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10 08:35:4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4.13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酝酿与爆发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认识社会的观点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讲述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初,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提问:为什么把民族主义作为革命政纲的首要部分而提出,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因为这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推翻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武昌起义

简单介绍武昌起义的背景,然后指出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声惊雷,震响祖国中部长空,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底,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领导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12月25日,孙中山乘船到达了上海.在欢迎人群中走出的记者向他提问:"您这次带多少钱来?"孙中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这说明了什么?(一个革命家的气概和精神),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2.《临时约法》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说明了什么?(民主性和反对封建专制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的目的是什么?(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通过哪些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一是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二是约法规定政体采取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已.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对革命施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回忆说:"同盟会自广州起义失败以后,即已趋于涣散,而至武昌起义以后,几乎陷于瓦解状态.章太炎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这两句话虽是极端错误的,但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倒很合乎事实."已被袁世凯收买的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汪精卫竟然对孙中山施加压力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在此形势下,孙中山被迫对袁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经过南京参议院选举的形式,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第

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XX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对这一点,亲身经历过这次革命的林祖涵曾深有体会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第

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后谁要是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做皇帝,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总头.砍掉了这个头,就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来.这就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继续开展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第

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1912—1916年间公布的发展实业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共有86项之多,内容包括矿业、农林、工商、渔业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原来清政府的若干束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看成仅仅是"排满",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不支持孙中山,而选择了袁世凯作为他们继续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件事本身就充分说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那样:"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课后研讨】

美国总统曾经这样说过:“影响中国现代史最深远的三个人,第一是孙中山,第二是毛泽东,第三是邓小平……。”毛泽东也曾经写道:“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共十五大报告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你认为如何认识和评价孙中山更为恰当? 【思路】

可以先找好一个角度来论述孙中山的某个方面;也可以通过查找有关孙中山的史实资料,来评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最后形成一个小论文性质的内容,与大家交流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本课小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推动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建立了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另一方面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这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反动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XX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这些成就,永载史册.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最终导致了这次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推荐第2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 刘振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并且了解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和武昌起义等史实。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且能够合理认识其在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并且能够评价辛亥革命。

(二)能力目标

1、以整课材料的呈现,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辛亥革命的史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事业。

2、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认识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设计,循循善诱,使学生解读材料,思考问题。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导演自己认识的辛亥革命,然后尝试还原历史真实,进而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

3、以小组合作与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评价。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这是在武汉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这里的路称之为首义路,因为在此处爆发了武昌起义,由于发生在旧历辛亥年,所以称之为辛亥革命,这是狭义的辛亥革命,而广义的辛亥革命则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系列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辛亥革命。

新课教学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课前的预习工作,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辛亥革命的背景? 同学展示 教师点评

板书:

一、革命者和被革命者的较量——辛亥革命背景探究 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爆发之后不久全国10几个省纷纷宣布独立,摆在革命党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全国性的政权,于是各地代表齐集南京,商讨建立中华民国的相关问题,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孙中山的大总统誓词,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和孙中山当时的心情:

“倾 覆 满 洲 专 制 政 府, 巩 固 中 华 民 国, 图 谋 民 生 幸 福, 此 国 民 之 公 意, 文 实 遵 之, 以 忠 于 国, 为 众 服 务。 至 专 制 政 府 既 倒, 国 内 无 变 乱, 民 国 卓 立 于 世 界, 为 列 邦 公 认, 斯 时 文 当 解 临 时 大 总 统 之 职。 谨 以 此 誓 于 国 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一个新的政府成立以后,为了政权的稳定,往往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巩固政权,1912年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同学们阅读学案导学上的材料,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同时板书:革命者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参议员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之”

第五章:“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内阁总理由国会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大总统提出的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国务员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七章 第五十四条:“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问题1:第一章体现了怎样的民主思想?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确立主权在民,否定了传统家天下、君国一体的观念。

问题2:第二章阐释了怎样的思想内容?这一内容有何积极意义?

确认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原则,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臣民观念,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促使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

问题3:第

三、

四、

五、六章反映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有何积极意义?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强调依法治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的否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袁世凯,保障民主共和制度。

问题4:结合第七章思考:《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并指出《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蓝本,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对于辛亥革命,各界的反映不一,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说一下预习内容中的亲历者眼中的辛亥革命是怎样的态度?

皇室:被迫让步;列强:不介入到介入;民众:不理解;立宪派:暂时支持革命。 在各方势力的综合角逐之下,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了袁世凯之手。有人就由此认为辛亥革命因为袁世凯篡夺果实而失败,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所以它成功了。关于辛亥革命你会有怎样的认识呢?咱们导学案上给大家提供了几个评价的角度与方法,请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一下如何用四种史观来评价辛亥革命?(小组分工:两个组负责革命史观,两个组负责现代化史观,两个组负责全球史观,剩下的小组负责文明史观)

板书:你的辛亥革命。 学生展示

2 教师点评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 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全球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讨论,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基本上结合那几个史学观点形成了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为了加深大家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我们来看一下研究者眼中的辛亥革命,总结概括一下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以胡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辛亥革命没有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纲领,没有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广大群众,没有形成了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并且,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中也没有出现一次社会大变动,革命果实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了。 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辛亥革命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比辛亥革命复杂得多,我们仍然肯定其取得了胜利,对其出现的反复和挫折,并不认为是革命的失败。同样,我们应当肯定是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反复和挫折,也不应当是革命的失败。郭世佑撰文指出,如果不从孙中山的“毕其功于一役”的理想角度而言,辛亥革命不能被简单地冠之以“失败”来评析,历史展示给人的显然不是辛亥革命的失败,而恰恰是这场革命的不朽功绩。徐梁伯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所谓辛亥革命的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

3 败。

概括:胡绳认为,对于辛亥革命我们应该辩证地进行评价,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郭世佑和徐梁伯则认为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于辛亥革命我们要全面合理的认识,一般学术界的观点是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功绩是巨大的。

小结:本课学习了辛亥革命这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袁世凯之复辟帝制,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使国人们认识到在中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是我们第十三课要学习的内容,套用孙先生挽联的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推荐第3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金婷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孙中山早年的主要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通过阅读材料及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图,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3.结合有关材料,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不足。

4.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志士的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同盟会的建立及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戊戌变法的知识。变法失败以后中国的出路又在那里?孙中山提出革命的主张。导入第八课辛亥革命。

一.了解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活动

1.了解革命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结合收集的资料,制作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的大事年表。 教师明确: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了解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圈注历史要素。请个别学生介绍兴中会,同盟会。 教师明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感受革命志士的精神

教师以黄花岗起义为例,展示相关材料。

学生读材料,感受孙中山等革命志士的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的成立

1.掌握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图》掌握这一史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顾中国同盟会的目标纲领,对比革命目标及结果,思考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目标没有实现?

教师明确:辛亥革命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

教师出示材料,学生研读材料,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与不足。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机动)

五.结课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我们下节课学习这个内容。

推荐第4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2)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比较同盟会与兴中会,理解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理解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做有志青年。

【教学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处理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材料结合,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1.图表辅助法。2.讲解分析法。3.讨论法。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电视剧《辛亥革命》序曲,要求学生记住在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教师总结:以上探索的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了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拿起武器,于100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辛亥革命。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板书:发放纸条学生贴到相应位置,理清本课线索和主要内容)

高潮

发展

结局

兴起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过渡):辛亥革命开始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们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团体进行武装起义,同学们通过自学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比较一下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异同点。

2、教师总结: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本节的重点,“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

2

治;“建立民国”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国家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总之,因为人民痛恨清政府,又渴望得到土地,所以这个纲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过渡)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是哪三大主义?它与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关系如何呢?(课件显示或幻灯放映板书要点,同时结合教材小字给学生对照讲清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过渡)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运用武装起义的方式,不断展开反封建统治的斗争,并最终推翻了大清王朝。

1、观看视频《武昌起义》,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你都看到到了哪些大事?

应该怎样理解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呢?课件显示: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2、武昌首义成功后全国形势如何呢?请看我们的记者从南京发来的报道:学生扮演记者报道:发生在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胜利后,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10月22日长沙独立、西安独立, 30日昆明独立、31日南昌独立,11月份,上海光复,苏州、杭州、贵阳、安庆、桂林等纷纷独立,12月2日,革命军占领南京,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目前正齐聚南京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过渡: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名存实亡,根据三民主义的指导,推翻封建政权后,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过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的形势又怎样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辛亥革命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政局错综复杂,一方面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孙中山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也使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另一种则坚持辛亥革命失败了。同学们你赞成那种观点呢?(讨论)

教师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

失败之处: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教师归纳:尽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愈挫愈奋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辛亥革命后期,孙中山就喊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历史的重任自然地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肩上。第三单元我们将要开始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教师归纳::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刚刚过去的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过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重要讲话,他的讲话中曾经23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一代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历史的落到了我们身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

推荐第5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凉州区五和镇九年制学校

蔡威山

教学目标: 第

一、知识目标。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大概过程;深入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意义。

第二、能力目标。阅读教材以及阅读相关历史材料,训练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史观分析历史,评判历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第三、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学习和探讨,增强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解,认识到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对辛亥革命过程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革命的深入认知,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通过对辛亥革命意义的分析,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特别是珍惜来自不易的进步、民主、文明的大好局面。 教学过程:

【导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就是在鸦片战争后,我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首先站出来的是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承当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当然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且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和当时时代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争并没有停止,到了20世纪初,资产阶级掀起了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对辛亥革命进行简单地学习,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过程】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说明: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尚未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所以这个地方教师需要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

2、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说明:学生要明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表现,其一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当然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其

二、就是革命派的形成,在维新变法失败以后,革命派影响日益扩大。

3、思想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说明:由于这一时期学生对近代西学东渐现象尚且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教师要特别说明近代中国存在一个“西学东渐”的现象,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主要表现就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并提出较为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说明: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主要的革命团体名称,让学生知道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哪一个?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是哪一个?还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并指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

5、军事斗争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特别是1910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重大。

说明:要特别指出,这一些列武装起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革命派的声势。 小结:通过辛亥革命背景的分析和学习,注重学生用革命史观去分析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革命过程

1、武昌起义(1911.10.10)

说明:介绍武昌起义的大概过程,最好采用讲解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武昌起义爆发的那一瞬间某些细节说清楚,或者通过视频方式展示武昌起义的大概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印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的热情。当然,最后还是要分析武昌起义的意义。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说明:重点是要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人员组成,由此让学生得出结论,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特别要让学生注意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元年就是1912年。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8) 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这一课的重点,需要重点分析。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条款,让学生理解这些条款,教师进行分析点拨,最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部法律文件的制定的动机,它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4、结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说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意味着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要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体会到,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进步意义(具体内容略)

说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特别要注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它的意义。当然,这里也可以用不同的史观去让学生试着去解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局限: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

说明:要让学生意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额里程碑,但是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取代了满清统治,民主政治并没有如期实现,中国人民依旧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5、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武昌起义(1910.10.10)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3.8)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意义

2、局限

推荐第6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指导思想,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学生能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培养起分析\理解\归纳的基本史实的能力.

熟悉《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宪法、法律进行比较,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学生学习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极好教材。《临时约法》的制定体现了“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弱化:三民主义.在必修三部分会深入分析.教法:材料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由学生折出一张金字塔形状的折纸,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阶层.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你有何感受?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级\专制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兴起----发展---高潮----结束

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189

4、11—190

5、8)

建立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

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1905年8月——1911年10月)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发动武装起义(1906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

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1911年10月——1912年春)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参议院制定

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思考,探究:

1、孙中山等革命家为什么要选择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渐进的改革不行吗?(背景)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使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心尽失,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与革命赛跑,进行改革,即清未新政,最终结果是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壮大。

2、如何看待《临时约法 》?

3、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你怎么看?(意义\原因) 成功的一面,即其历史意义: ①推翻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 ②建立中华民国;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作为一场定天动地的革命,我们怎么看待孙中山?怎么看待资产阶级的革命志士? 课堂小结: 板书: 一感知辛亥革命的惊天动地(分析革命过程)

二感受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爆发原因\评价其意义

推荐第7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本课内容概述:

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重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但因中国资产阶级主观上的不成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而功败垂成,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本课主要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理解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发展经过;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辛亥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二、本课设计意图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不简单沿袭教材思路,而通过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生,找准四者的连接点,将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或减、强化或弱化,通过导学案和课件把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的史料(含图片、地图、视频等)纳入教材之中,并运用到教学中来。

选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合作探究、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目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史料分析——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问题探究——知识升华:

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3、情境再现——感悟历史: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①依据: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突破方法: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一系列问题来讨论突破。

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五、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PPT、音频视频材料收集等。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搜集所需要的材料,组织预习课前发放的学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课前由老师审查。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

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二)新课探究过程:

一、风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革命的背景

(过渡)为什么20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呢?

【设计意图与目的】: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兴趣,进入学习状态(看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史料)。 合作探究一:结合大屏幕提供的材料和图片,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已成为大势所趋。 合作探究二:出示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材料,探讨革命兴起的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师:为了有效地开展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革命党人组建了许多革命团体,这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有哪些革命团体呢?看屏幕

思考:各革命团体在地域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是否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 生答: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互不统一,各自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清朝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与目的】: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

师:为了推动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孙中山把各个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这就是中国同盟会。

思考: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统一的机构、纲领、领导、共同的章程)

师:在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二、天翻地覆慨而慷——辛亥革命的进程

1、武昌起义

(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以视频概述起义过程。 (2)演示动态示意图,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概况。

2、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想一想,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的是什么?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出示《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其内容、特点、性质及影响。 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

三、

四、

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师:(总结并进一步将问题推向深入)《临时约法》把人们对专制的痛恨和对民主的向往由理想转变成现实,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那么中国的民主政治命运又如何呢?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目。

【设计意图与目的】: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的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分析孙中山让位的原因。

【设计意图与目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史实,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法简化课本知识,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从中理解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过渡)尽管革命党人失去了政权,但并不等于说辛亥革命就完全失败了,更不等于说辛亥革命没有什么意义或是不该搞。 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三、中山伟业传千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合作探究: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演示以下四组材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通过演示加以归纳。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及评价辛亥革命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回答: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政治:政体变化。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经济: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设计意图与目的】:采用情境创设法、史料阅读法等来引导而且领悟历史,感受现实。同时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分析与评价能力。

(三)课堂小结:(小组活动,每两组选择以下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表达)

1、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认为辛亥革命的成败如何? 成功之处:历史功绩

失败含义: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课堂活动: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我是……,我的感受是……

角色:A工人 B实业家或资本家 C革命党人 D立宪派和投机政客 E帝国主义 F旧官僚(前清官员) G其他

要求:请同学们结成讨论小组,每位同学任选一角色来谈“你”身边的变化和感受,注意小组内的成员角色不要重复,发言要有史实依据。

3、课堂活动:以1911年10月——1912年3月任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导对象,以“民国的壮举”为题,以自身感受为内容,写一篇新闻评论。

【设计意图与目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

小结:(有时间的话播放《孙中山》片断,并总结: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设计意图与目的】:以此升华主题。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进程中所的作用和孙中山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课重新整合了教材,理清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显中学历史课程体现公民教育的本质。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推荐第8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史地组:郑秀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投影出上节课的提纲,指着大屏幕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出重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复习,然后提问,总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2.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讲的是各个阶层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可是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也失败了,这就表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呢?这时,从维新派分化而来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采用革命的方法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辛亥革命。那辛亥革命到底能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5课《辛亥革命》。 3.讲授新课:

(1)投影第九课提纲,指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3—5分钟按照提纲通览教材。要求学生在通览教材的时候,对一些明显的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等随手做标记,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2)讲解:

师:辛亥革命是谁发动的? 生:孙中山

师: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国父”,指导学生看课本导入框的内容,归纳为,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从青年时代就下定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完成这一宏图伟业,他首先从创建革命政党开始,他首先创建了什么革命团体? 生:兴中会

师:什么时间,在哪里? 生:1894年,在檀香山 师:檀香山是在今天美国的夏威夷,也就是说兴中会是在国外成立的,后来,国内也出现了很多革命团体,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想壮大我们的革命力量,必须将这些革命团体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样,就成立了同盟会,关于同盟会的情况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这几方面的信息,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它的革命纲领和机关刊物各是什么?

(增加一个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随手讲时间、地点等小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生: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革命纲领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改革土地制度。

师:分析革命纲领:通过前两句,可以得出结论,革命派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谁? 生:清政府

师:推翻清政府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生:民主共和政府,并且要进行土地改革。 师:同盟会创建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生:《民报》

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 生:“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为“三民主义”。

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由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而来的,下面我们就将他们的内容作一下比较,看有无实质性的变化,先看民族主义方面,三民主义比同盟会革命纲领多了一句什么内容? 生:解除民族压迫

师:在这里,民族压迫是指什么?是谁对谁的压迫? 生: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

师:既然民族压迫是指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那么,三民主义提出解放民族压迫,说明他们把矛头也对准了谁? 生:帝国主义

师:这样,革命派有几个革命目标? 生:两个,一个是反帝,一个是反封

师:在民权和民生两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革命纲领有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生:没有,三民主义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完善

师:就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武昌起义爆发,并且取得了成功。关于武昌起义的情况,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提取这几方面的信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及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全国的影响。播放视频

生: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革命力量在南方迅速发展,这些粉红色的地区,都是被革命党控制的地区。通过地图,大家能够看到,革命党已经掌握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了。这么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管理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 生:1912年元旦

师:课本上写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大家把第二年改为1912年,清楚的标记出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师;当然,孙中山德高望重,众望所归,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好景不长,孙中山的大总统的位置就让袁世凯给占了,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就是辛亥革命整个过程的概括。那么,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前后桌讨论一下。

5分钟后,学生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无外乎三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或者既有成功又有失败。在同学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肯定同学们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结果只有一个,给学生一个提示: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在于这场革命的成果是否达到它的革命目标。然后具体到辛亥革命这一事件上来。就拿辛亥革命来说,它的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成败的关键就是它的反帝反封的目标又没有达到。

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反封的情况:袁世凯上任后,它使用的是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后来,他还称帝,对中国来说是走了一个皇帝,又有一个皇帝,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没被根除,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在引导学生分析反帝的情况: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也就是说,袁世凯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帝的任务也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反帝反封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说明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

总结: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有成功的一面,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补充小知识点:封建帝制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2000多年的时间),使民主和共和深入人心。他又有失败的一面,因为它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它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变。 4.巩固小结:

给学生2分钟时间快速巩固这节课知识,然后当堂作练习,复习巩固知识.习题从练习册精选出来,以便能突出这节课的重难点。 5.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年

檀香山

2、同盟会:1905年

南京

革命纲领、机关刊物、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2、辛亥革命的评价

推荐第9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的经过,本课难点是孙中山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个文件来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视频资料。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和经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或代表式发言,教师提供相关史料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突显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安排: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从四座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剖析辛亥革命的经过和有利条件。

(2)从三大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做的贡献。

(3)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通过历史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史实以多方面论证历史事件的成败与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献身精神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高度责任意识,学习孙中山先生不怕牺牲,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天下为公”的崇高品质。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我将引导大家从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个文件来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同时点击幻灯片,依次出现:四座城市,三大人物,两大文件)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影像资料(播放影片,教师走近学生巡视后),提问这段影像反映了在东京发生了什么大事? 学生回答:略

对,1905年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过渡:东京的这股革命浪潮,很快波及到了中国武汉,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同时点击影片)。

提问:这又反映了武汉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学生:略

教师:从狭义上讲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它的成功是长达二十年的能量积聚的总爆发,武昌起义之前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学生回答后点击幻灯片显示:辛亥革命成功的条件: (客观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军事条件、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思路,教师点到为止)

过渡:武昌起义后,全国纷纷响应(出示武昌起义形势图,革命中心由武汉转移到了南京)

提问:那么在南京又发生了什么举世瞩目的大事呢? 学生回答:略

后,点击显示,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师: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过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年的北京也同样不平静!在北京革命又发生了怎样的转折呢?(点击影片)

学生回答:略

点击出现:帝制终结,袁世凯上台 点击显示:退位书,袁世凯像

教师: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终结,可喜可贺,可随着袁世凯上台,民主共和也成为了泡影。

刚才,我们从四座城市发生的历史大事,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经过,现在我们以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三位主角身上进一步感受风云岁月。(点击显示:课内探究)

这个板块我想把同学们分成三大组,分别探究辛亥革命期间与三位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然后民主推选一位代表来发言。

(民主分配三大组的任务,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巡视、指点。)

2、3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肯定。提问: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最主要的人物是谁呢? 学生回答:孙中山

提问:你心目的孙中山是怎样?

(分发卡片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后,收集卡片。选取一名学生讲稿,由其本人发言)

教师点评:这里涉及到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一分为二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孙中山,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你们看行不行?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革命奔波不辞辛劳,百折不挠,临终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直激励着后人奋进,他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退让致使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瑕不掩玉,孙中山树立了民主丰碑,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的进程。跟孙中山息息相关两大文件也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两大文件。

显示:同盟会纲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同盟会纲领是三民主义的基础,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大家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结合古代史有关内容,请看下列比较表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我国古代主权归属怎样呢?

《宪法》还赋予了国民一些权利与自由,实现了由跪到站的转变,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政体运作方面,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这借鉴了哪个国家的做法呢?有什么作用?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

教师点评: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段性质的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今天,我们以四大城市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经过和原因,以三大人物,两大文件为线索,感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变化令人遗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通过下列网站及资料查阅更多的史料,并可以以孙中山为主题或以评价辛亥革命为主题写写小论文。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习题:点击显示幻灯片 想想看,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夺取革命成果呢? 请大家各抒已见: 后,教师提供思路:

1、袁世凯自身的条件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革命党人的妥协和退让 相关史实,我们结合教材来落实。

推荐第10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赣榆县城头高级中学:陈凤武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新和革命的主要过程;记忆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史实。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相关材料,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争取认识和评价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和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1、社会根源

2、组织根源

3、政治纲领

4、思想舆论

5、起义锻炼

(二)武昌起义一起初步成果

1、起义爆发并胜利

2、成立革命政府

3、重大影响

(三)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与最终结局

1、两大革命成果

(1)成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临时约法》

2、革命的最终结局

(1)清帝退位

(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3、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情景营造:问题探究:“直面危局,20世纪初,中国三大政治力量(清政府、资产阶级立宪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变革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甲方:中国应该选择君主立宪道路。原因在于君主立宪是温和式的渐进改革,适合中国国情。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社会破坏严重,温和的改革可确保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并且当时清政府应经实施了新政且进行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固然存在明显不足,但其力度也是为历史所罕见。君主立宪道路可行。

乙方:中国应该选择革命的道路。原因在于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世界大势,是顺潮流而动,且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统治者的专制意识与一般民众的子民心态根深蒂固,非革命不足以根除封建余孽,从而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课堂设问:君主立宪道路与革命道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那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如何认识中国实践选择的道路? 让课前已做好准备的两个小组成员代表展开讨论。

根本区别:君主立宪是改良,主张维护清政府统治,但必须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革命道路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辩论观点:问题谈就中甲、乙栓方的变数都与历史相符,且都有一定的道理。 实践选择:资产阶级革命——1898年康梁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清政府虽有改革,但几乎每次都是在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形下被动进行的,难以挽救时局,且改革本身也存在明显不足。很多立宪派都反对,从而出现分化。

设计意图:本问题探究的内容,虽非课标要求的学习要点,但实为理解本课知识的根本。 这一设计的所有制试点权威教材所设计,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将散见于教材上的、缺少必然联系的知识用“变革20世纪初的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之一主线来统领,简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有关辩论的两段文字,是笔者依据改良派余个名牌的思想核心而草成的文字,目的是简化“问题探究”,将学生难于把握的论战观点转换成较易把握的问题。

教学演示: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辛亥革命终于在湖北武昌取得胜利,并建立了第一个省级革命政府。在一个多月内全国就有十多个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清廷统治虽存,半壁江山已失,是以土崩瓦解。 课堂设问: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原因与条件各是什么?

提示:(1)原因:民族危机的加重与清政府“新政”变革的局限(2)条件:组织准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政治纲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舆论: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义锻炼: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二)武昌首义及其初步成果

课堂设问一:武昌起义的胜利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提示:(1)起义爆发并胜利:1911年10月10日;(2)成立革命政府:湖北军政府,都督实力远红;(3)重大影响:十多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教学演示:演示有关辛亥革命的几则史料幻灯片,内容如下:(1)黎元洪,清朝官僚,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后出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2)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预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3)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认都督,挂起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和平光复”了。 课堂设问二:武昌起义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1)一些革命党人对革命存在一些错误认识;(2)存在旧官僚投机革命的现象,一些旧官僚混入革命阵营。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通过三个问题、两张幻灯片的形式将课标的学习要点集中展示,以期达到下述目标:展示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架构,以期与学生思维进行比照,使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方法。 教学演示: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取得了初步胜利,并建立了第一个省级革命政府。清廷虽已土崩瓦解,但帝制政府尚在,国家仍未真正统一。

(三)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与最终结局

课堂设问一:武昌起义之后,辛亥革命的形势有何新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提示:(1)成立中华民国;(2)颁布《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课堂设问二: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如何?

提示:(1)清帝退位;(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课堂设问三:辛亥革命又和重大意义?

提示:(1)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课堂总结:展示有关袁世凯的历史图贫或漫画及文字说明。

总结设问一:袁世凯为何会成为多方看好的炙手可热的可稳定时局的人物?忒何会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提示:(1)袁世凯:操纵北洋新军,掌握清朝军政大权,具备一定的历史资本;(2)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3)资产阶级革命派:政府的财政困难,同盟会的涣散,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混入与破坏,脱离群众,软弱妥协。

总结设问二:辛亥革命究竟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你是如何认识其最终结局的? 提示:成功方面:(1)推翻清王朝,结束统治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是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打击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5)为民族资本主义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6)影响近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失败方面:(1)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为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名无实;(4)没有明确认识和提出反帝目标。

(四)本课内容总结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主张“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他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期望中国迎头赶上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并为推动实现这个美好理想而顽强工作。他历经险阻,但百折不挠,忠实地实践了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五、教学反思

第11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对本课教材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4课内容。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次事件之一。辛亥革命从反侵略、求民主的角度来讲,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知道主要过程及其重大事件(武昌起义,中国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正确评价辛亥革命。通过看图阅读材料等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设问质疑、合作探究再现辛亥革命的过程,通过分析《临时约法》的具体条文,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图片、史料等加深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教会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加工处理,掌握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通过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和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这节课的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依据: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必然,因此对革命爆发的背景要进行重点分析。辛亥革命更加深层的意义应该是以武昌起义为起点所带来的一系列近代中国政治的变革,而以中华民国的建立,尤其是《临时约法》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所以将其确立为重点。我主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并加以概括总结以此突出重点。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依据:辛亥革命的失败,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从史实中分析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因为局限性的认识较难理解,所以将其确定为难点。对于难点的突破,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问质疑、启发引导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领悟难点,再加上老师的分析加深理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习过辛亥革命,但初中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但高一学生又处于知识与生活阅历增长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此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启发式的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积极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

2、教法:

采用创设情景、设问质疑、小组探究、教师点评等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验交流。

3、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切实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和新课改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三位伟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20 世纪对中国来说,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增强学生宏观的历史感。从而导入今天的课题。联系上节课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明确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没有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刚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又将如何为实现民主共和而斗争呢?

(二)讲授新课 1.革命背景:

通过历史图片材料和慈禧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完成表格。 时 代 背

景 根本 国际 国内

直接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能力,通过图片资料,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并能直观地掌握革命爆发的背景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革命过程: (1)准备:

多媒体播放图片、资料,并通过启发式的谈话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出革命党人为革命高潮的到来所做的准备: 物质准备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准备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准备是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成立。

军事准备是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宣传和一系列武装起义。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阅读书本,培养学生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过程:武昌起义

多媒体播放武昌起义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创设这样的历史情境,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然后结合书本,试着自己来报道一下武昌起义有关情况,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

(3)高潮: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下面我将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多媒体出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体条文: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选举被选举权利。

第三、

四、六章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活动设计: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组负责分析一段“临时约法”条文,各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该条文体现了什么内容?有何进步意义? 设计意图:以《临时约法》颁布为背景,通过分组讨论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探究精神;理解《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结局:宣统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用课件展示两幅照片,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3、革命意义: 讲完这些内容后,提出问题:有史学家说“辛亥革命即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在,采取讨论的方式,一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讨论,二是教给学生如何做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大胆思索的积极性和探究的勇气,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及观察图片和阅读课本进行总结,学生很容易得出辛亥革命成功之处。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这时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引导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探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客观上是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观上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得出结论: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不能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最终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下节课我们来学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做好本课与下节课的连接。

(三)小结作业: 本节课的内容采用由学生结合板书自我进行总结的方式,由学生反馈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做一些基础选择题,当场答题反馈,目的是让学生加强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有一种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五)课外探究 2011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海峡两岸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有何现实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思维,体现古为今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四、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根本:必然结果 国际:帝国主义

背景 国内:晚清政府、民族资本、改良之路失败 直接:新政与宪政客观促进 物质

辛 准备 思想 组织 军事

亥 过程 武昌起义 过程 中华民国成立 高潮

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结局

命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功绩 意义 局限性

结构式板书,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同时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鼓励学生大胆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但在教学设计中也有困惑:究竟该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第12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专题: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重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过程】

(一)热点解读:

1.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已展开和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来纪念这两大周年性事件。这应是2001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复习中须高度重视,要加强对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复习。 2.关于辛亥革命知识点的考查历来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内容往往涉及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考点内容多、角度多,建议多角度复习。

角度一: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巨变的角度,进行考查。 角度二: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结合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进行考查。

角度三: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结合两岸合作、台湾问题进行考查。)以选择题、材料题等形式考查均有可能。

(二)预习检测 1.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的事件是 孙中山于1905年在日本的__________创建的我国统一的革命组织 . 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三大主义,合称为“ ”

4.武昌起义的时间是 ,地点是 5.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代表在 开会,选举 为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6.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地点是在 7.1911年是旧历的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 窃取了。他建立起 的统治。

(三)梳理知识 革命团体: 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 革命爆发于: 领导人和领导阶级: 性质: 结果: 失败标志: 失败原因: 失败的启示: 历史功绩:

(四)归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五)运用提升,中考链接。

(一)20世纪中国的三大伟人、三次巨变、三大理论:

1、三大伟人(最大的历史功绩):

2、三次历史巨变:

3、三大理论:

1.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色起义

2.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A.武昌 南京 B.天津 北京 C.上海 广州 D.延安 遵义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百 5.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材料解新题

(一)

(1)康有为1858和孙中山1866年龄“近于同一辈人”却“显示为两代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19世纪末康有为、孙中山代表的两种社会政治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了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二)

⑴纪念辛亥革命哪座城市得票最高并分析其原因。如果请你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⑵根据45页辛亥革命形势图,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⑶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

⑴19世纪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⑵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阀门”?

⑶概括辛亥革命后,“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是怎样被改变的?

(六)总结归纳

(七)布置预习:侵略与抗争

1、列举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抗争。

3、世界史上的反抗侵略的事件。

第13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材围绕广义辛亥革命,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并在最后点出了辛亥革命的意义。突出了课标对辛亥革命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的要求。

1.重点:辛亥革命的进程和辛亥革命的意义。2.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大多数的学生对辛亥革命都有所了解,但是对材料的理解、归纳能力还比较薄弱,不懂得如何从材料中得到信息。因为本校是未达标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较弱,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与革命纲领,以及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等基础知识;通过材料展示培养学生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和材料展示,并与教师设问思考相结合,使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个客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 班班通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两场战争结局,指出中国人民和清政府面临的困境。 导入新课:从“辛亥”年入手,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概念的认识,并指出本课是围绕广义的辛亥革命来讲述的。(什么是辛亥革命?)

讲授新课: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抛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史料呈现: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醒注意分析原因时可以从内因和外因、国内和国际因素、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入手,并找出根源。

教师提示: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需要什么做?(革命--反帝反清) 这个时候谁能担起这个重任?(资产阶级)

二、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先以时间轴形式把大事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较好的把握广义辛亥革命的进程。 教师讲述:在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后,国内也纷纷出现了一些革命团体。面对当时强大的敌人,分散的各团体活动都相继失败,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展示同盟会政纲)孙中山把它概括为三民主义,并成为辛亥革命的纲领。从三民主义中体现的反帝反封建内涵,反映了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同盟会成立后,随即展开的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同时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也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过渡: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清政府从湖北调兵镇压,造成湖北军务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了良机。

播放视频,注意从视频中找出武昌起义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呈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过度: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孙中山从海外回来,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二、革命收获

1、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段材料的有效信息。

教师讲述:临时约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分权制衡等思想。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帝制的终结

教师讲述: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四、革命结局

教师讲述: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设问:袁世凯为什么能成功窃取革命的果实? (提示学生从各政治势力的状况分析袁世凯掌握政权的原因,并从中领会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五、革命的成与败

设问: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那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依据是什么?

材料展示: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进行讨论总结,做出客观的评价。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功绩);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在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又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局限性(失败的表现)。 巩固小结:

教师简要概括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的知识线索。

结合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一、革命追求

1、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2、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二、革命收获

1、成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帝制的终结

三、革命结局

四、革命评价

第14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设计思路:注重探究式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注重合作能力,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近代中国国情的教育,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历史知识;②通过帮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③通过看图片、角色表演、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本课知识结构的构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形成历史线索的能力;②通过历史剧《武昌起义》及评剧,体验辛亥革命的开端,使学生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培养合作意识;③通过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场景再现,让学生体验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④通过探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条件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对比,要求学生体验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端正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②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③中华民国的成立让国人振奋不已,但最终失败让国人清醒,中国的强国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④通过走向共和的历史,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三、学法指导:

1、通过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的知识构建

2、通过体验题、探究题的创设帮助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了解、评价及内化为自己爱国的行动中

3、牛刀小试栏目巩固学生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对孙中山袁世凯的对比评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

3、突破:预设学案、准备挂图、历史图片、创设情境体验历史和探究历史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图片《清朝男子的长辫子》、《女子的小脚绣花鞋》引入辛亥革命除陋习, 导入本课课题;简要回顾1840年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导入。

(二)、正课:

要求同学们协作完成本课的知识构建

开始的标志:

中国近代基本国情

初步发展:

成立和各省

阶级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高潮:

的成立和《

》的颁布

结果:

窃取了革命果实

性质:

1、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2、探究体验

(一)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 下面请看历史剧《武昌起义》(邀请五位同学上来,并戴上标志) 旁白:(配合挂图《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示意图》)武汉三镇一直是长江和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1910年有许多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在那里兴办的工厂,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较快。正是瞄准这个有利条件,中国同盟会决定在武汉积极准备起义,起义的主力军是倾向革命的新军,因为新军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士兵参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又有新式武器,有的营四分之三以上都是倾向革命的军人。另外又恰巧10月一部分武汉军队被调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所以这时起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俱也。

地点:新兵工程营;人物:反动排长、金兆龙、革命党甲、革命党乙

金兆龙:同志们!听说咱们的总部被清军包围了,蒋总指挥通知我们今晚起义,大家快点准备吧! 革命军甲:是啊!听说军事筹备员刘复基在赴刑场的路上还高呼:同胞们!大家起来革命呢!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旁白:这时反动排长及护兵进入

反动排长:你们深更半夜擦枪干什么? 旁白:金兆龙说 金兆龙:预备不测!

旁白:反动排长大怒,上去抓住金兆龙说 反动排长:你想造反吗? 金兆龙:反就反!你能怎样? 反动排长:上!把他给我抓起来!

旁白:护兵上前抓住金兆龙,金兆龙大喊道 金兆龙: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旁白:革命军甲、乙用枪托猛击反动排长和护兵的脑袋,反动排长和护兵抱头逃窜,金兆龙等举枪射击 革命军乙:走,先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去!

旁白:这样,武昌起义爆发了。湖广总督瑞徵仓皇逃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看完历史剧《武昌起义》后思考: 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是谁?

2、武昌起义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3、武昌起义爆发是偶然的吗?

4、时空连线:采访金兆龙——“为什么要参加革命?”

5、武昌起义后各阶层的反映:分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政府、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大绅士及广大人民五个小组进行体验。

(二)高潮(用图片《孙中山》、《中华民国玉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得情景) 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为中华民国纪元。(活动设计:假如你是一个当时在南京的中学生,为欢迎孙中山先生来南京你会怎么做?)

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名的典

故,简要概括共和的道路)

(三)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活动探究:

1、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果实?(从帝国主义、袁世凯的欺骗手段、清政府的腐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体验,并进行概括总结)

2、

(四)评价辛亥革命(分小组辩论辛亥革命得成败)

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之处: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失败之处: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辛亥革命的启示(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失败得经验和教训) 中国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不能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最终会失败的

孙中山及其他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不怕牺牲、为民主共和呕心沥血的人格魅力永远为世人传诵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的强国之路还很漫长

六、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武昌起义标志着它的开始、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它达到高潮、结果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的教训。(拿出图片《孙中山》和《中山陵》)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共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新时代中,我国初步实现了独立、自主、和繁荣昌盛,但我们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同学们,努力吧!我们赶上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振兴中华、富国强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劝勉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七、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单选:

①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是:(

A、农民

B、无产阶级

C、海外华侨

D、倾向革命的新军 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革命 ③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干涉

B、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袁世凯的欺骗手段

D、革命党人在起义前无统一的政党和纲领 ④导演要拍1916年袁世凯当中华帝国皇帝得片子,请你把1916年 换算成民国:(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材料分析:“中华民国得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

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回 答①材料出自?②材料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③材料体现得性质是?

2、课后作业:①搜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方面的资料②搜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出一期有关“走向共和”的黑板报

第15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8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技能。 ②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搓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用起立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如果现在来的不是我,而是胡锦涛主席,你们会用什么方式欢迎他?作个模拟动作?(学生鼓掌)但如果来的是一百年前的清朝皇帝,你们又会用什么方式欢迎?也做个模拟动作?(适当活跃气氛)提出下列问题:

(1)对国家最高领导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欢迎方式说明中国人的观念上有什么变化?(有了民主、平等的观念)

(2)中国什么时候没有了皇帝制度?什么时候废除了三扣九拜之礼?又是什么时候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平等的观念?这都和历史上的什么革命有关?

(学生回答后小结)对,正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改变了中国人的许多观念。辛亥革命是怎么一回事?他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辛亥革命。(板书课题)

一、知识与建构: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投影本课知识结构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体系,强调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板书: 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辛亥革命

吹响了共和国的号角 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中华民国

确立了民主共和观念

二、活动与探究:探索历史发展的奥秘

(一)下面请看历史剧《武昌起义》(邀请五位同学上来,并戴上标志)

旁白:(配合挂图《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示意图》)武汉三镇一直是长江和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1910年有许多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在那里兴办的工厂,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较快。正是瞄准这个有利条件,中国同盟会决定在武汉积极准备起义,起义的主力军是倾向革命的新军,因为新军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士兵参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又有新式武器,有的营四分之三以上都是倾向革命的军人。另外又恰巧10月一部分武汉军队被调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所以这时起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俱也。

地点:新兵工程营;人物:反动排长、金兆龙、革命党甲、革命党乙

金兆龙:同志们!听说咱们的总部被清军包围了,蒋总指挥通知我们今晚起义,大家快点准备吧!

革命军甲:是啊!听说军事筹备员刘复基在赴刑场的路上还高呼:同胞们!大家起来革命呢!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旁白:这时反动排长及护兵进入 反动排长:你们深更半夜擦枪干什么? 金兆龙:预备不测!

旁白:反动排长大怒,上去抓住金兆龙 反动排长:你想造反吗? 金兆龙:反就反!你能怎样? 反动排长:上!把他给我抓起来! 旁白:护兵上前抓住金兆龙,金兆龙大喊道 金兆龙: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旁白:革命军甲、乙用枪托猛击反动排长和护兵的脑袋,反动排长和护兵抱头逃窜,金兆龙等举枪射击

革命军乙:走,先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去!

旁白:这样,武昌起义爆发了。湖广总督瑞徵仓皇逃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看完历史剧《武昌起义》后思考:

1、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是谁?

2、武昌起义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3、武昌起义爆发是偶然的吗?

4、时空连线:采访金兆龙——“为什么要参加革命?”

5、武昌起义后各阶层的反映:分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政府、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大绅士及广大人民五个小组进行体验。

过渡:武昌起义的胜利,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火炬,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大屏幕显示P42《武昌起义后形势图》,要求学生找出宣布独立的省份。

(二)(用图片《孙中山》、《中华民国玉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情景)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活动设计:假如你是一个当时在南京的中学生,为欢迎孙中山先生来南京你会怎么做?

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发展变化。

(1)下面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回到1912年前后的南京,如果你是那时一个地道的南京人,你的生活将会出现哪些变化?(成为共和国的首都,大街小巷挂满旗帜庆祝,服饰,剪辫,缠足,国民有了一定的自由和权利,法律,皇帝,国旗,称呼等)

(2)你会觉得你的生活焕然一新,扬眉吐气。这些变化只是出现在南京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学生回答)

引导小结: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归功于他领导的这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他爱国的理念和爱国的行动让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鼓舞了后人,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三、感悟与交流:体验历史发展的现实意义 投影显示:

材料一:1956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时指出: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材料二:2001年10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九十

周年,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促进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材料三:2001年10月9日:中新社武汉十月九日电(记者王新玉)在辛亥革命首义九十周年之际,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中国内地的辛亥志士后裔一百余人,今日下午相聚武昌,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祈盼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实现祖国统一。

设问:

①从材料一:毛泽东说的中国面目是怎样“完全变了”的?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推翻三座大山) 进入21世纪,中国面目“又要大变”又如何?

(改革开放,中国富强)

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②分析材料

二、材料三:联系实际,请你谈谈我们国家与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站在时代前列,“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等。中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立志报国贡献力量等)

过渡:好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让我们以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来结束我们的历史之旅,祝愿中国阔步《走进新时代》!

四、结束新课: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 课后作业:

搜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方面的资料。 搜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出一期有关“走向共和”的黑板报。 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事迹。

第16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实录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邮编:710003 【内容分析】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华崛起是近代中国人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使这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里程碑,革命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

(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难点】

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导课环节】

师: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出现过多少个王朝?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辛亥革命。

师:对。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 生:清政府腐败。

师: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同学们会怎么想?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教授】

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天灾与谣言并存。 (1)天灾的年代

师: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1910年4月,长沙有一个靠挑卖河水为生的农民,劳累数日,铮的钱竟买不回一升米。绝望之中,一家4口投水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引起巨大震动。第二天,一个老妇去买米,缺两文钱,米店不卖给她米,只好回去凑钱。等凑齐两文钱回来后,米店又涨了二文,老妇怒斥米店无理,争吵起来。众人愤怒,砸毁米店,一场大规模的抢米风潮爆发。对抢米风潮,清政府进行镇压,民众沸腾,社会动荡。

抢米风潮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艰难。据《海关十年(1902——1911年)报告》纪载:辛亥前十年,宜昌、烟台等地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物价上涨更快,大米、小麦等价格上涨在80%以上,食盐上涨100%,上涨100%的物品非常普遍,民众生活异常艰难。

面对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对。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 礼拜二 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 ——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明显是一个谣言。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很好,人心思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改良与革命赛跑。 (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分析的很好。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总结的很好。《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师: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对。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对。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阅读思考。

师: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受不受限制? 生:不受。

使: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有。

师:对。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

师: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有。 师:有什么意义?

生: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 师: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思考。

师: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是。

师: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对。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很好。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借款屡议,迄无所成。”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 ——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 师: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对。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 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对。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经历过无数次王朝更替,但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血流成河。但这一次,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如果我们能撇开主观倾向,我们应该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中国大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克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赞赏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教师停顿,学生思考。)

师:根据“南北议和”的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帝宣布退位的同一天,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对退位的皇帝、皇族有一些诸如保留皇帝尊号、暂居紫禁城、民国政府提供抚养经费等优抚措施。

可能是鉴于清政府以往的“种种劣迹”的缘故吧,很多人对于这个皇室“优待条件”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对旧势力的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我们不妨阅读一下清帝退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师:同学们怎样看清帝退位诏书?

生: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高涨的形势下,清帝只有退位,没有别的选择。

师:对。当时共和是大势所趋,清廷已呈瓦解之势,清廷也确实无可奈何。但是,假如清王朝负隅顽抗,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挣扎,历史又会怎样?

生:最终还是要被消灭,被推翻。 师:但中国社会是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呢?会出现更多的流血呢? 生:思考。

师:如果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清帝退位,恐怕会有新的发现。同学们想想! 生:我认为清帝退位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对当时“南北议和”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诏书中“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还有“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体现了清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很理性的,没有负隅顽抗,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师:很好。清王朝在最后时候,做出了理性的抉择。这个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以民族安危、国家前途作为自己的最大利益,没有拼死抵抗,而是接受现实,坦然让步,表现了一个王朝的智慧。对此,傅国涌先生讲:“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清帝退位,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恐怕没有比和平更珍贵的!没有比鲜血更值得珍视的!对于这样一场不流血的重大事件,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呢?

一个皇室的优待条件,换来了共和制度的尽快确立,换来了和平,避免了流血,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从1911年建立“皇族内阁”到1912年清帝退位,在短短的9个月中,清王朝完成了一个轮回。在革命前,清王朝顽固维护其专制利益,拒绝让步,不肯放弃任何利益。革命爆发后,这个王朝终于认清了形势,主动退让、理性抉择,得到了意外的“优待”。可以这样说,失去了本应该失去的,得到了本不应该得到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吧。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师:学习了这段历史后,同学们现在会怎样评价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 生:讨论。

师:我想用这样几句话来评价他们: 孙中山:襟怀坦荡、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袁世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郑重承诺; 清政府:主动退让、理性抉择、顾全大局。

孙中山开创了民国,但为了和平与共和大局,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其坦荡胸怀,为后世敬仰。

袁世凯,没有凭借强大的北洋军,谋求武力统一,建立袁氏王朝,而是顺势而为,并且郑重承诺,拥护共和。 清王朝顾全大局、主动退让、也作出理性的抉择。

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这个环节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开展课堂对话和讨论,使学少对当时中国政治形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客观分析和评价中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大革命中的表现,进一步理解“南北议和”的必然性和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

3.袁氏当国和《临时约法》

师:清帝退位后,孙中山按照先前的承诺,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袁世凯宣布就职的第二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南京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我们一起看《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学生读):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的原则? 生:主权在民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 生:还有分权制衡的原则。

师:对。《临时约法》还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

【设计意图:《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其内容,认识其意义,逐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印象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1.伟大意义

师: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请同学们看1912年3月5日《时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新陈代谢》,有这样一段内容: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生:中国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变成了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对。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变得文明了。

还有,辛亥革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民众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还有,过去皇帝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设计意图:以辛亥革命时期《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更加混乱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师: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专制政治,中国更加混乱。

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很先进的制度。但是,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军阀混战、军阀独裁,政治混乱甚至比前清还要严重。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权”、“民生”两大主义均未实现,中国民主道路依旧漫长,富强的道路依旧漫长。

【设计意图: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辛亥革命,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3.辛亥财富

师:辛亥革命过去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同时,我也在想,辛亥革命留给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学生思考。

师:我想请同学们读一段辛亥先烈林觉民的一封家信——《与妻书》。这封家信是林觉民在准备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晚上写给妻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能感受到林觉民烈士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生:林觉民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求幸福的精神。

师:对。我们看《与妻书》中这样一段话:“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充分展现了林觉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设计意图:本课最后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载体,引导学生讨论辛亥的精神,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读书目录: 《1911年中国大革命》,马勇著 《辛亥:摇晃的中国》,傅国涌著; 《历史何以至此》,雷颐著;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刘秉荣著 《袁氏当国》,唐德刚著; 《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廖大伟著;

(注:本课教学实录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上)

第17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富县高级中学

李兴万

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简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百年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异常复杂,具备了革命所需要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武昌起义之后,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到制度层面。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而,由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如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学生的情况及教法:我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刚刚步入高中,面对新课改新教材,具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究精神,而且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一定的了解。这都是完成这节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初中历史采用开卷考试,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加上本课涉及的问题多、理论性较强,这些是不利因素。所以要帮助学生对亥革命这一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对学生进行课前导学,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创设情景、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共同讨论,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学法:本课知识与世界历史联系密切,在学习中注意运用全球史观,将有关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思考。

从政治、经济、思想、性质和社会影响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通过辩论形式分组讨论,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体验历史、思辩历史的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理解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的评价。

3、剖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和过程。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课前导学、历史资料阅读,设置问题,启发思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评价辛亥革命,让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史实中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构思: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内容强调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入资产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引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语句转入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讲授新课:我把本课内容整合为三部分,

1、辛亥革命的历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将革命的整个历程分为背景、经过和结局三部分。由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头绪较乱。而且这一内容又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式学习提纲,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六个方面来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从而使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对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然后简要分析引入历史情境,尽量生动地再现历史,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着重分析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在辛亥革命经过的教学中,突出中华民国的成立,设问:

1、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2、鲁讯的作品《纪念刘和珍君》中提到“民国十五年”,你知道是哪一年吗?(来了解民国纪年法)

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解读放在第二部分重点讲述它的内容、体现的原则、直接的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通过对约法内容的阅读理解,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辛亥革命结局和历史功绩的学习。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让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大家各抒己见,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由学生对功绩和失败进行分析,找出判断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再深一步设问,这样的判断标准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是否恰当。学会以发展的观点评价人物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表现,全面认识历史人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后思考题:

孙中山曾经以“洪秀全第二”自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越了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上有了哪些新的发展?试分析导致新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1)新发展:①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②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③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④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原因:①经济上,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②阶级力量上,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已进一步壮大。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到了非革命不可的程度了。

问题讨论探究设计 合作讨论1 《同盟会宣言》指出:“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厂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想一想:同盟会的民族主义与“反满”问题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

我的思路: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的内容.就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解除民族压迫。这里确实包含强烈的“反满”思想,但必须看到辛亥革命前革命派所宣传的“反满”,实际上是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党内存在过片面的“反满”思想,但遭到孙中山的坚决批判。孙中山与当时的一些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之所以遭受如此深重的外来压迫,主要原因在于反动腐朽的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因此,同盟会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大大加速了清王朝土崩瓦解的过程。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主张民族主义而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这是同盟会纲领的弱点之一。

合作讨论2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其优待条件是:尊号仍存不废,民国以君主之礼待之;皇室费用每年400万元,由民国政府拨付;清帝暂居故宫,日后移居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想一想,清帝退位为什么得到如此优厚的条件?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的思路:南北议和期间,袁世凯在得到南方临时政府与孙中山待清帝退位后就推举其为大总统的允诺后,即利用革命的威胁加紧向清廷施压,诱迫清帝退位。1912年1月26日,良弼在北京被同盟会会员彭家珍用炸弹炸伤,两日后死去。这一事件令清廷王公贵族胆战心惊,纷纷逃离北京。与此同时,袁世凯暗中指使文武百官“请愿共和”,胁迫清帝退位。就在彭家珍炸伤良弼的同一天,段棋瑞等46名前线北洋将领,联名通电,要求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否则将带兵入京,武力解决。 山西、河南、直隶、山东等地巡抚也纷纷电奏朝廷,要求实行共和。读到这些请愿通电后,清室皇族亲贵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决定“逊位”,以取得退位后的优待条件。2月3日,清廷授权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磋商退位条件。经过多次交涉,2月9日,南北和谈代表就清帝退位问题达成协议。由此可见,这一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合作讨论3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迫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国歌》的理解。

我的思路:这首《中华民国国歌》以冼练晓畅的文字集中概括了清末以来包括革命党人和立宪派在内的一切有识之士力追不舍的奋斗目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出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意气。所谓“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从政治上看,就是要效法欧荚,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近代民主国字;从社会发展取向上看,意指要赶超列强,使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明白宣示了长期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总而言之,中华民国的国歌以其特有的东方旋律,表达了新时代新国家新国民的心声。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历程

1、背景

社会背景 2)经济基础 3)阶级基础 4)组织基础 5)思想基础 6)军事准备

2、经过:

武昌起义 → 建立民国 → 颁布约法

3、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1、内容

1、功绩

2、体现的原则

3、目的

2、失败:1)依据 2)原因

4、性质和意义

第18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意图与思路

本课教学是历史教研组《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之研究》校本课题研究的一节实验课。本课题主要从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材料的使用和实施等角度探讨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及应避免的误区,因此本课教学的基本设计意图是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引入相关的历史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历史事件、现象的原委,增强历史理解和认识。

基于对课标、教材、学情的研究和了解,回归本课的设计意图,以材料教学为基本教学法,围绕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我理出如下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一] 敷陈材料,回归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突出偶发事件,探索历史事件的“必然”与“偶然”之关系。

[设计思路二] 发掘材料,寻找辛亥革命中各方力量的不同声音,理清革命之发展过程,理解历史发展是多种力量合力之产物。

[设计思路三] 提供多元材料,从不同视角(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解读辛亥革命的功过,学会看待“成功”与“失败”,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学会历史地看历史。

[设计思路四] 整理材料,归纳史实,从共和之路的后续发展中了解历史的传承,用历史眼光看现实,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素养。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意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材料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和发展学生既有经验、知识和能力,通过材料的研读,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经过及历史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会分析问题、归纳事理及辩证地历史地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了解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播放《武昌起义》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注意其中主要信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在历史情境体验中进入本课学习。

[设计说明]突显新课程理念,将预设情境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认知历史,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一、历史的必然与偶然——分析辛亥革命发生之原因

[设计说明]本环节原是教学要求中所没有的,教材中相关内容过于简略。但本人认为,欲认识历史,必需探究事件发生之原委,了解历史发展乃偶然性与必然性综合作用之结果,培养学生整体的历史观。故补充材料,充实这一环节的教学,但不作为本课教学之重点。 教师:辛亥革命是从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始的,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早已踏上争取共和之路。

武昌起义的过程中,革命组织和起义的爆发有何特点?(偶然性)

武昌起义为什么事出偶然却如此迅猛?我们要回顾1911.10.10之前的一段历史,再来探究历史演化进程中的种种因素。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要求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条件,并在时间轴上填写相关事件。

学生:[归纳课文]

1、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成为矛盾焦点。

2、清政府改良运动,客观上为革命发展提供了条件。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革命政党。

4、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武装斗争。

5、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学生:[填写时间轴] 兴中会成立 《辛丑条约》 同盟会成立 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1894 1901 1905 1911.4 1911.5 1911.10 [设计说明]让学生回归教材,认识到教材是学习的最基本材料。学会读懂教材,用好教材,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同时,让学生填写时间轴,形成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二、历史进程的艰难与复杂——理清辛亥革命之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最后一段及第

二、三目,要求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进程,并在时间轴上填写相关事件。学生:[填写时间轴] 武昌起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宣统帝退位 颁布《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911.10 1912.1 1912.2 1912.3 1912.4

教师:[出示材料]辛亥革命亲历者的叙述

1、辛亥革命亲历者·革命派

1911年11月25日孙中山到达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当他走下弦梯,中外记者纷纷围上前来采访:“孙先生,外国报纸上说你携带巨款回来,以资助革命军,是吗?”孙中山答道:“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2、辛亥革命亲历者·袁世凯

不得汉阳,不足以夺革命之气;不失南京,不足以寒清廷之胆。

——袁世凯给部下冯国璋的电报

3、辛亥革命亲历者·隆裕太后(妥协放弃)

隆裕太后(失声大哭)“亲贵至今日不出一谋,事后却说现成话,甚至纷纷躲避,臵我寡妇孤儿于不顾。”

——《钟毓鼎澄斋日记》

4、辛亥革命亲历者·立宪派(转向革命)

1911年11月11日,张謇、伍廷芳等联名给摄政王发出一电:“大势所在,非共和无以免生灵之涂炭,保满汉之和平。”

——《张謇——故里征稿专辑》海门县文史资料 第八辑

5、辛亥革命亲历者·海外华侨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载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

6、辛亥革命亲历者·外国人(中立、赞同、疑惑)

1月27号,法国外长告诉法国驻伦敦等地大使:迄今为止,六国至少分别地表现出了他们不介入的愿望。它们拒绝了对清皇室的金钱上的任何支持,也拒绝了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任何承认。

——章开沅等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七卷

(1911年12月24日)庆亲王对他(英国公使朱尔典)说:“所有在上海和华南的外国人都赞成共和,委实令人心痛。”

——[澳]骆惠敏编 《清末民初政情〃莫理循书信集(上卷) 》

“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

——1912年2月16日 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7、辛亥革命亲历者·宣统皇帝(被迫退位)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1912年3月《宣统帝退位诏书》

教师: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学生:共和人心所向;清廷覆亡大势所趋;革命党人和社会各阶层的合力推翻了清王朝;清帝顺应潮流下诏退位;孙中山革命党人光明磊落。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解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神入历史情境,学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理解人物。

三、多元的历史评价——探究辛亥革命之评价 教师:[出示材料] (政治)

材料一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912年《临时约法》

材料三 “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

——1924年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四

“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 语以代议制度之善, 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 则皆瞠目而不解, 叩其故, 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1913 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7期

(经济)

材料一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思想文化)

材料一

“今兹之革命,非止革满洲一朝之命也,谓夫教化革命、礼俗革命、纲纪革命、道揆革命、法守革命,尽中国五千之旧教、旧俗、旧学、旧制而尽革之。如风雨迅烈而室屋尽焚,如海浪大作而船舰忽沉。”

——1913年3月康有为《中国以何方救危论》

教师:根据材料归纳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学生:政治上,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但民主共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经济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带来了巨大变革,冲击了封建文化。 [设计说明]选取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学会看待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四、从历史到现实——了解辛亥革命之传承 教师:[展示时间轴]

中华民国成立 国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2 1924-1927 1927.4 1937.7 1949.10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从长时段认识历史的发展,了解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脉络,认识到今天是历史的延伸,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

【教学反思】

本课既是课题实验课型,自然想有所创新,但也难免有所缺憾。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回头再看,有以下几点体会。

1、材料教学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史学素养的实效性和高效性,最大限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精选材料是开展材料教学之首要原则。本课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强,要在45分钟内实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就要精选材料。而本课教学过程各环节中,实际上补充扩展了许多材料又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因此就要做到材料多而不滥,材料短小而精炼,费时不多而能说明问题,揭示实质。精心选择和整理材料,做到类型多样且典型,如民谣、漫画、图表、大事年表等材料,比起文字材料更直观简单,也符合本课教学意图,但课前备课要下很大功夫。

2、重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基础作用,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这与开展材料教学并不矛盾。鉴于高中初始年级学生的学情,利用教材资源,更能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归纳等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在其中。切不可一味求新求变而脱离了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材和新材料应有主次之分,不可喧宾夺主。

3、材料之选择与使用更多取决于教师教学之需要,不是学生有意思地动手收集整理而来,问题应该尽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而非老师刻意引导的结果。这一点上,面对高一新生和有限课时的制约,如何解决这一缺憾还有待探索。

4、高一新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教师预先设想仍有较大差距,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回到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上来,提问要简单直白,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不要求精细准确。

第19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指导思想、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学生能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培养其理解\归纳基本史实的能力.

通过通读《临时约法》,学生熟悉《临时约法》的内容,和美国、法国法律比较,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极好教材。《临时约法》的制定体现了“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弱化:三民主义.在必修三部分会深入分析.教法:材料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学生折出一张金字塔形状的折纸,在折纸上排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阶层.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你有何感受?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级\专制等) 让学生直接感受辛亥革命爆发的必要性,由此导入。

2、小组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辛亥革命的过程:兴起----发展---高潮----结束。

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建立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 1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发动武装起义(1906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该问题比较简单,也不是本节课重点。因此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根据给定问题寻找答案、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视频展示辛亥革命的简单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历史。

4、思考,探究:基于革命过程的归纳和对革命过程的直接感受,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A、孙中山等革命家为什么要选择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渐进的改革不行吗?(背景)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使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心尽失,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与革命赛跑,进行改革,即清末新政,最终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壮大。

该问题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爆发原因,通过在革命过程的了解,使学生对革命进行反思,通过对比戊戌变法,联系经济等方面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B、如何看待《临时约法 》? 提供学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文,进行原材料教学。通过学生的泛读和与美国、法国宪法的对比,总结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内阁制原则。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得出约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

3、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你怎么看? 考察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寻找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资料。在这里,寻找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通过讨论,深刻体会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历史意义:

①推翻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

②建立中华民国;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辛亥革命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视频:辛亥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使学生感受辛亥革命的精神。

5、课堂小结:视频电影《辛亥革命》片尾:感受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和伟大。

在幻灯片片头展示: 板书: 一感知辛亥革命的惊天动地(分析革命过程) 二感受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爆发原因\评价其意义)

第20篇: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课 题: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向指引:

1、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及局限。

2、《临时约法》的内容及评价。

教 时:两课时

导 入: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这首词仿佛使人回到了20世纪初风雨如晦的中国。正当中华民族濒临灭亡的时候,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它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代之以民国,堪称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

授 新:

一、武昌起义

1、背景:(1)经济上(即物质基础):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②《辛丑条约》签订后,迫于形势,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上: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上: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②“2地3人”:上海和东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民主革命的宣传家。

(4)组织上: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相关知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聚集东京成立;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5)军事上:①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②筹备新军: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③保路运动等人民群众的斗争风起云涌。

(6)时机上: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备空虚。

2、起义爆发: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①占领武昌: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一夜占领武昌。②三镇光复:10月12日,占领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辛丑革命”。③成立军政府:起义成功后,成立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中华民国”。④响应:各省纷纷响应,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3)潜伏危机:①各省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②列强看到革命浪潮难以阻挡,一面宣布严守中立,一面寻找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③袁世凯作为北洋军阀的头目被列强看中。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时间:1912年元旦。

(2)人物:孙中山。

(3)地点:南京。

(4)事件:①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②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③首都:南京。④国旗:五色旗(代表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⑤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政府。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2)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了主权在君)。②民族平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否定了等级制)。③自由: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④权利: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政体: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国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非总统制)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辛亥革命的结果: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即溥仪:1908年即位,1967年去世。)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①原因:a袁世凯势强并玩弄两面手法。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务。一面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b列强支持袁世凯而威胁革命政权。威胁――孤立――封锁――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c革命阵营分裂。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孙中山被迫妥协:清帝退位――造成共和――保举袁世凯为大总统。②结果:a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b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2、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①推翻了清王朝。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④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3)影响:①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③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局限性: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探究归纳: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与局限。(1)进步:否定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2)局限: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没能限制住袁世凯的专制。

2、辛亥革命影响的三个方面。(1)政治上,缔造了民主共和政体,代替了君主专制。(2)经济上,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条件。(3)思想上,在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共和最终被袁世凯的专制取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未能改变。

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政治上,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