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班级管理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班级管理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学期,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据其他老师反映,这个班很难管,有不少问题学生,思想差,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当我经过一周时间的接触后发现果然如此。虽然开学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我感觉要带好这个班,压力还是很大的。

二、案例描述

开学的一周内,值日生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和职责(值日表已经在备课班时就已经张贴在墙上且开学第一天班会课当众宣读),对于初三的学生,我感觉哭笑不得。大多数同学卫生意识差,吃过的零食和包装袋,以及透明胶带等到处乱扔。上课时,经常要停下来强调纪律,课堂教学被多次打断,影响了教学效果。下课后,有几个学生总喜欢下去溜达一圈,从厕所逛到小店,往往是在上课铃响后或是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才陆续地走进教室,嘴里虽然喊着报告,但还不等老师同意就直接冲进来。有时我偷偷观察任课老师的表情,在任课教师的脸上从未看到过满意的笑容。同时我也发现了有几个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行为表现突出,工作能力较强。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了解和分析,发现这个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行为规范的养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上课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自由散漫,有些不良行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他们根本认识、感觉不到。二是班级缺乏凝聚力,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一些班干部、团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后进生较多,无优秀生。我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用真诚和爱心来打动他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因此,我认真制定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首先,学规范,抓规范,从仪容仪表开始。其次,树立班级正气,培养班级“模范”。最后,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转化后进生,以循序渐进的达到“班级学风转好,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教学目标。

四、具体做法

(一)学规范,制定班级公约

利用班会课,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特别是“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和“尊规守纪,勤奋学习”两方面的规范,对照规范每人寻找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头发时,碰到一个“钉子户”——崔耀,无论我如何做工作,他只是“蜻蜓点水”稍微做点样子剪一点,后来在顾教导的帮助下,两人反复做工作,紧盯不放,天天找,天天讲,最后他还是乖乖把头发剪短了。

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约束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我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往往开始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反班级公约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阶段,做到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效果渐渐得到了体现。

(二)抓典型,培养班级“模范”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陈成,听谢老师讲这位学生情绪化严重,小学时曾经从楼上跳下来,初二由于对徐玉叶有好感而无法自拔,就在期末考试赌气,不认真对待考试,语文零分,其他功课也考的一塌糊涂,但该生并不蠢,比较喜欢理科。于是,我在报到的那天就找他谈话,对他提了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肯定他的一些优点。让我惊喜的是,陈成在本学期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非常好,他是全班唯一一个每天放学都跟我说“老师再见”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全神灌注,劳动方面值日认真负责,被评为“行为规范先进个人”,是我们班的 “模范”。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纷纷学习他,有了榜样和动力,渐渐地班级走上了正规。

(三)创情景、促学风,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目的性的培养,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用外力“按着牛头吃草”,那是没有效果的。我利用班会课,通过网络找一些有关成功学生的感人视频,播放给他们看,触动他们。在期中考试后,我就慢慢把工作重心进行了转移,由原来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转变成学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毕竟,中考这一关是摆在初三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针对期中考试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和学生讲一些朴实的道理,让他们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步步为营,通过家长会,通过和家长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动态,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升学目标和学习计划,引导学生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后进学生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创平台,多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集体中人心的聚合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地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同样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好平台,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是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借助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为契机,我是这样做的:平台一:体育艺术节(运动会)

在运动会前充分动员和积极准备,为了在广播操比赛取得好成绩,我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对广播操的每个动作进行分解讲解、示范,直到标准为止。运动会上,每当有学生参加比赛时,组织其他学生呐喊加油,递水,送毛巾,做好后勤保障,全班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平台二:班级文化建设

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图片;为他们准备所需的材料,如铅画纸、宣纸,彩纸;为每个学生拍照,在墙报上制作“瞧!我们这一家”栏目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得学生以班为家,群策群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平台三:文化艺术节

首先,积极动员学生,确定参赛选手,然后积极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我为学生找字帖练字,我为学生上网找健美操视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练习,甚至在周末让学生到我家里进行练习,组织其他学生为参赛同学找问题、提建议等,同时组织学生练习一二九歌咏比赛的参赛曲目,可谓不亦乐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参与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009-10-29 15:52:59 文章来源:长兴一中 作者:杨建芬 (阅读次数:

18713)

一、案例背景

去年,我接任了一个初三班的班主任,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班已经换了两位班主任和两位任课老师,我已经是第三任班主任了。这个班初一的时候由于问题学生多,课堂纪律不好,任课老师反映大,后来经学校领导商量,分流出六位同学插到不同的班里,让有经验的班主任各托管一位。这样,总算把班级稳定下来,我接任后,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学生的接触和家访,发现这个班不仅学习成绩与同年级平衡班差距大,而且后进生面广,再加上我接任后,在外托管的三位同学又回来了,他们似乎有一种“我胡汉山又回来了的感觉”。虽然有备而来,但我感觉要带好这个班,压力还是很大。

二、案例描述

第一天接任这个班,上课铃声响了。当我走进教室时,还有十几位同学没到。随后,随着时间的间隔,在陆续的“报告声”和不断的开门声中,五分钟后,总算到齐了,开始上课了,当我扫视了整个班级一遍后,发现男生女生的仪表仪容不符合中学生要求的将近有二十来个,其中有几位仿超男超女的打扮。一节课下来,强调纪律有七八次,最多的一位提醒了三次。第一次午睡课,当我走进教室时,稀稀拉拉只有十几位同学,有的在吃东西,有两位在看小说,有几个在讲话,又等了十来分钟,参加午睡的同学总算到齐了。一星期下来,值周班送来了五张扣分通知单。第一个星期的值日劳动,我几乎和值日生一起完成。有几个班干部和团员自身行规表现还存在问题。同时我暗暗观察任课老师,每次上下课教师脸上看不到一种幸福感。但同时我也惊喜的发现,班里有十几个同学不仅学习好,行为表现突出,而且有几个男生工作能力强,威信高。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一星期的接触,冷静的分析。发现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缺乏规范的养成,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听课习惯等,自由散漫严重,有些违规违纪行为已“习惯成自然”了,他们感觉不到。二是班级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凝聚力不强,一些班干部 团员起不到“领头羊”的作用。三是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后进生面广。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抓反复,反复抓,矫正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用新的管理模式来吸引学生,把“挚爱”和“严教”组成一个统一体,即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严”,是“忽悠不过的”。又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爱,真心诚意的要他们好。因此,我认真制定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首先学规范,抓规范。从仪表仪容开始,其次树立班级正气,培养班级“领头羊”。最后,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增强凝聚力,转化后进生。以循序渐进的达到“班风学风转好,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教学目标。

四、具体做法

(一)学规范,制定班规班约

利用班会课人手一册《中学生守则》,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学。特别是学“中学生仪表仪容”的规范,课堂规则,课间文明休息规则等。对照规则每人寻找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头发时,碰到了二个“钉子户”,钱同学和孙同学,无论我如何做工作,他们只是“蜻蜓点水”稍微做点样子剪一点,这时,我通过家访,通过让他们听取别人的评价反复做工作,紧盯不放,天天找,天天讲,他们感觉到这位老师是“不好对付的”只有乖乖的剪掉了。

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约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约束对象不仅是全班学生,还包括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上课铃一响,我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任何同事从门口走过不与他们打招呼或闲聊。要求学生做到不在学校吃早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都坚持吃好早饭来学校,用自己的人格、身教来影响学生。

在行规养成教育阶段,做到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往往开始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规违约。这是很正常的,这时我想方设法给予矫正,例如:我把“规范在我心,时常伴我行”板书在黑板的正上方,时刻提醒。我班有一位董浩同学,自控能力差,似乎有“多动症”,我先让班干部聘任他当班级的行为规范监管员。由于戴上了“高帽子”,他更加会受到同学的监督,因此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渐渐的,他违规违约的次数减少了,上课也坐得住了,也不随便讲话了。

在行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行规测试,让学生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不断的训练、评价、整改、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二)抓典型,树正气,培养班级“领头羊”

我们班有两位学生初二已入团,可我接任半个月以来,发现这两位同学不仅没有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反而上课讲话、早上迟到,违规违纪较多,为了树立班级的正气,根据班务日志上的记录,我利用午休课时间,召开了班级团支部会议,作出了“留团查看”一个月的决定,在团支书给他们卸团徽的时候,他们终于低下了头。同时我借这个机会,鼓励班级求上进的同学积极写入团申请书,向团组织靠拢。这次果然奏效,那些正准备入团的同学看到了团组织严肃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同时,我每次召开班干部会议。给他们充电时,都要求班级团员参加,并邀请那些写入团申请书的同学也参加,特别是那些非团员,他们觉得和班干部一起开会有一种光荣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渐渐的,写入团申请书的人也多了。班级的“先进团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正气逐渐占了上风,自然而然把班级的邪气压了下去。

(三)创情景,促学风,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目的性的培养,,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用外力“按着牛头吃草”那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我充分利用网络,找一些“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通过视频播放给他们看,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通过一些:“今天的努力,为了明天的幸福”、“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十年后,我拿什么回报你,我的母亲”等主题班会,通过和学生讲一些朴实的道理,让他们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升学目标,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后进生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搭建一些平台,给他们一种能赶上的信心。例如:“评后一百分”的优惠政策,“成绩进步积分制”的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四)创设平台,增强班级凝聚力

凝聚力是集体中人心的聚合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的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一些平台,通过组织一些富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是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本班的实际,我抓住契机创设平台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平台一:过集体生日。初三的孩子大都已十六岁了,有的孩子忙于参加同学的十六岁生日,分散了学习的精力,有的孩子的父母由于在外务工而没有过。这时我选择了在元旦放假前一天买了七八个大蛋糕,分八人一组过了一个集体生日,让学生齐唱生日歌、许愿、相互祝福,畅谈人生的感想。我写了一段给孩子们的祝福词,学生异常激动,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幸福。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好多孩子对他们的父母说:进初中二年多来,这是最难忘的,最愉快的一件事。

平台二:进行体育比赛活动。去年,我们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篮球比赛,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勇于拼搏,为班争光,从进入六强到前三强,整整一个星期,每天比赛,男同学奋力拼搏,女同学有的鼓动呐喊,有的送水,送毛巾,做好后勤保障,全班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们由相容,相助、到相亲、相爱。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参与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五)让每个学生能够抬起头来向前走

面对班级的问题学生,如果班主任只习惯于孤军奋战,不注意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不注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是收不到很好的效益的。因此,我首先了解他们的成因,针对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转化。在转化中,我始终坚守:爱心、耐心、恒心和真心,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我坚信爱心的震撼远比惩罚的作用更强烈。转化问题学生,我始终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家访,引导家长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爱孩子,那是天性,但如果表达爱的方式不当就会成为溺爱,那是对孩子的害。

我所任的班级里有几个孩子,由于家庭富裕。父母又忙于生意。爷爷奶奶又把孙子当成了掌上明珠,因此对孩子的要求那是有求必应,从几十到几百,从说谎到骗钱。结果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结交了一些校外不三不四的朋友。那时我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家访,一星期一次和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时带一些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给他们看。我们班里韩强的奶奶说:“以前我们只知道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就会好好读书,哪知道是害了他。多亏了老师及时给我们讲啊!”像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2.用爱心去塑造偏离我们的心灵

我们班黄超同学,由于长期的行为偏差,教室里不仅坐不住,而且还养成了很多陋习。他初中三年,先后转了同年级的三个班级,让不同的老师托管。我接这个班后,又回到了我们班。为了让他坐在教室里,我是动足了脑筋,先是买字帖让他练字,鼓励他练好字也是一种本领,再是找一些趣味的书籍让他看,一天换一本。为了让他也学到一点知识,我特聘请他当批改老师,让他和我一起批改同学的默写作业,通过[批改他至少掌握了一些知识。为了提高他的自信心,利用班会课让他演讲:“我的幸福与大家分享”。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孝子,而且非常爱他的妈妈,我就抓住契机利用他的孝心引导他“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激励他。并把这句话贴在课桌上,成为克制他自控力的法宝。让他一看到它就想起妈妈的叮嘱。为了戒掉他的烟瘾,我允许他上课咬口香糖,但不准他发出声响。渐渐的他在教室里坐得住了,嘴巴也不多讲了,抽烟的陋习也改了。从进入我班到现在,我分别让他进行了自我评价,分我的优点和缺点,缺点的栏目大大减少,优点栏目明显增多。

3.加强心理疏导,不把心理教育德育化

本届我所接任的班里,有几个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他们不与同学交往,孤独、孤僻。有的心理闭锁,有的自卑、抑郁。经我和他们谈话沟通发现都是由于自身对学习期望值和现实脱节而造成的忧虑。这时我避开用德育的方法来谈学习,这样会适得其反。我时常带着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到体育训练场地参加阳光体育训练,青青的草坪,空旷的跑道,让他们远离烦琐的学习场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劳动中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宣泄出来。慢慢的通过搭建一些平台让他们自我疏导,在劳动和训练中他们忘记烦恼,渐渐的融入到同学中去,矫正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班级接任以来,在各任课老师的齐心协作下,目前,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不管是整体成绩还是各级各类活动比赛比以前都有大的进步,后进生转化效果明显,有目共睹。

在临近中考的一个多月里,极大多数同学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复习迎考,各自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刺,营造幸福的六月。

班级管理成功案例

上传: 阮继沂

更新时间:2012-5-8 6:41:05

在班级工作中,每个班里都有个别难教育的学生,但在教育每一个难教育的学生的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的故事。

在我去年教的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孩子叫徐明媛,这个孩子爱撒谎。她的有个特点就是很会给自己找客观理由,喜怒于色,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一不顺心就会哭鼻子,经常和同学赌气不吃饭。因此,同学们都不怎么愿意和她交往,只有邻居的徐小芳愿跟她交流,一起玩耍。

一天,我去上课,发现徐明媛的座位是空的。“今天她来了吗?”我马上问徐小芳:“你知道徐明媛去哪了吗?”徐小芳说:“今天她跟班上的张华同学吵架了,她说张华嘲笑她,跑出去了。”“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刚才课间说的”张华答道。赶快派班干部到学校各个角落去查找。一会班干部传来消息说:“老师,徐明媛在女生厕所哭呢。我们叫她回来,她怎么也不肯。”我二话没说,直奔厕所。离厕所十多米就听见她哭闹的声音。班长说:“徐明媛,咱班主任老师来了”只见她哭得跟泪人似的,偷看我一眼。我压住火,温和的对她说:“有话和老师回办公室说去。”“我不回去!”她大声地吼道。“老师知道今天你一定很委屈,肯定有满肚子的话想对老师说,你看,这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老师回去说吧!”

回到办公室,她委屈地对我说 “男生笑话我,笑我得分少,尤其那个张华,这回不就比我多两分吗?有什么资格嘲笑我。”我一听原来是为这事呀!我对她说:“你别哭,老师给你评理去。”接着我先打了一盆水让他洗洗脸,也顺便让她稳定一下情绪。我开口说:“这次你得多少分?”“59分”“张华得多少?”“61分”“多2分,就笑话人,这一点他确实不对。但你想过没有,全班30多人,你应该是成绩最低的吗?”“不应该。”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分最少?”“我不喜欢上数学课”我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她哭着说:“我考差了一次,老师就骂我,这不公平,我很不服气,所以我就不想听数学课。”等她情绪也稳定多了,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能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压抑,但你和老师闹对立情绪是不对的。你成绩变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他摇摇头,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意味深长地说:“成绩考差了,你没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你选择的是逃避,把过错都想到别人头上。一次考试考不好,成绩低,老师批评你很正常。它只能说明这一章节的知识,你没有掌握好,要从自身找一找原因,不能找任何客观理由。跟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是不对了,不用心学习,抄作业那就是错上加错了。老师是教给你知识、教你如何做人的人,对于老师你应该感恩才对呀!上课不听讲,课后抄作业应付老师你能不累吗?我们要规规矩矩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呀!”她听了以后,沉默了许久,低声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可他张华不该取笑我,就比我多两分,也是差生,美什么美?”“他笑你,不够尊重你,是他不对。可你想过没有,他原来总是班里的最后一名,现在他超过你了,虽说只是两分,但对于他来说就是个进步,你说他能不高兴吗?”“你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成绩低了你要分析原因,不会的就要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直到弄懂为止。问题不要积攒,不会就问;否则问题攒多了就像一团乱麻,很难解开。”通过长时间的谈话,她似乎明白了许多。

这事虽说平息了,但我没有就此放下。我首先找到所有任课老师,他们都说要多关照这个孩子,更多地给予她鼓励。接着我又召开班会,教育全班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缺点相比,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那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从那次班会后,同学们渐渐的能够理解她、接近她了。她也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赶上来了。

我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做好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责任心,二是爱心。有了责任心,就会用心去关注学生的微小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有了爱心,就会体谅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转变后进生,而不是驱赶。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
《班级管理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