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说 教案2@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 说

课文简析:

《马说》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常手法常以比兴为主。韩愈的《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见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摆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也可以议论,或议论兼叙事,将叙事和评论结合起来,以说明一个道理。“马说”即谈马,论马的意思,可见这种文体是议论性的。也称“杂说”。

教学重点难点是《马说》的说理方式和托物寓意的写法。封建统治者识别人才的态度及社会主义国家用人的方法与制度。

《马说》

(一)

学习目标:1能准确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识记文言字词。 课前学习:1.收集古代名马的故事 2.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3.收集、整理作者生平及成就。 课堂学习: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景,请学生讲述所了解的名马的故事,并说出这些马成名的原因。如果它们没有落在名将或伯乐手中,它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学生交流资料,展开联想

2 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3 教师纠正读音及讲解停顿。

评价交流 相互评价

二、翻译课文,识记文言字词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读懂课文。教师出示重点

字词(然后、故、虽、辱、于、骈、或、食、是、见、等、安、策、之、材、而、其) 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字词,准备交流。

2 组织交流。 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3 组织评价 自我评价

课后学习:1.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

2.课后练习

三、四

《马说》

(二)

学习目的: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说”的特点。

2.说出文章所阐述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课前学习:反复朗读课文。记识实词的词义。

一、复习巩固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复习导入 复习课文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分析课文,探究主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设计:1.文章开头“伯乐”与“千里马”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要求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讲解“说”的 特点。

2 组织交流。 交流学习成果

3 问题设计:(1)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谁将为它负责?

(2)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伯乐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 思考、交流

师生补充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三、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设计: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现代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念呢?是不是仍象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又或是怎样呢? 思考、交流

2 组织评价,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相互评价

3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思考、交流

如课堂上没有时间可安排在课后完成。 课后学习:背诵课文

完成《马说》读后感

《梦溪笔谈》二则 教案2@苏教版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2@苏教版

皇帝的新装 教案2@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 教案2@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下 马说教案[全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案2@苏教版

斜塔上的实验 教案2@苏教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 教案2@苏教版
《马说 教案2@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