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阅读感知—感悟积累—真情表达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4: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阅读感知—感悟积累—真情表达结题报告

[摘 要]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传统教学中是通过\"贴标签\"来实施的,实施效果也无法检测.本文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以及目标的检测方法,做了新的探讨,以求该目标在新课程下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陈述 实施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而传统教学往往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即使有这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在实施中也是标签式的硬贴,很少讲求\"过程和方法\",在效果检测上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有名无实.因此,有必要从落实和检测方面谈一下目标的陈述问题和实施方法问题.

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陈述

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基本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另一类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已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前者主要应用于\"知识与能力\"领域,后者则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1]具体而言,前者主要用马杰(R.Mager)的行为观目标表述法陈述,而对于属于内在心理变化而又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测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适宜采用以下两种方法陈述:

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格伦兰德(N.E.Gronland)提出可以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基本的教学目标,然后用一些可观察的样例行为来使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具体.这样的样例行为,可用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依据.[2]比如朱自清《春》一课的情感目标可设计为:

感受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色,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心理过程变化)⑴在课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句子.

⑵写一段你读了课文后对待自然和生活态度的文字.

呈现教学目标时,心理过程变化目标可以不写,直接写行为样例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这些样例行为上的反应来判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表现性目标陈述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长期熏陶感染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内在心理素质,因此,一堂课或一段课文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立即形成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学生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会立即产生对封建教育的极端厌恶,学习了《羚羊木雕》不会马上具备真诚无私的高贵品质.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迂回曲折的过程,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断设计一些正面情境去反复熏陶,感染学生,从而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心理学家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表现性目标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在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至于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感受体验到什么或感受体验的多少则不必要规定,不同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允许有不同的感受结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羚羊木雕》情感目标可分别设计为:\"每人搜集一篇有关封建教育的文章并介绍给其他同学\",\"参加小组或班级围绕课文展开的如何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的关系的讨论\".

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陈述方法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操作层面上不易观察和检测的问题,使之外显化,而表现性陈述方法则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达成上周期长的问题,使之实效化.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施

目标的陈述是为了便于实施,在阅读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3]兴趣的培养可以从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读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如视听音像,比画跳唱,关注并肯定个体进步等方面来进行.阅读习惯主要指

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做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还包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读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习惯只能通过多次反复历练而形成.

课程目标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4]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应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正好体现出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的\"过程与方法\"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教学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夫缀文情动而辞发\",从阅读角度来讲则是\"披文入情,缘情入理\",而朗读正好能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正所谓\"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5] 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二)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那么阅读同一文本就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情感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感情,并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而不应以对文本繁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6]

1.互动中体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如学习了《屈原列传》后组织学生就屈原死之价值展开讨论,学习《想和做》,可让学生辩论演讲,明确真理.

2.情景中体验: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让学生自已蒙住眼睛半小时或一小时,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如何对待盲人.

3.想象中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如安排学生给《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尾,安排学生阅读《西游记》,《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想象夸张浪漫主义作品.

4.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如学习《风筝》,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并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放风筝,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又如学习了《胡同文化》可布置研究性学习专题《窑洞文化》,《酒文化》等,让学生在访谈实践中去感受,体验.

5.艺术陶冶中体验:组织学生在艺术陶冶中感受体验.如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雀东南飞》,《祝福》等,又比如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在比赛中领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6.多媒体教学中体验: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了音像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泰坦尼克号》可播放同名电影等,让学生在视听综合技术的教学中感受文本的情感.

三,教师的言传身教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主体前此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已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7]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逐渐习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用自已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用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演示,随文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切的价值评判等来感染,影响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上而言,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有了实施的\"过程和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因方法不当而使该目标落空的问题,在落实程度的检测方面有了恰当的目标陈述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该目标无法检测评价的问题,这样就使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了体现和落实.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第176-177页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二版第275页

[3][4][5]巢宗祺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第56页,58页

[6]王兴举:《知识,学习与教学》 《课程·教材·教法》 2003年第1期第30页

[7]文吉 :《态度和价值观怎么教》 《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3期卷首

感悟真实表达真情

感悟真实 表达真情

阅读结题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阅读结题报告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结题报告

自主阅读习惯结题报告

英语有效性阅读结题报告

阅读感知—感悟积累—真情表达结题报告
《阅读感知—感悟积累—真情表达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