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数学《 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8: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天文馆

——24小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提高生活能力。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掌握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看练习用的小钟面。 教学过程:

一、预习案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神州”九号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这件事吗?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课件播放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谈话: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

谈话: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58页信息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5:00是几时?15:45是几时几分?等问题。

指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15:00是几时?”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大家可真不简单,看到15:00就知道是下午3:00,连15:00这样一种新的计时方法都能看懂,海报上的其他时刻,你们也能看懂吗?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走进天文馆领略神奇的太空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导学案

1.(课件出示)小学生参观天文馆的动画。

师:这幅图是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去参观天文馆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问情况预设:

第一类:关于24时计时法的。 (1)15:00是几时? (2)15:45是几时几分? (3)16:30是几时几分? 第二类:关于时间计算的。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2)从《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开映到《奇妙的星空》开映间隔时间有多长? (3)从《奇妙的星空》开映到《小丽访问哈勃》开映时间有多长? (有选择的选取第一类问题,将第二类问题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研究)

2.大家看,同一时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象下面这样的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上午9:00,上午10:30,下午3:00,下午3:45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种记时法,叫做普通记时法。而上面这种计时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新的计时方法,你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命名,并说清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出24时计时法后)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 3.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

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谁知道一天是从哪个时刻开始的? 指定学生回答。

我们过新年时都看过新年联欢会,想一想,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刻敲响?(晚上十二时)

请先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手中的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24时计时法是如何计时的,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的研究最深入,发现最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在全班内交流讨论,总结出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4.探究算法

(1)课件出示问题一:15:00是几时?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一边拨一边说)(利用手中的钟表先自己拨,再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

师:大家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2)用课件演示一天时间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24时计时法。 【课件演示春节晚会0时】

师:春节晚会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电视节目,那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除夕之夜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

生:夜间十二时

师:对,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 12 下时,也就是夜间 12 : 00 ,此刻,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我们把这一时刻记作: 0 时,我们就是从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0 时刻”是昨天还是今天?(“ 0 时刻”是昨天的结束,今天的开始)

“ 0 时刻” 是白天还是黑夜?(“ 0 时刻”是黑夜)

师:回答的真精彩!你真是太厉害了!

师:在一天里,我们有时睡觉,有时吃饭,有时学习,有时锻炼„„下面请同学一边拨表一边来看这位同学的作息时间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一下。

6时:这个时刻呢?(起床)

③9时呢?(上课)

④12时?(吃午饭)一天结束了吗?

⑤15时?(上课)

⑥18时?(吃晚饭)

⑦21时?(睡觉)

⑧24时:(睡的真香啊)一天结束了吗?如果再走下去就是新的一天了。大家看,表示一天结束的24时和新的一天开始的0时怎么样了?(重合),所以夜里12时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今天的0时过去了吗?

(随着钟面的变化,同时演示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

出示:这种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规律。请学生举出几个用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例子。

提出问题:同一时刻既然可以用两种计时法表示,那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转化呢?请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请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进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在教师的说教中产生,而要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得,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平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意识。

三、检测案 1.小练习。

⑴请你说出下面时刻的实际意义。 16时 21时 19时

⑵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第59页三幅图)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⑶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对口令,我说时刻,你来判断他用的是哪种计时并把他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上午9时 凌晨3时 晚上9时 14时 7时 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2.简单的时间计算。

⑴谈话: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方法)

⑵谈话: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你睡了多长时间?

⑶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引导学生隔夜时间计算,渗透良好作息习惯的养成。

四、回顾反思:

谈话: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回答: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师归纳总结: (1)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去掉“上午”二字即

可;下午或晚上的时刻转化时去掉“下午”和“晚上”二字,再在数值上加上12即可。

(2)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加上“上午”二字即可,下午或晚上的时刻转化时加上“下午”或“晚上”二字,再在数值上减去12(减去上午的12小时)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谈收获,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和再现,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

三年级数学下册 走进天文馆1教案 青岛版

8三、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教案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走进新农村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天文馆观后感

三年级《走进奇妙的“神话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 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 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