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陋室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铭”这类文体,了解刘禹锡及其“陋室”的故事。

2、有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3、多角度地品析课文的美点,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学习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有角度地品析课文的美点。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文言文的特殊现象(使动用法和宾语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播室。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文言类散文,不仅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体会尚不深入,而且对于如何品味这类古代散文也不得法。 教学方法:

讲授解惑法,点拨指导法,示范纠错法,示例引导法,交流质疑法、学思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为什么说它“文质兼美”呢?首先,它的“文美”表现在:这篇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脍炙人心。那么,为什么又说它“质”美呢?因为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情趣高雅,能够给人以心灵的陶冶和净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和欣赏这篇美文。

二、借助资料,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铭”,是古代一种文体 ,用于述功记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陋室铭》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

(学生看课本注释,圈画“述功记行警戒劝勉”八个字。)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齐读,了解刘禹锡,并做笔记。)

《陋室铭》被称为天下第一铭文,而这篇大作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于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可是,改革遭到了失败,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但和州知县见他是被贬而来的,便故意刁难他。于是把他安排在临江而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来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指明学生读这段文字,了解“陋室”的故事。)

三、吟读美文,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1、学生齐读全文。

2、教师根据学生齐读过程中的问题,从节奏、语调、情感、音韵等方面指导示范,提示修正。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

4、学生齐读全文。要求:要读得节奏分明,要读得抑扬顿挫,要读得情感充沛,要读得音韵和谐。

5、教师讲授韵文方面的知识,学生做好笔记。

骈句与散句: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押韵与韵脚: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如:《陋室铭》中的“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字押in(ing)。

四、理解文意,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1、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重点字词解释,并做笔记。

名:出名,有名。灵:显灵,灵验。斯:这。馨:原指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博学之人。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弹奏。 金经:指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 案牍:指官府文书。乱:使„„受到扰乱。劳:使„„感到劳累。

2、教师讲解使动用法和宾语前置,学生做笔记。

使动用法(词类活用):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也常常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乱”应理解为“使„„受到扰乱”,“劳”应理解为“使„„感到劳累。

宾语前置(倒装句式):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如“何陋之有?”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之?”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教师所讲,口头翻译全文。

4、师生对译。教师说原文,学生说译文。

5、学生齐读译文。

五、品析美点,领会一些表现手法:

活动:章美在„„写一段赏析的话,探寻这篇铭文的优美之处。 示例:

从局部分析:文章美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将人的动作“上”和“入”赋予了苔藓和青草,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苔藓和青草的动态特点,渲染了陋室周围的清幽景色,衬托了陋室主人高雅的情趣。

从整体分析:文章美在全文结构的严谨。开篇4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山、水喻陋室,以仙、龙喻主人,十分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主旨思想,下文分别从居住环境之幽雅、交往对象之高雅、生活内容之优雅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表述。最后以诸葛亮、杨雄、孔子的事例自比,再一次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精神追求。

(学生写一段品析美点的话,教师巡视指导,稍后师生交流。) 小结:文章美在修辞的出神入化,

文章美在结构的严谨整饬, 文章美在句式的骈散结合, 文章美在音韵的和谐动听, 文章美在人物的高雅脱俗, 文章美在景色的渲染衬托, 文章美在生活的朴素清淡,

文章还美在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彰显作者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

引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 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六、背诵短文,学会一些背诵方法: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