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发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图猜成语,大家喜准备好了吗?

师生看图猜成语:(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自相矛盾) 师:我们的最后一个成语中包含古代的两种兵器,分别是——(生齐答:矛和盾)(课件插图上写上矛和盾)

师:真是知识丰富的孩子,请伸出小手,跟我复习这两个字。

(板书范写“矛,盾”)边讲解:矛字横撇,点不要丢了,盾字平撇要写平,里面一个十加上目。

师:知道矛和盾分别有什么作用吗?(板书:进攻,自卫)。

师:(课件出示)一个进攻,一个自卫,有点针锋相对的感觉,今天却要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板书:+、箭头)看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补充课题:集字上面是“隹”部,比住多一横,下面木字横写长,把上面托住,木子撇捺裙摆张开。) 齐读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

二、复习生字词, 课文大意

师:老师要检查一下课文中的这几个词语,看你还记得它们不。PPT 师:声音洪亮,读的又对,很自信。增加点儿难度大,有没有信心挑战?

师:还是这些词语,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连成一段话,自己先小声试试看。 生:找两人

师:真善于思考,这段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三.学习课文。

(一)认识坦克。

1、过渡: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要介绍一个朋友给你们认识,看——(PPT)这是? 生:坦克!

2、师:看到这辆坦克,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他? 生:高大、威猛、庞然大物„„

3、师: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战场上是怎样大显神威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生找,幻灯出示PPT)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4、老师教过大家,读书要边读边想象画面,才更有趣味,更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来,自己读读这句话,看你能看到哪些画面?

5、生读,汇报想象的画面,师相机引导:你从哪个词想象到的?听到德国兵喊什么?看到德国兵后退时是什么样的?„„

6、师:恩,你们真会读书,能从课文给出的这些词语(庞然大物、首次、头一回、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想象画面,体会出德国兵的害怕,能将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指两人)(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惊慌的样子;我看到他们吓得连滚带爬地落荒而逃了„„)想象了画面体会读就是不一样!

7、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看看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吧!(放视频)

看样子,坦克在战场上可真是威力无比啊!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读出坦克的神威来! (齐读)

过渡:这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庞然大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

(二)学习1,2自然段

谈话:原来,坦克的发明来源于一场比赛,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个场面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描写比赛场面的句子告诉老师吧!

1 出示句子PPT: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3、你能看出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生:紧张的、激烈的、有趣的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这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呢?(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

师:你读句子时,看到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了吗?我要找两位同学演一演,下面的观众一会儿给评价一下哦!

师指导表演,引导学生评价出矛应如雨点般刺得快(看样子这可不是春天的雨点,要快而有力),演出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的样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根锋利的矛,拿出你们的盾来,有吗?(学生合作表演“矛和盾比赛”师手指当矛,生手掌当盾)

师:我左一下,你往什么地方挡?(左)我右一下,你往什么地方挡?(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刚才你们演的情景就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手指让生说) 师:演得好一定也读得好,来试试!(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三.自学坦克发明过程,完成表格

过渡:正是在这紧张危急的时刻,发明家产生了想法,由此发明出了坦克。可是发明坦克可没想的那么容易,在发明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呢?

师: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发明家想法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生自由回答,盾太小了,要钻进一个铁屋子就可以了。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他们感叹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师:从第一个“!”中你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不满、可惜,着急),从第二个“!”你又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开心,喜悦)

师:你能不能把发明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再读,齐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师:原来,发明家发明坦克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 生:盾太小啦

师:解决方法是?谁能用文中的话归纳一下。

师:像这样,在文中找到发明坦克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句子,概括归纳后用自己的话填入表格中,我们用这种方法自学三四自然段。

(三)自己学习3,4段。

出示自学要求:师读,生自学。

合作学习:师:不少同学都想好了,现在,跟前后四个同学一起交流你刚找到的语句,并讨论一下这张表格怎么填。

师:好,谁来说说,发明家接着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 生:安全不能进攻。

师: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第三)你给我们读读(出示) 这里的“固然”谁能给它换一个词?(虽然)

师:是啊,虽然安全了却不能进攻,发明家们,这样行吗?(不行)来,读——读出担忧。 师:怎么解决呢?(出示第4自然段)能不能再把语言简单一些。能不能只说重点的词句。 生:装上枪口或炮口

师:这样坦克就造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生:不会跑,还要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师:这就是履带。为什么还要装上“履带”呢?履带有什么作用? 师:现在你能告诉我,发明家发明的坦克身上,“矛”在哪? “盾”又是它的什么部位? 师:是啊,发明家就这样让(来读)——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 过渡:这个发明坦克的人就是英国人厄内斯特·斯温顿。 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发明家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齐读

划线部分的句子让你想到了哪个词?(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等)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运用了“集合”两种东西的优点与一身的吗?老师举个例子

生汇报。

师布置拓展: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用心思考,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些有益的想法记下来,装进自己制作的“奇思异想袋”或“我的小发明”记录袋中。

总结: 其实生活中,我们在做人做事很多方面都应该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取长补短,自己才能有更大收获,更优秀!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