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十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6: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3日在重庆市綦江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綦江区第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肩负新使命,开创新纪元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市人大审议通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设立綦江区的重大决策,掀开了綦江区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为綦江区跨越发展构筑了新的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地位提升。綦江区位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处于主城二环、三环之间,是重庆向大西南特别是黔北地区集聚辐射的重要支点、向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资源,加快重庆南部地区发展,建设繁荣富强的“渝南门户”,对重庆打造国家第五大中心城市,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綦江区在全市发展中将受到更多关注,获得更大支持,实现动力更强、质量更优、速度更快的科学发展。

经济体量壮大,竞争能级提升。綦江区幅员2747平方公里,人口122万,是重庆第

六、渝西第三的人口大区。预计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4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25元,经济总量居全市15位。綦江区对内调度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空间更广、能力更强,对外集聚要素、参与区域竞争的能量更大、底气更足,发展竞争话语权明显提升。

基础优势放大,承载能力提升。全区发展平台日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经济、人口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加速扩张,东部新城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工业园区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日益完善,“一区多园”格局形成。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总里程居全市前列,路网密度居于全市中上水平。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国家级开发区政策,将率先发展成为新跨越、新赶超的高端平台。

资源整合优化,产业集聚提升。綦江区资源富集,境内已探明数十种矿产,其中煤炭、煤层气储量分别占全市的45%和54%。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一二三次产业比为13:51:36。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千亿工业框架初具,能源、装备制造、材料等主导产业加速壮大,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筑、房地产业稳健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名企、名品、名店加速入驻。旅游发

展潜力巨大,黑山谷、龙鳞石海品牌响亮,古剑山、东溪古镇等蓄势发力,全区2011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三次产业融合互补,优势叠加,推动全区经济形态加速向现代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多元辉映,发展软实力提升。綦江区人民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中,形成了形态丰富、底蕴丰厚的特色文化。既有沧海桑田的地质遗存,又有社会变迁的历史踪迹,既有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又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永城、金桥吹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农民版画之乡、中国西部齿轮城、中国羽毛球之乡等城市名片广为人知。多元文化融合碰撞、交相辉映,提升了綦江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形成了昂扬向上的人文环境,汇聚成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各位代表!綦江区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综合优势,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饱含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这片热土上艰苦奋斗、辛勤付出的历届班子,向奋力拼搏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綦江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綦江区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行政建制调整不久,全面融合需要时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发展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增多,要素

供需矛盾突出;参与更高、更广平台竞争,政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站上历史新起点,肩负市委、市政府重托,承载122万人民期盼,我们必须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高的工作标准,全力以赴,奋力攻坚,携手共创綦江区发展新纪元!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深入推进,重庆将提速建设以“双千”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连绵带,綦江区发展优势叠加、机遇集成,未来将大有可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导向原则,加快缩差共富步伐,实施大城市、大开发、大产业、大枢纽、大统筹战略,加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深化渝黔合作,推进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重庆市能源基地、工业重地、旅游胜地、文化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实施开放型、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加快把綦江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渝南门户。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4000元、

17000元,城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八个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经济总量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小康和“交通便捷、宜居宜业、产业合理、城乡统筹、人民幸福”五大愿景。

围绕上述目标,本届区人民政府将全面落实区党代会精神,以“新綦江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实施以下战略任务:

(一)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打造渝南中心城市。把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放在突出位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綦江城区做大做强、万盛城区做精做美。一是拉开大城市骨架。抢抓新区设立带来的城市重构机遇,科学编制全区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着力加快中心城区骨干道路、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形成城市快捷通道环线,构建大城市框架。高起点规划建设市级中心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小城镇。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目标,加快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体育中心、“五馆一院”等功能性建筑,高标准配套建设城市中心公园、文化广场、职教中心等重大公共设施,提升服务、集散、创新功能。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发挥山水优势,精雕细琢、精心刻画,着力塑造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城特色、水城神韵的山水

江城风貌。加强城市管理,推进“五城同创”,实现净化、绿化、靓化,建设“宜居綦江”。

(二)实施大开发发展战略,构建渝黔合作重要战略支点。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开放,突出“经开区、产业园区”两大抓手,打造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的大平台。一是全力支持经开区率先发展。鼎力支持经开区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为经开区提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协助经开区整合资源要素,提高配置效率,统筹布局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把经开区建设成为綦江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提速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二是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立足区域地理特点,结合产业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在重点镇指导、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微型企业产业园,形成工业、旅游、文化、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加大园区投入,强化路、水、电、气、通讯及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三是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化渝南黔北区域合作,促进能源开发利用、生态观光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互惠互利、互联互通。推进与市级部门、大型企业、投融资平台、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的交流往来、互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储备和策划包装,着力“引优招强”,加快落地投产,提升招商实效。激发创业活力,扶持壮大存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三)实施大产业发展战略,建成重庆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调优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和基础性影响的产业集群。一是加速壮大第二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培育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煤化、食品加工、IT配套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千亿级工业。围绕传统主导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建设重庆重要能源供应保障区、汽摩产业配套区、重点材料加工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主城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区、西南地区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基地。同步扶持壮大建材、纺织、特色旅游商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大城市扩张发展,规范提升建筑业。二是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倾力打造大都市城郊型休闲度假胜地,着力推进“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策略,加快景区资源整合,挖掘恐龙足迹化石等优势人文自然资源潜力,启动老瀛山、中峰蟠龙开发,大力开发旅游综合地产,打造国际会议会务中心,促进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集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地质科普、古镇文化、高山消夏、养生康体为一体的大旅游品牌效应。扩大消费需求,激活商贸流通。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量,大力发展金融、物流、咨询、会展、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教卫生、娱乐健身、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把握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打造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化基地示范带动,做大畜禽、蔬菜、木瓜等优势产业,做精茶叶、方竹笋、

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培育做响地方特色品牌,建设重庆主城绿色食品供应区。重视森林资源保护,推进“城市、通道、水系、农村、矿山植被恢复”森林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林业产业,建设“森林綦江”。

(四)实施大枢纽发展战略,提升区域性集聚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渝南门户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大交通、大流通、大融通”格局,强化区域中心功能。一是建设渝南交通枢纽。推进渝黔新线建设、三万南铁路改造,建成“三环”高速公路綦江—江津及万盛—南川段、通惠—一品快速通道、万梨公路,争取实施万赶、万正高速公路和主城—綦江的轨道交通建设,构建畅达周边的骨干通道。加快连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道路建设,构建畅通高效的产业通道。整治硬化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构建全面覆盖、连接城乡、方便出行的民生交通网络。加强綦河航道整治。形成铁路、公路、航运互通互联、高效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畅通綦江”。二是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配套布局一批物流中心、物流中转站。提速打造煤炭、农产品、日用品等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构建开放、标准、高效的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的商贸物流体系,建成渝南黔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三是构建区域性金融高地。巩固壮大金融业,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型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着力提

高存贷比。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银、证、保良性互动,积极筹建煤交所,鼓励基金管理、券商直投、信托投资、融资租赁、风险投资等新型金融机构在綦发展,探索公司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集合、短期融资券等新型融资方式。

(五)实施大统筹发展战略,建设统筹城乡改革示范区。坚持统筹兼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一是切实改善民生。围绕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健全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掀起农村水利建设新高潮,实现十年水利五年办。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动态消除“零转移”和“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强化社会保障,扩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75%。健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安置房建设。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贫困群体收入。二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网点布局,打造主城优质教育拓展区。强化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创建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三甲医院创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羽毛球等优势竞技体育,建设“健康綦江”。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大治安防控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设本质安全示范区。整合应急管理资源,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加强社区建设,提高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管理创新,建设“平安綦江”。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工作对推动綦江区跨越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坚信,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随着五大战略的深入实施,綦江区必将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三、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本届政府届首之年,更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为綦江区发展起好步、开好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

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5%和16%。

我们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动城市建设提速。加快东部新城建设步伐,全面完成控制性规划编制,推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建设,建成体育中心、通惠河景观工程。完成小城镇规划修编,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有序推进綦江半边街、二桥、火车站、桥河、通惠场及万盛老街、无专厂等片区旧城改造。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沱湾森林公园、沙溪河滨河公园、方家山公园等城市公园,新建城市广场2个,改造城区厕所10个。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镇级污水处理站3个、垃圾收运系统8个。完成市级中心镇“561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城区灯饰提升工程,规范店招店牌,提升城市形象,建成市级文明城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水利大会战,开工建设鲤鱼河引水工程、青山湖水库二期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推进小型水库建设、整治,建成2个场镇供水厂,解决4.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硬化农村公路200公里,安装波形护栏100公里。继续推进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户,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建设农民新村。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大

力发展畜禽产业、蔬菜产业及木瓜、猕猴桃、方竹笋、茶叶等特色经济产业,建设万亩产业基地。推进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实现市级贫困村整村脱贫。继续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深化农村产权、户籍、金融等制度改革,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免费实施农民技能培训500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加快壮大千亿工业。力争60万吨大板锭一期、浮法玻璃二期建成投产,中峰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安稳电厂二期、千万吨大型煤炭基地、南天门风电试验、战旗化工5万吨煤基活性炭等项目,谋划发展汽摩齿轮配件、盛镁镁业镁合金板带型材、IT产业配套集群项目。

四是力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做响黑山谷、龙鳞石海两大品牌,提速建设古剑山休闲度假区,启动老瀛山开发,推进东溪古镇风貌改造,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力争全年开工旅游地产5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城区核心商圈打造,建成营盘山广场商区、万盛大道新城商区,启动综合物流园区和农副产品、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推进街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渝黔铁路新线及三环高速公路綦江段、万梨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通惠—一品公路,建成桥河互通式立交,基本建成赶水互通式立交。开通綦江—万盛高速

公路公交车,实现渝籍年票一类车主城—万盛高速公路单向、綦江—万盛双向“一卡通”。坚持“全面融合、统筹布局、相对独立、资源优化、错位发展”,支持万盛经开区夯实基础、提速发展。加速工业园区“一区多园”建设,完善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及污染集中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

六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各类政策支持。高起点编制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培植财源税源,加强财税征管,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努力壮大财政实力。健全理顺政府投融资体系,加强政银企合作,盘活政府性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土地、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要素调控力度,努力保障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等重点需求。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引进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引进机械制造、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熟练技工,中高端创新研发与生产管理营销人才,法律、金融、旅游等专业服务人才。

七是务实推进开放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和关联配套企业加强项目储备,举办2—3次高规格的招商活动,确保全年协议引资400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50亿元。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深化渝南黔北战略合作,建立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机制。巩固各类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友好城市、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促进外经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对外合作。

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促进缩差共富,

实施就业再就业、扶农助农、饮水安全等十大“民心工程”。基本完成南桐、松藻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公租房5万平方米,推进安置房、廉租房建设。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继续实施学生营养工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喝上营养奶,推进非寄宿制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爱心午餐”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新增微型企业1000户以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转户5万人。

九是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大班额”问题解决力度,建成沙溪等3所城区小学,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新建学生食堂、宿舍1万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0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启动职教中心建设,力争建成南方翻译学院教学用房主体工程。强化科技工作,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启动建设特色文化创意示范园,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培育本土特色演艺品牌,广泛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加快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等文体设施建设,举办版画艺术节、国际定向运动赛等节会活动。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三甲医院创建活动,实现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建成规范化村卫生站100个。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低增长态势,提高人口素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建设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创建安全保障型示范区。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大接访,切实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全面推进人武、消防、民防、外事、统计、审计、档案、史志、老龄、妇女儿童、工会、残疾人、侨务、民族、宗教、行政学校、气象、工商、烟草、盐务、邮政、质监、煤监、电力等各项事业发展。

十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政府”。讲政治、顾大局,推进新区干部、文化、资源、政策、工作等全方位、无缝隙融合,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凝聚力、工作向心力,建设“团结政府”。坚持与时俱进,强化学习培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学习政府”。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大绩效考核、督查督办、行政问责力度,提升政府执行力,建设“高效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进反腐倡廉,纠正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确保干净干事,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春潮正涨千帆竞,战鼓频催万马奔。波澜壮阔、催人奋进的新区建设已全面展开,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满怀信心,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渝南门户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稿)

政府工作报告(稿)

政府工作报告稿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禹城政府工作报告(稿)

政府工作报告(二稿)

政府工作报告正式稿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十稿
《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十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