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7:37: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 田 丹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章重点要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给人的启示,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课文最后一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二、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策略: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进行学习课文。 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二、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三、自主读悟,共同探究。

1、探究两手空空,摘穗失败的原因。

2、角色扮演开导启迪,感悟苏格拉底的教诲。

3、合作探究,读中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文章最后揭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4、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教学过程: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前阵子,我们刚认识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一位老哲学家,他以旷野为课堂,以野草为教材,给他的弟子上了最后一堂极富人生哲理的一课,让弟子们懂得了: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只有用美德去占据它,也就是说只有用美德才能铲除灵魂里的私心杂念,只有用美德才能战胜邪恶,只有用美德才能净化人的心灵。

送走这位智者,今天我们又将迎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示幻灯片2 齐读 ,他又将用他的智慧向我们展示一堂怎样耐人寻味的课呢?出示幻灯片3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原来是让他们找一株最大的麦穗。。板书‘最大的’

二、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1.学习第1自然段中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 (1)苏格拉底让弟子下地摘麦穗前对他们提出了要求,能找到文章里的内容么?(学生快速找)(出示幻灯片4)

谁来读一读这个要求?(指名读)

(2)作为弟子,他们明白了要求,你们听明白有哪些要求了没?(

1、一个最大的麦穗;

2、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2.让你认为苏格拉底回怎样说? (出示幻灯片5)

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提出要求。(齐读)

4、过渡:弟子们听明白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麦地开始摘最大的麦穗,他们摘到了吗?结果怎样?

5、设疑:为什么弟子们摘那么长时间,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摘穗的?

(出示幻灯片6)

三、自主读悟,共同探究

(一) 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能找到他们的动作、神情、心理的句子么?然后说说你对他们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并在句子旁边写下来。2.学生按要求思考。

3.交流讨论:

(1)“埋头”“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虽然很认真,但是眼光不够开阔)

(2)“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3)“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弟子们的态度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4)“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不能立足当前,把握现在)

4、小结:讨论到这儿,你能否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来说说你对弟子们的看法?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弟子们摘得确实很认真,连走到尽头都没发觉,还是苏格拉底提醒了他们。(出示幻灯片7)

2、齐读

3、理解“苍老”(声音有些老态);“如同洪钟”(洪钟发出的声音是洪亮、浑厚、凝重的。)“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这是一种智慧的声音)

4、指导朗读这句话。你认为苏会用怎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

点击

5、听到这声音,弟子们才发现走到了麦地的尽头,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此时才如梦初醒。“如梦初醒”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此时他们悟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苏格拉底看了弟子的表现没有指责,也没有嘲笑,只是对他们说„„

(出示幻灯片8)

2、齐读。

3、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是同一穗吗?各指什么?

4、过渡:其实苏格拉底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他希望弟子们从这件事中能明白一个道理,所以在说

这话时,他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语重心长、意味深长)朗读第6自然段。

5、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讨论麦穗么,就象前面的哲学家不仅仅讨论野草一样,实际上是对人生的探讨,如果说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我们的机遇的话,这一段话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幻灯片9 )

指名说。

6、讨论。

过渡:关于人生的哲理,苏格拉底明说了么?是弟子们自己悟出来的,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啊!

(出示幻灯片10)

齐读。

(1)是啊,“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一样,只许进不许退,时光不会倒流;如果只顾追求最大的,而一再的错失良机,就会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么从麦地里走出的弟子们,最后真的是两手空空么?不,他们悟出了宝贵的人生哲理,这就是:(引读)

(2)学到现在如果老师再把你们带到麦地边,你们会怎样啊!

(3)那么你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抓住机会,不断奋斗;做好眼前的事,脚踏实地;不要等待和观望„„)

7、赠送名言。

正如这些名言所说的那样。 (出示幻灯片11:) (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2)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查里 • 艮科尔

8、学生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珍惜机会”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9、学生交流所写名言。

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如果说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我们悟出了“杂草哲学”的话,那么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我们又悟出了“麦穗哲学”。虽然时间匆匆,但是在苏格拉底的“麦穗哲学”中我们却留恋忘返。徜徉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更加富有,因为我们明白: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五、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12) 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注意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_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