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8课 重走共和路——辛亥革命

邢台市第三中学 武妍敏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二、本课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本课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

学生课前准备:利用导学案对本课知识进行预习。

五、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学生以住校生为主,与外界接触有限,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相对较为单一,但他们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在老师引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希望能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为本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中国人被叫做“东亚病夫”。从那时起,我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踏上“救亡医国”征程了,其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共和新纪元。今天我们就循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重走共和路,去探寻那段艰辛的救国历程。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

2 以导游的身份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设计一条跨国旅游路线,简单说明设计思路并进行展示。 1.重走共和路第一站——檀香山

兴中会建立。

2.重走共和路第二站——日本东京

同盟会建立。

教师活动:

利用学案对以上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使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 根据兴中会革命纲领指出这是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因此,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之后,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利用幻灯片显示革命团体建立情况,并引出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由于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集中革命力量,有必要互相联合、共同斗争。于是,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联合主要革命团体的成员建立中国同盟会。 学生活动二:

游戏连连看: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进行连线。 教师活动:

对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点明三民主义在革命进程中的作用。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

3 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当时他就是一面鲜明的民主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点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继续学生活动一:

3.重走共和路第三站——湖北武昌

观看《武昌起义》视频。简述武昌起义经过。 4.重走共和路第四站——江苏南京 简述中华民国建立基本情况。 教师活动:

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 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导游活动进行评价,并且向优秀导游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学生活动三: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辛亥革命最终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失败是指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出示相关材料,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出示问题,学生探究。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去评价历史事件。指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教师活动: 梳理本课知识脉络

(根据“六个一”:一个中心人物,一个革命团体,一个革命政党,一个指导思想,一场武装起义,一个政权)

情感升华:

学生活动: 观看林觉民的《与妻书》视频,使学生体会革命志士为了革命理想甘愿抛妻弃子,舍去身家性命去奋斗的崇高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学生谈学习感受。

5 教师活动:

(小结)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我们今天重走共和路,体会中国近代以来人们为追求民主共和所经历的艰难坎坷。辛亥革命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重一笔。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辛亥革命教学案例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案例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