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陋室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0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陋室铭》教学设计

固城中学:王德华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熟读成诵。

2.了解“铭”的特点。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教法 :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由此看来,千古名篇《陋室铭》其实是被逼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千古美文。

二、解题: 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三、初读课文,享受其韵律美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要求:1听准字音

2、把握节奏

3、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学生自由朗读。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铭是韵文,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都是偶句押韵)

3.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内容。

4.“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

5、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字(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6、“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7、语速缓慢,尽量读出文言味

(三)提问学生展示读的效果,师生作点评。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借助书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重点词语:名、斯、馨、鸿儒、白丁、素琴、丝竹、案牍、劳、乱 重点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赏读课文,享受意境美,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

1.问题探究:文章中哪句话可作为中心句?刘禹锡的陋室简陋吗?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陋室不陋? 明确: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

(1)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 交往人物的贤良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根据刘禹锡对室外景色的描摹,对交往人物的描述,及对日常生的叙述,你能想象出一些画面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想像到的画面。

3、指导朗读,读出画面美、意境美

陋室环境清幽雅致,交往人物高雅,生活情趣高雅,朗读时一定要读出读出意境美,读出作者那高雅的情趣,读出那悠闲自得的心境。 方法指导:(1)“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

(2)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字(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3)语速缓慢,尽量读出文言味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并小结:刘禹锡他在陋室中想要记住什么呢?现在我们明白了,他其实是要记住:在贫困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这就是安贫乐道。其实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环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 陶渊明;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山中宰相 陶弘景

六、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豪气

刘禹锡是否要在陋室中弹着素琴悠闲自在地过一辈子呢?文章表达的是不是仅仅就是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的经历,也许大家就会有个一新的发现。请看大屏幕。

1.资料链接:走近作者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确实脍炙人口。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可是他回到长安的时候他写了一首《元和十一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用桃花来讽刺权贵,他又一次被贬,而这一次他被贬十四年之久,十四年之后他又一次被召回到长安,他还是不改桀骜不驯的脾气,他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小结:他曾经因桃花而被贬,他就不怕再次被贬吗?他在序里这样写道“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俟就是等待。也就是说他已经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就是刘禹锡,这就是他的铮铮铁骨,多么豪气啊!所以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对他是什么评价啊?“彭城刘梦得,诗豪也”——白居易,可见他的骨子里是有豪气的。

2.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豪气的句子,并分析

明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把自己和仙人与龙对比,这是何等的豪气啊!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将自己和诸葛亮的草庐和扬子云的亭子相比,这又是何等的豪气啊! 资料链接: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扬雄: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潜心修学,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

另外曾经在前面,知县老爷把他安排在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写过这样的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他是身在和州心在京,他想要回到长安,为新法争辩,去推翻那些暴政,控诉贪官的行为。

小结: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个陋室中,这个陋室还会简陋吗?所以孔子说:“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次印证了陋室不陋。

3、指导朗读,读出豪气

(1)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内容。

(2)“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3)“何陋之有?”反问语气,应读的响亮一些,且读两遍,一边比一遍更响亮。

小结: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七、当堂背诵 全文开篇运用类比引出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从三个角度具体阐明,即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总结全文,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

八、板书设计: 陋室铭

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

环境清幽

陋室特点 交往高雅 生活有情趣 以古名贤自比,总结全文

刘禹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