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3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及体会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可能性与相关统计知识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统计过程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提高简单统计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任务

师: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了吗?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那我们就一起试一试吧!

二、自主探索,进一步体验统计过程

第1题:出示4张可爱的动物图片:小猴、小狗、小猫、小兔。

1.谈话: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只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2.打开课本,先在自己喜欢的动物下面做一个记号。

3.以小组为单位(人数在10-20之间),问问组里的每个同学的情况,并用画“√”的方法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提醒学生记录时不要遗漏自己。

教师巡视学生的统计过程,辅导个别后进生。 4.请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统计结果,并展示。

5.提问:你能在□里涂上颜色,把调查结果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方块统计图。 6.展示学生的涂色结果,交流评价。

7.提问: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答? 学生自由提问,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解决。

三、巩固深化,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练习第2题。

1.谈话: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用“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用“可能”等词语描述。下面的情境我们该用什么词语描述呢?你会吗?

2.出示第2题画面。 学生观察画面,独立完成。

3.先同桌互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四、综合应用,体会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在联系

摸球活动:练习第3题。 活动准备: (1)4人一小组。

(2)在口袋里放3个黄球3个白球。 活动要求:

(1)每人摸10次,每次任意摸一个,给小组其他成员看过颜色后,再放入袋中,搅动后再摸下一次。

(2)其他三人做好记录。

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学生开展情况,及时指导。

实物投影学生统计结果,全班评价。并请其他小组同学说说从统计图里知道了什么?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练习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第55页

板书设计:

教后笔记: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