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新备课体会文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备课改革的一点体会

自我校实行备课改革以来,已经有一年了。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我体会到备课改革的优势 ,将一些优秀教案拿来“据为己有”;将以前的教案加以增删修补,改头换面;只有部分教案是需要从零开始的。这样不仅可以资源共享,选用优秀的教案,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用来钻研和学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后的备课纸分为两栏,左边三分之二处用来写教案,右边三分之一处用来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三分之一”中的几点做法。

一、写教学中的亮点。成功的教学,体现了老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去设计教学环节,去驾驭整个课堂。因此在这“三分之一”中,可以将教学实践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和值得探究的做法记录下来。别开生面的导入新课、由浅入深的提问、承上启下的过渡、画龙点睛的小结、举一反三的练习设计、标新立异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师们在教学中的亮点,是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引用和完善,定会直接促进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写教学中的灵感和创新思路。教师备课只是能保证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但是,无论多么详尽的教案,也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完全符合课堂实际情况,更不可能预见课堂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等,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冲破备教案的框框,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如变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插入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手段和习题等等。课后及时地将这些灵感和有创新价值的做法写在“三分之一”中,对于以后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写学生的感受感想。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教学效果要看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有没有产生直接、深刻的体会。学生通过切身的感受常会产生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好见解,老师要积极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及时将它记录在这“三分之一”中。这既是提倡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了学生,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写符合实际的教学思路。教师上完课之后,应在这“三分之一”中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思考,体会学生的反馈情况,设计下一次课堂教学新思路,并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时缩短备课设想与实际教学的客观差距。

五、写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由于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节课,因此教学实践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重点和难点不够突出、教法选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练习手段缺乏趣味性等等。教师应当客观地面对这些失败之处,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思考,从主观上寻找原因。还应请同事听课,征求意见,采取多种形式,找出不足之处,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的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弥补和解决,从而改进今后的教学。

这些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它们稍纵即逝,如果不注意积累,很快就会忘掉,课后及时去捕捉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再经过“精雕细刻”,就会不断改进,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

不要小看备课纸的“三分之一”,它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会大有裨益。

备课改革心得体会

沿袭了多年的备课形式和评价管理制度,虽然是封闭的、呆板的,给教师增加了很多负担。但为了应付检查,教师们只好硬着头皮去进行所谓地备课。终于,在2001年10月,一套题为《备课>资源化+个性化》的备课改革方案向传统的备课观提出了挑战,并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法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今,这套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已经一年多了。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我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备课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及收益,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心得体会。

一、

备课形式变了,备课变得轻松了、灵活了。

备课改革后,备课形式变了,采用活页纸代替装订成册的备

课本,每页按3:2分成两栏,第一栏写首次教学设计,第二栏写教学后记及再上此课时的修定意见。有了这种新的备课形式,教师就可以把教参上的精彩片断,或杂志上的课堂实录,或听课笔记上的优秀课例,或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等剪贴、复制到活页纸的第一栏,然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进行增删,修补,甚至改革创新,从而既保证了备课设计博采众长,不断地学习、汲取新东西,又减轻了教师繁重的抄写工作,避免了大量重复低效的劳动,使备课真正变得轻松、灵活了。比如,在备《乡下孩子》这一课时,我就把一次听公开课时的笔记剪下来贴到活页纸的第一栏,其中有一个环节,上公开课的老师放了一段乡下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给学生听,考虑到我们平时上课不可能有这样的教具,于是我便在第二栏进行了修改创新,重新做了设计,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先一一地学学乡下所能见到的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全班学生同时发了各种叫声,以创设一种乡下热闹的 情境。后来,在课上我便这样实施了,效果很好。

二、

备课评估侧重点变了,备课的实效性增强了。

备课改革后,对备课设计的评估不再拘泥于篇幅、详略、书写

格式等表面的形式,而是着重收集资料,学习他人及设计更新上的创造性劳动程度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因此,备课的实效性增强了。课前,教师把精力花在对上课确实有用的资料收集、活动设计上,课后,活页纸的第二栏为教师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成败提供了舞台,为今后撰写教学论文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利于不断提高备课、上课水平,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本学期教学顾问陈校长听过我的一节课,题为《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后,陈校长及时地与我进行了交流,指出了课上的优点与不足,回到办公室,我便在活页纸的第二栏把整理过的交流意见写在上面,为今后备课、上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之,我坚信,备课改革如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必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边备边学

边思边创

扬州市东关小学

吴玲

多年来,教师抄写教案其工作量大,耗时多,成为教师的一大负担,而这种只重形式,忽视实际,只重书写,忽视钻研,写是一套,教是一套,貌合神离,备教脱节,乃形式主义的繁锁哲学。针对备课过程的这一弊端,我校率先打破传统的备课形式,推行备课改革,将教师从繁重的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提出“备课>资源化+个性化”的新策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经过一年这样的备课实践,本人以为这样的备课是以学习、思考为主线,贯穿其始终的。

首先,让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博览的过程。

我们现在备课时,首先要找,找到有关本册教材上的内容,有关本课的内容,再看,看到有用的内容还要圈划,然后再剪贴,并作批注。这样,一找、一看、一划、一贴、一注,动用了多种感官,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能说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吗?找来的一篇篇教学设计,教学精彩片段,怎能都拿来用呢?但所阅读的一篇篇材料,又往往对领会教材重点、难点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也许就是一个“厚积”的过程吧,长期坚持这样的学习,克服了盲从,不唯教参、不唯教案,博采众家之长,汲取他人之精华,为我所用,慎辨去留,尤裨益于自己教艺的提高。

其次,让备课过程成为教师有思考地借鉴的过程。

学习别人的任何经验或方法,决不能简单地模仿或照搬。一年的备课实践告诉我,没有哪一篇别人的现成教案能适合本班学生实际,可以拿来就用的,而应当采取科学的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加以借鉴。也就是说,教者更要多动脑筋,从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能力、教师自身素质等实际出发,目中有“人”,更重视学情。与已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相吻合的部分,就“成块”地采用;与已不合的部分就调整后再用或不用。这样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让它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轨道上来,这都需要教师充分思考,综合诸家之长,最终落实到课堂四十分钟上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学的质量。这对于教师来讲,也许这一课并不是四十分钟就能备好的。课堂仅四十分钟,但属于教师的时间能有多少呢?这恐怕就是叫做“薄发”吧!没有前期的“厚积”哪来课堂上的“薄发”呢?这更不是以前“抄教案”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这一备课过程,对自己来讲是一个提升,对教学过程来讲是个优化,当然,最受益的是学生,这不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学”这一教学宗旨吗?

再次,让备课的过程成为教师创新的过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倡导张扬个性,鼓励创新的时代,而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因此,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我们应当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对于成功的经验,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经过改选、消化,吸纳其中有利于我们创新的成份,决不能食而不化,生搬硬套。同样的教案,不同教师在使用时,却可以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对教法处理时,加上教师自己的某些独特构思,便可形成一篇课文的新的教学设计。因而,成功的、出色的教学活动,常被人誉之为“艺术”,原因就在于此,这就体现了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才能。

这样的备课,重在过程,看似写得少了,其实学得多了,思得深了,于教者自身来说,每备一课都在学习、思考、创新,于学生来说,学习效果更好,收获更大。

备课最需要什么体会文章

备课体会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体会的文章

体会文章

体会文章

体会文章

体会文章

体会文章

体会文章

创新备课方式

创新备课体会文章
《创新备课体会文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