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塞腰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5: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塞腰鼓》导学案 第一课时

张三寨三中 范普玲

【教师寄语】思考每一天,拼搏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排比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1、听歌曲《黄土高坡》,感受高原贫瘠的环境下,我国北方安塞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搏击的精神。

2、安塞——黄土高坡上的民间绘画之乡、民间剪纸之乡、民歌之乡、腰鼓之乡。

3、听录音,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听课文录音,扫除字词。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学习本文的朗读技巧,并找出录音中读错的字词。

2、给下列红色的字词注音:(同桌互改,2分钟完成)

咝(

)溜溜

恬(

)静

束(

)缚(

羁(

)绊(

闭塞(

挣(

)脱

冗(

)杂

亢(

)奋

晦(

)暗

蓦(

)然

磅(

)礴(

淋(

)漓 (

高原啊(

颤(

)栗(

愈(

)捶愈烈(

辐(

)射

戛(

)然而止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8分钟完成)温馨提示:

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2、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但是”(5段)和“看”(6段)独立成段,作用:这两段是由(

)向(

)的转换,引出下文的内容。

(2)、7段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

),节奏(

),感情(

),(

)地突出了后生们的(

)美。 (3)、“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

)的雄壮美。

(4)文章以“渺远的鸡啼”结尾,原因:以“鸡啼”反衬(

),鸡啼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和(

)的象征。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四、布置作业:

1、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2、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五、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我努力的方向:

安塞腰说课稿

安塞腰2

安塞腰教学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教案
《安塞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