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共关系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4:5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共关系学》

1常见的祝贺性广告属于D.响应广告

2针对我国边远农村地区文盲率过高的特点,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的媒介事业是

A.广播电视

3公共关系由_______来考虑形象问题。D.全局的、统一的角度 4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B.态度的针对性 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C.拉扎斯菲尔德

6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个具体环节是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7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8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A.协调沟通

9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

去知觉它。这便是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10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公众可分为D.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11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C.公众改变行为 12把公众区分为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的标准是C.组织结构 1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C.艾维·李

14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人员日常业务中的咨询与规划工作的是A.为具体项目作人、财、物方

面的预算与规划

15我国政府普遍建立起了信访制度,从公关角度看,它属于下列公关活动方式中的D.征询

型公关

16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_____政府”的转变

D.服务型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自我实现需要 18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B.美国 19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被称为C.定型作用

20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21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C.知名度 22以下属于人的身势语言的有C.袒胸露臂、赤手空拳、袖手旁观 23以下关于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有起点和终点的双向运动过程

24属于公共关系管理主体因素系列的是A.产品的定位

25《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B.1989年 26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C.优势需要

27公共关系运作中,逐步成为统率整体公关运作核心的是D.塑造形象 28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C.1987年

29中国公共关系正式步入职业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C.举行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

30维系型公关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为B.较低姿态,连续不断,潜移默化 31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______就越强。B.参与性 32____交流形式在公共关系沟通中信息反馈性最强A.面对面的言语交流

33我国政府普遍建立起了信访制度,从公关角度看,它属于下列公关活动方式中的

D.征询型公关

34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35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含义,在表示一种实际操作实

务时,指的是B.公共关系活动

36“意见领袖”又被称为A.“舆论指导者”

37公关策划流程PDCA工作法中,C指

B.检查 3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塑造形象的意识

39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是D.内部公众 40企业广告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是D.效能

41 19世纪中叶风行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D.巴纳姆

4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

A.逆反心理

43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B.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44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C.因特网 45公众参与性最强的一类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是C.主办活动 46公益学校、医院、社会福利工作机构等属于B.服务性组织

47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相关因素有环境因素、主体因素以及C.传播技术因素 48在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阶段出现的与公共关系相关的著名人物是D.爱得华·伯尼斯 49关于公共关系发展新特点错误的说法是C.公关教育通才化

50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的D.双向沟通

51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A.中介的角色 52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 53公众了解一个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的C.产品 54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最早产生于B.美国 55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D.组织公众

56公共关系传入大陆地区是在C.20世纪80年代 57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A.协调沟通

58在公关传播媒介中,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C.因特网

59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的学者B.詹姆斯·格鲁尼格 60组织形象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对目标公众有鲜明的C.针对性子

62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其中最基本的是

B.自信心理,即从事公关工作时保持自信心

63新闻发布会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例行方式,它是一种A.两级传播

64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媒介关系 65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D.社会公众 66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B.1955年 67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

68公关调查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这体现了公关调查的C.复杂性 69“追星族”、“发烧友”之类的表现是一种D.时狂

70舆论是社会上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定的社会问题所发表意见的D.总和 71“把关人”这一概念源出于D.《群体生活的渠道》 7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D.公众

73组织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B.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74在知觉偏见产生原因中,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称为D.定型作用 75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C.民意测验

76公共关系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D.行业性公关协会的建立与发展 77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B.社区公众

78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C.印刷媒介

79所谓“影响公众的态度”包括影响公众的认知倾向和C.公众的情感倾向与意图倾向 80包含信息最丰富的媒介是C.因特网

81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C.建设型公关

82与组织无关,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影响的公众是A.非公众 83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B.流言

84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C.拉扎斯菲尔德 85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86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

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87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组织

88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___的群众社团组织。A.非营利 89公共关系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

B.与组织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知名度、信誉度等

90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91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无形资产的是D.组织的股份 92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93通才式公关人才一般可视为A.领导型人才

94下列与个人追求和向往的程度无关的是D.来自上级的命令、计划等工作压力

95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媒介关系 96

1组织内设公关机构的名称和形式除了“公共关系部”以外,还可以起____名称。

B.公共事务部C.公关广告部D.公关策划部E.公共信息部

2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办事公开”是指A.公开办事程序B.公开办事人员

C.公开办事制度D.公开办事结果

3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问题的排列技巧

4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组织C.传播E.公众

5广告主题的要素之一信息个性也可以称为A.销售重点B.诉求重点C.卖点 6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公众D.传播沟通E.组织

7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般包括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C.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D.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E.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8下列事件或著作与艾维·李无关的是A.“报刊宣传活动”和“清垃圾运动”

B.《有效的公共关系》C.《公众舆论的形成》E.“杜帮——流血——杀人”事件 9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多种公共关系调查手段对政府形象加以客观评估,为政府建立

形象、_______服务。A.维护形象B.调整形象C.控制形象D.纠正形象E.优化形象

10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较为客观公正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C.较灵活,适应性强D.关系较疏远E.运作成本较高 11综合营销传播的两个明显特性是

A.战术连续E.战略导向性

12______是围绕“现代公众意识”这一观点而言的A.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市场

B.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C.公众是“上帝”,顺其者昌,逆其者亡

E.没有公众就没发展

1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人性文化的兴起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大众传播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14社会公益活动的公关意义体现在A.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B.公益活动促进

了社会对企业组织的了解C.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好感

15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C.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D.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E.对象的组合

16“传播沟通”一词的含义是A.信息的传递B.信息的分享C.信息的接收D.内容道明扼要 17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A.公共关系调查C.公共关系策划

D.公共关系实施E.公共关系评估

18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A.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因人施教D.因材施教E.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19下列属于公关公司经营范围的有A.咨询诊断B.策划活动C.培训服务 20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

A.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C.便于编辑修改,保留重要信息 21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

B人才C公关D资金E技术 22政府公共关系必须遵守的四大原则是A.公众利益至上C.真实公开

D.科学指导E.整体统一导

23一项较完整的广告策划,一般包括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安排E.广告效果测定

24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C.管理学D.传播学 25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A.主体的权威性B.客体的复杂性

C.目标的独特性D.传播的优越性E.性质上的民主性 26演讲者的权威主要来自演讲者的

A.身份B.地位C.知识D.名望 27公众的基本特征有A.整体性B.共同性C.相关性D.多样性E.变化性 28所谓礼仪,是指________两个方面D.礼节E.程序

2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级需要是指D.自尊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30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的环境形象因素的有A.橱窗C.展览室E.办公室 31对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

A.生动活泼C.主题突出D.面面俱到 32关于握手,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握手双方,应由长者、尊者先伸手B.男女双方由女士先伸手C.主宾之间,由主人先伸手D.同辈同性间先伸手者为有礼E.一般以右用相握,握手用力要适度 33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理解

34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B.总体性原则D.符号化原则E.有效性原则 35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等更具有A.时效性B.远播性

C.生动性D.技术性

36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观念广告E.响应广告 37詹姆斯·格鲁尼格的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是A.传播核心层B.知识核心层D.文化核心层 38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办事公开”是指

A.公开办事程序B.公开办事人员C.公开办事制度D.公开办事结果

39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B.社会关系状态D.社会舆论状态

40属于公共关系广告的有A.“视顾客为亲属”B.“顾客是上帝”C.“请珍爱大自然” 4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B.总体性原则D.符号化原则E.有效性原则 4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组织C.传播E.公众 43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A.认知B.情感C.意图

44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A.直接沟通B.形式灵活C.信息反馈快D.富有人情味

E.在加强感情联络方面效果突出

45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A.控制分析B.内容分析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 46 CI手册的编制根据具体企业情况的不同,内容有所差异,但至少应该包括

A.总论部分B.基本要素C.基本要素组合系统

D.应用要素E.标志、标准字印刷样本及标准色色票

47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1策划新闻----即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叫“制造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界或公众的注意力,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的目的。

2非正式沟通---是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它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体制约束,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

3议题设置----指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受传者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4主题线法----作为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一种实施方法,主题线法是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 5组织实际形象分析--是组织通过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了解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测定和分析组织在社会上的实际形象善的活动过程。 6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7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8公共关系公司---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和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公共关系公司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关专业人员组成,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型、智力型和传播型的服务性机构- 9公关社会效益评价----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就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活动事项作出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货币量来反映和衡量公关的社会效益。

10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后者是指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

11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及居民等。 12产品定位--是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为你的产品设置一个特定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只为你产品所独占,产品定位是广告诉求的焦点。 13公共关系年度报告--即以本年度的公共关系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将一年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和计划相比较,就公共关系各层次的目标及计划的实现程度和存在差距,提出有说服力的总结报告

14公关评估---指组织公关效果的检测评估,即在总结中肯定成绩并发现问题,以便调整公关目标、政策与行为,使组织公关工作有计划的持续发展的公关过程。 15公共关系职责--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职责,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

一、沟通协调和提供服务

16全员PR管理--就是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17知觉的偏见--指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1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1如何树立现代公众意识

组织无论是制定目标和政策,还是从事管理和经营活动,都必须高度关注公众利益,倾听公众意见、满足公众需求、加强与公众沟通、争取公众理解、赢得公众支持 2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又称作“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3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1)从众与模仿;(2)求新欲望;(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4简述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定义。

1998年,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关学者格鲁尼格教授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课题研究,衡量测定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程度,其分布在涉及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里,并有包容性。首先是传播核心层,即传播部门的知识基础;其次是知识核心层,指高级传播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对传播功能和作用的共识;再次是文化核心层,即组织文化,一个组织的文化提供了培育或抵制卓越传播的更大背景。他认为一个成熟职业的最重要特征即它是建立在一个知识体系之上的,这个知识体系部分基于从业人员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的学术研究,公共关系这样一种职业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源于研究和经验的知识体系之上,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组织了解其行动对所胡重要公众利益的影响,并因此制定更好的决策。 5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的三个子系统

由下列三个子系统组成:(1)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是企业经营战略、生产和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和法规的统一规范。在设计层面上,MIS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识、座右铭和经营策略等形式。(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是以明确而完善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和教育行为,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3)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最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6组织新闻发布会要注意什么问题? :(1)确定主题。召开发布会前,公关人员应明确主题,心中有数。(2)确定邀请对象。发布会也就是记者招待会,公关人员就根据主题,有选择地邀请有关的新闻记者来参加。(3会前准备。包括印发请柬、布置场地、准备现场参观或实物、图片展览及编印文字材料等项,还应对会上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事先设想,考虑好答案,写成文字材料给发言人。(4)主持会议。公关人员应为会议主持者作好形象设计,并及时提出建议。(5)收集反馈信息。发布会过程中或结束后,公关人员都应该注意会场气氛动态,及时了解与会者对新闻发布会的态度和意见,掌握发布会的效果,以便设想下一步的公关活动。 7专业公关公司服务有什么特点?

:(1)较为客观公正。以专业的眼光,从外部公众的角度去处理客户的公共关系问题,不容易受客户内部因素的干扰。(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能够利用各种技术专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为客户工作,能够提供较高水准的专业服务。(3)较灵活,适应性强。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提供不同的公关服务,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机动性和适应性。(4)关系较疏远。公关公司难以参与客户决策的全过程,与客户的机构及人事关系较疏远,不容易得到完整的资料和完全的信任,导致所提供的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可能不理想。(5)运作成本较高。聘请公关公司的成本一般比自己处理公关事务要高。 8简述CI的特点

(1)将企业的管理、营销、公关与广告等提升为贯彻落实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的具体行动;(2)CI战略由企业首脑亲自把握,动员整个企业所有人员参与,是一种整体性行为;(3)CI的传播对象包括消费者,也包括企业员工、社会大众及相关团体;(4)CI的传播媒介既包括大众传媒,也包括企业内各种传播资源;(5)CI是企业长期战略规划,是一项需要定期督导和有效监控的系统工程。 9组织内设公关部门有何特点?

(1) 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不可攀(4)成本较低;(5)工作受组织内部因素制约,

难以完全客观公正。

10普通公关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1)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和社会发展趋势:(2)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3)按目标计划展开和管理公关活动;(4)负责公关财务、美工、摄影和计算机操作等技术工作。

11、Internet 对组织公关传播有什么意义?

(1)首先,它将改变人类传播意识、传播行为与方式,因此也必将给组织公关传播带来革命性影响;(2)它功能齐全,几乎综合了各种公关传媒的优点,因此,必将成为一种公关传播的主导媒介;(3)其空前开放和互动性特征,也最符合现代公关传播的发展趋势。

12、简述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的内容。

办好企业公共关系内刊;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传播媒介,组织发动企业内部的传播沟通活动;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沟通;培养企业文化。

1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则是个人;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事务与公众事务,而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最后,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强调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14组织客人参观旅游应注意什么问题?

(1)日期选择。参观日期最好是选择特殊的或喜庆的日子,避开国内国外忌讳的日子。(安排布置。对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预计持续时间等,向接待单位交待清楚,告知全体接待人员。(2)陪同。外宾参观时,一般由身份相当的人员陪同,内宾参观就根据需要和可能派员陪同、提供方便。(3)介绍情况。一般边看边介绍,介绍情况要符合实际,对客人的提问要给予适当答复。(4)摄影。通常参观的地方都允许摄影,不准摄影的场所应树立标志,并向来宾作出解释。(4)住宿交通。要考虑用餐的时间、地点,需要休息或住宿要预订好房间,注意车辆检查和交通安全。 15简述民意测验的基本程序?

确定调查目标和公众对象;抽样;设计问卷表;实施调查;整理资料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16现代公众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现代公众意识是现代公众关系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因此,组织必须树立现代公众意识,树立“顺公众者昌,逆公众者亡”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公众意识,重视公众,在实践中体现为公关主体能在深入、正确理解领会公众涵义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公众分类方法对组织环境中的广大公众进行分类。只有对公众进行准确细分,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公众有效开展公关活动,把树立现代公众意识、重视公众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现实操作层面,为组织的生存、发展服务

17简述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1)说服者的条件。霍夫兰认为,一个对某问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态度改变。(2)信息本向的说服力。霍夫兰认为,如果对方本来就赞同说服者的意见,只讲正面理由可坚定其原有的态度;如果对方原先或当时反对说服者的主张,把正反两方面的理由都说出来,比只讲一方面的理由更好;如果对方教育程度高,说出两方面的理由更为有效;如果对方教育程度低,并且原来就赞同说服者的立场,则一定要用正面理由,若说出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反而可能导致他犹豫不定。(3)问题的排列技巧。在霍夫兰看来,首先提出宣传论点,可以引起公众注意,易形成有利的气氛;最后提出的论点有利于公众记忆;如果传播内容是受众赞同的或可能接受的,那么,把它们首先提出比较有利;如果首先唤起公众的需求,然后提出问题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18检测评估公共关系效果的方法有哪些?

(1)公关形象效果检测(2)公关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团(3)公关社会效益评价;(4)公关广告效果的测量

19公关人员应具备哪些公关意识?

(1)塑造形象意识;(2)服务公众意识;(3)真诚互惠意识(4)沟通交流意识;(5)立足长远意识意识形态(6)创新审判意识。

20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功能包括对组织的直接功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两种。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关系网络。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体现为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公关策略

一、北京申奥面临的新情况

首先,对手城市多且竞争力强。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近20年间的蓬勃发展,参与申办的城市越来越多,围绕举办权展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次申办2008奥运会的城市有10个之多,其中加拿大的多伦多、法国的巴黎、日本大阪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申办一开始,我们就面临着一场与诸多强手的较量。

其次,新的申办规则增加了委员直接了解北京的难度。从1999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在内部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定了新的申办规则和程序。新规则概括起来是"9个不准",如不允许委员与申办城市进行互访;除国际奥委会组织的活动外,不允许委员与城市就申办问题进行接触;不允许互赠礼品等。

第三,自上次申办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半以上的委员没有来过中国,对我们的实际情况缺乏起码的了解。如悉尼奥运会后新增加的11个运动员委员都是"生面孔",彼此的接触和了解不多。

这三个新情况形成了我们在申办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然而,与其他城市综合比较,北京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公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成了我们争取申办成功的巨大资源。

二、北京奥申委的公关工作

申办奥运会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竞争过程。申办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公关的性质。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取得举办权的目标,就需要明确公关工作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展示自身的独特优势,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工作,努力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高水平完成各项规定任务,多出精品,赢得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北京的信心。争取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对北京的了解,使其对北京成功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充满信心,是取得申办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北京奥申委针对前面提到的新情况,充分利用申办规则所允许的活动空间,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展示北京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强他们对北京的信心。

我们在申办之初通过在国内外的广泛征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申办会徽和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使北京的申办一开始就带有自己的特色,收到独树一帜的效果。我们的会徽将中国与奥林匹克,体育与文化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的内涵,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赏。相对于其他城市的申办口号,我们的"新北京,新奥运"特别突出了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共同发展的相互关系,高度概括了奥运会将使北京展现更加蓬勃兴旺的新面貌,13亿人民直接参与将为奥林匹克运动掀开崭新的篇章这样一个寓意。"三个奥运"的主题表现我们既继承以往奥运会的成果,又突出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届人文奥运会的特色。

接受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考察是申办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由于委员不能访问城市,能否使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得出于北京有利的考察结论,对取得多数委员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在迎接考察团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首都知识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的优势,借助"全市之力",动员各方面优秀人才直接参与17个主题的陈述,使考察团对我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专业知识和经验、工作进展和计划等各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申办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莫斯科陈述是整个申办的决定性环节,是北京奥申委唯一一次面对全体委员进行的直接交流。为胜利完成这项任务,奥申委进行了长时间的、周密的、反复的谋划和演练。8位出场陈述的同志涵盖了政府领导人、体育官员、奥运冠军、体育工作者以及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形成了广泛的代表性。在陈述内容上,既反映政府和人民对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和积极支持,又详细介绍我们对奥运会重要设施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规划和构想;在陈述形式上,既有声情并茂的演讲,也有画面生动的影片。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陈述取得圆满成功,深深打动了全体委员,为赢得申办打好了最后一个漂亮仗。 第二,积极主动加强与国际媒体的联系,开展丰富多样的外宣工作,向世界展示北京和中国的风采,赢得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争取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取得申办成功的重要条件。申办期间,北京奥申委与300多家境外媒体驻京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到2001年6月底,奥申委共接待境外记者240批334人次,涉及境外新闻机构130家。国际媒体对中国、对北京的报导量不断攀升,仅2001年前5个月的文字报导就达1700多篇。

北京奥申委网站是申办城市中最早开通的官方网站,每天用中、英、法、西四个语种向外发布大量信息,介绍中国,宣传北京。网站首页图片新闻基本做到每日更新,中文新闻每天保持在15-20条左右,英文保持在每天10-15条,法文、西班牙文每天5-10条。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网页进行了两次大的改版,仅四个语种的页面就达5000多个。奥申委网站还经受住了多次"黑客"的入侵,一分钟也没有停止工作。网站全新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的访问者,平时的访问量就达6万左右,重大活动期间访问量成倍增长。2001年7月

13、14两天,日均访问量创下了660万的纪录。

北京奥申委还在海外人士集中的20个四五星级饭店、首都机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等7家外国航空公司发送申办宣传品20万份。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和公关活动,使北京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形象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充分的认同。

第三,将申办奥运会与加快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申办的支持。民众的支持率如何,是国际奥委会在选择举办城市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是取得申办成功的必要条件。奥申委从申办一开始,就把申办奥运会同加快首都城市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支持申办的热情。

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申办促发展,以发展助申办"的方针,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市容管理、新闻宣传等七个方面提出了40多项与申奥直接相关的任务,并逐项加以落实,大大加快首都各项建设的步伐,使群众亲身感受到申办带来的巨大变化,支持申办奥运的热情更高了。正因为有90%以上市民的坚定支持,我们在五个候选城市中,一直雄踞民众支持率之首。

三、北京奥申委公关工作的几点体会

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确立"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的工作目标,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公关战略的研究,加强奥申委的公关队伍建设,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开展公关工作。

首先,把中央为申办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北京的申办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在总结初次申办经验的基础上,中央适时提出了"内冷外热"的指导方针,在保护民众参与热情的同时,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海外。实践证明,这一作法较好地把握了申办宣传工作的"火候",做到内外有别,收到了奇特的效果。

其次,把公关工作作为申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奥申委成立之初,就把公关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每次奥申委执委会会议,都要讨论外联和外宣方面的工作。北京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出访,都要带着公关任务。

再次,从奥申委内部保证公关工作落在实处。北京奥申委成立了对外联络部,组成了一支以国际奥林匹克事务专家为骨干、通晓外事、具备语言交流能力的公关队伍,与新闻宣传部一道,共同担负起宣传新北京的任务,向国际社会和体育界展示北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第四,充分发挥中国体育界知名人士的作用,许多资深的体育官员、专家和优秀运动员也加入到为北京申奥公关的行列中。在北京申奥的日日夜夜,我们有诸多体育界的知名人士和运动员,不辞辛劳,奔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表达北京申奥的愿望、条件和能力,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是国际公关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愿与国际公关界的朋友们一道,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后的公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照,为增进国际交流、沟通信息、促进合作、发展国际公共关系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走向深入,以政府间外交为主导的那种传统外交模式已不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共外交由此应运而生。公共外交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活跃、日趋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政府间外交不可或缺的一个有力补充。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催生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网络外交,并以其便捷性、灵活性与敏感性等特质有力地推动着公共外交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网络外交,将之视为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一、网络外交的复合影响

受全球化浪潮涌动和公民社会崛起的促动,公共外交展现了外交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一般认为,“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术语是由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德·古里恩(Edmund A.Gul-lion)于196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公共外交“旨在通过引导公众的态度来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施加影响,它包括了超越传统外交的诸多国际关系领域。”简而言之,公共外交指的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而由其中央政府或其授权的有关机构通过对外信息传播和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与外国公众进行双向交流,“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在于运用各种现代传播

手段,向其他国家的公众介绍或阐释本国的政策与观点,消除他们可能存在的误解;通过展示本国的文化与价值观,提升本国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最终增进本国的根本利益。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并走向大众化,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出现和兴盛使一国政府充分调动其所掌握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力量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对本国的认知和理解成为可能。相较于那些受控于编辑和主播的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介,“因特网造就了一对一 (通过电子邮件)、一对多(通过个人主页或电子会议)、多对一(通过电子广播)以及或许是最重要的多对多 (通过在线聊天室)等种种不受限制的沟通交流”。不单如此,网络信息还具有3“F”能力,即更远(farther)、更快(faster)和更少中介(few intermediaries),这也使得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或控制越发显得力不从心。联通世界的网络与生具有的这些独特优势助其在短短数十年间就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表达意见、构建认同、塑造

行为的有效工具,这些都促使网络外交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络在一国政府与外国公众之间构筑起了交流沟通的桥梁,有利于以此赢得外国公众的了解、理解甚至信任、支持,这也就在一个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一国外交政策的议程设定。在当今这个资讯异常发达的信息时代,那些负责制定外交政策的人“将必须更加意识到互联网创造新的传播、赋权予个人和非国家行为体以及增强软实力的角色等这些途径的重要性。”较之于对外信息传播、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等其他形式的公共外交载体,网络外交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使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态势。一方面,互联网络的扩张速度既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广度,又加大了政府对信息传播的控制难度。根据传播学的一般要求,任何一种媒介必须达到5000万人的使用标准才可以被称之为大众媒体。为了跨过这道目标门槛,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却仅仅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其速度之迅猛由此可见一斑。而据世界知名互联网统计机构comScore公司2009年1月23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份,全球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其中亚太地区占到了全球网民总量的41%,中国已成为世界拥有网民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已不止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更是一个广阔的外交阵地。作为公共外交客体的广大公众需要及时有效地掌握、传递和交流相关信息,这在传统交通通讯的条件下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加之当时政府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做到对信息的垄断进而使信息仅仅局限于在一个较小的精英圈子内有限流通。而实时、迅捷和高度扩张的网络传播,使信息传播大大突破了各种时空障碍及垄断控制,极大地降低了广大公众有效参与公共外交活动的门槛。此外,从媒介传播自身的特点来看,传统媒介大多由于受政府管制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其批判性会渐趋消解;而超越地理阻隔、突破疆界局限的网络媒介则能够与政府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并且随着交流平台的纵深拓展,公众的批判性在广度与深度上都相对不那么容易受到侵蚀。因而一国外交政策的合法性在网络上将受到较之以往要多出很多的质疑和批判,这也对政府设定外交议程的控制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网络外交的交互性既有助于塑造国际舆论、制衡他国的话语霸权,其能动性也给国家的软硬实力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网络外交突破了时空国界所限,使得全世界的公民共享信息,并以其全球通行的特殊方式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平等的信息空间,引发了信息传播从单向到互动的嬗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扫清了公民信息获取与意见表达的诸多羁绊,大大降低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成本,公众舆论对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影响日益增大。正是在此种情形下,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注重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去努力培植于己有利的国际舆论生态,既要发出本国的声音谋求国际社会中的更大话语权,又希望撼动或制衡处于强势地位的他国话语霸权。不仅如此,网络外交还十分敏感,国际舞台上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很快激起网络世界中的反响因应,并迅即传播到开通网络的世界每个角落,进而对现实的外交活动产生复合的影响作用。网络外交的这种能动性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之上:它不仅能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也能催生出新的硬实力的斗争形式。〔7〕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高度关注本国的国际形象,积极运用网络的力量去赢取外国公众对于本国政策的了解、理解乃至支持,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其综合实力中“软”的一面。而在近些年的战争冲突中,政府、国际组织乃至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等各股力量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展开的攻防行动早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宣传战和心理战范畴,某种程度上已经发展成为硬实力较量的一种新形式。

由上可见,网络外交使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界限更趋模糊,也使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之间的合力更显必要。它既扩充了人们对于国家主权、国家实力的传统认识,也考验着一个国家在处置外交事务时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危机决策能力和日常外交管理能力。

二、美国网络外交的勃兴态势

有如远洋航船促成了16至18世纪的欧洲扩张电报技术支撑了19世纪的帝国延伸,以及飞机、广播和电视变革了20世纪的国际关系,互联网给21世纪的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全新的挑战,并且其速度与力度均更显强劲。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网络应用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自然也就成为最早在外交、军事等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极力维护本国利益、推进内外政策的国家之一。初始阶段不少美国政府机构并没有特别注重张力十足的互联网所能发挥的能动效用,仅仅是侧重其“实用工具”性,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就主要是图谋借助互联网侵入世界各大公司、银行以及政府机构电脑系统搜集情报;而美国国防部早在2001年就将“网络中心战”(Network-CentricWarfare,NCW)这一理念写入国防政策报告,并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将之付诸实战。但随着这张互联之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铺开,美国政府很快意识

到了互联网无比强大的潜在影响力,积极筹划用之来为美国的外交战略服务,“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实现美国主导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已成为美国霸权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8〕美国牢牢把持着互联网技术的“先占优势”与英语作为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的“话语霸权”,使得其掌握了在网络外交中优先制定游戏规则的绝对主动,由此网络外交得以迅速成为一件推进美国公共外交纵深发展的新式武器。

美国政府自21世纪伊始便着眼于加强其网络外交能力,其最初设想侧重于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内部资源,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美国外交政策。2002年12月,为了加快“电子政府”(E-Government)的建设,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主张通过构建一个广泛的措施框架,运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去增进公众对政府信息和服务的获取。应这一法案

的要求,专事网络外交的“电子外交办公室”(Office ofeDiplomacy)于2003年10月正式设立,成为从属于国务院信息资源管理局(BIRM)的一个永久部门,它有如下3项广泛的职能:将美国国务院外交官纳入信息技术决策进程中来;改善美国国务院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和协调方式;提升资讯管理。为了更好地运用网络外交来改善和提升美国的外交决策与实施,信息资源管理局还于2004年4月制订了包含以下5项主要内容的《2006年—2010年信息技术战略计划》:(1)提供正确信息:知识主导外交;(2)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联络无阻:行动中的外交官;(3)外部

伙伴关系:通过协调开展外交;(4)风险管理:确保任务有效和安全;(5)工作实践和工作团队:引领变革。〔11〕电子外交办公室融合了外交、内务官员以及项目专家的专长与经验,致力于使美国外交官和政府其他外事部门人员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获取和交流外事信息,进而从整体上强化美国外交政策的贯彻执行。

2008年10月,信息资源管理局发布了2008财政年度电子政府建设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中对《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的执行情况,展示了国务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服务进而使包括外国公众、其他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目标群体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加快捷地获取有关美国内政外交信息,充分肯定了美国政府在网络外交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绩。自2009年1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启动运作以来,美国政府越发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因而也更加注重运用网络外交来对政府的形象及内外政策进行主动的宣传推销。美国国务院网站不断进行升级改版,在其首页上新增了DipNote Blog(“外交笔记”讨论美国外交政策的博客)、Facebook(“脸谱”,社交网站)、YouTube(“优图”,视频网站)、Flickr(“附丽客”,网络相册)、Twitter(“推特”,微博客网站)等主流社会媒体的网址链接。〔13〕通过点击这些网站,国内外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国务卿近期的重要行程安排,甚至还能在一些网络虚拟社区中仿真感受随同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访外国。这些图文声像并茂的“身临其境”式独特体验,无疑能从多个视角有效增进公众对于美国外交政策与举措的认知和理解。3月20日,在伊朗举国欢庆“诺鲁兹”(Nowruz,伊历新年)这一最为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际,奥巴马总统通过YouTube向伊朗发表了一段录像讲话,视频下方还专门配有波斯语字幕。奥巴马在讲话中首先向全世界欢庆诺鲁兹节的人们表示问候,并表达了他特别希望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人民和领导者直接交谈的意愿。他表示,尽管美伊两国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一直关系紧张,但“共同的人性”将两国人民紧紧绑定在一起。奥巴马总统承诺他的政府正致力于外交解决摆在两国面前的一系列难题,并将在美国、伊朗和国际社会之间寻求构筑起一种建设性的关系。他还呼吁两国坦诚接触和彼此尊重,而非恐怖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共同打造一个人民之间重启交流、商业合作更大机遇、更加安全和更加和平的未来。在伊历新年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奥巴马总统的这一表态远不只是贯彻此前其在竞选总统期间的对伊政策主张,更重要的则是意在为其明显有别于小布什政府的对伊政策调整铺路造势,同时也潜藏着对3个月之后伊朗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施加美国影响、引导伊朗公众舆论的“醉翁之意”。 在深切体会到旧思维和***惯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不同挑战这一思想主导下,奥巴马总统主张必须大力改革政府机构以使其更加高效、透明和富有创造性,为此他呼吁创设更多的管道以便与广大公众进行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5月1日,美国总统府在其官方网站的“白宫博客”栏目里发布的一篇博文中正式对外宣布:除去已有的官方网站WhiteHouse.gov之外,白宫还在Facebook、Myspace(“我的空间”,社交网站)、Twitter、Flickr等几大主流网站上均开设了主页供国内外公众浏览获取各种信息,对此白宫不无自豪地宣

称其已然跨入了“白宫2.0”时代。2009年6月伊朗总统选举结束之后不久,关于选举舞弊的消息在伊朗国内迅速蔓延开来,致使伊朗多个城市出现了规模不一的骚乱。这其中就少不了美国方面的“辛勤付出”,利用Twitter等多种新式传播武器,美国向伊朗公众大肆散布了关于政治危机和街头抗议行动的似真似假的海量信息混淆视听,奥巴马还公开表示对伊朗国内乱局“深感困扰”。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空间的控制,美国意图影响伊朗总统选举进程,诱导伊朗政局朝向更加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向发展。对此,《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直言不讳地指出,奥巴马政府已将包括Twitter、YouTube等在内的“社会网络视为美国外交箭束中的一支新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高度依赖网络的国家,美国在开展网络外交方面展现了十分强劲的进攻性态势,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这一新兴公共外交形式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以图在提升美国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2011年01月18日 04:14:22 来源:新华网【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当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新华社发(吴凯翔摄)

新华网纽约1月17日电(记者 荣娇娇)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当天,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高楼林立的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格外显眼,6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这段60秒的宣传片,显示屏的侧面还有“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宣传片的开头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在片中依次登场,不断吸引路人驻足观看。

来自纽约的高中生夏洛特·麦古金觉得“整个宣传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布局非常巧妙”。她说她在纽约生活了18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这么多中国人的画面,而且“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

她一边看着大屏幕,一边用手指着屏幕对记者说:“看!那是姚明,我认识。站在他旁边的是中国乒乓球选手(邓亚萍),我在看奥运会比赛的转播时见过她,很厉害的。我们上课的时候也学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是从打乒乓球开始的。”她笑着说:“好想去中国亲眼看一看。”

在纽约时报广场执行巡逻任务的保安格雷格说,他一大早来时报广场值班就看到这部片子不断播出。他看了好几遍,觉得“很过瘾”。他对记者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这部片子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的风貌,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从中国来纽约度假的司亚勤女士和儿子伫立在时报广场,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她对记者说,她第一次来纽约,第一次来时报广场,就看到中国国家形象片的首播,觉得“太幸运了”。她说,能在世界知名的纽约时报广场上有这么大一块位置播放中国的宣传片,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身为一个中国人,我站在纽约时报广场上,觉得非常骄傲。而且我们胡主席要来美国访问,在我来美国期间能碰到这样的大事,真是太难得了”。

该宣传片从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每小时播放15次,从每天上午6时至次日凌晨2时播放20小时共300次,并将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从17日起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