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共关系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

家长值班制:学校(幼儿园)组织家长轮流值班来校(园)观察孩子的表现,协助教师安排教育活动并将情况及时

反馈给教育组织或教师的一种家长参与管理的方式。

人际沟通:又叫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有时也有非面对面的)双向信息交流与沟通。

开放日:开放日是教育组织每年选定1-2次适当的日期对外部公众开放,让公众比较全面地参观教育组织各项教育设

施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公共关系活动。

教育组织美誉度:是指教育组织外部公众对教育组织赞许和信任程度。 传播媒介:是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传播信息的渠道、中介或途径。

形象加工:是指在形象建设的基础上对教育组织形象进行集中概括,提升美化,是用概括性的、简洁的语言和典型的、

生动的、美观的形象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教育组织形象的象征。 外部公众:是指教育组织外部的、与教育组织存在一定联系的个人、人群或组织。

家长开放活动:是指教育组织没学年选定一次或数次适当的日期对家长开放,让家长来校参观教育组织的教育教学

活动。

实物媒介:指由人制作的可以传播信息、或传播某种特定信息的载体。

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工作人员通过广播、电视、杂志、报纸、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的、复制的信息传播

给社会广大的、分散的公众。

教育组织公众:是指与教育组织有着利益联系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人群或组织机构。

危机事件:是指意外、紧急、危急、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威胁、对社会组织的利益和形象有较大危害的突发事

件。

垂直关系:指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教育组织:教育组织是指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并按照教育规律和一定的规则建立和运行的一种组织。 应变能力:是指在情况突然变化或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或恰当反应能力。

潜在公众:是指当前并没有与教育组织发生现实关系,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与教育组织发生现实关系的人或组织。 社区:社区是指共同生活与一定淋浴,因利益关系相互来纳西的单位或人群。

公众: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有着一定利益联系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人群或组织机构。

二级传播:是指传播者不是将信息直接传播给接受者而是先直接传播给组织内或社会上比一般接受者更有影响的人,

再由他们将信息传播给接收者 教育公共关系过程:

随机抽样:指总体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出来,并能推算出样本对整体的代表程度。 双向对称:就是情调企业或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双向传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教育公共关系:是指教育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传播与中介来进行联系的。

配额抽样:配额抽样是按总体具有规定特征的个体之间的比例,确定样本中具有相应特征的人数,然后由访问者按规

定特征抽取调查对象。 简答

1传播要素有哪些

1传播者

2传播内容

3传播渠道

4传播对象

5传播效果

6反馈 2《有效的公共关系》的作者及提出的相关原则

作者:卡特利普

原则:特出“双向交流”的公共关系原则,创立了著名的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模式。 3非公办教育组织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

1以营利为目的

2虚假的招生广告

3办学条件查

4人员素质问题

5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4教育公共关系的主要原则,家长的态度

1重视教育组织的形象

2尊重客观事实

3以社会公众利益为上

4双向沟通

5全面渗透原则 5危机事件的特点

一、突发性

危机事件一般是在人们视线没有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二、紧急性

危机事件发生后立即造成一种紧急的情态:或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等

三、危害性

任何危机事件都会对人们造成危害 6文字传播方式

1演讲稿

2常用公关文书

3新闻稿

4宣传资料

5广告稿 7新闻稿标题结构 标题可分为引题、正题、副题三个部分。但不是任何信息都要用这三个部分,很多情况下,只用正题。标题要求:概括性强、突出主题、醒目、长短合适 8从众效应

一般人都愿意与自己所处群体在观点和态度上保持一致,而不愿意过于离群。有时候,我们的观点和态度与被劝说

者所处群体一致,但与被劝说者本人不一致时,可以通过暗示或告知对方,他所处群体与我们一致,与他们不一致,

以促使对方转变观念。 9教育公共关系接待室装修

一、位置

接待室一般应设在校(园)长办公室旁边,周围环境应安静,不要紧挨着教室

二、室内自然环境

接待室一般应自然采光较好、明亮、整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三、室内装饰

室内装饰既不要过于豪华,又不宜过于简单,要体现自然、优雅、有教育性、有特色

四、室内用品

室内应具备应有的接待用品,如沙发、茶几、茶水以及必要的宣传资料音响等 10霍尔提出的人际交往的距离(见26)

11教育组织知名度是表达公式?教育组织社会形象的表达公式?量度的计算公式?

知名度=量度*深度

教育组织社会形象=教育组织美誉度*教育组织知名度

量度=(知晓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12传播内容是由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

语言

符号

图像

13教育组织与家长的公共关系的形式有哪些?

一、家长委员会

每一家长委员会由3——5个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由校(园)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和

班级家长委员会三级

二、约谈

指教师与家长约定特殊时间、地点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类型包括在校面谈、家访、电话约谈等

三、家长会

校园家长会

年级家长会

班级家长会

四、家长开放活动

五、家长值班制

14外聘公共关系顾问的特点

一、客观性

外聘顾问以局外人身份看问题,比局内人更少主观性

二、知识性

外聘顾问一搬有较丰富的公共关系知识、经济和技术

三、束缚少

外聘顾问与本教育组织没有隶属关系,更敢于创新

四、应急性

教育组织感到人力不足时,可随时外聘顾问以应急需要 15在哪些情况下,教育组织必须塑造其形象

一、当教育组织的良好形象在社会和公众之中比较模糊时,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是将教育组织的形象在社会和公

众当中明晰的树立起来

二、当教育组织的良好形象在社会和公众之中影响面较小、知名度较低时,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是扩大影响面,

提高知名度

三、当教育抓组织的良好形象广为人知,知名度较高时,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是将教育组织的形象进行维护,

防止知名度下降

四、当教育组织形象不佳时,教育公共关系职能是使不佳的形象向良好的形象转变

五、当教育组织的良好形象受损害时,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是恢复良好的形象 16教育公共关系咨询建议对决策者的作用

一、确保信息的全面性

二、视角的公众性

三、方案的可选择性

17协调关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预防矛盾的发生

2化解矛盾

3采用柔性协调的手段

4态度诚恳

5客观调查

6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 18教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设置

19塑造教育组织形象包括

一、全面建设客观的教育组织形象

二、公众人员对教育组织形象的加工

三、公关人员和全体人员共同传播教育组织的形象

四、准确调查公众对教育组织的形象

五、合理调整教育组织的形象

20教育组织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分为两类

一、外部信息

1党和国家有关均匀的方针、政策、文件等 2国家和政府有关教育的法律、法令、法规等

3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4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的状况 5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指令、文件、要求

6新闻媒体对本教育组织的报道、批评、评论、建议等 7社会舆论对本教育组织的评价、建议和批评等

8社区对本教育组织的反映、评价、意见以及社区是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状况等 9同级同类兄弟教育组织的经验教训、成绩缺点、特点特色以及对本教育组织的评价和意见等 10上一级教育组织对本教育组织的评价和意见 11下一级教育组织对本教育组织的评价和意见

12家长对本教育自己的意见、评价、建议和期望等 13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各种需求、期望

二、内部信息

1教职员工的工作和思想状况 2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

3外部环境剧烈变动对师生员工思想情绪的影响 4师生员工对教育组织领导的态度、意见和评价 5教职员工对经济待遇的满意程度

6教职员工对提升职称职务的要求和反映 7教育教学工作的运行状况 8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状况 9后勤工作的运行状况

10领导与群众之间、各部门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 21教育组织与内部公众的矛盾中,最常见的矛盾

领导干部与教职员工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22行为不协调的原则

一、利益不协调。由于利益不协调的情况是常常发生的。

二、观念的差异。如教师与家长对学生教育行为的不一致,很可能是双方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差异。

三、缺乏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行为目标缺乏了解,自然就难以达到行为的协调一致。 23柔性手段:是指非强制性的、温和的手段,如协商、沟通尊重、礼让等手段。 24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三、互动关系

25会谈目标的种类

一、理想目标:即对会谈的一种最理想的估计

二、折中目标:通过双方相互协调,从各自的理想目标稍将低一些的,双方都可接受的折中目标

三、最低目标:即会谈结果不能比最低目标更低,是勉强可以接受的目标。 26交往空间的距离

霍尔把人们之间交往空间距离分为四个区域

1亲密距离

约0.46米之内

2熟人距离

约0.46——1.2米之间

3社交距离

约1.2——3.6米之内

4公共距离

约3.6米以上 27教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组织、公众和传播是教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其中教育组织是教育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教育公共关系的 对象,传播是教育公共关系的中介。 28传播和收集信息的原则

一、准确性

在传播信息时确保准确性的传播渠道;在收集信息时,对于不可靠的信息不能采用

二、时效性

在传播和收集信息时压迫辨别信息内容的实效范围,对于实效的信息应排除

三、目的性

在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传播和收集信息,其效果是不会好的 29访问法及其类型

访问法又叫访谈法,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或访谈的方法。一类是非问卷式访问,包括面谈和电话访谈; 另一类是问卷式访问,它是民意测验中经常采用的访问方式。 30非盈利组织的类型

一、公益性组织

它是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提供服务时,一般不向服务对象收费。如政府部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

阶段的公办中小学等

二、服务性组织

它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来自政府的拨款,一部分来自对服务对象的适当收费和社会各界的捐助。

如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之外的其他教育组织。

31公众的类型

一、按教育组织的内部划分,可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二、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划分,可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现实公众

三、按公众对教育组织的重要程度,可分为重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四、按公众对教育组织的态度,可分为顺意公众、独立公众、逆意公众

32非公办教育组织最根本的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对) 33教职工的需求

一、基本的生理和物质利益需要

1合理增加工资的需要

2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

3医疗保障、劳动保险的需要

二、基本的精神

1职称、职务晋升的需要

2进修、培训的需要

3沟通的需要

4尊重、信任的需要

5参与管理的需要

6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7满足兴趣、爱好的需要

8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等等 34问卷的设计

一、引导说明语

一般包括:称呼、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如何填写问卷、返回问卷的方式、填表所需时间、发起者

二、问卷的问答方式

一类是封闭式问答方式;另一类是开放式问答方式

三、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1问题的顺序

2问题的语言

3避免诱导性问题 4不要在一个问题里问两种不同的事情

5问题不宜太多

35组织传播的类型

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

平行传播

正式传播

非正式传播 36家长对教育组织的期望类型

一、高分数

有的家长很注意学校能否保证孩子考高分数,能否考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是他们对教育组织主

要甚至是唯一的期望和评价标准。

二、全面发展

有的家长更看重学校是否能使孩子全面发展,孩子的各种素质能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不只

从分数上衡量学校。他们主要以全面发展为标准要求和评价教育组织。

三、求放心

有的家长一般希望孩子不学坏,觉得教育组织能将孩子引上正路,能传授给孩子一定的知识,有利

于将来谋求一个职业就行。 37教育组织上级主管部门的特点

一、控制性

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个特点是它对下属组织的控制性。上级主管部门是代表政府对教育组织进行领导和

管理的机构

二、服务性

上级主管部门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对其下属组织的服务性。上级主管部门对教育组织的控制,不是为了

将教育组织管死,而是为了使教育组织的各项工作更加有效 38非公办教育组织最大的问题

以盈利为目的 39家长的类型

一、独立性

这一类家长对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教学等问题,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对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教学

工作常有批评性意见,并且自信自己是正确的。

二、合作性

这一类家长对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教学等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教育组织和教师也会哟批评性意见。但是他们更愿意与教育组织通过沟通、协商、合作来帮助教育组织和教师改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三、顺从性

这一类家长对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教学缺乏独立的见解,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的现实,处了与教育组织发生利益矛盾时,很少对教育组织提出批评性意见。他们一般的手教育程度不高。

40我国第一个国营企业成立的公共关系部?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研究公共关系的学术团体?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设立的公共关系部

广州中山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会 41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是指初次见面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首因效应”说的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二、“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早前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心理有更大的影响。

三、“光环效应”是指对人的认识时,将某一方面的特征加以突出并扩张开来,使人模糊、忽略或代替对其他方面特征的认识。

四、“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某些对事物和人比较凝固传统的看法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42大河有水,小河满

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的教育组织的利益与其每一个内部公众的利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教育组织的利益对其每一个内部公众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决定性和一致性。即教育组织的利益增加了,其内部公众的利益也会随之增加;教育组织的利益受损了,其内部公众的利益也会相应被损。 43与家长之间的教育公共关系

一、相互了解、联络感情

相互了解、感情密切是家长对教育组织支持和信任的前提

二、互相配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消除双方的矛盾

四、有利于接受家长的管理和监督

五、家长式争取外援的途径之一

六、家长是教育组织形象的传播者 44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教育组织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是人的需要。教育组织提高满足教职工合理的需要,可以刺激和调节他们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将教育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目标结合起来,提高他们为实现教育组织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45捐赠活动类型

一种是反应性活动,另一种是发起性活动 46教育公共关系工作过程的阶段

调查、计划、实施、评估 47教育组织庆典活动的特点 48社区公众的需要

一、对教育的需要

包括子女入学的需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社区发展的需求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

四、环境保护的需求 49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艾维

50非随机抽样包括

1判断抽样

是根据调查者的判断进行抽样的方向。

2方便抽样

在总体中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抽样法 3配额抽样

51传播的过程方式

一、直接传播:是指传播者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对传播对象进行传播。

二、间接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

三、循环传播:是指传播者将信息传播给接受者后,接受者又将信心反馈给传播者,如此循环往复。

四、二级传播:是指传播者不是将信息直接传播给接受者而是先直接传播给组织内或社会上比一般接受者更有影响 的人,再由他们将信息传播给接收者。

五、多级传播:是指传播者不是直接将信息传播给接受者,而是中间经过了多次传播才到达接受者。 52校徽、校旗、校歌等设计原则

都要体现教育组织的特定,要尽可能简明、易记、鲜明。其中易记最重要,只有易记才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53教育公共关系评估中,制定评估标准

一、量化标准

有些教育公共关系目标是可以采用量化标准的,如升学率、入学率等

二、定性标准

如采用很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很差的等级标准

三、时效性

视线目标的时间限制就是评估的时效性标准 54教育组织的特点

一、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

教育组织就是对人进行“加工”,将较低素质的人“加工”提升为较高素质的人

二、目标与过程的一致性

教育组织的教育过程和目标都是培养出高质量的人

三、教育的阶段性和连接性

四、学生地位的复杂性

学生在教育组织中同时将教育公共关系主体、“产品”、教育公共关系对象三种不同角色集于一身

55庆典活动的类型

一、教育组织本身举行的庆典活动

如校庆、开学典礼。运动会、艺术节等

二、与教育组织有关并可以利用的社会性节日庆典

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 56新闻媒体的方式

一、邀请记者现场采访

现场要给记者提供方便,要提醒广大师生员工最大努力配合记者采访

二、撰写新闻稿

公共关系人员要主动撰写新闻稿,将新闻稿连同有关照片或录像各种新闻投稿和寄送

三、举行新闻发布会

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是否举行新闻发布会 57教育组织标志形象的作用

教育组织标识形象不仅有提高知名度的作用,也有增强内部公众的凝聚力、自豪感的作用。 58开放日的选择

选定时间

开放日应 选择则双休日,使广大公众都有时间前来参观。一般一年一次,选一个固定的日期。比如

每年某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或星期日。日期一旦选定,最好每年固定下来,不要变化,形成传统。 59危机事件的类型

一、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巨变引起的事件

如地震、洪水、战争、社会政治大变革引起的听课等。

二、教育组织外部人员恶意造成的事件

如犯罪分子的防火、抢劫、偷盗,外部人员对教育组织的造谣、诽谤等

三、因教育组织工作失误造成的事件

如因乱收费而引起社会舆论的谴责、个别教师对学生态度恶劣等

四、教育组织与内外部公众矛盾冲突引起的事件

如职工与领导、教育组织与家长的矛盾等

五、多重原因在成的事件

如有食物中毒事件,就可能与生产厂家、经销商、教育组织有关人员等有关 60如何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羞辱忽然挖苦。 二.尊重学生正当的申辩

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为自己的正当行为申辩,而不应压制他们。 三.尊重学生的隐私

许多学校和教师公布分数,这对学生其实是一种伤害。 四.尊重学生的意愿

不应强制学生服从自己。 五.不体罚学生

61积极向上的组织精神包括哪些方面

一、团结合作,并在教育组织内提倡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这样能提高教育组织的整体效能,增强凝聚力

二求知进取,鼓励教职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适应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三开拓创新,鼓励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教育组织的整体创新水平努力

四、公开与坦荡,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公开坦荡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勾心斗角,搞阴谋、耍手段、拉帮结派 62教育组织各部门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

一、目标的矛盾冲突

各部门之间由于各自的目标不同而可能产生矛盾冲突

二、利益的矛盾冲突

教育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分配不均时,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

三、观念的矛盾冲突

各部门的业务性质、专业、工作方式和规范等有差异,因此观念也有差异

四、行为的矛盾冲突 63危机事件处理的类型 一是技术性问题,如技术分析、科学鉴定、伤之人员的治疗抢救、损失赔偿等。

二是公共关系处理,如沟通协调、安抚当事人和家属、新闻发布、向上级汇报、恢复形象等。 64教育组织的外部公众有哪些

1家长

2上级行政管理部门

3大众传播媒介单位 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

4教育组织所在社区的周围单位和居民

5新生来源的低一级教育组织

6毕业生升学的上一级教育组织

7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

8与教研组运行发生关系的各种单位

9与本教育组织有合作关系的其他教育组织和单位

10同级同类的兄弟敬爱哦与组织 65教育公共关系调查工作的程序

第一步:确定调查的问题; 第二步:确定调查的范围; 第三步:确定调查的内容; 第四步:选择调查方法;

第五步:搜集资料;

第六步: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七步:写调查报告。

66影响教育组织社会形象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一、价值观

公众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价值观,使公众对教育组织作出不同的评价

二、利益和需要

利益和需要的差异也是影响教育组织社会形象的因素

三、对教育组织的了解

公众对教育组织的实力、客观工作情况、工作效果等了解不同,对教育组织的评价也不同

四、期望值

公众对教育组织期望值的高低差异也影响公众对教育组织的评价 67教育公共关系职能

收集信息、咨询建议、检测环境、参与决策、协调关系、树立形象等 68庆典活动的特点

一、规模大、设计的公众面广

如参与者可包括全部内部公众和各个方面的外部公众

二、易于形成公众注意的焦点

可能引起新闻媒体的兴趣,形成新闻焦点等

三、易于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庆典活动期间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能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论述

1试述教育公共关系是教育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教育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丰富而复杂的,但其核心是利益关系。

一、核心是利益关系 1什么是利益

利益时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需要和动因,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它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方面。物质利益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和各种生产资料以及可以购买各种物质财富的金钱。精神利益是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要,如权利。教育公共关系中,主体与公众之间既涉及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如家长对教育组织的知情权、监督权等。 2核心是利益关系

只要有人的活动,只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存在利益关系,且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

(1) 从积极的角度看,教育公共关系工作要制定工作目标,要主动与公众交往,而且有目的的活动,一切主动的交往活动,都出于某种需要,必然受到一定的利益所驱动。

(2) 从消极的角度看,教育公共关系工作要预防和解决教育公共关系主体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矛盾和纠纷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基本原因是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二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1利益的一致性

(1) 教育组织与其内部公众的利益存在着一致性。教育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和各个部门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整体决定部分,即教育组织的利益增加,其内部公众的利益也会随之增加。

(2) 教育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利益也存在着一致性。以教育组织与家长的关系来说,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在德、智、体诸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其利益最根本的一致性。

2利益的矛盾性

(1)教育组织与其内部公众之间存在着矛盾,包括教育组织的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如领导者作为管理者、被监督者与群众作为被管理者、监督者的矛盾;教育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如工资、职称等。 2试述教育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分析评价

教育组织社会形象可以分为教育组织知名度和教育组织美誉度两个方面。

一、知名度=量度*深度

其中量度=(知晓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深度是指知晓者获得该教育组织的信息量有多少。公式为:

深度=(N1+N2+N3……..+NX\\X*N)*100%

美誉度也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 二教育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分析评价图

100

高美誉度

高美誉度

低知名度

高知名度

50

低美誉度

低美誉度

低知名度

高知名度

0

50

100

(1)上图1区表示组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都较高,但公众对教育组织的期望也会随之提高。教育组织的压力就会相应地随之增大。所以处在此状态的教育组织应注意用更严格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争取公众更大赞誉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2)2区表示教育组织的美誉度较高但知名度却较低,说明该教育组织是各项表现不错,受到公众赞誉,但名气比较小,影响面不大,此时教育组织的公共关系的目标重点之一是提高知名度,不断扩大影响,使更多公众知晓该教育组织的良好形象。

(3)3区表示教育组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都比较低。处在该状态的教育组织虽然名声不太好,但知道其坏名声的人也不多,该教育组织今后的工作工作重点是先消除坏名声,不断提高美誉度,然后再逐步扩大美誉度的影响范围。 (4)4区表示教育组织的美誉度较低,但知名度却较高。处在此状态的教育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重点可分为几步:先想办法缩小坏名声的影响面,然后逐渐消除坏名声,提高美誉度,最后市逐渐扩大好名声。

综上所述,单纯的知名度大小或单纯的美誉度好坏不能确定一个教育组织的形象。

3试述我国公共关系活动的发展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达成组织的和谐发展。

我国主要从改革开放后开始引入公共关系理论和发展公共关系活动的。

1、1983年,广州中国大酒店最早在国内设立的公共关系部

2、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设立的公共关系部是我国第一个国营企业成立的公共关系部

3、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培训班

4、1985年5月,广州中山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研究公共关系的学术团体

5、1985年6月,珠海市应用传播研究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公共关系学术研究机构

6、1985年8月,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

7、1985年9月,深圳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大众传播专业

8、1986年1月,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

9、1986年11月,国内第一个官方组织的公共关系机构——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0、1987年6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1、1988年国内第一家公共关系报纸《公共关系报》在杭州创刊

12、1989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公共关系研讨会,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就“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

13、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4试述教育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

教育公共关系调查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调查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更具体的问题。比如,常将“教育组织社会形象”进一步分为“教育组织知名度”和“教育组织美誉度”连个具体问题,针对两个不同的问题,要分别进行调查。公式为:

教育组织社会形象=教育组织的知名度*教育组织的美誉度

教育组织知名度=量度*深度

二、确定调查范围

所谓调查范围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调查所指向的公众范围,即要对那一部分公众进行调查。另一层含义 是指地域范围,如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全区等。

三、确定调查内容

这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关键一步。设计好的调查内容能够反映调查问题的实质,用这些内容去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就可能提供给我们较为准确的信息。

四、选择调查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收集、整理、保存、检索分析文献资料,获取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2访问法

又叫访谈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问卷式访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面谈,另一种是电话约谈;另一类是问卷式访问,它是民意测验中常采用的访问方法。 3民意测验:程序一般是:(1)确定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范围 (3) 问卷设计(引导说明语、问卷的回答方式、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4) 进行抽样

非随机抽样(判断抽样、方便抽样、配额抽样)

随机抽样(简单的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政群抽样)

五、搜集资料

以问卷调查为例,问卷应按时按量回收

六、整理和分析资料

检查回收率

登录

统计

分析评价

七、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有:调查的目的、内容、范围和对象,调查方法的说明、调查的分析和结论,今后工作的建议、调查的主持人呢或单位等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