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情画意》品味国画意境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3: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情画意》品味国画意境

白雀学校

涂文斌

作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已经备受冲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亦是如此,国画我也已经上了多年,从一个初步模糊的概念慢慢清晰,期间感慨颇多,回顾每一个过程,就像自己精心培育的支树,成长中不断修剪。曾听老师说:备课就是不断的做“+”法,上课就是不断做“-”法。中国画的“意境美”涉及到的是一个庞大而深层的理念,我在选题时似乎并没有发现,但上下来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未达到能把课上下来的程度。为了更多的了解中国画的“意境美”,我翻阅了很多书籍,开始做“+”法。

“景少意长”是中国绘画“意境”美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它强调画面实景的单纯性,要求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取生活中最动人最有意义的部分,“以少许胜多许”。就像现代艺术巨匠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以数点游戏于山泉石隙间的蝌蚪引导观者很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不停吟唱的青蛙,不可视的声音随着溪间的涓涓细流,送入观者耳中。又如王维《山居秋瞑》,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在这里的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又说“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山水诗和山水画异曲同工。

案例1:师:很好,很多同学说到诗与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古诗——《江雪》。(由诗入画)

(出示课件,背景音乐,缓缓出现全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告诉我,你的眼前现在浮现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生:„„(孤独、寂静、寒冷、凄凉„„) (出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师:符合你们心目中的画面吗?

生:符合!不符合!(学生在这里会出现争论,主要集中在画面中没有诗中的提到的“山、雪、鸟等”)

师:刚很多同学说到画面中没有诗中提到的景色,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

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小学阶段到初中,学生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初二,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初步能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画。

案例2:(重点欣赏作品,出示《溪山行旅图》,配上《溪山行旅》MP3音乐)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经典之作《溪山行旅图》。(学生先自行欣赏,作品自小而大,由远及近,从下到上等多角度全方位移动,学生观察画面)你会读画吗?画面?构图?景物?意境? 学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出示图片《溪山行旅图》,局部放大,边放大边讲解)

师: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绢本 ,水墨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山势高大,气韵生动。全图构图饱满,主峰巍峨浩大,逼近画幅顶端,造成外张之力的感觉。下部以三堆巨石作底乘,承受主峰的重量形成上下部位的紧张感觉。但画家巧妙地用水平线上的白色云烟和“S”形的溪水,缓解了紧张感,这一张一弛,使画面具有了空间感。一行山间行旅人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外,丛树背面隐约显现楼阁,有意安排在极右的一侧,构成人物向左行进的开阔视野,使画下方形成节奏感。内蕴张力,把我们引向画外,仿佛听到了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声和清脆的马蹄声”。在意境创作中,画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引导、控制其笔下表现的对象,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因心造境”。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本课重点欣赏课程,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这幅画给人以山势逼人、外张力强的感觉,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构图,主峰巍峨浩大,面积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逼近画幅顶端,造成外张之力的感觉。下部以三堆巨石作底乘,承受主峰的重量形成上下部位的紧张感觉。但画家巧妙地用水平线上的白色云烟和“S”形的溪水,缓解了紧张感,这一张一弛,使画面具有了空间感。一行山间行旅人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外,丛树背面隐约显现楼阁,有意安排在极右的一侧,构成人物向左行进的开阔视野,使画下方形成节奏感。再者,这幅画却还有一股力量——内蕴张力,把我们引向画外,仿佛听到了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声和清脆的马蹄声”。这“画外之画”是画家以有限的题材,

抒写不尽的情思,从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在意境创作中,画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引导、控制其笔下表现的对象,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因心造境”。

这一课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化艺术之精粹──“诗情画意”。围绕着“诗情画意”就必须从诗与画两方面去带领(引导)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着古曲、寻觅着佳句;追寻着古人“渐入佳境”的“意思”,探究着今日的“诗情画意”。这样“全方位的” 品味与摹学,才能体味成就“诗情画意”的畅快之情。

研究性课教案品味诗的意境

诗情画意

赏析冰心作品 品味冰心意境 蓓蕾读书教案

诗情画意44

五年级诗情画意

1221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反思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设计

诗情画意散文集

《诗情画意》品味国画意境
《《诗情画意》品味国画意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