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0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饶向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今天个个精神饱满,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图猜成语,大家喜欢吗?

师生看图猜成语:(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自相矛盾) 师:我们的最后一个成语中包含这两种兵器,分别是——(生齐答:矛和盾) 师(板书范写“矛,盾”)边讲解:

师:猜一猜,这两种兵器中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他们的样子,作用(板书)。(生认,课件插图上写上矛和盾)

师:矛和盾原本是对立的,今天我们却要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看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

生2:发明家是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 生3: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以后会怎么样?

二、过渡:一个小小的课题,我们的同学就有这么多的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吧!(生自由的读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答。教师相机板书(坦克)

师: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辆坦克,看了图片你有什么词语想形容它的吗? 生:高大、威猛„„

师: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坦克厉害的语句吗?(生找,幻灯出示)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这么有威力的坦克是怎么来的呢?(出示第一句)

师: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什么呢?(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看出来的。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生朗读,如味道不够)

师:听你朗读,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谁再来读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生朗读)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一起读读。(生齐读)

(我还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师:“庞然大物”说明什么呢?(从坦克本身的庞大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生朗读,突出“庞然大物”)

(我从“首次”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师:“首次”是什么意思?(第一次)坦克第一次上战场就这么厉害,当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神威”。谁来读出坦克第一次就这么厉害?(学生朗读)

让我们全班带着体会一起来读读吧,读出坦克的大显神威。 过渡:坦克的发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切幻灯片展示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

1、2自然段

1、出示插图,谈话:原来,坦克的发明来源于一场比赛,谁愿意当现场解说员,用自己的话为大家现场直播?(说话训练)

2、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个场面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比赛场面的句子吧!

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3、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生:紧张的、激烈的、有趣的

师:这么激烈精彩的比赛,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呢? 生:体会“雨点般” 师:这是怎样的雨? 生:很密,很急

师:是啊,这么急的雨,我们读起来也要读出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一起再来读读。(齐读) 师: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一起来体验一下当时这场比赛的感觉。(请2位学生合作表演“矛和盾比赛”师手指当矛,生手掌当盾)

师:我左一下,你往什么地方挡?(左)我右一下,你往什么地方挡?(右)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叫(左右抵挡) 师:好,现在继续进攻。(师快速用手指戳向学生,让学生无法抵挡)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生:老师好快啊,我根本反应不过来。 师:这就是——难以抵挡。(带着体会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过渡:正是这样一场紧张刺激的比赛,使发明家有了一个想法,发明家发现了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生自由回答,盾太小了,要钻进一个铁屋子就可以了。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他们感叹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师:从第一个“!”中你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不满、可惜),从第二个“!”你又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开心,喜悦)

师:你能不能把发明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生评价,再读,齐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师:是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坦克就发明出来了呢?(不是)

发明家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切PPT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

3、4自然段

切PPT 师引读:这下子安全了,可是,我还能进攻吗?自己却变成了—— 这里的“固然”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 生:虽然

师:是啊,虽然安全了却不能进攻,发明家开始担心了,你会这样担心吗?齐读,读出担心。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

师:别慌,他是怎么解决的?(出示第4自然段)

师:老师发现,这里的“矛”加上了一个引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个矛不是真正的矛,是指枪口或炮口 师:这样坦克就造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生:不会跑,还要装上履带。 师:为什么要装上“履带”呢?

生:有了履带就方便坦克在沙漠里行驶。 生:有了履带就可以让坦克不滑倒。

师:瞧,这就是发明家发明的坦克,谁来指指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还有“履带”在哪里?(一生指认)

2 你应该明白了,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吗?(出示PPT) 师:正是这样,坦克才会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怪不得书上说(再次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过渡:其实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早在我国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可坦克确实我们近代才发明出来的武器。这个发明坦克的人就是是英国人厄内斯特·斯温顿。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答)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发明家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取长补短)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呢?(生自由回答) 老师想送给你们三个成语——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东西是把两种东西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比如我们的笔袋,就是把“布袋”的轻便和“铅笔盒”可以装文具的优点“合二为一”的,你还知道哪些身边运用了“集合”两种东西的优点与一身的东西吗?

生汇报 师展示

对,其实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做人做事都有很多方面是把优点集于一身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你才会收获更多。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