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4: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单元:我快乐

教学名称:《快乐的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由美国普莱亚作曲的《小狗与口哨》,感受快乐跳跃的音乐情绪。

2、通过感受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音乐、拓展音乐《玩具兵进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吹口哨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讲普莱和他的小狗的故事

2、听赏音乐并用动作表达音乐的情绪。

3、再听赏,让学生仔细听出小主人的口哨声

4、听赏并表演(学生自编动作表演)

三、拓展

1、听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感受音乐的情绪 ——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2、听赏乐曲《铃儿响叮当》

——感受音乐的情绪 ——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四、比较欣赏

1、听赏《摇啊摇》的旋律

2、比较情绪

五、结束

交代下节课学习内容《摇啊摇》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上海童谣《摇啊摇》,感受童年的快乐。

2、学生听赏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恬静。 教学准备:娃娃、音乐(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摇啊摇》的音乐,学生并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

2、通过律动《找朋友》游戏《小豆芽的一家》,让学生在实理解。

2、用“噜”哼唱(学生可以自选一个元音进行哼唱)

3、教师边表演边范唱

4、朗读歌词(亲切、甜美,好象妈妈与孩子说话)

5、学生学唱歌曲(身体微微摇动)

三、创新表演

1、歌曲声音的处理: ——连音唱法 ——结束句的处理

2、学生自编动作表演(可以个人或两人)

四、拓展

听赏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快乐的小豆芽》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走和跑》,学生认识八分音符,用拍手、跺脚,感受四分、八分组成的节奏。

践活动中对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组成的节奏。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游戏《小豆芽的一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律动《谁来了》学生听音乐表演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找找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

2、听音乐表现走和跑

3、师生互动练习

如:上 下——上上下下

4、找朋友

——用说名字 ——音乐游戏《找朋友》

5、学生用说词语

6、游戏《开火车》

6、学生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自拼节奏谱

三、创新表演

1、音乐游戏《小豆芽的一家》

游戏过程:学生扮演豆芽爸爸妈妈,走——脚步为每一步为四分音符,学生扮演小豆芽,跑——脚步为每一步为八分音符,小豆芽一家外出郊游,他们跟随音乐《郊游》进行游戏,当他们爬小山、钻山洞时可以设计一个由四分、八分组成的节奏,拍对了在继续前进。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 《娃哈哈》

教学目标:A: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娃哈哈》。 B:学生尝试个性化改编歌曲,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准备:少数民族儿童歌曲,如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多快乐多幸福》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听歌曲旋律感受情绪

2、学生随音乐动作

3、学生唱歌曲

4、歌曲的处理 ——歌词唱清晰 ——用欢快的声音唱

三、创新表演

学生分组表演(自编动作)

四、拓展

——学生欣赏少数民族歌曲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多快乐多幸福》

——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新疆亚克西》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影像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

2、学生认识铃鼓,学会其敲击方法,男生会用铃鼓表演新疆舞的简单动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让男生在女教师的教育下仍保持阳刚气概,学习舞蹈动作时男女有别。)

4、学生学会新疆物基本步伐——踏踮步和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并自编组合边歌边表演《娃哈哈》。

5、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表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新疆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和新疆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秋天到,天凉了,小叶子,穿红袄,请大家表演唱《小叶子》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喜欢戴这样的帽子,大家猜猜,是什么地方?让我们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走进新疆

1、了解新疆(观看新疆的录象1) A:新疆的景色:

教师导入语:你们在美丽的新疆看到了什么呢?

生:那里有好多水果(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来放置有关图片)

B:了解新疆人的生活

师:新疆是好地方啊!在这里生活着许多维吾尔族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录像片段2)

学生发散回答(种水果、跳舞、卖羊肉串) 请学生拼贴新疆孩子的服饰

学生表演新疆人的生活和劳动(摘水果、卖羊肉串)

2、歌曲处理《娃哈哈》

A: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新疆的歌曲,还记得吗?想一想,要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复习歌曲《娃哈哈》)

B:师: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歌曲更活泼呢? ——用活泼的声音唱(跳跃) ——把“笑开颜”的表情做出来

——创作添词“嘿嘿!”“娃哈哈!”“亚克西!” ——加上舞蹈动作

3、学习新疆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其实,新疆舞有自己的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疆的舞蹈,那我先给大家表演一段吧!(看老师跳舞)

师:想学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学跳新疆舞!

1、学生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

学习动作:女:踏踮步、翻腕、移颈

虽然,新疆离我们比较远,但现在有很多旅游团已经开

男:踏踮步、击鼓、跪立

A、集体学习踏踮步

B、男生学习、女生学习(学得好的学生给予

服装配饰)

2、同伴组合动作

三、拓展

1、欣赏《儿童新疆舞蹈》

师:新疆舞很多时候是男女配合一起跳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2、创新歌表演《娃哈哈》

师:让我们跟着这首歌唱起来,跳起来吧!我们来分组表演。 队型:圆形

——配乐器组(教师参与:铃鼓)——舞蹈动作组 A:学生自由组合表演 B:邀请家长一起表演

四、结束

1、教师总结:

我们这一次新疆之行,收获真大,使我们更加了解到新疆的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的民族,那么,新疆到底在那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地图)

发了这条线,我们到新疆去已经很方便了,小朋友如果有机会,就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也可以通过上网、查书等方法寻找更多关于新疆的材料,下周带来,我们再一起学习和欣赏,好吗?

2、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 《吹拉弹敲》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新疆的民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由此引入乐器的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乐器演奏有不同的方式。

2、学生通过看、听、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受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和音色。

3、通过欣赏《吹拉弹敲》乐曲,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吹拉乐器所演奏的乐曲。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观看录象:找找新疆的乐器

2、认识拉弦乐器:二胡

——认识乐器感受音色(听二胡独奏) ——听乐曲片段

3、认识弹弹拨拨乐器

——认识冬不拉、月琴、琵琶乐器 ——感受琵琶的音色(听琵琶独奏) ——听乐曲片段

4、认识吹吹乐器

——认识笛、唢呐、笙乐器 ——感受笛子的音色(听笛子独奏) ——听音乐片段

5、认识敲敲打打乐器 ——认识鼓、手鼓、锣、镲 ——学生演奏打击乐器 ——听音乐片段

三、创新表演

学生随音乐表演《吹拉弹敲真热闹》

学生自选一样乐器,在音乐声中表演演奏的样子。

四、拓展

音乐游戏《乐器回家》

学生把手中的乐器在音乐《喜洋洋》中按乐器的演奏方式分类归放。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八年级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四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