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陋室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9: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陋室铭》教学设计

郭军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的。

四、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陋室

1、讲故事:古时有一男孩儿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谁知这个小男孩儿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这个小男孩儿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2、引出陋室:故事中的男孩儿是谁呢?(孟子)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殊不知历史上还有一位名人也有三迁居室的佳话。话说呀他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对他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最后只住在一间只容一人一床一桌的小房子里。他欣然接受,用诗文作无言的抗争,于是写下《陋室铭》。我所讲述的主人公他是谁呢?(刘禹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刘禹锡,走进他的陋室。(板书“陋室”)

3明确“铭”: 在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贴有自己的座右铭,那么本文的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

(二)指导朗读:

1、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

2、播放课文音频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你初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读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充满音乐美)。

5、对,这就是铭文的特点。铭文很重视音韵,通篇押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

6、、感受铭文音韵美,(先齐读课文,再男、女生分开比赛读。

(三)翻译古文:

1、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 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讨论。重点字词提问)。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作者要写的对象是什么?(陋室)

(2)那,作者开篇就写陋室吗?(没有,先写了山水。) (3)作者先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呢?(引出陋室)

(4)既然是陋室,那你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陋室陋吗? (不陋) (5)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陋室不陋的?(孔子云:“何陋之有?”) (6)这句话是什么问句?(反问句)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什么?(强调陋室不陋。)

(7)那文中那个词说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8)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品德高尚陋室不陋的? (品读a、b、c、d四句)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以动写静,赋予苔癣、草色以人的灵性,也想爬进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苔癣和草色写活了,把既有精神又有韵味,让人不觉得陋室简陋了,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这是写室中之景,自然环境清幽雅致。)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对比,互文。作者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是高雅之士。这样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高雅脱俗的情怀,这是写室中之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面写虚。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小结:作者从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确实不陋。

(9)经过反复的描写衬托,作者明明在赞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紫云亭呢?

(作者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作者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

(10)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德馨”)。

(11)那么,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2)提问: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志向的手法叫什么? (板书:高洁伟岸 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13)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14、课堂小结:

(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或个人比赛背诵课文。)

(五)背诵拓展:

从下列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莲花、松树、梅花、菊花、小草、粉笔、石子、春蚕、落叶、胡杨、竹子)

学生自由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布臵作业:

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些诗文写得最精彩。

(七)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物 志

{室中之景——清幽雅致 }

陋室不陋 {室中之人——高雅脱俗 } 安贫乐道

{室中之事——兴趣高雅

(八)教学反思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