它人类就倒霉了。

百分之八十的资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类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这样地吃远洋的鱼,全地球海里的鱼只够我们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一样地享受,地球上的资源能撑多久?”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考察

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悖论,那就是:虽然癌细胞无论对人体还是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在我们的身边却到处充斥着一种尊崇“癌细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细胞一样进行次数有限的成长者,即使周围养分充足,仍会彼此联络,以决定是否自我限制。这些人被我们视为是一些无能无为的“弱者”,而那些与此相对的所谓“强者”,却像癌细胞一样缺乏正常细胞具有的抑制机制,会不顾周遭环境,无止尽的扩张和成长。他们一有机会就会脱离原有的环境,移转到其它地方发展新天地,他们挥霍着人类社会大部分的资源营养,并且一有机会就会攻击那些对社会进行必要调整的活动。

这样的“强者”中,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之中,却被尊为时代的英雄,最可悲的是,人们尊崇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却是因为他们一掷千金的豪气、穷奢极侈的挥霍…… 研究棘轮效应的负面作用,可以尽可能降低我们这个世界上“癌细胞”的数量,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也更加稳定地发展。 警惕物价上涨棘轮效应

由于和民生息息相关,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政府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刺激生产和增加供应,以期平抑物价,相信食品价格会在不久的时间内回落。

但是仍然要警惕食品价格上涨的\"棘轮效应\"。狭义的棘轮效应是指即使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消费习惯也不会随之下降。即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广义的棘轮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不可逆性,就像前进中的\"棘轮\"一样很难逆转。

到时候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猪肉禽蛋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了,但是相应的制成品如牛肉拉面、肯德基、方便面以及饭店的价格不会相应地下降。

这也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在居民的生活中,这种\"能上不能下\"的事件出现过多次,比如最近的一次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出租车打车价格的上涨,广州增加了一元钱的特别附加费,北京则将每公里的单价从1.2元和1.6元统一为2元/公里。但是在之后的国际油价下调过程中,这些价格并没有相应下调。

实际上,保持适度的通胀水平是一个经济体保持健康发展的标志,比如香港,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由于这种\"棘轮效应\",物价水平也上升到了一碗面几十元的水准。但是这并没有引发社会问题,原因是人均居民收入同样获得了惊人的增长。

因此,更好的解决方法在于增加居民的收入,用疏导的方式来化解物价上涨的影响,对于居民来说,相对负担并没有增加,对于养殖户来说也有利可图。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棘轮效应

一、引论

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s)一词最初来自对苏联式计划经济制度的研究。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不断调整,好的表现反而由此受到惩罚(因此,聪明的经理用隐瞒生产能力来对付计划当局)。这种标准随业绩上升的趋向被称为“棘轮效应”。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经济、管理领域,当然也存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下面,我们主要研究一下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棘轮效应及其对策。

二、产生的原因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评价开发人员的业绩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项目经理总是希望评价标准尽可能客观一些,因为评价标准越客观,对开发人员的努力水平的推断越准确,激励效果越明显。由于软件项目开发本身的信息不对称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项目经理对开发人员的评价标准是逐渐完善的。即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是将开发人员过去的业绩作为评价标准,并以此制定新的工作计划。然而,开发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努力程度也高低不一。比如说,有一个开发人员能力水平高或努力工作,提前完成了项目经理分配给他的任务;而另一个开发人员能力水平低或工作偷懒,结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那么,项目经理有可能认为前者的工作量小,需要提高工作量;后者的工作量大,需要减少工作量。这时,“棘轮效应”出现了:作为理性的高水平或努力工作的开发人员,是不会选择继续努力工作的,因为他们清楚,越努力项目经理评价他的业绩标准越高,自身利益损失越大。

三、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简要描述一下“棘轮效应”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的合作具有长期性。在临时性的小型软件项目组中,由于开发周期很短,工作量小,开发人员的努力程度或水平差异没有明显的区别,项目经理也没有开发人员过去的业绩作为参考来评价其现在的业绩。或者在大型软件项目中,由于不同的技术支持需要,项目组常常从不同部门借调人员加入(完成工作后借调人员回原部门)。这部分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过去的业绩也不为项目经理所了解。在类似的情形下,“棘轮效应”是不会发生的。

第二,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棘轮效应”发生的关键在于项目经理对如何看待开发人员的业绩,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又在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项目经理想建立一个客观的评价业绩标准,但他不知道开发人员各自的真实水平和努力程度;项目组成员清楚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状况,但很难让项目经理相信他所拥有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是所有成员中最大的(因为项目经理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评价标准是客观公正的)。

第三,开发人员是“理性人”。所谓“理性人”,是指能充分理解自身利益所在,并能采取正确对策去最大化谋取自身利益的人。如果“理性人”的假设不成立,软件开发人员即使知道努力工作的后果是项目经理提高其业绩评价标准,他仍然会继续努力工作。此时,不存在“棘轮效应”。

四、相应的对策

1.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我们可以在这里引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它不是简单地对每位开发人员完成一项任务作出时间上的统计,而是把一项任务分解成各种基本的步骤,并作测试,然后根据其合理性,重新进行安排,以寻求最佳开发方式。采用工时研究的好处是,通过任务的分解,去掉无用的步骤,可以对高水平的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基本步骤进行观察,并记录下完成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在所记录的时间上,再加上不可避免的耽搁和停顿所需的百分比,所得到的时间就是完成这个基本步骤的标准时间。项目经理可以以此作为评价开发人员业绩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开发人员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承认,“棘轮效应”也就不会发生了。当然,由于软件开发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这个标准不可能是精确的,开发工具的选取、开发环境的好坏、业务需求的清晰与否、软件质量的高低,等等,都可能改变标准时间的结果。

2.加强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加强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的沟通是克服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任何高明的项目经理都难以客观评价开发人员的业绩。我们建议,除了在开发实践中自发的交流,项目经理还应有意识地抽取一定时间,召集开发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开发计划;开发人员应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工作,实现开发过程文档化,并提交项目经理,使其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沟通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沟通的效率,只沟通必要的信息;排除个人之间的成见;改善沟通环境,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沟通之后,对沟通进行追踪,了解执行情况。

3.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虽然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之间长期合作关系是“棘轮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种长期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能弱化“棘轮效应”。在长期合作关系下,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都有足够的耐心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根据大数定理,开发过程中的外生不确定性可以剔除,项目经理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信息中推断开发人员的努力水平和能力高低,开发人员不可能用偷懒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长期合作关系以保险的方式克服了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双方的风险,通过长期的合作,双方了解加深,项目经理不会坚持给努力工作或高水平的开发人员制定高标准(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工作偷懒或低水平的开发人员也不可能永远滥竽充数。因此,在长期合作的项目组中,初期可能存在“棘轮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棘轮效应”将逐渐淡出。

4.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

消除“棘轮效应”的另一个途径是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让所有开发人员都有积极性努力工作。莱瑟尔(Lazear,1979)证明,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工龄工资”制度可以遏制员工的偷懒行为。直观地讲,在工作的早期阶段支付的工资低于边际生产率,二者的差额等于一种“保证金”;当被发现偷懒时,偷懒者被开除,损失了保证金;因此,偷懒的成本增加,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当一个项目中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努力工作时,所作出的成果分别反应了他们的真实状况,项目经理也比较容易从获得的这些信息中制定业绩评价标准。

5.引入相对业绩比较

另一个办法是使用他人的业绩,使开发人员业绩评价标准的建立不仅依赖于自己而且依赖于其他开发人员的业绩。即引入“相对业绩比较”。通过比较开发人员相互之间的业绩,反应出一定程度的各自努力水平,为制定相应的业绩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注意,“相对业绩比较”只适用于开发人员业绩相关的情况,此时它可以剔除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项目经理对开发人员努力水平的判断更为准确,既降低风险成本,又强化激励机制。在开发人员的业绩不相关时,参考价值不大,容易诱发项目经理的错误判断。

6.确保充足的统计量作为参考

在建立客观的业绩评价标准时,保证充足的统计量作为参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标准的准确性。 数据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是为制定标准临时杜撰的;其次也可以来自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之间的讨论总结;以及借鉴其他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做好统计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员要有良好的软件工程意识,理解做数据统计的意义;项目经理要鼓励并时刻督促开发人员完成这项工作,同时加强检查。

7.强调项目的整体利益

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对策,都是从“理性人”的角度考虑的。现实中,人还有“道德”的一面,即所谓“道德人”。“道德人”是把项目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即使明知努力工作会导致业绩评价标准提高的后果,只要对项目整体利益有益,他仍然会努力工作。因此,在一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注重培养开发人员的团队意识,要树立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如果所有的开发人员都是“道德人”,每个人都自觉努力工作,显然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存在“棘轮效应”。

五、小结

上面,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棘轮效应”。在软件开发中,项目需求方与项目承包方、部门主管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软件维护人员等等,都存在着“棘轮效应”。我们应该根据软件开发中各个领域的特点,研究出相应地管理方法,弱化“棘轮效应”。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七点对策,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国企亏损上千亿背后的“棘轮效应”2006年3月25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而从今年1至2月份数据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26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一句话:国企亏大了!

那么庞大的国企,一年弄到头,结果还是这个样子,看着都让人心里难受。从直接的原因看,产能过剩、缺乏核心竞争技术是国企亏损的重要原因:“缺乏核心竞争技术”的情形已经众所周知了,所以我国正拼命倡导“自主创新”;“产能过剩”体现在钢铁、电解铝等诸多投资过快增长的行业,这个我们耳朵也听出老茧了;可是蒸蒸日上的汽车行业,现在也产能过剩了:3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说,国务院已通知“刹车”汽车产业;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十一五”末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还多——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天文数字!

国务院也真够累的。这只有形的手,不停地指挥着给那个提速,比如要加快“自主创新”;又不停地指挥着让那个刹车,比如汽车业就甭投资了。可奇怪的是,任你弄得如何的累,国企总像扶不起的阿斗,景况是“处处亏损处处损”,日子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多少资源被计划的手配置在国企上?比如银行的贷款,总是先去填埋国企的无底洞,到最后弄成了“坏账”,在某个角落坏坏地瞧着你,让你一点脾气也没有。

国企亏损,大抵是进入了“棘轮效应”的怪圈,弄不好就是“不归路”。“棘轮效应”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最初就是对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研究的一个结果;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生产指标总是只上不下,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广义的“棘轮效应”,就是经济活动中某种行为惯性趋势的不可逆。国企正在处处体现“棘轮效应”,比如许多国企管理层薪酬畸高,只升不降,而且越来越高;比如国企腐败案越来越多,只增不减,成为了“内鬼”们潇洒犯罪的“重灾区”;比如国企改制使国资哗哗流失如不装阀门的自来水,甚至好一点的国企海外上市也成了国资大流失的通道,“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就指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估计不少于600亿美元”(3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宏观层面看,国企亏损也已然进入“棘轮效应”状态,被“棘轮”咬住后,国企成了一路亏下去的宝贝疙瘩;而更可怕的是,作为宝贝疙瘩的“宝贝”状态也有了“棘轮效应”,不管亏损得如何让人柔肠寸断,也要一直“宝贝”下去不回头。

国企无效益,原因在体制。国企的本质,还是“计划”二字,它是计划经济的产儿,即使用“宏观调控”四个字也难以取代“计划”二字的实质;一时发通知“提速”,一时发通知“刹车”,说穿了还是“有形的手”所使用的手段;如此这般,国企即使始终处于垄断保护的安乐窝里,也没有被计划调控好的可能,难以摆脱亏损的“棘轮效应”。其实,其他非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缺核心技术”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见得亏损这么大?世界经济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了: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才是现代经济的繁荣引擎。

国企亏得不轻,如何才能翻身?我们究竟要拿亏损上千亿的国企怎么办?仅仅在中观微观层面折腾所谓的“改革”是没什么终极效果的,我们必须回归最简单的常识,那就是在宏观层面“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且是“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不仅不动摇,还要大大加快脚步,让国企脱胎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否则,“棘轮效应”中的国企将永远让人郁闷下去。远离“棘轮效应”“棘轮效应”一词最初来自对苏联式计划经济制度的研究。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不断调整,因此好的表现反而由此受到惩罚。这种期望或考核标准随业绩而上升的趋向被称为“棘轮效应”。

第一批试点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尘埃落定,从最后的结果反观整个过程,人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一种趋势的存在,那就是尽可能多的送股和支付现金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修正的方案容易通过,而态度强硬的则相反。这种思维如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不断膨胀,则很有可能在市场上形成“棘轮效应”:绩差公司都送那么多,绩优公司应该送更多。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棘轮效应”的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扼杀“金牛类”公司而客观上支持了“瘦狗类”公司,从而整体上会降低市场的投资质量、恶化投资环境。

为了防止上述不利于市场改革、有损于投资人利益的“棘轮效应”发生,当然需要不断强化中介机构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就是说,中介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倡导科学的市场价值评估体系,从更公平的角度维护流通股东利益。

应该注意到,只有区别对待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对价方案才是防止“棘轮效应”出现的有效手段。从第一批试点公司的情况看,投资者似乎更喜欢获得股票对价,这反映出我国投资者确实具有了相当高的投资倾向。但是,采用送股的方式必然会稀释原来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随之而来的是控制权的稳定性有可能受到威胁。

《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中,要保证国有资本的控制力”,这意味着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送股的对价支付方式空间非常有限。同时这些公司的行业特征使得在国家信用保证下,公司的整体风险会最低,而任何控制权的转移只能带来公司经营的动荡并无助于业绩的提升。正是由于控制权的稳定、国家信用的保证,持续获利的行业特征更能彻底地得到体现。事实上,投资价值的保证对流通股东而言,相当于在低风险情况下获得了相对的高收益。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应该尽可能的维护控制权的稳定,强迫这样的公司高比例送股,无异于杀鸡取卵。

但这并不是说要剥夺流通股东的对价获取权。非流通股东获得流通权的同时要给流通股东以相应的承诺,诸如减持价格、时间、二级市场价格稳定机制等等。而且,非流通股东还要从技术上、制度上将承诺具体化、可操作化,保证不因为管理人员、当事人变更或突发事件的出现而使流通股东利益受损。警惕巨额不良贷款问题的“棘轮效应” 我国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妨碍金融深化、拖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经历年处置,仍然有4.5万亿不良贷款亟待处置。这些不良贷款渗透在整个经济领域,形成原因复杂,集中沉淀了我国多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

不良贷款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其衍生的“棘轮效应”。广义的“棘轮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种行为惯性趋势的不可逆性。就像前进中的“棘轮”一样很难逆转。我国不良贷款问题的“棘轮效应”正在通过复制、传导、波及、扩散、感染和挤出机制,自动地放大自己,转嫁最终损失。

——复制效应。2000年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不良贷款余额为27439亿元。剥离13939亿元后,余额为13500亿元,但截止到2004初年按四级分类为16967亿元,增加了3467亿元;按五级分类则高达19880亿元,增加了6380亿元。由此可见,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仍然在惯性地催生不良贷款。这表明,国家采取剥离、注资、“双降”和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及“道德劝告”的成效并不明显。

——传递效应。由于隔离本身不能形成抑止创造不良贷款背后“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创造不良贷款的机制迅速传递到不良贷款剥离上。从2000年到2005年三次大规模的剥离都有趋同的特征:一是在呆滞类和可疑类中裹进事实呆账和事实损失类。财政部曾认为2000年剥离的不良贷款可回收4000亿元,由于呆滞贷款中事实呆账高达3987亿元,仅此一项就形成非处置损失1156.1亿元,不良贷款初始评估确值的安排也随之流于形式。随后的两次剥离,可疑类同样掺杂了大量的事实损失。二是从多层次的监管检查结果看,剥离前粗放处置,折分剥离、张冠李戴、擅自释放担保权、擅自出具破产意见、擅自豁免或打折、剥离期间放弃维权弄、重要凭证缺失、伪造或销毁凭证等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剥离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造成非处置损失,而且稀释了国家投入巨额清算资金的实效,增加了处置难度。“棘轮效应”在剥离过程中传导的原因是持续的宽容政策导致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和彻查问责。

——波及效应。通过剥离把形成巨额不良贷款责任事实上一笔勾销,带来的“豁免”惊喜,也鼓励了债务人转嫁债务危机的热情。债务人作为既得贷款受益人从中看到了新的免责机会。从理论上说,自1999年到2004年,企业和城镇居民的存款年均分别在以16.85%和13.78%的速度增长,偿债不是没有相应的支持空间,然而剥离前后,通过各种手段逃废债的现象则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据初步统计,2000年末,仅在工农中建交五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有32140户,占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

——示范效应。创造不良贷款机构的治理模式是伴随着不良贷款一道剥离的,当创造不良贷款银行的治理模式复制到处置不良资产机构时,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也必然就是处置不良资产出现问题的原因。国家审计署共抽查审计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5544亿元不良金融资产,共查处各类违规、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金额715.49亿元,问题发生率为12.9%但抽查的资产金额仅占四家公司处置金额的67.70%,仅占不良资产现持有额的17.63%。抽查的范围有限,基本没有涉及不正当行政干涉、债务人违约逃废债、法律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

——寻租效应。出现不良贷款 “棘轮效应”的动力源泉是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公理”——损失都是国家的,它原本就归无所属,所以,理性的经济人会积极地参与到“免费盛宴”中来,利用“游戏规则”缺陷寻租。剥离过程中的第一桶金寻租成功后,在既定政策引导下,不良贷款处置诉讼靠代理,尽职调查靠律师、资产转让靠拍卖行、定价靠评估现象实际上是对现行政策效果的折射。这种既增加处置成本,又孳生衍生风险的情况,在程序上是依法合规的。不仅如此,在“没有外资参与,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将不可想象”舆论诱导下,一些外商的投机行为也显现出来。据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末,资产管理公司总计转让给国外投资人825.27亿元不良资产,回收现金25.32亿元,其中向外资出售回收10.7亿元;合作处置396.88亿元,已回收14.63亿元,平均回收率仅为3%。这样的处置结果是,整体回收率远远低于20%的平均水平。

——挤出效应。巨额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指导政策的屡屡失误。处置不良贷款指导政策规定的时间期限和激励约束不当,同样是造成不良贷款回收率持续走低和专业化处置尽快终结的挤出效应。处置不良资产除了依靠企业内生的偿债能力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市场吸收能力。从历年不良资产转让情况看,市场年均形成的吸收能力,与期望的回收率大相径庭。这是“更加市场化”的必然结局。其结果是使不良更加不良、专业化处置被加快挤出。因为在规定的处置期限内和考核机制的鞭策下,资产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尽快把不良资产转让出手,可是,大量的债权转手到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后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了结,仍然处在悬浮状态。

——扩散效应。棘轮效应还加剧了处置不良资产的边缘化倾向。在美国模式的影响下,原本是简单的债务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了。通过让渡利润空间转让资产,总体上并不是提高了资产变现率,而是降低了资产变现率,增加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国家审计署的现场审计已经揭示出:大量的不良资产虚假评估贬值,暗箱操作贬值、内外勾结贬值,低价回购贬值。转移到非专业化社会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手上的债权,再通过极不规范的方式转手牟利而且避开了处置监管,这不但无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而且很大程度上给鲸吞国家利益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我国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还刚刚拉开序幕,如果不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良贷款衍生的棘轮效应问题,当向下调整的周期出现时,“棘轮效应”的累积能量就会破坏性地爆发。

第13篇:几种效应

鲶鱼效应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说的是飞将军李广一次夜里外出,猛见前方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李广大惊失色,吓出一身冷汗,随即引弓射虎。第二天早晨,当他们去寻找“死虎”时,发现卧在地上的不过是一块巨石。敢情是晚上看走眼了。再看那枝箭,箭镞竟然深深地埋进石头里。李广暗暗称奇,随即再引弓射石,无论使多大的劲,箭都再也射不进石头了。 人在 受到惊吓或精神高度紧张、亢奋时,会迸发出超常的能量。

医学界认为人们受到惊吓或刺激时,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能量和生存力。

人如此,动物亦如此。鲶鱼效应与李广射石异曲同工。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可见,沙丁鱼是受了外界刺激才保持了生机与活力。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许多人都知道草原狼的例子。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

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词语讲的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引进外国“鲶鱼”,对我国企业的成长壮大,未必是坏事。(门睿)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这种情况很普遍,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我在很多的时候,都在回忆过去干下的一些很令人遗憾的事情。我常常幻想能有部时间机器,能回到那个时候,改变当时的愚蠢做法。我总以为这样的话,我的生活轨迹会有个很大的不同。如果按照“蝴蝶效应”的理论,我在过去的时间,改变了曾经发生的事物,事情在最细微处得到了转折,我开始了我新的一段生活。但谁知道那段新的生活你又会怎么去掌控呢?结果还是会有各种苦恼,各种困惑。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简单的说,就是让富有者更加富有,让贫穷者更加贫穷。

《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段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我猜想那本书所将的应该是关于财富积累与贫富差距的问题。

然而仔细想想,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马太效应。 学习、感情、工作等等。

1.学习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特别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 当时,成绩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于是,好学生,差学生就这么被划定了界限。 好学生,听老师的话,凡事都会请示。 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

自此,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先进个人之类的荣誉统统被其收入囊中。 差生的定义之一就是成绩总在班中垫底,考试开红灯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老师的年终奖金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于是,老师看差生总是不那么顺眼。

一旦他做错事情总会横加指责,下课后也会将其留下来罚扫地。 成绩中等或者稍差一些的学生,无论你再怎么努力, 在老师的眼中始终只是进步,而永远达不到优秀。 各种奖励与荣誉称号,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

好学生总是不断拥有着更多的荣誉与成绩。 而差生也许会在退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感情

有人说,初中生高中生谈恋爱是早恋。

如今看来,我反而更羡慕那些在初中高中就手拉手,谈恋爱的孩子。 那是真的是纯粹的感情,没有太多的物质因素。

大家只是一丝秋波、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顿早饭,或许便能造就一份感情。 那种感情也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但却是真实而纯粹的。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之后,谈恋爱是一种潮流。

当大家都手牵手走在校园中时,你也会希望有个人能陪在身边。 大学时,学习并不忙碌,于是谈恋爱成了学习之余的消遣。

从\"一帮

一、一对红\"到联谊寝室,一次短暂的交流或许就能造就一份浪漫。学长们总会对学妹虎视眈眈,每次新生报到总会争先恐后地去做义工。 同年级的男生们更是发挥其\"距离近、易接近\"的优势,问女生抄抄笔记。 和三五个女生一起出去唱歌或者打80分,久而久之,日久生情。

可是,这样的日子好景不长,在一阵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后,大家就要面临毕业。

\"毕业之前说分手\"成了大学校园中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

社会上有太多的诱惑,如何选择,无所适从。 工作以后,选择未来的伴侣更讲究门当户对。 王子找灰姑娘的故事只是一个童话。

家庭、背景、学历等等,成了衡量婚姻的标准。 有钱人找有钱人,于是变得更加有钱。

没钱的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即使他们之间有一份真挚的感情。 女孩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有票子,如果没有,或许大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 所谓的爱情早已成了物质的副产品,可有可无。 于是,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3.工作

大学毕业找工作,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的人投了N份简历,依然一无所获。

有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有的人随便做了一份工作,然后不停地跳槽,仿佛成为了一种惯性。 很多人几经挣扎,最终在物质与诱惑面前选择了放弃爱情。 有的人家里有些背景,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生存与梦想,永远是两个对立面,很难调和。 如果面对这样的困境,你会如何选择?

选择梦想,也许意味着失去香甜的面包。 选择生存,你会发现自己活得并不快乐。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他答,\"或许,这是因为上帝觉得你应该接受考验,所以再给你一个机会。\" 于是,一切释然。

或许,生活就是如此,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感悟。 我很感谢上天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去争取那些我不曾拥有的东西。

凡有的,我会珍惜;没有的,我会努力争取。

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几种激励方式

钱为本式的激励

企业员工确实有对钱的需要,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的需求层次已不仅仅局限于拥有的金钱越多越好。有句民谚就反映了这种心声:人不能穷得只剩下钱。这说明,人除了有金钱的欲求外,还有更高的追求。企业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如若不能走出“以钱为本”的误区的话,结果一定会很惨。

二战后,日本百业待兴,到处呈现出破败的景象。经营造船业的石川岛公司也奄奄一息,前途未卜。1945年,土光敏夫50岁生日刚过,毅然出任石川岛公司总经理一职,亲朋好友无不愕然。

土光先在公司内部开始整顿,精简机构,重用人才,激发人们对工作的紧迫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其次,土光创办公司刊物《石川岛》,以使大家随时了解公司内外的最新情况,并让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每年新年过后第一天上班,土光便率领公司干部站在公司大门口逐一向员工们祝贺新年,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旗开得胜,把工作做得更好。土光主张人才横向大调动,不断调整,允许毛遂自荐,实行公开招聘,让人才流动各得其所,扬长避短。石川岛公司终于称雄世界。土光敏夫两次“受命于危难之际”,却又能扭转乾坤,其奥妙就在于走出了激励误区,正确地激励了人才。综观土光的激人、用人策略,也无非是一些“雕虫小技”,但他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激励策略,即使略施“雕虫小技”,也能动之以情,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与此相对照,我国企业的一些管理者却相形见绌,沉溺于激励的误区,对来自员工心理和精神上的阻力,则束手无策;热衷于“以钱为本”,缺乏凝聚力,看不到员工的智慧和力量,结果“钱”水不解“人”渴,员工精神不振,企业深深陷人积重难返的泥潭。所以,管理者必须走出“以钱为本”的激励误区,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重才轻德式的激励

企业管理常涉及“用人唯贤”的问题。用人唯贤实际上是一个选才的问题。只有选好才,才能激好才。德才兼备是选人的核心。对德才兼备的人进行激励才是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重才轻德”就是员工激励的误区,这种激励最终将有损于企业的利益。

所谓德,是指思想道德品质,主要是就政治素质而言的;所谓才,是指才能和智慧,主要是就业务素质而言。德才兼备,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即有较好的道德品质的修养;又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即具有较强的才干和专业知识的修养。重才轻德,可能使某些心术不正,颇有歪才的人得到重用,给企业带来损害。历史上,许多圣贤都十分强调“德”,大讲特讲仁、义、道德品质在治国中的决定性作用,大谈有才无德的危害。

祸国殃民的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正由于这种人往往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在考察和用人时,尤其要注重其德行。“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那么,为何宁可用愚人,也不用有才无德的小人呢?这就是司马光所说的:“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恶制之。”能力不济的愚人,即使想干坏事,量其也干不出什么大坏事来,充其量像小狗咬人一样,很容易就能制服他。但无德而有才者就不一样了,这种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可见,司马光是痛恶那些无德有才者的。

治国如此,治企业也是如此。无才有德者最多维持企业的现状,没有建功立业,而无德有才者则有可能使企业陷人万劫不复之地。可见,在企业的管理激励中,启用无德有才者得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用。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希望我们的管理者,不要因一念之差,而留一生之憾。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在谈到激励人才时指出人的品德其本身并不一定能成什么事,但是一个人品德方面如果有缺点,则足以败事。所以人在这一方面的缺点不能仅只视为绩效的限制。有这种缺点的人,应该没有资格被启用。杜拉克的话足以使现代管理者走出“重才轻德”的激励误区。

墨守成规式的激励

在企业员工激励中,管理者的墨守成规将使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一个墨守成规的企业,是无法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则,规则的制订,目的在使一些暖昧不明的事项,经过明确判断,定出共同的标准。因此,它是具有时间性的,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环境而订出来的,因而绝非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时代擅变,环境变迁时,规则必然也会跟着失去合理性或时间性。因此,如何使你的规定切合实际的需要,这是身为主管最重要的一环。否则,你正步入激励的误区。 获得最高成绩,则连长可获最高荣誉”。这项规定在当初制订时,可能基于某种因素,但在今日实施起来,则显然过于迂腐,因此才会产生无能长官接受褒奖的情形。连长无功而受禄,自然高兴,但是众多拼死拼活的官兵又怎能高兴呢?积极性的下降是必然的。

总之,一个管理者必须时时注意自己所订的规则,是否有不合情理之处,或不切实际的需要;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形,就应当拿出魄力,不畏艰难,不要墨守成规,确实地加以改革,这是千万不可忽略的。否则,必将陷入墨守成规的误区,激励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大锅饭式的激励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形成了“铁饭碗”、“大锅饭”的管理局面。只要是正式员工,不管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律按级按职发给工资与奖金。以为这样就能激励员工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其实事与愿违,企业员工越于越没有积极性,企业越办效益越差。

马太效应式的激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成功人士,头上都带有耀眼的光环。例如,某某企业的工程师,常被授予某某协会、学会会员或名誉主席,副主席等、某某大学的客座教授、什么当代最杰出的中青年专家等等头衔。同时,企业政府要奖给他金钱别墅、汽车等等。什么会议都要叫上他,让他享受副市级的待遇。这就是社会学中常称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使一个人得道,鸡犬升天,众亲光耀,同时他拥有和支配的资源极大丰富,简直可以随心所欲。

人们都羡慕马太效应,因为马太效应给他们以权、钱、势。但却不知马太效应的危害。马太效应给了你许多,却又向你索取了很多,特别是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国家某部级机关有一位学者,一开始她默默无闻,一心一意勤勤恳恳地干着科研工作,没有多大的成就。但终于有一天,她在科研上取得突破,一举成名,于是各种荣誉、物质奖励接踵而至,一时她成了知名的教授。国家又委以重任——局长。这下她更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了吧?但恰恰相反,她从此以后再无建树,郁闷不已。

分析原因,她是一个马太效应的受害者。成名以后,她必须到这到那参加许多无聊的会议,发表许多无用的讲话,参加一些庆典,看望一些同样是“受害者”的名人。

因而她再也没有充裕的时间搞科研,虽有钱、权却与科研无补。这样科研再无成就就不是奇怪的事了。 给予员工荣誉、地位、权力、金钱,本是想激励他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过多的荣誉、权位,确实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确实也想以优异的业绩回报企业。但是员工已身不由己了,他已没有作贡献的时间和精力了。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一旦陷人马太效应的激励误区,必将适得其反,深受其害。因而慎对马太效应是企业管理者的明智之举。

以职行赏式的激励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方法,应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这在前面激励原则一章已有论述。但是,企业管理者受传统激励观念的影响往往将激励与工作环境好坏、职务高低联系在一起。“爵以授功,职以授能”,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奖励军臣,按功劳大小定官爵高下,职务被赋予了荣誉性。长此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上逐渐形成了“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予禄”,“业绩辉煌,而名位随之”。这种观念影响是很深的。一般说来,奖励与工作环境好坏无多大的关系,工作条件恶劣,我们可以用津贴来补偿,未必非用奖励来表彰。而职务的高低与奖励更无内在的联系,同时也不应有联系。

但是,我们授予职务的依据,常常就是因为某人工作时间长,对社会有一定贡献,就照顾性地给予晋升职务的奖励,而不管他是否具备了履行该职务所必备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职务几乎成了一种荣誉的表现形式,而失去了它本身的责任性。这显然与职务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相背离,同时与奖励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

然而,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许多管理者仍在不辞辛劳地使用这一激励方法。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业务很感兴趣,这是他们的追求,然而待他们有所功绩后,企业主管为了激励他们,便提拔他们为某某经理,以此官位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这显然是一种以官位行赏的做法,结果当然像杨锡兰和张新玉一样,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

不授权式的激励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授权与分权。因为现代员工的能力越来越高,员工的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强,前者使得员工有能力胜任上级主管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后者使得员工乐于接受上级主管指派他们的任务。因而,不管管理者明白不明白,乐意不乐意,他们不得不面对授权与分权的趋势。

我们相信,每个人在要将自己日日从事的工作授权给他人接管时,总是会感到难以割舍;尤其是这项事业是自己首创的,更是视之如亲生子女,非亲自哺育难以放心。而事业和你的关系也正如父母与子女一般,是相互依赖的;即使你明知接掌自己事业的人是如何精明干练的人才,你心底总是有个声音在呐喊:“他不行,他不了解我的事业,也不明白我的方法。” 授权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做过老师的人都深有体会,一个不好的学生,当你让他负责做某件事时,他常常能做得很好,甚至会因为这件事的成功而影响他的一生。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也一样,无论你愿不愿意,舍不舍得,正如儿女势必有一天要离你而去一般,你也终有一天得将事业授予他人去掌管。你越是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到了这一天就越难放手,接手的人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授权时,最好是从开始就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培养接班人。起先,先授一部分职责,自己退居一边观察,适时地给予指导;这样将要比你到最后关头才把权责一股脑儿丢给别人好得多!同时,在这种授权与观察当中,我们自己的眼界也得以拓宽,能够发现平日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缺点,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所在。这样,你的高瞻远瞩,加上你接班人的顺利接任,将使整体事业更为一帆风顺。

一个组织越庞大,这种授权制度的确立就越是重要。你必须尽量减少管理工作当中的个人因素,而使一切制度化;要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感觉自己是遵守规章去做独立判断,而绝不是任人指使的“跑腿的”。要达到这种目的,势必要确实做到“充分授权、分层负责”;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职责,也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职权,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当管理者要询问一件关于制造方面的事,可以直接找负责制造的工人谈,而不会去找生产部主管谈,因为只有直接负责的人能真正为你解答,这便是充分授权的好处。否则,制造工人说他只是依令行事,生产主管也说自己是依令行事,结果你问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此企业岂有前途?

授权是激励员工的一个好方法,授权,是一个事业的成功之途。它使每个人感到受重视、被信任,进而使他们有责任心、有参与感,这样整个团体同心合作,人人都能发挥所长,组织才有新鲜的活力,事业方能蒸蒸日上。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想激励员工,但又不授权,这就走人了激励的误区之一。因而,21世纪的杰出领导者。管理者必定是一个高明的授权人,“充分授权”是领导群体的最佳手段。

过高期望式的激励

管理者对下属有期望时,下属就会干得特别起劲,这是因为受人拜托所引起的满足感。所谓人家对你有所期望亦即意味着人家拜托你的意思。管理者经常拜托下属,常说“我对你的将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或者“我对你很有信心,对你工作的成功也抱有很大的希望”。 适度地对员工加以期望是件好事,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如果超过其能力,加以过度的期望,那就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令人惶恐不安,甚至变得神经兮兮的,有时也会使他产生反抗的心理。这就使管理者陷入了激励的误区。 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存在这种错误的观点,即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因而成绩越大,殊不知,过度的压力会使得员工的业绩适得其反,压力大,即期望高;期望低,则压力小。

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 呼唤“东风效应”

“我这是怎么啦?脑子怎么如此不听使唤?!” 不少时候,我常常这样埋怨自己。

比如,有好几次,我在公共汽车里,或者在马路上,突然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我抬头一看,噢,这不是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朋友某某某吗?这时人之常情的反应,自然应当是回叫老同学、老朋友的尊姓大名: “某某某,原来是你啊!”奇怪的是,这个“某某某”,我心中明明感到是一清二楚的,几乎很快就能叫出来了,却偏偏就是转化不成具体的语言之符号。结果,我只好吐出一句;“你好!你好!”连“你”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还“好”什么呢?热情自然被打折扣,令人好不尴尬!

又如,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走笔到某一“地带”,突然被一个句子的选择难住了。于是我苦思冥想,哎,想着想着,那个句子的“形象”倒真的在脑海里出现了。但当提起笔来时,不知怎么的,这个“形象”明明已经到了笔尖,却偏偏写不到纸上。实在要教人“掷笔三叹”嗬! 再如,在工作中要酝酿一种设想时,一种构思几乎就出来了,可就是卡住了, “出”而不“来”。你说气恼不气恼! 诸如此类的情景,不知读者诸君是否也有经历过?但据我向一些同事、朋友征询,回答都几乎是异口同声的: “这种经历是常有的事,很叫人头疼。”不少同事、朋友还举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各个方面的渚如此类有趣而又费解的例子。

于是,这使我萌发了探寻其究竟、寻求其对策的兴趣。

感谢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系统论研究者,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思路。

我们不妨把上述所说的那种常常出现在问题就要解决时的现象,形容为“几几乎有了”、“已经到了舌尖儿上了”的状态。此时,我们似乎感到茅塞顿开,但又不确切知道该如何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形象地称之为解决问题的“先声”,“只闻其鸣响于有无之际而不降临。”这种现象简称为TOT(Tip Of the Tongue)。显然,当人们处于TOT状态时,欲行不能,欲罢不忍,也许有点象要打喷嚏前的样子,心里是颇为难受的。这种“TOT”状态的形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乃是一种“瓶颈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有的时候, “瓶颈效应”得到了克服,TOT状态很快从“几几乎有了”转向“有了”,从“就在舌尖上”转为“完全说出来了”,问题获得解决,创造趋于成功。有的时候,听任“瓶颈效应”起作用,TOT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由此看来,如何有效地消释有碍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瓶颈效应”,必然为每一个立志创造的社会角色捞演者所关注。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在这里, “东风效应”可以称得上是洽疗“瓶颈效应”的一剂良方。如果你在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效应”之阻碍的话,那么,就请你及时地去呼唤“东风效应”吧。《三国演义》中那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想必你是十分熟悉的。周瑜为了赤壁火攻,与曹操一决雌雄,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是,曹营依江北,吴军驻江南,欲用火攻,还缺少一个必要条件:东南风。如果没有东南风,就会象“瓶颈”一样卡住整个活动的进行,就会使周瑜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前功尽弃。为了消释这个“瓶颈效应”,使眼看就可以成功的计划及活动从TOT状态中突围而出,于是,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火借风威,风助火势,东吴大胜曹操。可见,在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诸葛亮“借”来东风,东吴是无法取胜的;东风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消释“瓶颈效应”的决定性作用。

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与曹操的胜负为什么最后取决于诸葛亮“借”来的东风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国研究系统论的一些专家,从系统功效的角度,对这次战役进行了考查分析。在这次战役的“借东风”事件之前,有蒋干中,孔明借箭,苦打黄盖,阐泽献诈,庞统授计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这次战役中各“要素子系统”,各自发挥其子系统功效,比如蒋干中计后,杀了蔡瑁、张允,使曹操失去了两个得力水军首领,为曹军训练水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仅仅靠这些尚不能取得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要取得最后胜利,还缺最后一个要素子系统一东风。正是因为东风这一要素加入在这一战争系统中,并与其他子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产生了新功效,消释了“瓶颈效应”,取得了决战的胜利。对此,有关专家称为系统功效的“东风效应”。就是说,由于新的要素子系统与其他要素子系统相互作用,该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能构成一个产生正功效的新的系统或者能改变原系统的系统功效。这便是“东风效应”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社会是一个系统,人也是一个系统。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个体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把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某一活动、某一行为看成是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总是由三大类的子系统构成的:要素子系统、一般子系统、多余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东风效应”就是要素子系统变化或新的要素子系统加入时,给大系统增加的正功效。

这就告诉我们,要呼唤来“东风效应”去消释“瓶颈效应”,就必须对我们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某一活动或某一行为系统,在出现TOT状态、被“瓶颈”卡住时,适时地加入新的要素子系统,从而给系统增加正功效,从“瓶颈效应”中脱颖而出。 那么,新的要素子系统”又是怎么得来的呢?天上掉不下来,地上冒不出来。虽然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所借的东风似乎是向老天爷之神灵祭来的,其实,只要稍作分析,如果诸葛亮没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大脑的思维活力,那是断断不可能“祭”到东风的。在这里,倒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句话可以给人以启发。那就是说,任何妙计良策的诞生,总是要借助于心之器官,有赖于大脑的思维能力。 “眉头一皱”,大脑的机器开动起来了,各种生长在知识和实践经验之事实基础上的联想,就会展开飞翔的翅膀,最终歇脚于最有价值的妙计良策之高山这是一种特殊心理现象。据心理学研究,创造活动往往失败于上千次的试验,却成功于一次的联想或启发。阿基米德从国王那里领受了测量真假皇冠的“课题”,长久想不出好方法来,有时几乎要想出来了,却又给某个“瓶颈”卡住了。后来洗澡的时候,却意外地从浴缸中得到了测量的方法,这个新的要素子系统一找到,就使课题研究活动之系统摆脱了“瓶颈效应”。显然,这是一种思维活动中的“顿悟”现象,是个体心理在情感方面的一种“移注”现象。如某一构思“障碍”而煞费苦心,仍百思不解,如“得来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还处于TOT状态,突然,联想力使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清晰的图象,就象一盏灯把黑暗完全照亮一样,“顿悟”和“移注”—就是这样爆发的。借用„句古诗来形容,真可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

“事实是死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说得好。因为,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和有限的,想象力则是运动的、开放的和无限的。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力就是“点金术”。因此,为了消释我们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某些“瓶颈效应”,当我们在呼唤“东风效应”、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时,应当重视思维的想象力。撒开联想之网,启动思维之钻机, “新的要素子系统”才会被你捕捉得到,才会被你开掘出来。

在这个方面,下面这些技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一是“扩大联系点”。即从时间上、—空间上相近,或形式上、内容上相似的事物和现象中进行联想,比如记不清楚某个数学公式了,你不妨先想想与之相近的数学原理、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想想它们在哪一个章节。又如你一时想不起老同学的姓名了,你就不妨先想想与他(她)相近又与你自己相识的其他老同学的姓名。如此联想往往能激活起深藏于记忆深处的知识和经验。在事物发展变化中,面临着多种可能性集合即事物的可能性空间,我们对可能性空间内互相联系的点认识得越广泛、越深透,对各种条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得越充分、越深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越多,就越能找到“新的要素子系统”,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某种确定的方向,取得有利创造的“东风效应”之效果。

二是拟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这是为实现“扩大联系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直接服务的。1941年,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拟定了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来提示创造者培训,掌握多角度思考法的本领。他认为,逐一检查、核对这份“清单”,能使创造者在遇到思维障碍时,比较全面地思考某一对象,而不致遗漏重要的思路。请看他拟定的这份“清单”: (1)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2)能否引入其他的创造性设想?(3)能否改变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或制造方法?(4)能否扩大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5)能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高度、减少厚度?(6)能否找到代用品?(7)能否更换型号、顺序、布局或模型?(8)能否上下倒置、里外交换、前后置换使用?(9)能否将几种发明品组合在一起?显然,这九个问题是针对技术创造提出的。但我以为,用这种拟清单的办法来逐步培训自己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如果碰上“瓶颈”卡住、处于TOT状态时,先静下心来,用点时间去拟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好好琢磨一下那些“能否”的角度,这对填补思考的空白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想来是不会没有益处的。

三是学会“积极的休息”。在一个人解决某一问题,从事某项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要经历四个阶段: (1)检查和清理问题的“准备期”。这一阶段的状态是高度紧张,全神贯注和努力、深入地对对象进行探讨。(2)将活动的重点从意识区转移到无意识区的“酝酿期”。在这个“短时休息”的阶段内,有的人养神休息或者睡觉,有的人则通过运动或散步来“散心”。(3)产生解决问题之办法的“顿悟期”,经过也许是: “豁然开朗”、“啊,原来如此!”(4)“完善期”,为了精确地阐述问题而全力以赴,苦心孤诣地探索和思维。这四个阶段,是以“紧张→松弛→顿悟→紧张”之循环的节奏呈现的。一方面是努力、紧张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散心,松弛和解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我们的思维处于TOT状态,被“瓶颈”卡住时,一般正是思维高度紧张之际。而精神高度地集中考虑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就象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观的情况,因为当自觉的思考在不断活动和十分疲劳时,可能收不到下意识思考传递的信息。这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是无益的。因此,必须学会“积极的休息”,就是在思维过程中,紧张的思考后,如果发现被“瓶颈”卡住了,那就不妨暂时松弛一下,休息一会儿,使大脑神经中枢在思维的循环性节奏中恢复平衡状态,这往往有助于“顿悟期”的降临。心理研究以及众多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诚然,我们还可以找出其他一些方法来。关键的一点是,请你记住,TOT状态并不神秘, “瓶颈效应”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依靠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想象力,那么,办法就会“为有源头活水来”,何愁“东风效应”呼唤不来呢?!

或曰:你在本文开头所说酌那种“瓶颈效应”的现象,现在是否就已消释了呢?

恕我直言:状况虽有所改观,然有时仍有出观。但我从“有所改观”中增添了信心。那就让我与读者诸君在共勉中继续去努力吧! 在遗传学上:指的是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它们后代的基因频率。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建立起来的新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

注: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中出现的出现时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随机遗传漂变)。

第14篇:迁移效应

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对这一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得到训练,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学习更加容易。

2.共同要素说:是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

3.概括化说:是贾德于是908年根据自己的实验,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能否发生迁移效应,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概括力高迁移就迁移效应就大,反之,就小。

4.学习定势说:是苏联定势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它强调在学习中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作用。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活动经验。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第15篇:心理效应

不可抗拒的心理学效应

发布时间:2014-05-30 16:53 点击次数:110

一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下面举一个真实的事例。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二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鸟笼逻辑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鸟笼必定用于养鸟,结婚必先置办新房,社会必然分三六九等。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过犹不及,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成为一种刻板思维。

鸟笼如果设计精巧,其实可以作为观赏品;号称“裸婚”的先结婚后置房,已逐渐为80后所接受;在北欧诸国,由于贫富差距较小,社会公平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不妨偶尔尝试突破鸟笼逻辑,进行发散思维,也许鸟笼之外还有另外一片新天地。

第16篇:十大效应

任何人都不是完人,也不是机器人。因此,人类就有一些难以抗拒的不良心理。如果大家一起来讨论,我们就知道某些心理导致的行为有问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就难以摆脱这些心理的掌控。

1 破窗效应

无论是人还是物,我们都采取“外貌协会”的方式来对待。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如果一幢房子有一个破窗没有及时修补,很快其他窗子也破了,被附近的成人或小孩打破了。同样,一个地方很干净没有人丢垃圾,那这个地方会一直很干净。如果一条街道上有人随手丢垃圾而不被及时清扫,别人也会“学样”,结果随手丢垃圾的人也会越来很多,街道越来越脏。一个穿着肮脏的人会受到别人的轻视,而穿着干净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心理学上,那扇没有及时修补的破窗就是一个“爆破点”,会引来更多的损失。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及时修补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破窗”,这样才能截断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损失。

破窗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合,如果发现有人呼救,你会不会伸出援手?在一条偏僻路段,如果有人呼救,你又会不会伸出援手?研究发现,在偏僻路段伸手救人的概率要高得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有很多人都可以承担某个责任时,这个责任就被分散了,人群越大,责任越被分散,人们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反倒变得更小。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责任分散效应

晕轮效应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这在交朋友或者恋爱时尤其如此。恋爱中的男女往往迷恋甚至沉溺于对方的外貌,而忽视了对方不适合自己的种种特点(或缺点),结果让自己伤痕累累。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不单单是外貌,可能是某个优点),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晕轮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

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家境贫寒,或者是在成长过程中遭受重大打击,也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感,总是逆来顺受,任人欺负,悲观绝望,破罐破摔,等等。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要挖掘他们习得性无助的根源,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手段让他们走出悲观绝望的境地。

习得性无助效应

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我们总是高估自己行为的普遍性。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

以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一件一件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热着,也一件一件把孩子的衣服给脱掉了。后来孩子被冻死了。可见,如果我们不克服虚假同感偏差,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危害。

虚假同感偏差

投射效应

与虚假同感偏差类似的是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良方。

投射效应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英国人是保守的,美国人是热情的;农民是质朴的,商人是精细的等等。

克服刻板效应的具体方法是:一是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刻板效应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打破现状,而是继续从事不值得的工作或行业。

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当然,我们有时也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值得做的事情认为是不值得的事情,这时我们应该认清自己,从所做的事情中挖掘出它的价值。

不值得定律

惯性思维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过犹不及,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成为一种刻板思维。

惯性思维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在社会实践中,不少人没有意识到刺猬效应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朋友或亲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结果可能导致双方的“刺伤”,甚至反目成仇。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果想保持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第17篇: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

1.来源: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帖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2.定义: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3.案例:

1.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2.教授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教授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

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死囚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被吓死了。

4.为什么贴标签会有如此大的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1.标签的以点概面作用

一般来说,原来个体的许多特征都散落于整体之中,其某一特征很难为人特别关注,只有当它成为知觉对象时,它才会被人注意,被人认知。

2.标签的类化作用

某一特征被标签后,人们就会按照所贴的标签去理解,去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3.标签的暗示作用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心理就会不一致,从而产生自我印象管理,产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4.标签的指向作用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因此就会错误的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放弃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转向标签所定的方向,从而更像标签所具有的特征,成为名符其实的标签人。

5.应用

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曾遇到过失败和挫折,这些经历对个人的自信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次失败后,有的同学就给自己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以后再遇到挫折,他们就会认为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即使遇到了成功,他们也很难借此机会来提高自信心。

我们该如何利用“标签效应”来提高自身呢?

1.合理的看待标签,不要人云亦云。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一面。成功者有成功者的局限,失败者有失败者的长处。不要认为小人做的事都是坏事,君子所做的事都是好事。客观分析,尊重现实。

2.不要太过于固化标签,要勇于挑战自我。

虽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但别人说的始终是别人口中的你,你还是你。不要只因为别人看法而改变自己,要合理的看待。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说去吧。

3.善于运用标签来鼓励和诱导自己和他人。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期待效应和暗示效应,因此我们就可以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分解的学习目标和可操作的学习计划,最终把暗示融入学习生活中

第18篇:心理学效应

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弄假成真的谎言——关于认知失调》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惟一差别是,第一组的人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费斯廷格认为,两组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第二组人觉得说谎有理由,即可以得到20元钱“哦,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得到钱”,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但第一组人在1元钱条件下要说谎,收益太小,说谎理由不充分,认知发生失调,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焦虑,他们就要从任务本身找到其有趣好玩的理由。这样从心理上说,谎言弄假成真了。

费斯廷格根据实验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即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想法与行为的不协调。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做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心理才会不紧张。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在刚伤害过一个人之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可能会更加讨厌这个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便会感到不自在。为了降低这种内心的冲突,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寻找理由,使之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这里,当我们无心或有意地伤害某个人时,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呢?”;然后,合理化的解释出现了,“一定是因为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他,是他自己活该!要不然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很粗心或者我很糟糕?不可能是这样的!”

战争中历来讲究心理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正是利用了认知失调这种心理效应。三国时期,诸葛亮失街亭后,司马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但司马懿来到城下却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城门大开,里外有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吩咐全军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来犯的敌人以为攻击对象会严阵以待,至少会格外警惕。这是他们旧有的经验和惯常的思维逻辑。但是他们看到的事实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这与他们逻辑和先前经验是完全相违背的,于是,认知不协调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骤然增加,为了解决他们心中的这种压力和不断增加的疑惑与恐惧,他们选择了与旧有观念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举措——退兵。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玩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某个人,但为了某种原因却不得不在一起。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比如正在减肥的你有一个吃货朋友,常常晚上在朋友圈发美食的图片,这时候分泌的唾液告诉你你非常想吃,但克制自己不能吃,于是你辗转难眠,这时候你只需要跑几脚路,来蹭一点吃心情就会非常愉悦满足。

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行为。体能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时候,有些长腿MM极度羡慕我们这种小短腿,刷的一下就满分了,但看自己可能只有负值,郁闷不得志啊,这时候你就想,哎,体能测试每年就一次,长腿受益终生啊,心情就会好多了。

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我们大多女生都爱淘宝,逛着逛着看上一件款式超级赞的,销量超高的你超级想买啊,但手里头工资就那么几块,觉得我穿上一定很好看啊之类的让自己分外难受,那其实引进一种新想法,销量好的易撞衫。

总之当我们的认知产生失调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善于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第19篇:苹果效应

苹果效应!

很久以前,夏娃吃下苹果产生了人类;牛顿挨了苹果砸中脑壳出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人类的许多应用习惯;而我今天写的就是苹果给我的启迪。

我们先来做个试验:你去一个大型的集市,看到了第一个卖苹果的摊子,你去询价,看苹果的质量,你发现:真的物超所值。于是你欣喜,你欢笑,你要老板卖你一箱,此时,那老板会疑惑地看看你,然后说:没货了,因为,他怀疑自己卖便宜了。

于是,你去了最后的一个摊位,看着和第一摊位一样品质,一样价格的苹果,你拉长了脸,对那老板说:“你这苹果里面长了虫,居然还卖这么贵么?”,那老板一定赶紧矢口否认:不会呀!这可是上好的苹果啊!此时,你要慢条斯理地,拿出一份很是无奈的样子,还得懒洋洋地说:“那好吧!就给我来一箱吧。”这样,你就得到了你最想得到的。

但凡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品评物质本来的品质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品评者的态度决定了交易的进程。比如:在爱情中,当你看到对方,欣喜若款的时候,给对方的感觉就如上述的第一个摊位的老板,他会觉得贱卖了,于是,他会不卖了。当你冷静面对,欣喜而不露声色的时候,那么交易成交的概率是想当的大。

在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成功的人士,他喜怒无形于色,躲过了曹操的论英雄,避开了杀身之祸;他招来了诸葛,他进军占有西蜀,最

1 后他有五虎上将,也能雄踞一方,他的名字叫刘备,他所依靠的就是他那两套功夫:一个是遇到难题,抱头痛哭;一个就是我说的苹果效应,既:见到自己心爱的人的时候,不要不冷静,否则,人家说:拜拜了!

第20篇:=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亦称为“模仿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Kounit)提出的,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形象点说,“涟漪效应”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往一湖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到很远的地方。小的事件演化成为大的危机,不妨将这种危机扩散称为“涟漪效应”,即一种危机同时引发多种危机。在公民社会发育健康、制度运行顺畅的社会里,这种“涟漪效应”随着危机应急机制的启动和民众的有效参与得到控制和柔化。而当社会存在制度缺陷和民主化结构失衡时,这种“涟漪效应”会被迅速放大成“潮涌效应”。为此,常态下的政府组织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培养社会认同,协调社会关系等工作帮助公民重视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参与的效能。

项目社会效应范文
《项目社会效应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