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乡愁》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乡愁》公开课教案

安徽省桐城市 南演初中 杨志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意象、意境)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中心)

学习方法:

1、诵读法:学生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2、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诗人意象的选择及情感的变化。

3、比较法:与其他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具准备:运用自制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歌曲叫-----(引导学生说出《想家的时候》),是啊,想家是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抒发了这种感受。李白想家了,他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想家了,他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崔颢想家了,他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想家了,他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之问想家了,他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只说半句,让学生说出下句)

1972年的1月21日,有个诗人也想家了,深夜。台湾厦门街的旧居内,诗人伫立窗前,面朝家乡的方向。窗外,冷雨敲窗,他早已是泪光莹莹,泪眼婆娑,思乡之情喷涌而出,不能自己,仅用了20分钟就吟唱出了一首让无数人动容的小诗,是的这首诗的名字是——,这位诗人是——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感受乡愁。 ——写出标题《乡愁》

二、板书:走近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三、说说“诗歌”

1、概念;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和小说、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样式,

2、目的,是言情言志,发于声是歌,形于字叫诗,

3、内容上,多样化,如:古诗,现代诗,格律诗,自由诗,军旅诗,田园诗,爱情诗,咏物诗,怀古诗等等。看似高大上,实际上就两字“生活”

4、形式上,

5、手法,

6、意象,

7、意境——-————学习诗歌重在吟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来也会吟”,

学习诗歌的方法:“读”和“想”(这是本课的纲)

四、读一读。指导朗诵,课件展示要求。 读诗要做到“眼中有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 要求:

1、停顿,

2、重音,

3、节奏,

4、语速,

5、情感

多种读法:

1、自由读,

2、一生一段读,

3、男生女生互读,

4、配乐范读,5听一听名家诵读。

五、想一想

1、顺序。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练嘴,现在我们要练一练脑了,这首小诗结构精巧,一气呵成,我的问题是:四节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课件展示,关键词,总结出,时间顺序,且对应诗人人生四个阶段。

2、找出四个意象。

诗的题目是《乡愁》,又分别对应诗人人生四个阶段,诗人的潜台词是:同样是乡愁,但落实到人生四个阶段是不一样的,是有细微的变化的,不一样的情感寄托在不一样的事物上,这个事物就叫-----意象。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几个意象。

课件展示

3、揣摩四个意象,分别寄托了诗人什么情感 先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总结归纳。 展示课件

4、提问:这四种情感有没有关联? 课件展示

5、揣摩这四个意象前的定语。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课件展示

6、说说诗歌营造的“四个意境”。

先让学生说一说,(想象和联想),后课件展示

7、课件展示《当我死时》、《乡愁四韵》

六、小结。本诗的”四美”,课件展示,

随堂训练:仿照诗中的格式“乡愁是、、、”也来写几句。

七、拓展训练。课件展示席慕容的《乡愁》

八、作业布置。

1、课外欣赏席莫容的《乡愁》;

2、背诵这两首诗。

(播放腾格尔的《乡愁》结束)

《乡愁》公开课教案

《乡愁》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公开课教案

《乡愁》公开课教案

乡愁公开课

乡愁公开课实录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公开课教案
《《乡愁》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