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黑龙江大学大学语文Ⅰ课程教学大纲

(文理类本科生) 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8080012009 【学分】 2 【参考学时】30 【讲授学时】 30 【课程性质】 通识必修课

【课程基础】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认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古今诗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

能力。

【适应对象】除外语类、艺术类以及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以外的本科生 【教学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提高汉语阅读、写作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习并了解我国文化、文学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精华内容。培养高尚情

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具有对古今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能力。能顺利准确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能基本读懂唐宋以后的普通文言作品。

(三)能写作流畅通顺的语体文各体文章。做到表意准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

略有文采。

【内容提要】本课程分为古今散文、诗歌、小说三个单元,精选《冯谖客孟尝君》、《长恨歌》、《琉璃瓦》等13篇课文进行课上精读鉴赏学习。同时,穿插《先秦散文概说》、《唐诗发展概说》、《宋词发展概说》、《小说发展概说》等4个文学知识专题,系统认知古代散文、唐诗宋词及古今小说的一般形式特点和经典篇章。学生课下自学教材其他泛读篇目课文,教师对该部分泛读课文进行课内

阅读指导。

第二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散文专题

第一课: 先秦散文概说

一、先秦散文发展阶段、类别、主要代表作概述。

二、先秦散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三、《战国策》基本内容、艺术特点及在先秦散文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先秦散文的两大类别: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其主要代表作。

二、掌握先秦散文的发展脉络。

三、了解《战国策》在先秦散文中的地位和特点。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季镇怀、费振刚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

年.[2] 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第二课: 《冯谖客孟尝君》

一、《冯谖客孟尝君》课文串讲、结构层次分析:假装无能、焚券市义、营

造三窟。

二、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才干能

力的战国时期策士形象。

三、归纳本文中心:赞扬冯谖深谋远虑、聪明果敢的政治才能,显示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政治斗争中的作用,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

四、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欲扬先抑、对比。

五、谢、食、揭、顾等20余个古今语义差异较大的实词意义。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两个成语典故和20余个古汉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形成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掌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两个基本手法:欲扬先抑、对比。

三、了解《冯谖客孟尝君》其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特点。

【参考学时】4 【参考资料】 [1]王安石《王安石文集》之《读孟尝君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年版.[2]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3]刘向集录《战国策》之《齐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第三课:《乌篷船》

一、周作人创作概况及生平要点,重点介绍其小品文特点: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平和冲淡、短小精悍。

二、《乌篷船》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以闲适的态度中充溢着自我的体性,离开社会的尘嚣和现代文化的浸染,追求一种原始的天然、传统文化和宁

静心态组成的隐士情境。

三、《乌篷船》书信体形式、周作人散文 “冲淡”、“清涩” 的风格特色。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本文风格特色、语言特点。

二、掌握本文的风格特色、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手法。

三、了解周作人散文风格及周氏兄弟对中国文化史、文学史的贡献。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72年版.[2]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3]成光炜编.《周作人评说80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单元 诗歌专题

第四课:《诗经·黍离·子衿》

一、《诗经》内容、艺术特点等文学史常识简介(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二、《黍离》诗亡国之痛情感分析,黍离之悲的意蕴分析,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子衿》诗恋爱女性心理分析。

三、分析《黍离》四言为主,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以景写情的比兴手法;《子衿》诗借代、夸张手法和心理刻画手段。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黍离》、《子衿》二诗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黍离之悲”的深

刻含义。

二、掌握《黍离》、《子衿》二诗的艺术特色:重章迭唱、夸张手法、借代

修辞等。

三、了解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的艺术特点。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2] 姜亮夫等编著.《先秦诗歌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3]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五课: 《唐诗发展概说》

一、唐代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高峰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唐诗发展的分期情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的成就特

色及主要的作家作品。

三、诗体基本常识(以律诗基本格律为主,兼及其他)。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盛唐诗歌大家代表作品和基本诗体常识。

二、掌握唐诗发展的分期情况,熟悉各阶段主要成就特色、代表作家。

三、了解唐诗在中国诗歌历史的高峰地位。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周汝昌等撰写.《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版.

[2]姜亮夫等编著.《先秦诗歌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册.[4]王力著.《诗词格律》.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第六课:《西塞山怀古》

一、刘禹锡生平及诗歌创作简介,其谪宦生涯对创作主题和风格的影响。

二、怀古诗内容、形式特点简介,文字简洁、精选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

历史的感触,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三、《西塞山怀古》结构层次分析首联:伐吴开始;颔联:伐吴结果;颈联、

尾联:怀古议论,抒发感慨。

四、《西塞山怀古》思想内容,诗人通过西晋伐吴的史实,抒发了他的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反映出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

的思想。

五、《西塞山怀古》艺术特点,以古喻今,以古讽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用形象的史实表达含蓄深刻的思想。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诗人在本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哲理思考和本诗的艺术特点。

二、掌握刘禹锡诗歌朗练俊爽的风格特点。

三、了解咏史诗、七言律诗的基本特点。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唐诗三百首》 .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2] 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3] 萧涤非、周汝昌等撰写.《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第七课《长恨歌》

一、白居易生平创作简介,前期——“达则兼济天下”阶段,后期——“穷则独善其身”阶段,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主要作品——讽喻诗、闲适诗、感伤

诗、杂律诗。

二、《长恨歌》结构层次分析及诗歌字词串讲。本诗主题是“长恨”,起笔却是李杨结合经过和李杨二人欢爱的宫中生活,接着变乱爆发,贵妃殒命,悲剧徒生,生死相隔之后李对杨的深重相思是本诗重点,结尾部分安排道士寻妃,凸

显二人情感的忠贞不渝。

三、《长恨歌》内容赏析。第三部分的情景交融,第四部分的浪漫主义手法

运用是诗歌的鉴赏重点。

四、《长恨歌》的多重主题说,关于讽喻说、爱情说,讽喻爱情双重说的学

术观点及其主要支持论据。

五、《长恨歌》艺术特点分析, 叙事、抒情、写景巧妙融合;融情入景与触景生情手法运用;叙事注重剪裁;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具有婉转流畅特点。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长恨歌》叙述注重剪裁、情景交融和语言优美、婉转流畅艺术特点,深刻理解并把握《长恨歌》主题思想。

二、掌握白居易诗歌基本类别和特点。

三、了解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情况,了解《长恨歌》创作背景。

【参考学时】4 【参考资料】

[1]王运熙.《略谈内容的构成》.《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2] 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连昌宫词》;杜甫.《丽人行》.[3] 萧涤非、周汝昌等撰写.《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第八课《宋词发展概说》

一、词的起源和发展。

二、词的分类、内容和形式特点。词牌和标题。

三、宋词发展阶段和代表词人、主要代表词作简介。

四、宋词的主要风格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其不同的创作内容和艺术

特色介绍。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词的分类和基本形式特点。

二、掌握宋词发展主要阶段和代表词人、词作情况。

三、了解宋词起源、发展基本脉络。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周汝昌、叶嘉莹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上疆村民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宋词三百首》.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

第九课《柳永·八声甘州》

一、柳永生平、创作概况及在词史上的重要贡献。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善写羁旅行役生活著称。柳永扩大了词的创作内容和境界,大量创制慢词长调,引俗语、俚语、口语入词,杰出运用铺叙的艺术手法。

二、《八声甘州》词内容赏析:上片描摹登高所见之景;下片抒发登高临远的思乡之情。下片妙处在于运用推己及人的手法写情。

三、《八声甘州》层层铺叙、情景交融、白描手法,驱遣前人诗句于笔下,

词意贴切等艺术特点分析。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八声甘州》的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二、掌握《八声甘州》的主要思想内容。

三、了解柳永其人生平、词作主要内容和在词史上的四大贡献。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周汝昌、叶嘉莹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上疆村民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宋词三百首》.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3]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4]谢桃坊.《柳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课 《苏轼·卜算子、满江红》

一、苏轼生平、创作概况及在词史上的重要贡献:实现词与音乐的初步分离、词的诗化、词境的扩大、豪放词风的开创。

二、《卜算子》幽人、孤鸿形象分析,鸿即是人,人即是鸿,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鸿孤傲、自甘寂寞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忧愤寂寞,身居逆境不肯与浊流和

污的人生境遇与人格坚守。

三、《卜算子》主要艺术特色:象征手法、托物寓人手法运用;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意境;选景叙事简约凝练,含蓄蕴藉。

四、《满江红》词豪放词风分析,上片抒怀,下片怀古,写景、怀古、抒情

结合。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两首词的抒写的思想情感。

二、掌握苏轼词的艺术风格,把握两首词的意境及艺术特点。

三、了解苏轼生平对其创作的影响及主要代表作品。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周汝昌、叶嘉莹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上疆村民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宋词三百首》.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3]林语堂.《苏东坡传》.上海书店.1989年版.[4]王兆鹏.《唐宋诗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十一课《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一、余光中生平及主要作品、风格简介。左手为文,右手为诗”,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蓝星诗社、诗歌理论、乡愁诗、现代派

代表诗作。

二、赏析《等你在雨中》的爱情表达。作者通过黄昏细雨中等待情人的场景,抒发对爱情美好的感觉和对意中人甜蜜的怀想。

三、分析该诗大量使用的现代派表现技法及古典意境的营造。运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等现代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并精心营造古典意境,实现古典和现代完美

融合的艺术美。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本诗的深层寓意和形式特点。

二、掌握本诗的现代派表现手法。

三、了解台湾现代派诗歌的发展脉络及艺术特色。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余光中.《余光中诗歌选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2]余光中.《天涯情旅(余光中至情至爱散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

版.[3]傅孟丽.《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单元 小说专题

第十二课 魏晋小说两则:《三王墓》《刘伶病酒》

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代表作品。

二、魏晋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文体特征及代表作品:记述民间传说、鬼神怪异之事为主;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 ;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

三、魏晋志人小说的思想内容、文体特征及代表作品:记录人物的轶事和言谈为主;鲁迅说:“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以刘义庆的《世说新

语》为代表。

四、《搜神记•三王墓》思想内容:铸剑、复仇。人物形象分析:赤,为报父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楚王:心胸狭隘 残忍暴虐。

五、《世说新语•刘伶病酒》思想内容:骗取酒肉、以酒避祸。人物形象分析:刘伶,滑稽多智、无奈率真、放荡不羁。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两则笔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质。

二、掌握两则笔记小说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三、了解魏晋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征。

【参考学时】2 【参考资料】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鲁迅.《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5]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第十三课 《琉璃瓦》

一、张爱玲生平与创作概况及其主要作品介绍:《半生缘》、《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花凋》等。

二、《琉璃瓦》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分析,通过新旧文化畸形交汇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香港两地为代表的末世男女形象:父亲、铮铮、曲曲、心心等的塑造,描绘出男权文化中女性生存的凄怆和悲凉。

三、《琉璃瓦》主题剖析:以姚先生及其女儿为代表,描述了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爱情经历,揭示了都市生活方式虽然已经改变,但人们在习惯、观念上仍然顽固保守这一文化错位现象。

四、《琉璃瓦》艺术特点分析。本文体现出张氏小说精致圆熟特点,世俗情

趣、卓越的修辞能力等。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琉璃瓦》塑造的新旧人物形象。

二、掌握张爱玲生平对其小说思想内容及风格特色的影响。

三、了解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基本脉络、阶段特色及主要作家作品。

【参考学时】4 【参考资料】

[1]胡兰成.《今生今世:我的情感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3]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