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东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2: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微生物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绪论(2学时)

微生物的定义。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6学时) 第一节 细菌

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的群体形态。 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放线菌的繁殖;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第三节 蓝细菌

蓝细菌的形态构造;蓝细菌细胞的特化形式。 第四节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的特点;衣原体的特点;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第二章 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6学时)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第二节 酵母菌

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的菌落。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真菌的孢子;霉菌的菌落。 第四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蕈菌的定义、分布及发育过程。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6学时) 第一节 病毒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第二节 亚病毒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应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6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分类。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第四节 培养基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种类。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6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 两用代谢途径;代谢物回补途径。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自氧微生物的CO2固定;生物固氮;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4学时)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测生长量;计繁殖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温度;氧气;pH。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实验室培养法;生产实践中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第五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基本概念;物理灭菌因素的代表—高温;化学杀菌剂、消毒剂和治疗剂。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6学时)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个经典实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突变与育种。 第三节 基因重组: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第四节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定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菌种的衰退和复壮;菌种的保藏。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4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菌种资源的开发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拮抗关系;捕食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与细菌沥滤;磷素循环。 第四节 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

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用微生物治理污染;沼气发酵与环境保护;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 第九章 传染和免疫 (4学时) 第一节 传染

传染与传染病;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表皮和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免疫分子及其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免疫标记技术。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人工自动免疫类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4学时)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学名;亚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三域学说及其发展。 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Bergey原核生物分类系统纲要。Ainsworth等人的菌物分类系统纲要。 第四节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经典方法。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主要参考数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4.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 R.Killington:《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5.Lansing M.Prescott、John P.Harley、Donald A.Klein: 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 )(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黄秀梨:《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教研室编:《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南开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

武大微生物教学大纲

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

东北师范大学总结

东北师范大学校徽

东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
《东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