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也谈《想北平》的抒情方式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也谈《想北平》的抒情方式兼与谈胜轶老师商榷文章作者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流寓青岛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多年来,一直被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选录,可见其经典。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作者抒写了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作者在文章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用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感染读者,激起共鸣。全文流淌着的是作者与北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深厚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此文主旨的解读也越发透彻。人们不再把本文的情感与主旨的理解简单地停留在“作品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上,而是能够结合时代背景,逐渐深刻地理解到老舍先生在文中真正要表达的他“对自己家园即将沦陷的忧虑”(苏教版《教学参考书》)。】

正如谈胜轶老师在《“我欲落泪”的牵念——浅谈老舍〈想北平〉的“冷抒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想北平’的‘想’固然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但又非一般意义上的想念。它指的应该是一种忧国忧民、感时伤乱的思乡情怀,即在国家多事之秋,民族危难之际,作者对故乡的牵念。”这样的理解无疑是非常正确而深刻的。《想北平》写于1936年抗战爆发前夕,当时的作者寓居青岛,任教于山东大学。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整个华北狼烟四起、阴霾笼罩,北京自然亦岌岌可危,沦陷在即。

对此,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爱国知识分子,老舍先生不可能无动于衷。想必他是应该“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是会“长相思,摧心肝”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老舍是在强抑着大悲大痛、忧虑难测的心境中写下此文的,文中倾注的感情之强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读这篇文章,我们无不感动于老舍先生这满腔的赤子之情。“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这种“想说而说不出”的深沉至极之情,折射出的是自己对北平无限的爱恋与忧虑之情。

然而,谈老师认为老舍先生在表达此种感情时“明明是锥心之痛,却偏以平淡语出之;明明是‘破碎山河破碎家’,却偏偏以温馨语描写;明明是泪血沾巾,却偏偏说‘我欲落泪’”,并由此得出结论:该文的抒情技巧主要表现为“情感抒写的内敛、含蓄而有节制,整体上显得非常冷静,因此,有人称之为‘冷抒情’”,并强调说“这是相对于外显、直露而奔放的抒情特色提出的”,许多同仁也都赞同这一观点。对此,本人不尽苟同,我认为谈老师对于本文的抒情方式的判断过于片面化,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一篇抒情散文,要想打动人心,情感的抒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说“情贵真”,意思是说,只有表达真挚的感情,文章才能感动人。而抒情必要借助技巧,这种技巧直接表现为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涵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而“间接抒情”则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段。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应该流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着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

那么,细品全文,不难发现《想北平》一文中似乎是“间接抒情”的天下。北京太大,作者只能写“我的北平”,因此,胡同、院子、城楼、园林、花草的碎片被拼接进了文中。北平田园牧歌式的意境,成为了作者最想营造和传递的情愫。北平安适、和谐、自然的特点,被作者用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这样世界顶尖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比映衬出来。尤其是北平与巴黎的对比,更是把北平城“动中有静”的那份安适宣泄无遗。“面向着积水滩„„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一比喻更是把唯有北平城能够带给作者的母亲怀抱般的安适、温馨抒写到了极致。第5自然段继续对比,写出北平“和谐匀调”(布局合理)的特点,第

6、7自然段又用大量的笔墨写北平物产的丰美,尽显其“自然”的特点,这极富农家风味儿,清新、和美,有着泥土芬芳的北平城,不再是壁垒森森、威严不可亲近的皇族的天下,而是可以为老舍这般贫民所熟悉和拥有的田园之家。这正是老舍能爱且深爱的“我的北平”。这些文字确实符合“间接抒情”的要旨,确乎如谈老师文中所指的那样——讲究情感的隐蔽,老舍对北平之深爱之情都间接地附着于北平的“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日常生活片段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用迂回曲折的叙述,使情感内敛而深挚”“用恬淡温馨的图画,使感情含蓄而冷静”的“冷抒情”似乎确凿存在。但老舍在《想北平》中的情感抒发果真是“漫篇尽带平淡语”吗?文章抒情的特质是否完全由文字的多寡来决定?我看不然。

首先,一篇文章的抒情特质某种角度来说,不由文字的多少决定,而应由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来决定。况且,从本文看,作者的直接抒情不在少数,且所处位置皆可谓“至要”。先看文章的标题,“想北平”,一开始就把自己对北平的挂念这一情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出来;第2自然段更是把“可是,我真爱北平”置于段首,把“想”之情感直接加深至“爱”,“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这样的情感告白何等直接和奔放!尽管作者连用了四个“说不出”,但这绝非是转而含蓄的证据,这反复告白的“说不出”,与其说是“说不出”,不如看做是作者对自己“言难尽意”的不满,是因“说不尽”“说不完”的自我否定、自我埋怨。因为深爱所以欲尽言,然而事实又难以遂愿,此种纠结、无奈之情正是借助于不断反复来完全地传达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这样直接鲜明的爱的宣告,又怎是冷冷和淡淡所能解释?“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这样的恐慌与自责,还是“冷抒情”所能掩盖的吗?

至于文章的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一段,谈老师认为是把全文“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仅以平淡语,戛然而止”,同时照应了开头“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至此,文章“我欲落泪”的牵念这一主旨已被彻底点明,且“抒情有节制”。我认为,这样的分析依然浮于表面,这样的抒情非但“不节制”,反而是最激烈、最直接的抒情,是滚烫的抒发。按理,作者心中那份翻腾激越的挂念、忧虑之情应该随着文章的铺写慢慢沉静下来,因为文章是宣泄情感的一种途径。然而作者却是“文罢情却始涌”,这种结尾又岂是含蓄所能解读?试想,一个成年男子(此时老舍当是37岁左右)不惧羞涩,直言不讳地向千万读者表白“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种越写越想、越想越忧的日思夜想的眷念之情到文章写完才刚刚奔涌而出,此种抒情还“冷”吗?老舍先生远离故乡多年,他心中的思乡之苦,本是常人所难忍受的,何况此时北平又面临日寇的威胁,作者的忧惧和挂念更是无以言说,这种挚爱是如此的急切和浓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大师都难以表达的。因此,最后这句朴实无华而又带血和泪、血泪交融的话语分明是最外显、直露而奔放的深情表达!

国外曾有学者倡导用“解释学循环”指导文本的阅读,即在对文本进行解释时,理解者根据文本细节来理解其整体,又根据文本的整体来理解其细节的不断循环过程。确实,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来把握全文。如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正确、深刻解读文本的突破口。面对文本,我们要学会“千万次地问”,要学会“斤斤计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一书第6章“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中也强调要追求“妙在这一问”,认为其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的关键所在。那么,关于老舍先生《想北平》一文,其抒情方式是否“主要表现为‘冷抒情’”的问题,能不能从文本细节中去作一番鉴读呢?我想,是完全可以的。请看文章第3段首句(注意,又是段首句)“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且不说“浸”与“心血”字眼的直抒胸臆之效果,就看这看似不经意的“杜鹃啼血”典故的化用,其实也是作者情感直涌的一处绝妙细节!试问,作者为什么不说愿化身为“百灵”“黄莺”这些歌喉曼妙的鸟儿来歌唱出北平的俊美,却要化身那千古悲鸣的一只“杜鹃”?杜鹃为何物?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千百年来,人们附会了许多传说于其身,如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一说“望帝与其皇后恩爱有加,后望帝被谋杀,遂化身杜鹃,日夜于其后花园悲啼不止”。但不管传说作何解,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老舍先生在文中选用这一意象,其用情之深还含蓄平淡吗?老舍先生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他认为只有“杜鹃悲啼”才最能够抒发他心中的一腔至情!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把标题的‘想’换成‘说’‘爱’等字,有什么不同效果”“‘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有怎样的含义”“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恍然大悟了!

因此,不是因为本文抒情主要表现为“平淡冷静、含蓄内敛”,而是因为我们在解读时被文本表象“忽悠”了,被大量的间接抒情的内容左右了判断。“以多胜少”有时可以成立,但“以精胜多”同样不无道理。其实《想北平》绝非“冷抒情”这么简单,文中之“热抒情”不仅不少,而且处处精妙,可谓带血带泪!老舍确实是在“想”北平,但是这种“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它不肤浅地指向于思乡怀人恋物。这种“想”应该是一种包孕于想之深、爱之切里面的深深忧患:为北平的前途、命运、安危等的高度担忧。它体现了老舍先生忧国伤时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民族良知。“谁言乡思非国恨?一腔热血为北平”,我以为,这才是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是最为用心抒发的情感,这种抒发是冷热交融、难分伯仲的。

综上所述,谈老师所言《想北平》一文“主要表现为‘冷抒情’”一说,尚存偏面,此文应是老舍先生以“冷热交融”之笔抒写的一曲悲歌,且“热抒情”并不逊于“冷抒情”!

想北平

想北平

想北平

想北平

想北平

想北平

想北平.教案

《想北平》说课稿

想北平教案

想北平[推荐]

也谈《想北平》的抒情方式
《也谈《想北平》的抒情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