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近代史——乡土中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老序言中说学术成就的取得和书本的写成赖于年轻人的闯劲,赖于一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而《乡土中国》就是费老经过多年的考察以及学术思考,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构架出隐于乡土社会背后的框架体系。在研究过程中从微观入宏观,并不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描述,而是向更深处的社会特征思考,勾勒出中国基层社会的轮廓。

虽然时过境迁,现实的中国基层社会已与书中的乡土社会不尽相同,年岁变迁,但除却费老先入为主的时间上的考虑,那书中许多观点都是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费老透视乡土社会的角度和方法都是极具活力的。至今读来仍时开拓新视野的创作,而且也不易察觉那是大半世纪之前的农村。

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十四篇文章中,费老极其严谨的对基层社会进行分析。首先是在乡土本色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成为了全书的起点,也明确指出农村在中国社会中基础性的地位。中国当时的重心是在农村的。农村社会又是独特的,这是一个相熟的环境大家互相了解,规矩源于礼俗。道德更在乎的是乡里之间的关系,“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土地的规则,

去熟悉土地上的人,他们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和乡土气息。

乡土继承

乡土文化是几乎不仰仗文字书籍来传递和传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语言几乎可以传递一切。一方面是世代之间的传递,经验不足之人完全可以在年长的人那里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因为土地是不变的,你走过的地方,他必是走过的,他先你后而已。在土地上文化是口口相传的,世代相承,没有时间的断层,这样文字几乎是无用武之地的。另一方面是同辈中人相互切磋,这更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文字的方式就显累赘了,直面的交流更可以消除言语未及之处,用肢体和表情来补足,借以传情达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存在阻碍的,所以文字是不必要的,甚至语言也是不足以传达一切的。

所以不识文字并不是乡村人的无知,而是不需要。但是就此处,费老几十年前对文字的预测是有失偏颇的,“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不可丢弃的。现今也基本普及文字,算是实现了文字下乡的任务,基层社会也是与当初迥然有异的。

乡土性情

费老提出对群己人我之分的差序格局的概念,“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

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样就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网络,相熟的人在这个网中便会有一个定位,不过亲疏就决定了这定位的远近。人们处理利益关系时就会不自觉的基于这富于伸缩性的网络,也就会形成在他人看来称之为“私”的境况。而西方对群己人我之分的界定则是明确清晰地,团体之中的个人相对来说是固定的。尽管一个人会存在于多个团体,利益关系仍是十分明确的,不像中国这样一网可罩一人也可网天下。

这也就涉及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伦”,“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 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这样也就形成差序,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构架出自己的网,不同的人会不同对待。思考利益关系时也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散发,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自私是从关心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出发的。而自私不一定是为自己,可以为家,大到为国,这些都是他个人处于网络中心的决断,当别人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有利于集体甚至社会时,才会出现相对的“无私”。正是这样“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因为一个人可以十分理智清楚地分辨出自己在某个网中的位置,亲疏也就显而易见。

法理与人情的矛盾在中国社会也是很凸显的,要建立的法制社会是与人们习惯性建立的网是不大相符的,因为人际网是靠人情来维系的,这也是中国人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的原因。因为道德规范的笼罩范围不能覆盖全体,只能任人自我选择,所以这样的道德体系也

是具有伸缩性的,当违反规则的是自己亲近的人时,必会想着可否手下留情些,在这时人就展现出了“私”的性情。西方团体的道德规范是确定而又严格的,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权力以及义务,怎样都推脱不了。不像中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不相符的,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中国人往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在学习人情世故上,而不是专心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在中国“亲戚”这一群体也是十分奇妙的,囊括了从至亲到“一表三千里”的远房亲戚,在亲戚中最重要的是同姓同族的人。一个家族能够形成一个隐层的势力集体,在农村喜事丧事更是仰赖一族中人的互助。家族的延续是依靠男女婚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坚持的思想,而家庭的作用就太过侧重传宗接代。家庭除了承担土地耕作的功能,再就是生儿育女,这就是家庭的事业。书中提及的则是当时农村中依旧秉承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在土地上生存的人的传统。在乡村间,夫妇之间的情感是有些淡漠的,因为土地上的生活是单调的,现在的乡村婚姻仍有些那时的影子,不过现在的农村生活也是有极大的提高,婚姻也更加的自由。

在家庭事业的进行中也是需要领导者的,当家人就会在夫妻双方产生,大多情况下是男性当家作主,这是与长久以来男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相一致,在家族中也是这样,女性只是辅助男性,完成土地上的一生使命。男女之间筑上巨大的鸿沟,借以维护两性的平衡,这样达到男女有别更以分工的目的,更能维持乡村社会的平衡。费老

在文中提及的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的精神也是值得研究的,这里就不深入探究了。

乡土政治

乡村之中的秩序并不是依靠法律来维系的,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是有一定的“礼俗”规律可循的。这并不是说乡村之人有多熟知文明礼仪之道,而是说他们是遵循符合同一片土地上公众认可的行为规范。礼是不具有强制性的,不需要外在的权力机构来推行,礼是依靠传统来维系的,在世代积累的经验中教化人,让人服从于礼。所以在乡村中人治占据主导。法治是针对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建立契约,维护各方利益所形成法律体系。这在相熟的乡村社会是不必要的。当然,如今的农村已经改变,法治也渗透到乡村之中,但礼俗的成分仍是很大的。

既然乡村靠礼俗的,那么当乡邻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要怎要解决?一般他们首选不是对簿公堂,而是找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评判是非,这也是一个调解教育的过程。诉讼对他们来说总是觉得不好的,或许觉得诉讼会让他们在村中丢了颜面。而法治下的人们就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契约保护下自己的权利。这也与前面讨论过的法制与人情的矛盾相应和,尽管现在的农村也是进行普法教育的,但是这并不能够改变人们对礼俗的肯定。

对长者的尊重是源于一种教化性的权力,因为年长的人总是更了解这片土地,年轻的人愿意也必须相信长者的权威,这也是乡村秩序

中的一部分。孝悌的要求也是如此,长幼之分是十分明确的,年长的人在这片土地上也更具有话语权。

还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乡村之中政治权力一般是没有的,但是乡村社会更容易成为皇权的发祥地。因为农民是安于平静的,只要和平,日子过的还可以,他们是绝对不会反抗的,所以乡村社会是容易统治的。但是乡村的力量优势虚弱的,所以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衰败,农业也跟着战争与和平时衰时荣。费老提出的同意权力和横暴权力也是极具创新和见解的,对历史的解读也是很独特的。“一个雄辩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只是不弱的农业经济基础承担不起这样的大兴土木,百姓怨声载道,皇权也就存在的有些艰难,然后就是换了皇帝休养生息,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又卷土重来,形成一种不良循环。也就是说农村最好的时光就是养民的阶段。

乡土变迁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血缘的力量是稳定的,因为血缘关系一旦建立就不可能消除,“老乡”这个词就能直观的体现地缘这一概念,家乡人可以给我们一种亲切感。虽然现在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是那种感觉仍是存在的。

“乡土社会变化很少,人口却不是完全没有流动的”。人口增长

到一定程度,所需的土地面积就要扩大,人口就会流动开垦更多的土地,形成新的村落,新的村落与原来的社群保持血缘关系的同时形成新的地缘。籍贯就是血缘与地缘的结合投影。离家的人在他乡就是客,因为与脚下的土地是没有血缘和地缘的牵连的。血缘社会是熟人社会,熟人总是不好讨价还价,所以商业是不易生存的。商业需要的是契约关系,从地缘出发就可以建立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关系到地缘关系的转换是社会本质的改变。

在乡土社会中,一方面人们要接受传统的文化规定,接受社会的教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欲望是符合人类基本生存要求的条件。欲望是由所接触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则是理性的自觉的,有选择性的去行动,更加注重效用。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 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近代史——乡土中国读后感
《近代史——乡土中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