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5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矛、盾等生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词语;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定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手指事先板书好的课题)。 2.看,这就是矛,(出示图片),说说它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

再来看盾,谁来说说? (相机板书进攻、自卫)

3.再看,这是矛和盾的字形演变,你有什么发现?

(先讲解“矛”的字形演变)古人打仗时使用的长矛,上有锐利的矛头,下有长长的矛柄,用于在进攻时刺杀敌人。

(后讲解“盾”的字形演变)。盾是古代古代打仗时用以保护身体的一种东西,在甲骨文中,“盾”字呈长方形或梯形,中间有两道横线,表示使用者手持的把手。 4.今天我们还要写写这两个字。(出示范字,带有田字格) 这个矛字怎么写漂亮?

写盾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书写时注意什么?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矛:注意点和撇;盾:注意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底下是“目”不是“日”。) 5.矛和盾,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答案就藏在今天的课文中。

(开书符号101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预习检测,初读课文,感知发明坦克的过程

1.昨天布置了预习,这些生字会读吗? 出示:

第一组:矛 雨点般 戳 进攻 第二组:盾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自卫 分左右出示

● “戳”字是个翘舌音,你读得很准!(或再读一遍)能给它组个词吗? (戳破、戳穿)

● “左抵右挡”:这个词有一个特点,你发现没?(含有一对反义词) ● 像这样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少于5个) ● 仔细观察左右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左边这组词跟“矛”有关,右边这组跟“盾”有关。)

● 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描写“矛”的这些词语和描写“盾”的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对着读呢!女生读“矛”,男生就紧接着读“盾”。我们试一试。 2.同学们的词语读得很好,接下来的挑战难度更大,有没有信心?

还是这些词语,想请同学们根据读课文时的印象,把这些词语填进下面这段话里,试着填填看。

矛 雨点般 进攻 盾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自卫

发明家手持( )和( )和朋友比赛,面对朋友(

)刺来的矛,发明家(

),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学生自己练习、准备。

非常好!老师要表扬你,读通了这段话,就了解了课文大意。 大家再一起来读读。

3.我们都知道,矛的优点是进攻。你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出示: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⑴哪儿看得出很快?(如雨点般)除了快,还有什么?(密集)

⑵作者将快速刺向发明家的矛比作密集的雨点,生动形象,这就是比喻的魅力。

⑶面对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的反应是怎样的?(左抵右挡) 透过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发明家拼命抵挡) 可是,这个时候,对方的矛依旧—— (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如果你是发明家,对手的矛如雨点般刺向你,刺你的额头、刺你的脸颊、刺你的下巴、刺你的胸膛、刺你的手臂……在这危险紧急的关头,你的心里一定——,一定——

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紧张的氛围读出来吗?(再次读) ⑷在性命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发明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4.出示自读提示:

⑴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记发明家思考、研究的句子。 ⑵将画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⑶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请一个同学来读,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5.请同学们停下来,我们全班来交流交流。

小小的盾怎么能抵挡矛的进攻呢?发明家首先想到了什么? 读出你找到的句子,谈谈感受。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是的,盾太小了,首先要把盾——扩大,大得像个——铁屋子。为什么要这么大?(最安全)

⑴如果此时,你就钻在这个安全的大铁屋子里,你会怎么想?(3-5人说) ⑵多么高明的点子啊!此时此刻,发明家心里一定非常——(高兴、得意、骄傲)来,男同学得意地读一读,女同学再读出这份骄傲。

⑶现在把语气词、感叹号都去掉,自己再试着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⑷瞧,小小的感叹词、感叹号作用可真不小!再读读! 6.现在,盾已经扩大成铁屋子了,安全极啦!我们就呆在铁屋子里作战吧,行吗?(不行)

怎么啦?(不能进攻)那有什么关系?

发明家和你们想的一样,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像蜗牛和乌龟一样缩在壳里保命,能成为战斗英雄,获得最后的胜利吗? (不能)

7.那该如何是好?发明家又陷入了沉思,他又会进行怎样的思考和研究呢? 请把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出示: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⑴这个“矛”为什么用引号?(特殊含义,枪口或炮口) ⑵矛和枪口、炮口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⑶多聪明的发明家,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的金点子,来,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个句子。

8.现在,有铁屋子保障安全,有枪口炮口主动进攻,我们赶快到战场上显显威风吧!(不行!)

又怎么啦?(不会跑)那会怎么样?

真危险,发明家发现了这个问题没?他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出示: 当然,这铁屋子还得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出示履带图片:履带起到固定轮子、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 9.这下好了!这个铁屋子,既安全,又具备攻击性,还能冲锋陷阵啦!发明家终于能成功抵挡对方的进攻了!发明家将这个秘密武器取了个名字,叫——坦克。看,这就是首次代表英军冲上战场的坦克!

出示坦克图片。

三.体会坦克的威力

1.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样子吗?

2.这坦克在战场上表现怎么样?(大显神威) 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3.出示:

192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就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吓得德国兵——(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德国兵的溃败更好地衬托了坦克的威猛。下次,我们要说明某个事物的本领时,也可以像作者这样举个具体的例子,那样文章就更有说服力了。 再读读,体会体会坦克的神威!

四.感悟课文中的道理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也见识到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学完课文,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2.出示: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说一说(发明家善于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3.课文通过发明家发明坦克的事例,正好说明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一起读!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4.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让我们像发明家那样多思考、多探索,那样我们也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板书:

25 矛和盾的集合

矛:进攻

坦克

大显神威

盾:自卫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3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上《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