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效课堂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

打造高效课堂,是如今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关于高效课堂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不久,我听了一节打造高效课堂的语文研讨课,试图通过“大容量、大阅读、大体验”来体现课堂高效。

教学内容: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教师的设想:选用《未

选择的路》的另一个译本《一条未走的路》,和教材进行比较阅读,突破教学重点“人生与选择”。再由“当我们在选定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了挫折和打击该怎么办?”的问题,

引出对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的学习。然后,选用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驻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体会要对人生的选择执著追求。最后,通过弗罗斯特的另一首同题材的诗歌,引导学生巩固、提升乐观向上的人生体验。

从教学设计来看,的确体现出了“大容量、大阅读、大体验”的思想,这一教学设想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吗?初一学生对哲理诗的理解本身就缺乏兴趣和体验,又因为语言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生活阅历的差异,他们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能接受篇幅较长的

四、五首外国哲理诗吗?我带着疑问,以学生的身份坐在了教室里,认认真真地重温了学生时代的体验。

教师导入、示范朗读、分发阅读材料、提问、讲解、评价、点拨、总结、组织教学共占三十分钟左右,学生熟悉四篇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十多个问题、开展两次小组活动,用时十五分钟左右。我坐在讲台下,跟着老师紧追猛赶,丝毫不敢分神,但还是有几次掉了队。

再看看我周围的学生,俨然一个个木偶,被操纵在老师手中的绳子上。来不及读懂阅读材料,来不及听清要求,来不及思考清楚,来不及展开讨论,就被教师拽着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交流中,往往只有

四、五个极优秀的同学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

一节课,就像是一次行程非常紧迫的旅游,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到哪些景点、景点有哪些特色、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结束,导游说了算。至于游客喜不喜欢这些景点、欣赏到了多少景致,这都不重要,只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跑完预定的景点就行。

我从事语文教学快二十年了,早在高效课堂课题提出以前,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也曾在增加课堂的知识密度,扩宽知识的广度上做过尝试,但收效甚微,为此深感困惑。今天我以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听了这堂研讨课,有所顿悟,对高效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大语文,大课堂,大容量,大体验的理念是科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坚持课内外衔接,坚持拓展延伸,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研究学情,不能不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感受,不能不考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情况。我们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更应该研究教法和学法。不仅要重视教学环节的完成,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落实。

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高校课堂应该是面向全体的课堂,是学生乐学的课堂。初中义务阶段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高效的课堂,一定是面向全体的课堂。不管教学容量有多大,如果是以牺牲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来成就少数优秀学生,那这样的课堂算不上高效课堂,顶多只能算精英课堂。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切忌片面地追求量的广度和深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宜的教学内容,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校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通过自身主动习得的知识,才是更为有效的知识。如果单纯是进行填鸭式知识教学,那么,单位时间内灌得越多,遗忘得越快。 高效的课堂,应该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体验、顿悟来获得知识。切忌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以教代学。

高校课堂应该是注重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攻克难关的勇气和能力。切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

以上这些,只是本人一点粗浅的思考,希望能与更多的同仁交流探讨。

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

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推荐)

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效课堂标准之再思考

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

我对有效高效课堂思考

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效课堂思考
《高效课堂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